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赣榆县第一任县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赣榆县第一任县长
王佐良(1872~1935),字纬辰,亦字眉五。
今东海县南辰乡西朱范村人。
总兵王得胜次子。
幼从名塾师张宝信读书,后以捐资为秀才、贡生,清末授江苏省候补道、资政院议员。
民国元年(1912年)为陆军少将,海州军政支部长,海属警备队统带官,赣榆第一任民政长。
民国14年下野。
民国16年复任赣榆县长。
后因北伐军占领赣榆县,王佐良拒绝交印,遭逮捕,民国23年去世。
王佐良有一枚印章,印文是:“戎马书生”。
这方印章道出了王佐良戎马一生的经历和喜欢读书、写作、吟诗、治印的爱好。
在抗日山上有两根石头制作的“石旗杆”,原来就竖在王佐良家的大门前。
这两根旗杆上刻有王佐良亲自撰写的对联,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很全面的概括:
捐衿珮,著兜牟,沧海横流,此地幸留乾坤土;
保枌榆,斩荆棘,青山不老,他年莫现宰官身。
这副对联要认真去读,不然很难理解。
衿,即青衿,为学子所服,故言称秀才为青衿。
珮,指衣服上的饰物。
衿珮代指秀才、贡生等功名。
王佐良读书唯求大义,不屑为章句之学,这里说明自己的秀才、贡生身份是捐资所得。
兜牟,即兜鍪,战士戴的头盔甲胄。
著兜牟,指王佐良从军,为陆军上将。
沧海横流,指时事动乱。
乾坤土,指未受破坏的原始的土地、村庄。
上联先写王佐良读书,捐功名,再写恰逢乱世,从军打仗,所幸自己的家乡没有受战火袭扰。
下联写自己为保卫家乡曾作出很大贡献,还想继续驰骋疆场,为国效劳,但不愿再做为五斗米折腰的小官了。
保枌榆,保卫家乡。
斩荆棘,平息纷乱。
青山不老,是咏叹自己还有力量为家乡建功立业。
民国14年2月14日,奉系政客郑谦任江苏省民政长,王佐良下野。
这一年王佐良5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以王佐良在一首自述诗中写道:“十载知事,捍卫家乡,愿祝永为军人。
吁!建功立业于疆场!”宰官身,佛教语,佛家认为佛有极大神通,可以适应不同对象而变现各种不同身形。
如果变现的是官吏身形,就叫宰官身。
此句化用苏东坡的《纵笔三首》之二:“应像曾现宰官身”句意。
这是王佐良的牢骚语,即自己不想再为官了。
这副对联用隶书写成,上面钤了三方印章,引首章为:“戎马书生”,落款章为:“王佐良印”、“眉五”。
(印章见插图)王佐良还有不少诗联作品,里面寓意较深,都很值得一读。
如王佐良的另一副对联写道:
成法何拘乎?但知酌理唯情,片言折狱师仲子;
杀人诚多矣!只有安良除暴,惠民无术愧公孙。
这副对联是写王佐良当赣榆县长的时候,学习古人,酌理唯情,安良除暴,像孔子一样公正断案,像公孙弘一样惠政于民。
说起印章,这也是王佐良的一个爱好。
1984年冬文物普查时,在东海县南辰乡西朱范村王家故居内出土了几个窖藏的坛子,其中一个坛子里存有60枚印章。
章料除一枚是龟钮铜印外,其余都是青田石印。
这些印章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家事、官职之类的印文,计20方。
从这些印章中可以知道“云台山是旧家乡”,王家是当路明代征蛮将军王
鸣鹤之后。
从印文上还可以知道王得胜、王佐良父子的升迁过程。
二是姓名字号印,计10方。
三是书画及收藏鉴赏印,计9方。
可知王氏精于书画,喜作收藏。
四是闲文印,计21方,印文中有格言、有诗句、有喜好、有志向,内容丰富,表达了作者的修养、爱好、情趣。
这些印除去上级赐发的官印,和别人赠刻的印之外,绝大部分都是王佐良自己刻的印。
几十方印风格协调,特点鲜明。
印文行笔准确,结体精当,刀法娴熟,布白匀称,承袭了汉印的风格,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王佐良一生留下了不少诗联文章,还于民国五年写了一本科普著作:《树艺浅说》,4万字,记述树木48种,蔬菜7种,农作物14种。
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作者清楚地告诉读者,是自己“留心于农事,凡各种黍粟,以及果品菜疏树木等类,悉心考求”的结果。
王佐良还“深望各绅董父老学士,以身作则,先行提倡(重视农业)”,自己“愿意将二十五年来留心经验,所得改良各法,所受外行亏损,笔录之,以供吾亲友采择,更可开吾江北之风气。
”这就是写这本书的初衷。
这本书是我市历史上第一本由本土作者自己写的乡土科普作品。
民国8年,王佐良还主修《赣榆县续志》4卷,《副编》2卷,为赣榆县留下了一份重要的文献质料。
王佐良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曾鏖战疆场,亦曾潜心诗联书印。
曾惠政于民,又身陷囹圄。
所幸的是,王佐良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东西,为今天人们了解这位“民国第一风尘吏”的风采,了解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提供了实物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