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国内外学者对于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 上,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收征管效率、税源结构优化等方面,但尚未形成 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收征管效率、税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并形成了较 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同时,国外政府也积极推进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
税源行业分类的依据主要包括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标准、产业结构、税负水 平、税收风险等因素。
分类标准
根据上述依据,可以将纳税人所处行 业分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 业、房地产业等不同类型,并针对不 同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实施目标与原则
实施目标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施目标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税收公平等。
某企业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案例
该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将税源分为若干个行业,针对不同行业制定相应的税务管理 方案,有效降低了企业税务风险。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 践与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概述 • 实践经验分享 • 思考与建议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税源行业分类管理对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优 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税源行业分类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根据 纳税人所处行业的特点,采取有针对 性的管理措施,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的过程。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近年来,湖南省国税系统对税源管理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对经济税源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

一是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监控体系。

二是建立了两套重点税源监控数据管理体系。

三是全面开展税收与经济对比分析。

四是对重点税源行业的调研分析不断加强。

五是加强个体零散税源的监控管理。

(二)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积极开展纳税评估。

在全省所有基层县(市、区)局全面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

以强化税收征收管理、提高申报准确率为目标,以行业评估为抓手,以提高纳税评估质量为主线,立足规范性,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评促管,以评促收,纳税评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强化税源管理基础工作。

与湖南省地税局合作,规范统一了纳税人登记号。

完善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审批、管理制度,规范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建帐和个体户的评税、定税。

建立健全了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岗责体系。

积极推广应用税控装置。

以全面推广运用综合征管软件为契机,对全部纳税户的所有纳税信息都进行了一次重新审核,实现征管数据省局大集中,提高了税源信息的共享程度。

(四)强化欠税管理。

将欠税管理工作作为市州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实行欠税约谈、欠税公告、欠税报告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欠税的管理。

二、当前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税源管理地位与现行征管模式不相适应;二是税源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三是税源管理力量和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税收管理员素质还不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三、加强税源管理的具体措施(一)完善税源监管机制。

强化税务登记管理,建立健全纳税人户籍管理和纳税人终身识别码制度,完善税务登记验证制度,建立和完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联席会议等制度,建立已办工商登记而未进行税务登记户的提示和预警机制,建立税源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

(二)完善税源调查和税收分析制度。

定期对纳税人的户籍信息、税源构成和相关纳税信息等开展调查。

税源管理实践心得体会

税源管理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作为一名从事税源管理工作的基层税务干部,我有幸参与了近年来我国税源管理的实践工作。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税源管理在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以下是我在税源管理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二、税源管理的意义1. 维护国家税收利益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维护国家税收利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税源的管理,可以确保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防止税收流失,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税源管理有助于优化税收结构,调整税收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加强税源管理,可以促进企业依法纳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 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通过税源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税收风险,防范税收违法行为,确保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税源管理实践中的心得体会1. 增强法治观念,严格依法行政在税源管理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依法行政是税务机关履行职责、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基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税收征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提高税收政策执行能力,确保税收政策落地生根税源管理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税收政策执行能力,确保税收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入研究税收政策,掌握政策要点,及时向纳税人宣传解读,帮助纳税人正确理解和执行税收政策。

3. 加强税源分析,防范税收风险税源分析是税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税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税收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税收违法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密切关注税源变化,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评估税收风险,为税收征管提供有力支持。

4. 创新税源管理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税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创新税源管理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例如,通过建立税源信息数据库,实现税源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税源管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愈发突显,税收收入也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支柱。

因此,如何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能力,成为了当今中国税收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实践——加强税收管理在实践中,为了加强税源管理,国家从多个方面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国家加大了对企业的税收审核力度,通过企业上交的账单与实际销售情况的核对,确保企业的纳税合规性。

其次,国家加强了对涉税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税务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效遏制了涉税犯罪活动。

此外,通过加强税收征收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漏税问题的发生。

二、思考——加强税源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加强税源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其对于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税制改革具有重大影响。

首先,加强税源管理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

稳定的税收收入可以为政府提供新的财政支持,便于开展公共服务、投资等方面的工作,有助于推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其次,加强税源管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税收的收入不仅是政府的财政支柱,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

税收的征收和分配要公正,透明、公平,才能保障国家运作的正常与和谐,增加社会公众的信任。

最后,加强税源管理有利于推进税制改革。

税收体制的不断改革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税收支持,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长期吸引和保持企业的投资。

三、总体建议——加强税源管理综合上述实践与思考,可得出下述总体建议:1.营造全民纳税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涉税人员的经验和业务知识培训和教育,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

2.加强对涉税企业的审核力度,提高企业纳税的质量和合规性。

同时,建立健全最高检、人力社保、工商、环保等部门职责的税源联合定位评估机制,全力推进税源的“联合检测”和”联合打假”行动。

3.优化整个税收征管的大数据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减少企业、税务部门、银行和第三方授权机构之间的无效沟通,精简地税务处理流程。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背景自201X年以来,我县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税源管理的征管模式已形成,新的征管模式的运行相对减少了税收流失,对增加税收收入起到了明显的保障作用。

但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外部因素,也就是税源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税源流动性和变化性的特点,造成税源管理不精细的问题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与之变化不相适宜的以下几方面的内部因素,也是实施税源管理精细化的主要障碍:一是税收政策执行问题。

目前税收政策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完善之处,使得税源管理实际操作难度加大。

比如对福利企业、免税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等其他抵扣凭证的管理、新办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的管理等问题,都是目前一线税源管理实践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

二是税收管理粗放问题。

管理缺位而造成的税收管理员管事不管户,忙于事务性工作和上级安排的零时性工作,有些税收管理人员管户多、没有时间和精力真正落实执行相关的税收法规和制度,加之一些政策执行上的困难,使得部分税收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多以被动的应付、静态的事后管理为主,对纳税人灵活的经营方式和多变的经营行为很少能够做到事前、事中进行主动、动态的分析监控,管理理念和方法仍然十分粗放,造成管理不互位。

比如漏征漏管户、长期零、负申报的纳税人大量存在、小规模纳税企业低申报现象严重、违反税收政策的隐蔽性偷税案件的不断发生等。

三是税收管理机制问题。

主要是内部各部门职责不明或者相互脱节,外部其他部门配合不积极,同一纳税人税种之间的管理衔接不够,没有形成税收管理的合力,从而造成税源的流失。

例如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减免税审批按规定是税源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调查、政策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实际中往往存在税源管理部门认为有审批环节把关,调查流于形式且不真实,而审批环节仅仅就资料审资料的进行审批,与了解和熟悉纳税人情况的管理部门沟通不够,形成管理的盲区。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共5篇)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共5篇)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共5篇)第一篇: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税收管理员制度自2003年推行以来,对实现“管户与管事、管理与服务、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具体实践中,暴露出管理员管户的被动性、盲从性和无序性,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尤为突出。

对此,尝试取消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专业化分工管理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课题和实践任务。

税源专业化管理不仅符合了当前税源管理基本要求,能够不断提高管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对管理员过于集中的权力得到有效分解,从一定意义上降低税收执法风险,为干部公正执法、安全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市场经济是讲求成本和效率的经济,而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的优化配臵来实现的。

具体到税收征管,就是要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

所谓税源专业化管理,就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臵,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积极推进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符合现代税收管理发展趋势,是新形势下创新税收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方式优缺点分析(一)分行业专业化管理。

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和隶属关系,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有条件可以做机构的调整探索),明确税收管理员及职责定位,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尤其优点:便于税收管理员了解同行业内各纳税人的经营管理和纳税情况,可以对同类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

但也有不足,毕竟所管户分散,容易出现漏征漏管。

因此,分行业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市区税源管理单位,因为市区工商业户比较集中,行业分工比较清晰。

(二)分规模专业化管理。

就是要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设立税源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

对税源管理现状的思考五篇

对税源管理现状的思考五篇

对税源管理现状的思考五篇第一篇:对税源管理现状的思考对税源管理现状的思考现行税源管理模式已经运行了三年,在“管户与管事”制度结合下,税源管理质量有较明显提高。

尤其是总局提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针以后,进一步明确了税源管理的岗位职能,使税源管理驶入良性发展轨道。

以存续年限的分类管理使税源管理针对性增强,纳税人控管率达到99%以上,宏观税负率创历史新高达到6.2%,税收弹性系数超过1.2,纳税服务多样化拓展了管理空间,税源监控手段得到加强和发展。

但目前税源管理在机制方面的不协调等矛盾随着管理的深化也愈加凸现,这些问题亟须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加以解决。

一、税源管理现状存在的矛盾(一)分类管理未尽到位。

在属地化基础上的分类管理将纳税人分成四类:A类企业主要是外资企业和重点税源;其余按照存续年限依次划为BC;少数企业因严重违法定位D类。

上述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标准进行合理划转,以利于管理。

但在近年中,很少有一年一调整的情况,基本上三年来未调整企业分类。

这里既有分类标准的确认问题,也有标准内不同类别纳税人的归集问题。

因为调整滞后,使得分类管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分类管理优势被弱化。

如规范了B、C类企业管理上调等级后,但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未能得到延续,前期管理部门会产生“白费劲”顾虑。

又如调整后怕对年度税收任务指标受影响,不想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一体化联动缺乏原动力。

一体化联动从前期运行的效果看并不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各环节没有原动力。

因这些职责是外加的,且没有严格的考核体系,目标不明显,各环节多顾及自身利益,而对另一环节考虑较少,也没有风险。

譬如,评估出税款,按金额应转稽查处理,但稽查入库并不解决评估提高税负率的要求,评估没有移交的积极性;稽查查处的问题对管理环节的问责,管理对稽查的漏洞进行问责等办法,真正落实得不多;对评估岗工作质量考核并没有因为评估产生重大漏洞承担责任,反之评估岗在分析疑点中,发现稽查工作的缺陷而追究责任的回馈也少见。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
税源专业化管理意义
通过专业化管理,可以提高税收征管 效率,降低征管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税收遵从度,减少税收流失, 促进税收公平。
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提出实施税源专 业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税务部门实施税源专业化管 理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
如何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目标?如何解决税源专业化管理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评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效果?
实践案例二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税源专业 化管理的案例,包括税务风险管 理、税收筹划等方面的实践。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经验总结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税务 机构、实行纳税人分类管理、加强信息化建 设等。同时,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启示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例如,美国、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对纳税人的分类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一些地方税务机关开展了税源 专业化管理的试点工作,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同时,学术界也对税源专业化管理进行了深 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征管改革与税源管理转型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税源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需求 ,需要实施专业化管理来提高管理效率。
信息化与税源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税务部门加快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 源专业化管理水平。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第一篇: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应对新的经济税源态势、提高征管质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近年来,临沂市国税局按照省局有关部署,以搭建专业化的征管框架为依托,着眼本地税源结构和征管现状,以“完善税收岗责体系,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构建专业管理团队”为重点,积极探索和推进具有本地特色的税源专业化管理。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做法(一)建立税源分级管理机制。

在税源基础事务属地管理的前提下,探索明确层级管理定位,强化专业团队评估,取得一定成效。

1、确立分级监控对象。

将全市税源划分为“市局、区县局、基层分局”三级税源监控对象。

市局层面成立预警评估工作办公室,对全市纳税评估工作统筹管理,具体负责预警评估工作的专项考核和复审复核,全市行业税源、重点税源管理情况的集中分析。

其他业务科室立足自身职能,开展征管数据分析,确定疑点企业清单,经评估办统筹后下发。

区县局层面由税源管理二科统筹承接上级局下发的各类纳税评估任务,对下部署分配任务并负责指导和管理,同时直接实施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高风险纳税人的评估。

基层分局层面具体承担上级发布疑点企业的评估,并根据自身需要开展日常评估工作。

2、组建专业评估团队。

成立市、县两级税源监控评估团队,推动市、县两级税源管理职能实体化。

制订完善税源监控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明确税源评估监控横向联动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信息发布制度、风险应对反馈制度。

市级机关负责全市税源监控、税收分析、遵从风险管理,市局整合各业务部门相关预警指标,完善税源监控指标体系,开发税源监控平台,由税源评估监控团队在充分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税源评估监控,对异常情况统一下达税源风险应对任务,监督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3、健全完善岗责体系。

一是优化税源管理岗位设置,重新设立企业基础管理岗、个体基础管理岗、调查核实岗、评估管理岗和评估实施岗。

其中,企业(个体)基础管理岗为基础性工作岗位,调查核实岗、评估实施岗为专业工作岗位,评估管理岗为管理性岗位,同时规定企业(个体)基础管理岗与调查核实岗不得兼岗,评估管理岗与评估实施岗不得兼岗。

建立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建立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建立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成份日益复杂多样,国税机关的税源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当前纳税人生产经营复杂、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纳税遵从意识不强、税收风险高等情况,烟台保税港区国税局从“规模+行业"管理入手,强化分类监管,分层应对税收风险,并对建立税源分级分类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当前税源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一线征管力量薄弱。

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管理能力与管理要求有一定差距.从事税源管理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部分人员缺乏激情、活力和创新力,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比较弱。

既懂政策法规、又懂税收业务,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多,特别是信息管税的意识相对较弱,加上管户多,很难深入到纳税人实际经营的全过程。

以烟台保税港区国税局为例,目前在岗人员133名,其中从事一线税源管理人员51名,占总人数的38。

3%,平均年龄50岁,共管辖各类纳税人8423户,人均165户。

(二)信息渠道不畅.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国税机关很难全面准确搜集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实现对纳税人的有效监控.信息主要来源于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财务报表等,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没有可靠的保证.同时,国税、地税、工商、海关、金融、电力等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较差,纳税人信息得不到及时有效传递,存在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纳税人信息的准确性,成为信息化管税的障碍。

(三)管理方式相对粗放。

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税收管理员身兼多职,容易导致工作顾此失彼,定期巡查、实地查验、税源分析等制度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落实。

另一方面,客观、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形成和完善,税源管理中应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没有具体的要求,导致税源管理任务不明、责任不清、方法不得当。

二、实施税源分级分类管理的具体实践根据区局管辖范围相对狭小、税源分布相对集中等实际,以年纳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等指标为主要划分标准,将税源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以“管细大税源、管深中税源、管住小税源”为目标,对不同类型税源实施有效的专业化管理.(一)重点税源集约化管理.针对重点税源企业具有跨国界、跨地区经营,行业跨度大,关联交易业务频繁,内部结构和财务核算体系复杂等特点,以优化纳税服务为前提,以信息采集为重点,以数据分析为着力点,确保主体税源的稳定,防范重点税源税收流失。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税源是税收的基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源的管理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关系着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部门形象的提升。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现代税务管理的重要趋势,也是税务部门转型升级和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现实思考在中国的税收领域,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境。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税源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数据质量不高,管理手段相对简单,缺乏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同时,税务部门内部的管理体系也存在不少问题,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信息孤岛现象明显,税源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不够。

对此,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和探索解决之道。

一方面,税务部门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税收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构建全流程的数据共享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税务部门要加强内部的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流程和机制,统一管理标准与范围,加强形象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特别是要加强与税源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增强税务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法治水平。

二、探索方向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一)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源管理科学化水平。

这是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加强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质量,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专业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加强税源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这是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关键,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加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三)建立健全税源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规范性。

这是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规范管理流程,明确管理标准和范围,加强对税源的监管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税收稳定发展。

税源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税源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税源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好的工作模式,就是他们“善其事”的好工具。

“收好税”历来是税务机关的核心工作,笔者所在国税局自实施税源分类管理后,收到了一份满意的答卷:1—6月份实现新增税源入库22190万元,占全局当期总收入的10.39 %。

之所以能“善其事”,得益于我们“利其器”,那就是有一套好的工作模式。

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打造的税源分类管理新模式,为我们高质量地实现税收收入提供了可靠保证。

一、我局实施税源分类管理的初衷长期以来,笔者所在国税局对纳税人采取了划片分区的管理模式,在同一个分局、同一税收管理员责任区内,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纳税人混杂在一起,管理粗放,税负公平难以把握,税收收入流失的问题比较突出。

同时,税源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也要求必须尽快调整划片分区管理模式,实行按行业分类控管,方有利于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缓解征管资源不足的问题。

国税成立至今,税收收入年年递增,而人员编制几乎没有增长,余姚市国税局下设四个基层分局,一个在城区、三个在农村。

全市共有各类纳税人41700多户,而税收管理员只有68人,人均管户613户,且城区分局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平均年龄在46岁以上。

部分责任区管理员还集受理、调查、核批于一身,人少户多事多且权力相对集中,导致许多责任区管理员疲于应付,特别是对服务性调研、退税工作、联动任务、注销清算、风险应对等特殊事项的完成敷衍了事、质量不高。

“一人统管”局面导致纳税服务效率低下,纳税人满意度有所下降。

实施税源分类管理后,对现有的税收管理人员进行了重新组合,将业务素质较高、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干部调配到重点税收管理岗;将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干部调配到业务相对单一的一般税收管理岗。

人才资源得到充分优化,税源管理质效得到大幅提高。

(二)防范税收执法的风险问题。

原来“包户到人,各事统管”的税源管理方式,使得税收管理员的管理权力过于集中,执法风险也相应集中。

关于税源管理的思考

关于税源管理的思考

关于税源管理的思考摘要税源管理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管理领域,对于维护税收正常、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税源管理的概念、意义、挑战以及优化措施,旨在提供对税源管理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 税源管理的概念税源管理指的是国家管理和调控税收的来源,旨在确保税收的正常征收和稳定增长。

税源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税收政策制定、税收征收与管理、税收执法和税务协调等环节。

2. 税源管理的意义税源管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需要通过税源管理来有效地征收和管理税收,以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其次,税源管理能够促进公平税收,避免偷漏税和税收优惠的滥用,维护税收制度的公信力。

最后,税源管理还能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征收成本,为国家提供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撑。

3. 税源管理面临的挑战税源管理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税收政策制定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公平和市场竞争等多个因素,往往需要在利益冲突中进行权衡和抉择。

其次,税收征收与管理需要应对不同行业、不同个体的多样性需求,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另外,偷漏税等非法行为的存在也给税源管理带来了挑战,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和技术手段的应用。

4. 优化税源管理的措施为了优化税源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和制定,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科学制定税收政策,确保税源的持续增长。

其次,加强税收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漏税等行为,建立健全的税收执法机制。

另外,加强税务协调和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提高税收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负担。

最后,推动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税收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结论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国家财政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税源管理的挑战,需要加强政策制定、执法力度和合作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优化税源管理,可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维护税收制度的公平公正,实现税源的持续增长和财政的稳健发展。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税源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摘要】税源管理是组织收入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税务征管部门依托计算机网络平台,细化、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建立和完善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机制,探索税源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实践。

【关键词】税源管理;征管模式;实践;思考一、打破传统税收管理模式,建立税收征管新机制(一)传统税收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不足在传统的征管模式下,以税款征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税收管理一直居于主导位置,税款及时足额收缴成为税收管理过程中关注的主要问题。

在具体的征管中,管理人员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催报征税、记录台账和烦琐的票、表、文书审核及制作上。

传统的征管模式忽视了税收分析、税源动态监控,致使“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状况日渐突出,税源管理出现了僵化局面。

一方面,税收管理员不了解纳税人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对税源产生的过程掌握不清,税源管理处于盲目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征收、管理责任混为一体,以税款征收情况衡量税收管理质量,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脱节,出现了盲目管理下的征收与单纯征收下的管理,以及税收与税源不对称等问题,征管工作质量考核日趋表面化,对税源监管的基础作用及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意识有所淡化。

(二)建立税收征管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为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现代税收征管要求的新机制,税务征管部门要立足实际,积极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一些税收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基本思路:依托税收信息化建设,以建立科学的征管体系为切入点,以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为载体,以分类管理和纳税评估为重点,以组织收入为目标,把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管理到位”、“管理成效”作为突破口,实施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基本原则:按照“优化岗责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依法管理服务”的要求,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即:完善税务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健全责任制度,统一管理标准,规范工作程序,落实税收管理员的管理职责,加强户籍管理,强化税源监控,开展纳税评估,优化纳税服务,推进依法治税。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保障国家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税收征收过程中的税源管理和提高税收征收效率成为税收管理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为此,税源专业化管理应运而生,成为当今税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内容1. 税源确定:税源是指法律规定的应纳税收入、应纳税负、纳税申报义务,应纳税收入的实际发生额以及税务机关根据法定职权确定的其他应纳税收入。

税源确定是税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合理、科学地确定税源,才能确保税收的准确征收。

税源确定需要依据税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为依据,认真核实并确保纳税人的申报税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并通过税务机关的审查来确认税源的核定额。

2. 税源分析:税源分析是对税源的基础和核心部分进行分析,包括纳税人的财务会计状况、经济运行情况、税收风险评估、税收优惠政策等综合分析。

在税源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出合理、科学、有效的税源管理策略和措施,从而提高税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3. 税源监控:税源监控是税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税源管理成果进行跟踪评估和监控,以确保税收的有效征收。

具体包括:及时获取税收信息,对税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和税收调整。

同时,加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积极回应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增加纳税人对税收征管的信任度,推进税务管理的便捷化和智能化。

4. 税源治理:税源管理需要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税收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和规范化治理,确保税收和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税源治理包括依法规范纳税人行为、建立健全税收监察体系、完善税收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施要点1.建立完善的税源管理制度。

税源管理制度应当根据税收管理领域的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与完善,确保稳步推行税源管理的全过程。

2.增强税务人员的税源管理能力。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背景与目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践•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展望与建议背景与目的01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税源管理方法难以满足现代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需要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税源专业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手段,使得对税源的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

通过专业化管理,可以提高税收征管的针对性和效率,减少漏征漏管现象。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专业化管理可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对税收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通过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030201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目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实02践根据行业、规模、税种等不同维度,将企业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类企业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该类企业的税收征管和服务工作。

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制定管理规范和标准将风险管理贯穿于税源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税收风险问题。

强化风险管理实施方案与措施通过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分类管理和服务,提高了征管效率和管理质量。

提高征管效率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强化风险管理,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税收风险问题,降低了税收风险的发生率。

增强风险管理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优化了服务体验,提高了纳税人的满意度。

优化服务体验实际效果与亮点由于不同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在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过程中,管理效果和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企业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和分析,但目前仍存在信息共享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管理效果和效率。

存在问题与不足信息共享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推行税源专业化管03理的思考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提高管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自20xx年以来,随着税收 ___制度的实施,为了加强税源管理工作,国税系统县级以下税源管理部门孕育而生。

两年来,我局按照“属地管理,划区分类,户事相宜,权责相应,人机结合,动态监控”的原则,充分发挥税收 ___优势,建立税源管理机制,强化税源管理责任的落实,促使税收征管效能的巩固提高。

对税源按行业进行分类管理,以促进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加强了税源管理基础工作,规范了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行为,初步解决了“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税收任务也上了新台阶,圆满完成了收入考核目标。

一、实施税源行业分类管理的背景
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税源管理的征管模式已形成,新的征管模式的运行相对减少了税收流失,对增加税收收入起到了明显的保障作用。

但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外部因素,也就是税源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税源流动性和变化性的特点,造成税源管理不精细的问题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与之变化不相适宜的以下几方面的内部因素,也是实施税源管理精细化的主要障碍:一是税
收政策因素,目前税收政策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完善之处,使得税源管理实际操作难度加大。

比如对福利企业、免税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等其他抵扣凭证的管理、新办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认定的管理等问题,都是目前一线税源管理实践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

二是税收管理中的弱点问题,如管理缺位而造成的税收 ___管事不管户,忙于事务性工作和上级安排的零时性工作,有些税收管理人员管户多、没有时间和精力真正落实执行相关的税收法规和制度,加之一些政策执行上的困难,使得部分税收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多以被动的应付、静态的事后管理为主,对纳税人灵活的经营方式和多变的经营行为很少能够做到事前、事中进行主动、动态的分析监控,管理理念和方法仍然十分粗放,造成管理不互位。

比如漏征漏管户、 ___零、负申报的纳税人大量存在、小规模纳税企业低申报现象严重、违反税收政策的隐蔽性偷税案件的不断发生等。

三是管理机制问题,主要是内部各部门职责不明或者相互脱节,外部其他部门配合不积极,同一纳税人税种之间的管理衔接不够,没有形成税收管理的合力,从而造成税源的流失。

例如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减免税审批按规定是税源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调查、政策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实际中往往存在税源管理部门认为有审批环节把关,调查流于形式且不真实,而审批环节仅仅就资料审资料的进行审批,与了解和熟悉纳税人情况的管理部门沟通不够,容易形成管理的盲区。

四是信息共享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纳税人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真实性
相对较差,而我们的管理一定程度上过分依赖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应用不够,信息不对称,纳税人隐匿收入、少报收入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从而造成税收的流失。

二、实施税源分类管理的实践及成效
税源分类管理就是根据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类型,找出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在当前已经成为一项由多级、多部门参与的综合性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有多种形式,如按行业、按规模、按税种、按纳税人社会信誉等级、注册类型、类别以及特殊对象等等,这些方法也不是单纯的使用其一,往往是几个标准结合使用来划分。

比如税种中分行业、行业中按规模等等。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