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动与静》讲义
动与静(物理课件)(10)
4.试分析下列各题以谁作参照物。 ①上升的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 ②静止的汽车有人感觉到它在运动; ③下降的电梯上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 ④同向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对面的汽车时,感觉自己 向后退。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 动与静
如果一个物体 相对于参照物 的位置发生改 变,则称这个 物体是运动的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为我们服务。
人们利用“同步卫星” 转播电视节目、进行 天气预报
1、下列各项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A 放糖的水变甜了 B 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
C 铁生锈了
D 水结成冰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 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的“青山” 与“孤帆”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 帆船、河岸
B 河岸、帆船
C 青山、太阳
D 青山、划船人
3.在摩天大厦或高塔的顶楼,一般都设有旋转餐厅. 人们在旋转餐厅就餐的同时,还可欣赏到户外的美 丽景色.如果以旋转餐厅的地面为参照物 ( A )
A. 就餐的顾客是静止的 B. 就餐的顾客是运动的 C. 就餐的酒店是静止的 D. 周边的建筑是静止的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梵高的《星夜》
科学家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 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3.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4.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 5.掌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
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八年级物理动与静》课件
输标02入题
例如,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因为惯性而向前倾 ,这是由于乘客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同样 地,当汽车突然加速时,乘客会向后倾。
01
03
在航空航天领域,牛顿第一定律更是不可或缺的理论 基础,对于航天器的发射、运行和返回都有着重要的
指导意义。
04
在体育运动中,牛顿第一定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 如投掷标枪、铁饼等需要利用惯性原理提高初速度的 项目。
动与静的转换实例
详细描述
当你在跑步机上跑步,相对于跑 步机你是运动的;但若从外部观 察,你与跑步机都是静止的。
总结词:通过个球,球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 ,但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当你在水中游泳,相对于水你是 运动的;但若从岸上观察,水中 的游泳者是静止的。
测量物体的摩擦力
总结词
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测量不同表面和不同速度下物体的摩擦力,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测量方法,探究影响摩擦 力的因素。
05
动与静的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巩固基础
练习题一:什么是机械运动 ?请举例说明。
02
01
03
练习题二:描述速度和加速 度的概念,并解释它们的物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 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条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 揭示了物体运动的一种基本属性
,即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之一,它为后续的力学原理和运 动学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
历史上,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多次实验 和观察逐步得到验证的。
挑战练习题
总结词:拓展思维
动与静说课稿
动与静说课稿动与静说课稿《动与静》是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七课。
是“位置与运功”单元中的一课。
下面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在学习了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之后,本课开始进入本单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运动。
在本课中,将解释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如下。
1、探索目标:使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4、重点和难点: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的科学为学习的起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能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能认识科学的真面目,因此我采用了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
三、教学设计(一)、设计特色:围绕“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师生交流。
(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入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本课开始,我首先由问题导入,提出一个学生很熟悉的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
然后从这些疑问入手,接着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假如你站在路旁,你认为那些房屋和树木还是运动的吗?”激发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
动与静-精品文档
动与静ppt xx年xx月xx日•引子•生活中的动与静•物理中的动与静•哲学思考目•动与静的艺术•结论录01引子动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例如机械运动、动物运动等物理运动,也包括心理活动、思维变化等抽象运动。
静指物体位置的相对稳定:即静止状态,与动相对立。
何为动与静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如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反应、生命活动等。
动的内涵静止是相对的,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如地球自转、物体振动等。
静的内涵动与静的内涵1动与静的相互关系2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动与静相互依存静止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运动状态,而运动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静止状态。
动与静相互转化动与静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运动。
动与静的相对性02生活中的动与静城市动态城市生活中人们忙碌、交通繁忙、建筑林立,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城市静态尽管城市生活繁华喧嚣,但也有安静的角落。
静谧的公园、清幽的小巷和独立的咖啡馆都是城市中的静态元素。
城市中的动与静自然动态自然界中生物活动频繁,季节更迭、花开花落、动物迁徙等都呈现出动态的魅力。
自然静态自然也有安静的一面,如平静的湖面、静止的山峦和幽静的森林,给人以宁静的美感。
自然中的动与静人类文化活动中,如艺术、音乐、文学和科学等领域都呈现出活跃、进步的特点。
人文动态在文化长河中,一些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和博物馆等都表现了静态的一面,展示着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底蕴。
人文静态人文中的动与静03物理中的动与静0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牛顿运动定律与相对静止0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0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动量,公式为p=mv.动量作用力和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冲量,公式为I=Ft.冲量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公式为I=Δp.动量定理动量与冲量摩擦力与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当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摩擦力公式F=μN,其中F为摩擦力的大小,μ为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摩擦力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04哲学思考动与静的辩证法动态与静态是相互依存的动态和静态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静态就不存在动态,反之亦然。
动与静ppt
文学中的动与静
文学中的动态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情节、人物性格和环境描写等元素来表现 动态感。例如,情节的起伏和高潮可以表现出动感,而人物 的内心独白和细致的环境描写则可以表现出静态感。
文学中的静态
文学作品中的静态通常通过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稳定 的情节来表现。这种静态感可以让人感到平静、安宁和舒适 。
动与静的内涵
动态内涵
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共同特征,它包括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社会活动以及生命 现象等。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与静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静态内涵
静是相对的,它是指物体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静止包括时间 上的静止和空间上的静止两种状态,如时间的恒定、物体的稳定等。
动与静的相互关系
动与静相互依存
没有静就没有动,没有动也就 没有静。
动与静相互渗透
在动中包含着静的因素,同样在 静中也包含着动的因素。
动与静的统一
在宇宙中,绝对的运动和绝对的静 止都是不存在的,动与静是相互依 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处于 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02
生活中的动与静
城市中的动与静
城市动态
城市生活中人们忙碌、交通繁忙、建筑林立,呈现出一片生 机勃勃的景象。
音乐中的静态
音乐中的静态通常通过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和柔和的和声来表现。这种 静态感可以让人感到平静、安宁和舒适。
绘画中的动与静
绘画中的动态
绘画可以通过线条、色彩、形状和构图等元素来表现动态感。例如,使用有力的 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可以表现出动感,而柔和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则可以表现出静 态感。
《动与静》课件
研究的物体 乘客 乘客
标准物体 地面、树 司机、汽车
位置是否改变 改变 没改变
动或静 动 静
例1:浣溪沙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以船为参照物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以山或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
例2: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距地球自转 一周的时间相等,那么卫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答: “同向行驶的汽车”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而“感到自己向后退”应是“自己对于对面的 汽车向后退”,因此,对面的汽车是参照物。
【说明】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说的, 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也就不同了。
1、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不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
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3、参照物一但被选定后就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再看研
C 铁生锈了
D 水结成冰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的“青山”与“孤帆”运
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
A 帆船、河岸
B 河岸、帆船
C 青山、太阳
D 青山、划船人
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
“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运他动不懂和静止是相对的
月亮
云层
在穿行
(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 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B)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标准物体叫做参 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程: (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 客运动得“真快”,而 司机却说乘客“没动”
第一节-动与静课件
1.教练要求运动员从斜坡上作下滑运动时以_______地__面 为参照物; 2.教练要求运动员保持不动又是以____滑__雪__板_为参照物。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三十三分。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对面的伯伯看到女孩是静止的,路边的人看到女孩是
一、运动的世界
宇宙在运动
大爆炸形成的
成千上万个星 系,科学家通 过观测发现,
许多星系正远
离我们而去。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三十三分。
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绕它运动
4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三十三分。
地球在公转,同时地球也在自转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三十三分。
大陆板块的运动
正是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观的 喜马拉雅山脉
为我们服务。
人们利用“同步卫星 ” 转播电视节目、进行 天气预报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三十三分。
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
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D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2.乘客坐在“女王”号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逆流而
上,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ACD )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三十三分。
生命在于运动
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三十三分。
二、运动的描述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
走”
8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三十三分。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四年级科学动与静课件
实验结果
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小车的速度和加速 度。
实验步骤
将小车放在斜面上,使用秒表记录小车从 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使用尺子测量 小车在斜面上的位移。
实验三: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准备实验器材
小车、弹簧测力计、砝码等。
实验步骤
在小车上悬挂砝码,使用弹簧测 力计测量砝码对小车的拉力;用 手推动小车,使其在桌面上滑动 。
04
动与静的实践应用
交通工具中的动与静
总结词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常见的动与静结合的实例,它们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对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至关重 要。
详细描述
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和飞机,在行驶过程中产生运动,使人们能够从一个地方快速到达另一个地方 。而当交通工具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为人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乘坐环境。此外,交通工具的设计和 运动状态也涉及到许多科学原理,如力学、热力学和材料科学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掌握动与静的科学原理
详细描述
动与静不仅仅是哲学概念,也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在四年级科学课件中,可以通过一 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动与静的科学原理,如牛顿第一定律、相对论等,从
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动与静的创新应用
总结词
激发学生对动与静的创新应用
VS
详细描述
动与静不仅仅存在于物理学中,也广泛存 在于日常生活和科技应用中。在四年级科 学课件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动与静 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创新 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 一个利用动与静原理的小发明,培养他们 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生活中的动与静(如钟表、风扇等)
总结词
生活中许多物品都体现了动与静的结合,如钟表、风扇 等,它们的运动和静止状态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2-1动与静
总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所选的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相对不同的参 照物,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三.课堂练习
( 1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 B 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 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 2 )东晋医学葛洪也这样写道,“见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 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 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 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 静止的
四.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械运动 ,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应注意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课后练习
物体
物体
李 明 对 学 校 位置改变 自行车 对 树 木 位置改变 汽 车 对 电线杆 位置改变 物体 物体
运动
(4)概括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 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 2.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 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2-1动与静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观看录像后,大家可以提出什 么结论呢?
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 1.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 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 在运动的世界里。
请看图2-1~图2-3
动与静PPT课件
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例1、
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
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参照物是—— 船。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在江中游——以 青山 作参照物 青山在走—— 以 竹排 为参照物 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 ——参照物是 云
动时,首先要选择一个假定为不动的标 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方法如 下: ① 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 是否运动; 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 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 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 静止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万重山。”
……
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万马奔腾图》
音乐家可以用旋律、节奏和音符来表达运动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 岸走”……
摄影师用光和影创 造运动的动感画面
摄影师用光和影创 造运动的动感画面
物理学是怎样描述运动的?
宏观运动的描述
广地 ⑷ 播面 地 和静 球 信止 同 号不 步 的动 通 中, 信 继成 卫 站为 星 传相 送对
哈勃望远镜
(5 )宇航员和哈勃望远镜相对静止,宇航 员可以对哈勃望远镜进行正常维修:
……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 物体是不存在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参照物: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4、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 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当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 如果选取的参照不同,他的运动状态有可能也是不同的。
沪科版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学习目标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 对性。
能够运用动与静的基 本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掌握参照物的概念及 其选择原则。
02
动与静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动?
总结词
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
详细描述
在物理学中,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 状态。这种变化可以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或旋转运动等形 式。例如,一个球在桌面上滚动,它的位置相对于时间发生 了变化,因此它是动的。
天体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行星和卫星的运动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身也在自 转,这些运动规律涉及到角速度、线 速度、向心力和离心力等物理概念。
行星和卫星围绕太阳公转,这些运动 规律涉及到开普勒定自身也在自 转,这些运动规律也涉及到角速度、 线速度、向心力和离心力等物理概念。
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
理解了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概念,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思考题
思考题一
如果你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向上抛起一个苹果,苹果会如何运动?请解释原因。
思考题二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恒定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司机紧急刹车,使汽车 做匀减速运动。已知汽车在第1秒内的位移为24米,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4米,则汽车刹车 时的初速度为多少?
沪科版物理第二章第一节 :动与静
• 引言 • 动与静的基本概念 • 物体的运动状态 • 动与静的应用 • 实验探究:动与静的观察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概述
动与静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 和静止状态的基本概念,是理解 力学、运动学等后续章节的基础 。
主题重要性
掌握动与静的概念对于理解物体 运动规律、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 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1《动与静》
练习
1.课本第 16 页的全访地球一次
喜马拉雅山脉
地壳运动
流动的水
急驰的猎豹
飞翔的雄鹰
驰骋的骏马
飞奔的人群
运动的描述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高山流水》
画家用色彩和形态来描述运动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 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乘坐的列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相对于座位上的乘客,列车是静止的; 相对于车窗外的事物,列车是运动的。
飞机空中加油
相对于加油的飞机,被加油的飞机是 静止的; 相对于地面,被加油的飞机是运动的。
课本中第15页《交流与讨论》
当堂检测
1.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 静止 的,路旁 的树木是 运动 的;如果以地面 _______ 为参照物,甲是 运动 的。 2.坐在行驶的车中,看树木、房屋向后运动,参照物 是 车 。车中的坐椅不动,参照物是 车 。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 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这里说的中另一个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 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 ,则这个物体在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 改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运动的判断:
要描述乘电梯上升的乘客 的运动,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 物,乘客是运动的;如果选择 所在的电梯的轿厢为参照物, 乘客是静止。 在日常生活中,若没有特 别的说明,就默认选地球为参 照物。
运动的判断:
小狗运动了吗?大树运动了吗? 你是怎么判断的?
《动与静》
《动与静》说课一是、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二章的第一节,也是学生真正接触到物理课程的第一课,教材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界无处不在运动,并以多种形式展现着物质的运动,从而引出科学的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参照物,以及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
体现了由自然到物理,由生活到物理的过程,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所以,本节的学习,不管是对本章的学习,还是对本学科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二是、学情分析:学习本节课的学生,都是刚刚接触到物理这门课,虽然小学科学课程对动与静的知识有所涉及,但学生对物理学的概念方法的认识不多。
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三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和诗句3.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参照物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运动与静止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来理解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
情感与态度方面:通过探究身边的物体是运动、静止,感受到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有决定作用的。
四是,说重难点重点是: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取难点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取。
五是,说教法与学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节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还有演示法,实验,举例,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六是,说教学过程一.认识运动的世界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多视角的运动(从天,地,人三个主题,大到天体,日常生活中,小到微观世界的运动),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得出: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二.运动的描述活动一: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1)用词汇:学生甲:快速连续的做动作;学生乙:描述;(上升,下降,跳跃,飞奔,奔驰等)2)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 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不 存在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
二、运动的描述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答: “同向行驶的汽车”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而“感到自己向后退”应是“自己对于对面的 汽车向后退”,因此,对面的汽车是参照物。
【说明】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说的, 参照物不同,运动的描述也就不同了。
1、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不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
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 客运动得“真究的物体 标准物体
位置是否改变
乘客 乘客
地面、树 司机、汽车
改变 没改变
动或静 动 静
例1:浣溪沙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以船为参照物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以山或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
例2: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距地球自转 一周的时间相等,那么卫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万马 奔腾图》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歌词来表现节奏。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
例: (1)汽车在公路上行使。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②静止的汽车有人感到它在运动;
答:“静止的汽车”是以地面作参照物,而 “有人感觉它在运动”应为汽车对观察的人 在运动,因而,是以运动的为人参照物。
③下降的电梯上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
答:“下降的电梯”是以地面作参照物,“墙向上运 动”应是墙对人是向上运动的,因此,是以人 (或电梯)参照物。
④同向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对面的汽车时,感觉自己 向后退。
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若以宇宙上的另一个星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例3】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
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D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例4】试分析下列各题以谁作参照物。 ①上升的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
答:①“上升的电梯”是电梯对地面上升, 因此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人是静止的”, 是人对电梯静止,因此,是以电梯参照物。
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
A 帆船、河岸
B 河岸、帆船
C 青山、太阳
D 青山、划船人
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
“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运他动不懂和静止是相对的
的物理知识所导致的。
第一节 动与静
一、运动的世界
在月明星溪的夜晚,我们在外面 散步时,常常有月亮跟着我们走的感 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日出
太阳从东方升起
太阳从西边落下
赛跑冠军
豹在狂奔
候鸟在飞行
飞机在飞行
你能举出那些在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吗?
1、上学的学生、下班的工人、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 飞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
汽车
公路上的树
飞快的行使
月亮
地球
升起来了
月亮
云层
在穿行
(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 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B)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标准物体叫做参 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程: (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2)船可能顺着旗子摆动的方向靠近楼房, 但运动速度比风速小些;
(3)船还有可能逆着旗子摆动
方向远离楼房。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 物体是不存在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参照物: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4、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 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当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 如果选取的参照不同,他的运动状态有可能也是不同的。
1、下列各项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B )
A 放糖的水变甜了 B 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
C 铁生锈了
D 水结成冰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的“青山”与“孤帆”运
3、参照物一但被选定后就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再看研 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4、经常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如“太阳东升西 落。”(这时候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例5】:观察如图所示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的楼 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简单说明。
分析:(1)根据船上和楼房上的旗子摆动方
向,船可能停在水面上相对楼房不动,旗子摆 动方向顺着风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