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第三章第四章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是人文学科之一,是一门意识形态很强的学科。
第一章
重点: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
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主要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部分构成。
第第一一,, 文文学学发发展展论论
第第二二,, 文文学学活活动动本本质质论论
第第三三,, 文文学学创创作作论论。。
第第四四,, 作作品品构构成成论论。。
第第五五,, 文文学学接接受受论论。。
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民主,科学现代的。
文学理论的形态与文学研究的客体和视觉密切相关。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以划分为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主要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文学,美学,文艺学的
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创作实践,创立马克思文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艺术形态和艺术交往论。(重点)
文学活动论
文学反映论,注意点。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注意点是第一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二,艺术生产的时代性,在资本主义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基本形态。
艺术交往论生产,消费,分配,交换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列宁,毛泽东和一
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第二,中国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为土壤,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
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第三,当代性(结合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湖大当打社会主义文学运动中提出的新问题。面对西方文论的挑战,科学发
展,出现的新学科{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
论等})
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人类活动的性质
从发生层面来说,人类的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从认识论层面看,既然人是从一定生活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那么也应该从生活活动出发认识人的特性。
马克思扬弃这两种还原论的认识倾向,用主客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深刻揭示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
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自觉能
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
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物质实践活动,是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一方面决定于物质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对物质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文学活动的构成
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文学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重点)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隘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①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②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一,无功利与有功利
二,形象与理性
三,情感与认识
文学的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的概念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含蓄与含混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含混:也指歧义,复义和多义,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简单而确定的话语蕴藉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