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组教研活动记录
品社教研记录六年级(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六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品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六年级品社教研组于2022年9月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品社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加强品社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研内容1. 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研组首先对六年级品社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针对不同单元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教学方法研讨(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角色,加深对道德规范的理解。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教学资源整合教研组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注重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4.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四、教研成果1. 教学质量提升:通过系列教研活动,六年级品社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创新: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教学资源丰富:教师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师团队成长: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总结与展望六年级品社教研组在2022年的教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品社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于2023年3月开展了品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后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品社课程的理解和教学能力。
二、教研内容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品社课程理念解读2.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3. 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4. 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5. 课后反思与改进三、教研过程(一)品社课程理念解读首先,教研组长带领全体品社教师共同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教师们对品社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接着,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共同讨论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
大家认为,教学目标应围绕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例如,在讲授“家乡的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在讨论“诚信的重要性”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诚信的价值。
(四)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组选取了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教师们发现,优秀的教学案例具有以下特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2.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的参与;3. 教学过程流畅,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4. 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收获颇丰。
(五)课后反思与改进最后,教师们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大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注重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教育合力。
品社作业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与人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全体教师活动目的:1. 分析当前品社作业设计中的问题与不足。
2. 探讨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提高作业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品社教学水平。
活动内容:一、活动导入主持人由教研组长张老师主持,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品社作业在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二、问题分析与讨论1. 问题提出:- 部分教师反馈,当前品社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部分教师反映,作业评价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 部分教师表示,作业量过大,学生负担过重。
2. 问题讨论:- 教师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 张老师提出,品社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多元评价、合理负担。
三、作业设计策略分享1. 贴近生活:- 教师们一致认为,品社作业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 例如,设计以“环保”为主题的作业,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2. 注重实践:- 教师们提出,品社作业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会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多元评价:- 教师们强调,品社作业评价应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 例如,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4. 合理负担:- 教师们表示,作业量应适度,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压力。
- 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调整作业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经验交流与总结1. 经验交流:-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品社作业设计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策略。
- 例如,某教师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设计互动式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品社活动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品社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品社课程的理解和教学能力。
二、教研时间及地点时间:2021年10月15日地点:我校多功能厅三、参与人员本次教研活动由我校品社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同时邀请了学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及校外专家进行观摩和指导。
四、教研内容1. 集体备课- 主题:围绕“关爱他人”这一主题,教师们进行了集体备课。
- 过程:1. 教师们共同分析了教材,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
2. 针对教学目标,教师们讨论了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3. 教师们针对教学重难点,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2. 教学观摩- 观摩课程:一位青年教师展示了一堂关于“关爱他人”的品社课。
- 观摩内容:1. 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经验交流- 分享主题:如何有效开展品社课程的教学活动。
- 分享内容:1.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2. 专家对教师们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3. 教师们针对专家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反思。
五、教研成果1. 教师们对品社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2. 教师们掌握了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品社课程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 教师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增强,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教研反思1.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师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品社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小学品社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小学品社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等五、活动内容: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品社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开展小学品社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活动。
二、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就“小学品社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主题讲座。
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品社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标(2)小学品社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3)品社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4)品社课程与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的融合讲座中,教研组长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小学品社课程的教学策略,为教师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 教学案例分析接下来,各年级教师就本学期品社课程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分享。
他们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 教学策略研讨在研讨环节,教师们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下是部分研讨内容:(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认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们提出,教师应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们认为,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总结与反思最后,教导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教师们对小学品社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
六、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小学品社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教师们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品德社会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品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社会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特开展品德社会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记录。
二、教研主题本次教研主题为“品德教育在小学社会课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三、教研时间2022年X月X日四、教研地点学校会议室五、参与人员品德社会教研组全体教师六、教研内容1. 分析当前小学品德社会课程的特点与现状2. 探讨品德教育在小学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策略3. 交流品德社会课堂教学经验4. 分析品德社会课程评价方法5. 研讨品德社会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七、教研过程1. 分析当前小学品德社会课程的特点与现状教研组长首先对当前小学品德社会课程的特点与现状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小学品德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品德社会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导致课程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探讨品德教育在小学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教研组教师就品德教育在小学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
大家认为,要充分发挥品德教育在小学社会课程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品德素养;(2)优化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注重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3. 交流品德社会课堂教学经验随后,教研组教师分享了各自在品德社会课堂教学中的经验。
大家纷纷表示,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4. 分析品德社会课程评价方法在评价方面,教研组教师认为,要科学、全面地评价品德社会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3)加强家校沟通,形成评价合力。
小学品社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小学品社教研活动室三、活动主题:品社课堂有效性研讨四、活动主持人:张老师五、活动参加人员:小学品社教研组成员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对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2. 课堂展示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两位品社老师进行课堂展示,分别展示了《我爱我家》和《我们的家乡》两节课。
(1)《我爱我家》第一节课由李老师主讲,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家庭的温馨故事,课堂气氛活跃。
(2)《我们的家乡》第二节课由王老师主讲,以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名人、特色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家乡。
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收集家乡的资料,展示家乡的魅力。
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艺,为家乡增光添彩。
3. 课堂点评课后,教研组成员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参与度高。
同时,针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研组成员也提出了改进意见:(1)加强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4. 经验分享教研组成员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在品社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大家认为,品社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实际。
(2)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专题研讨本次教研活动还就“如何提高品社课堂有效性”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4)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社素养。
小学品社课例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组织了一次品社课例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详细记录。
二、教研主题本次教研主题为“小学品社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三、教研时间2021年10月15日四、教研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参与人员1. 学校品社教研组全体成员2. 全体品社教师3. 其他年级教师代表六、教研过程1. 开场致辞教研活动开始,学校教导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品社课程在培养学生品德、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并希望全体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品社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2. 课例展示本次教研活动以一堂品社课例展示为主线,由我校品社教研组长张老师主讲。
张老师选取了四年级上册《我们的校园》一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课例分析课后,张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以下亮点:(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校园文化这一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校园历史、校园特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张老师采用了情境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提高了课堂实效。
(3)教学评价多元,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品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教师研讨课后,全体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显著。
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1)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年级品社活动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我校五年级组开展了以“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品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教研记录。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从自己做起,为他人提供帮助。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前期准备(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和看法。
(3)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搜集关爱他人的事例,为活动做准备。
2. 活动开展(1)观看关爱他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力量。
(2)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爱他人的事例,教师点评并总结。
(3)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如何关爱社会。
(4)开展关爱他人实践活动,如: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贫困学生捐款、为班级同学提供帮助等。
3. 活动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收获,分享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
(2)评选出“关爱他人标兵”,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3)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效果1. 学生对关爱他人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关爱他人的意识逐渐增强。
2. 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关爱他人,提高了社会责任感。
3. 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 家长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
五、活动反思1. 活动前期准备充分,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 活动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4. 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六、改进措施1. 在活动前期,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小学品社课的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基本信息1. 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2. 活动地点:XX小学会议室3. 参加人员:XX小学全体品社教师4. 活动主题:探讨小学品社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二、教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由教研组长XX老师主持,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品社课程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品社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2. 课例展示(1)教师XX展示了《我们的社区》一课。
该课通过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区认同感和责任感。
(2)教师YY展示了《尊重他人》一课。
该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评课议课(1)首先,两位展示课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进行了反思,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接着,全体教师对两位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教师的课堂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 在课堂中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分层教学;-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
4. 专题讲座(1)由XX老师进行了《小学品社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专题讲座。
讲座中,XX 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以下内容:- 品社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 如何评价品社课程的教学效果。
(2)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XX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并对今后的品社课程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 提高对品社课程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小学品社组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时间2022年3月10日,星期三,上午9:00-11:00二、教研活动地点小学品社组办公室三、教研活动主题《小学品社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四、参与人员小学品社组全体教师五、教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
老师们针对近期教学内容,共同讨论并确定了以下备课要点:(1)结合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注重德育渗透,将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4)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课堂观摩为了提高品社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次活动安排了一节品社公开课。
授课教师以《诚信》为主题,通过以下环节进行教学:(1)导入:播放诚信故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2)新课讲解:通过讲解诚信的含义、表现、重要性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3)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分析诚信在生活中的体现。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将诚信观念内化为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课后研讨观摩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课堂观摩,大家认为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在诚信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教学方法运用:授课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4)改进措施: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①加强课前准备,深入了解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②丰富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③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④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
小学品德社会组教研活动记录三篇
小学品德社会组教研活动记录三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小学品德社会组教研活动记录三篇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应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有效教学。
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品德社会组教研活动记录1今天教研活动时间我们学习了《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的学习评价部分的内容。
学习评价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
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
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
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
我们感到立足过程,突出自主,强化多元,促进发展是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核心。
蔡老师说:评价中我们要注意过程性,评价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周老师说: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评价时要重视捕捉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最好有个性化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学习评价是重要手段。
让学生进行自我鉴赏、诊断、反思、发展。
有效地增强评价的激励、督导功能,较好的落实新的评价理念。
我们在开展评价时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着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针对不同问题情境,选择适宜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形成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活动过程中态度端正,严谨求实,不骄不躁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积极完成分担任务。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各种规章制度,自律、自省,严于律己,具有较强自律意识。
小学品社上学期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上学期开展了小学品社课程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品社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教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期间,我们针对品社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集体备课。
首先,老师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读,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然后,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老师们进行了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组织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观摩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年轻教师观摩学习。
课后,观摩教师进行了反思,总结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其他教师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学研讨在教学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如何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效果?(4)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品社课程教学?4. 教学经验分享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纷纷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有的老师介绍了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的老师分享了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的老师介绍了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教师们对品社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2. 教学方法更加丰富。
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
3. 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品社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教研活动总结本次小学品社课程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活动,我们认识到,要想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品社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XX小学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小学品社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四、参与人员:小学品社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发表开场致辞,对各位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
2. 专题讲座(1)讲座主题:《小学品社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2)主讲人:XX教授XX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品社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a. 品社课程的特点与价值b. 品社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c. 品社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d. 品社课程的教学评价与反思(3)讲座总结XX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使在场的教师们受益匪浅。
讲座结束后,教研组长对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并鼓励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
3. 教学经验分享(1)分享主题:《如何激发小学生品社课程学习兴趣》(2)分享人:XX老师XX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以下经验:a. 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b.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c.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分享总结教研组长对XX老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其他教师能够借鉴其经验,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效果。
4. 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a. 如何在品社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b. 如何处理品社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c. 如何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们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经验,现场气氛热烈。
5. 总结发言最后,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
他首先对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对品社课程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同时,校长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希望:a. 教师要充分认识品社课程的价值,切实提高品社课程的教学质量b.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品社课程的发展贡献力量c. 学校要加大对品社课程的投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六、活动结束经过一天的研讨,本次小学品社课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小学品社科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品社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品社科教学质量,我校于2021年9月开展了品社科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记录。
二、教研主题本次教研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品社科教学策略研究”。
三、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品社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探讨有效的品社科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品社科教学水平。
四、教研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品社科教学的关系2. 基于核心素养的品社科教学策略3. 案例分析:优秀品社科教学案例分享4. 教师互动:讨论品社科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五、教研过程1. 开场致辞教研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主持,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目标及流程进行简要介绍,强调了核心素养在品社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2. 主题讲座由我校品社科教研员主讲,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品社科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讲座内容结合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对教师们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 案例分析教研组邀请了两位优秀品社科教师进行案例分享。
他们分别从“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角度,展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案例分享结束后,其他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案例中的亮点及可借鉴之处。
4. 教师互动在互动环节,教师们就品社科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展开讨论。
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处理课堂纪律、如何开展实践教学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研员和优秀教师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5. 总结与反思教研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认为,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同时,她鼓励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品社科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六、教研成果1. 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更加深入,明确了品社科教学目标。
品社集体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与人员全体品社教师、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四、活动主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五、活动内容(一)活动开场1. 教务处主任发言,强调了品社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了期望。
2. 教研组长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议程。
(二)教学经验分享1. 教师A:分享了《家庭与社会》单元的教学心得,强调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引导。
2. 教师B:以《学校生活》单元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C:针对《家乡与社会》单元,分享了如何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的魅力。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1. 小组讨论:教师们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如何在品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2. 代表发言: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教学案例展示1. 教师D:展示了《文明礼仪》单元的教学案例,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仪知识。
2. 教师E:展示了《环境保护》单元的教学案例,通过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五)专家点评与指导1.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努力和成果,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2. 教务处主任对品社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教师们能够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六、活动总结1. 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品社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收获颇丰。
2. 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讨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七、活动效果1. 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
品社校本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特开展了品社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探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三、活动地点小学部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小学部全体品社教师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阶段(9:00-9:30)- 主备人:张老师- 主题:《我们的家乡》- 参与人员:全体品社教师- 过程:张老师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结合学情提出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策略。
随后,全体教师针对张老师的备课方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2. 课堂教学观摩阶段(9:30-10:30)- 执教教师:张老师- 课题:《我们的家乡》- 参与人员:全体品社教师- 过程:张老师以《我们的家乡》为主题,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等。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3. 教学反思阶段(10:30-11:00)- 参与人员:全体品社教师- 过程:张老师首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随后,其他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建议。
4. 总结交流阶段(11:00-11:30)- 参与人员:全体品社教师- 过程: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成果,并对全体品社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六、活动总结本次品社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几点收获:1. 集体备课成效显著: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策略更加丰富。
2. 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张老师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为其他教师提供了示范。
小学品社教研组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二、教研活动地点:XX小学会议室三、教研活动主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小学品社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教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教研组长XXX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
2. 主题发言(1)XXX老师以《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情境教学》为题,分享了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的实践经验。
她认为,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体验、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XXX老师以《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合作学习》为题,阐述了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她指出,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XXX老师以《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为题,介绍了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方法。
她认为,信息技术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3. 交流讨论在主题发言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就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如何将情境教学、合作学习、信息技术等有效教学策略融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2)如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3)如何评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4. 教研成果展示(1)XXX老师分享了她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设计的一堂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教学课例,详细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
(2)XXX老师展示了她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一个案例,分享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XXX在总结发言中,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她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
六年上品社学科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时间:2021年9月10日二、教研地点:六年级年级组会议室三、教研主题:新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及教学策略研讨四、参与人员:六年级全体品德与社会教师五、教研内容:一、新学期教学计划研讨1. 教研组长通报新学期教学计划教研组长首先对上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新学期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新学期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能力。
(3)结合时事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师讨论新学期教学计划在教研组长解读完新学期教学计划后,全体教师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讨论:(1)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2)如何结合时事热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3)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学策略研讨1. 教学方法研讨针对新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师们就以下教学方法进行了研讨:(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和感悟,提高品德与社会素养。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 评价方式研讨教师们就以下评价方式进行了研讨:(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考试成绩、实践活动成果等。
(3)多元评价:结合学生的品德、能力、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研总结1. 教研组长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以下几点:(1)新学期教学计划要落实到位,教师们要按照计划开展教学工作。
(2)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2. 教师反馈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小学品社教研组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3月15日地点:小学品社教研室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王老师、李老师、刘老师、赵老师、陈老师一、会议主题本次教研组会议的主题是“小学品社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教学策略探讨”。
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品社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品社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会议内容1. 张老师介绍本次教研组会议的主题和目的。
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组会议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指出,品社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提升品社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提高品社课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2. 王老师分享品社课程教学经验。
王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品社课程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他提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3. 李老师进行案例分析。
李老师针对一堂品社课《我们的家乡》进行了深入分析。
她指出,该课在导入环节设计巧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上,紧密结合家乡特色,使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与魅力;在课堂活动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刘老师提出品社课程教学中的困惑。
刘老师针对品社课程教学中的困惑进行了探讨。
她认为,部分学生在品社课堂上表现出厌学情绪,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有关。
她提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赵老师分享品社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赵老师介绍了自己在品社课程教学评价方面的经验。
她认为,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 陈老师总结发言。
陈老师对本次教研组会议进行了总结。
她认为,本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各位老师分享的教学经验和策略对提高品社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记录
单位: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主讲人:各位教师
课题:1、如何才能上好小学科学课
2、如何才能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任选其一)
活动形式:专题研究
记录内容
课题下发时间:
课题研究时间:
一、主持人发言:
新课标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和质疑。
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而新教材只给了我们一个教学的版本,却没给我们具体的教法、学法让我们拿来就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今天请大家把自己平时教学时的好方法,相互交流一下,来提高我们整个一区的综合成绩。
二、各校老师代表开始发言:
八小老师代表发言:
我针对《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谈一下我的见解。
小学阶段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
尤其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因此,作为教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认真学习课标,深入理解教材,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课。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是:课前举例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文结合、讲清道理观点;加强课堂训练、提高辩别是非能力,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课前举例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好思想品德课,即要立足于课文,又不能局限于课文。
因为课文里讲的内容故事大都比较简单,有的故事内容离学生的认识范围比较远,学生是看不见,摸不着。
这就需要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学生能经常见到或经常听说过的本地、本校、本班的实例,作为课前的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1、图文结合,讲清道理观点
课前引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后,再就是要深入学习课文,讲清课文的道理和观点了。
这一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教师要本着“讲清一个故事,学懂一个道理或明确一观点”的原则,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联系小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全力以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生动活泼地、正确地、科学地向学生阐明课文中的道理和观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乐于接受。
2加强课堂训练,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教师要结合插图,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和阐明道理及观点后,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观点去联系实际,加强课堂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真伪、美丑的能力。
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和补充课后练习,让学生认真思考、回答
一小老师代表发言:
我针对《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谈一下我的见解。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社会赏识教育课,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门功课一直以来教师都不知从何入手,学生也感觉非常枯燥乏味。
一课书中就只有简单的几张图片、几行字,教师上课时大多都只是让学生看看图读读书而已,因而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一节课下来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就如何上好一节《品德与社会》课来谈谈我个人的意见。
一、导入有趣精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40分钟的品德课也是如此。
无数实践证明:一个精彩的导入有牵千发而动全身之妙。
精彩有趣的导入不仅能是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能让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的目标,而且还能激发是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的要求,紧贴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规定教学任务与目标,创造一个别有新致的导入。
思想品德课导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歌曲导入、讲故事导入等。
二、“真实”的教学过程。
课堂上既要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要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说,这样就可以实学生在课堂上进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手、动耳,使其在“学中动,动中学”,以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
“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合发展生活”理念实新课程对《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最深刻的阐述。
教材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基本上属于精心挑选的“美好生活图景”,都实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合主动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达到了教材中的价值目标。
三、丰富多彩的总结。
每一节课的精彩总结能更进一步地巩固学生对这堂课的认识。
我们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总结:1、谈话,2、表演。
所以我认为,只要把握住这三个环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事实生活的经验,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就达到了教材中承载的“感受”“体验”的价值目标。
一小老师发言:
我针对《如何上好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课》谈一下我的见解。
小学一年级学生年少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蒙胧的。
所以,思想品德课要让一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
我认为上好一年级思想品德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有些教师认为,一年级思想品德课,内容简单,道理浅显,容易说得清楚,于是,不愿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果教学收效甚微。
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就要认真地备课,科学地设计教学流程。
二、寓教于乐,形象地讲清观点
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而关键是如何做到讲清观点、形象生动,千万不要连篇累牍。
要注意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活动、游戏、插图、幻灯、参观等,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
三、加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
小学主要是养成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
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一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我们根据“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的原则,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强化道德观念。
在思想品德课中,提高学生明理能力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总评:
通过今天的研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好思想品德课、品德与社会课、科学课、社会课等综合组每一节课必须从心下几方面做起:
1、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造成积极思维的环境气氛。
2、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利用资源优势,开展教学。
4、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5、自制教具学具,促进实验教学。
6、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活动效果分析和今后要求:
本次活动各老师都能结合自己实际课堂教学来谈如何上好综合科的好方法,发言稿内容充实,在活动中各老师发言积极主动,不讲大话、空话,能结合某一实例来谈效果较好。
本次活动达到了活动目的,但对大家提出新的要求:在今后教学中各老师还要进步探索、交
流,来积累更好的教法和学法,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