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苦楝苗木抗寒性差异

合集下载

苦楝树 - 副本

苦楝树 - 副本

苦楝树苦楝li àn树即苦楝。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楝科,植物中的著名品种,又称苦苓、金铃子、栴zh ān檀、森树等,其果实川楝子可入药。

苦楝树在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较常见;生于低海拔旷野、路旁或疏林中,已广泛引为栽培。

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有栽培。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5—20米。

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

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尖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有星状毛,稍後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淡紫色,长约1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毫米;子房上位。

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1.5—2厘米,淡黄色,4—5室,每室具1颗种子。

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生长习性原产亚洲热带及亚热带,我国中部、南部及西南地区生长极为普遍,山东、河北也有分布。

喜阳光,好温暖,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壤均能生长,耐盐碱,在含盐量0.4%的次生盐渍土上也能生长,能抗风,不耐干旱,怕积水,萌芽力强。

强阳性树,不耐庇荫,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苦楝喜温暧气候,喜光,不耐阴,不耐寒,在华北地区幼树容易遭受冻害,但3—4年生以上的大树,抗寒性会明显增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及含盐量0.4%以下的土壤中都能生长,但以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最为良好。

不耐旱,怕积水。

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分枝多。

生长速度快,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地方,10年生的树其干径可达到30厘米。

但它的寿命稍短,30—40年即出现衰老症状。

物种分布生于低海拔旷野、路旁或疏林中,已广泛引为栽培。

产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较常见;广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有栽培。

如江苏沭阳长美花卉,山东,安徽,浙江,河南等地,都有苦楝树分布。

苦楝苗期生长规律及风口造林初报

苦楝苗期生长规律及风口造林初报

苦楝苗期生长规律及风口造林初报吴柳清【摘要】通过对苦楝苗木生长过程进行实地观测,同时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将苦楝苗木生长划分为出苗期(60 d)、生长初期(60 d)、生长盛期(60 d)和生长末期(90 d)等4个时期.风口造林试验表明,苦楝与木麻黄混交造林方式最好,4年生时平均树高1.5 m,保存率达85.6%.苦楝在风口造林的成功不仅能提高沿海造林树种的多样性,对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也起到积极作用.【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苦楝;苗木培育;生长规律;风口造林【作者】吴柳清【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福建泉州 362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8苦楝(Melia azedarach)为楝科楝属落叶乔木,其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驱虫、耐腐,其根、皮、花、果均可入药,是高效、低毒的广谱生物农药原料之一,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工业原料和盐碱土植被恢复树种[1],在我省沿海地区广泛分布。

我国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关于苦楝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杀虫作用及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2],而苦楝苗期生长规律相关的研究内容较少。

教忠意等[3]对苦楝家系苗期生长过程进行了探讨,但有关苗期的完整分类以及苦楝在沿海风口沙地造林后的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则未见报道。

因此,针对苦楝开展苗木培育技术研究,并引入风口沙地造林观察其适应性,对增加我省沿海造林树种,提高生物多样性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试验点设在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场部苗圃,肥力中等,光照充足。

造林地设置在场部工区后海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地理位置118°55′E,24°35′N。

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7℃,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3.6℃,年蒸发量2056.7mm,干湿季明显,干旱频度大,夏季多台风,年平均5.1次,秋冬盛行东北风,平均风速7.1 m·s-1,年8级以上大风100d。

林木冻伤调查报告

林木冻伤调查报告

林木冻伤调查报告林木冻伤调查报告概述: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波动,气温的忽冷忽热已经成为常态。

这种气候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不可忽视,其中之一就是林木冻伤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

为了深入了解林木冻伤的原因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研究。

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多个地点进行调查,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和沿海地区。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林木进行观察和采样,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样本,以便进一步分析。

调查结果:1. 气温波动是主要原因:调查显示,气温的忽冷忽热是导致林木冻伤的主要原因。

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林木的细胞组织受到冻结的风险增加。

而当气温突然回升时,细胞组织会受到破坏,导致林木冻伤。

2. 树种对冻伤的敏感性不同:不同树种对冻伤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常绿树种比落叶树种更容易受到冻伤。

这是因为常绿树种在冬季也保持着生长,而落叶树种则会进入休眠状态,减少受到冻伤的风险。

3. 冻伤对林木的影响:林木冻伤不仅会导致枯死和凋落,还会对林木的生长和繁殖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冻伤后的林木生长缓慢,树干易折断,枝叶稀疏,甚至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4. 林木自身的适应机制:调查还发现,一些林木具有一定的自我适应机制,能够在气温骤降时减少冻伤的风险。

这些林木在枝干和叶片上形成了一层保护性的绒毛,可以有效减少水分散失和冻结的风险。

5. 人为因素的影响: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对林木冻伤产生一定影响。

过度砍伐、环境污染和土地开垦等活动会破坏林木的生态环境,使其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冻伤的侵害。

调查结论:林木冻伤是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气温的忽冷忽热使得林木的生存环境变得不稳定。

为了保护林木免受冻伤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气象监测,及时预警气温波动,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加强林木的管理和保护,合理规划林木的分布和种植,提高林木的抗冻性。

此外,减少人为因素对林木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为林木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

苦楝无性系苗期生长比较

苦楝无性系苗期生长比较

苦楝无性系苗期生长比较曹国华;沈彩芹;王伟伟;孙翠霞;隋德宗【摘要】为选育速生苦楝良种,以前期筛选的42个苦楝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东台林场开展苗期生长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参试苦楝无性系苗期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地径、苗高变异系数分别为19.9%和15.25%;S20,S7,309,S80和122等5个无性系生长表现最优,苗高和地径均超过对照苏楝1号10%;53,A663,296,S132,A562和S26等6个无性系生长表现较差,苗高和地径均低于对照20%.该研究结果为后续对比试验林参试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撑.【期刊名称】《江苏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43)005【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苦楝;无性系;地径;苗高【作者】曹国华;沈彩芹;王伟伟;孙翠霞;隋德宗【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林场,江苏东台224242;江苏省东台林场,江苏东台22424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53;江苏金海岸园林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725;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11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33苦楝(Melia azedaeach L.),落叶大乔木,是我国重要的多用途乡土造林树种[1-2]。

苦楝木材易加工,纹理粗而美丽,是上等家具、建筑和雕刻工艺用材[3];苦楝树形优美,枝叶秀丽,花絮大,是优良的园林景观绿化树种;苦楝根、皮、花、果均可入药,是高效、低毒的广谱植物源农药[4-6];苦楝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可在含盐量0.46%以下的盐碱土上正常生长[7]。

苦楝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和多种经济价值,在今后林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对苦楝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内含物提取[8-10]、种源选择[11-12]和抗性研究[13-14]方面,对于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少见报道。

2000年,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收集苦楝种质资源38个种源、168个家系,分别保存在宿迁宿城区、盐城大丰和盐城东台。

苦楝聚群子代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苦楝聚群子代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rk l+S + / =f i i +g () 1
式 1 表示第 k 中, 个群体第 i 个个体第_ 『 个观测值, 为总均值, 为群体效应, I f 为群体内个体效应 ; e  ̄为试验误差。采用 S S ( i A 一般线性模型 ( L G M) 。 绘制苦楝苗期树高生长 曲线及拟合苦楝苗高生长模型,对 6 个苦楝群体苗高生长模型两两群体进行成对数
维普资讯
第2卷



VO . 6 No 2 12 . M a.2 OO6 r .
2 年 3月 06 0
I CI J U . O ZHEJ ANG FOR. S . & TECH O R F
新乡群体 ( 7 2 个个体 ) 、徐州群体 (0 3 个个体 )、兰考群体 ( O 3 个个体 )、琼山群体 (0 3 个个体 ) 、西昌群 体 (1 3 个个体 ) 、福州群体 (0 3 个个体 ) 、红河群体 ( 0 3 个个体 ) 、临安群体 ( 0 3 个个体 ), 20 年 4 于 04 月
关键词:苦楝;生长曲线 ; 生长节律;t 检验
中图分类号 :¥ 9 .3 7 23 文献标识码 :A
子代苗期试验是将诸多群体, 家系的遗传材料放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研究群体间、家系间的遗传变异。 本研究 在苦楝 ( l zd m h 同一地点育苗的基础上 , Mea aea c ) i 对苦楝苗高生长节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测定评价苦楝种内
生长 指标 。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试 验 地 点 .
育苗地选择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京市种苗站苗圃, 进行多群体同时育苗,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 气候 ,年均温 1 1℃,年降水量 60 i, 0 2 0 rn 年无霜期 10 20 。 a 8 — 0 d

不同产地苦楝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不同产地苦楝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不同产地苦楝苗期生长节律研究蔡金峰;郁万文;汪贵斌;曹福亮【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22(42)6【摘要】苦楝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性。

为进一步做好苦楝种源筛选和良种选育工作,该文对不同产地苦楝实生苗生长性状和各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揭示了苦楝苗期生长规律。

以15个产地的1年生实生苗为试材,对苗高、地径、复叶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等生长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并用Logistics 方程对生长节律进行了拟合。

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苦楝苗高、地径生长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及复叶相关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性水平;(2)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且均存在2次生长高峰,与苗高生长高峰出现时间相比,地径生长高峰出现时间较晚;(3)Logistic拟合方程的R^(2)为0.976~0.994,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说明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苦楝的生长节律;(4)总体上地径速生期较苗高速生期长20~30 d,北方产地苗高和地径进入速生期和结束速生期的时间均早于南方产地,速生期苗高和地径累积生长量均超过总生长量的60%;(5)各生长指标均与纬度负相关,苗高、生物量及复叶面积与经度正相关,其他指标与经度负相关。

综上结果表明,苦楝为全期生长型树种,各生长性状在产地间达显著差异水平,生长受纬度和经度双重控制,以纬度控制为主。

【总页数】11页(P1018-1028)【作者】蔡金峰;郁万文;汪贵斌;曹福亮【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S723.1【相关文献】1.苦楝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和生长节律研究2.不同种源苦楝苗期生长性状变异研究3.苦楝无性系苗期年生长节律研究初报4.苦楝家系苗期年生长节律研究初报5.苦楝聚群子代苗期生长节律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解决全球难题之树——苦楝

可解决全球难题之树——苦楝

可解决全球难题之树——苦楝园林绿化中,多样性选择引导市场多样化发展,具备市场潜力的优良乡土树种被发掘的越来越多,而苦楝则是其中之一。

苦楝如何能在乡土树种占据一席之地?又是如何崛起?苦楝报价根据苗木通大数据全国各地报价分析,胸径10cm报价为400元/棵,12cm报价为680元/棵,15cm报价为900元/棵,18cm报价为1200元/棵。

以上报价为2017年10月报价均价。

1.苦楝不“苦”苦楝,楝科落叶乔木,开蓝色花,结果。

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较耐寒。

适生性广,耐干旱、贫瘠。

生长迅速,树干笔直、冠形优美,耐烟尘,抗二氧化硫和抗病虫害能力强,且净化空气,因其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是一般树种的4—5倍,这些特点也使得楝树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难题之树”。

宜作庭荫树及行道树,孤植、丛植、配植均能具有极佳的观赏效果。

苦楝树叶耐烟尘、抗二氧化硫,是良好的城市绿化及工厂矿区绿化树种。

苦楝树全身是宝。

枝叶可驱赶蚊虫、净化空气,花、果、叶、皮均可入药;木材纹理粗而美,质轻软,有光泽,是家具、建筑、船舶等良好用材。

不仅美化绿化价值高,经济价值也极高。

园林景观中运用,苦楝树形高大,枝干修长洒脱,树冠宽阔而平整,枝叶疏展,夏日开蓝紫色花序,淡雅秀丽;秋日果实累累,冬日落叶后,金黄色果实和褐色枝干互相衬托,为冬日添一处景致。

2.苦楝大热背后存在的问题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何况苗木树种,既然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缺点自然也不可避免。

第一,苦楝树行高大,木质轻软,枝干易折断,抗风性较差。

第二,楝树果实繁盛,自我繁殖能力强,在园林运用中易对邻近树种造成侵略性。

第三,楝树生长速度快,耐粗放管理是建立在根系粗壮、扎土深厚的基础上。

相对应浅根系少,大树移栽成活率会打折扣,且园林绿化移植频率过高,不利于苦楝生长。

3.直视问题,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态园林理念深入人心,适生区域广、树体高大、花色艳丽、耐瘠薄、抗病虫害强等众多优点的楝树,逐渐引起了园林绿化从业者的重视,苗木从业者也看到了楝树的潜力开始规模化培育。

苦楝木[主要分布于四川等地区的树木]

苦楝木[主要分布于四川等地区的树木]

苦楝木[主要分布于四川等地区的树木]苦楝木主要分布于四川等地区的树木苦楝木,(拉丁学名:Melia azedarach.),英文名或别名:China-Berry。

也叫楝枣、楝树、森树。

落叶乔木,楝科楝属,高达10~20m。

其树皮纵裂,暗褐色,紫色老枝,有大量细小皮孔。

喜欢温暖及暖热气候。

极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钙质土、石灰岩山地均能生长。

耐干燥瘠薄,耐尘烟。

生长轮明显。

环孔材,早材管孔大小中等,宽2~5细胞,在肉眼下可见;晚材管孔较少,只可在放大镜下可见。

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环管状。

木射线细,肉眼可见。

管孔团及少数径列复管孔2~4个和单管孔。

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

轴向薄壁组织略多,轮界状,环管束状及环管状,在晚带常呈不规则短弦带。

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偶见;多列射线2~6细胞,高多数10~20细胞。

射线组织异形Ⅲ型。

射线细胞少数含树胶。

基本信息中文名苦楝木拉丁学名Melia azedarach.别名楝枣楝树森树形态特征苦楝的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为浅红褐色,边材浅黄褐色。

在纵面略具姜黄色条纹,纹理或斜或直,结构较细,带光泽。

生长轮明显。

环孔材,早材管孔大小中等,宽2~5细胞,在肉眼下可见;晚材管孔较少,只可在放大镜下可见。

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环管状。

木射线细,肉眼可见。

管孔团及少数径列复管孔2~4个和单管孔。

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

轴向薄壁组织略多,轮界状,环管束状及环管状,在晚带常呈不规则短弦带。

木射线非叠生,单列射线偶见;多列射线2~6细胞,高多数10~20细胞。

射线组织异形Ⅲ型。

射线细胞少数含树胶。

苦楝木分布范围在中国,从两河两山到陕西南部及甘肃东南部,东起台湾,西到四川、云南,南至广东、海南均有野生或是栽培。

主要价值苦楝木材气干密度0.456~0.543 g/cm3。

其材质轻软坚韧,纹理粗而美丽,有光泽,容易加工,材色及油漆性能优良,板面上纹理常局部扭曲,极美观。

不同立地条件与造林密度对苦楝枝下高生长效应的影响

不同立地条件与造林密度对苦楝枝下高生长效应的影响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9, 9(1), 65-70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9 in Hans. /journal/hjashttps:///10.12677/hjas.2019.91011Effects of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andAfforestation Density on Growth Effect ofMelia azedarach Height under BranchMin ChenShouni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 Shouning FujianReceived: Jan. 2nd, 2019; accepted: Jan. 17th, 2019; published: Jan. 24th, 2019AbstractAdopting the method of two-factor random block experiment design, the afforestation experiment of Melia azedarach was carried out in Nanyang Town, Shouning County. The growth status of six-year-old Melia azedarach plantation in DBH, tree height and height under branches was inves-tigated: Afforestation densit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DBH (F A = 6.84 > F0.05 = 3.84); site condi-tions have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on DBH (F B = 10.22 > F0.01 = 8.65), tree height (F B = 8.57 > F0.05 = 4.46) and height under branches (F B = 9.89 > F0.01 = 8.65). Young age is the key period for height growth of Melia azedarach. The growth rate of height in young age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its height under branches. Therefore, selecting the forest land with good site condition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young Melia azedarach trees, increase its height under branches and the output of standard timber.KeywordsMelia azedarach L., Site Conditions, Afforestation Density, under Branch Height, Growth Effect不同立地条件与造林密度对苦楝枝下高生长效应的影响陈敏福建省寿宁县林业局,福建寿宁收稿日期:2019年1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24日陈敏摘要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寿宁县南阳镇境内选择立地条件中等以上的林地,进行苦楝造林试验。

乐昌市园林植物冻害调查与分析

乐昌市园林植物冻害调查与分析

乐昌市园林植物冻害调查与分析作者:梁庆朱火生来源:《广东园林》2023年第05期摘要:調查了经历乐昌市2020年12月—2021年1月低温天气的园林植物的受冻害、需处理和恢复的情况,记录到受冻害的园林植物有124种(含杂交种、变型和园艺品种),具有受冻害种类较多、外来植物受冻害比例高和同种植物受冻害程度因地或苗而异的特点。

受冻害的主要原因除了长时间的低温天气外,还有苗木栽培时间短、引种不科学、管理粗放等。

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区别选择南北两地种类;尽量使用本地苗圃培育的苗木,少用外来苗木;加强人工管护和灾后处理;提前炼苗。

关键词:园林植物;冻害;抗寒性;防寒措施;乐昌市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23)05-0085-04收稿日期:2022-07-27修回日期:2022-12-28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situation of freeze injury, need to be treated and recovery of landscape plants experiencing the low-temperature weather from December 2020 to January 2021 in Lechang City and recorded 124 species(including hybrids, varieties andcultivars) of landscape plants suffered from freeze injury, characterized by more species of freeze injury, a high proportion of exotic plants suffered from freeze injury, and the degree of freeze injury of the same species varying from place to place or from seedling to seedling. The leading cause of freeze injury to landscape plants, in addition to a long period of low-temperature weather, are seedlings cultivated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unscientific introduction, sloppy management,and so on. It is recommended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right place and suitable trees, select plant species scientifically and differentiate between species from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try to use seedlings cultivated in local nurseries and use fewer exotic seedlings; strengthen manual care and post-disaster treatment; and refine seedlings in advance.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Freeze injury; Cold resistance; Cold-proof measure; Lechang City冻害是植物在温度低于0℃时,因体内产生冰冻而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1]。

园林植物育种学——引种

园林植物育种学——引种

第四章引种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正确理解引种驯化的理论基础,把握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

2.掌握引种的程序与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种的原理与方法步骤。

难点:引种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一、引种的概念指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或栽培区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的方法。

广义的引种:是指从外地和外国引进新植物、新品种以及和遗传育种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遗传资源。

狭义的引种:将园林植物品种从原有分布范围引入新的地区栽种。

简单引种:引种地与原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只需采用简单的栽培措施就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

驯化引种:引种地与原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人工措施改变其遗传组成才能适应新环境,或者必须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

二、引种的作用与意义1 .与其它育种方法相比,引种所需的时间短,见效快,投入的人力物力少,因而是最为迅速而经济地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一种有效方法。

快速、经济2 .引种驯化为丰富我国及世界园林植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例一: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园林植物。

如我国现在大量栽培应用的悬铃木、池杉、湿地松、黑松、火炬松、一串红、矮牵牛、万寿菊、百日草、金鱼草、香石竹、郁金香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实例二:国内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的引种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实例三:我国园林植物被引种到世界各地。

如梅、兰、菊、荷花、牡丹、芍药、杜鹃、丁香等现已遍及全世界。

3 .通过引种可使某些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

如:橡胶原产巴西,引种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目前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90% ;美国辐射松引种到新西兰,其生长优于原产地, 40 年生树高达 42.7m 。

4 .引入各种种质资源,可为育种提供新的材料,是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如:中国月季×古代月季 e 现代月季;野生的毛华菊、紫花野菊等× ‘ 美矮粉' e “ 国庆” 开花的地被菊新品种群。

苦楝优良家系的初选

苦楝优良家系的初选
ed in large areas of Guangdong. Five excellent families with overall outstanding features were further selected with the average tree height,average DBH and genetic gain that were all great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top 10% families as the selection criteria. In add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on,overall growth of 10 families such as No.214,No.227 had good performance and excellent individual traits,which could be used as potential candidate provenances. Key words:Melia azedarach;family;traits;variation;preliminary selection
were subject to strong genetic control compared with crown width and tree height. Twenty-three superior fami⁃ lies were preliminarily selected by comprehensive index of multiple traits,which were suitable for being plant⁃
第 48 卷 第 1 期 2019 年 3 月
广西林业科学 Guangxi Forestry Science

河南商丘苦楝成为潜力树种

河南商丘苦楝成为潜力树种

河南商丘苦楝成为潜力树种近日,记者在河南商丘市采访时了解到,苦楝成为了当地的潜力树种。

在夏邑县河南省景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苗圃里,苗圃经理高帅伟正带领当地和来自河北的苗木采购商察看苦楝的长势。

高帅伟(左二)带领客户察看苦楝长势河南省著名苗木经纪人,百家联合总经理王纪伟在认真察看了苦楝的长势后连连称赞,他说:“苦楝是一个优秀的乡土树种,适生区域广,而且耐粗放管理,病虫害很少,更重要的是,它是不可多的开花乔木,蓝色的花使得它身价倍增。

当前,市场对苦楝的需求量是不小的。

”而河北知名苗木经纪人张家超看到长势旺盛的苦楝后,表现得格外兴奋,他告诉记者,在冀中地区苦楝存圃量是比较少的,但市场的需求量比较大,仅今年春季,他就推掉了好几个单子,早知夏邑这里有这么好的苦楝,他就不推单子了。

高帅伟说,当初选择种植苦楝,主要考虑它是一个低碳树种。

“苦楝特别干净,几乎没有病虫害,长势也比较快,树干直,树冠大,适合作行道树,也可以片植,应用面很广。

”苦楝开花河南省知名苗木专家冯献宾硕士说,作为重要的乡土树种,目前苦楝的应用量还不够广,这源自于大家对其了解不够,他认为,应该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苦楝,种植苦楝,应用苦楝。

“高经理的苦楝堪称上品,要干有干,要冠有冠,又有量,在市场上一定很抢手。

”百家联合副总经理夏盼盼说,这是她看到的最好的苦楝之一,她建议高帅伟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对打药等影响环境的问题也更加关注,苦楝病虫害很少,又耐粗放管理,种植后,肯定会受欢迎。

”夏盼盼说,作为为数不多开蓝色花的乔木,苦楝已经引起了很多设计师和园林工程商的关注,未来苗木业将开启苦楝时代。

高帅伟介绍说,他们公司培育的苦楝销售区域非常广,北到河北、山东,南到安徽、江苏,目前不仅走量大,而且价格比较高,根本不愁销售。

冯献宾认为,苦楝的应用深度还需挖掘,我们不能只关注其是低碳树种,要在观花和观叶上下功夫,作文章。

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苦楝(学名: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园林绿化植物。

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环境条件和产业发展需求,对苦楝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以下是对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1. 生长环境适宜:苦楝树木喜光、耐寒、耐旱,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

天水市属于温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条件对苦楝的生长非常有利。

天水市地势较高,土壤肥沃,适合苦楝的生长。

2. 抗污染和净化空气能力强:苦楝具有良好的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能力。

它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并且具有除尘防尘、吸收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3. 经济价值高:苦楝的树皮和树脂都是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苦楝树脂是制作漆器的主要原料,而苦楝树皮则可以提取出苦楝素,具有清热解毒、止痛、降血压等药用价值。

种植苦楝不仅可以提供中药材供应,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4. 更好地保护环境:苦楝具有良好的固土护水能力。

苦楝根系发达,能够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苦楝的茂密树冠可以起到遮阳、防尘、减少噪音等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绿化美观度高:苦楝是一种四季常绿的树木,枝叶繁茂,树姿优美。

苦楝树皮呈银灰色,搭配茂密的绿叶和丰富的果实,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种植苦楝可以增添城市的绿化面积,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

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苦楝不仅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具备优良的抗污染、净化空气、固土护水能力,并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在种植苦楝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加强管理和保护,确保苦楝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最终,可提升天水市城区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苦楝不同种源在广东生长适应性表现及早期选择

苦楝不同种源在广东生长适应性表现及早期选择

苦楝不同种源在广东生长适应性表现及早期选择何霞;吕子豪;廖柏勇;石鸿辉;李华强;杨嘉麒;王芳;陈晓阳【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8)003【摘要】为探讨幼林期苦楝不同种源的生长适应性,并初步筛选优良种源,为广东及周边地区苦楝种子调拨提供试验依据,对2个试验点3年生的53个苦楝种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苦楝于雷州生长更快,且种源间差异更为显著;苦楝种源间存在极大的遗传差异,生长性状主要被地点效应影响,形质性状受遗传控制较小,保存率由种源遗传基础与生长环境共同控制;性状相关表明生长速度快的种源,其树冠茂盛,干型良好,可以通过树高和胸径两个性状的综合排序,并结合保存率分析进行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来自海南,广东与福建等3省的种源在广东适应性强,而北方种源适应性极差,说明在广东地区引种北方种源具有一定风险,建议在同一或相邻物候区内进行引种栽培:初步选择出6个优良种源供广东及周边地区苦楝种子调拨,分别为贵州册亨(843)、福建漳平(103)、湖南新宁(349)、广东郁南(413)、广东开平(415)与广西钦州(631),这些种源的保存率范围为0.51~0.77,树高与胸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0.58%与21.8%.【总页数】7页(P44-50)【作者】何霞;吕子豪;廖柏勇;石鸿辉;李华强;杨嘉麒;王芳;陈晓阳【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雷州林业局,广东湛江524348;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72.5【相关文献】1.苦楝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和生长节律研究 [J], 陈丽君;刘明骞;廖柏勇;惠文凯;邓小梅;陈晓阳2.苦楝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J], 欧斌; 李畅; 梁跃龙; 卢清华; 韩璐; 李远章3.苦楝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J], 欧斌; 李畅; 梁跃龙; 卢清华; 韩璐; 李远章4.苦楝不同种源生长分析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J], 欧斌;朱江华;韩璐;李畅;李远章;徐晨;郭庭铣;崔子佳5.苦楝不同种源生长分析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J], 欧斌;朱江华;韩璐;李畅;李远章;徐晨;郭庭铣;崔子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土壤条件下苦楝生长特征比较

不同土壤条件下苦楝生长特征比较

不同土壤条件下苦楝生长特征比较曹建新;苏文华;张磊;张光飞;马赛宇【摘要】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不同土壤条件下苦楝生长量、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等参数.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石灰土上苦楝的生长比酸性土上要好,具有较高的生物量积累.说明苦楝能够适应石灰岩土壤,可作为云南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9)002【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苦楝;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作者】曹建新;苏文华;张磊;张光飞;马赛宇【作者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91;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216;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9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330.5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为楝科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在云南全省均有分布,适应性广。

苦楝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树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清热解毒、去火止痛、驱虫治疝的良药,已作为新型的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此外,苦楝树形美观,可作为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其木材轻软,可作为上等家具、建筑、乐器等用材[1-2]。

我国石灰岩分布面积广,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3]。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2%,近25年来,石漠化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约为147.5 km2/a[4]。

本文对苦楝在石灰土和酸性土上栽培的生长特征进行比较,旨在探讨不同土壤条件对苦楝生长的影响,以及苦楝的适应特征,为云南石灰岩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石灰岩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适应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2004年12月,到昆明西郊的不同地段分别采集酸性土和石灰土样本,每种土壤采集3~5个点,组成混合样。

不同产地降香苗耐寒性差异研究

不同产地降香苗耐寒性差异研究

浙江林业科技,2018,38(3):63-66J Zhejiang For Sci Technoldoi:10.3969/j.issn.1001-3776.2018.03.011不同产地降香苗耐寒性差异研究 李效文1,刘星1,雷海清1,高媛2,陈秋夏1(1.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温州 325005;2.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杭州 311300)摘要:为分析不同产地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的耐寒性差异,对6个产地(海南三亚、广西凭祥、广东广州、福建漳浦、福建仙游、浙江温州)3年生容器苗进行半致死温度试验测定和越冬寒害实地调查,以分析其在温州的耐寒差异。

结果显示:供试6个产地苗的耐寒性强弱顺序为:温州>仙游>漳浦>广州>凭祥>三亚,温州母株大树上采种繁育的苗木耐寒性最强,说明已逐渐适应温州的气候环境。

本文可为温州各地引种降香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降香;半致死温度;寒害指数;寒害等级;耐寒性试验中图分类号:S792. 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776(2018)03-0063-04Experiment on Cold Endurance of Dalbergia odorifera Seedlings from Different PlacesLI Xiao-wen1,LIU Xing1,LEI Hai-qing1,GAO Yuan2,CHEN Qiu-xia1(1.Zhejiang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Crops, Wenzhou 325005, China; 2.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Abstract: The 2-year container Dalbergia odorifera seedlings from Sanya of Hainan, Pingxiang of Guangxi, Guangzhou of Guangdong, Zhangpu of Fujian, Xianyou of Fujian and Wenzhou of Zhejiang were planted in March of 2015 in Ouhai of Wenzhou, Zhejiang province for cold tolerance test. Experiment on lethal temperature (LT50) was carried out in November of 2015 and cold damage observations in February of 2016.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old endurance of seedlings from six place was ordered by of Wenzhou > Xianyou > Zhangpu > Guangzhou > Pingxiang > Sanya.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seedlings of D. odorifera from Wenzhou had the best result, indicating that it could adapt to be planted in Wenzhou. Key words: Dalbergia odorifera; LT50; cold damage grading; cold damage index降香Dalbergia odorifera,豆科Leguminosae黄檀属Dalbergia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国家标准5属8类33种红木之一,9 ~ 15年生开始形成心材,25年生时心材百分率平均为30.53%[1]。

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引言: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苦楝的生长环境、适应性、效益、管理与维护措施以及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潜力进行研究,探讨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为提升城市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字数达到要求,内容完整】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苦楝在城市绿化中的适应性和效益,以及苦楝对城市绿化的推动作用和可持续性。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苦楝在城区绿化中的生长环境及特点,为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2. 分析苦楝在城市环境下的生长特性和适应能力,为其在城市绿化工程中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3. 研究苦楝在城市绿化中的效益和作用,从生态、环境和经济等方面探讨其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性。

4. 探讨苦楝的管理与维护措施,为城市绿化工作人员提供管理实践的建议和指导。

5. 分析苦楝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潜力,探讨其在城市绿化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城市绿化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全面评估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推动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

1.3 研究重要性苦楝在天水市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分析研究至关重要。

苦楝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且对环境要求不高的植物,可以在城市中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其根系发达、枝叶茂密,可以很好地挡风遮雨,起到净化空气、降低污染的效果。

苦楝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中药炮制,并且其果实可以食用,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苦楝的树皮可以提取出有机颜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苦楝在城区绿化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苦楝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ng fM .a e ar c o 1 feen o en n e o l e d vd d it it cs Thee wa ini c n o iie r l — a eo z d a h f m 0 di r tpr v a c sc u d b i ie n o3 d sr t. r f i r s a sg f a tp stv e a i
ya u n,G i ,YU F n - u n UO Je a gy a
Ab t a t S e sfo 1 r v n n e r ol ce o c n u t a x e me to i e e c s o o d r ss n e i l s r c : e d r m 0 p o e a c s wee c l td t o d c n e p r n n d f r n e fc l e it c n Mei e i f a a
gig h n i l ,S a x >Hu n g n ,Hu e >S e C u t n agag bi h o ny,An u >Z o g h i h n mu,He a .Ac od n o t e c l e itn e h au a nn c r i gt o d r ssa c ,t en tr l h
id x o n e f ae aa h se l g o iee t r e a c s T e xe t f nu o l b r n e o i w a a ・ zd rc e di s m df rn po n n e . h tn o jr c u e r g df m hg t l s n n f r f v e i y d aa r h oo N nn , u n x >C a gh ,H n n>Pn tn F j n>N nig J n s i G a gi h n s a u a g ig , ui a a a j , i gu>H n z o , h j n n a a gh u Z ei g>J j n , i g i a — a i i g J n x >Y n ua a
正相 关 。
关 键 词 : 楝 ; 地 ; 木 ; 寒 性 苦 产 苗 抗
Th i e e c fc l e i a c nMei zd r c edig mo g df r n r v n n e N i- edf rn eo od r s tn ei l ae a a h se l sa n i e e tp o e a cs f s a n f WA G J a
■工
■霸
■ 哪
】r_I
di1 . 9 9 ji n 10 - 1 1 2 1 . 3 0 7 o:0 3 6 / . s .0 0 8 0 . 0 10 . 1 s
不 同产 地 苦 楝 苗 木 抗 寒 性 差 异
王 家 源 郭 杰 喻 方 圆h , ,
( . 京 林 业 大学 森林 资 源 与 环 境 学 院 , 京 20 3 ; . 苏 大 学 出版 社 ) 1南 南 10 7 2 江 摘 要 : 集苦 楝 自然 分 布 区 内 1 产 地 种 子 , 镇 江 开展 田 间 苗期 试验 , 讨 不 同 产 地 苦 楝 苗 木 抗 寒 能 力 的 差 采 0个 在 探 异 。 结 果表 明 : 遭 遇 20 在 0 8年 初 一 .  ̄ 端 低 温 后 , 部 产 地 的 苗 木 均 遭 受不 同 程 度 的 冻 害 , 产 地 苦 楝 苗 木 的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极 全 各
分 为 3类群 。苦 楝 苗 木 的 抗 寒 性 与 纬 度 极 显 著 正相 关 , 年 均 气 温 、 霜 期 极 显 著 负 相 关 , 与 经 度 、 拔 和 年 降 与 无 而 海
雨 量 无 显 著 相 关 ; 同 产地 间 苦 楝 苗 木 的 抗 寒 性 与 地 径 极 显 著 负相 关 , 同一 产 地 内 苗 木 的抗 寒 性 与 地 径 极 显 著 不 而
ae aa h se l g f m df rn po e a c s ho g e re h ni g T er u s hw dta a edig f 0 zd rc e di s o iee t r n n e tr hf l s v y nZ e j n . h s l o e t l s e l s n r f v u i du i a e ts h l n o1 p oe a c s e u ee o reig i u e i d f e tl es w e u j td t a xr o e ea r o r n n e r s f rd f m f z n r s n ie n e l h n s b ce o n e t me l t v w e f r e n ji f r v e e w mp rt e f u
冻 害 率 、 均 冻 害级 值 和 冻 害 指 数 存 在 显 著 的 差 异 , 受 害 程 度 大 小 可排 序 为 广 西 南 宁 >湖 南 长 沙 >福 建 平 潭 > 平 按
江 苏 南 京 >浙 江 杭 州 >江西 九 江 >陕 西杨 凌 >湖 北 黄 冈 >安 徽 歙 县 >河 南 中 牟 。 1 产 地 苦 楝 根 据 抗 寒 能 力 可 0个

7 4 i 20 .T eew r s n cn iee csi f eigi uyrt. vr e r z g nu vl n ez g n r . ℃ n 0 8 hr ee i i at f rne ez jr a aea e i jr l e adf ei jy gf i df nr n n e ? fe n i y e g r n i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