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是品牌文化的集中表现,有什么样的品牌文 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品牌个性,对于民族文化旅 游产业而言,其品牌个性塑造的核心就是要凸显 民族地区的文化气质差异,即独特的民族文化和 旅游文化。由于大多数的景区或多或少都会表现 出一定的文化性,那么民族文化旅游要体现其差 异性,更要深度挖掘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将其 融入旅游地的特色中。在设计文化性方面的形象 识别和表现手法时,还要体现出旅游景区的文化 品位,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旅游 吸引力元素。
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向消费者承诺的核心利 益,它代表着品牌对消费者的终极意义和独特价 值,是一个品牌最独一无二且最有价值的精髓之 所在。对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而言,品牌核心价值 是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终极追求,是民族文 化旅游营销传播活动的中心,并在根本上决定了 该品牌体系的独特性、识别性、不可复制性和吸 引力。
( 2) 象征性价值是指民族文化旅游地的品 牌个性,所谓品牌个性是企业通过塑造独特的品 牌风格而 产 生 的 区 别 与 其 他 同 类 产 品 的 品 牌 特 质,是品牌独特性的表现。品牌个性的建立能够 帮助旅 游 目 的 地 很 快 被 旅 游 者 认 出, 并 牢 牢 记 住,为品牌的建立和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品牌
2011 年第 4 期 第 38 卷
( 总第 197 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 4,2011 Vol. 38
General No. 197
二、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 核心价值构成
美 国 市 场 营 销 学 会 ( 1960) 将 品 牌 定 义 为 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 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的产 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 开来。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按照菲利普·科特勒 的观点,品牌的含义包括属性、利益、价值、文 化、个性及用户六个层次,在此笔者借用这六个 层次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加以说明: ( 1) 属性是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为旅游者提供的基本效 用,也就是使用价值,如高质量的民族文化旅游 产品、优质的服务、丰富的民族文化体验等,虽 然品牌的层次高于产品,但是品牌是以产品为基 础,通过产品来体现价值的; ( 2) 文化是民族 文化旅游品牌的灵魂,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支撑 着品牌的丰富内涵,品牌展示了所代表文化的独 特魅力; ( 3) 民族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体现民族 个性而加深与旅游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满足 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 4) 旅游者购买某一民
18
族文化旅 游 品 牌 后 将 得 到 其 功 能 利 益 和 情 感 利 益,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属性要转化为功能性或 情感性利益以得到旅游者的认可; ( 5) 民族文 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的最根本 原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要紧紧围绕文化旅游产 品本身能够提供的利益来实现其价值; ( 6) 民 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品牌与旅游者的关 系中,争取到旅游者的认同是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成功的 关 键。 根 据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品 牌 的 内 涵 剖 析,民族文化 旅 游 品 牌 的 “价 值 ” 是 其 核 心 部 分,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一切价值活动都围绕 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价值而展开,是对品牌核心 价值的体现和演绎。
唯有独特的东西才能被旅游者从众多相似的 信息中注意和感 知,[2] 差 异 性 反 映 了 旅 游 者 所 要 追求的核心价值,因而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核心 价值的提炼必须通过寻找其差异性来实现。这种 差异性就是指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独特性,包括 自然地理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 三者的融合形成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独特性。也 就是说,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不仅来源 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更强调的是基于当地 民族文化精髓的品牌精神和价值主张。
〔收稿日期〕 2011-03-28 〔作者简介〕 张海燕 ( 1970 - ) ,女,甘肃兰州人,吉首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
王忠云 ( 1986 - ) ,男,湖南常德人,吉首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09XJY033) ,湖南省社科 基 金 项 目 “产 业 融 合 视 角 下 的 大 湘 西 文 化 旅 游 品 牌 建
一切 文 化 旅 游 活 动; Hughes. H. Arts ( 2000 ) 认为当代旅游业发展趋势是由突出文化旅游资源 的经济效益向实现旅游文化资源的精神娱乐效益 转变; Yuko Aoyama ( 2007) 认为文化产业的兴 起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等。国 内学者则从多个角度对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的融合问 题 进 行 了 探 讨。向 延 振 ( 2002 ) 提 出 了把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为旅游产业 优势的观点,并指出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 新的 增 长 点; 郑 岩、 李 昕、杨 琨 ( 2004 ) 指 出 文化旅游作为 21 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产品,在 弘扬民 族 文 化, 展 现 地 方 风 采 方 面 起 着 重 要 作 用。梁振 ( 2005 ) 指 出 通 过 民 族 文 化 的 丰 富 内 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 解文化的 旅 游 开 发 行 为 可 以 概 括 为 三 种 基 本 模 式: 集锦式、原生态式和主题式; 刘训华、王兆 峰 ( 2008) 从产 权 的 视 角,分 析 了 保 护 民 族 地 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持续发展的 作用; 王毅 ( 2009 ) 以 大 湘 西 为 例, 对 少 数 民 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问题进行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民族文化旅游; 品牌构建 〔中图分类号〕 F1590.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575 ( 2011) 04-0017-07
一、引 言
产业融合现象最早出现在信息通讯领域,但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 开始打破产业边界,实现融合发展,民族文化产 业与旅游产业便属此范畴。在国外,学者们在探 讨民族文化旅 游 时 大 多 使 用 “文 化 旅 游 ” 这 个 概念。文 化 旅 游 这 一 专 用 概 念 最 早 由 Mclntosh ( 1977) 提 出, 而 Smith ( 1977 ) 主 编 的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则 标 志 着西方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 J. Jafari ( 1977) 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围绕旅游 者 的量化标准、文化特征及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等 方面来 界 定 文 化 旅 游 的 概 念; Harvey ( 1989 ) 、 Zukin ( 1991) 、Britton ( 1991) 认 为 发 展 文 化 旅 游产业是各地区的政府、群体为了使本地区与其 他地区相区别而 采 用 的 一 种 发 展 战 略; Reinhard Bachleitner ( 1999) 认为 文 化 产 业 发 展 可 以 增 加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可以开发出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艺术、戏剧等
( 1) 理性价值是旅游消费者通过其在整个 消费过程所接触到的各种要素而形成的对旅游地 的直接价值的评价,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因其特有 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地 理特性,从而显示其差异性。从这一角度来看的 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价值主要是指民族文化旅游资 源和产品,也就是最直接的旅游吸引物,如民族 地区的自然景观、民居建筑、民族工艺品等都具 有很明显的地域特色,其最大特点在于它们无限 多样的展现形态,包括其形象美、色彩美、动态 美、静态美等,所呈现的视觉形象形成的是一种 显性的视觉感知。由这些资源和产品传达出的独 特性、唯一性和稀缺性,形成了民族文化旅游品 牌的特色性优势,体现了其独特吸引力。
设研究” ( 2010JD31) ,湖 南 省 高 校 科 技 创 新 团 队 支 持 计 划 项 目 “区 域 旅 游 发 展 与 管 理 ” ( 湘 财 教 【200870】) 。
17
了探讨等。这些研究成果无疑证实了民族文化产 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然趋势。
民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文化资源丰富,出于地域文化的优 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 产业的融 合 发 展 已 成 为 民 族 地 区 的 一 个 战 略 选 择。随着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文化旅 游品牌构 建 已 成 为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营 销 的 重 要 手 段。品牌除 了 聚 合 效 应、 衍 生 效 应、 带 动 效 应 外,还具有磁场、衍生、宣传、放大等效应。新 产品能够凭借品牌获得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品牌 能够对新产品带来明显的区隔意义,称为 “品牌 杠 杆 力 ”,[1] 这 对 于 新 兴 产 业 也 是 适 用 的 。 由 于 民 族文化旅游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强化品牌 个性来体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差异、凸显竞争优 势的空间是很大的,品牌是驱动民族文化旅游产 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而,如何从产业融合发展 的视角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如何将景区自身 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与品牌传播方法相结合,如 何在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过程中深度挖掘民族 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并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张海燕 王忠云
( 吉首大学,湖南 吉首 416000)
〔摘 要〕 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是 推 动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这 一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手 段 , 其 核 心 价 值主要从地域性差异、文化气质差异和服务个性三个方面体现。重点在于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民族文化 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确定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对策。
三、产业融合视角下民族文化 旅游品牌的构建
品牌建构是形成品牌的过程。这一过程解决 了有无 品 牌 的 问 题, 品 牌 适 宜 性 与 准 确 性 的 问 题,同时品牌建构完成了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与
特色的突出。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民族文化旅游 品牌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民族文 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的诸多要素,而各 个要素 又 包 含 于 一 定 的 子 系 统 中, 需 要 系 统 规 划。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系统可归纳为品牌 定位、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四 个方面,但整个构建过程不是单向有序进行的, 其中品牌管理贯穿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始 终,另外,构建过程中还暗含了品牌的再定位、 再开发、不 间 断 的 营 销 和 管 理 等 反 复 的 行 为 过 程。以各个子系统为线索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 建模型如图 1 所示。
( 3) 感性价值是旅游者对民族文化旅游地 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的整体感受和评价。 在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和民俗风情,这对旅游 者来说具有一种新奇感,易被认同和便于参与, 亲身体验异地民族民俗文化特征,成为民族文化 旅游过程中最明显的一大特色。丰富的参与体验 感知,形成了民族文化旅游缤纷多彩、独特的旅 游形态。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游客对服务的 满意程度常常比景区的风光景致、文化内涵还更 能影响其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景区服务在标准 化基础上具有与众不同的差别是 一 种 优 势。 “非 标准化往往才是人们对服务的期望。因此对服务 企业而言能够提供有别于他人的服务就代表着自 己具有一 种 优 势 ”。[3] 旅 游 者 在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地 获得的服务感受若是能与其预期相符,甚至大于 他们的预期,这自然就能达到游客满意,最终导 向品牌忠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