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表药

合集下载

中药学(药二)分类记忆口诀

中药学(药二)分类记忆口诀

1.辛温解表药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白芷、羌活、细辛、辛夷、苍耳子。

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2.辛凉解表药蔓荆子、牛蒡子、薄荷、蝉蜕、淡豆豉、菊花、桑叶、葛根、升麻、柴胡。

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阳升。

3.清热泻火药石膏、芦根、知母、竹叶、淡竹叶、决明子、栀子、天花粉、夏枯草。

泻火石膏芦知竹,决明栀子粉夏枯。

4.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苦参。

三黄苦胆燥湿热。

5.清热凉血药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紫草、牡丹皮、赤芍。

凉水生玄紫丹芍。

6.清热解毒药白头翁、白鲜皮、板蓝根、金银花、金荞麦、青黛、大青叶、鱼腥草、败酱草、秦皮、半边莲、半枝莲、穿心莲、射干、马齿苋、马勃、白花蛇舌草、熊胆、鸦胆子、木蝴蝶、连翘、蒲公英、土茯苓、重楼、山豆根、紫花地丁、大血藤。

板白金青草秦皮,射马蛇熊鸦蝴蝶,连蒲茯楼豆丁血。

7.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虚热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黄连。

8.攻下药大黄、泻叶、芒硝、芦荟。

大黄泻叶芒硝荟。

9.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

润下火麻郁李仁。

10.峻下逐水药甘遂、红大戟、京大戟、芫花、牵牛子、千金子、巴豆。

甘遂戟芫牵牛豆。

11、祛风湿药桑枝、秦艽、威灵仙、桑寄生、臭梧桐、雷公藤、青风藤、海风藤、川乌、乌梢蛇、蕲蛇、伸筋草、鹿衔草、路路通、丝瓜络、五加皮、穿山龙、千年健、木瓜、豨莶草、防己、徐长卿、独活。

桑艽威灵寄梧藤,乌蛇伸筋衔草通。

瓜络加皮山龙健,木瓜豨莶防卿活。

12.芳香化湿药砂仁、草果、佩兰、草豆蔻、白豆蔻、广藿香、苍术、厚朴。

砂仁草果佩豆蔻,藿香苍厚化湿呕。

13.利水渗湿药瞿麦、地肤子、萆薢、通草、木通、茯苓、猪苓、广金钱草、金钱草、连钱草、冬葵子、萹蓄、海金沙、车前子、茵陈、滑石、薏苡仁、灯心草、石韦、泽泻。

麦肤萆薢草通苓,钱草冬葵蓄海金。

车前茵陈滑石薏,灯心石韦泽泻淋。

14.温里药附子、茱萸、花椒、肉桂、高良姜、干姜、荜茇、丁香、小茴香。

《方剂学》知识点整理(表格完整版)

《方剂学》知识点整理(表格完整版)

苍耳: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肺经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紫菀:苦甘微温归肺经,化痰止咳杏仁: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喘而无汗服之宜石膏大枣与生姜解肌透疹此方良中医儿科学一、胎怯:1、肾精薄弱--益精充髓,补肾助阳--补肾地黄汤。

2、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整理记忆为:元宝晚节不保,被盗窃了。

不--补肾地黄汤,保/元宝--保元汤。

窃--胎怯二、硬肿症1、阳气虚衰--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2、寒凝血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整理记忆为:硬要去种党参。

硬种--硬肿症,参--参附汤。

党--当归四逆三、胎黄1、湿热郁蒸;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3、瘀积发黄;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整理记忆为:得胎黄的茵茵仍坚持学习。

茵、茵--茵陈蒿汤和茵陈理中汤。

学--血府逐瘀汤。

四、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

银翘散3、暑邪;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

4、时邪感冒:银翘散和普济消毒饮。

整理记忆为:对新加坡发生抢劫普通老百姓金银珠宝一事感到惊讶。

感到--感冒。

新加坡--新加香薷饮。

惊--荆防败毒散,金银珠宝--银翘散,普通老百姓-普济消毒饮。

五、咳嗽:1、风寒;疏风清散寒:金沸草散。

2、风热;疏风清热。

桑菊饮3、痰热;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4、痰湿;燥湿化痰止咳。

三拗汤合二陈汤5、阴虚燥咳;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6、气虚咳;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六君子汤整理记忆为:老师讲课讲得嗓子都沙哑了,搞到要吃金嗓子清清喉咙,但学生连3剩2=6都不懂。

讲课--咳嗽,金嗓子--金沸草散,嗓子--桑菊饮,清清--清金化痰汤,沙哑--沙参麦冬汤,3剩2--三拗汤合二陈汤,6--六君子汤。

六、肺炎喘嗽:1、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2、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3、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 中药学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 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第一单元、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助阳化气。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脾胃气滞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胃寒呕吐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水肿脚气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药8.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煎服1-3g,反藜芦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药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2.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小儿夜啼不安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阳气。

(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第二单元、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宜先煎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脾虚便溏者不宜用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2.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中药学功效考研版

中药学功效考研版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2发散风热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野菊花★清热解毒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番泻叶泻下通便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杀虫火麻仁润肠通便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商陆★泻下逐水,消肿散结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独活袪风湿,止痛,解表威灵仙袪风湿,通络止痛,消骨哽川乌★袪风湿,温经止痛草乌★蕲蛇袪风,通络,止痉乌梢蛇★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海风藤袪风湿,通络止痛昆明山海棠★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秦艽袪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防己袪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桑枝★袪风湿,利关节豨莶草★袪风湿,利关节,解毒臭梧桐★袪风湿,通经络,平肝海桐皮★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络石藤★袪风通络,凉血消肿雷公藤★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五加皮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桑寄生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狗脊★袪风湿,补肝肾,强腰膝藿香化湿,止呕,解暑佩兰化湿,解暑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药名功效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薏苡仁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猪苓利水消肿,渗湿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泄热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冬葵子★利尿通淋,下乳,润肠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降火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茵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1-解表剂

1-解表剂

配伍意义
桑叶— 疏散 清肺止咳 君
菊花— 风热 清利头目 臣
杏仁、桔梗—宣肺止咳
连翘—清热解毒

薄荷—疏散风热
芦根—清热生津
甘草—调和诸药
使
[银翘散与桑菊饮比较]
组成:两方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 根;银翘散有银花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 叶。桑菊饮有桑叶配杏仁 功用:两方均能疏散风热;但银翘散解表清热 之力强,桑菊饮宣肺止咳作用大。 主治:桑菊饮以咳嗽为主,银翘散热毒较盛。
杏仁、赤茯苓、陈皮、甘草
注意事项
虽有是证,若脉浮而弱,汗自出, 或尺中脉微与迟者,俱不可用.
医案
高X X,女,37岁。患浮肿八年,每每因遇 寒冷而加剧,曾经西医诊断为粘液性水肿, 多方求治无效。全身浮肿,以颜面部为甚, 伴恶寒,肢体沉重疼痛,无汗,胸脘痞满, 小便不利,大便常秘。舌苔白滑,脉浮紧
风寒束表 卫气外浮,营阴不固—出汗恶风, 脉浮缓
卫强营弱 风邪相犯,邪正相争—发热,头 痛
邪气郁滞,肺胃失和—鼻鸣干呕
配伍意义
桂枝9—助阳通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
白芍9—益阴敛阴和营

生姜9—助桂枝辛散表邪 调和营卫

大枣8枚—助白芍补中和营
炙甘草6(甘温)—调和诸药
使
[附
[附方]
1 1.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生姜、甘
[组方分析]
病证解析
邪袭肺卫,卫气被郁—发热,
温病初起
微恶风寒,有汗或无汗
邪在卫分 温邪上犯,经脉不利—头痛
热邪伤津,肺气失宣—咳嗽咽痛
配伍意义
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 君
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解表利咽 臣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点-方剂学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点-方剂学表

一、解表剂功用主治病症辨证要点药物组成趣味方歌方歌1.1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干妈贵姓?――甘麻桂杏★桂枝汤《伤寒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芍姜枣草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小青龙汤《伤寒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大青龙汤《伤寒论》发汗解表兼清郁热外感风寒,兼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

麻黄汤+石膏生姜大枣★止嗽散《医学心语》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陈更借钱百草园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1.2辛凉解表★银翘散《温病条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风热表证)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桑菊饮《温病条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桑菊荷杏,草根更俏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肺热咳喘证)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浮数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中药学要点归纳概要

中药学要点归纳概要

1.《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重点概括解表兼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有麻黄、香薷、浮萍;而解表兼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有麻黄、细辛、紫苏叶。

解表兼能祛风湿或通络散寒的药物: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

解表兼能祛风湿止痛的药物有桂枝、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而解表兼能祛风止痉的药物有防风、蝉蜕。

解表兼能通鼻窍止痛的药物有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此中辛夷为治鼻渊之专药;白芷芬芳退窍,主入阳明,为足阳明经引经药。

解表兼能利咽的药物有薄荷、牛蒡子、蝉蜕;而解表兼能透疹的药物有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胡荽、柽柳。

解表兼能升阳举陷的药物有柴胡、升麻、葛根。

此中柴胡升肝胆之气而有升阳举陷之功,为治疗少阳之要药。

解表兼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有薄荷、柴胡;而解表兼能清热解毒的药物为升麻、菊花、野菊花、牛蒡子。

解表兼能消除水邪的药物:麻黄、桂枝、生姜、香薷、紫苏、细辛、白芷、浮萍。

其余章节兼能解表的药物:大青叶、板蓝根、青蒿、金银花、连翘、独活、广藿香、佩兰、苍术、前胡。

第二章清热药11.※重点概括清热药中,擅长清心火的药物:黄连、栀子、连翘、水牛角、生地黄、淡竹叶、竹叶。

清热药中,擅长清怒火的药物:龙胆草、夏枯草、栀子、大青叶、牛黄、赤芍、黄连、决明子、青葙、密蒙花、谷精草、熊胆。

清热药中,擅长清肺火的药物:黄芩、石膏、知母、地骨皮、金银花、连翘、芦根、天花粉、鱼腥草、射干、山豆根、马勃。

清热药中,擅长清胃火的药物:石膏、知母、黄连、芦根、天花粉、穿心莲、蒲公英。

清热药中,擅长清肠火的药物: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白头翁、秦皮、马齿苋、鸦胆量、败酱草、大血藤。

清热药中,清暑热的药物:青蒿、金银花、石膏、绿豆。

清实热又清虚热的药物:知母、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白薇、青蒿、地骨皮、胡黄连。

清热解毒中,兼治湿热泻痢的药物:白头翁、金银花、拳参、马齿苋、穿心莲。

清热解毒中,兼治肺痈吐脓的药物:鱼腥草、金银花、败酱草、蒲公英、穿心莲。

《中药学》_第一章解表药_中医世家

《中药学》_第一章解表药_中医世家

《中药学》_第一章解表药_中医世家第一章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

也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

解表药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点:1.感受外邪,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表症者。

2.表邪郁闭,麻疹透发不畅者;水肿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证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证需要发汗解表者。

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因此,凡自汗、盗汗、热病伤津以及阴虚发热等症,都应慎用。

跟据解表药的性能,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发汗作用较强。

适用于感冒风寒,呈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症。

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及风湿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应用。

麻黄【药用】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及木贼麻黄或其它含麻黄碱的同属植物的草质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

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等症。

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

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

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咳嗽、气喘。

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

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用于风水水肿等症。

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中药分类速记歌诀

中药分类速记歌诀

中药分类速记歌诀
中药分类速记歌诀如下:
1. 解表药:
发散风寒麻桂紫,荆防白羌藁本细,香葱生夷耳子淡。

发散风热薄桑菊,蔓牛柴葛麻木萍,蜕。

2. 清热药:
清热泻火石知栀谷密决,夏天竹根寒淡青。

清热燥湿(三)黄龙苦,黄芩、黄柏、黄连、龙胆草、苦参。

清热解毒蒲公英,贯众连翘配地丁,板蓝青叶金银花,野菊青黛土茯苓,拳参穿心半边莲,马勃熊胆共鱼腥,射干败酱鸦胆子,蚤休漏芦白头翁,白花蛇舌马齿苋,绿豆荞麦四季青,地锦豆根山慈姑,还有白蔹和红藤。

清热凉血水牛角,紫草丹皮共赤芍,玄参生地兼养阴,血营实热诸证消。

清虚热药皆性寒,青蒿白薇有建树,骨皮退蒸别具功,还有银柴胡黄连。

3. 泻下药:
攻下黄硝番芦荟。

润下火麻郁松仁。

峻下甘巴京芫商,牵千峻下甘巴京芫商,牵千——干爸峻下敬
盐商,牵千甘遂、巴豆、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千金子。

4. 祛风湿药:
祛风散寒独活威乌长蛇皮,伸木寻蚕沙路通。

祛风清热豨石防雷梧秦桑。

祛风强筋虎狗丝桑五千年。

常用中药功效速记口诀

常用中药功效速记口诀

第 1 页共1 页常用中药功效速记口诀1解表药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发散风寒桂麻黄,香薷白芷苏荆防;苍耳辛荑藁本羌,细辛胡荽柽葱姜。

发散风热蝉薄荷,牛蒡桑菊蔓荆葛;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木贼风热瘥。

麻黄发汗治伤寒,风水痹痛与咳喘;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羌活祛风寒湿奇,外感头疼上肢痹。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桑叶清肺兼平肝,风热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热,明目平肝热毒解。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项强,透疹生津升清阳。

2清热药性寒清解虚实热,湿热疮毒及气血。

清热泻火治气热,膏知寒石枯草决;鸭跖芦根密蒙葙,栀子花粉二竹叶。

清热燥湿连柏芩,胆草苦参秦白椿。

清热解毒银花翘,野菊公英鱼腥草;青叶板蓝黛贯众,荞麦红藤败酱草;射干豆根穿心莲,白头齿苋地锦草;蚤拳慈姑土茯苓,熊胆漏芦白蔹勃;绿豆鸦蛋四季青,半边地丁蛇舌草。

清热凉血生地玄,赤芍牛角紫牡丹。

清虚热药地骨皮,银柴胡连青蒿薇。

石膏解肌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降火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躁,凉血通淋衄疸瘥;夏枯草清肝散结,消瘿瘰乌珠疼解;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凉血又安胎;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主下焦,燥湿泻火虚热疗。

胆草燥湿泻肝胆,下焦湿热肝火炎。

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卫营邪;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营卫邪。

公英解毒消痈肿,乳痈肿痛功尤胜。

蓝根凉血并解毒,尤善治毒壅咽喉。

鱼腥草能解毒脓,尤善治痰热肺痈。

射干解毒善祛痰,咽喉肿痛痰壅喘。

白头翁解毒凉血,热毒血痢效尤捷。

生地凉血养阴津,吐衄崩中热伤阴;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功效真。

丹皮凉血散瘀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青蒿透散阴分热,除蒸解暑截疟邪。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热止血妄行。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辛夷--散寒通窍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2.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肾阴虚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肝胆清泄肝胆湿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热入心包热极生风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温毒发斑紫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热毒血痢肠肺乳痈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乳痈紫花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丹毒乳肠痈毒蛇咬伤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泻肝火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后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热结痰盛尤宜久疟疟母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长于清大肠经热毒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小毒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解梅毒汞中毒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性寒味酸清中兼收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丸剂1.5-2.5克不入汤剂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有毒不宜入汤剂,10-15粒治疟疾10-30粒治痢疾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辛平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癌肿5.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治虐要药配鳖甲治阴虚发热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产后血虚发热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味咸外用回乳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性寒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缓下1.5-3克攻下5-10克体弱慎服2.润下药麻仁--润肠通便热秘通行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甘平大肠脾经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养神有功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3.峻下逐水药(多数有毒)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丸散0.5~1克内服醋制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京戟逐饮红戟散结茜草科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有毒头疮白秃汤剂1.5~3克散剂0.5~1克醋制减毒巴豆--泻下逐水寒积退肿祛痰利咽疗疮祛腐喉痹痰阻结胸丸散0.1~0.3克畏牵牛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水肿推崇畏牵牛体弱忌有肾毒性千金子--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制霜入丸散服0.5~1克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缓解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1.祛风寒湿药独活--祛除风湿善治痹痛解表发汗辛苦主治下半身少阴头痛威灵仙--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骨鲠消痰咸治骨鲠30~50克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脚气肿痛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入归肝经甘咸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川乌--祛除除湿散寒止痛麻醉力宏大毒不宜久服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屈伸不利孕妇月经多慎用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秦艽--祛风通络清虚热利湿退黄重点在清虚热苦辛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有大毒归心肝经豨签草--祛除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降血压治疗疮肿毒臭梧桐--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降血压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香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心衰性水肿最宜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入药酒尤宜老人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4.其它类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乳房肿痛乳汁不下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又能利小便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汗明目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厚朴--燥湿行气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藿香--芳香化湿发表解暑和中止呕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佩兰--芳香化湿解暑辟秽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寒湿中阻不宜久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透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中药速记口诀

中药速记口诀

中药速记口诀1.解表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

宣肺定喘,利水消肿。

桂枝性温,发汗解表。

温经止痛,通阳有效。

荆芥与紫苏,羌(活)防(风)(细)辛(白)芷俱,(生)姜(香)薷皆温散,风寒表证除。

同中还有异,行气重紫苏,荆芥炭止血,羌防风湿祛,白芷医头面,细辛寒饮需,生姜善止呕,香薷暑湿祛。

薄荷牛蒡蝉蜕凉,宣散风热透疹良。

牛蒡尤可疗咳嗽,蝉蜕抽风声哑尝。

桑叶枝皮果,皆为有用资。

叶将风热散,目赤眩晕医。

血虚桑葚好。

风湿用桑枝。

桑皮清肺热,水肿亦相宜。

菊花甘苦微寒,疏散风热清肝。

目赤眩晕须用,痈肿疔毒宜餐。

葛根甘辛平,退热又生津。

透疹舒项背,热泻配(黄)连(黄)芩。

柴胡退热效能良,往来寒热更需尝,疏肝解郁尤常用,升举清阳不可忘。

升麻亦可升清气,解毒透疹是其长。

2.清热药石膏大寒清肺胃,烦渴能除壮热退。

生用清热宜内服,煅过收敛外用配。

知母泻火亦滋阴,实热虚热皆能清。

阳明经热石膏配,知、柏并用肾火平。

黄芩连柏苦寒强,泻火解毒实热攘。

三焦热盛常同用,并治湿热与疮疡。

心烦呕痞黄连好,黄芩清肺兼少阳,黄柏善清下焦火,三药异同仔细详。

栀子苦寒,降火除烦,清热利湿,医淋治疸,凉血止血,吐衄能安。

夏枯草,清肝好,眩晕治,目疾疗,能散结,瘰疬消。

龙胆性寒大苦,善清肝胆实火,高热惊搐可用,下焦湿热能除。

决明子清肝,头痛眩晕餐,目赤痈肿用,润肠便不难。

苦参性苦寒,下焦湿热清,黄疸并痢疾,用之可以平。

银花连翘二地丁,善治疮疡热毒清。

温病毒痢银花效,热陷心包选翘心,黄疸乳痈公英用,疔毒常施紫地丁。

大青板蓝根,清热解毒胜,温病诸般证,用之有效能,痄腮及丹毒,疸痢用皆宁。

青黛功相似,凉血亦定惊。

蚤体拳参半边莲,疮疡蛇毒均可歼,肝热惊搐蚤体用,水肿尤宜用半莲。

金荞麦和鱼腥草,射干也把肺热扫。

肺痈当以荞腥主。

咽痛痰鸣射干好。

白头翁与马齿苋,秦皮地锦性皆寒,大肠湿热能清解,热泻热痢用之餐。

鸦胆子把原虫杀,阿米巴痢疟疾安。

红藤败酱草,解毒治肠痈。

中药学表格归纳

中药学表格归纳

中药学表格归纳一、解表药麻黄与桂枝,均为辛温解表药,常相须为用治疗风寒表证。

但麻黄发汗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桂枝发汗力缓,外感风寒有汗、无汗均可应用,并能温经通阳,常用于寒凝经脉、痰饮水湿内停、风寒湿痹、胸痹及心悸、脉结代等证荆芥与防风,皆微温,长于祛风解表,既可用于风寒表证,也可用于风热表证,二药常相须为用。

但荆芥轻透力强,更长于发表透疹,并有止血功效;防风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并能胜湿、止痛和解痉,可用于风寒湿痹及破伤风等证。

桑叶与菊花,二药均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常相须为用治疗外感风热、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等证。

但桑叶疏散风之力较强,并长于清肺润燥,兼能凉血止血,可用于肺热燥咳以及血热吐衄;菊花则平肝明目之力较强,并能清热解毒,多用于肝阳上亢或热毒疮疡。

二.清热药(五)清虚热药三.泻下药大黄与芒硝二药,均能泻热通便,但大黄长于攻下,芒硝长于软坚润燥,二药常相须为用,以增通腑泻热之功,用治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证;二药外用均能清热消肿,可治痈疮肿毒。

大黄清热泻火力强,并能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可用于温病热毒、血热出血、瘀血证、湿热黄疸与淋证等;芒硝长于润燥软坚,多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以及常外用于咽喉肿痛、疮疡、目赤等证。

四.祛风湿药羌活与独活二药,均能祛风胜湿止痛、发汗解表,常用治风寒湿痹和外感风寒湿表证。

但羌活气味较浓,发散解表力强,并善治上部风寒湿痹痛;独活气味较淡,性较和缓,长于治下部风寒湿痹痛,其解表之力不及羌活,故有“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风”之说,若一身尽痛,则二药常相须为用。

苍术与厚朴二药,均可燥湿,常用于湿阻中焦证。

但苍术为燥湿健脾要药,并可祛风湿、散表邪和明目,可治风湿痹证、风寒表证以及夜盲等证;厚朴燥湿之力不及苍术,但又能行气消积、化痰平喘,可治食积气滞、痰多咳喘等证。

砂仁与白豆蔻二药,均能化湿,行气,温中,常用治湿阻中焦、脾胃虚寒、脾胃气滞证。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01章 解表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01章 解表药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证。

部分药物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以及风湿痹痛等。

解表药使用需注意:
①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
②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
③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
④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

1.1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1.2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2.1清热泻火药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2.2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2.3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2.3.1温热病用药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2.3.2主治咽肿痛药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2.3.3清热痢药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2.3.4热毒疮疡药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2.4清热凉血药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2.5清退虚热药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3、泻下药通利方便泻下药,排积水滞显功效。

中药学的记忆技巧口诀

中药学的记忆技巧口诀

中药学的记忆技巧口诀1、解表药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

1.1 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1.2 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2.1 清热泻火药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2.2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也能成。

2.3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2.3.1 温热病用药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2.3.2 主治咽肿痛药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2.3.3 清热痢药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2.3.4 热毒疮疡药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2.4 清热凉血药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2.5 清退虚热药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中药学课件-1.1解表药

中药学课件-1.1解表药
适应范围: 1.外感风寒表证。 2.部分药还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 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因为部分 发散风寒药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 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
10
发散风寒药
麻 黄 《本经》 其味麻,其色黄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中 麻黄 、草麻黄、木贼麻 黄的干燥草质茎。
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如麻黄汤; 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 发汗解肌,如桂枝汤; 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 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
21
桂枝 《名医别录》
2.寒凝血滞诸痛证。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 止痛之效
胸痹心痛——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桂枝能温通心阳, 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桂枝能温中散寒止痛,每与白芍、 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
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桂枝 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以增强化瘀 止痛之效,多与当归、吴茱萸同用;
5
概述
分类 1、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主治风寒
表证,发热轻,恶寒重,头身痛,无汗,流 清涕,脉浮紧等。 2、辛凉解表药(发散风热药)。主治风热 表证、温病初起,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 口渴,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等。
6
概述
选药及配伍: 1. 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发散风寒或风热
若兼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小青龙汤) 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者,配伍石膏(麻杏石甘汤)
15
麻 黄【临床应用】
3.风水水肿 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
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 宜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 者,每与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黄汤。如再配伍生姜、 白术等发汗解表药、利水退肿药,则疗效更佳,如越 婢加术汤。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痹证,

药品处方集.

药品处方集.

板兰根颗粒
开水冲服。
10g/20 s

一次5~10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 克,一日3~ 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4次。
山腊梅叶颗粒 10g/6s
开水冲服, 一次10g,一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恶寒,咽痛。 日3次。
抗感颗粒
10g/6s
开水冲服, 一次10g,一 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鼻 日3次;小儿 塞、喷嚏、咽痛、全身乏力、酸痛。 遵医嘱。
肾宝糖浆
200ml
口服,一次 10~20毫 调和阴阳,温阳补肾,安神固精,扶正固本。用于阳萎,遗 升,一日3次 精,腰腿酸痛,畏寒怕冷,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等。 。
三鞭酒
500g
口服,一次 补血生精,健脑补肾。用于体质虚弱,神经衰弱,腰背酸
50~100毫升 痛,贫血头晕,惊悸健忘,自汗虚汗,畏寒失眠,气虚食减
生冷油腻寒
滑之品。
补心气口服液
10ml/6 s

口服,一次 10mL,一日 3次。
补益心气,理气止痛。用于气短、心悸、乏力、头晕等心气 虚损型胸痹心痛。
复方扶芳藤合剂 15ml/6 s

口服,一次 15毫升, 一日2次。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症见气短 胸闷、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脘腹胀满、舌淡胖等。
壮腰健肾丸
口服,一次
5.6g/1 0s

约2量杯 (3.5克), 一日2~3次
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 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黄芪精口服液 10ml/1 0s
本品为口服

中药饮片名称

中药饮片名称

小茴香 白大川、白胡椒 花椒 公丁香 荜茇 高良姜
盐炒小茴香 白大川 花椒 丁香 荜茇 高良姜片
陈皮、橘皮、桔皮 化橘红、橘红、桔红 青皮 橘核 橘叶 枳实、炒枳实 枳壳、炒枳壳 木香、广木香 川楝子、金铃子 娑罗子、苏罗子 乌药、台乌药 香附、醋香附、炙香附、莎草根 沉香 九香虫 荔枝核 佛手 香橼、陈香橼、香元 玫瑰花 佛手花 玳玳花 白残花 绿萼梅、绿梅花 薤白、薤白头、干薤白 柿蒂 紫苏梗、苏梗 甘松 檀香 天仙藤 预知子、八月札 大腹皮、槟榔皮、大腹毛 生山楂、生楂片、山楂 焦山楂
葛花 射干 白头翁 半边莲 半枝莲 红豆杉 白花蛇舌草 石上柏 木蝴蝶 金果榄 山豆根 六月雪 蜀羊泉 野菊花 马齿苋 马勃 垂盆草 积雪草 鸦胆子 紫花地丁 土牛膝 白蔹 金荞麦 大血藤 龙葵 苦丁茶 羊蹄 天葵子 山慈菇 青果 卷柏 荔枝草 石见穿 石打川 凤尾草 葫芦壳 藤梨根 地锦草 马鞭草 辣蓼
பைடு நூலகம்
防风、关防风、北防风 防风炭 羌活 细辛 紫苏叶、苏叶 藁本 香薷 苍耳子 白芷、香白芷、杭白芷 豆豉、淡豆豉 辛夷、辛夷花
牛蒡子、大力子、牛子 蝉蜕、蝉衣 桑叶、冬桑叶、霜桑叶 菊花、杭白菊 蔓荆子 柴胡、醋柴胡、春柴胡 升麻 葛根 煨葛根
第 1 页,共 15 页
木贼 浮萍 2 清热药 2.1 清热泻火药 知母 石膏 淡竹叶 芦根 天花粉 栀子 夏枯草 决明子 密蒙花 青葙子 谷精草 鸭跖草 2.2 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2.3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重楼 拳参 土茯苓 鱼腥草 败酱草 墓头回
络石藤 雷公藤 青风藤 金刚刺、拔契 路路通、九孔子 寻骨风 海风藤 乌骨藤 松节 蚕沙 秦艽 防己、粉防己、汉防己 桑枝 豨莶草 木馒头 臭梧桐 海桐皮 丝瓜络 穿山龙 桑寄生、槲寄生 千年健 透骨草 五加皮 追地风 鹿衔草、鹿含草 雪莲花 广藿香、藿香 佩兰 苍术、茅术、茅苍术 厚朴、川朴 厚朴花、川朴花 砂仁 豆蔻、白豆蔻、白寇仁、白叩仁 草果、草果仁、煨草果 扁豆衣 草豆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风邪
解表药概述
性能特点:多味辛,辛散轻扬;多入肺、膀胱经, 偏行肌表,能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 即《黄帝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 喘、透疹、止痛、消疮等。
6
概述
适应证:主要用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等。 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 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46
生姜
《名医别录》
3.胃寒呕吐。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 “呕
家圣药”之称。 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可配伍高良姜、白豆蔻等 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 胃热呕吐者,可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
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7
生姜
《名医别录》
4.肺寒咳嗽。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
37
紫苏叶
紫苏梗
38
紫苏
【药性】 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 解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
39
【适应证】
1.风寒感冒。发汗解表散寒之力较为缓和。 风寒表证兼气滞(配香附、陈皮)。 风寒感冒咳喘痰多(配杏仁、桔梗)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胃寒呕吐配丁香、砂仁;胃热呕吐配黄连、芦根 妊娠呕吐配砂仁、陈皮;梅核气配半夏、厚朴 此外,紫苏可用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
六淫为病,发病途径多由外入(从口鼻、皮毛而入),并可
由表及里传变。
3
解表药概述
表证:八纲辨证
恶寒、发热、脉浮为基本症状。
外感病的初期,起病急,病程短。
解表药体现汗法(邪从汗解)。
4
同一种邪气,可引起多种病证
侵于肌表
上犯 上扰 郁于肌表
表证 头昏、头痛、头风、 目赤肿痛、见风流泪 鼻塞不通、咽喉肿痛 皮肤瘙痒
载麻黄汤一方后,后世医家都认为麻黄是一味发汗解表、 止咳平喘的要药。
2. 本品的作用以发散与宣肺为主,如配桂枝则发汗解表,
配杏仁则止咳平喘,配干姜则宣肺散寒,配石膏则宣肺
泄热,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配附子则温经发表,在阳和
汤中配肉桂则温散寒邪、宣通气血。 3. 综上所述,麻黄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取它宣、散两个方面 的功效。
1.风寒感冒。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畅营 血,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
对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 使用。 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常配麻黄 外感风寒、表虚有汗---常配白芍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常配麻黄、附子、细辛
29
桂枝
《名医别录》
2.寒凝血滞诸痛证。
汗出太多可造成“亡阳”、“伤阴”
2.阴液已伤的病证慎用 (自汗、盗汗、淋证、失血患者 等)。 3.三因制宜 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4.药材多辛香,含挥发油,入汤剂不宜久煎。
10
概述
现代药理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
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利尿等作用。
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第一章
解表药
陕西中医学院
1
第八章 解表药
解表药概述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
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表邪
表证
2
外感六淫致病(表邪)
六淫多为四时主气的淫胜,易形成季节性多发病。
六淫之邪既可单独使人致病(如寒邪袭表),又可兼夹致病
(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袭人体,如湿热泄泻,风寒湿三气杂 至合而为痹等)。
生姜
《名医别录》
[来源] 为姜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新鲜根茎。
42
生姜
《名医别录》
【药性】 辛,温。归肺、
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43
生姜【适应证】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为止呕圣药。
4.肺寒咳嗽。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 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32
桂枝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
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
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洗净,晒干,切
碎用)
33
桂枝【按语】
1. 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开腠理而透毛窍,发 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主要是 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 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 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 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 2. 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 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
脾阳不运,水湿内停----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
者,常配茯苓、白术
膀胱气化功能低----水肿、小便不利者,常配茯苓、
猪苓、泽泻
31
桂枝
《名医别录》
4.心悸。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
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心悸动、脉结代者, 常配甘草、人参、麦冬 阴寒内盛,引动下焦冲气,上凌心胸——奔豚,常 重用本品
2.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邪,
根据四时气候不同相应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
助阳、养阴、补血药配伍。 4.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应同时配伍 清热解毒药。
3.虚人外感,难以祛散表邪者,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
5.根据症状,因证选药。
9
概述
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以微汗为度。
12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13
发散风寒药
性能特点:
多味辛性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以发散肌表风 寒邪气为主要作用。 适应范围: 1.外感风寒表证(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或 汗出不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苔薄白, 脉浮紧等。
2.部分兼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 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兼有祛风止痒、止 14 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
17

黄【功效与适应证】
1.发汗解表——风寒感冒。
2.宣肺平喘——咳嗽气喘。 3.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黄【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
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 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风寒表实无汗,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 汗散寒解表之力。如麻黄汤(《伤寒论》)。麻 黄又可平喘,尤适宜风寒表实兼喘逆咳嗽者。
11
教学要求
掌握解表药的概念、功能、适应范围、使用注意、 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细辛、 白芷、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等 14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熟悉生姜、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蝉蜕、升 麻、蔓荆子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等; 了解苏梗、生姜汁、生姜皮、浮萍、淡豆豉、木贼 等药的功效、主治。
21


【用法用量】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 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
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处方用名】生麻黄、净麻黄(生用,辛散作用较强) 且有润肺之功)
22
蜜炙麻黄(用蜂蜜拌炒,辛散作用减弱,

黄【按语】
1. 麻黄一药,始载于《本经》。自从汉代《伤寒论》中收
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 胸痹心痛——常配枳实、薤白 中焦虚寒,脘腹冷痛——常配白芍、饴糖 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常配当 归、吴茱萸 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常配附子
30
桂枝
《名医别录》
3.痰饮、蓄水证。温扶脾阳以助运水,温肾阳、逐寒邪
以助膀胱气化。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
44
生姜
《名医别录》
1.风寒感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较弱。
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或与桂枝、羌活等解
表药同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45
生姜
《名医别录》
2.脾胃寒证。
归脾胃经,温中散寒,对寒犯中焦或脾胃虚
寒之胃脘冷痛、食少、呕吐者,可配伍与高
良姜、胡椒等。若脾胃气虚者,宜与人参、
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
论有无外感风寒,或痰多痰少,皆可选用。
外感风寒,痰多咳嗽,常配麻黄、杏仁 无外感而痰多者,常配陈皮、半夏等 此外,生姜对可解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 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
48
生姜
《名医别录》
【用法用量】 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附药】 1. 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 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2. 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 3. 煨姜:将原支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 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 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
34
桂枝【方剂举例】
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口不渴 等。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 治妇女月经不调,瘀血阻滞的腹痛,及胎死 腹中。
35
麻黄与桂枝之鉴别
相同点:二药都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 常相须为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