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条件下,坚
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P141 • 第一,这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要
求。
•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 地位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公有 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标志和实现方配方式。坚 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分配 领域就必然表现为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如 果否定或削弱按劳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会损害与削弱社 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第一,按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求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除了作为主体 的公有制以外,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 企业等非公有制形式。产品的分配方式是由生产 方式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决 定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然存在多种分 配方式。
在公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 分配方式。公有制企业中的个人收入分配不是
纯粹的按劳分配,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如股 息和公司债券利息分配、经营分配以及按资本、 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但是,在企业劳动 者的收入中,体现公有制本质的按劳分配依然占 较大比重,从其他非按劳分配形式中获得的收入 只是补充。
126
3、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和特点
(1)按劳分配的形式 ❖ 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 奖金 ❖ 津贴
(2)按劳分配的特点 ❖ 实现要采取商品货币形式 ❖ 实现程度受价格、币值的制约 ❖ 在社会范围没有统一标准
❖ 实行的难点:劳动的确定和衡量 潜在的劳动——劳动的能力 流动的劳动——劳动的时间 凝固的劳动——劳动的成果 实现的劳动——实现的价值 按什么劳动进行分配?
第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 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 展,既可激励生产要素投入者投入的积极性,有 可激励生产要素使用者节约的积极性,使资源得 到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 集约增长。
第三,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收入分配制度的进 步。
❖ 第二,它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
❖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这一 目标的实现又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 劳分配为前提。 如果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 的主体地位改变了,则会出现两极分化。
❖ 因此,为了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一方面 要随着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发展,逐步提 高按劳分配收入的水平;另一方面要控制非劳 动收入的增长,防止它冲击乃至取代按劳分配 的主体地位。
4、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公有 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主体地位,在 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支配着国 民经济的命脉,因此,与这种主体 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即 按劳分配也就必然成为我国现阶段 分配方式的主体。
(2)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的含义
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在全社会范围内,虽然存在多种分配形式, 但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的资产占主要 部分,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 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必 然居主体地位。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分配制度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格局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公平与效率
一、 现阶段分配总格局
(一)分配的含义 1、国民收入:一年新创造的价值 2、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的分配, 个 人-工资、企业-利润、国家-税收 3、再分配: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全社会的分 配 ;预算、价格、信贷 4、分配指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 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主要依靠按劳分配收入。劳 动者的个人收入中还有一部分非劳动收入,如 股息、债券利息收入等。但劳动者的本职工作 是公有制经济中的各种劳动,而不是各种投资 活动。购买股票和债券的资金来源于劳动者劳 动收入的储蓄,它所带来的非劳动收入只是全 部收入中的一部分。
• 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 所有制形式下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劳动者的 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贡献可以用其边际生产力 来衡量。某一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指在其他生 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结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一生 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所导致的产品产 出的最大变化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甚至被视为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延伸 和提高。所以,强调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不 仅不会影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而且是收入 分配制度的进步。
(二)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总格局
❖ 个人消费品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 社会主义初级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然是以 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含义 按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分配消费品 2、按劳分配的原因 公有制、劳动的性质、生产力水平P125-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
中共“十六大”在总结“十五大”以来 新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对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为各 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供了根据。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
• 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 来分配收入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是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重要组成部分。
• 生产要素主要归公有制经济单位占有和支配, 因而主要是公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 非公有生产要素同样要参加收入分配。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的客观必然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 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