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10篇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10篇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10篇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篇1)一、活动主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寿光是著名的蔬菜之乡,相关的产业——蔬菜包装也遍地都是,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生产实践能力,特确定这一活动课题。

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了解、接触有关组织活动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2)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并让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意识。

三、教育目标(1)懂得与同学沟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特长。

(2)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3)让学生大胆把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来,在活动中得到解决。

四、活动时间__年10月14日五、活动基地大成纸箱厂六、活动过程1、活动前谈话。

2、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写调查表。

3、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调查结果。

4、汇报调查结果,交流方法,交流纸箱生产和应用的知识,老师小结。

5、讨论思想交流。

6、活动总结。

活动反思: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篇2)一、活动主题:中学生怎样参与环境保护探究。

二、设计背景:(一)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另一方面严重阻碍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众多因素也出现了,其中最让人们头痛的就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通用1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通用1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通用10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1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课程结构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是国家规定的每个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必须坚决执行。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中三年共15学分,属计划内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研究的方式开展。

高一(上)为准备阶段;高一(下)、高二、各安排1个课题,高三(上)为反思、总结阶段。

二、社会实践三年共6学分,每学年一周时间。

高一集中进行国防教育,高二、高三安排以劳动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

三、社区服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必须分别参加不少于5个(共计10个)工作日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以志愿者活动形式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2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各年级、各班要按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反对“教”综合实践活动课、反对反复排练的“表演式”综合实践活动。

从而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二、具体工作及措施:1、加大学习与培训,提高课程意识继续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征求意见稿),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论述及其它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文(4篇)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文(4篇)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文一、课程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跨学科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制定了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以保证课程的有效进行。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担当。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学生自主择题和团队组建(2)课程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调研、市场分析等(3)项目策划和方案制定(4)项目实施和实践过程记录(5)项目总结和成果展示2. 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开展团队协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四、评价方式和标准1. 评价方式(1)项目成果评价:根据项目的实际成果,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个人成长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评价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素养。

2. 评价标准(1)项目成果评价标准:包括创新性、实用性、完整性等方面。

(2)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包括参与度、质量、团队合作等方面。

(3)个人成长评价标准:包括自我反思、他人评价等方面。

五、资源保障为了保证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将提供以下资源保障:1. 完善的实践基地和设施:提供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一、活动名称:我爱我家二、活动背景: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是各学科的主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时处处都以自我为中心。

家长们也都心疼孩子,对他们的要求百依百顺,导致很多孩子心中没有爱和亲情。

本次活动旨在让小皇帝或小公主们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学会爱家长,爱同学,乃至我们美丽的大家庭,唤回那失去的童真。

三、活动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小公主、小少爷自居者甚多,他们认为父母的关爱是应该的,作父母的理当为他们服务。

从来就不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甚至于把父母的关爱当作一种负担,厌烦、不在意者甚多。

借此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家、爱父母,珍爱父母的.叮咛、父母的关爱等教育是十分有意的。

在师生共同的探讨下产生的研究专题有“家庭成员小档案”、“我家的变化”、“我为父母做件事”、“我对爸爸妈妈有多少了解”、“我来当一回爸爸妈妈”。

活动专题确立后分四个步骤进行活动的开展(1)由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专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并在小组或全班相互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里包括具体内容、设计活动、开展形式、安排实施进程,选择活动的方式等。

(2)开展活动。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

(3)在家体验做父母,为父母做一件事(4)总结评价,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意识。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开展讨论与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并存,重在评价研究活动展开得如何?是否能清楚地表达感受与体会?指导教师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本(3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本(3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本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____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科有效整合和教师文化沟通,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新教师与学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区域办学特色而不懈努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科整合,学生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有效进行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沟通,教育和引导学生以____统领全局,走进自然、主动实践,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和合理开发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见识和行为辨析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初步具有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积极的、科学的人生观。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____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导》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全校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固定1课时,根据需要每周可加2课时的“1+2”课时设置。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一)师资建设由于我校师资力量薄弱,由班主任老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1、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本(4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本(4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范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背景及理论依据(一)实施的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____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的价值取向已由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提出了课程内容选择与自然、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自然、生活、社会成为课程资源,这意味着课程已不再是一份教材,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社会即课程。

我们在对部分学校的调查中发现:在偌大的校园里,虽然进行了全面的多种类植被绿化和一些校园景点的布置,但缺少能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体验、动手实践的资源中心和活动基地。

在新课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建立校园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既是促进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基于此,学校根据周边经济、文化等社区资源,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决定建设一个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种植实践活动基地,研发《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手册》,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实施的理论依据:1、教育家米尔曾经说:“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

”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说:“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随着每一个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也随着过程取向变化而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会在这个进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4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4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4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高度认识开展综合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的重要举措,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中,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与实践性,强化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体验,使学生扩视野、增长知识、增进身心健康、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勤于动手动脑、乐于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综合活动开展状况整体调研:近二年来,在素质教育和课程两面旗的指引下,学区各中小学都关注了综合活动建设工程,围绕“道德修养”、“学科类”、“体育艺术类”、“科技活动类”、“校本课程类”、“综合实践活动”类、“校园文化建设类”、“其它类”等八个主题开展了系列综合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素养,对推进学区素质教育整体进程做出了不可否认的成绩。

但就整体而言,我们的综合活动开展还处于低品位、浅层次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设性差:各学校没有依据自己校情,制订出全学段的综合活动预设表,没有设置活动内容、活动主题。

2、活动设置不成系列:各学校都没有全学段综合活动预设表,活动间缺少内容关联,各次活动间没有连续性,降低了活动的教育效果。

3、指导教师素质丞待提升:综合活动的开展,是落实课程管理的重要举措,与各学科教学同等重要,我们多教师还没有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此在指导活动建设上缺乏必要的知识学习,学校也没有对教师深入地进行专项培训,专业或兼职综合活动指导教师队伍还没建设到位,这也是造成我学区综合活动开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目标预设:(一)提高认识,高度认识综合活动建设的意义,它是落实课程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工程,综合活动开展的效果与水平直接决定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是每个学校必须着力建设的工程之一。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综合活动的指导能力:各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培训工作。

(1)让每个教师都明确综合活动的新种类划分。

(2)让每个教师都具备指导学生综合活动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13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1活动分析:这是一次整合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项语言实践方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围绕第五单元学习内容的重点,拓展了解对中华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通过搜集、整理、展示名人资料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课标对五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会大量收集但不会合理选用资料的情况,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汇总资料,并启发学生根据本组收集的名人资料,灵活选用独特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书店或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以本次活动展示为契机,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围绕第五单元学习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表达对名人的崇敬、赞颂之情,增强学生对名人的了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整理所收集到的名人图片、音像等资料,以独特的呈现方式编排活动。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编写教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

活动流程:一、揭示活动主题师:开学初,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名人的资料,并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相信你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名人集,这节课,就让我们以“寻找名人的足迹”为主题进行活动展示,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你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名人的?(学生各抒已见)生:我是通过视频观看和上网查找了解了文学家的相关资料。

……二、明确活动要求1、出示活动展示的具体要求。

学校综合实践工作实施方案(3篇)

学校综合实践工作实施方案(3篇)

学校综合实践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在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促进学校与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教师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预期目标立足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重点,稳定有序的推进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督促与管理引导学校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对课程的本质和价值有正确理解,避免人为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解为4门具体课程来开设或用学科性的课程或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来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等现象发生,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

引导学校在充分研究、开发、重组和利用地方、社区和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富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人物,应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因而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不同层面的交流、研讨、观摩活动,帮助一线教师逐渐形成课程规划与设计技能;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一线教师具有相当的课程科学素养。

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5篇)

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5篇)

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5篇)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35篇)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1教学目标:1、经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2、经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怎样去尊重别人,并在生活中能主动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尊及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明白怎样去尊重别人。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出示背景资料中的第3幅图提问:“这位学生在做什么?他的行为说明了什么?”请学生思考。

二、活动过程1、讲故事。

讲讲古人和现代人尊重别人的故事。

教师先讲列宁的卫兵而理解检查的故事,讲完这个故事后,让学生体会到尊重他人是不分职位高底贵贱的。

让学生讲讲学材中另一幅图的故事,中国古代的老学者向青年学者请教,使学生体会到老年学者对知识和人的尊重。

2、议一议。

(1)先选择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在全班范围内辨析,其他图在小组内讨论。

(2)教师加进与本班、本校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进行分析,在分析几幅图后,能够点明:如果我们也有过类似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应当立刻改正。

3、说一说。

第1幅与第2幅图的资料能够让学生把自我的做法表演出来后阐述理由。

第3幅图和第4幅图的资料能够让学生自我先进行充分的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有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做。

然后再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经过看图,说说应对这些情景,自我会怎样做,目的是为学生树立行为上的榜样。

三、活动评价主要请学生谈谈经过活动获得的情感上、思想上的收获。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每一个学生都去做有礼貌的人。

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去谈。

也能够自由谈自我经过活动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请学生在家中与父母一齐讨论一下,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互相尊重。

讨论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互相尊重。

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篇2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__〕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推荐有关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13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篇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也不是随意性的自由活动。

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摸索新课程实践经验,逐步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实力。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学校工作意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阵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宗旨,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团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为一体,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

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我校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程。

二、时间安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主要做法有: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社会、与某学科紧密结合、相互交叉。

三、课程内容安排(一)课程设置思路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四篇)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四篇)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

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然而现实中,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决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计划。

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各种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改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

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花卉、小动物。

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研究内容知识,学会制作活动方案、多种研究方法、策划各种展示活动。

在湿地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察湿地、保护湿地;在学生课堂中,学习各类课外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方案设计更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

在各活动载体中,发展学生的多方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综合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精选全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

那么大家知道活动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篇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的实践中,我区各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现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二、课时安排。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xx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三、实施过程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1)各学校认真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2)各学校总结反思20xx学年课程实施情况,结合学校特点,研讨并制定20xx学年课程实施方案;(3)各学校交流课程实施方案(9月15日);2、实施阶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学校按照课表,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1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1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10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有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形成学校的活动特色。

二、活动目标:1、活动主题:实现整合。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整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活动形式:体现多元。

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校外与校内结合,集体与个体结合,自主与创新结合。

3、活动过程:常态规范。

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控,要求做到课前有准备,课中有指导,课后有反思,力争每堂课都实实在在。

4、活动评价:不断完善。

注重过程性评价,继续展开以现场观察、学生座谈,成果展示为主要形式的督查评价,促使活动深入开展。

5、活动资料:注重积累。

每位任课老师要及时记录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成果,不断更新活动网页。

三、具体措施:(一)强化学习,提升活动课程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随着课改应运而生的。

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充分认识开设此课程的重大意义,才能真正明确此课程的目标及实施操作的方法。

1、加强自身学习。

期初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每位教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同时,每位教师要善于从报刊杂志、教育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课改信息,明确活动动态,学习优秀案例,汲取成功经验,边学习边实践,不断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模版(三篇)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模版(三篇)

2024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模版秉持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相关要求,遵循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指导,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实践,创新学习方式,推动学习沙龙活动的开展。

发挥课题引领作用,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特色,促进学科整合,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评价体系。

以综合性、实践性和活动性为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将综合实践活动打造为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一、时间安排鉴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特征,本学期将采用弹性课时制,实行“2+1”模式。

课时安排灵活,根据实际需求集中或分散使用,确保教师能组织学生全面参与,及时对活动进行指导。

在必要时,可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或数周课时集中使用于一日。

二、实施策略1. 结合学科教学:鼓励教师敏锐捕捉学生提出的研究性问题,将其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培养教师挖掘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

2.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以研究的眼光看待生活,提高思维品质和研究习惯,通过赏识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合作能力。

3.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入社会热点,指导学生个性化探究,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结合传统节日:利用传统节日资源,开展以敬老爱老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传承优良传统。

5. 结合学校工作: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体系1. 强调评价的整体性:将评价融入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为评价依据。

2. 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等,及时评价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 倡导评价多样性: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形式,评价对象和评价方法多样化,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 注重评价宽容性:以尊重和发展的视角对待学生,避免贬损性评价,强调评价的激励和引导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范文(7篇)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范文(7篇)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范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下面是有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之一。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通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

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3篇)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

那么大家知道活动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篇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的实践中,我区各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现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区“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研究组: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由校教导主任刘丽军同志任组长,由教研组长刘旭平同志任副组长。

2、各学校成立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导处、教科处有关人员、任课教师组成,由校长任组长。

3、建议成立校级“导师团”:由学校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员组成。

二、课时安排。

1、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全县20xx学年小学3—6年级开设,每周平均2课时。

2、每周2课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弹性安排。

三、实施过程安排。

1、准备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1)各学校认真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2)各学校总结反思20xx学年课程实施情况,结合学校特点,研讨并制定20xx学年课程实施方案;(3)各学校交流课程实施方案(9月15日);2、实施阶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学校按照课表,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2)进行实施阶段的校本教研:原则上两周一次,以沙龙式研讨为主;(3)组织区级现场观摩教学和研讨活动;(4)参加大市范围内的教学交流活动(光盘)(12月份)。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

(1)各学校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题总结;(2)推荐参加大市范围的评先活动。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1)学习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方案;(2)学习形式: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重体会、重感悟、重反思。

2、积极探索,多方开发和活用课程资源。

(1)通过系统性的讲座、组织参观、校际研讨等形式有效开发和活用校内人才资源。

(2)面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目标,尝试建立家长人才资源档案库,有效开发地域、人才资源。

(3)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和社会的物质资源:自然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绿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会体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如博物馆、福利院等。

以此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大胆实践,尝试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课程目标:围绕知识、态度、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研究;(2)课程内容:围绕三条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进行选择与组织,实现三者的均衡与整合。

(3)课程实施:重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的融合研究;重视课题发现——课题探究——成果发表的单元活动流程研究。

(4)课程评价:结合“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探索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的有机结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篇2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一)总体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1、学生发展目标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3、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活动方式: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1.个人活动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

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

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

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

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

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

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

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

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

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

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四、工作措施:(一)课程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

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

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

(三)师资建设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

培训要求: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②培训时间要保证有教师系统③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同时掌握实践经验;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

(1)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2)建设实践基地,如语文学科基地,英语学科基地等;(3)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4)继续开发、落实非指定性领域的课程内容,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竞赛、大课间操、班干部轮换等。

五、评价奖励:(一)评价内容: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式: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