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19课 天涯若比邻教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19课 天涯若比邻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f5256d376baf1ffc4fad8a.png)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第19课天涯若比邻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开阔视野,充分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合理性与独特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
【整体思路】本课的教学,想通过精心选“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关于文化差异与冲突的话题充满趣味性,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在课前积极查询有关的资料;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制造价值冲突情境,通过学生间的碰撞,引发他们的思考,引导他们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里博采众长,与各国人民和谐共处,友好交往。
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借助探究等有意义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很好地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教学活动】多媒体展示一组体现世界文明发展成就的照片,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
问题:看了这些照片,你想到了什么?(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在学生自由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总结四大文明古国所创造的文明的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教师:人类今天所拥有的文明,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我们一起来欣赏人类所创造的文化。
(1)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有关各国传统节日的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国家与民族在传统文化上的极大差异,各具特色的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组织学生欣赏几幅名画。
(3)学生所了解的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知识。
通过直观对比,学生能够对东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有所感悟。
探究:学生分组就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风俗习惯等,体会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九年级政治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 课件 教科
![九年级政治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 课件 教科](https://img.taocdn.com/s3/m/a8ee505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6.png)
\
艺术是各国文化和传统等重要组成元素,集中 体现了世界文化等丰富性、多样性。
你知道它们分别体现了何种宗教理念?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 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并影响到建筑等各个领域。
基督教对欧美文化的形成产 生 了 巨 大 影 响 ,西 方 文 化 传 统 是 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它 上 承 希腊 哲 学 , 下 启 近 、 现 代 哲 学,包含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 统、希伯莱宗教的精神、以及罗 马人的法治观念。中世纪欧洲以 基督教文化为主体,在哲学上, 对信仰与理性、传统和自主、理 智的统一性、灵魂的不朽性、上 帝的存在和世界的永恒性、国家 的自然律、逻辑和语言、德性和 激情、形而上学的观念等进行深 入探讨与整合,从而形成了西方 的文化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 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 西 方 的 文 化 传 统 和 文 化 渊 源。基 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有密不 可分的渊源关系。
佛教在东汉时期作 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 后,逐步与中国原有 的道教和儒家的文化 互相接触、交流、碰 撞、包容、吸收、融 合,在哲学、文学、 艺术、伦理等社会学 领域,乃至医学、化 学、天文学、生命科 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 化遗产,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多 样性,初步具备与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
•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文化的特点、表现形式及 发展变化;懂得世界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沟通 的必要性及我们应有的态度。
【教材结构分析】
漫 1、战争与和平
步 2、东西南北
地
七彩文化
球 3、天涯若比邻 天涯共明月
村 4、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六单元 第十九课 天涯若比邻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课件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d3bb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a.png)
通过旅游、留学、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增进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了 解和认识,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
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巧,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水 平。
培养全球化视野和包容心态
全球化视野
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经济、 政治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价值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我们应该 学会倾听他人的心声,表达自己的想 法,积极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相互支持
鼓励和支持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人鼓励和支持,让 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力量。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他人 的帮助和支持,共同克服困难。
积极应对
积极应对是战胜困难的关键。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尝试和努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对某些知 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实践经验等。未来,我将继续努力 ,加强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对未来学习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展望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增进相互理解 和友谊。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01
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之间相互依
存程度加深。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02Biblioteka 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法成为
维护国际秩序和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
多元文化与全球意识
03
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
教科版初三下册政治19天涯若比邻PPT课件(6)
![教科版初三下册政治19天涯若比邻PPT课件(6)](https://img.taocdn.com/s3/m/bc00a486998fcc22bcd10d8b.png)
2.在世界文化交融中,我国文化为什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 征? (1)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造就了为所有人共享的_国__际__ _文__化__,使世界文化的_多__样__性__受到冲击。 (2)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 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_人__文__传__统__。 (3)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_创__造__力__和凝聚力 之中。
(1)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的价值。 (2)面对不同文化,我们应以开放的胸怀容纳不同文化。 (3)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 处。 (4)我们在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要尊重、 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误区警示】 误区:文化大融合是趋势,中国文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提示:随着社会发展,国际文化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 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国拥有灿烂的 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 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力之中。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中国文化要保持自己的个 性与特征,凸现独特的魅力。
第十九课 天涯若比邻
情境激趣
一次,一位外国朋友参加一 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 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 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 里!”这位朋友却吓了一大跳! 想不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不过 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说: “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 子、嘴都漂亮!”
目标导航
1.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 性 2.理解不同文化之间交 流与沟通的必要性,掌 握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基 本原则与方法 3.理解保持我国民族文 化个性与特征的必要性
2.天涯共明月
【关键词】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课件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7300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e.png)
保持紧密的联系。
02
历史背景与演变
天涯若比邻的概念源于古代,当时通信手段有限,人们难以跨越地理障
碍交流。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观念逐渐得到实现和普及,成为现代社
会的重要特征。
03
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天涯若比邻的理念对于促进全球交流、合作与理解具有重
要意义。它打破了地理界限,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相互连接、共同发
跨文化交流的增加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交流的增加将推动不 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天涯若比邻将成 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天涯若比邻在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
教育领域
天涯若比邻可以应用于 远程教育,让教育资源 更加公平地分布,提高
教育质量。
商务领域
天涯若比邻可以应用于 商务会议、谈判等场景, 降低差旅成本,提高工
在现代社会中,天涯若比邻的概念与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突 显了现代通讯技术对人与人之间联系 的强化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 泛使用,成为描述人际关系紧密、情 感深厚的美好象征。
天涯若比邻的意义
天涯若比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联系和亲近感,超越了地理
空间的限制。
它提醒我们,尽管人们可能相隔 千里,但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和社 交媒体,人们可以保持紧密的联
系和互动。
天涯若比邻的概念有助于促进全 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加 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
友谊和合作。
03 天涯若比邻在现实生活中 的应用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
通讯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 通过手机、互联网、视频通话等多种 方式实现即时通讯,打破了地理距离 的限制,使天涯若比邻成为可能。
《天涯若比邻》教案1
![《天涯若比邻》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5be440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0.png)
《天涯若比邻》教案1第一篇:《天涯若比邻》教案1《天涯若比邻》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分别从生活习俗、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展示各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日益盛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学习各民族文化,实现世界人民和平相处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知识)2、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能力)3、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学习各民族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课时安排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世界服饰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从这些服饰,你看出了什么?以此谈话进入新课“七彩文化”。
二、新课教学1、展示各种庆贺节日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从这些世界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
2、展示建筑、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教师提出问题:从这些艺术形式,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做适当指点,可勾画相应语句。
3、展示宗教建筑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宗教建筑分别体现了什么宗教理念?学生谈话后,教师做一定指点。
4、让学生看P.145图《身着和服的日本妇女》,再展示一段资料: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也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随着加入WTO,这种影响将更加强烈。
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进程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国际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一个中国人家里,可能有美国的电脑、日本电视机、德国电话、意大利冰箱、韩国的空调、芬兰的手机;西装、T恤、牛仔裤成为当家服装;喝可乐、吃肯德基、尝烧烤、啃牛排、品咖啡,成为城市新的饮食习惯;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流行歌曲、欣赏交音乐会和芭蕾舞及拳击争霸赛或职业篮球赛……教师提出问题:你对这段资料有什么感悟?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
5、让学生看下面的资料: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有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对西方文化过于崇拜,甚至完全否定自身的文化;而有的人则过于夸大西方文化中的糟粕。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六单元 漫步地球村 第十九课 天涯若比邻导学案 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六单元 漫步地球村 第十九课 天涯若比邻导学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4d0994c850ad02df8041cf.png)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导学案教科版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知道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基本前提。
2、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合理性与独特性,懂得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性。
3、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逐步培养与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交流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1、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______。
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2、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是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_____。
每种艺术形式都以自身的特色传递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展现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需求和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并影响到建筑、艺术等领域。
3、中国拥有灿烂的______和悠久的______,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中国文化仍然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显独特的魅力。
4、尊重彼此的文化,以_______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的基本前提。
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_______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二、合作探究与课堂训练1、在讨论中外文化时,小明说:“对待外来文化,要兼收并蓄。
”请试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2.古代中国的世界之最: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可称为世界之最。
中国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祖冲之是世界上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第一人。
东汉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方位仪器1 / 2——地动仪。
……结论: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没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就没有世界文明。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
![教科版思品九年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https://img.taocdn.com/s3/m/9aa25ea458f5f61fb73666a9.png)
① 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为各国特别是
发竞争,使竞争愈加激烈和残酷 ④对发展中
国家有害无益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可编辑ppt
1
2、为消除贫困、实现世界共同发展,许多
国家政府、组织采取的措施是 ( B )
通和交流?
可编辑ppt
21
答:沟通交流的原因:①如果缺乏足够的沟通和 交流,彼此不够了解,就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中产生冲突。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要和睦共处, 必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彼此之 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 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冲突与仇恨 的重要手段。③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接触中,一方 面,不断地产生不同文化的相互摩擦或冲突;另一 方面,也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世 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 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46、147页)
可编辑ppt
23
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都受到了冲 击,但经济全球化无法也不可能消除民族文化
的差异,这是因为( C )
A、世界各国都禁止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B、经济全球化可以保证文化多样性 C、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文化融为一体
可编辑ppt
24
2、美国人通常很忌讳别人询问自己的年龄、薪
诞大餐
愚人节
鱼宴:以鱼为原料精心烹 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
制的菜肴,煎炸烤烧
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
捉弄对方
万圣节(鬼节) 幽灵奶油塔、鬼蜘蛛蛋、 猫头鹰饼干、墓碑饼干、 恶魔蛋糕、血盏苹果等
感恩节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天涯若比邻课件 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六单元 第19课 天涯若比邻课件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7f86333b3567ec102d8aa1.png)
可知天下事、可购天下物。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交通和通讯工具的 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 家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发生于两 个世纪以前的历险故事。一位英国绅士同牌友们 打赌,决定接受挑战,从伦敦出发,用80天时间 环游地球一周。他横渡茫茫大海、穿越古老的东 方古国、经过印第安人出没的原野,克服种种意 想不到的困难,用80天时间环游地球,这一壮举 震惊了世人。因为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是无 法想象的。
如果用一句古诗为互联网做广告, 你觉得最好的是哪一句?
100多年前,人们主要是怎样联系的?
阅读“地球越来越小,完成下列表格 环球旅行:
时期 交通工具
需要时间
备注
新航路开 辟前
不可能、地理知识 的局限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22年9月7月 (三年)
麦哲伦
工业革命 火车、汽船 后等
你认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 高;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与世 界联系日益密切;飞机、火车等快捷 交通工具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条件;还 有通讯方式的变革等等。
通讯的变化:
通讯方式 历史时期
烽火 古代社会
电报、 电话
近代(第 二次工业 革命后)
信息高 速公路
现代
特点
信息量少 速度快
但是受通讯线路的约束(一 条线路只能有一对电话)
速度快、信息量大 (光导纤维组成的光缆,传送 的信息要比普通铜线高出25万 倍,同时传送50万路电话和5
00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这位法国病人被治愈得益于什么?
比如,可以经常看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甚至就生活
在发自达己的的高社科区技里;,可网以络通等过信网息络技、电术视的、进报步纸,和医广学播 等水媒平体的很成快熟得。知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新闻;在超市
漫步地球村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漫步地球村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78565c80eb6294dd886cfc.png)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传统,凸显独特的文化魅力 ③向世③
B、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了避免 文化冲突,中国没有必要和其他国家及民 族进行文化交流。 答: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②中国虽然拥有灿烂 的民族文化和强大的民族精神,但当 今世界是开放 的世界,中国有必要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友好交往。 ③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接触虽然不断产生摩擦,但 也使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正是这种交 流、借鉴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共同发展。④在世界 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 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 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达标检测:1、美国人通常很忌讳别人询问自己的年
水及婚姻状况等问题,也不欢迎不请自来的访客
(包括父亲)。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生活习俗个不
相同。因此与外国朋友交往时,我们应( C )
①尊重他们的传统和个性 ②尊重他们的文化,
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交流 ③敬而远之,减
少往来 ④告诉他们这样做太狭隘,不近人情
通和交流? (3)我们应该对文化交流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答:沟通交流的原因:①如果缺乏足够的沟通和 交流,彼此不够了解,就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中产生冲突。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要和睦共处, 必须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彼此之 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 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冲突与仇恨 的重要手段。③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接触中,一方 面,不断地产生不同文化的相互摩擦或冲突;另一 方面,也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世 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 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146、147页 丝绸之路)
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训练题 教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训练题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49e101a32d7375a417809a.png)
2019-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训练题教科版一、基础知识题1、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______。
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2、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是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_____。
每种艺术形式都以自身的特色传递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展现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需求和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______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并影响到建筑、艺术等领域。
3、中国拥有灿烂的______和悠久的______,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中国文化仍然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显独特的魅力。
4、尊重彼此的文化,以_______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的基本前提。
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_______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二、能力提高题1.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D.文学艺术的多样性2.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民族文化是至高无上的②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③民族文化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巴黎圣母院等等。
它们的不同风格体现了 ( ) 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B建筑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 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4.我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因此我们要()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世界所有民族的一切文化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④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⑤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同时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⑤5、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表现最为突出的是()A、各国各民族的建筑风格B、组教活动C、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D、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6、伸小指,在我国表示微不足道、拙劣;日本是表示女人、女孩子;在印度、缅甸则表示想去厕所;美国、尼日利亚等国用这个手势打赌;泰国用来表示友好。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初三政治教学案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初三政治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69fa9f8c75fbfc67db237.png)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合理性与独特价值。
3.懂得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性,能尊重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
知识要点1.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和人民,创造了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特点。
2.世界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不同的饮食习惯、服饰、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都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各国传统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
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是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
每种艺术形式都以自身的特色传递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展现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需求和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并影响到建筑、艺术等领域。
3.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中国文化仍然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
今天,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共同分享和体验相同的事物,造就了为所有人共享的国际文化,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
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中国文化仍然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显独特的魅力。
4.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要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中,接受不同的文化信息,受不同的社会习俗的影响。
如果缺乏交流和沟通,就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
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沟通和交流,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冲突与仇恨的重要手段。
进入2l世纪以后,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不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课天涯若比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开阔视野,充分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合理性与独特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
【整体思路】本课的教学,想通过精心选“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关于文化差异与冲突的话题充满趣味性,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在课前积极查询有关的资料;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制造价值冲突情境,通过学生间的碰撞,引发他们的思考,引导他们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里博采众长,与各国人民和谐共处,友好交往。
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借助探究等有意义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很好地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教学活动】多媒体展示一组体现世界文明发展成就的照片,如法国巴黎圣母院、埃及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
问题:看了这些照片,你想到了什么?(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在学生自由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总结四大文明古国所创造的文明的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教师:人类今天所拥有的文明,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我们一起来欣赏人类所创造的文化。
(1)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有关各国传统节日的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国家与民族在传统文化上的极大差异,各具特色的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组织学生欣赏几幅名画。
(3)学生所了解的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知识。
通过直观对比,学生能够对东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有所感悟。
探究:学生分组就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风俗习惯等,体会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进行展示。
教师:如同学们刚才所展示的,世界各国文化是有差异的,不同的饮食习惯、服饰、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都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人们在生活中会无意识地遵从本国和本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而今天,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共同分享和体验相同的事物,造就了为所有人共享的国际文化,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体现不同国家传统服饰的照片。
各国的传统服装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色。
但在今天,这些传统服装大多只用于庆典等特殊场合,日常生活中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化装束。
这就说明了国际化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
教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那么,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受到国际文化的矛盾冲突中,潮流的冲突的情况下,人类应如何保护多样的文化?教师: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有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对西方文化过于崇拜,甚至完全否定东方文化;而有的老年人则过于夸大西方文化中的糟粕。
那么中华文化怎样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现独特的魅力?多媒体展示反映上海外滩建筑的照片。
教师:美丽的上海外滩久负盛名,被誉为“世界建筑博览会”。
然而有学者认为,如果我国的城市建设都一味地追求国际化,而不注意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和城市自身的特点,那么我国的城市建设就会失去自己的特色。
问题: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我们应该尽力保护,你怎么看“民族的”与“世界的”的关系?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以此阐述自己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就生活习惯、服饰、建筑等方面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论证中国文化如何在世界文化融合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现独特的魅力。
呈现汪品先语:中华文化,必将能包容外来的西方文化,从而使创新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
教师: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居于一个地球,这就要求我们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俗。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中,接受不同的文化信息,受不同的社会习俗的影响。
多媒体播放影片《刮痧》片段。
交流:谈谈你对这段影片的感受。
教师:这段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存在。
除了这个典型例子所反映的文化冲突外,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有所体现,如:中国人经常会询问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收入情况,以示对其的关心,而西方人则认为收入是个人的隐私;中国人对于年龄不保密,而西方人特别是女性,对于自己年龄很在意,一般不轻易告诉他人,等等。
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常常会因此发生误会甚至矛盾。
问题:你认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教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国文化冲突的存在。
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这种文化冲突的存在,从而也感受到不同文化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学生阅读教书中的故事“和平绿洲”。
教师:“和平绿洲”的出现,为这两个民族解决冲突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确实难能可贵,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冲突与仇恨的重要手段,促进不同国家及民族的人们和睦相处。
教师: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与接触中,一方面是产生不同文化的相互摩擦或冲突;另一方面也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反映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事例。
教师: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著名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楷模。
活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丝绸之路”,展现“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对人类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多媒体呈现补充资料:丝绸之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
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教师: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
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中心——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丝绸之路传播的物品,现在我们常见的葡萄、苜蓿、胡麻、黄瓜、胡椒、胡桃等,据说都是张骞所带来回来的东西。
此外,经过张骞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蓝宝石、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珍珠、土尔其石,以及罗马、波斯的银币等,此外公元前后由中亚传来的佛教,以及汉明帝时,由西域来访的僧侣所翻译的佛经、建造的寺院等。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简要说明世界文化正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借助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各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传播友谊,可见,文化交流对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需要积极地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与文化交流合作的今天,在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情况下,我国人民应以怎样的态度,与西方各国人民交往,如何实现合作与共赢,如何实现国家与国家,团体与团体,个人与个人的合作与共处,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合这个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
活动一:学生介绍有关“中法文化年”等内容。
“中法文化年”活动是中法两国政府为两国人民乃至亚欧两洲以及全世界人民所做的一件大好事。
这件大好事必将进一步加深中法两国人民的了解、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两国科技、教育、卫生、环保以及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必将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揭开21世纪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活动二:开展教科书第149页的活动:你怎么看待日本和美国招待客人的方式?学生交流、展示成果。
活动三:面对中西方文化冲突,我国应持的态度是什么?我们的策略是什么?我国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我们在与西方的交往中,应保持哪些方面的文化传统?应改变哪些方面的习惯和观念?教师:可见,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的基本前提。
孔子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2008年我国北京要举办奥运会,这是一件大事。
“2008我们要展现给世界一个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现代的中国。
”多媒体播放中国申奥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