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和费用的确认
会计准则成本确认原则
会计准则成本确认原则
会计准则成本确认原则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将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
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确认。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支出要基于实际发生的成本确认。
无论是购买资产、支付工资还是发生其他费用,都应以实际支出的金额作为成本确认的依据。
2. 资产购置成本要包括相关直接和间接费用。
在购置资产的过程中,除了购买价格外,还应将与资产购置直接相关的费用(如运输费、安装费等)以及间接费用(如购置人
员的费用)纳入到资产的购置成本中。
3. 持有资产要按照实际的损益确认原则进行计量。
持有的资产,包括库存、存款、
证券等,应按照实际成本或者可变现金额较低者进行计量,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4. 收入确认要基于实际收入的发生。
企业应将实际收入的金额作为收入确认的依据,而非预计或者承诺的金额。
5. 成本与收益要匹配确认。
企业在确认成本和收益时,应考虑其相互关联性,将相
关成本与相应的收益进行匹配,确保财务报表反映出合理的经济实际状况。
会计准则成本确认原则的执行,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为利益相关
方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健运营和决策的科学性。
成本确认方法
成本确认方法成本确认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成本确认的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成本确认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本确认方法》篇1一、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确认方法,它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确认依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但缺点是无法反映潜在成本和未来成本,无法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作为确认依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潜在成本和未来成本,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但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新标准成本,且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三、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作为成本确认的基本单位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提供更为精细的成本信息,但缺点是实施成本高,需要对作业进行精确的跟踪和记录。
四、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预期目标成本作为确认依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激励管理人员为实现目标成本而努力,但缺点是目标成本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从而导致成本确认不准确。
综上所述,各种成本确认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成本确认方法》篇2成本确认方法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的方法。
成本确认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方法。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造费用等。
直接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不能反映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影响。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方法。
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等。
间接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影响,缺点是分配过程较为复杂,容易产生误差。
如何确认工程施工收入成本
一、确认工程施工收入1. 完工百分比法:这是施工企业常用的确认收入方法。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按照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分阶段确认收入。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合同总金额和工程进度节点:根据项目合同,明确合同总金额和分阶段验收的进度节点。
(2)计算各阶段收入:按照各阶段验收的工程量,乘以合同单价,得出各阶段的收入。
(3)确认收入:根据实际完成情况,按月或按季度确认收入,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2. 形象进度法:由工程项目部每月末向企业工程管理部门估算本月实际完成的施工产值,经审核后提供给财务部门确认收入。
二、确认工程施工成本1. 合同成本:按照合同约定的工程量和单价计算合同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
(2)间接成本:包括施工管理费、规费、税金等。
2. 实际成本: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按月或按季度确认实际成本,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1)直接成本:按照实际发生的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确认。
(2)间接成本:按照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规费、税金等费用确认。
三、会计分录处理1. 工程建造时: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机械使用费等2. 工程报产值时:借:应收账款贷:工程结算3. 工程确认合同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贷:主营业务收入4. 每月根据工程进度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四、注意事项1. 确保收入和成本确认的真实性、合理性,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2. 加强与业主的沟通,确保工程进度和结算收入的准确性。
3. 关注工程款回收,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4. 合理确定合同成本,避免成本过高或过低。
5. 严格执行税务政策,确保企业税务合规。
总之,工程施工收入成本的确认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操作,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税务合规。
会计准则成本确认原则
会计准则成本确认原则【实用版】目录一、会计准则概述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费用的定义与确认3.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4.收入的确认原则二、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与分摊1.主营业务成本的归属2.费用的确认条件3.主营业务成本的分摊三、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1.新会计准则下的规定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组成四、收入的确认原则1.收入的定义与特征2.收入的确认条件3.收入的确认原则正文一、会计准则概述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组成。
其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 版)是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与分摊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在会计核算中,主营业务成本属于费用大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费用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2)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因此,在确认主营业务成本时,需要关注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同时确保成本的计量可靠。
主营业务成本的分摊是指将主营业务成本在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合理分摊。
分摊原则主要包括:1)因果关系原则,即根据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摊;2)受益原则,即根据各个会计期间受益的程度进行分摊;3)配比原则,即根据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进行分摊。
三、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确认
来源:- 时间:2008-11-20 10:17:39 字体:大小【我要纠错】 1、收入的确认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有许多种,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有两个:一是按收入的性质划分,收入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的收入;二是按企业经营业务主次划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销售商品时,如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即确认为收入: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风险主要是指商品由于贬值、损坏、报废等造成的损失。
报酬是指商品中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商品因升值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
如果一项商品发生的任何损失均不需要本企业承担,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不归本企业所有,则意味着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移出该企业。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销售商品的价款能否有把握收回,是收入确认的一个重要条件。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估计价款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均已满足,也不应当确认收入。
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收入能否可靠地计量是确认收入的基本前提,收入不能可靠地计量,则无法确认收入。
2、成本费用的确认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费用,分为基本业务费用、其他业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确认成本费用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关系;二是成本费用的归属期。
具体来说,确认成本费用的标准有以下几种:①按其与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成本费用。
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与取得本期收入有直接联系,就应确认为本期的成本费用。
例如,已销商品的成本是为了取得收入而直接发生的耗费,应在取得收入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又如,为了推销商品发生的送货费用,也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也应在取得收入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
成本与费用的分析方法
成本与费用的分析方法在商业运营中,了解和分析成本与费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对成本与费用的全面了解,企业可以制定有效的战略和决策,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与费用的分析。
1.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区分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生产或销售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固定工资等。
可变成本则是随产品生产或销售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通过区分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并计算出不同生产销售规模下的成本情况。
2. 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的计算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生产或销售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即单位产品成本。
边际利润则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生产或销售量所带来的增加或减少的总利润,即单位产品利润。
通过计算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企业可以评估生产或销售一单位产品的成本与利润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定价和产品生产销售策略。
3.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成本与效益的大小来评估项目或决策优劣的方法。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企业需要对项目的全部成本和相关效益进行全面的估算和计算。
通过比较项目的成本与效益,可以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并帮助企业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4. 差异分析差异分析是指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差异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效率改进。
5. 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企业在不同销售量下的盈亏平衡点,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的方法。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达盈亏平衡点所需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从而制定合理的销售目标和预算计划。
总结:成本与费用的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区分、边际成本与边际利润的计算、成本-效益分析、差异分析以及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企业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成本与费用情况,制定合理的战略和决策,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确认
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确认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研发费用的处理可真是一门大学问。
好比在一场棋局中,玩家需要谨慎思考每一步,以确保自己的发展不被对手拉下。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棋局,而是聊聊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简单点说,就是把这些钱花在哪儿,如何记录,真是让人抓狂,但也充满了乐趣。
1. 研发费用的基础知识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研发费用。
这可不仅仅是你在实验室里看那些白大褂在试管里晃悠的场景。
研发费用指的是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投入,这笔钱往往不是小数目,花得心疼又让人期待。
不过,这些费用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务负担,真是一根“长长的尾巴”。
1.1 资本化说到资本化,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些费用视为一种资产。
就像你买了个新车,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它可以为你带来未来的收益。
在会计上,把研发费用资本化后,就可以分摊到未来的几年的财务报表中,这样企业的当期成本就能显得更少,利润自然也会看起来更可观。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家科技公司,投入一大笔钱开发新软件,结果这软件上市后大卖,资本化的处理就让你在未来的报表中可以慢慢摊销这笔费用,保持现金流的健康,简直就是“步步为营”。
1.2 费用化相对而言,费用化则是把这些研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就好比你去外面吃了一顿大餐,花的钱马上就得记上账。
虽然这样处理能让当期的损益清晰明了,但短期内利润就得缩水,谁都不想让财务报表看起来像个“黑洞”。
不过,有时候企业可能会选择费用化,尤其是在研发成果不确定的时候,毕竟把钱记在账上但没有看到实际收益,真是让人心里发慌。
2. 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选择选择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真的是个大问题。
就像你在选衣服,是选择时尚的还是经典的,总得根据你的风格和需求来决定。
2.1 选择的考量因素首先,企业的财务状况、未来盈利能力、行业特点,都是得认真考虑的因素。
如果你是一家初创公司,可能手头紧,短期内希望通过费用化来保持现金流,毕竟“生存才是王道”。
怎样划清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怎样划清计⼊产品成本的⽣产费⽤和期间费⽤
外商投资企业可计⼊产品成本的⽣产费⽤为直接材料、直接⼯资、制造费⽤三个成本项⽬。
怎样划清计⼊产品成本的⽣产费⽤和期间费⽤?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怎样划清计⼊产品成本的⽣产费⽤和期间费⽤
不能计⼊产品成本的是销售费⽤、管理费⽤和财务费⽤三个期间费⽤。
期间费⽤只能在销售利润中直接扣除,不计⼊产品成本。
1.销售费⽤
销售费⽤是企业在销售商品和⼯业性劳务过程中发⽣的应由企业负担的各项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委托代销⼿续费、⼴告费,以及销售部门⼈员⼯资、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经营费⽤。
2.管理费⽤
管理费⽤是企业为组织管理企业⽣产经营⽽发⽣的各项管理费⽤,包括:企的董事会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的或者应由企业统⼀负担的公司经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聘请中介机构费、⼯会经费、董事会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形资产摊销、职⼯教育经费、研究发展费、房产税、车船税、⼟地使⽤税、印花税、存货盘盈或盘亏、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3.财务费⽤
财务费⽤是企业为进⾏资⾦筹集等理财活动⽽发⽣的各项费⽤,包括利息⽀出(减利息收⼊)、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融机构⼿续费以及其他因理财活动⽽发⽣的费⽤。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读者到店铺进⾏法律咨询,店铺专业的律师团队会及时为你解答疑惑,让你能够及时维护⾃⼰的权益。
成本的确认方法
成本的确认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成本的确认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成本这玩意儿,就像咱过日子里的那些开销一样。
咱得搞清楚哪些钱是真真切切该算进去的,哪些可不能瞎掺和。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你买那把青菜的钱肯定得算成本吧,可你在去菜市场路上顺便买的那根冰棍儿,总不能也算到买菜成本里去吧!咱先说说直接成本,这就好比是那主角儿呀!一眼就能瞅见,明明白白的。
像生产产品用的原材料啦,工人干活儿的工钱啦,这些都是直接成本。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产品能出来吗?肯定不能呀!这就好像做饭没米没菜,那不就抓瞎啦!再说说间接成本,这可有点像那配角儿,不那么显眼,但又少不了。
好比工厂的水电费呀,设备的折旧费呀。
你说这些钱你不花吧,工厂也转不起来,但又不是直接用在产品身上的。
就好像你家里的水电费,你能说这是为了做某一道菜花的钱吗?但没它还真不行。
还有一种叫固定成本,这就像你家里的那台大冰箱,不管你用不用,它都在那摆着,费用也得照付。
像房租呀、管理人员的工资呀,这些一般都比较固定,不会说今天多一点明天少一点。
那变动成本呢,就像那调皮的小孩子,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随着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得多了,成本就上去了,生产得少了,成本也就下来了。
咱举个例子哈,你开个面包店。
做面包的面粉、糖、鸡蛋这些就是直接成本,店里的水电费、设备折旧就是间接成本。
你每个月要交的房租就是固定成本,而你用的那些随面包产量变化的材料就是变动成本。
你得把这些都算清楚了,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呀!你说要是算错了成本,那可不得了哇!就像你走路走偏了方向,能走到目的地吗?那肯定不能呀!所以咱可得认真对待成本的确认方法。
咱过日子不也得算计着来嘛,成本确认也是这个道理。
咱得把该算的都算进去,不该算的别瞎掺和,这样才能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买卖做得咋样。
总之呢,成本的确认方法可重要啦,咱可不能马虎!就像建房子得打好地基一样,这成本确认就是咱做生意、过日子的地基呀!咱得稳稳地打好它,才能让一切顺顺利利的,不是吗?。
成本确认的五个条件
成本确认的五个条件
一、确认的成本必须是某个特定的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支出。
因此,在
确认一项成本时,必须能够清楚的指出这项成本是具体的哪个期间的支出。
二、确认的成本必须是合法的。
也就是说,这项成本应当与公司的战略、组织法人范围及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持一致。
三、确认的成本必须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它必须属于合理可计算的
费用,并可以合理地计入公司的费用结构中。
四、确认的成本必须可衡量。
这意味着,在当前和未来可以确定这项
成本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可以明确衡量它们发生的费用。
五、确认的成本必须具有可识别性。
也就是说,可以明确认识到成本的来源和它的使用方式。
成本及费用的区别及联系
支出、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一、一般及经济意义上的支出、费用和成本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支出即为“付出”之意;费用即为“花费的钱、开支”;而成本解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辞海》中成本则解释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的货币表现”。
显然,一般意义上的成本远非仅此所指,严格说来,此解释属于一种经济上的界定。
实际上,一般意义上的成本常常被理解成:为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如我们经常提出的产品成本、各种各样的投资成本等等。
在经济学上,对于支出、费用的理解,除非特指,与上面比较似乎并无多大区别,只不过成本是例外。
我国经济学上经常提到的“成本”,一般是指生产成本,即“生产产品所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在这里,成本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就是生产出一个产品新耗费的劳动。
所以,生产成本在经济学上也可以叫生产费用。
除此之外,在现代成本理论中,新制度经济学把泛指除生产成本以外的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称为交易成本,亦称制度成本;代理理论把制订、管理和实施契约的全部费用称为代理成本;信息经济学则把为搜集、整理、利用和交换信息,以便为有效决策提供方便所支付的费用概括为信息成本。
因此,在含义外延和使用范围上,成本相对支出、费用较窄。
在经济学上,并不严格区分费用和成本,生产成本可理解为生产费用。
这是因为其一,虽然成本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一般界定为“生产成本”,但是,因西方经济学上成本的内涵还包括了一部分利润(称为正常利润),故其内涵较我国经济学上的成本内涵要丰富,所包括范围显然也要广;其二,虽然支出与费用或成本存在着各种联系,成本或费用总是与一定的支出相关,但是,不管是我国经济学上,还是西方经济学上,更为关注成本,成本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应用和解释;其三,我国经济学研究提出的成本一般只与生产成本相关,而西方经济学中提出的成本已大大超出了生产成本这个范畴,脱离社会形态的影响,侧重于从技术方面加以解释。
费用与成本的区别
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两者有如下区别:1.内容不同。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计算期不同。
费用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
3.对象不同。
费用的计算是按经济用途分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产品。
4.计算依据不同。
费用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
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5.总额不同。
一定时期内,费用总额不等于产品成本总额。
因为两者的内容和价值量不同。
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
6.作用不同。
费用指标,分析其比重,了解结构变化从而加强费用管理等。
产品成本指标,一是反映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二是资金耗费的补偿,三是检查成本和利润计划,四是表明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一、费用概述(一)费用的概念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费用的特点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或股利属于企业利润分配的内容,不构成企业的费用。
(三)费用的主要内容(四)费用的确认企业费用的确认主要遵循的是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对于应属本期的各项费用,不论其是否实际支付,均应确认为本期的费用,对于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本期付出也不应确认为本期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确认费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其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
2.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
3.在支出发生时直接确认。
二、费用的核算(一)成本费用1.主营业务成本2.其他业务成本3.营业税金及附加(二)期间费用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以及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均应在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工程施工_成本确认
工程施工成本确认是施工企业在完成工程过程中,对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核算的过程,以确保工程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确认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和效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工程施工成本确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工程施工成本确认的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直接发生的成本,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直接计入相应工程的成本中。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但要求施工企业对成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核算。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工程施工过程中间接发生的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先按成本项目归集,再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分配到各个工程成本中。
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各个工程的成本状况,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3. 完工百分比法: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根据工程施工的完成程度,按比例确认相应的工程收入和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工程,能够较好地反映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效益,但需要准确计算完工百分比。
4.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发生成本,确认相应的工程成本。
这种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工程施工的成本状况,但要求施工企业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核算。
二、工程施工成本确认的注意事项1. 成本归集:施工企业应按照成本项目,如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归集,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
2. 成本分配:施工企业应按照合理的分配原则,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工程成本中,避免成本分配不公允。
3. 成本核算:施工企业应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法规,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合法性。
4. 成本控制: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加强成本核算和分析,确保工程施工成本在预算范围内。
5. 完工百分比法应用:施工企业应准确计算工程施工的完工百分比,确保工程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合理。
6. 资料保存:施工企业应妥善保存工程施工成本确认的相关资料,以备查验和审计。
成本核算成本和费用的分类
成本核算
• 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费用中构成产品成本的部 分,在产品出售前表现为存货,产品出售后表现为销售成本,使一定 时期的销售成本与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相匹配.
12000 4600
16600
900
1700 2600
30600
结转产成品10件成本
16600
2600
单位成本
产1品66成0本计算单 260
306批0 号:501 产品名称:乙产品
委托单位: 佳丽公司 批量:60件
项目
直接材料费
5月发生费用
据材料费用分配表
18000
据控制费用分配表
据制造费用分配表
合计
分 配 金 额 为 :3 4 2 6 .8 0 元 / 8 8 0 0 0 小 时 = 0 .0 3 8 9 4 元 /小 时
表 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借方科目
生产成本 – 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 小计
供电 耗用量(度) 220000
车 分配率(元/度)
间
金额(元)
55000
锅炉 耗用量(吨) 3000
成本核算
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完毕后,应按成本计算对象编制成本计算单,并 选择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计算的方法: 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1. 品种法: 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适合 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
• 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需要分配费用 企业生产多种产品,需要分配费用
【税会实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税会实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一、费用确认的原则费用的实质是资产的耗费, 但并不是所有的资产耗费都是费用。
因此, 就需明确什么样的资产耗费应确认为费用。
由于发生的费用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 那么费用的确认就应当与收入确认相联系。
因此, 确认费用应遵循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按照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某项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 该项支出应予以资本化, 不能作为当期的费用;如果某项支出, 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确认为费用。
这一原则为费用的确认, 给定了一个时间上的总体界限。
正确地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保证了正确地计量资产的价值和正确地计算各期的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及损益。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只是为费用的确认作出时间上的大致区分, 而权责发生制原则则规定了具体在什么时点上确认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作为当期的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 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
(三)配比原则。
按照配比原则, 为产生当期收入所发生的费用, 应当确认为该期的费用。
配比原则的基本含义在于, 当收入已经实现时, 某些资产(如物料用品)已被消耗, 或已被出售(如商品), 以及劳务已经提供(如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提供的劳务), 已被耗用的这些资产和劳务的成本, 应当在确认有关收入的期间予以确认。
如果收入要到未来期间实现, 相应的费用应递延分配于未来的实际受益期间。
因此, 费用的确认, 要根据费用与收入的相关程度, 确定哪些资产耗费或负债的增加应从本期收入中扣减。
二、费用确认的标准根据上述费用确认原则, 在确认费用时, 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标准:(一)按费用与收入的直接联系(或称因果关系)加以确认凡是与本期收入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耗费, 就应当确认为该期间的费用。
费用与成本的区别
费用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材料、机器设备和人工以及其它各项支出。
成本与费用是两个并行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按一定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费用与一定会计期间联系(比如房租、招待费、广告费等等)。
成本与一定种类的产品相关(比如生产某产品耗用的材料,工人工资等等)。
成本是可以直接归结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耗用,一般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直接费用等。
费用不可以直接归结到某个产品上去,因为它的耗用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因为管理、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产生的消耗一、成本和费用的概念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二、成本和费用的联系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3.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三、成本和费用的区别1.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2.费用则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
费用(Expense)1.狭义的费用概念将费用限定于获取收入过程中发生的资源耗费;2.广义的费用概念则同时包括了经营成本和非经营成本;3.我国现行制度采用的是狭义的费用概念,即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
费用的特征1.费用是在企业日常的活动中所产生的,而不是在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2.费用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增加,或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3.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费用的确认费用作为为获取收入所发生的资产流出或资源牺牲,实质上是已经耗用的资产。
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密切相关。
费用的确认应遵循以下两条基本标准:1.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这一原则限定了费用确认的时间界限。
税法工程施工收入成本确认
税法工程施工收入成本确认一、税法工程施工收入成本确认的基本原则1. 真实性原则。
工程施工企业在确认收入和成本时,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不得虚构、夸大或隐瞒收入和成本。
2. 确认原则。
根据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在适当的时机确认收入和成本,合理分配账务核算日。
3. 一致性原则。
工程施工企业在确认收入和成本时,应当坚持一贯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比和准确性。
4. 确认收入原则。
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根据税法规定和实际情况,合理确认收入,包括进度款、变更款、竣工款等。
5. 确认成本原则。
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按照成本费用实际发生的原则,正确确认施工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设备成本、间接费用等。
二、税法工程施工收入成本确认的关键问题1. 进度款的确认。
进度款是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或工程进度实际完成情况而收取的预付款项。
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工程进度和合同约定,合理确认进度款收入,确保不重复确认或漏报。
2. 变更款的确认。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设计变更等原因,可能会涉及到变更款的确认。
工程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变更款的实际发生情况,合理确认变更款收入,避免出现税务风险和问题。
3. 竣工款的确认。
工程施工企业在完成工程项目后,按照合同约定和验收标准所收取的最后一笔款项称为竣工款。
竣工款的确认应当符合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成本费用的确认。
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设备成本、间接费用等,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原则进行确认,确保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5. 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
在工程施工领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减免、所得税优惠等。
工程施工企业在确认收入和成本时,应当充分了解和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收成本和税负压力。
三、税法工程施工收入成本确认的实务操作1. 合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和费用的确认一、成本(一)概念在会计里成本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付出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价值耗费。
其实质是以货币表现的,为生产产品所消耗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转移价值之和。
对于成本的内容,在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要求下,有着不同的含义。
如按成本的职能可将成本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按成本的习性要求,为进行成本预测、决算需要,可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
按税法的规定,成本是纳税人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提供劳务、转让固定资产核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的成本。
税法所指的成本与会计定义上的成本概念有所不同。
会计上的成本是指对象化的费用,而税法上所指的成本是申报纳税期间已经申报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和处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成本。
企业对象化的费用,有的成为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只有销售出去,并在申报纳税期间确认了销售(营业)收入的相关部分商品的成本才能申报扣除。
(二)分类在会计上,成本一般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分类。
按经济内容,成本可分为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福利费、利息支出、税金、其它支出;按经济用途,成本可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按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必须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合理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直接工资,指直接制造产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
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外,还有其他直接费用,如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燃料动力费、产品外部加工费以及制造某种产品耗用的专用工具等。
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多个部门为同一成本对象提供服务的共同成本,或者同一种投入可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或劳务的联合成本。
(三)成本计算1.直接成本计算直接成本计算可根据有关会计凭证、记录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或劳务的经营成本中。
2.间接成本计算间接成本必须根据与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成本计算对象的产量等,以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中。
3.存货计价方法纳税人的各种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纳税人外购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购货价格、购货费用和税金。
计入存货成本的税金是指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消费税、关税、资源税和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纳税人自制存货的成本包括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
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出或领用的成本计价方法,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或零售价法等。
如果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一致,也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或领用存货的成本。
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法或零售价法确定存货成本或销售成本,必须在年终申报纳税时及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
4.成本计算方法不得随意改变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这样规定主要是防止纳税人利用会计方法的变化在不同纳税期间或不同产品之间调剂应纳税所得的水平。
二、费用(-)概念从会计上来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间接费用,应当按规定的标准分别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从税收上来说,费用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可扣除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二)费用的特点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七条规定"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其特点如下。
1、费用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劳动消耗。
这些消耗是费用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不是费用本身,而会计学意义上的费用,则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耗费。
当我们把生产过程中耗用的材料以货币形态来表示时,就是材料费用,而材料费用才是费用的组成内容。
2.费用作为耗费,归根到底是企业资产的耗费。
企业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如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是存货资产的耗费,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则是固定资产的耗费,这些耗费都直接表现为资产的耗费。
但也有些耗费一开始并不表现为资产的耗费,而表现为负债的增加,如预提的大修理费用,使用职工劳务而发生的应付工资,都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的耗费而增加了或承担了负债。
虽然这些费用在发生时表现为负债,但负债作为企业约义务,迟早要用本身的资产去偿付,如职工工资,企业就要用现金去偿付,最终表现为资产的耗费。
3.费用是产品价值的组织部分,需要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费用是生产产品或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耗费,这些耗费构成了产品价值的组成内容,当然不是所有的费用都是构成产品价值的费用。
尽管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费用产品价格和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产品价值也有区别,但这并不否认产品价值中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只是在数量确定上的差别,因此,费用必须从产品的销售中得到补偿,以供过一步经营之用。
4.费用的确定与业务的种类和确认费用的方法有关。
实际工作中,究竟那些项目列入费用,不仅要看是否符合定义,而且还要与有关的具体规定,如费用确认方法等联系起来加以判别。
例如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就有一部分利息支出会成为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利息支出就会列入费用中。
还有些支出既可能列入费用,也可能列入营业外支出,具体需要视业务的种类而定。
(三)费用的分类企业一定时期发生的各项费用,种类繁多,性质、用途各异。
将费用按不同特点分类,对于正确地组织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合理地确定产品成本,恰当地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都是很有意义的。
按照不同的标准,企业的费用可作以下分类:1.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的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产品销售,有的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为了加强费用的管理,就需要按经济用途加以分类。
这种分类实际上是为了反映出那些费用是与产品成本有关的费用,以便分别进行核算。
按这种标准分类,可以把费用分为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四大类。
(l)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种直接支出,是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
,主要包括:①直接材料塔指构成谈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和外购半成品。
②直接工资,是指为制造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
福利费等。
③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如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等。
制造费用应按一定的标准分配摊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2)销售费用,是指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①运输费,是指企业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由企业负担的厂内和厂外运输费用。
②装卸费,是指产品在发运过程中发生的由企业负担的装卸劳务费。
③包装费;是指为包装产品所消耗的包装材料的费用,委托外单位包装所发生的劳务费,也包括在内。
④保险费,是指在产品发运过程中所支付的运输保险费。
⑤展览费,是指为展出本企业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租用场地的租金。
⑥差旅费,是指为销售产品所发生的销售人员的出差费用。
⑦广告费,是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宣传费用。
⑧独立销售机构经费,是指企业专门从事产品销售业务的部门所发生的人员工资、设备折旧资、办公费等。
⑨其他经费,是指不包括在以上项目内的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商品流通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根据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不得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而与当期的销售收入发生总体对应关系值接列入当期损益。
(3)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共同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直接冲减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具体项目:①公司经费,是指企业管理部门发生的各种经费,如企业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办公费、差旅费、其它经费等。
②工会经费,是指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提取,拨交给企业工会的活动经费。
③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为培训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④劳动保险费,是指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基金)、异地安家补助费、职工退休金、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以及实行社会统筹办法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退休统筹基金。
⑤待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规定交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⑥董事会费,是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如董事会)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差旅费、会议费等。
⑦咨询费,是指企业聘请经济技术顾问、律师等支付的费用。
⑧诉讼费,是指企业因起诉或者因应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⑨税金,是指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⑩土地使用费,包括海域使用费,指企业使用土地(海域)而支付的费用。
⑾土地损失补偿费。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的国家不征用的土地所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
⑿技术转让费,是指企业使用专有技术而支付的费用等。
⒀技术开发费,是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产成品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产品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它经费、委托其它单位进行的科研试制的费用以及试制失败损失。
⒁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及非专利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
⒂业务招待费,是指为企业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费用。
⒃坏账损失,是指企业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发生的损失或提取的坏账准备。
⒄上交上级管理费,是指企业按规定上交给上级部门的管理费用。
⒅其他费用,是指不包括以上项目内的其他管理费用。
(4)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财务费用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冲减当期损益。
财务费用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等。
2.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
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哪些费用。
一般可分为:外购材料、外购动力、外购燃料、工资、提取的劳保福利费、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以及其它支出等。
3.按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企业的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能够直接计入各有关成本核算对象而不要间接分配的那些费用,如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
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计入而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如在生产多品种产品的企业里,所发生的制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