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
浙江省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科版高三)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三年级)浙科版《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2008.6制订)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一、课标内容: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二、教学要求本部分“实验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与“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不作要求,只要求学生做1个实验,即“实验1: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2.实验建议在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的实验中,要特别强调无菌操作,这是进行微生物实验中必备的操作要求,也是本模块多数实验的基本要求,应该让学生形成无菌操作的行为习惯。
无菌操作,既包括各种器皿必须是无菌的,也包括各种培养基也必须是无菌的,同时还要求在接种时,不能带有其它杂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刻让学生保持这种无菌意识。
在菌落和菌种种类的辩认时,要教会学生能大致区分细菌、放线菌与酵母菌菌落,有些用肉眼不能判断的菌落也可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推断。
第二部分酶的应用一、课标内容1.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2.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4.尝试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二、教学要求实验4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三、教学建议(1)在“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中,教材所用的果实是苹果或山楂,教师也可根据当地情况及时令选择适宜的水果,如葡萄、杨梅或樱桃等,最好能与当时、当地的丰产水果吻合。
(2)在“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实验中,由于市售的加酶洗衣粉品牌不同,厂家不同,所含酶的种类与含量也不同,教师选购时,可选多种品牌,让学生在实验前先分析洗衣粉袋上的说明再决定使用的类型。
也可让学生结合一些洗衣粉的电视广告,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鉴别与批判能力。
棉布上的污渍必须要放置1天以上。
污渍的类型如果由学生自己制作与确定,更好。
(3)在“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中,“酶的固定化”最好不要由教师代做,应让学生自己制作,让学生直接观察与感受固定前后石英砂的变化。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第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规范高中物理教学,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指导意见》是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在分析浙江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和总结、反思其它省新课程实验实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研究而制定的,它是我省界定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深广度的标准,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
每一个教师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
2.《指导意见》分章按照“课程标准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
“课程标准内容”采取按章直接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摘录的方式,便于教师检索。
“教学要求”以节为单位,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部分。
主要是提出学生学习要达成的三维目标,提示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都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是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可以达到的要求。
“教学建议”按章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提出导向性建议,供教师参考。
3.教学要求表述中的行为动词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行为动词相同,有的行为动词前加有“初步”、“大致”、“简单”等词,其对应的水平比原行为动词的水平低。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课程标准内容1.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二、教学要求1、课时建议2、教学建议(1)本章出现意义相近和意义相对的概念较多,如参考系与坐标系,时间与时刻,速率与速度,路程、距离与位移,矢量与标量,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速度、速度的改变与速度的变化率,等等,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
因此,教学时应当加强对这些概念的比较,使学生在认识相近概念的共同性、差异性和相互联系中,达到对每个概念的透彻理解。
最新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
最新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引言针对当前高中教育改革的需要,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最新的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
本文档旨在介绍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的目标、原则和具体要求,促进高中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1. 目标新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中生,使其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追求人生发展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2. 原则新课程设置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2.1 发展为本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需求。
2.2 平衡发展注重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学科与综合素养的平衡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个性发展。
2.3 追求卓越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创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水平。
2.4 适应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个性特点,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 具体要求3.1 学科设置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设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与设计等核心学科。
同时,鼓励设置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3.2 学分要求优化学分设置,合理分配课程学分。
要求学生在完成核心学科的研究指标的同时,具备一定数量的选修学分,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3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包括实验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 教育资源保障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充实教学资源库,促进高中教育的质量提升。
3.5 教师培养加强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师培训机制和支持,吸引优秀教师加入高中教育,并为教师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
结论最新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旨在推动高中教育改革,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中生。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9.28•【字号】浙教基〔2014〕113号•【施行日期】2014.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的通知浙教基〔2014〕113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适应我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需要,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省教育厅组织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在研究相关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当调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教基〔2014〕109号)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以下简称《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3个学科因未作调整,仍沿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
现将新制定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按学科汇编成册,印发给你们,请从2014级高中新生起始教学开始遵照执行。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是学科教学、学业评价、高考的基本依据,各地要将其及时转发给各普通高中学校。
各普通高中学校和广大教师应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依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开展教学,尤其要注意区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促进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
附件:1.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2.浙江省普通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3.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4.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5.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6.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7.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8.浙江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9.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10.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略)浙江省教育厅2014年9月28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当调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当调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9.19•【字号】浙教基〔2014〕109号•【施行日期】2014.09.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当调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教基〔2014〕109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适应我省高考招生改革试点需要,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认真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现就适当调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提出如下要求(以下简称调整要求),并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施。
一、调整原则1.连续性和稳定性。
依据课程标准,在保持课程结构和各学科必修与选修模块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作适度调整。
原则上不增加全体学生必修内容;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科教学不再分侧文、侧理,切实控制教学难度和学业负担。
2.层次性和选择性。
突出学科核心素养,清晰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业水平标准,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术能力的差异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3.发展性和导向性。
适应我省高考招生改革的需要,鼓励基层学校依据自身特色发展和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规划与建设,继续探索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特色化。
注:各学科教学内容与要求调整情况详见《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列为“基本要求”的教学内容,属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题的考试范围。
2.语文、数学学科必修模块和限定性选修模块列入高考的内容。
英语学科根据国家英语考试要求另行确定。
3.其他学科限定性选修模块和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列为“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属于高考选考科目加试题考试范围。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国家和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语文、数学、
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思想品德)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首先指出,新课程标准是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础,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作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参与权利,鼓励学生利用有趣的方式探索和发现,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教具,评价方式要客观公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指导意见还强调了作业实施的重要性,提出了多项策略来加强作业实施。
首先,学校要提高教师对作业实施要求的认知,及时修正过低或过高的要求。
其次,学校应注重作业安排的整体性和合理性,尽量不重复,穿插贯彻,以及重点突出。
再次,学校要制定有效的作业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意识,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是由国家和浙江省教
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旨在通过总结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对作业实施要求的认知,及时修正过低或过高的要求,注重作业安排的整体性和合理性,制定有效的作业评价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与2012比较)
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备注----黑色:2012版和2014版相同;蓝色:2012版,红色:2014版改变)地理学科必修学分学习序列安排(括号内数字表示教学课时数):说明:建议新课教学时间为91课时,其余机动课时用于学科研究性学习、评价等教学活动。
说明:建议新课教学时间为84课时,其余机动课时用于学科开展知识铺垫、研究性学习、 评价等教学活动。
模块 教学内容及新课课时时数总课时数地理Ⅰ始业课(1)第一章(8)(3)第二章(14) 第三章(5)第四章(5)机动(3)(8)36 地理Ⅱ 第一章(4)第二章(7)第三章(7)第四章(5)机动(13)36 地理Ⅲ第一章(22)第二章(8)(6)第三章(5)机动(1)(3)36必修《地理Ⅰ》 始业课基本要求1.了解地理学科,了解高中地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地理学科的独特视角和地理学科的独特研究方法。
3.了解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4.了解地理学习对提高和完善个人素养的重要作用;了解学习地理学科目的是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和环境能够和谐发展。
5.了解高中地理学习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发展要求说明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基本要求 1.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收集和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了解太阳活动的特点。
3.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展要求 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描述太阳活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删除)说明基本要求 1.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4.比较、分析和归纳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发展要求 收集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删除)说明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基本要求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把学生作业落实到课堂
教育实际,实现准确、科学、有效衔接,是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10门学科作业时,应首先了解学生需求,用科学的测量方法了解学生在学
习上的情况,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律、独立思考的主体能力。
同时,要考虑各学科的特点,巧妙结合学习内容,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走到一起,在实践中提升学习成果。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设计,把作业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要把紧凑的学习时间发挥到最大。
在实施中,还要建立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明确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果,完善学生作业总结与讨论,以及让学生能及时掌握学习收获等。
通过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可以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
的学习成绩,确保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良好的收获,实现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意见
附件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精神,规范学校课程设置与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稳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结合我省实际,现对学校课程与教学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要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意见的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和特色,结合学校具体实际,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方案,构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融合贯通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每学期必须开设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每门必修课程的教学时间总量不得少于课程标准的规定。
要统筹规划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8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考察、党团活动、军训等)2学分。
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不少于40小时;劳动实践4学分,修习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三、开齐开好选择性必修课程。
学校要努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需求,不得制造借口停开某门选择性必修课程,不得按高考选考要求实行“套餐”制。
要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学科的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至少修习4学分。
四、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要求,按照分类办学、错位发展的原则,以学科为轴心,进行横向拓展与纵向发掘,大力推进特色化、精品化校本课程建设,高一、高二年级每学期每周至少开设4课时选修课程。
五、统筹安排高中3年教学计划。
注意课程设置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要严格控制并开科目。
在高一年级,并开学考科目不得超过9门,不得增课时、赶进度提前结束所有科目的必修课程。
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前言为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以下简称《生物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是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生物学科组在分析2006年以来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生物学科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国内外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及普通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研究制定的。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是浙江省普通高中2014级起生物学科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基本依据。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分成上、下两篇,按模块编写。
上篇为必修模块,包括《必修1 分子与细胞》《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修3 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下篇为限定性选修模块,包括《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两个模块。
各模块以浙江省普通高中所使用教科书的章节为序进行编排,分为“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
“课标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按章节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摘录,便于教师检索。
“教学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表述所用的目标行为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层次(“目标行为动词”参见附录),上篇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和“说明”三部分。
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模块学习中应达到的要求,为全体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题的考试范围和要求;“发展要求”是模块学习中的较高要求,列入学业水平考试加试题的考试范围和要求;“说明”是对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不要求内容
2012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不要求的内容1.不要求在二维坐标系中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2.不要求理解与掌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工作原理。
1.不要求用极限的方法定义瞬时速度。
2.不要求选用变速运动物体作参考系求解问题。
3.不要求引入平均速率概念。
1.不要求了解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的内部结构和技术细节。
2.不要求理解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研究运动的原理。
1.不要求用极限的方法求加速度。
2.不要求引入平均加速度的概念。
3.不要求讨论加速度变化的问题。
1.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不作要求。
1. 追及、相遇问题不作要求。
2. 不要求用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析解决问题。
3. 不要求计算两个物体且两个过程中需要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4. 只要求解决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问题。
5. 不要求掌握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进行实验研究的具体细节。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相互关系本章不作要求。
2.对四种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不作要求。
3.不要求掌握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4.多个弹簧的串、并联问题不作要求。
1.不要求引入静摩擦因数。
2.不要求判断不在一直线上做相对运动时的滑动摩擦力方向。
3.不要求了解滚动摩擦产生的原理。
4.不要求掌握影响流体阻力大小的因素。
5.不要求用计算法求解两个分力成任意角度时的合力。
1.不要求用相似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2.不要求用求解斜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
1.不要求区分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
2.不要求分析非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
3.不要求运用 F a - 图象和 m a 1- 图象分析与解决问题。
4.连接体问题限于各物体加速度相同的情形。
5.不介绍其他单位制。
6.不要求解决加速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的动力学问题。
1.不要求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方法求解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2.不要求解决空间的共点力平衡问题。
1.不要求会画速度变化量矢量图。
1.不要求推导合运动的轨迹方程,不要求计算有关平抛运动的相遇问题。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学习体会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
施指导意见学习体会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是
省教育厅发布的一部法规性文件,旨在指导中小学教师根据学生家庭
教育水平、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课后作业,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自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
施指导意见》以来,我们教师也遵循这一文件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作
业的设计、实施以及管理工作,使学生从不同层面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取得真正的进步。
《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充分体现
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在制定作业时,要因材施教,把握好
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差异化的作业,考虑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家庭环境,给予适当的关注。
并且教师还需要重视反馈作业
的设计,鼓励学生及时反馈作业的完成情况,不断改进教学。
学习《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心中有了更加成熟明确的实
践目标和思路,让我们有了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从而让教学更加有效、实效。
凭借我们每个教师的努力和共同努力,让学生得到更多的
学习体验,收获更大的学习成果!。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一地理下(节选)必修《地理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一、课程标准内容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三、本章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本章建议用6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表: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2课时。
必修《地理Ⅱ》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课程标准内容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3.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二、教学要求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三、本章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本章建议用4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1课时,第四节1课时。
必修《地理Ⅲ》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课程标准内容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1.1 区域的基本含义三、本章教学建议1.课时分配本章建议用12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第1节2课时,第2节2课时,第3节4课时,第4节4课时。
必修《地理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课程标准内容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2.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篇一: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当调整2012版学科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适当调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篇二:2014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必修3】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
发展要求: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说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墨家对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贡献”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汉代儒学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
发展要求:了解秦朝“焚书坑儒”的史实及影响;认识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说明:“东汉太学生议政运动”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宋明理学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发展要求:了解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说明:“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主张及贡献”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发展要求: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说明:“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市与文化: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
发展要求:说明:教学时要重视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基本要求: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苏轼、米芾、赵孟颊等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发展要求:了解王维等著名画家;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金声玉振”、“宫廷舞和民间舞”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基本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领域的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体会古代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感受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
发展要求:说明:本课知识点较多,可以借助表格法梳理;同时还要关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创造了祖国古代辉煌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家。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基本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
发展要求:了解中国近代民主共和思想出现的背景;了解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人的民主共和主张。
说明:“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感受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发展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说明:“青年学生组建进步团体和创办新式刊物”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
感受先进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勇于实践的精神。
发展要求: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说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发展要求:说明:教学中要注意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含义,认识其时代进步性。
第二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基本要求:知道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概述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方面的主要思想。
体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
发展要求: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说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三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作用;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感受邓小平的创造性智慧和胆识;学习伟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发展要求: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内涵及历史地位。
说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教学中要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以理解。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一课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双百”方针的内涵;了解“文化大革命”摧残文化艺术的史实;了解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讨论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感受“双百”方针对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意义。
发展要求:说明:“‘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一目中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认识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
发展要求:说明:教学本课内容,可联系本模块“学习与探究之二:‘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访谈录”,开展探究活动。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发展要求:说明:可采用表格法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课蒙昧中觉醒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了解人文精神的起源;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类平等思想;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感受苏格拉底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说明: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发展要求: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
知道《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
说明: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教科书中没有提及,教学中要予以补充。
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及其主要政治主张。
领会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体会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了解洛克的主要政治主张及其影响。
说明:教学本课内容时要注意结合本专题第四课的相关内容。
“霍布斯”、“百科全书派”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基本要求:理解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领会启蒙思想家的进步主张,体验进步思想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简述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
说明:教学本课内容要注意与本专题第三课相关内容的整合。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第一课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和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献;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知道相对论的主要内容,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史实;认识相对论提出的意义。
感受伽利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不迷信权威、为科学而不断探索创新的进取精神。
发展要求:知道量子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把量子理论推广到光学中的史实;认识量子理论提出的意义。
说明:本课内容中的一些物理学概念比较抽象,可借助于中学物理课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教学的内容。
第二课追寻生命的起源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
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感受达尔文等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说明:“千年话题一谁创造了万物”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篇三:2014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通过对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发展要求:说明:启继承禹的地位表明“家天下”制度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维护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 商朝的政治特点”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发展要求:说明:学生在学习时应依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这条主线,把握这一课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朝议制度”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指导意见:基本要求: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