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第四单元第13讲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第四单元第13讲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第四单元第13讲

第四单元第13讲细胞的增殖

知能达标训练

真题演练

1.(2011·上海单科)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

解析由图可知a为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故为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生活状态下是紧贴在一起的,故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此过程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答案 B

2.(2010·海南生物)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解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A错误、C正确;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中,B错误;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错误。

答案 C

3.(2010·上海生物)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线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解析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性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前期、间期和中期,故选C。

答案 C

4.(2010·天津理综)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如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解析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需用解离液(盐酸+酒精)对剪取的2~3mm的根尖进行解离处理。因解离液可杀死细胞,故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均是停留在某一细胞周期的死细胞。视野中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M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两倍。由图示可看出该视野是高倍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后所观察到的。

答案 B

5.(2009·广东生物)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解析动物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主要出现在高等生物分化的细胞中,比如鸡胚的血细胞、蛙的红细胞等。

答案AC

6.(2011·上海单科)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

图1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方框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图1

图2

(1)图1中,X期代表________;细胞内X期后加倍的细胞器是________;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________期的细胞。1期末消失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

(2)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2中,组蛋白基因表达时,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2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多选)

A.[5] B.[6]

C.[7] D.[8]

E.[9] F.[10]

解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G1、S和G2期)分裂期,分裂期又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与末期。根据箭头信息可推知中,Y为G1,期,X为G2期,在G2期加倍的细胞器为中心体;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分裂前期核膜、核仁

消失。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场所分别是细胞核与核糖体。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1)DNA合成后期(G2期)中心体[2]中核仁、核膜

(2)[6]细胞核[7]核糖体

(3)A B D F

限时检测

(限时45分钟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2·辽宁大连24中质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

A.它的寿命有限

B.它所生活的环境有限

C.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

D.因为细胞具有分裂周期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这样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就越小。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主要受限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答案 C

2.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一个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B.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C.甲→甲的过程为一个细胞周期

D.乙→乙的过程为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细胞周期是指从上一次分裂结束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分裂过程中,先有分裂间期,后有分裂期,当分裂期结束时则形成了2个子细胞,这时又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明显比分裂期要长,所以图中阴影部分为分裂期,无阴影部分为分裂间期。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向,乙应为分裂期结束,即为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从乙顺着箭头方向到达甲,则为分裂间期;从甲到乙则为分裂期,乙又为下个细胞分裂间期的开始。所以一个细胞周期应从乙到达乙。

答案 D

3.(福州八中质检)下图是某细胞进行增殖时可观察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①L期有8条染色体②P期紧接在L期之后③P期与M期细胞内核DNA数相等④P 期有8条染色单体

A.①③B.①②

C.①④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染色体数与着丝点数一致,L期有4条染色体;P期着丝点分裂,不存在染色单体。

答案 D

4.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目随着染色体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C.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会出现加倍现象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始终保持一致

解析有丝分裂的间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在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但染色单体数目为零。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单体的数目不会始终保持一致。

答案 C

5.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化的是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②变形虫细胞③大肠杆菌细胞④蛙的红细胞⑤蛙的囊胚期细胞⑥人的造血干细胞

A.③⑥B.③④

C.①⑤D.②④

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答案 B

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A.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B.染色体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出现和纺锤体出现D.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分裂过程。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粒的复制也发生在此时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板的出现为末期,纺锤体出现为前期,着丝点分裂为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答案 A

7.选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判定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部位

A.有蛋白质的合成B.有RNA的转录

C.有DNA的合成D.光合作用旺盛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分生组织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进行DNA的复制,而不分裂的细胞是没有DNA复制的。

答案 C

8.(2012·济南一模)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B.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C.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解析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纺锤体已经形成,核膜、核仁已经消失。赤道板仅表示位臵,细胞无此结构。细胞膜、细胞壁还存在。

答案 A

9.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由有丝分裂过程――→回忆各时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 分子数目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

①、②、③所代表的时期。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答案 C

10.在长颈鹿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期中,参与的主要细胞器有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解析 核糖体在间期进行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分泌物及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内质网加工分泌物及合成脂质;中心体形成纺锤体,线粒体提供能量,所以选B 。

答案 B

11.(2011·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 .①中完成DNA 的复制及相关蛋白的合成

C .②和③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D .若此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①中会发生联会

解析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图示是一个细胞增殖形成两个细胞,应该是有丝分裂,但没有中期,不能算完整细胞周期,①表示核膜破裂,染色体清晰,为分裂前期,②是末期开始;③新细胞核形成,是末期或子细胞,④是间期,有完整细胞核,如果细胞要增殖,DNA 复制在④时期;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在前期,所以是在①时期。

答案 D

12.(2012·江苏镇江一次调研)有同学在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在

显微镜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取材位置不合适B.视野选择不合适

C.解离时间不合适D.取材时间不合适

解析图示细胞形状大多为长方形,不是正方形,可能是伸长区

细胞而不是分生区细胞,因此观察不到细胞的有丝分裂。

答案 A

二、综合题(共3小题,满分44分)

13.(14分)下图一所示为某种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几个时期,图二是分裂各阶段细胞的核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生物是动物还是植物?________,写出一条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一按照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没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

(3)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二的________阶段(填图中字母)。

(4)如果将此生物的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当细胞分裂至图一中A所示时期时,细胞中含放射性的DNA占总DNA的________%(不考虑细胞质中的DNA)。

(5)图二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d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1)由于图一细胞无细胞壁,且细胞分裂时未形成细胞板,而是通过缢裂产生细胞,所以为动物细胞。(2)图一中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间期,C 为末期,D为后期,所以细胞分裂的顺序为BADC。(3)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往往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图二中表示DNA复制的时期是b阶段。(4)图一中A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每个核DNA分子都有一条链上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5)图二中在细胞分裂间期a、c时期mRNA都大量增加,说明这两个时段核糖体功能最活跃。图二中de段细胞质中mRNA 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并转录形成mRNA;二是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

答案(1)动物没有细胞壁(细胞分裂时未形成细胞板,而是缢裂)

(2)BADC BCD (3)b (4)100

(5)a、c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不能解旋并转录形成mRNA,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

14.(15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 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1.9 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__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分裂周期的相关知识。(1)细胞分裂周期中S期与M期之间间隔G2期,因而最快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的时间即为G2期的时间(2.2小时)。(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至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细胞分裂完成,细胞数量最多),即完成了一个分裂期,经历的时间为1.8小时,M期(分裂期)经历了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12→24→12。(3)加入过量胸苷后,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则对于一个连续分裂的细胞,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所需的时间是G2期、M 期、G1期三个时期的总和,即2.2+1.8+3.4=7.4小时。(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区别主要是植物细胞在赤道板附近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答案(1)2.2(2)M12→24→12(3)7.4(4)甲

(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

15.(15分)(2011·福州调研)洋葱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Ⅰ.(1)①表示提取洋葱叶子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数染色体数目最好的是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

④表示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________方移动。

Ⅱ.(1)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下图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上图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图。

(3)图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__,此时有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解析Ⅰ.(1)提取洋葱叶子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碳酸钙(保护色素)和二氧化硅(加速研磨)。②层析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层析时层板液没及滤液细线。(2)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数染色体数目最好的时期是中期(中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比为1∶2∶2。显微镜中成像与物体是完全倒臵的,中期细胞图位于视野的右上方,所以要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Ⅱ.(1)题中缺中期图,画图时要注意抓住有丝分裂中期图像的特点:染色体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地赤道板上。(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有丝分裂不同之处主要表

现在:一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二是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植物是从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动物是从细胞中部凹陷缢裂。(3)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暂时加倍,染色单体数为0条

答案Ⅰ.(1)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层析时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2)使细胞分散开来中1∶2∶2右上

Ⅱ.(1)如右图

(2)A、B

(3)C80 4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测试卷 第一讲 坐标系

第一讲 坐标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点M 的直角坐标为 ),则它的球坐标为( ) 5.2,,.2,,444453.2,,.2,,4444A B C D ππππππππ???? ? ????? ???? ? ????? 解析 :2,1,tan 0,tan 02,x 0. 4 11,,1 5.4 r y x ??θ?θπθππ θ=== === <-=-= <= =由≤≤得又≤所以 答案: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1,1)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在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以Ox 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对应的极坐标方程为 ( ) () B.. C. D.44A ρθρθππρθρθ? ?=- ? ? ?? ?- ?? =- =?=- 解析:由题意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1)2 +(y-1)2 =2. 化为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1)2 +(ρsin θ-1)2 =2.

∴0.40 4,04044 . . ρρθρθρρππππθρθρπθ?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过极点与等价对应的极坐标方程为 答案:A 3.在极坐标系中,点(ρ,θ)与(-ρ,π-θ)的位置关系为( ) A.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 B.关于极点对称 C.重合 D.关于直线θ= 2 π (ρ∈R)对称 解析:点(ρ,θ)也可以表示为(-ρ,π+θ),而(-ρ,π+θ)与(-ρ,π-θ)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故选A. 答案:A 4.在柱坐标系中,两点24,,04,,333M N π π???? ? ?? ??? 与的距离为( ) A.3 B.4 C.5 D.8 解析:解法一:由柱坐标可知M 在Oxy 平面上,N 在Oxy 平面上的射影坐标为 N |MN |4,24,,0MN 5.3. , C π'∴'===?? ??? 再由勾股定理得故选 解法二:可将M ?N 化为直角坐标 ,N(MN 5.. C =-∴=故选 答案:C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

2013 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 、选择题 1.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 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 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O2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3.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T 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 倍。只有 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 进化 长舌蝠从长筒花中取食花蜜 5.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噬菌体需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提取组织DNA 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PCR 呈指数扩增DNA 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非选择题 29.(16 分)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 10 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 天后测定叶片的CO2 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 ______ ,在________ 中将CO2 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 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_________ 。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CO2 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____ 。 (3)由图2 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__ 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________ 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 ___________ 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______ 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和速 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 ,则支持上述推 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篇一:20XX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20XX---20XX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组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0XX届高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又要面临20XX届的高考,综合以往的复习经验及近几年高考生物题型所发生的变化,在20XX年高考的一轮复习中,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轮复习大致还是以教材的编排顺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又要对一些章节和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其更具有系统性。在复习中要吃透《课程标准》和《河南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特别是《河南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题;同时,要立足于教材,狠抓“三基”,突出主干知识,着眼于能力培养。要精细备课,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搞好知识的串联,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要重视实验教学,加强探究性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时间安排: 第一轮从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以一轮复习资料《创新设计》为主,以其中的每一讲为单位,注重单元中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捋清知识点,

列成提纲,准确掌握重要概念、原理等,并辅以适量的训练题。第二轮,从20XX年3月至20XX年4月底,以各特征专题中的联系为专题,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以独立复习,加深、加宽为主,适当兼顾知识的综合。将知识间具有一内在联系的章节进行合理的综合、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第三轮从20XX年5月至20XX年高考前,主要进行高考模拟训练。 三、方法策略 1、注重基础;首先要通读教材。通过对教材的温习,能将课本相关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知识链条和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将所学的知识浓缩其中,将书本由“厚”变“薄”,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臵,弄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联想记忆,也有利于深层次拓展知识,更利于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实验;从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臵。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经常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一是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逐一复习;二是强化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生物也很注重探究性实验,要加强研究教材探究活动的设计,既要注重实验的原理,也要注重实验的方法 1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设计22.doc

9.4两个平面平行 ●知识梳理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交线平行. ●点击双基 1.(2005年春季,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分别在两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 C.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 D.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C 2.设a、b是两条互不垂直的异面直线,过a、b分别作平面α、β,对于下面四种情况:①b∥α,②b⊥α,③α∥β,④α⊥β.其中可能的情况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①③④都有可能,②不可能,否则有b⊥a与已知矛盾. 答案:C 3.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a、b是两条不同直线,在下列条件下,可判定α∥β的是 A.α、β都平行于直线a、b

B.α有三个不共线点到β的距离相等 C.a 、b 是α两条直线,且a ∥β,b ∥β D.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 ∥α,b ∥α,a ∥β,b ∥β 解析:A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 B 错,若A 、B 、 C 三点不在β的同一侧,则不能断定α∥β; C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 D 正确. 答案:D 4.a 、b 、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直线均不在平面,给出六个命题: .????;????????????????????αγγαβαγβγαααβαβαγγ∥∥∥⑥∥∥∥⑤∥∥∥④∥∥∥③∥∥∥②∥∥∥① a a a c a c c c b a b a b a c b c a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①④⑤⑥ ●典例剖析 【例1】设平面α∥平面β,AB 、CD 是两条异面直线,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且A 、C ∈α,B 、D ∈β,求证:MN ∥平面α. 剖析:因为AB 与CD 是异面直线,故MN 与AC 、BD 不平行.在平面α、β中不易找到与MN 平行的直线,所以试图通过证线线平行达到线面平行这一思路受阻,于是转而考虑通过证面面平行达到线面平行,即需找一个过MN 且与α平行的平面.根据M 、N 是异面直

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

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 【一】 1、抗生素: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的目的。 (1)抗生素多是一些带有环状碳链的化学物质。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给药途径,主要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抗生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很快就到达身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但是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抗生素一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只有游离形式的抗生素才能发挥其药效;结合形式的抗生素可作为储备力量,当血清中游离抗生素浓度下降时再逐渐释放。 (3)孕妇血清中的抗生素可以顺利地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中,为防止抗生素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抗生素产品说明书中都有“孕妇慎用”的提示。 3、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中有好转现象时停止用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对症下药不盲目;适时用药抓战机;集中药量打歼灭;切勿滥用抗生素。 4、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耐药菌株的增多,使得抗生素效果下降,不宜用抗生素做预防性使用;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如果使用抗生素,会掩盖临床表现,延误对疾病的诊治;不要只看广告吃药,服用抗生素药要遵照医嘱。切勿滥用。 5、怎样使用抗生素才能治病,又能尽量避免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避免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呢?首先,生病时应经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同时,瓜果蔬菜食用前应充分洗涤,以出去残留的耐药性细菌和抗生素。第三,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应尽量控制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农畜产品中抗生素含量的检测。 【二】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②特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③切割结果:产生两个带有黏牲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 ④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通常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催化对象: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DNA片段。 ②催化位置: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切口。 ③催化结果:形成重组DNA。 (3)常用的载体——质粒 【三】 (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含义和分类$lesson$ 1.含义。器官移植指的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摘取一个身体中有活力的器官,并把它置于自身或者通常是另一个个体体内的某一位置,去替代那些因为损伤、病变而失去功能、也无法医治的脏器,以达到拯救生命的一种现代治疗方法。 其中,捐出器官的一方称为供体;接受器官的一方成为受体。 2.分类。依据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分为

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及答案(北京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8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题目要求的一项。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 ..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 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 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 水平。由此无法 ..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5.在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 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 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3小题,共50分。 29.(18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

第八单元第28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知能达标训练 真题演练 1.(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率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A项正确;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刺激b,兴奋可直接经传出神经至效应器,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B项错误;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上的传导速度要快,C项错误;Ⅱ处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项错误。 答案 A 2.(2011·上海单科)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 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正常,但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至效应器,故阻断的位置是③——传出神经。 答案 C 3.(2011·高考安徽卷)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解析a~b段为去极化过程,Na+顺浓度梯度内流,方式为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项错误;b~c段Na+继续内流,B项错误;c~d段为复极化过程,K+外流即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项正确;d~e段K+继续外流,D项错误。 答案 C 4.(2011·高考广东卷)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解析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反射,所以该反射为条件反射,A项错误;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而不是听觉中枢,B项错误;该过程是经过声音刺激到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最后到肌肉的一系列过程,所以会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C项正确;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的程度,D项错误。

高考生物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提纲

2019年高考生物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提纲 2019年高考生物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提纲 一、细胞的基本知识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3.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无核膜,并不是真正的细胞核)[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硝化细菌] 4.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水绵-绿藻/伞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蛔虫] 5.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6.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视野亮)→移动视野中央(偏左移左)→高倍物镜观察(视野暗):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7.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含量不同。根据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C H O N P S K Ca Mg;微量元素有Fe Mn Zn Cu B Mo等(谐音:猛铁碰新木桶)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大量元素中,C H O N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其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4.构成细胞的化合物P17 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病毒的化学成分 病毒的化学成分为:DNA和蛋白质或RNA和蛋白质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

2013年普通高考数学科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36讲空间向量及其应用 一.课标要求: (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①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②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④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空间向量的应用 ①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③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④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二.命题走向 本讲内容主要涉及空间向量的坐标及运算、空间向量的应用。本讲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高考对本讲的考察形式为:以客观题形式考察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结合主观题借助空间向量求夹角和距离。 预测2013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将侧重于向量的应用,尤其是求夹角、求距离,教材上淡化了利用空间关系找角、找距离这方面的讲解,加大了向量的应用,因此作为立体几何解答题,用向量法处理角和距离将是主要方法,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力度。 三.要点精讲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向量: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如位移、

速度、力等。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说明:①由相等向量的概念可知,一个向量在空间平移到任何位置,仍与原来的向量相等,用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②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同一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 2.向量运算和运算率 加法交换率: 加法结合率: 数乘分配率: 说明:①引导学生利用右图验证加法交换率,然后推广到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成立。 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平行于记作∥。 注意:当我们说、共线时,对应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当我们说、平行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的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2016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1.(6分)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图中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框号 选项 12345 A组成细胞的化合 物 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B人体细胞的染色 体 常染色 体 性染色 体 X染色体Y染色体C物质跨膜运输主动运 输 被动运 输 自由扩散协助(易化)扩 散D有丝分裂分裂期分裂间 期 染色单体分 离 同源染色体分离 A.A B.B C.C D.D 2.(6分)葡萄糖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 3.(6分)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4.(6分)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5.(6分)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4分) 6.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刺激机体产生性免疫反应.(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和攻略

2019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和攻略 一。指导思想:以教材、生物课程标准、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顽强拚搏的斗志,达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为提高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高三第一学期至寒假前结束。 四。复习策略: “夯实基础,不留死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是一轮复习的基本策略,忌一轮做二轮的事,二轮做一轮的事,一轮、二轮不分,一轮复习是基础、是根本,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不能本末倒置,混乱不堪。 1.加强研究,把握方向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上海、广东、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全国理综卷4份及评价报告。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吃透它,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只有吃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高考试题,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的方向。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

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2.夯实基础,降低难度 (1)夯实基础: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中,没有基础就没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基础知识教学在高考中有重要地位:一方面高考试题的考试内容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试题中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仍占有较大比例;另一方面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或者学生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学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思维的不畅通,致使能力的培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把准确、深刻、系统、熟练、灵活作为目标。即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有关反应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模式;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降低难度:一轮复习必须立足课本、教参,以大多学生己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复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先通读课本,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画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科学前沿、实验等。 3.提高能力,突破方法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对能力的具体要求是:

2019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和攻略

2019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和攻略一。指导思想:以教材、生物课程标准、全国《考试大纲》和 《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 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 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 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顽 强拚搏的斗志,达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为提高成绩打 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高三第一学期至寒假前结束。 四。复习策略: “夯实基础,不留死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是一轮复习的基 本策略,忌一轮做二轮的事,二轮做一轮的事,一轮、二轮不分,一 轮复习是基础、是根本,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不能本末倒置,混 乱不堪。 1.加强研究,把握方向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 明》、近几年上海、广东、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全国理综卷4份及评 价报告。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只 有吃透它,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命 题的依据,只有吃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高考试 题,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的方向。教学的 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 能真正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2.夯实基础,降低难度 (1)夯实基础: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中,没有基础就没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基础知识教学在高考中有重要地位:一方面高考试题的考试内容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试题中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仍占有较大比例;另一方面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或者学生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学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思维的不畅通,致使能力的培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把准确、深刻、系统、熟练、灵活作为目标。即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有关反应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模式;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降低难度:一轮复习必须立足课本、教参,以大多学生己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复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先通读课本,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画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科学前沿、实验等。 3.提高能力,突破方法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对能力的具体要求是:

2013北京高考生物

2013北京高考生物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1.(6分)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 2.(6分)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3.(6分)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4.(6分)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 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5.(6分)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模板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0分) 6.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和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上述推测。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

一、细胞中的有机物 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在结构上都符合结构通式。氨基酸分子间以肽键的方式互相结合。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多肽,其通常呈链状结构,称为肽链。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特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由于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在功能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功能主要如下:(1)结构蛋白,如肌肉、载体蛋白、血红蛋白;(2)信息传递,如胰岛素(3)免疫功能,如抗体;(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如胃蛋白酶(5)细胞识别,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总而言之,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核酸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它的载体。 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对于有细胞结构(同时含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有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等;有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等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

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重点字词要划出、圈出、点出,明确运用范围,在做题时形成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解决审题关。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罗田育英高中2019届高三 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二生物组 在本学期,我们高二生物备课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收集和了解正确的高考信息,从而明确冲刺的方向。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高考信息来源就是2018年考试说明,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复习指导材料。只有在正确理解了当年的考试说明才能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并通过比较以往的高考考试说明从中发现新说明与以往的说明的不同之处,往往在新考试说明中体现出来的和以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今年高考内容的重要变革所在。因此,我们集体学习研讨了目前的考试说明。认真完成了本次的计划 一、具体工作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期望能从新教材的变化中找到一些命题者的思路。 (二)、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上周,按照年级的统一要求,召开了科组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总结成绩与不足,制订了生物科组本复习计划。 (三)、常规教学得到有效落实 (1)正常进行集体备课活动:继续倡导集体备课的思想,要求教师相互之间多交流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备课能从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出发,注重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综合点,并且对于课堂教学环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以统一,使集体备课更加细化。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使集体备课工作落到了实处。坚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各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必修1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 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 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2、分类 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 1半乳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w.糖原→葡萄糖

2013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测试题08

A 级 基础达标演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2011·陕西)(4x -2-x )6(x ∈R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 A .-20 B .-15 C .15 D .20 解析 T r +1=C r 6(22x )6-r (-2-x )r =(-1)r C r 6· (2x )12-3r ,r =4时,12-3r =0,故第5项是常数项,T 5=(-1)4C 46=15. 答案 C 2.(2012·泰安月考)若二项式? ?? ??x -2x n 的展开式中第5项是常数项,则正整数n 的值可能为( ). A .6 B .10 C .12 D .15 解析 T r +1=C r n (x )n -r ? ?? ??-2x r =(-2)r C r n x n -3r 2,当r =4时,n -3r 2=0,又n ∈N *,∴n =12. 答案 C 3.(2011·天津)在? ????x 2-2x 6的二项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 ). A .-154 B.154 C .-38 D.38 解析 在? ????x 2-2x 6的展开式中,第r +1项为 T r +1=C r 6? ????x 26-r ? ????-2x r =C r 6? ????126-r x 3-r (-2)r ,当r =1时,为含x 2的项,其系数是C 16? ?? ??125(-2)=-38. 答案 C 4.(2012·临沂模拟)已知? ?? ??x -a x 8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 120,其中实数a 是常数,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 ). A .28 B .38 C .1或38 D .1或28 解析 由题意知C 48· (-a )4=1 120,解得a =±2,令x =1,得展开式各项系数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