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救助

2.差序格局

3.社会事实(涂尔干)

4.个别化

5.个案工作

6.社会服务

7.倡导者

8.剩余性社会福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

3.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4.简述社会工作的要素。

5.简述泰彻的价值体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2.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3.试论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救助

答: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2.差序格局

答:在分析传统社会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结构时,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3.社会事实(涂尔干)

答: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社会事实是指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事实,它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具体来说,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

(2)强制性:社会事实“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

(3)普遍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构成社会事实的现象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数量的成员共有的普遍特征。

4.个别化

答: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个别化

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其次,在生活、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另外,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5.个案工作

答:社会个案工作是指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家庭及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

6.社会服务

答:社会服务是指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与营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7.倡导者

答: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8.剩余性社会福利

答:剩余性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答: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区别为:

(1)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来承担主要养老责任,实际上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抚养与赡养关系构成的网络,由家人、亲朋向老人提供非正式的家庭照顾。

(2)社区居家养老是按照“属地养老”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社区自身所有的资源和条件的前提下,使需要得到照顾的老人尽可能在社区内接受照顾。其目的是帮助老年人体现出作为社区成员的角色,尽可能地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常态”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来帮助那些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社区中能够幸福地生活。

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为:

(1)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的历史延伸。在养老责任上,由家庭成员延伸到整个社会身上;在具体承担养老的社会责任的组织形式上,由家庭延伸到其他涉老的专业和非专业组织;在制度建设上,把家庭养老的意识形态基础有文化价值观延伸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以法律作为这些制度的坚实基础;在承担风险上,把单个家庭的保障风险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身上。

(2)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养老是一种非正规照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