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治疗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1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展成足溃疡,85%的糖尿病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的[2]。

与没有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高达46倍[3]。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医疗成本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

在实践中发现,中医护理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6]。

依据中医的辨证分型,辨证施护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全面、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达到控制病情、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效果。

本文就目前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糖尿病足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阳衰不能温煦,气虚不能帅血,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7]。

糖尿病足病机多认为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气滞、血瘀、热(火)毒、寒凝、湿热、痰浊等[8]。

2.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的范畴[9]。

最早见于《灵枢?痈疽》:“发于足指,名日脱疽。

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

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至今缺乏统一标准。

李晓军[10]等参照《中医外科学(第七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脱疽》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将糖尿病足分为气阴两虚淤阻型、气血两虚淤阻型、脉络热毒型。

张兰蓉[11]等将糖尿病足分为:肝肾亏虚型、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痰瘀阻络型四型。

陈琳婷[12]等将糖尿病足分为:血脉痹阻证、寒湿阻络证、湿热毒盛证三型。

3.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方法3.1.情志护理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干预,心理治疗已被证明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在多学科方法中用于促进疼痛强度的减少[13]。

心理护理即为中医的情志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14]。

水凝胶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水凝胶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水凝胶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相较于糖尿病本身对患者的影响更大。

本文阐述了水凝胶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治疗中的机制,从抗菌水凝胶敷料、促血管化水凝胶敷料、抗氧化水凝胶敷料和多功能水凝胶敷料四个方面分析了水凝胶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水凝胶敷料;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糖尿病作为一种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超过四亿,糖尿病足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其并发症因素主要与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足部畸形、创伤有关,属于难以愈合的慢性伤口。

水凝胶敷料为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其优势为生物相容性、粘附性、抗菌性能偏高,且含水量高达70%-95%,应用前景广,也较为适用于糖尿病足创面促愈合。

1.水凝胶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治疗中的机制水凝胶敷料的特点是在水中迅速溶胀而不溶解,且水凝胶与ECM结构具有相似性,可作为物理屏障防止微生物入侵,因此可作为糖尿病足的创面治疗材料。

有关研究表明,水凝胶敷料与传统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对比中,水凝胶敷料因湿性可促使创面保持水润,促使Fb/KC增殖,进而加快表皮细胞的迁移,降低创面感染率,减少瘢痕。

水凝胶敷料相对温和,可负载不同物质定制自身功能,应用于糖尿病足时具有极高的价值[1]。

2.水凝胶敷料在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2.1抗菌水凝胶敷料糖尿病足产生炎症多与微生物清除不全,延长了愈合的时间有关。

需积极控制炎症,遏制细菌生物膜形成,避免胞外多糖机制的过多分泌,避免对抗生素治疗产生影响。

临床在糖尿病足的创面分泌物标本研究中发现有60%的细菌生物膜,因此要求水凝胶敷料具有抗菌功能,破坏或防止创面中的细菌生物膜形成。

相关抗菌功能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研究中,有学者制备了含有银-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水凝胶敷料,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良好,动物模型试验中也显示该抗菌敷料可充分的促进创面的愈合;另外有学者制备含有去铁草酰胺、银离子的水凝胶敷料,将其作用于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创面时,发现其可促进血管生成、因抗菌作用加速缺损创面的愈合。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和血液循环受损,进而产生溃疡。

这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足溃疡是由于气血不畅、瘀阻络脉所致,因此采用外治法来治疗能够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本文将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进行详细介绍。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验证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男女不限,年龄在40~70岁之间。

2. 分组情况: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外科治疗。

3.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包括中药外敷、针灸、艾灸等。

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外科治疗,包括清创、消毒、伤口包扎等。

4. 治疗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5. 安全性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

三、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显著减小,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缓解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

并且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良好。

四、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能够改善病患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中医外治法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重要手段之一。

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六、展望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已经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要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中医外治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下肢,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据统计,糖尿病足可以导致患者截肢的比率高达85%,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由于糖尿病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起来也颇为棘手。

研究糖尿病足的临床进展,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1.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和血管病变。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管功能都会受到损害,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丧失了对足部疼痛和压力的感知能力,而血管病变则会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溃疡和感染。

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也会加剧糖尿病足的发展。

针对这些病因和发病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

2. 临床诊断和评估方法的改进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传统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是依靠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但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病变。

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技术逐渐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比如足部皮肤温度测量、热成像技术、足部血液流动速度监测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和评估准确性。

临床上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更客观地评估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3. 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等多种手段。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血糖、改善微循环等方式来缓解症状,然而其治疗效果有限,并且容易出现耐药性等问题。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清创手术、血管重建手术等,这些手术对于一些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存在手术风险大、恢复周期长的缺点。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足部保护、足部按摩、理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要想彻底治愈糖尿病足,仍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支持。

4. 个性化治疗的研究由于糖尿病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足的中医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图分 类号 : R 2 5 9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l 7 l 1 0 — 0 1 4 4一 o 3
1 糖 尿 病足 古代 文献 记载 ③ 寒湿 阻 滞证 : 症见 患肢发 凉 皮温 降低遇 冷则 痛得 热则 舒 趾尖 及 糖尿 病足 是糖 尿病 的严 重 并 发症 , 历 代 医家 对其 f l 缶 床症 状 、 病 因 足底部 溃烂 流脓 血 , 可见 间歇 性 踉 行 , 舌淡 苔 自腻 脉沉 细 而 迟 。④ 阳
而截 肢 , 严 重影响 患者 的 生活质 量 。因此 , 如 何促进 糖尿 病足愈 合 , 降低截 肢 率是 当前人 们研 究 的 重点 , 而 中医 药在 治疗糖 尿 痛 足 方 面具 有较 大优 势。 为探 索 中医药在 糖尿 病足 中的治 疗作 用 , 本 文就 近 几年 来对糖 尿病足 的 中医研 究进 展及 治 疗情 况作 一总 结 。 综 述如 下。 关键 词 : 糖 尿病 足 ; 传统 医学 ; 药物 治 疗 ; 研 究进 展 : 综述
1 / 3患者 足坏疽 发 生前 未发 现有 血糖增 高 , 损伤 为本 组 患者 最 常见 的 闭塞 的状 态 , 改 善患 者症 状 。本 研 究首 次提 出了化 腐再 生法 治 疗糖 尿 诱因, 重 症病 例多 合并 症 多漏诊 率高 , 预后差 , 糖尿 病足病 知识 严 重缺 病足 的理论 基 础 , 丰 富 了糖 尿病 足 内治 法 。前 列 地 尔 属 于高 效 生 物 乏, 糖 尿 病患 者 中血管 病 变神经病 变 和感染是 导致 糖尿病 足坏 疽 的三 活性 物质 , 其主 要成 分为 前列腺 素 。 个 主要 因素 。合 并神 经病 变使其 足 的感觉 减退或 消失 j 在此 基础 上造 张建 平 等经 静脉 注射 给 药后 可于机 体 内毛细 血管 , 小动 脉及 发 成 足损伤 , 故 不定 期进 行 足检查 并有 效足 护理 , 可 预防许 多足 溃疡 , 对 生病 变 的主动 脉血 管壁 等处 分 布 , 其 作 用 为 扩 张血 管 增加 血 流 量 , 改 血管 病 变 , 依 其病 变程 度行 血 管重 建 手 术或 内科 保 守治 疗 , 另 外合 并 善组 织缺 氧缺 血情 况 , 抑 制血 小 板 聚集 , 有 效 降低 血液 黏 稠 度并 缓 解 感 染者依 培 养结 果 予敏感 抗菌 药物局 部换 药等 治疗 。 高凝 状态 , 改善 机体 微循 环及 神 经 损 害 , 下降 动 脉粥 样 化 脂 质斑 发 生 2 . 1 . 1 本虚 : 气 阴两 虚 、 脾 肾虚弱 、 肝 肾气 虚 、 脾 胃气 虚 、 气 血 亏虚 气 阴 率 等此外有 研 究显示 , 前 列地 尔 也 属 于环 化 酶激 活 剂 , 可 促进 周 围神 两虚: 气 阴 亏虚 则经 脉失 养 , 脏 腑受损 , 阴损 及 阳 , 阴阳俱 虚 , 虚则 无力 经再 生能 力及 神经 肌 肉接 头功 能重 建 , 使 已经发 生的神 经肌 萎 缩情 况 抗邪, 湿 热之 邪则 乘 虚人 足 , 阴虚则 内热 , 热 盛则 肉腐 , 肉腐则 为脓 , 消 得 到控 制并延 缓病 情进展 , 可替代 (部 分 )神 经生长 因子作 用 。 渴 病痈 脓 而致 。脾 肾虚 弱 : 消渴 日久 , 久 则 脾 肾俱虚 , 脾 气虚 弱 , 水 湿 李 春霞 使用 山莨 菪 碱 联 合 胰 激 肽 原 酶 治 疗 糖 尿病 足方 法 , 将 运 化失 常 , 湿邪 浸淫 , 湿热 蕴结 、 腐蚀 筋 肉 、 足部 坏疽终 成 。脾 胃气虚 : 8 O 例 患 者 随机 分 为对 照组 和 观察 组 , 每组 4 O例 , 对 照 组 在 常 规治 疗 消渴 日 久, 脾 胃气 虚 , 津血 疏布 失调或 运行 障碍 , 津停 为痰 , 痰 在经 络 , 的基础 上 , 口服胰激 肽 原酶 , 1 2 0 I U / 片, 3片/ d , 治 疗 时 间 1个月 , 观察 滞 十血 中 , 直接 阻滞 脉 中气血 的运行 , 致使 局部 血滞为癖 。气 血 亏虚 :一 组 在对 照组 的治疗 基础 上 , 将1 0 m g的 山莨菪 碱 溶 于 2 5 0 m l的生 理盐 消 渴 日久 , 脏腑 功 能失常 , 气血 生化失 源 , 不能濡 养肢体 , 气虚 血滞 , 致 水 中 , 静 脉滴 注, 每 天 1次 , 治 疗 时 间 1个 月 。观 察 组 总 有 效 率 湿 癖痰 毒 化生 , 败坏 肢体 。 9 0 . O %, 对 照组 4 7 . 5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两组 均 未 出现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治疗难度大、疗效差,给病患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日益深入,探索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但目前对糖尿病足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疾病的病因依然不明确、诊断方法有待改善、治疗策略需要进一步优化等。

开展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其病因、完善诊断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总结糖尿病足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并发症和预防措施,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管理策略。

通过对当前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为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未来在糖尿病足临床管理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疾病的防治工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社会经济负担。

2. 正文2.1 糖尿病足的病因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生主要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有关。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易造成周围神经受损,导致感觉减退或消失,从而使患者对足部疼痛、温度和压力等刺激缺乏感知能力,容易忽略细微的创伤。

高血糖还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微血管病变和动脉硬化,使足部血液循环受损,难以及时修复受伤处。

糖尿病足的病因还包括足部感染、足部畸形、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缺乏足部护理等因素。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来源于脂肪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这种干细胞来源广泛,易于获取,且在体内具有较好的组织兼容性,这些特点使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理想选择。

目前,关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研究表明,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糖尿病足患者的创面上,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和新生组织形成,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微循环方面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糖尿病足患者往往伴有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加重病情的恶化。

而通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况,增加局部血流量,减轻组织缺血缺氧,从而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和疼痛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还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

糖尿病足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炎症反应,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组织的局部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和病情的缓解。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虽然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小、疗效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工作的深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必将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未来,我们期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糖尿病足病新进展

糖尿病足病新进展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药 、抗血小板聚集药等药物进行
治疗。
改善循环
通过运动、按摩等方式改善下 肢血液循环,减轻足部病变。
伤口护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足部溃疡,应 定期换药、清创,保持伤口清 洁干燥。
心理支持
糖尿病足病患者可能存在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给
予心理支持。
患者自我管理
学习糖尿病足病知识
分类
糖尿病足病可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 混合性三种类型,其中神经性以感觉 神经病变为主,缺血性以血管病变为 主。
糖尿病足病的危害
增加截肢风险
01
糖尿病足病患者发生截肢的风险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截肢后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影响生活质量
02
糖尿病足病患者常伴有疼痛、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增加医疗负担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足病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足病预防措施
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糖尿病足病的发生率。
药物研发进展
新型降糖药物
研发新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 病足病的发生。
新型抗炎药物
研发新的抗炎药物,缓解糖尿病足病的炎症反 应。
新型抗血栓药物
研发新的抗血栓药物,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病的血栓形成。
02 糖尿病足病的新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新型降糖药
近年来,新型降糖药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病的治 疗,这些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新型抗生素
随着抗生素的研发进展,一些新型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抗生素被用于治 疗糖尿病足感染,这些药物具有广谱抗菌和抗耐药性菌株的作用。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足部畸形等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

随着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由于缺乏有效的血糖控制,糖尿病足患病率逐年增加。

现就糖尿病足病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进展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 CAO Ling,ZHANG Zhen-wen,ZHU Yan.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1,China【Abstract】Diabetic foot (DF)is one of the sever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and it is induced by multiple factors,such a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infection,and foot deformity. Morbidity of diabetic foot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effect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d a summary for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Key words】Diabetic foot;Treatment;Progress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1. 引言1.1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造成了较大的健康负担。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这些进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还促进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逐渐揭示了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指导。

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风险管理策略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研究人员还致力于开发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以改善病情的预后和患者的生存率。

研究者们在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日益严峻的糖尿病足防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2. 正文2.1 糖尿病足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双下肢神经病变、动脉硬化和感染而导致的足部病变。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肢体威胁,常导致截肢或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有关。

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导致感觉神经病变,患者对足部受伤的感知减弱,容易出现糜烂、溃疡等情况。

高血糖还会使血管硬化,血流减少,影响足部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容易导致溃疡难以愈合。

糖尿病足的危害不容忽视,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坏疽、截肢甚至死亡。

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至关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和足部护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如果出现足部溃疡、疼痛、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方式,有助于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糖尿病足的危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危害不容忽视。

糖尿病足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尤其是对足部溃疡的感染,这可能迅速恶化并引发组织坏死。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高血糖造成神经和血管受损,容易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

糖尿病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一、糖尿病足的预防研究进展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控制血糖、保持足部卫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

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临床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足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以下,长期血糖控制的好坏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预后密切相关。

1.2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影响足部护理是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的足部清洁、保持足部皮肤湿润、合理的指甲修剪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3 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影响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代谢状况,提高抵抗力,减少患糖尿病足的风险。

目前,临床研究也在探讨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及具体运动处方的制定。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进展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前提,因此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也备受关注。

目前,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诊断上取得了一些进展:2.1 足底压力测定技术足底压力测定技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进行定量测定,及早发现足部受压情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足底压力测定技术能够在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神经病变的生物标志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诊断神经病变是否存在对于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发现,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对于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是因为下肢远端神经养分异样和差异水平的四周血管病变而招致的足部变化、溃疡与深部组织毁坏[1]。

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兼并神经病变,使足部神经阻碍,兼并四周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

在此基础上,足部创伤合并感染致使发生溃疡、坏疽,甚至截肢[2-3]。

国际报道: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糖尿病足占糖尿病的 14%,糖尿病足是招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大并发症之一。

近几年来各个地区各大病院采纳中西医的医治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医治和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为糖尿病足患者减轻了苦楚、提高了生存品质。

本文就近几年来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糖尿病足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兼神经病变以及各种不同水平末梢血管病变而致下肢感染、溃疡构成或深部组织毁坏,是糖尿病病人常有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为足部麻痹、受凉,呈现肿胀或发黑、感触减退、疼痛、皮肤深溃疡、坏疽,招致抗感染力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没有办法愈合而截肢。

2 糖尿病足发生原因2.1 血糖管制不良有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足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长时间血糖管制欠佳。

血糖管制不良者产生神经病变和截肢的危险性较大,因为长时间血糖管制欠佳,糖代谢异样引发脂代谢混乱,呈现肢体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起糖尿病足。

2.2 末梢神经病变机体感觉神经迸发病变时,可使糖尿病病人足部无法感触,对各种冷、热甚至疼痛都不敏感;运动神经受损以致足部形态变化;自主神经受损时,糖尿病病人的皮肤枯燥、易裂,最终造成溃疡。

2.3 血管病变糖尿病病人迸发血管病变时,就会造成部分缺血、循环差、阻塞景象,当供血的动脉阻塞,便构成足部坏疽。

2.4 感染感染是糖尿病病人迸发糖尿病足病变的诱因。

在四周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基础上,因为保护措施不得力,如日常习惯中的轻微创伤、修剪趾甲过短而引发出血、医治足癣不妥等,均易导致足部感染。

《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及进展PPT课件

《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及进展PPT课件
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技术
探索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政策法规影响分析
医保政策调整
关注医保政策对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的影响, 推动医保政策向更有利于患者诊疗的方向调 整。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分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的影响 ,探索在新的体制下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 务。
进创面愈术方法进
03
行治疗。
营养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摄入足够的
热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 作息和适当运动,以增强机体抵
抗力。
对于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血管病变的患者,积极控制血糖 、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血液循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关注与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制 定和执行情况,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 执行力度的加强。
THANKS。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仅表现为足部皮肤红肿、疼痛,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甚至 截肢。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分型
根据感染累及的组织层次和临床表现,糖尿病足感染可分为浅表型、深部型和混合型。浅表型感染主 要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深部型感染可累及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混合型感染则同时累及浅表和深 部组织。
挑战三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心理压力大,影响治疗效果。对策: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7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科研方向探索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
深入研究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糖尿病足预防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预防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预防与治疗的临床研究报告一、引言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给病人造成严重的痛苦和生活质量下降。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糖尿病足预防与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临床研究中进行深入探讨和解决。

二、现状分析1. 糖尿病足的流行状况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比例逐年上升,已成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2. 现有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目前,对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主要采用的是教育和指导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方法。

然而,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糖尿病患者对于预防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参与;部分患者在控制血糖和饮食方面存在困难;部分患者对于合理运动的选择和方法掌握不准确。

这些问题导致了预防效果的不理想。

3. 糖尿病足的治疗现状目前,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保持创面清洁、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等方法。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在一些患者中存在一些问题:创面愈合速度缓慢,易出现感染;不同患者对于抗生素的疗效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存在抗生素耐药性。

三、存在问题1. 预防措施的推广与落实不够目前的糖尿病足预防措施在推广和落实方面存在欠缺,导致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预防意识不强的问题,且一些预防措施的操作性较差。

2. 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不佳目前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在一些患者中存在治愈难、易复发、创面感染等问题,导致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不佳。

四、对策建议1. 增加糖尿病足预防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教育宣传,提高其对糖尿病足预防的重视度和主动参与程度。

可以通过书面资料、讲座、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措施的了解和应用。

2. 完善糖尿病足预防指导方案针对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操作的糖尿病足预防指导方案,包括血糖控制、饮食调整和合理运动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实施指导。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截肢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1999年WHO对DF的定义是:DM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临床表现为:肢端疼痛、感染溃疡或坏疽。

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综述如下: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的范畴。

王璐认为本病的发生多见于消渴日久,耗伤气血,氣阴两虚,肌肤失养,复感六淫之邪、外伤所损,湿侵毒蕴,郁久化热,湿毒下注于足发为本病。

王秀芝认为DF多为消渴日久,久病多瘀,…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认为络脉瘀阻、血行不畅为DF病机关键。

刘彦认为DF的发病机制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阴、阳虚,标实多为瘀血内阻、寒凝经脉、湿热内生、热毒炽盛。

总之,诸多医家多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气血虚损,标实多为瘀血、湿热、痰饮、热毒为患。

2 中医辨证论治2.1 中医分期论治:岳新[1]将DF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

急性期又分为毒瘀互结、肉腐筋伤型和湿热下注、瘀血阻络型。

分别选用四妙勇安汤加减、四妙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缓解期分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气血亏虚、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型,分别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托里消毒散加减、六味地黄丸加减阳和汤或真武汤加减。

岳仁宋等将DF分为三期:早期血痹期,以益气通经,和血通痹为治疗大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中期脉痹期,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治疗法则,以四逆汤为基础方;晚期阴疽期,强调阳和通腠、温补气血,以阳和汤作为基础方。

方豫东等[2]采用清法治疗本病,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分别选用陈兰花冲剂、除消通脉冲剂,同时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和局部清创。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病例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症,促进溃疡愈合,并且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展望未来中医外治法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总结、展望未来、实际应用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中有大约15%至25%会出现足溃疡,而这部分患者中又有15%至25%会面临截肢的威胁。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口服药物治疗等,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导致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中医外治法通过外敷药物、温热疗法、针灸等手段,能够促进患处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改善局部循环,有效控制炎症和感染的发展,加快溃疡愈合速度,减少截肢的风险。

目前对于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尚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的整合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探讨其治疗效果和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促进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和推广。

1.2 研究目的1.评估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探讨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研究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增加。

糖尿病患者通常会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种常见并且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的并发症。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原因而引起的足部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和管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截肢。

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本文将就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足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和足部畸形等多种因素。

糖尿病足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对足部的疼痛和压力感觉下降,容易出现创伤,但患者又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知,因此容易忽视伤口;其次是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最后是感染,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糖尿病足的发病和恶化。

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和管理应该综合考虑神经、血管和感染等多种因素。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和评估糖尿病足的诊断和评估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准确评估病情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神经病变的评估、血管病变的评估、感染的评估和足部形态的评估等。

神经病变的评估通常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足底压力测定和感觉神经功能检测等;血管病变的评估通常包括血管内窥镜检查、CT血管造影和MRI血管成像等;感染的评估通常包括细菌培养和病原体检测等;足部形态的评估通常包括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等。

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病情的情况,为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三、糖尿病足的治疗与管理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血糖、神经保护、血管保护、感染控制和足部保护。

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首要任务,通过饮。

糖尿病足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㊃专题㊃基金项目: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计划拔尖项目(16Q N P 041)通信作者:王爱红,E m a i l :136********@139.c o m糖尿病足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武钰翔1,姜玉峰2a ,王爱红2b ,许樟荣2b(1.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306医院临床学院,北京100101;2.解放军306医院a .创面中心;b .内分泌科,北京100101) 摘 要:糖尿病足病抗感染是目前糖尿病足病治疗的难题之一,合并感染的足病创面不仅会延长创面愈合时间,而且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㊂单纯的全身抗生素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足病患者感染的问题,目前局部清创㊁抗菌敷料㊁局部抗生素应用等局部的抗感染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上述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㊂关键词:糖尿病足;抗感染药,局部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02-0100-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02.003R e s e a r c h p r o gr e s s i n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o n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W uY u x i a n g 1,J i a n g Y u f e n g 2a ,W a n g A i h o n g 2b ,X uZ h a n g r o n g2b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306t h 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C o l l e g e o fA n h u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101,C h i n a ;2a .W o u n dC e n t e r ;2b .D e p a r t m e n t o f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306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B e i j i n g 10010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a n g A i h o n g ,E m a i l :136********@139.c o m A B S T R A C T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i s o n e o f t h e c h a l l e n g e s i n t h e f i e l d .I n f e c t i o n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w i l l n o t o n l yp r o l o n g w o u n dh e a l i n g t i m e ,b u ta l s o m a y l e a dt oa m p u t a t i o n ,e v e nc a nt h r e a t e nl i f e .O n l y s ys t e m i c a n t i b i o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d o e sn o t s o l v e a l l t h e p r o b l e m s o f f o o t i n f e c t i o n .S o m e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o na d j u v a n t t h e r a p i e s s u c h a s t h e l o c a l d e b r i d e m e n t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d r e s s i n g ,t o p i c a l a n t i b i o t i c s ,h a v ec e r t a i n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e f f e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 r e v i e wt h e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t h e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K E Y W O R D S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a g e n t s ,l o c al 王爱红,女,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㊂长期从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尤其是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方面㊂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足病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秘书;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㊂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通讯编委,D i a b e t e sC a r e 中文版编委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2013年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0.9%[1],糖尿病足病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截肢的主要原因[2]㊂12%~25%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发展成糖尿病足[3],其中20%的足病患者需要截肢[4]㊂糖尿病足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公认的发病原因包括神经病变㊁血管病变以及感染㊂感染既是诱导糖尿病足病发生的原因,也是糖尿病足病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㊂约有70%的糖尿病足患者会发生感染[5],相较于未感染的足病患者,糖尿病足病患者合并创面感染的截肢率增加了154.5倍[6]㊂由此可见,糖尿病足病患者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性㊂糖尿病足病传统的抗感染治疗主要是全身的抗生素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尤其是局部的辅助治疗手段,显示较好疗效㊂我们将介绍目前研究较多的具有局部抗菌作用的辅助治疗措施㊂1 局部清创清创是促进足病创面愈合的重要治疗措施[7]㊂目前可用清创方式包括外科清创㊁机械清创㊁酶学清创㊁生物清创(蛆虫)等㊂传统外科清创包括麻醉后的手术清创和床旁的保守锐器清创㊂作为糖尿病足病最重要的清创手段,外科清创不仅可以去除浅表创面的感染坏死组织,同时对窦道及深部死腔也能有效的处理,起到减压引流的效果㊂及时的清创既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也能够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8]㊂而生物清创(蛆虫)是指利用无菌的丝光绿蝇的幼虫清除糖尿病足病患者创面的感染坏死组㊃001㊃‘临床荟萃“ 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5,2018,V o l 33,N o .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织㊂20世纪30年代生物清创在美国开始用于慢性感染伤口[9],随着抗生素的出现生物清创逐渐被人们忽视㊂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不尽如人意㊂当再次回顾以往的治疗措施时发现生物清创除了清除创面的缺血坏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功能,特别是对于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效果㊂生物清创之所以具有抗感染的功效,主要是其蛆虫可以吞噬细菌,通过其消化道杀死细菌㊂同时蛆虫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抗感染成分,包括尿素㊁苯乙酸㊁胰酶㊁蛋白酶㊁抗菌肽等㊂其中分泌的碱性物质提高创面环境的p H值,可以直接抑制㊁杀死细菌,另一种重要的抑菌成分抗菌肽则是利用其附着细菌胞膜的功能,穿透胞膜,引起大量水溶性物质外渗,达到抗菌作用[10]㊂此外,蛆虫的分泌物还具有分解细菌生物膜的功能,可以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㊂生物清创在发挥其抗菌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蛆虫爬行刺激创面的愈合㊂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相比于对照组,生物清创清除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时间更短(12.0ʃ2.5天v s16.1ʃ3.8天,P=0.004),创面愈合时间更短(26.4ʃ12.6天v s39.6ʃ13.4天,P=0.042)[11]㊂生物清创虽然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清创方式,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糖尿病足创面,特别是下肢缺血和靠近大血管的糖尿病足病创面应慎用[12]㊂2抗菌敷料敷料是指用于覆盖保护创面的材料,传统的敷料包括纱布㊁棉球等㊂传统敷料缺乏抗菌性,并不适用糖尿病足感染创面㊂目前能够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新型敷料有很多,其中具有抗菌作用的包括银离子敷料㊁蜂蜜㊁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等㊂2.1银离子敷料主要是利用了银离子抗菌性㊂目前关于银离子的抗菌机制主要有以下观点:①绝大多数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都带负电,银离子带正电,银离子更容易与细菌相结合,破坏细胞壁的重要成分肽聚糖,从而击穿细胞壁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保护,导致细菌胞体渗透性显著增加,最后造成细菌死亡;②细菌作为单细胞生物,细菌的代谢主要依靠体内的代谢酶,当细菌摄取银离子时,银离子可以和代谢酶上的巯基结合,从而抑制代谢酶活性导致细菌死亡;③进入细胞内的银离子通过干扰细菌的核酸合成,破坏细菌的呼吸系统㊁代谢系统㊁物质运输系统等,在细菌死亡裂解后,细菌内的银离子还可以重新释放,继续发挥抗菌作用[13-14]㊂银离子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㊁绿脓杆菌等细菌有效[15]㊂T s a n g等[16]研究发现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溃疡减小面积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97.45%v s76.91%,P<0.01),虽然两组细菌减少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细菌种类减少率存在明显差异㊂目前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银离子敷料多为缓释敷料,能够达到长时间抗菌效果㊂但银离子敷料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已有学者报道了银离子对皮肤中成纤维细胞有毒性,这对糖尿病足病创面的愈合不利[17]㊂2.2蜂蜜敷料蜂蜜敷料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中显示,蜂蜜敷料不仅能够提供湿润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内皮祖细胞动员,加速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18],同时蜂蜜还具有抗菌作用㊂目前认为蜂蜜抗菌的主要机制是:①蜂蜜含糖量高,细菌微生物很难在蜂蜜的高渗透压环境下生存;②蜂蜜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p H值通常在4以下,这样的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生长,甚至可以杀灭细菌;③蜂蜜中含有大量抗菌活性成分,包括过氧化氢㊁甲基乙二醛㊁植物源多酚类㊁溶菌酶等[19]㊂郭春兰等[20]研究发现使用蜂蜜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患者创面第14㊁21天的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常规的敷料治疗[22%(62.86%)v s8%(22.86%),P=0.012; 35%(100%)v s19%(54.29%),P<0.01],同时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敷料组(59.18ʃ14.63%v s 25.36ʃ10.73%,P=0.013)㊂但由于蜂蜜天然形成,成分复杂,相关机制仍需大量的研究㊂2.3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 u t o l o g o u s p l a t e l e t-r i c hg e l,A P G) A P G的概念是在1997年由W h i t m a n 等[21]首次提出,主要为血液离心后获得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加入凝血酶㊁氯化钙等制得的凝胶㊂A P G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促生长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 P G不仅能够提供各种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㊂关于A P G的抑菌作用研究发现:①A P G内所含白细胞浓度是自体血液的2倍,高浓度的白细胞有利于抗菌;②A P G内所含血小板是正常血液的5~7倍,血小板所含抑菌肽和趋化因子,可以直接抑制㊁杀死细菌或通过白细胞的募集抑制细菌的生长[22-23]㊂杨阎峙等[24]研究发现健康志愿者的A P G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24小时内A P G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优于对照组㊂目前关于A P G抑菌作用还缺乏高质量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证据,具体的抑菌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探究㊂3局部抗生素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血管缺血是足溃疡感染的重要原因,远端肢体的血运障碍常导致患者抵御外㊃10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界感染的屏障遭到破坏㊂近年来研究发现足病溃疡感染患者的创面常伴有细菌生物膜,形成生物膜中的细菌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抵抗机体自身防御的能力[25]㊂这些特点导致全身使用抗生素时,溃疡的部位局部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需要长时间的大剂量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26]㊂而糖尿病足病患者常伴发多器官的病变,长时间大剂量抗生素使用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㊂相较于全身抗生素治疗,局部抗生素能够很好地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同时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㊂局部抗生素目前已在骨科㊁眼科㊁耳鼻喉㊁皮肤科等多个临床领域得到应用,在糖尿病足病方面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27]㊂目前有关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局部用药的研究主要有抗生素溶液湿敷和抗生素凝胶两种,早期的局部抗生素主要是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将抗生素溶解于生理盐水后湿敷于溃疡,直接提高了创面局部的药物浓度,相较于只进行基础治疗的患者,局部抗生素湿敷的患者溃疡愈合率更高(85.71%v s35.29%,P <0.01)[28]㊂随着技术的革新,现阶段局部抗生素的载药方式主要是凝胶载药,这样既可以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同时还可以达到缓释的效果,使创面局部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有效药物浓度㊂目前国内有研究显示局部应用抗生素溃疡表面的细菌阳性率更低,创面的面积缩小更快(4.81ʃ1.52c m2v s5.95ʃ1.80c m2,P<0.05)[29]㊂局部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例如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容易导致溃疡表面产生耐药菌株,这些都给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带来困难[30]㊂糖尿病足病的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及抗感染是重中之重㊂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局部抗菌辅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㊂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局部抗菌治疗,可能会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㊂但由于技术受限,一些局部辅助治疗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 W a n g L,G a o P,Z h a n g M,e ta l.P r e v a l e n c ea n d e t h n i cp a t t e r n o fd i a b e t e sa n d p r e d i a b e t e si n C h i n ai n2013[J].J AMA,2017,317(24):2515-2523.[2] L e wE J,M i l l sJ L,A r m s t r o n g D G.T h ed e t e r i o r a t i n g D F U:p r i o r i t i s i n g r i s k f a c t o r s t o a v o i d a m p u t a t i o n[J].W o u n dC a r e,2015,24(5S u p p l2):31-37.[3]S i n g hN,A r m s t r o n g D G,L i p s k y B A.P r e v e n t i n g f o o tu l c e r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d i a b e t e s[J].J AMA,2005,293:217-228.[4] G u p t aS K,P a n d aS,S u r y a K S.T h ee t i o 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ft h ed i a be t i cf o o t:a nu n r e l e n t i ng e p i d e m i c[J].I n t JL o w E x t r e mW o u n d s,2010,9(3):127-131.[5]班绎娟,冉兴无,杨川,等.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病临床资料和住院费用等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99-503.[6] L a v e r y L A,A r m s t r o n g D G,W u n d e r l i c h R P,e ta l.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f o o ti n f e c t i o n si ni n d i v i d u a l s w i t h 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06,29(6):1288-1293.[7]S t e p h e n-H a y n e sJ,T h o m p s o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t m e t h o d so fw o u n dd e b r i d e m e n t[J].B r JC o mm u n i t y N u r s,2007,12(6): S6,S8-10,S12-14,S16.[8]姜玉峰,许樟荣,付小兵.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过程中清创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1):13-15.[9] B a e rW.T h ec l a s s i c: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c h r o n i co s t e o m y e l i t i sw i t h t h em a g g o t(l a r v ao f t h eb l o wf l y)[J].C l i nO r t h o p R e l a tR e s,1931,469(4):920-944.[10] G l i n e lK,J o n a s AM,J o u e n n e T,e ta l.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a n da n t i f o u l i n g p o l y m e rb r u s h e s i nc o r p o r a t i n g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p e p t i d e[J].B i o c o n j u g C h e m,2009,20(1):71-77.[11] W a n g S Y,W a n g J N,L vD C,e t a l.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b i o-d e b r i d e m e n t e f f e c t o f m a g g o t t h e r a p y f o r t r e a t m e n t o fc h r o n i c a l l y i n f e c t ed le s i o n s[J].O r t h o p S u r g,2010,2(3):201-206.[12] R i c h a r d s o n M.T h eb e n e f i t so f l a r v a l t h e r a p y i n w o u n dc a r e[J].N u r sS t a n d,2004,19(7):70,72,74p a s s i m. [13] L a r aHH,G a r z a-T r e v iñoE N,I x t e p a n-T u r r e n tL,e t a l.S i l v e r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a r e b r o a d-s p e c t r u m b a c t e r i c i d a l a n d v i r u c i d a lc o m p o u nd s[J].N a n o b i o te c h n o l o g y,2011,9:30.[14] T s a n g K K,K w o n g E W,W o o K Y,e t a l.T h e a n t i-i n f l a mm a t o r y a n d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a c t i o no fn a n o c r y s t a l l i n es i l v e ra n dm a n u k a h o n e y o n t h em o l e c u l a r a l t e r n a t i o n o f d i ab e t ic f o o tu l c e r: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E v i d 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 tA l t e r n a tM e d,2015,2015:218283.[15] A m i nRM,M o h a m e d M B,R a m a d a n MA,e ta l.R a p i da n ds e n s i t i v e m i c r o p l a t e a s s a y f o r s c r e e n i n g t h ee f f e c to f s i l v e r a n dg o l d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o n b a c t e r i a[J].N a n o m e d i c i n e(L o n d),2009,4(6):637-643.[16] T s a n g K K,K w o n g E W,T oT S,e ta l.A p i l o t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 s t u d y o f n a n o c r y s t a l l i ne s i l v e r,m a n u k ah o n e y,a n dc o n v e n t i o n a ld re s s i n g i nh e a l i n g d i a b e t i cf o o tu l c e r[J].E v i d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 tA l t e r n a tM e d,2017,2017:5294890.[17] Z o uS B,Y o o n WY,H a n S K,e ta l.C y t o t o x i c i t y o fs i l v e rd re s s i n g so nd i a b e t i cf i b r o b l a s t s[J].I n t W o u n dJ,2013,10(3):306-312.[18]李岚,陆祖谦,李翔,等.蜂蜜治疗糖尿病创面与内皮祖细胞的动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2):6006-6009.[19] M a n d a lM D,M a n d a lS.H o n e y:i t s m e d i c i n a l p r o p e r t y a n da n t ib ac t e r i a l a c t i v i t y[J].A s i a nP a cJT r o p B i o m e d,2011,1(2):154-160.(下转第110页)㊃20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7]许樟荣.成就与差距-我国糖尿病足病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现状之思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0-442. [8]祁少海.第六版 I D F糖尿病地图 对中国糖尿病足诊治的预警和提示[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2):9-11.[9] B o u l t o nA J,A r m s t r o n g D G,A l b e r tS F,e t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f o o t 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d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ar e p o r to ft h et a s kf o r c e o f t h e f o o t c a r e i n t e r e s tg r o u p o f th eA m e ri c a nD i a b e t e s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 he n d o r s e m e n t b y t h eA m e r i c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o fC l i n i c a lE n d o c r i n o l o g i s t s[J].D i a b e t e s C a r e,2008,31(8):1679-1685.[10] B u sS A,v a nN e t t e nJ J,L a v e r y L A,e t a l.I WG D F g u i d a n c eo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o f f o o t u l c e r s i n a t-r i s k p a t i e n t sw i t h 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e sM e t a bR e sR e v,2016,32(S u p p l1):S16-24.[11]俞彩琴.英国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与某区管理现状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68-369.[12] B e r r y R M,R a l e i g hE D.D i a b e t i c f o o t c a r e i n a l o n g t e r mf a c i l i t y[J].JG e r o n t o lN u r s,2004,30(4):8-13.[13]解怡洁,张姣,周昕,等.糖尿病足溃疡疼痛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2):1329-1330.[14] F l e c kC A.M a n a g i n g w o u n d p a i n:t o d a y a n d i nt h e f u t u r e[J].A d vS k i n W o u n dC a r e,2007,20(3):138-145.[15]d e R o n d M E,d e W i t R,v a n D a m F S,e t a l.A p a i nm o n i t o r i n g p r o g r a m f o rn u r s e s:e f f e c t so n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a s s e s s m e n ta n d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o f p a t i e n t s p a i n[J].JP a i n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2000,20(6):424-439.[16] A t t i n g e rC E,H o a n g H,S t e i n b e r g J,e ta l.H o wt o m a k eah o s p i t a l-b a s e dw o u n d c e n t e r f i n a n c i a l l y v i a b l e:t h e g e o r g e t o w nU n i v e r s i l y H o s p i t a lm o d e l[J].G y n e c o lO n c o l,2008,11(1): S92-S97.[17]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6):1-3.[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卫办发[2015]3号)[S]. [19]袁加俊,赵列宾,陆旋.分级诊疗与慢性病优化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2015,19(9):36-39.[20]许樟荣.关于‘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关于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动脉病变的诊断㊁预后和处治临床指南“的解读[J].糖尿病临床,2015,9(8):401-403.[21]许樟荣.多学科合作㊁专业化处治,预防为主,加强糖尿病足病防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6):321-323. [22]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251-258. [23]许樟荣,冉兴无.糖尿病足病规范化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25]王琼,孙雪,黄宵.公立医院 医疗联合体 改革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8A):57-60.收稿日期:2018-02-06编辑:﹏﹏﹏﹏﹏﹏﹏﹏﹏﹏﹏﹏﹏﹏﹏﹏﹏﹏﹏﹏﹏﹏﹏﹏﹏﹏﹏﹏﹏﹏﹏﹏﹏﹏﹏﹏﹏﹏﹏﹏﹏﹏﹏﹏﹏﹏﹏﹏﹏﹏张卫国(上接第102页)[20]郭春兰,付向阳.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3,25(7):977-980.[21] W h i t m a n D H,B e r r y R L,G r e e n D M.P l a t e l e t g e l:a na u t o l o g o u s a l t e r n a t i v et of ib r i n g l u e w i t ha p p l ic a t i o n s i no r a la n dm a x i l l o f a c i a l s u r g e r y[J].O r a lM a x i l l o f a cS u r g,1997,55(11):1294-1299.[22] M o o j e nD J F,E v e r t sP A,S c h u r e R M,e ta l.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a c t i v i t y o f p l a t e l e t-l e u k o c y t e g e l a g a i n s t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J].O r t h o p R e s,2008,26(3):404-410.[23] B i e l e c k iT M,G a z d z i kT S,A r e n d t J,e t a l.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e f f e c to fa u t o l o-g o u s p l a t e l e t g e le n r i c h e d w i t h g r o w t hf a c t o r sa n do t h e r a c t i v e s u b s t a n c e s:a n i nv i t r o s t u d y[J].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B r),2007,89(3):417-420.[24]杨阎峙,刘衡川,冉兴无,等.健康志愿者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5):571-576.[25]徐元玲,蒋琪霞,王建东.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82-1386. [26]关小宏,杨彩哲,吴石白.糖尿病足感染的特点与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37-4239.[27] L a p o l l aW J,L e v e n d e rMM,D a v i s S A,e t a l.T o p i c a l a n t i b i o t i ct r e n d s f r o m1993t o2007:u s eo f t o p i c a la n t i b i o t i c s f o rn o n-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i n d i c a t i o n s[J].D e r m a t o l S u r g,2011,37(10):1427-1433.[28]甘华葵,丁燕.抗生素局部湿敷包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03,18(4):552.[29]朱晓晴,丁敏,徐俊,等.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局部应用抗生素的疗效[J].临床荟萃,2016,31(12):1302-1307. [30]姜玉峰,王玉珍,许樟荣.抗生素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局部的利与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12):958-960.收稿日期:2018-02-05编辑:武峪峰㊃01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负压伤口治疗对糖尿病足治疗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负压伤口治疗对糖尿病足治疗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负压伤口治疗对糖尿病足治疗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足溃疡医治非常棘手,传统的清创换药办法对糖尿病足溃疡面的愈合效果不甚理想,随着糖尿病足病患病率的提升以及新技能新材料的使用和推广,各种新的医治办法应运而生。

近些年临床上采用的负压伤口治疗(VAC)技术在医治各种复杂创伤的优势较为显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临床辅助技能,国内已成功使用于骨科及普外科等其他外科病人的临床医治,其能够较好的促进创伤创面的愈合,加速肉芽组织的形成,明显降低创面细菌数量,疗效较为明显,目前已成为医治糖尿病足溃疡的新式疗法。

关键词:糖尿病足;负压伤口治疗;治疗护理1.引言临床研讨发现约24%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需要截肢,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

负压伤口治疗是通过带有多孔治疗管的特殊医用泡沫敷料将伤口创面填充,并使用贴服性好的生物半透膜封闭创面,通过负压吸引装置规律性间歇负压吸引,这样使创面保持密闭,有效阻止外界细菌感染伤口[2]。

这一技能明显改善了治疗作用,能显著加速创面腔隙的闭合和创面的愈合,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治疗,降低败血症发生,大幅度减少临床抗生素的应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3]。

2.负压伤口治疗及其适应症糖尿病足创面愈合不佳原因之一,是创面暴露受各种因素刺激,如感染、机械摩擦等,导致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功能障碍[4]。

PDGF主要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与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相结合,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当PDGF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以催化受体自身或下流信号分子磷酸化,使其活化后,将信号转递到核内,诱导细胞核内基因的表达,减少或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蛋白受体(PDGFR)表达,可下调细胞核内依靠PDGF的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各种因子生物学活性的降低[5]。

PDGF含量降低引起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的障碍,导致修复信号不能正常传递,可能是糖尿病溃疡发作的机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坏疽 。
的密切关注 。本文综 合近年 来关 于糖 尿病 足及 其治疗 的研
究 T作 , 分 析 糖 尿 病 足 的 病 因 病 机 m 发 , 述 不 同 的 临 床 从 论 表 现 下 针 对 性 的 治 疗 方 法 。 按 照 这 一 思 路 , 文 后 续 章 节 安 本 排 如 下 : 2部 分 概 述 糖 尿 病 足 的 病 因 病 机 ; 3部 分 分类 描 第 第
制 是 多 方 面 的 ]高 血 糖 、 胰 岛索 血 症 与 胰 岛 素 抵 抗 、 化 : 高 氧
应激、 与受体结合诱 导多种 氧 自由基 以及细 胞 因子 、 凝及 促
抗 纤溶 状 态 异 常 、 因 突 变 , 些 因 素 导 致 和 加 速 动 脉 粥 样 基 这
硬化的发生 、 展。 发
的方向。
真菌 的混合感染在严重的糖尿病足溃疡 中占绝对 的比例 , 其 中又以革兰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
3 临 床 表 现
3 1 症 状 .
2 糖 尿 病 足 的 病 因病 机 糖尿病足的病因与发病的研究仍 在进行 中 , 目前 研 究 表
3 11 糖 尿 病 原 发 病 症 状 如 典 型 的 糖 尿 病 患 者 具 有 多 食 、 .. 多 饮 、 尿 和 消 瘦 二 多 一 少 的症 状 , 年 患 者 症 状 多不 典 型 。 多 三 老 3 12 感 觉 障 碍 患 者 的 肢 体 感 觉 障 碍 主 要 有 以下 几 种 表 现 .. ( ) 称 性 周 围神 经 病 变 , 最 早 最 常 见 的 神 经 病 变 。患 者 1对 为
2 2 神经病 变 .
糖 尿病神经 病变改变 多见于周 围神经 和植
物神经系统 。其 中周 同神经病 变是最 常 见的糖 尿病慢 性并 发症之 一。有 6 % ~7 % 的糖 尿病 患 者会 发生 该病 变川 。 0 0 其 病变可导致关节 畸形及溃疡形 成 , 至发展 到严 重的肢端 甚
严重 阶段 , 一部分患者 最终 可 因坏 疽 而需要 截肢 而致 残 , 甚
至 导 致 提 前 死 亡 。 目前 糖 尿 病 足 发 病 率 正 呈 逐 渐 增 加 趋 势 ,
每年全世界约有 50 0例 因糖尿病 足作肢端 截除术 , 占全 50 约
年 非 创 伤 性 截 肢 总 数 的 5 % _ , 日益 引起 国 内外 专 家学 者 0 1 已 j 的重 视 。近 年 来 糖 尿 病 足 的 治 疗 的 研 究 进 展 受 到 了 国 内 外
【 关键词 】 糖尿病足 ; 病 冈病机 ; I 临床表现; 治疗 ; 综述
1 概 述
致病因子对微血管 内皮损伤 , 得 基底膜增 厚 , 使 致使 血 管狭 窄, 甚至完全阻 塞。血管 损伤 , 力下 降 , 透性 增高 , 张 通 出血
或 渗 出 , 细 胞 聚 集 , 小 板 黏 附 力 增 强 , 液 粘 滞 等 微 循 环 血 血 血 障 碍 , 致 血液 对 组 织 器 官 灌 注 量 减 少 。 导
致下肢感染 、 溃疡和( ) 或 深部组织破坏 … 。糖尿病 足的临床
表 现通 常有 四个 阶 段 : 部 肢 端 麻 木 、 , 歇 性 跛 行 , 肢 足 冷 间 下 静 息 痛 , 肤 慢性 溃 疡 和 坏 疽 等 。坏 疽 是 糖 尿 病 足 发 展 的 最 皮

2 12 大血 管病变 是指大 、 . . 中动脉病 变 其 可能 的发病 机
23 感染 .
感染 是糖 尿病 足发 生的诱 导 因素和 加重 因素。
包 括革 兰 阳性 球 菌 、 兰 阴性 杆 菌 在 内 的 多 种 需 厌 氧 细 菌 和 革
述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 4部分论 述糖 尿病足在 中西 医的 第
主 要 治 疗 方 法 ; 5部 分 对 全 文 进 行 总 结 并 提 出 进 一 步 研 究 第
其 发病 机 制对 探 讨 疾 病 的 发 生 发 展 有 重要 意 义 。治 疗 方 案 也 应 根 据 溃疡 的严 重 程 度 ( ge 级 )、 管 状 况 、 染 Wanr分 血 感
和神经病变 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目前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 明确, 远期疗效不佳 , 只有通过对全身 综合性 的针对性 的治疗才能提高保肢率和降低死亡 率。
糖 尿病 足 ( i ecfo, F 是 由于 糖 尿 病 血 管 神 经 病 变 d b t tD ) a i o 引起 的下 肢 病 变 的 总 称 。 19 9 9年 WH O将 其 定 义 为 : 尿 病 糖 患 者 由 于 合并 神 经 病 变 和 各 种 不 同 程 度 末 梢 血 管 病 变 而 导
相 互 影 响 , 为 因 果 , 形 成 恶 性 循 环 。病 理 研 究 发 现 糖 尿 互 并
明, 其病 因主要为糖尿病合并血管 病变 , 神经病 变 、 种损伤 各
及 感 染 所致 。
2 1 血 管病 变 .
2 1I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 尿病 发生最早 最常见 的并发 ..
症 也 是 各种 慢 性 并 发 症 的病 理 基 础 。糖 尿 病 的 微 血 管 并 发 症 主要 是 微 循 环 障 碍 , 括 微 血 管 病 变 、 血 流 紊 乱 和 血 液 包 微 理 化 特 性 改 变 , 三 者 在 糖 尿 病 足 肢 端 坏 疽 发 病 过 程 中 , 这
中 国 医学 创 新
21 00年 2月 第 7卷 第 5期
Mei l n oai f hn ,eray2 1 , o. o5 dc n vt no C iaF bur.0 0 V 17N . aI o

l 77 ・


糖 尿病 足治 疗 的研 究 进 展
余文 余 江毅
【 要】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病变 的总称 , 摘 是糖尿病 发展后期 的严重并发症 , 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