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主题新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乙己》的主题新探
孙玉生
〔摘要〕本文立足干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创作文本,对《孔乙己》的主题进行了客观的挖掘和探讨,其结论是作品具有双重主题.即:既揭拜了封建教育制度(而不是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又揭示了旧杜会人与人关系的凉薄。而要想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必须改革人吃人的社会关系,这正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性所在.
关键词:孔乙己:封建教育:封建科举:社会关系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是鲁迅小说中最早被译为外文发表的作品。日本的汉学家增田涉曾称它是“普迅最完美的艺术作品”。①而它在解放后又一直是中学教材的传统篇目。因此.它在中外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然而至今人们对于《孔乙己》主题的说法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笔者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已多年,现就《孔乙己》的主题谈一点浅陋的看法,以便和同行们商榷。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或一些较有影响的辅导材料大都认为《孔乙己》这篇作品抨击的对象是封建的科举制度,把孔乙己的悲剧归结于封建不伞举制度的罪恶,更有甚者称它是一篇押击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没有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也没有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
《孔乙己)这篇作品创作于1918年的冬天,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蓬勃展开之际。可是以林纤(林琴南)为代表的“国粹派”高张复古主义的大旗,公开向新文化阵营发起进攻。早在1917年,林纤就写下了《论古文之不当废》一文来反对白话文,提倡高雅的文言文;新文化运动高涨时.他又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等文攻击新文化运动“覆孔孟,铲伦常”,来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并扬言“拼我残年,极力卫道”。针对林的嚣张气焰.新文化阵营给予了有力的回击。而鲁迅根据斗争的实际需要,除了创作大量的杂文外,还创作了小说《孔乙己》,塑造了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这个下层士人的形象. 来“公布文言的气绝”。而“孔乙己”这个名字的由来(从颂扬孔子的描红纸上得来的)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反孔色彩。从作者的创作目的来看,作者抨击的矛头应该是以“孔教”为主的封建教育,因为,孔乙己就是一个封建教育下产生的一个畸形儿。如果我们把斗争的矛头仅仅局限于陈腐的封建的科举制度的话,那么也就势必人为地缩小了它的社会价值功用。
一般的说来,i}锐的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家企图把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最深刻的问题.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孔乙己》这篇作品是通过对孔乙己主体形象性格的塑造和刻画,展示其悲剧的一生.来揭示作品主题的。孔乙己的主体形象性格是穷酸、迂腐、好喝懒做。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这些性格的形成都和封建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封建文化教育种下的恶果。正是因为封建的教育严重地脱离生产实际,才使得孔乙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正是因为他饱受“四书五经”的毒害,“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而处处碰壁。再加上统治阶级对他肉体上的摧残和人们对他精神上的伤害,最终使其走上了末路。后来.鲁迅在谈到中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时也曾指出:“看见了讲到‘孔乙己’,就想起中国一向怎样教育儿童来。’②也足以说明了《孔乙己》这篇作品抨击的对象应当是封建的教育制度。虽然,利举制度从隋唐创立后,一直为封建朝代所沿用,直到晚清废止,前后持续长达一千
多年,但封建的科举制度只是封建统治阶级选拔奴才的一种手段而已,不足以形成孔乙己的主体形象性格。尽管作品中显现了孔乙己对科举的热衷和眷恋,如作品中当有人问及孔乙己“,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但有关科举的描写太少了,很难成为概括主题思想的主要依据。有人说,写丁举人残害孔乙己,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又作了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确实,孔乙己仅仅拿了几本书,丁举人就私设公堂,让其“先写服辩”后“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的确说明丁举人这条横行一方的恶狼,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直接凶手。他之所以敢于胡作非为,残害落第的下层士人,确实是他沿着科举制度爬上去成为“丁举人”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能离开作品的客观实际来架空分析。因为这一重要情节,作品里既没有直接交代,也没有正面描绘,而是通过掌柜和酒客的平常搭话中侧面透露出来的。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嘴答,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所以,孔乙己挨乎r政残是事实,至于凶手是不是丁举人,实在无可稽考,即使果真是丁举人所为,也应当属于阶级压迫的范畴,因为统治阶级的凶残本性是一样的,不在于他们是不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不在于他是不是丁举人或孔举人。如果孔乙己偷到带兵把总那里,可能立即被枪毙了,同样地能够致孔乙己于死地。所以,作品主要展示的并不是丁举人如何的残攀,而是着重正面表现一般人对孔乙己遭毒打致残的反应和态度。因此,这种借丁举人的残基抨击封建科举制度的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而四年后,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白光》,陈士成第十六次科举落第发疯致死的悲剧,则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的科举制度,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以及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残害。显然,这两篇作品批判和揭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暴露国民的“劣根性”,改变民众麻木的精神状态,是鲁迅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鲁迅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把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一要著,特别是早期的小说,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作品,因为他创作小说还是“意在揭出疾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③气在这一点上,《孔乙己》也理应属于这一类作品。因为在鲁迅先生创作的很多悲剧性小说中,他总是极力表现出“一般苦人的凉薄”,来揭露那个病态的社会关系。这一点可以说是鲁迅,}J锐创作的共性。《白光》中陈士成溺水身亡后,让邻居辨认一下尸体,竟没有人肯去;《祝福》中的祥林嫂生前被人们视为“尘芥”、“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在儿子病危之时,更是孤苦无告,走投无路。而在《孔乙己》中作家正是通过对孔乙己周围人冷摸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对孔乙己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栽害。如果说封建教育制度是形成孔乙己悲剧性格基础的话,那么,丁举人对孔乙己的基力致分侧又注定了其悲剧的必然性。同样,掌柜、短衣帮的不分场合的恶毒取笑.众人(包括酒店外的一群孩子)的哄笑以及“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的“我”的超然冷摸.经常地使孔乙己陷人馗尬和难堪的境地,则是对孔乙己精神上的虐杀。丁举人和掌柱绍寸孔乙己的迫害,是属于阶级压迫,本无可厚非,但同一阶层的人也一样地把他往死里赶,一样地使他精神上造成痛苦,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又不能不令人深思。我想这正是作品悲剧的深刻性所在。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的话,显然,就人为地割裂了作品主题的整合性。因此,这篇作品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说,它不仅揭嗯封建教育的弊害,同是又包含了作者对那个冷酷的社会关系的严肃解剖。正像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中说的,(孔乙己) 还意在“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而普迅先生在谈到这篇作品时也曾说过,他写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奚落”。如果说封建教育制度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内在动因的话,那么,孔乙己周围冷漠的社会环境则是其悲剧形成的潜在外因。所以这篇作品不仅仅抨击了封建教育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它还揭示了当时人与人关系的淡摸。因为封建的教育制度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封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要想清除封建的教育制度,必须改革人吃人的社会关系,消灭罪恶的封建社会制度,这正是作品主题的深刻性所在。正像鲁迅所指出的那样:“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