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差异与写作风格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的写作风格在思维方式、篇章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 分析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而普遍存在的汉语作文模式现象。我们认为学生只有熟悉并掌握西方思维模式, 在用英语进行写作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维转换, 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关键词: 中西方思维差异; 文化特征; 负迁移影响; 地道英语
英语写作作为用语言表达思维运动的一种方式, 反映着西方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英语教学的得失。现在, 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尽管写的是英文, 但其选词造句乃至语篇结构都是汉语作文的模式。究其原因, 与我们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孤立地讲授词句, 忽略语篇整体特征,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更少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去指导学生写作。本文结合英语教学的实践, 通过对典型例句的分析, 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转换, 以期写出纯正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一、民族特征与写作风格
外语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 它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语言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表达方法和习惯用法的差异, 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思维方式的反映。
1. 民族文化特征的差异
西方民族性格直爽, 说话不拐弯抹角; 而中国人由于受儒、道、佛的影响, 偏于阴柔, 重含蓄, 重暗示。这种民族性格的差异明显反映在两种语言风格上。英语表达是先说重要的, 然后再解释说明。如: Solitude produces an exhilaration of consciousness( the consciousness of our innermost being, whatever may be ) 。
与此相反, 中国人写文章一般是先说原因后述结果, 先作说明再下结论, 先解释前提背景, 后提要求, 采取的是回旋式的方法, 常用的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都是重点在后。此外, 西方人比较强调客观事实, 注重事物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在进行逻辑推理和写作时, 通常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展开, 让事实自己说话。因此, 英文写作中多引用实例和数据, 按形式逻辑直线推理, 体现现实主义的民族特征; 而中国文化的基石是以人为主体, 人情至上。中国人喜欢带着感情色彩看问题, 倾向于理想主义, 在对客观事物的阐述上主观色彩比较浓,致使在汉语写作中, 过分地描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因此, 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的通病是主观性太强, 缺乏相应的客观证据与必要的逻辑推理。
2. 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于文化土壤不同, 各民族的知识、观念、方法、情感等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都有差异。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渊源, 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人从古代希腊哲学家那儿继承下来的思维定式体现了西方人推崇理性, 追求智慧的思维模式。他们长于科学的逻辑思维, 注重分析, 在思维过程中主要借助于抽象概念。在思维方法上, 遵循三段论的形式, 常常采取演绎的方法, 按照一条直线进行展开, 往往是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 主题句) , 而后对主题句展开, 分点说明( 支持句)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写作上就是英文段落、篇章逻辑性强, 具有直线发展的特点。一段只有一个主题, 段中各支持句紧紧围绕主题, 层层展开论证, 最后总结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句。整篇文章往往是条理清楚, 搭配和谐。
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理论与感性联系在一起的, 属于综合型形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主要借助于模糊而神秘的形象。由于受传统八股文的影响, 汉语段落的发展倾向于螺旋型, 以反复又发展的环形对一种意思加以展开。跳跃式的思维致使中文的段落、篇章显得很松散, 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逻辑联系不明显, 而且常常缺乏一个明确表述的主题句和结论。中文的主题往往是靠读者自己总结或领悟出来的, 作者只是构造出观点或意向, 为读者提供理解和领悟的材料, 作者的观点往往不直接言明, 而是靠它的意向暗示出来。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 词法方面
语言学家J. 昂来斯说: 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特征, 可以反映应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文化面貌、物品、制度、习俗及活动等。词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概念, 同一事物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来说有不同的联想与反映。如/ 龙0 ( dragon) 在中国人眼中是神圣与吉祥的象征, 而在西方却是邪恶的象征, 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故此, 词汇所携带的文化内涵不容忽视。很多学生为了扩大词汇量孤立地背词汇表, 往往只记住词语翻译过来的意思, 而不知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和用法, 把语言和语境孤立开来了。例如: Yellow films contribute to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黄色, 在汉语中可以指淫秽, 固有黄色书刊, 黄色录像0的说法。而英语中/ Yellow则无这样的伴随意义, 英语中的/ Blue0 倒是有这样的文化内涵, 这时可以改成Blue films0 ; 例如: I was deeply grieved to that your mother kicked the bucket。kicked the bucket0 虽也指死亡, 但它属于/ Colloquial English( 俗语) 0, 有/ 戏谑0 之意, 是贬义词组, 相当于汉语中的一命呜呼0 , 显然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 应改为/ Pass away0 。另外, 英语有时出现种概念词空缺的现象, 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例如: 汉语中的/ 伤0 是各种概念词, 可分为内伤、外伤, 再分为刀伤、烫伤等等。但英语很难用某个特定的词表示/ 伤的种概念, 有的只是/ harm, injure, hurt, damage, spoil, wound, disable ,0 属概念词。所以, 学生在汉译英时五花八门,教师可以加以归类, 并指出其差异, 从而使学生准确的选词,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2. 句法方面
汉语是意合型( parataxis) 语言, 文字无形态变化, 多数情况下疏于语法, 句与句之间意合连接, 断句不严格, 结构松散。而英语则是形合型( hypostaxis) 语言, 有语态、时态、人称等多种形态变化, 句子常以主谓宾结构为核心, 用各种从句、短语进行修饰、扩展。各类连接词、从句、修饰语的使用, 使句子结构复杂,纵横交错, 英语句子尤其是特别复杂的长句, 追求严谨的思想和系统性概念, 是西方人推崇理性至上的反映。
例如: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he no longer appears to be the magician the world press had made him out to be, an illusion which he failed to discourage because, as he would admit himself, he has a tendency toward megalomania.
( 全世界曾经把他渲染成魔术师般的人物, 他也没有阻止人们制造这种错误印象, 因为他自己也承认有一种自大狂的倾向。现在他不再像是这样一种人物了, 这里有几个原因。)这句英语以There 句型为主句结构, 用why, that( 省略) ,which 引导的三个定语从句和because, as 引导两个状语从句及/ an illusion which,,0 一个同谓语去修饰扩展, 整个长句像一棵树, 树干与枝条有机结合。这样一句英语译成汉语则变成了5 个小句, 并且语句的顺序发生了变化, 汉语按动作的时间顺序排列, 靠意义连接起来。
汉英句式结构有此鲜明的差异, 就要求写作中注意从意合到形合的转换, 把多个汉语句子表达的信息, 通过各种修饰限制关系容纳到一个复杂的英语句子中, 在思维定式上完成从结构疏散型到结构严密型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来, 否则写出来的英语往往是残缺句、溶合句、一连串单词句或连串句式雷同的复合句充斥全篇。例如: The teacher speaks slowly, his voice is loud, everyone in the classroom can hear clearly. 这是个/ 溶合句0( Run- together sentence) , 三个简单句, 用逗号断开, 与汉语句式一模一样。应改为: The teacher speaks slowly and his voice is so loud that it can be heard clearly by everyone in the classroom.中国古代哲学讲究/ 天人合一0, 形成了以人为中心来思索一切事物的方法。受此影响, 学生习惯用一定概念的人做主语,I、we0 等指人代词出现频率高, 爱用/ We think , / I est-imate,,0等等, 少用/ It can be argued that0, / It is estimated that0等句型结构。试比较下面这组句子:The teaching setup filled me with fear/ I felt fear by the teaching setup. 同样的意思, 前一句的出发点是外界事物, 客观幽默; 而后一句出发点是说话者自身, 主观色彩浓厚。汉式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国学生很少能想到用前一种表达, 出发点的差异实际上影响了整个句子的主观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