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及有关问题
尿液蛋白质测定(手工法)操作规程sop

尿液蛋白质测定(手工法)操作规程sop
一、项目名称: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
二、方法:磺基水杨酸法
三、原理:磺基水杨酸为生物碱试剂,在酸性环境下,其阴离子可
与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而沉淀。
四、试剂:10%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
五、仪器:手工法
六、操作步骤:
1、取试管加尿液3ml。
2、滴加10%磺基水杨酸溶液3-4滴,形成界面。
3、如尿呈浑浊,表示有蛋白质存在,混浊深浅表示含量的多
少。
七、结果判断:
●阴性:尿液外观仍清晰透明,不呈浑浊。
●微量(+/-):轻微浑浊,隐约可见。
●阳性(+):明显的白色混浊,但无颗粒出现。
(++):稀薄乳样浑浊,出现颗粒。
(+++):混浊,有絮片状沉淀。
(++++):絮状混浊,有大凝块下沉。
八、参考范围:正常人为阴性。
九、标本要求:
1、标本应新鲜,并及时送检。
2、尿液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
3、容器应清洁、干燥。
十、临床意义:分为功能性、体位性、病理性蛋白尿,后者见于肾
炎、肾病综合症等。
十一、注意事项:
1、此法比较敏感。
2、如尿液浑浊,应先离心或过滤。
3、强碱性尿可出现假阴性,应加5%醋酸溶液数滴酸化后再做试
验。
4、有机碘造影剂、超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等均可致假阳性。
5、尿中含高浓度尿酸或尿酸盐时,可呈假阳性。
十二、参考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十三、
编写者:
制定日期:
修改日期:
科主任对规程认可:。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之前,需要准备好干净的尿采集容器,并且要保证容器的密封性和干净度。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标签和记录表格,以便记录尿液的收集时间和
数量。
接下来,正确的留取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始留取尿液之前,首先要进行一次排空。
然后,从第二次排尿开始,开始计时24小时。
在这期间,每次排尿都要留取,并存放在准备好的尿采集容器中。
在存放尿液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容器的密封性,避免尿液的挥发
和污染。
在尿液收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尽量避免漏尿,确保每次排尿都完全留取。
其次,尽量避免尿液的污染,尽量
不要让外界物质进入尿液中。
最后,尽量避免尿液的挥发,要保持
容器的密封性,存放在阴凉处。
在24小时尿液收集结束后,需要对尿液的数量进行记录,并填
写在准备好的记录表格中。
同时,还需要将尿液送至专业的医学检
测机构进行检测,以获取准确的尿蛋白定量结果。
总的来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是一项比较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工作。
正确的留取方法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大家在进行尿蛋白定量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留取,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尿蛋白检测方法

尿蛋白检测方法
尿蛋白检测方法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1. 尿常规检查:通过尿液外观、比重、酸碱度等指标初步了解尿液状况,包括尿蛋白的定性检测,通常使用尿蛋白试纸带进行初步筛查。
2. 尿蛋白定量检测:使用尿蛋白定量仪或尿蛋白试纸,通过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来确定尿液是否含有异常的蛋白质。
定量检测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尿蛋白浓度数值。
3. 尿蛋白电泳:通过电泳方法将尿液中的蛋白分离出来,进而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的蛋白质,并可进一步确定蛋白质的类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确定尿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异常情况。
4. 尿蛋白免疫测定: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尿液中的蛋白质结合,通过免疫反应测量尿液中某种特定蛋白质的含量,如白蛋白或其他特定疾病相关蛋白质。
以上是常用的尿蛋白检测方法,具体的选择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一项对肾脏疾病的诊断

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一项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有意义的检查方法。
有很多方法,如氨基水杨酸法、醋酸加热法、加热乙酸法、磺柳酸法、干化学试带法等。
下面简介几种:
1、氨基水杨酸法:氨基水杨酸可与蛋白质形成不溶的蛋白盐沉淀,且可根据生成情况估算蛋白量,该法灵敏,应注意尿内尿酸或尿酸盐过多,用含碘造影剂可使之出现假阳性。
2、醋酸加热法: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成白色浑浊,加热后加酸消除磷酸盐形成的浑浊而提高准确率,灵敏度稍低。
3、加热乙酸法: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加入适量乙酸(约为尿量的1/10)使pH值(酸碱度)接近蛋白质(pH值4.7),使蛋白质进一步沉淀,消除因加热产生的磷酸盐、碳酸盐等的浑浊。
健康人24小时尿中蛋白质排出小于150毫克,有时青少年可达300毫克。
除外生理性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
阳性可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肾脏损害、各种药物、肾毒性物质造成的肾损害、妊娠等。
总之尿蛋白定性试验是肾脏疾病在早期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不应忽视。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是检测尿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常用的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有:
1.尿蛋白试纸条法:该方法是将一张试纸条蘸取少量尿液,然后放置在特定条件下观察颜色变化,通过颜色的深浅程度来判断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2.磷酸铁铵法:该方法是将尿液加入磷酸铁铵溶液,在加入硫酸后观察褐色沉淀的产生,根据沉淀的量来估计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3.比重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尿液的比重,并根据比重的值来推算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4.免疫测定法:该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测定法、荧光免疫测定法等多种技术,通过特定的抗体来测定尿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
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实验技术,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分析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分析潘亚男【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的定量试验方法评价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26例肾脏病患者尿标本24尿蛋白定量检测分析。
结果轻度蛋白尿5例,中度蛋白尿8例,重度蛋白尿分13例。
结论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操作简便,反应灵敏,结果显示快,与各类蛋白质均能发生反应。
%Objective An evaluation on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urinary protein and its clinical value.Methods Making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24 urinary protein samples selected from 26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Results 5 out of all samples are taken as mild one, and 8 samples are moderate one, while, 13 samples are severe. Conclusion sulfosalicylic acid-sodium nephelometry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it is so sensitive that make the result demonstrated soon. What’s more, it can be reactive with any protein.【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4(000)018【总页数】2页(P125-126)【关键词】尿蛋白定量测定;肾脏病【作者】潘亚男【作者单位】肇源县人民医院,黑龙江肇源 16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正常人肾小球滤过液中有2~4 g/d小分子的蛋白质,在通过近端肾小管时,由于小管细胞的胞饮作用绝大部分又被重吸收,故终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一般为20~80 mg/d。
7.6尿白蛋白的检测

3.随机尿:正常成人<30mg/g;高尿白蛋 白为30~300mg/g;极高尿白蛋白> 300mg/g
五、尿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1. 糖尿病肾病的筛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将尿白 蛋白/肌酐比值(UACR)作为筛查指标
2.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诊断指标:UACR、eGFR
3.பைடு நூலகம்慢性肾脏疾病的分期
A1期:UACR<30 mg/g A2期:UACR 30-300 mg/g A3期:UACR>300 mg/g
三、尿白蛋白的检测方法
1. 半定量检测:胶体金试带法 染料试带法
2. 定量检测方法
方法 RIA法 ELISA法 免疫扩散法 免疫比浊法
特点 灵敏度高,但有放射性 简单 时间长 简单、快速、自动化程度高
四、参考区间
1. 24h尿液:正常成人0~30mg;高尿白蛋 白为30~300mg;极高尿白蛋白>300mg
尿白蛋白的检测
一、蛋白尿
蛋白尿(proteinuria)是指尿液中的蛋白 质含量升高的现象。
二、尿白蛋白
尿液白蛋白浓度与肾功能损伤:
< 30mg/24h尿液 →正常
>300mg/24h尿液 →大量白蛋白尿→不可 逆损伤 30-300mg/24h尿液 →微量白蛋白尿→ 可逆损伤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尿 白蛋白(albuminuria)
尿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尿蛋白测定实验报告尿蛋白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尿蛋白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了解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变化,并探讨尿蛋白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收集新鲜尿液样本,避免污染和外界因素的干扰。
2. 样本处理:将尿液样本离心,去除悬浮物,得到清晰的尿液样本。
3. 尿蛋白测定:使用尿蛋白试纸或尿蛋白定量试剂盒,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免疫测定法等。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定的结果,可以得到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会显著增加。
讨论:1. 尿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尿蛋白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高蛋白尿是很多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通过尿蛋白测定,可以及早发现这些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尿蛋白测定的方法选择:尿蛋白测定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比色法、免疫测定法等。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3. 尿蛋白测定的误差和干扰因素:尿蛋白测定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尿液的稀释、酸碱度的变化等。
因此,在进行尿蛋白测定时,需要注意样本的收集和处理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和校准。
结论:尿蛋白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及早发现肾脏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尿蛋白测定的方法选择和误差控制也是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实验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尿蛋白测定的应用和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附录:尿蛋白测定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详见实验手册或相关文献。
在进行实验时,请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并注意个人卫生和实验设备的清洁。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SOP)

【方法】邻苯三酚红比色测定法【原理】通过测定24小时尿液总蛋白的浓度和24小时尿量来计算24小时内从尿液排出的蛋白质的总量。
【标本收集】1.患者从8:00排空小便后开始计时,将24小时的所有小便全部收集在同一容器内。
2.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防腐剂为甲醛10ml,由血化中心提供),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从24小时尿液中留取约3ml尿液送检,用于测定尿总蛋白定量。
【标本接收】1.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测定项目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同时必须注明24小时尿量,单位为“L”。
2.所接收标本为用尿常规管装的尿标本。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编码:250301010a,检验费用:10元。
【仪器与试剂】1.仪器为拜尔1650生化分析仪。
2.德赛诊断系统尿液/脑脊液总蛋白(U-TP/csf-TP)测定。
3.试剂为即用式。
4.试剂为单试剂,放于RTT1-36号位,定标位在CTT-18号位。
5.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和标准品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不可冰冻。
【操作步骤】1.上机操作:见《拜尔1650生化分析仪仪器操作SOP文件》。
2.在BAYER1650上编程时测定项目选择“CSF-TP”。
3.测定条件:见《尿液脑脊液总蛋白测定(SOP)》。
【计算与报告】1.测定出的结果为尿总蛋白定量,单位是g/l;2.将24小时尿量(由临床提供,单位L)、尿总蛋白定量(单位g/l)手工填入LIS3.保存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g/24h)会自动计算出来;4.如果测定结果大于3000 mg/L,应用9 g/L NaCl溶液作1+1稀释,重新测定,结果乘以2。
如果样品测定值低于20 mg/L,需加大样品用量(例如50μl样品+1000μl 试剂)。
【性能特性】1.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对总蛋白的检测范围为20~3000 mg/L。
当样品测定值超过上限时,应将样品用9 g/L NaCl溶液作1+1稀释,重新测定,结果乘以2。
尿蛋白质定量检验

尿蛋白质定量检验【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56-021 尿总蛋白质1.1方法及参考值①双缩脲法;②邻苯三酚钼络合显色法。
40~80(20~120)mg/d。
1.2临床意义1.2.1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分子筛和负电荷屏障作用以及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正常尿只有极微量血浆白蛋白和微量肾组织糖蛋白、分泌型IgA。
尿蛋白排泌超过150 mg/24 h即为蛋白尿。
主要用于肾脏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
1.2.2病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有器质性病变,尿内持续出现蛋白,可分为5种。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以白蛋白增加为主,也可含有一些分子量较大的球蛋白。
(2)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的蛋白尿,以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增多为特点,可有白蛋白轻度增多。
(3)混合性蛋白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4)溢出性蛋白尿:是血循环中出现大量低分子量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或本-周氏蛋白时,尿中蛋白相应增加。
主要见于骨髓瘤、骨骼肌严重创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
(5)组织性蛋白尿:由于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如Tamm-Horsfall糖蛋白等)、组织细胞渗漏的酶及炎症局部的蛋白质排出增多。
1.2.3生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各种体内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尿蛋白含量增多,可分为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和摄食性蛋白尿。
2 尿微量白蛋白(MA)2.1方法及参考值①免疫比浊法;②放射免疫分析法;③酶免疫测定法。
参考值:晨尿6.5±5.1 mg/L;随机尿4.8±2.6 mg/gCr;24 h尿5.7±2.6 mg/d。
2.2临床意义是早期肾损伤监测和随访的重要生化指标。
主要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如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
3 尿转铁蛋白(TRF)3.1方法及参考值①免疫比浊分析法;②单向免疫扩散法。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定义】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中的“24小时的尿量”,就是把早上第一次的小便排干净后,从第二次的小便开始留。
记录第二次小便的时间,直至第二天的这个时间,为24个小时。
把这24个小时内的,每一次的所有的小便,都放到一个容器里,混合均匀,然后从中间抽取100-200毫升,拿到医院去化验。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
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
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验可以精确地测出小便中排出的蛋白量。
【意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有无的可靠指标:临床上,判定肾病发生与否,多通过尿常规检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尿蛋白定性指标就是常说的尿蛋白是阴性还是阳性。
如果尿蛋白检查结果为阳性,反应肾病的病情程度看其带有几个+。
而尿蛋白定量判定则更能准确的反应受检者的肾脏功能,常用的诊断指标即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正常人,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范围小于150mg/24小时,如果受检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高出了此正常值参考范围,则可认为其存在肾功能损伤情况。
尽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判定肾病是否发生的可靠指标,但是,单凭一次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异常就判定受检者发生了肾病,这是不准确的。
在临床对肾病的发生做出确诊时,通常情况下,需要重复做尿常规检查。
通过做定期检查,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肾病早期发病隐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表现,很容易被忽视。
许多人就医时,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为后期肾病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
所以,养成良好的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随时关注自身的身体情况,查看有无并发肾病。
尿液蛋白质定量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精)

尿液蛋白质定量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11-05-31 11:39:00 ] 作者:杨桂平编辑:studa090420【摘要】正常人尿液中含有微量的蛋白质,每天排出量在150mg 以下,其中以白蛋白占多数,随不同病种有一定量的球蛋白和其它蛋白。
随着肾病科研工作的开展,以观察患者每天排出蛋白质的量以示病情的变化,因此尿液蛋白质定量在临床上有实际应用价值,已成为医院化验室常规的检验项目。
【关键词】尿液蛋白质检测1 丽春红-S法尿液标本中的蛋白质与丽春红-S染料混匀后一起被三氯醋酸沉淀,将沉淀物溶解于碱性溶液中,此时溶液呈紫色,显色深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1.1试剂三氯乙酸-丽春红-S试剂原液:称取丽春红-S 1.0 g,加入到1 000 ml 300 g/L三氯乙酸中溶解。
三氯乙酸-丽春红-S试剂应用液:将原液用蒸馏水按1:10稀释,放置室温稳定数月。
蛋白定性试剂。
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
蛋白标准曲线:把定值蛋白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按操作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横坐标,以稀释后的蛋白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操作先做尿蛋白定性试验,以适当稀释标本。
在试管中加入100μl标本,再加入1 ml三氯乙酸一丽春红-S应用液,混匀后以3 000 r /min离心15分钟,吸去上清液,倒置于洁净滤纸上。
在沉淀中加入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l ml,用560 nm波长测定其吸光度,查标准曲线的蛋白含量。
1.3参考值46.5±18.1 mg/L1.4注意事项:尿液如被稀释应乘以稀释倍数。
尿中血红蛋白含量>5 mg/L时影响结果。
离心后上清必须全部弃去,若沉淀中夹带有丽春红-S影响比色结果。
2 双缩脲比色法以磷钨酸乙醇溶液沉淀尿中的蛋白质,在碱性介质中蛋白质与铜离子形成紫红色络合物,与标准液比色即可得出尿中蛋白质的含量。
2.1试剂蛋白沉淀液:称取磷钨酸7.5 g,加入30 ml蒸馏水、95%乙醇385 ml、浓盐酸25 ml。
体检报告尿蛋白

体检报告:尿蛋白1. 引言尿蛋白是体检中常见的一个项目,它是评估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尿蛋白的意义、检测方法、正常范围以及可能的异常结果的解读。
2. 尿蛋白的意义尿蛋白是尿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即尿蛋白为阴性。
然而,当肾脏出现问题时,尿蛋白的含量可能会增加,称为尿蛋白阳性。
尿蛋白的异常含量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这取决于肾脏的状况。
如果尿蛋白阳性持续存在,可能是肾脏疾病、感染、炎症等问题的迹象。
3. 尿蛋白的检测方法尿蛋白的检测通常使用尿液样本进行。
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常规尿蛋白试纸法:–这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尿蛋白检测方法,通过将试纸浸入尿液中,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尿蛋白的含量。
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初步筛查尿蛋白的存在,并不能准确测量尿蛋白的具体含量。
•尿微量蛋白定量法:–这是一种更准确的尿蛋白检测方法,可以测量尿液中微量的蛋白含量。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电泳、免疫测定等技术,能够提供更具体的尿蛋白含量数据。
4. 尿蛋白的正常范围对于成年人来说,尿蛋白的正常范围通常被定义为每天排出的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不超过150毫克。
这个标准可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尿蛋白的正常范围可用于评估肾功能是否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尿蛋白的引起增加的因素还包括剧烈锻炼、感染、疲劳、长时间站立等,这些因素在进行尿蛋白检测时需要慎重考虑。
5. 异常尿蛋白结果的解读当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我们称之为尿蛋白阳性。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尿蛋白阳性的异常结果:•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可能导致尿蛋白阳性。
这些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进而使蛋白质渗漏到尿液中。
•感染和炎症:–尿道感染、尿路感染以及其他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暂时性的尿蛋白阳性。
这种情况下,及早治疗感染或炎症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其他因素:–剧烈运动、紧张情绪、饥饿和脱水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暂时性的尿蛋白阳性。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
首先,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器具
和容器。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大容器,用于收集全
部的尿液,还需要准备一些小瓶子或小容器,用于留取检测所需的
部分尿液。
接着,清洁收集尿液的容器。
在进行尿液收集前,一定要确保
容器是干净的,最好进行高温消毒或用专门的消毒液进行清洁,以
避免杂质的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然后,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不要留取。
在24小时尿蛋白定
量检测中,我们需要从第二次排尿开始进行留取。
在这个过程中,
要尽量避免将其他物质混入尿液中,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将所有的尿液收集到同一个大容器中。
在整个24小时
的时间里,将所有的尿液都收集到同一个大容器中,这样才能保证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收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尿液的外溢或溅出,以免造成尿液的浪费或污染。
最后,将收集好的尿液分装到小瓶子或小容器中。
在收集完全
部的尿液后,需要将其均匀地分装到小瓶子或小容器中,每个容器
上要标明具体的时间和日期,以便后续的检测和分析。
总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
关重要。
在进行留取时,一定要注意容器的清洁和尿液的收集方式,以确保最终的检测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
所帮助,谢谢阅读。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和检测肾脏疾病。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方法。
首先,患者需要了解该检查的目的和操作步骤。
医生会向患者解释为什么需要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以及如何正确留取尿液样本。
接下来,患者需要准备好一支干净的尿液容器。
这个容器应该是干燥的,没有任何残留物,并且具有足够的容量来收集患者在24小时内产生的所有尿液。
然后,将容器放置在一个干净的、便于操作的位置,比如浴室或卫生间。
在开始收集尿液之前,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将第一次尿液排空到马桶中。
接下来,从第二次排尿开始,患者需要将所有的尿液都留在容器中。
这意味着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需要将尿液收集到容器中,直到下一天的同一时间。
在收集尿液的过程中,患者需要确保所有的尿液都被准确地收集起来。
为了做到这一点,患者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在每次排尿前,用洗手液和温水仔细清洁双手。
2. 使用纸巾或其他清洁材料,将外阴和尿道口清洁干净。
3. 开始排尿时,先不要将尿液排入容器中,等待尿液流出的速度稳定后,再将尿液收集到容器中。
4. 尽量将所有的尿液都留取到容器中,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
5. 如果在收集过程中尿液意外溅出容器,请不要再将其放回容器中,以免污染整个尿液样本。
6. 如果在收集过程中有剩余时间,建议将容器放在冰箱中以防止尿液分解或细菌滋生。
在24小时的收集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尿液收集期间,患者要根据医生的要求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盐类和高蛋白食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 尽量保持正常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便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尿液中的蛋白含量。
3. 在整个24小时的收集过程中,避免过分劳累、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的站立,以免影响尿液分泌并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 在整个收集过程中,患者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洗尿液容器,并将其妥善保存,以便于送检。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及有关问题

敏感性还是准确性, 以及对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反应均 一性都优于其他比浊法。苄乙氯铵在碱性条件下 , 与 蛋白形成稳定的沉淀物 , 在 660nm 处进行比浊测定 , 可对蛋白进行定量。其敏感度为 60mg / L , 对各种蛋 白反应性一致 , 不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影响。线性范 围广 , 敏感性高 , 精确性高, 重复性好 , 回收率高, 可用 于自动化分析。由于试剂及方法稳定 , 可用于样品微 量化测定 , 样 品量 0. 1ml。若 BEC 的使用 浓度增加 12 倍, 可使其更加微量化, 仅需 10 l 样本。有时会有 部分结果不稳定 , 可能与尿中干扰物质有关, 如尿黑 酸会干扰 BEC 对尿蛋白的测量。 有研究者对 T CA 、 SSA 、 BEC、BAC 4 种沉淀剂 进行比较发现, 使用酸性 ( T CA 、 SSA) 沉淀剂结果偏 低, 使用 BEC 结果偏高。相对来说 , BAC 结果比 BEC 结果稳定 , 异常结果少, 因而认为它更适于尿蛋白的 自动化比浊法测定[ 1] 。 比色法 1. 双缩脲( Biur et ) 法 : 其原理是蛋白质的肽键 ( CO NH ) 在碱性溶液中与 Cu2+ 络合显蓝色( 又叫双缩 脲反应) 。测量 546nm 处的吸光度 , 能对蛋白质进行 定量。在实际应 用中, 常先将 样品中 的蛋白 进行沉 淀, 再进行双缩脲反应。双缩脲比色法为蛋白质定量 的经典方法, 是尿蛋白定量的精确度较高的方法 , 其 显色稳定、 重复性好 , 对各种蛋白 ( 如白蛋白、 球蛋白 ) 反应性一致。其主要缺点为灵敏度低 , 对样品的使用 量要求较多。对低蛋白浓度的体液如脑脊液、 尿液等 不够敏感。线性范围为 ( 10~ 100) g / L 。反应温度和 时间为 37 30min 。 由于目前的双缩脲比色法在加双缩脲试剂后 , 需 再进行离 心, 所 以在自动 化生化仪 器上的应 用不方 便。最近 , 北京人民医院建立 了一种方法, 不需要再 进行离心 , 从而可将双缩脲比色法用于尿蛋白测定的 自动化生化仪器上 [ 2] 。该方法具体是在分析前对标 本进行酸化, 加钨酸沉淀尿蛋白。10min 后 , 离心、 去 上清 , 吸干残留液, 以 0. 2 mol/ L NaOH 溶解沉淀后
尿蛋白检查方法

尿蛋白检查方法尿蛋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诊断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下面将介绍尿蛋白检查的方法以及其临床应用。
尿蛋白检查是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的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少量的蛋白质,通常不超过30毫克/24小时。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则可能是由于肾脏受损,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泄漏出来。
因此,尿蛋白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健康状况。
进行尿蛋白检查的方法相对简单,以下是一般的步骤:1. 收集尿液样本:尿蛋白检查需要收集新鲜的尿液样本。
在进行检查之前,应先清洗双手并找到合适的容器。
确保容器是干净的,以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2. 清洁外阴区域:在收集尿液前,用温水和肥皂清洁外阴区域,以确保样本的清洁度。
避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洗液或香皂,以免对结果产生影响。
3. 采集尿液样本:按照医生或实验室提供的指示,采集适量的尿液样本。
通常要求将中段尿(即排尿开始后的一部分和排尿结束前的一部分)收集到容器中。
确保避免将外阴的分泌物混入尿液中。
4. 保存尿液样本:收集完尿液样本后,将容器盖好,确保尿液不被外界的细菌、灰尘或其他污染物污染。
5. 送样检测:将尿液样本送到医院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实验室技术人员会使用特定的设备和试剂来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在临床实践中,尿蛋白检查的结果往往以以下方式报告:1. 阴性:表示尿液中未检测到异常的蛋白质含量。
这通常表明肾脏功能正常。
2. 弱阳性:表示尿液中有轻微的蛋白质检出,但蛋白质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这可能是由于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其他非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3. 强阳性:表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超过了正常范围。
这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尿路感染、高血压等引起的。
进一步的检查可能需要进行以确定具体的原因。
尿蛋白检查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脏功能,筛查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并监测疾病的进展。
此外,尿蛋白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引起蛋白质从尿液中泄漏。
尿蛋白检测方法

尿蛋白检测方法尿蛋白检测是医学上评估肾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检查,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尿液常规检测尿液常规检测是最常见的尿蛋白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尿液常规检查试纸或仪器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通常用于初步筛选肾脏疾病。
尿液常规检测的优点是简单、快速、无创,可以在医院、诊所或家中进行。
然而,这种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定性,无法定量检测蛋白质的含量,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肾脏疾病的情况。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是一种更准确的尿蛋白检测方法,可以定量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这种检测方法需要患者在24小时内收集全部尿液,然后对尿液进行蛋白质定量的分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肾脏功能,适用于评估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观察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
但是,这种检测方法需要患者长时间收集尿液,可能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且容易受到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患者配合医生的要求进行操作。
尿沉渣检测尿沉渣检测是一种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细胞和管型等有形成分的检测方法。
在尿沉渣检测中,医生会将尿液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沉淀物,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沉淀物中的细胞和管型等成分。
尿沉渣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疾病的情况和类型,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
但是,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显微镜检查技能和经验,且操作繁琐、耗时较长。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特点,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尿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的检测方法。
在免疫学检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放射分析(IRMA)、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等。
免疫学检测可以定量检测尿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适用于评估肾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但是,这种检测方法需要使用特异性抗体和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光学检测光学检测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对尿液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荧光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
大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

大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
2009
蛋白尿是尿液中一种特殊类型的物质,一般来说它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在尿液中发现的,而只有在肾脏受到损害或者免疫系统发生紊乱时才能检测到。
定量标准是用来判断人体是否出现疾病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蛋白尿的特殊性,其有效定量标准并不一样,大量蛋白尿一般需要一个较高的标准来确定。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医疗机构和实验室检测大量蛋白尿的通知》,有关定量标准如下:
1、如果滴定法检测尿中蛋白质含量,大量蛋白尿定量标准设定为:白蛋白每克每称尿液单位≥150mg/dL;;
3、采用免疫支持电泳方法,大量蛋白尿定量标准设定为:白蛋白≥1000mg/L;
4、采用蛋白(白蛋白)全自动分析系统,大量蛋白尿定量标准规定为:白蛋白
≥3.5mg/dl;
以上是大量蛋白尿定量标准的常见设定,对不同检测方法有不同的要求,此外,根据不同情况,应当结合临床检测所需,适当调整和设置大量蛋白尿的定量标准,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 年 11 月第 26 卷第 11 期 Sect Clin Biochem & Lab Med Foreign M ed Sci, November 2005, Vol 26, No. 11
807
上样测定。 2. 双辛丁酸( bicinchoninic acid, BCA) 法: 其原理 是在碱性溶液中 , 蛋白质把 Cu 2+ 还原为 Cu+ , Cu+ 与 双辛丁酸结合, 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 在 562nm 处 有一最大吸收波峰。吸光度与蛋白质的量成比例 , 检 测 562nm 处吸光度 , 可测量蛋 白浓度。线性 范围为 0. 02~ 2g / L 。适合于低蛋白 ( 或其他还原物) 浓度的 液体分析。反应 温度 和时间 为 37 30min 或 室温 2h 。若采用强化方案即 60 30m in, 可进一步增加灵 敏度, 线性范围 5~ 250mg/ L。双辛丁酸是一敏感、 稳 + 定的 Cu 特异性较强的显色剂, 也被用于监测尿酸和 2+ 糖还原 Cu 的 能力。 BCA 法的优点 包括: ( 1) BCA 是一水溶性、 性质稳定的化合物 , 能与系统中的其他 试剂共处 ; ( 2) 它的线性范围较宽 , 但又不失其敏感 性; ( 3) 对酪氨酸、 色氨酸的呈色反应较少。它与考马 斯亮蓝法相比 , 对不同的蛋白反应差 异性较少, 能在 碱性环境中应用。与 L ow ry 法相比, 它具有简单、 一 步化、 能自动化操作、不需要分步及定时添加试剂等 特点。该法不受去污剂的影响。巯基可与 BCA 铜试 剂反应, 干扰其测定的准确性。若在 BCA 铜试剂加 入前 , 以 10 倍以 上摩尔浓 度的吲 哚乙酰 胺 ( 不与 BCA 反应 ) 与蛋白溶液孵育, 可阻止巯基与 BCA 铜 试剂反应。 染料结合法 甲基橙、 氨基黑 10B 、 溴酚蓝等曾用于染料结合法 测定蛋白质。由于灵敏度不高 , 已弃用。目前采用的 考马斯亮蓝 G 250 法及邻苯三酚红钼法具有灵敏度 高、 操作简便、 快速、 重复性好、 试剂配制简单、 能自动 化等优点 , 但对不同的蛋白显色反应不一。其原因现 认为与染料的纯度和浓度及 SDS 的添加等有关。 1. 考马斯 亮蓝 G 250 (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 250, CBB G 250) 法: 1976 年由 Bradfor d 建立, 又叫 Bradfor d 法。 CBB G 250 具有红色和青色两种色调, 在游离状态下 , 呈红色型 , 一旦与蛋白质结合即变为 青色 , 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从 465nm 转移到 595nm 。 测定 595nm 处的光密度值, 即可进行定量。线性范围 为 1~ 1 500mg / L 。正 常值为 36mg / 24h ( 范围 12~ 114m g) , 正常值上限为 120m g/ 24h; 蛋白肌酐比的正 常值为 34m g/ g ( 范围为 12~ 106mg/ g) 。反应条件为 室温 5m in。 CBB G 250 使用浓度在 0. 15~ 0. 18g / L 时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较一致。 CBB G 250 主要与 碱性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 ( 尤其是精氨酸) 残基结 合。其优点是所受干扰因素较少 , 重 复性好, 敏感性 高, 操作简单, 可用于自动化仪器。对不同的蛋白尿 类型 ( 小管性、 小球性 ) 反 应性基本 上与双缩 脲法一 致, 但对本 周氏蛋白测定的结果略为偏低。一般不受 还原剂( 如还原性糖、 巯基等还原性底物 ) 的干扰, 不 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影响 , 但某些去污剂在浓度高的
作者单位 : 050000 石家庄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科
敏感性还是准确性, 以及对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反应均 一性都优于其他比浊法。苄乙氯铵在碱性条件下 , 与 蛋白形成稳定的沉淀物 , 在 660nm 处进行比浊测定 , 可对蛋白进行定量。其敏感度为 60mg / L , 对各种蛋 白反应性一致 , 不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影响。线性范 围广 , 敏感性高 , 精确性高, 重复性好 , 回收率高, 可用 于自动化分析。由于试剂及方法稳定 , 可用于样品微 量化测定 , 样 品量 0. 1ml。若 BEC 的使用 浓度增加 12 倍, 可使其更加微量化, 仅需 10 l 样本。有时会有 部分结果不稳定 , 可能与尿中干扰物质有关, 如尿黑 酸会干扰 BEC 对尿蛋白的测量。 有研究者对 T CA 、 SSA 、 BEC、BAC 4 种沉淀剂 进行比较发现, 使用酸性 ( T CA 、 SSA) 沉淀剂结果偏 低, 使用 BEC 结果偏高。相对来说 , BAC 结果比 BEC 结果稳定 , 异常结果少, 因而认为它更适于尿蛋白的 自动化比浊法测定[ 1] 。 比色法 1. 双缩脲( Biur et ) 法 : 其原理是蛋白质的肽键 ( CO NH ) 在碱性溶液中与 Cu2+ 络合显蓝色( 又叫双缩 脲反应) 。测量 546nm 处的吸光度 , 能对蛋白质进行 定量。在实际应 用中, 常先将 样品中 的蛋白 进行沉 淀, 再进行双缩脲反应。双缩脲比色法为蛋白质定量 的经典方法, 是尿蛋白定量的精确度较高的方法 , 其 显色稳定、 重复性好 , 对各种蛋白 ( 如白蛋白、 球蛋白 ) 反应性一致。其主要缺点为灵敏度低 , 对样品的使用 量要求较多。对低蛋白浓度的体液如脑脊液、 尿液等 不够敏感。线性范围为 ( 10~ 100) g / L 。反应温度和 时间为 37 30min 。 由于目前的双缩脲比色法在加双缩脲试剂后 , 需 再进行离 心, 所 以在自动 化生化仪 器上的应 用不方 便。最近 , 北京人民医院建立 了一种方法, 不需要再 进行离心 , 从而可将双缩脲比色法用于尿蛋白测定的 自动化生化仪器上 [ 2] 。该方法具体是在分析前对标 本进行酸化, 加钨酸沉淀尿蛋白。10min 后 , 离心、 去 上清 , 吸干残留液, 以 0. 2 mol/ L NaOH 溶解沉淀后
尿蛋白定量对肾脏疾病的诊断、 分期、 治疗监测 和预后判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什么目的 , 对 其采用的方法要求必须准确可靠。蛋白定量的方法 很多, 如紫外吸光法、 折光测定法、 克氏定氮法、 L ow ry 法( 福林 酚法 ) 、 双缩脲比色法、 考马斯亮蓝 G 250 法 等。但尿液中蛋白浓度很低 , 因此要求采用的方法敏 感度也必须非常高。目前已有的尿蛋白定量测定法 包括比浊法、 比色法、 染料结合法、 免 疫测定法、 红外 测定法、 电阻法、 高压液相法等。每种方法各有其特 点, 理想的方法, 必须准确性好、 灵敏 度高, 对各种蛋 白质成分的测定一致性较好 , 并且操 作方便、 干扰因 素少。其中, 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较 好的方法, 通过 沉淀剂 ( 高氯酸、 钨酸盐或乙醇乙二醚等 ) 对蛋白的沉 淀, 白蛋白和 球蛋白都能得到较准确的测量, 已被 国内检验界普遍 采用。但 它灵敏 度低, 所需 标本量 多, 不能自动化。本文将就目前常用及部分新的尿蛋 白检测方法进行讨论 , 对其准确性、 灵敏度、 对各种蛋 白质成分的测定一致性及干扰因素等进行评价 , 并对 相关问题进行回顾, 以期为实验人员正确选择分析方 法, 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准确的信息 , 同时也希望对临 床医生正确判断检测结果有所帮助。 比浊法 ( t urbidomet ric method) 包括苄乙氯铵( benzethonium chloride, BEC) 法、 苄烷氯铵 ( benzalkonium chloride, BAC) 法、 三氯乙酸 ( t richloro acetic acid, T CA) 法又称 Bo ssak 法、 磺基水 杨 酸 硫 酸 钠 ( sulphosalicy lic acid, SSA ) 法 又 称 Meulem ans 法等。其中磺基水杨酸 硫酸钠法和高氯 酸法虽然操作简便, 但因线性范围窄, 易受温度、 pH 、 药物 ( 磺胺、 青霉素、 有机碘等) 及多肽类物质等多种 因素影响 , 重复性差 ; 此外 , 对球蛋白和白蛋白反应灵 感度明显不一致 , 因此目前已少用。目前常用的是苄 乙氯铵法。 苄乙氯铵比浊法是比浊法中最好的方法, 无论是
806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 年 11 月第 26 卷第 11 期 Sect Clin Biochem & Lab M ed Foreign Med Sci, November 2005, Vol 26, N o. 11
综述
尿蛋白定量测定方法及有关问题
严静霞 综述 裴华颖 于连英 审校
摘要 尿蛋白定量对肾脏疾病的诊断、 分期、 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 就 目前常用及部分新的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进行回顾 , 并 对其准确性、 灵敏度以及对各种蛋白质成分 的 测定一致性、 干扰因素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讨论 , 以期为相关人员正确选择分析方法和判断检测结果 提 供帮助。 关键词 蛋白尿 ; 肾脏疾病 ; 诊断技术和方法
情况下会干扰结果, 1 酸性糖蛋白有轻度抑制作用 , 蛋白栋、 氨基酸、 抗生素对其无影响 [ 3] 。其缺点是线 性范围窄 , 且污染比色杯、 不易洗净。反应环境为酸 性环境, 而很 多蛋白难 溶于或 不溶于 酸性 溶液。此 外, 染料与蛋白质的结合会随蛋白质的种类和转录后 修饰而有所不同。在其原 始的方法 中, CBB 对白蛋 白、 球蛋白反应性不一 , 经 Real 等改进方 法后, 即在 试剂中增加 CBB G 250 的浓度及增加磷酸的用量, 对 不同蛋白 质 的 敏 感 性 增 加。 此 外, 在 试 剂 中 加 入 SDS, 可增加对轻链蛋白的敏感性。 2. 邻 苯 三 酚 红 钼 ( pyrog allol red m oly bdat e, PRM) 法 : 其原理为邻苯三酚红与钼酸盐结合形成红 色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 该 复合物与蛋白结合, 从 而使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由 467 nm 转换为 598 nm , 并产生蓝紫色。样品中的蛋白浓度可在 600nm 处测 量。 球蛋白的呈色反应为白蛋 白的 70% 。若每升 试剂中添加 25 m g 的 SDS, 则两者的呈色反应一致。 与双缩脲法的相关系数为 0. 951。它具有简单、 快速、 敏感、 经济等优点, 既可自动化 , 又可手工操作。显色 稳定 , 且对白蛋白、 球蛋白的反应基本一致 , 不像其他 染料法, 它对比色杯染色弱。试剂 非常稳定, 4~ 8 可保存 1 年。但它易受表面活性剂的干扰 , 染料质量 常影响试验结果。线性范围为 10~ 16 000mg/ L, 超 出线性范围的 标本以 75mm ol/ L KCl 稀释。正常值 为 28~ 141mg / 24h 。反应条件为 37 10m in。 SDS 浓度超过 1g/ L 、 T rit on X 100 浓度超过 1% 对本反应 有干扰。 3. 丽春红 S 法 : 丽春红 S 中有干扰因 素少的优 点, 但需用三氯乙酸沉淀 , 操作较繁琐 , 若离心沉淀不 完全也可影响测定结果。 4. 酸性紫 6B 法: Iijima 等 [ 4] 发明了一种新的尿蛋 白测 定 方 法, 称 为 色 素酸 性 紫 6B ( acid violet 6B, AV6B) 法。它对 尿 蛋白 中 的 球 蛋白、 T H 蛋 白、 IgG 、 IgA 、 转铁蛋白反应 性与 PRM 法 一致。一项关 于 AV6B 法、 CBB 法和 PRM 法 3 种方法比较的研究 表明 , CBB 法 敏感 性低 于其他 2 项, 而 AV6B 法比 CBB 法和 PRM 法更敏感, 因此它更适用于低浓度的 尿蛋白测定。 近红外光谱测定法 Pezzaniti 等 [5] 利用近红外光谱仪 ( FT IR spectros copy) 在( 1 350~ 1 800) nm 和( 2 050~ 2 375) nm 处可以 准确地测定尿蛋白含量。除蛋白外 , 还可测定糖、 酮体、 尿素、 肌酐等。其优点是快速、 样品准备简单、 不需试 剂、 能对多个指标进行监测、 能实现自动化。 电阻法 Event ov 等 发明了一种新的尿蛋白测定方法及 仪器。它利用尿液中的蛋白含量不同所产生的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