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章节题库(社会工作理论)【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行为主义理论

答:行为主义理论是以实验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不是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心理分析及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验证的内心世界上是一种不智之举,人们真正能观察到因而也能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而已。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2.心理分析学理论

答:心理分析学理论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也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而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3.认知理论

答: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是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4.社会系统理论

答:社会系统理论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5.增权理论(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研)

相关试题:增权(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

答:增权理论是一种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的社会工作理论。该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来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然而现实中许多可行的社会工作却是与个体、家庭、群体或小型社区有关的。为了能给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以理论上的指导,将这些

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大目标协调起来,一些倾向或同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增权”或“倡导”理论。

6.女性主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女权主义理论是一种与激进人文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植根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妇女运动。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7.沟通理论(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研)

答:沟通理论是指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认为许多的行为问题都是出现在人际沟通方面。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大致内容。

答: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大致内容包括:

(1)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

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主要包括:

①预估理论

预估理论又称诊断理论,它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主要起到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人、情境与问题等,以选择合适的目标、目的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具体的实施原则。预估理论包含社会研究、问题分析、人格与情境的诊断,以及根据研究成果形成社会工作治疗计划或处理方法的程序。

②干预理论

干预理论是用来影响人格变迁、社会体系和生态体系的改良以实现社会工作目标的方法或模型。干预理论具体包含治疗原则、方案运作、变迁过程及效益评估等各个细目。通过干预而引起的变迁可分为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微观层次的变迁如个体行为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迁、群体生活的促进以及社区关系的改善等;宏观层次的变迁如大型复杂组织的改变、社会改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一般而言,社会工作干预而达成的变迁更直接地表现于微观层次上。

③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型

托尼尔关于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概括,所涉及的主要是个案社会工作中所运用的一些理论、模型。实际上,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工作中也都有各自的适用理论与模型,如群体工作中的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交互(互动)模式、折中模式、社区工作中的地区(社区)发展模式、社会计划模式、社区行动模式等。

(2)我对其所包含的大致内容(范围)的认识

①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是有关助人过程、方法的理论模型或实务模型,其目标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完成诊断、计划、干预、评估的任务。它是社会工作者用来达到案主人格乃至社会体系变迁的模型或方法。

②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对于指导社会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工作的不同实务领域,如老年、儿童、残疾人、医疗、家庭、企业、社会越轨者、贫民等,社会工作者分别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方法和技巧。这些自然也是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简述认知/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答:认知/行为理论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限制社工对案主问题的弹性反应或者说将案主标准化,消解了案主的独特性;

(2)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

(3)认知取向的治疗强调思维影响情感经验,忽视情感经验的重要性;

(4)认知治疗重视意识,忽视无意识;

(5)认知治疗是个人聚焦的,过分强调理性和客观性,是一种基于个人主义的科学方法,这势必受到后现代主义者的批判;

(6)行为取向的治疗重视行为的学习或模仿,但行为是在互动的场景下实现的,有时候在控制情景下,学习的行为模式在特定的生活领域并不一定有效;

(7)认知、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复杂的,甚至是难以辨识的,而认知/行为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三者的交互作用的认识上,这可能是一个过于简单化的认识;

(8)认知/行为治疗不适用于那些缺乏认知能力的人。

3.系统视角是如何体现“人在情景中”这一原则的?

答:系统理论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一个情境以显示个人与环境如何交互影响、不同的变迁主体如何牵涉其间、社工及其机构如何成为改变的目标,这促使社工要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情境出发以实现对案主问题的理解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从而真正践行“人在情景中”这一核心理念。

系统理论的实践原则更为具体地体现了“人在情景中”这一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