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
最新【职业卫生】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防治知识精品课件
![最新【职业卫生】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防治知识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afa6cb0912a216157929c5.png)
(二) 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 根据创面深浅可采用四度五 分法划分。 (1)Ⅰ度创面:红斑,轻度红、肿、热、 痛,感觉过敏,无水疱,干燥。3~5天 脱屑痊愈,不遗留疤痕,有时有色素沉 着,但绝大多数可于短期内恢复至正常 肤色。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二十七分。
(4)肝功能不全 严重烧伤或肝毒性 化学物质烧伤并伴吸收中毒者常可引 起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最早可发生 在伤后24小时。
(5)其他 如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 全、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应 激性糖尿病等。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二十七分。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的诊 断首先要确定职业接触史,参考作业 环境和所接触化学物的种类、浓度、 剂量、时间等,并排除其他非职业因 素所致的损害,方可诊断。在具体分 级诊断中,要准确计算灼伤面积大小 和仔细判断灼伤创面深度。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二十七分。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灼伤深度划分标准: 1970年我 国烧伤界在上海召开会议,会上根据 国际惯例,制定了烧伤深度诊断及烧 伤严重程度划分标准,即“三度四分 法”。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 准(GBZ51-2002)中有关灼伤深度估 计均参照“三度四分法”划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二十七分。
(二) 临床表现
(2)烧伤后应激性溃疡 是一种烧 伤引起的、以黏膜糜烂和急性溃 疡为特征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患。 病变多发生在胃、十二指肠、亦 可发生在食管和小肠,出血和穿 孔时间多在烧伤后1~3周。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二十七分。
(二)临床表现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点 二十七分。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9ed0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c.png)
目录
01.
XX.
03.
04.
05.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 过程中,由于接触有 害物质、生物、物理 因素等,导致身体受 到伤害或疾病的风险。
职业暴露包括化学性 暴露、生物性暴露、 物理性暴露等。
职业暴露的危害包括 职业病、职业伤害、 职业死亡等。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包括个人防护、工程 防护、管理防护等。
05
加强监管:加强对防护措施的监管,确保其 得到有效执行
02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 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0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 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06
建立应急机制:建立应急机制,以便在发生 职业暴露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危害。
评估标准:根据职 业暴露的风险等级 和防护措施的实施 情况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 设施和设备
定期检查员工的个人防护 用品是否齐全、有效
定期检查员工的操作是否 符合安全规定
定期检查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技能是否达标
确定应急组织架 构和职责
制定应急预案流 程和操作步骤
确定应急资源需 求和调配方案
定期进行应急演 练和培训
立即离开暴露现 场,疏散人员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吸入有害物 质
评估方法:采用问 卷调查、现场观察、 数据收集等方式
评估内容:包括防 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效果、存在的问 题等
评估结果:根据评 估结果,提出改进 措施和建议,提高 防护效果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避免杂物堆积
合理布局工作场所,避免交叉污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护士的职业损伤及安全防护措施PPT课件
![护士的职业损伤及安全防护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b5df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f.png)
护理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 范,对护士的职业安全进行了明
确要求。
包括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 安全流程、防护用品的选用和使 用方法、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
。
行业标准和规范是保障护士职业 安全的重要依据,医院和护士都
应严格遵守。
医院内部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护士职业安 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 员和护士的职责。
的病原体。
手套
选用医用无菌手套,并定期检查更 换,以避免交叉感染。
护目镜或面罩
在进行可能产生飞溅的操作时佩戴 ,保护眼睛及面部皮肤。
消毒灭菌设备使用方法
紫外线消毒灯
遵循使用说明,确保足够的照射 时间和距离,注意避免直接照射
皮肤和眼睛。
高压蒸汽灭菌器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灭菌,注意检 查灭菌效果指示标识。
国内外现状对比
国外现状
国外对护士职业损伤的研究较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安 全防护体系和法规制度,重视护士职业健康的保护和促进。
国内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护士职业损伤的关注逐渐增加,但整体上仍 存在对职业损伤认知不足、防护设施不完善、培训教育缺乏 等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提高护士的 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国家相关政策解读
国家对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视程度 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 策,包括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提
高护士职业防护水平等。
政策中明确规定了护士在职业安 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医院 在保障护士职业安全方面的责任
。
国家鼓励医院加大对护士职业安 全的投入,提高护士的安全防护
意识和技能。
行业标准及规范要求
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
专业技能培训
对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护理操作水平和应对突发情况的 能力。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b040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e.png)
确保员工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防护
效果。
定期更换和保养个人防护用品
03
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更换和保养,确保其有效性。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 2
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计划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制定职业健康检 查计划。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计划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
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防治培训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职业 病危害的来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职业病的发 生率。通过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企业可以 减少因职业病导致的员工缺勤和医疗费用支出。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员工健康是企业生产效率的保障。通过职业病防治培训, 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因职业病 导致的生产损失。一个健康的员工队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 高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职业病防治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应对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提供充分的培训记录和证明,企业可以证明自身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从 而顺利通过监管部门的检查。
04
CATALOGUE
职业病防治措施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
成功防治职业病的案例分享
某化工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通风排气措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对员工的危 害,显著减少呼吸系统职业病的发生。
一家机械加工厂采用低噪音设备和隔音措施,有效降低噪音对员工的危害,保护员 工的听力健康。
一家电子制造企业通过提供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对员工的个人防 护,减少手部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防护培训课件
![职业病防护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cd10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e.png)
防护制度与规定
制定职业病防护制度
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护制度,明确各级管理 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要求。
执行工作场所监测
定期对工作场所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及时 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 新,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职业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 员工应对职业病风险的能力。
职业病防护培训课件
目录
• 职业病概述 • 职业病防护措施 • 职业病预防与管理 • 职业病案例分析 • 职业病防护建议与展望
01
职业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环境下,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员工身体健 康受损的疾病。
分类
职业病主要分为物理性、化学性 、生物性、机械性和其他职业病 五大类。
宣传推广
加强职业病防护制度和规定的宣传推广,程
开设职业病防护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员工了解职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增强安 全意识。
在职培训
定期开展在职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防护设备与器材
呼吸防护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呼吸器等 呼吸防护设备,以减少吸入有害气体 和粉尘。
手部防护
提供手套、护目镜、耳塞等手部、眼 部和耳部防护设备,以降低职业伤害 风险。
足部防护
提供安全鞋、安全靴等足部防护设备, 以防止足部受伤或长时间站立引起的 疲劳。
身体防护
提供防护服、防护罩等身体防护设备, 以减少身体暴露于有害环境中的面积 和时间。
咙不适等症状。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ba57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1.png)
持续改进:根据检查和评 估的结果,对预防措施进 行优化和改进,确保预防 措施的持续有效性
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20XX/XX/XX
典型职业暴露事件的分析与总结
事件背景:某医院护士在给 患者注射时,不慎被针头刺 伤
暴露原因:护士操作不当, 未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暴露后果:护士感染了患者 携带的病毒,导致自身健康 受损
谈、资料收集等
03
调查目的:了解事件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改进防护 措施
04
报告与调查的时效性:及
时报告、及时调查,为后
续处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受伤人员的救治与康复
及时就医:受伤人员应尽快就医, 接受专业治疗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 保康复效果
康复计划: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02
手套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
03
处理职业暴露问题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暴露
04
的认识和防护能力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
05
职业暴露时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
总结与展望
20XX/XX/XX
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再认识
01
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的重要性: 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降低 职业病的发生率
培训频率:定期培训,如每年 一次或每季度一次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 际操作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安全管理与监督
D
建立安全监督机制,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C 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B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A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03
第六章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解析ppt课件
![第六章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解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389d0d50e2524de5187ef8.png)
5.00.18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包括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 手臂振动病5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包括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3种。
5.00.19
6.职业性皮肤病
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 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 肤灼伤、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 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等8种。
5.00.28
2.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1)生产性毒物作用的表现形式
①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 进人人体所致。多数是由生产事故或违反 操作规程引起的。
②慢性中毒。由少量毒物长期进入机体所 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
③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 之间,是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 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四.职业病的特点
1. 病因明确. 2. 病因可检测. 3. 同一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 4.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五.职业病的一般预防原则
1. 消除工作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 2. 加强生产人员个体防护措施. 3. 用人单位应定期对从事有职业危害 生产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第二节 化学因素职业危害 与防护
5.0013
1.尘肺
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 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 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等1 3种。
5.00.14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包括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 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 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肿瘤、放 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 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职业性放 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 他放射性损伤等11种。
《化学性职业危害》课件
![《化学性职业危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68c6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f.png)
有机溶剂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可能导致中毒事件。
详细描述
有机溶剂中毒的案例包括长期接触甲醇、苯等有机溶剂,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 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重金属中毒案例
总结词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在工业中应用,可能导致中毒事件。
详细描述
重金属中毒的案例包括长期接触铅、汞、镉等重金属,可能 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的健康问题 ,如贫血、记忆力下降、肾功能不全等。
有毒气体
一氧化碳
常见于煤气、燃气等燃烧过程中,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心 血管异常。
硫化氢
常见于化工、染料、农药等生产过程中,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 伤和呼吸系统异常。
氨气
常见于化肥、染料、农药等生产过程中,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眼 睛刺激。
其他有害物质
甲醛
常见于家具、地板等装修材料中,可引起呼吸系统刺激和免疫系统异常。
环氧乙烷
常见于消毒、洗涤剂等生产过程中,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肝肾损害。
03
化学性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通风换气与排放措施
通风换气
保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 体和蒸汽的浓度。
排放措施
通过合理的排放系统,将有害气体和 蒸汽及时排出室外。
个体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服
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酸碱化合物中毒案例
总结词
酸碱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常见,可能导 致中毒事件。
VS
详细描述
酸碱化合物中毒的案例包括长期接触硫酸 、盐酸、氢氧化钠等酸碱化合物,可能导 致皮肤刺激、呼吸道刺激、消化道刺激等 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有毒气体中毒案例
3化学损伤的防护
![3化学损伤的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7779df41312b3169a451a4cb.png)
★化学消毒剂职业暴露危险防护
3、 消毒后:阴凉通风处存放, 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 空气熏蒸消毒后,进行室内通风。
4、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立即用清洁流 动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3、水银污染
水银(汞)是常温下惟一呈液态的金属,会蒸发。 吸附性特别好,易被皮肤以及呼吸和消化道吸收, 可在体内蓄积。
第四讲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常见化学性危害
1、化疗药物 2、化学消毒剂 3、水银污染
常见化学性危害
•
• 1、化疗药物: 化疗药物使用增多,护士与化疗药的接触 也越来越频繁。 化疗药物有细胞毒性,在日常配制药液或 给药时沾染的剂量很小,但是由于频繁接 触会因其蓄积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
化疗药的危害性
注意
处理人员要戴口罩、手套 如汞滴较大,可用硬纸、胶带纸、湿润棉棒 收集,将汞滴装在封口瓶中 不要把水银倒进下水道或垃圾桶
★防护对策
4 加强自我保健 4.1 提高机体抵抗力 :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合执行操作规程。
4.3 护士孕期、哺乳期防护 :申请暂时脱离接触化 疗药物的环境。 4.4 定期体检:
2、化学消毒剂:
各种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医院的空气、器 械的消毒。临床常用的消毒剂有甲醛、戊二 醛及含氯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头痛、 鼻炎、皮肤过敏、哮喘等。
多数化疗药物的选择性较差, 特别是对 一些生长旺盛的细胞,如骨髓细胞、胃肠黏膜 上皮细胞、生殖细胞等,损害则可能导致骨髓 抑制、致畸、致癌。 护士可能接触到化疗药物,这些化疗药物 分子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进入人体, 当积累到一定剂量时将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产生危害,甚至引起疾病.
药物外渗
脱发
★防护对策
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1 化疗药物配置 :专用的配药室(空气流通、 人流较少)、接受过训练的专业护士。 1.2 接触化疗药物的防护 :穿一次性防护衣、 戴口罩、帽子及双层聚氯乙烯手套。
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
![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fba6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b.png)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伤员情 况和现场状况,请求紧急救援。
正确搬运
在等待救援人员到场之前,应避免 随意移动伤员,以免加重伤情。如 必须搬运,应采取正确的搬运姿势 ,避免二次伤害。
转运途中监护
在转运途中,应密切监测伤员的生 命体征,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处 理突发状况。
院前急救与后续治疗
院前急救
04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应急处理
现场急救措施
01
02
03
迅速脱离污染区
一旦发生化学性职业损伤 ,应立即将伤员转移到安 全区域,避免继续接触有 毒有害物质。
切断危险源
立即关闭相应的设备或阀 门,切断有毒有害物质的 来源。
初步急救处理
如冲洗眼睛、皮肤等暴露 部位,去除有毒有害物质 ,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紧急救援与转运
某实验室发生一起化学性皮肤烧伤事故,一名实验员在操 作过程中不慎将化学试剂溅到皮肤上,导致皮肤严重烧伤 。
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是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未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 品,对化学试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意外发生。
案例总结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在实验室等高风险作业场所,必须加 强个人防护意识,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了解化学试剂 的危害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目录
• 化学性职业损伤概述 • 常见化学性职业损伤 •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预防与控制 •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应急处理 •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化学性职业损伤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化学性职业损伤是指在工作过程 中因接触化学物质而导致的机体 损伤和健康危害。
某制药企业慢性中毒案例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b1e3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c.png)
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 体系
着重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化学 性职业损伤与防护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体系,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 的保护。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 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盲目行动 或冒险行为,同时需注意收集和 保存相关证据和资料,为后续调 查和处理提供依据。
应急处理还需重视平时的演练和 培训工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 处理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
05
学习回顾与展望
学习总结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常 见类型与机制
详细描述
工作场所管理还需关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 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 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处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应急处理是化学性职业损伤发生 后的关键措施之一,要求及时、 准确、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以 减轻损伤程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
应急处理包括及时脱离现场、保 持呼吸道通畅、冲洗和中和化学 物质、给予急救和治疗等步骤。
健康监护措施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对从事化学作业人员进行定期 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
业损伤的早期症状。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记 录职业接触史、健康检查情况 等信息,以便及时追踪和管理
。
医疗救治
对受到化学性职业损伤的人员 进行及时救治,包括现场急救 、送医治疗等,确保伤者得到
妥善救治。
04
03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措施
工艺改革与设备更新
采用工程控制手段,如自动化、密闭化等,减少人工操作,降低职业损伤风险。
通风排毒设施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e868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5.png)
调整饮食
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以增强身体的免 疫力。
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伤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身 体功能的恢复。
心理辅导
为受伤人员提供心理辅导,以帮助其缓解 因伤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05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预防策 略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
制定严格的政策和法规
针对化学性职业损伤,制定出严格的政策和法规,明确责任和 义务,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 与防护课件
2023-11-05
contents
目录
• 化学性职业损伤概述 •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常见原因 •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 •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急救和治疗 •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预防策略 • 化学性职业损伤的典型案例分析
01
化学性职业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化学性职业损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等而引起的健 康损害。
长期接触或吸入有害化学物质 可导致慢性中毒、致畸、致癌 等不良后果。
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途径包括 吸入、皮肤接触和误食等。
化学物质泄漏
化学物质泄漏可导致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如2013年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 爆炸事故。
化学物质泄漏的原因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自然灾害等,需加强预防措施。
化学物质泄漏后应立即撤离现场,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使用沙子或土填埋等 。
案例三:个人防护装备不足导致的职业损伤
01
事故原因
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为员工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或者
提供的装备质量不过关,导致员工在工作中受伤或中毒。
02
受害者症状
由于缺乏个人防护装备,员工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直接接触、吸入或
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
![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8b5da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4.png)
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
2015年12月,某高校化学实验室发生一起苯泄漏事 故,导致多名学生出现中毒症状。
调查发现,该实验室存在通风不畅、个人防护措施 不足等问题,同时学生对实验操作规程不够熟悉,
导致有害化学物质泄漏后危害身体健康。
为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加强实验室规范化 管理、提高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实验
个人防护措施
01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为接触化学品的员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眼
镜、防护面罩等,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免受化学品的侵害。
02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用品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用品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及时
更换损坏或过期的防护用品。
03
提高员工个人防护意识
加强员工个人防护意识教育,让员工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掌
事故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化学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 络、现场处置等内容。
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根据预案要求,为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器材和装备,确保能 够迅速有效地处置化学事故。
进行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时检验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调查发现,该车间存在通风不畅、员工防护意识不足等问题 ,导致有害化学物质泄漏后危害员工身体健康。
化工厂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案例
2014年3月29日,湖南娄底一家化工厂发生有害气体泄漏 事故,导致多名作业人员出现中毒症状。
经调查发现,该化工厂存在生产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问 题,导致有害气体泄漏后未得到及时处理,进而危害员工 身体健康。
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 件
xx年xx月xx日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c34e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b.png)
有机溶剂损伤
定义
有机溶剂是一大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可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血液系统等造成损害。
症状
有机溶剂损伤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 等。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脾肿大、造血 功能障碍等。
例子
常见的有机溶剂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丙酮、四氯化碳 等。
重金属中毒
定义
重金属中毒是指人体摄入过量重金属元素导致的中毒现象。重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 铬等。
症状
不同重金属中毒的症状各异,但通常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神经系 统症状(如头痛、失眠、多梦、肢体感觉障碍)、泌尿系统症状(如蛋白尿、血尿)等。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贫血、肝肾损害、骨骼损害等。
间隔离。例如,采用遥控或自动化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有毒物质。
03
个体防护工程
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包括设置防护屏障、安全淋浴设施等
,以降低作业人员暴露于有毒物质的风险。
个人防护
防护服
根据有毒物质的特性和作业环境 ,选择合适的防护服,如化学防 护服、防静电服等,以防止有毒
物质对皮肤和身体的侵害。
医院治疗措施
01
02
03
清除体内毒物
根据毒物的性质和患者情 况,采用适当的清除方法 ,如催吐、洗胃、导泻等 ,以减少毒物吸收。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 的药物治疗,如呼吸兴奋 剂、升压药、抗心律失常 药等。
特殊治疗
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性职 业损伤,如有特效解毒剂 ,应立即使用。
康复与预后
康复治疗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01
02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
![(医学课件)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59308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b.png)
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引言•化学性职业损伤概述•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的预防措施•特殊化学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化学性职业损伤的急救和治疗•结论与展望01引言1课程背景23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化学性职业损伤的潜在风险增加。
我国政府对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企业对员工安全的关注,加强了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
帮助员工了解化学性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及后果。
掌握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课程目的学习收益熟悉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了解常见的化学性职业损伤及其危害。
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保障自身权益。
提高对化学性职业损伤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
02化学性职业损伤概述化学性职业损伤是指工作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化学产品或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而引起的各种健康损伤。
急性化学性职业损伤是指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窒息、灼伤、腐蚀等损伤。
慢性化学性职业损伤是指长期接触低浓度有害物质引起的慢性健康损伤,如职业病。
化学性职业损伤可分为急性化学性职业损伤和慢性化学性职业损伤。
定义与分类影响因素不同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同,浓度越高危害越大。
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浓度接触有害物质的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接触时间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都会影响有害物质的扩散和危害程度。
工作环境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对有害物质的敏感程度不同。
个体差异常见症状急性化学性职业损伤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刺激、灼伤、腐蚀等。
慢性化学性职业损伤乏力、疲劳、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严重病例中毒、窒息、休克、昏迷等。
03化学性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提供过滤式或供气式口罩,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职业防护化学性损伤防护ppt课件
![职业防护化学性损伤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4a1337844769eae009edd0.png)
具体操作规程
1、病人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到
入厕所后反复用水冲洗。 2、化疗病人的各类标本和排泄物,避免直接 接触,必须戴手套处理
10
11
-----溢出于环境处理 + 做好个人防护方可处理 + 评估暴露 + 标明污染区 + 纱布吸附 + 溢出区域用清洁剂、清水、酒精擦洗 + 细胞毒废物专业垃圾袋
一、配制前准备
(一)人员: + 配制化疗药物的护士必须受过专业训练,熟悉各种
化疗药的特性。 + 定期进行体检,并定期更换人员。 + 怀孕、哺乳期间不参与配化疗药与给药。 + 穿防护衣,戴口罩、帽子、面罩、眼罩,聚氯乙
烯手套,外加乳胶手套,有破损立即更换。 (二)操作台:一次性防渗透性防护垫
7
具体操作规程
3
配制
化疗药物 输注 病人
飞溅
废弃物
排气
喷溢 泄漏
损伤
体液 尿粪 污物
4
经呼吸道吸入:最主要途径
直接接触:皮肤、粘膜、外伤 经口摄入:未能彻底洗手进食,手对嘴的接触
违反规定在治疗区内进食
5
1.教育干预
中心化配制
2.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安全操作柜
3.避免直接接触手套、防护、面罩废弃物的管理6
具体操作规程
1、打开安瓿时 2、注入溶酶时 3、防瓶内压力过高:双针头法 4、拔针时 5、排气在安瓿内或瓶内 6、抽吸量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 7、配制后处理:溶液,台面,废弃物,洗手
8
具体操作规程
1、穿戴防护 2、采用密闭式输液 3、连接紧密,防接口滑脱 4、排气----无菌棉球 5、废弃物完整地丢弃 6、彻底洗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 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 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 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 结核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 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 1、药物外溅后,溢出处应有明显标志,严谨其他 人员接近和扩大污染。
• 2、护士必须做好隔离措施,个人防护。 • 3、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用纱布吸附药液,若
为粉尘,用湿纱布擦拭。 • 4、用肥皂和谁擦洗污染表面,再用75%酒精擦拭
。 • 5、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用大量清水冲洗。
案例分析
• 2000年,某医院血液科年轻护士在配置静脉用化疗药物表 柔比星时未采取防护措施,后觉得恶心,呕吐,头晕不适 ,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001年8月后该护士产下一畸形 孩子。查阅该护士进院工作以前的体检记录,该护士身体 健康,无家族遗传史。
化学药物治疗。
• 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为细 胞毒剂,具有致突变性,毒性,致 畸性和致癌性。
化疗防护的现状调查
• 调查单位:国内167家医院 • 化疗药集中配置的医院只占4.8% • 只有38%的医院有化疗防护设施(63家) • 在使用防护设备的医院中,只有13%的医院使
用了符合防护要求的设备(8家) • 化疗操作中戴手套的占81%,而正确戴手套符
• 请思考: • 1、该护士为什么会产下畸形的孩子? • 2、你认为该护士配置化疗药物是未采取保护措施的做法
正确吗?
• 3、如果你是该护士,你知道怎么做吗?
第二节 化学消毒剂的职业防护
概念
• 化学消毒剂是指用化学消毒药物作
用于微生物和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使其蛋白质
变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
灭菌是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过 程。包括一切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
常见的消毒方式
• 含氯消毒剂泡腾片
• 喷洒消毒
化学消毒剂的危害
• 人体长期接触高浓度消毒剂,持续刺激皮 肤黏膜,会导致呼吸道损伤,降低机体免 疫力,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包括 癌变。
潜在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增强使用化学消毒剂的职业防护意识。
1、重视培养护士的防范意识 2、接触刺激性化学消毒剂时护士应做好防护措施。 3、对于传统乳胶手套过敏者,应悬着抗过敏乳胶手套。
关于化学性职业损伤与防护
学习目标
• 1、了解国内护理人员化学性职业危害的现状 • 2、熟悉化疗药物及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危害 • 3、掌握化学性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第一节 化学治疗的职业防护
概念
• 化学治疗:是指针对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肿
瘤所采用的化学药物治疗的方法,
简称化疗。狭义上多指恶性肿瘤的
化疗药物暴露、污染途径
• 玻璃瓶、安瓿在操作时不慎打破,药液溢出 • 粉剂安瓿打开和瓶装药液抽取后拔出针头时喷出
含有药液的气雾。
• 把注射器里空气排出时,药物散发到空气 中。
• 安瓿中未使用的药液被敞置在操作台
• 患者尿液或其他分泌物中含有小剂量抗癌 药
化疗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化学治疗的防护措施
合防护要求的占9.6%(16家)
• 40%的护士报告在配置化疗药物是没有带双层手 套
• 11.8%和20.5%的护士报告手套破损和被化疗药物 污染时很少或从不立刻更换手套
• 12.8%的护士报告在配置完化疗药物后很少立即 洗手
• 近40%的护士在输化疗药是很少或从不戴手套
• 近30%以上护士报告拔针是从不戴手套。
专人收集。
• 改善工作环境
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搓死,从而达到将职业危害发 生率降到最低、确保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目的
• 制定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操作刘生及防护制 度
建立规范的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操作流程及防护制度,并督 促执行。治疗室、换药室消毒后及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一降低空气中的消毒剂浓度,减少消毒剂对皮肤、眼睛 的伤害。
保护操作者 及环境在备 药和处理废 物时不受药 物威力气溶 胶或气雾污 染
生物安全柜
保护维修人员在常规检 查,更换附件或修理污 染容器是的安全
保护备药环 境无微粒物 质,防止药 物被污染
1
手套厚度大于 0.007mm,60 分钟更换,破 损或污染立即 更换,戴手套 前,脱手套后 要洗手
人员准备
2
3
在配药和给药
时应佩戴面罩 眼罩。以预防 药物喷溅到眼 睛,脸上。
由非通透性, 无絮状物材料 制成,前面完 全封闭,袖口 必须加长或扎 入手套中,为 一次性的。
手套
面罩眼罩
工作服
环境准备
抗肿瘤药物配置中心化 1
备药病房僻静,不能有流动气流。 2
设置专门化疗配药室,要求分操作间和缓冲间。 3
化学治疗危害的紧急处理
• 明确化学消毒剂使用方法。
1、刺激性强、具挥发性的消毒净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以防 局部浓度过高。
2、含氯消毒剂应现用现配,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应加盖保存 3、准确配置消毒剂浓度。 4、 喷洒消毒剂与使用腐蚀性大的消毒剂应戴防护用品。 5、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 6、化学消毒剂的医疗废物应放于专用包装物或密闭容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