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一章客观题

合集下载

毛概真题———第十一章

毛概真题———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和谐社会”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它是一种社会形态B.社会没有差异C.社会稳定D.社会没有矛盾2、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在()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3、党第一次明确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A.党的十六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4、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的概念的是()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毛泽东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A.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B.界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C.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D.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以人为本B.党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以人为本B.党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9、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念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根本目的D.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二、多项选择题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能力包括()A.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B.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C.不断提高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力;D.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毛概第十一章

毛概第十一章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
B.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三、多选题
1.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变革的特征是( A B C D E )
正确答案:bcde
一、判断题
1.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不和谐的。( √ × )
正确答案:×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需要提高的执政能力之一。( √ × )
正确答案:√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 )
3.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A B C D )
正确答案:a
A.制度
B.教育
C.道德
D.经济
4.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是在( A B C D )
正确答案:d
A.十六届六中全会
B.十六大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六届四中全会
E.根本目的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个方面体现了( A B C D E )
正确答案:abcde
A.民主与法治的统一
B.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C.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D.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E.人与自然的统一
一、判断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差别和矛盾。( √ × )
C.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10.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 ( A B C D )

毛概 第十一章测验题及答案

毛概 第十一章测验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测验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规律并利用价值规律为人类服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b.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c.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a.物质基础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二、多选题1.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a.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4.党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是a.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b.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c.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d.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6.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c.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d.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7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b.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d.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a.最广大人民的利益b.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9.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c.全体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三、简答题1、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四、论述题1、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所解决的热点问题有哪些?或举例说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习题)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习题)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重 要指导思想和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 A、1000 美元 B、2000 美元 C、3000 美元 D、1000-3000 美元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 A、经济基础 B 政治基础 C、阶级基础 D、社会基础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毛概》习题及答案(第十一章)

《毛概》习题及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名词解释1、和谐社会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是()A“小康”社会 B“大同”社会C“和谐”社会 D“太平”社会2、《全世界和谐》一文的作者是()A欧文 B马克思C傅立叶 D魏特林3、“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名言出自()A《共产党宣言》 B《全世界和谐》C《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D《论十大关系》4、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会议是()A十三届四中全会 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社会稳定 B社会富裕C社会和谐 D社会发展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A经济保证 B政治保证C文化保证 D科学保证7、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A发展教育 B扩大就业C社会管理D民主政治8、()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A教育 B就业C社会保障 D医疗卫生9、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是()A收入分配制度 B廉租住房制度C社会保障制度D养老保险制度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A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民主法治 D充满活力E安定有序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由()构成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C生态文明D精神文明E和谐社会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A教育B就业C收入分配D社会保障E医疗卫生4、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和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等几个方面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E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5、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A思想道德素质B科学文化素质C身体素质C心理素质E 劳动技能素质四、问答题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毛概题库第十一章

毛概题库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选题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问题上,党的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而提出的相关口号是()。

A. 经济发展B. 民主建设C. 科教进步D. 社会和谐【正确答案是】:D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

A. 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 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D. 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正确答案是】:B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

A. 经济基础B. 政治基础C. 阶级基础D. 社会基础【正确答案是】:D4.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 具体内容B. 方针政策C. 指导思想D. 行动纲领【正确答案是】:C5.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本质都是()。

A. 公平和正义B. 以人为本C. 协调发展D. 和谐【正确答案是】:B6.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与人协调的一种形态B.社会没有差异C.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D.社会没有矛盾【正确答案是】:C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B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D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C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C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正确答案是】:A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毛概题库 第十一、十二章

毛概题库 第十一、十二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A.物质基础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实友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4.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A.发展和谐文化B.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C.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D.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生态平衡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 )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5.目前,我们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A.经济体制深刻变革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 )A.最广大人民的利益B.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D.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参考答案:单线题:1 D 2 A 3 C 4 A 5 B多选题:1 ABCD 2 ABCD 3 ABC 4 ABC 5 ABCD 6 ABCD 7 ABC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单项选择题1.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3.我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中国政府承诺不以武力解决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台湾享有完全自治权D.与美国等有关国家共同谈判解决4.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5.首次正式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提法的文献是()A. 《告台湾同胞书》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6.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告台湾同胞书》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7.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香港和澳门问题8.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A.《中英联合声明》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中葡联合声明》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9.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B.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D.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分别10.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一国两制”方针B.“一个中国”原则C.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D.两岸关系良性互动11.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

大学毛概第十一章参考题目及答案

大学毛概第十一章参考题目及答案

第十一章一、简答题1、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扩展资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

(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4)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毛概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毛概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1.我国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的思想。

〔〕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2.我国古人曾经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状态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3.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要学会用XX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A.?论人民XX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2006年10月,党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那么和重大部署的是〔〕A.十六届六中B.十六届五中C.十六届四中D.十六届三中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重要B.本质C.一般D.根本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以经济建立为中心B.开展C.以人为本D.建立7.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 坚持科学开展B.坚持协调开展C.坚持全面开展D.坚持统筹开展8. 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改革开放B.XX法治C.农村城市协调开展D.东部西部协调开展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A.政策B.党C.制度D.干部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1.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XX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A.教育B.就业C.住房D.党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立对三个文明建立的作用是〔〕A.物质根底B.政治保证C.精神支撑D.社会条件1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

大学毛概第十一章参考题目及答案

大学毛概第十一章参考题目及答案

第十一章一、简答题1、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扩展资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

(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4)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毛概》第十一章客观题之欧阳歌谷创编

《毛概》第十一章客观题之欧阳歌谷创编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欧阳歌谷(2021.02.01)自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四位一体”是A.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建设B.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D.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建设2.我国历史上提出“兼相爱”、“爱无差”思想的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3.发表于1803年的《全世界和谐》一文的作者是A.傅立叶 B.欧文 C.马克思 D.列宁4.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见之于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B.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著作《全世界和谐》D.毛泽东著作《论十大关系》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本质属性 B.基本要求C.重要表现 D.根本任务6.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A.党的十五大报告B.党的十六大报告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 D.党的十七大报告大7.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的A.十三届四中全会 B.十六大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七大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改革开放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15.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毛概 第11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11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兼相爱”、“爱无差”,提出这一思想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墨子B、孟子C、孔子2、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发表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A、魏特林B、付立叶C、马克思3、社会要和谐,首先要()A、发展B、改革C、稳定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思想道德建设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坚持“双百方针”5、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A、十六大报告B、十三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六中全会6、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的是党的()A、十六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六大C、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都属于建设()这个大范畴。

A、建设共产主义B、现代化社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认识的深化A、党的性质B、执政规律C、奋斗目标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安定有序10、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诚信友爱B、以人为本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多项选择题:1、和谐社会是()A、是一种状态,是一个美好的蓝图B、不是社会形态C、不是单一、均质的状态,多元、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D、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稳定的社会E、.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F、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它包括()层面的内容:A、第一个层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B、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C、第三个层面是人自身的和谐D、第四个层面是人与动物的和谐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内涵包括()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生活富裕、生态良好E、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有()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制;C、必须坚持生态文明; 必须坚持政治文明;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E、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有()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B、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C、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D、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E、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F、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三、简答题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四、论述题:1、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十一章练习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十一章练习题

《毛泽东思概论》练习题(第十一章)一、单一选择题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 C )A、社会手段B、社会计划C、社会理想D、社会现实2、我国古代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其根本原因是( D )A、人们的认识太肤浅B、思想还不成熟C、生产力水平太低D、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3、在西方,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概念的是( A )A、毕达哥拉斯学派B、米利都学派C、爱非斯学派D、爱利亚学派4、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曾提出过许多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但结果只能陷于空想,其根本原因是( B )A、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探索不够,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B、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C、他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时代D、他们的构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超越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5、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是( B )A、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形态B、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C、人们可以不劳动,随心所欲地享受D、由社会主义社会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共产主义社会6、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的( C )A、十三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六届六中全会7、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党的( C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8、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是党的( D )A、十五大B、十六大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9、胡锦涛同志的哪次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 B )A、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B、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C、2005年10月,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D、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10、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概念的是( B )A、2005年10月下旬 ,在朝鲜访问时的一次讲话B、2006年5月中旬,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一次讲话C、2006年5月下旬,在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上的讲话D、2006年6月,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毛概 第11章 习题与答案

毛概 第11章 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曾产生不少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和为贵”是()观点A. 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2、中国共产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C.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D.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制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A.中共更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六大D.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发展和谐文化C.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C. 坚持改革开放D. 正确处理改革发稳定的关系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A. 《全世界和谐》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C.《论十大关系》D.《共产党宣言》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A、两者毫不相干;B、两者完全等同;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任务;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自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四位一体”是
A.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建设
B.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
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D.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建设
2.我国历史上提出“兼相爱”、“爱无差”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 C.庄子D.墨子
3.发表于1803年的《全世界和谐》一文的作者是
A.傅立叶 B.欧文 C.马克思D.列宁
4.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见之于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
B.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著作《全世界和谐》
D.毛泽东著作《论十大关系》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本质属性B.基本要求
C.重要表现
D.根本任务
6.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
A.党的十五大报告B.党的十六大报告
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D.党的十七大报告大
7.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的
A.十三届四中全会B.十六大
C.十六届六中全会D.十七大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A.必须坚持民主法治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5.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是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七大
16.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经是
A.发展教育 B.发展科技C.发展军备D.发展劳务输出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
A.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B.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D.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
C.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D.应对敌对势力进行“分化”、“西化”的锐利武器
3.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B.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C.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4.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的社会。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C.崇尚自由平等博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
A.一个治国理想B.一种治国方略
C.治国机制D.一种治国结果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公平正义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坚实基础B.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D.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条件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A.相互包含B.相辅相成 C.全部与局部D.上篇与下篇
9.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体现在
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D.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C.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积极的就业的方针是
A.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D.城市劳动者优先就业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P2372( D )P237 3 (A) P238 4 ( B )P238 5(A)P2396(B)P239
7(C )P239 8(D )P246 9 ( A ) P246 10( C )P24611 ( D)P246 12( A)P246
13 ( B) P24614 ( D) P24715(D )P24816(A )P243
(二)多项选择题
1( A BC D)P237—2392( A B C)P241 3(A B C D) P241 4( A B D)P241
5 ( A BC D) P242 6(ABC)P2427(BC)P242 8(AB )P243
9(ABCD)P243 10( A B C D) P244 11( ABCD )P246 12(A B C )P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