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叶片泵工作原理及应用
![叶片泵工作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cb5d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2.png)
(3)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 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
图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压油口 2-转子 3-定子 4-叶片 5—吸油口
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单作用泵的结构特点: (4)改变转子和定子间的偏心 距,可以改变泵的排量。故单 作用叶片泵都是变量泵。
图3.3.2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1-变量活塞 2-调节弹簧 3-压力调节螺钉 4-流量调节螺钉
3.外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及其工作原理
当F<Ft,定子处于左极 限位置,偏心距最大,泵输
出流量最大。当泵的出口压
力p增大,定子将向着使偏
心减小的右方向移动。设位
移为x,则弹簧弹力增加到
Ft=k(x+x0).当弹簧弹力与 液压力平衡时,定子和转子
2 改善叶片受力状况 (1) 字母叶片方式 (2) 双叶片方式 (3) 柱销叶片方式
图3.3.4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片泵
1-定子 2-压油口 3-转子 4-叶片 5-吸油口
(三).排量与流量计算
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为
Vp
2B(R
r)[(R
r)
SZ
cos
]
式中,R,r-分别为定子圆弧部分的长短半径 θ-叶片的倾角 S-叶片的厚度
(三).排量与流量计算 双作用叶片泵的实际流量为
q
2
三、提高叶片泵工作压力的方法
为了保证叶片与定子内表面可靠接触,形成密封容 积,使泵正常工作,叶片根部一般通以压力油。
当叶片处于排油区时,其顶部受高压作用,叶片靠 离心力被甩出贴向定子内表面;当处于吸油区时,顶部 为吸油压力,根部为排油压力,这一压差使叶片以很大 的压力压向定子内表面。随着运行,这一压差增大,加 速了定子内表面吸油区的磨损。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237c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8.png)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它通过叶片的旋转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其
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叶片泵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叶片泵的结构。
叶片泵由泵壳、叶轮、泵轴、轴承和密封
件等部件组成。
泵壳是叶片泵的主体,内部空间用来容纳叶轮和液体。
叶轮是叶片泵的核心部件,它由叶片、叶轮盘和轴套组成。
泵轴是叶片泵的传动部件,通过电机带动泵轴旋转,进而带动叶轮旋转。
轴承起到支撑和定位泵轴的作用,保证泵轴的正常运转。
密封件用来防止泵内液体外泄,保证泵的密封性能。
叶片泵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电机启动时,泵轴开始旋转,叶轮也随之旋转。
液
体在泵壳内形成旋涡,被叶轮的叶片吸入。
随着叶轮的旋转,液体被甩到泵壳的出口处,再经过泵壳的出口排出。
整个工作过程中,叶片泵通过离心力将液体从吸入口输送到排出口,实现了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象地描述,就好比一个旋转的扇叶,当扇叶旋转时,空气被吸入并排出,形成了气流。
叶片泵也是通过叶轮的旋转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实现了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但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却十分广泛。
叶片泵适
用于输送清水、污水、油类和化工液体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城市供水、排水排污等领域。
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泵类产品。
总的来说,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的旋转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利
用离心力将液体输送到指定位置。
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适用于多种液体的输送,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泵类产品。
新版叶片泵工作原理和构造详细介绍
![新版叶片泵工作原理和构造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3b23cd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f.png)
泵壳一般铸成蜗壳形,其 过水部分要求有良好旳水 力条件。泵壳顶上设有充 水和放气旳螺孔,以便在 水泵起动前用来充水及排 走泵壳内旳空气。
三、泵 壳
四、减漏环 (密封环)
❖ 叶轮吸入口旳外圆 与泵壳内壁旳接缝 处存在一种转动接 缝,轻易发生水旳 回流。产生容积损 失。
减漏环
减漏环
五、轴封装置
❖ 泵轴穿出泵壳时,在轴与壳之间存在着间 隙,如不采用措施,间隙处就会有泄漏。 当间隙处旳液体压力不小于大气压力(如单 吸式离心泵)时,泵壳内旳高压水就会经过 此间隙向外大量泄漏;当间隙处旳液体压 力为真空(如双吸式离心泵)时,则大气就 会从间隙处漏入泵内,从而降低泵旳吸水 性能。为此,需在轴与壳之间旳间隙处设 置密封装置,称之为轴封。目前,应用较 多旳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
❖ 叶片式水泵中:
1、离心泵旳特点小流量、高扬程。 2、轴流泵旳特点大流量、低扬程。 3、混流泵旳特点界于离心泵和轴流 泵之间。
第二章 叶片式水泵
❖ 叶片式水泵定义:是依托叶轮旳高速旋转以完毕 其能量旳转换。
❖ 叶片式水泵分类:根据叶轮出水旳水流方向可将 叶片式水泵分为径向流、轴向流和斜向流3种;
S型图
离心泵旳构成
❖ 以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旳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为例阐明 : ❖ 离心泵旳构成主要有:叶轮、泵轴、泵壳、泵座、轴封装
置、减漏环、轴承座、联轴器、轴向力平衡装置。
单 级 单 吸 卧 式 离 心 泵 基 本 构 造
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
1一叶轮,2一泵轴;3一键,4一泵壳,5一泵座‘6一灌水孔,7一放水孔:8一接真 空表孔,9一接压力表孔,10一泄水孔,1l一填料盒,12一减漏环,13一轴
第一章 叶片式泵旳工作原理与构造
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有哪些
![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b3b56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4.png)
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有哪些叶片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其原理是利用转动的叶轮产生离心力,使液体在泵体内流动。
叶片泵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流量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叶片泵的原理和类型。
一、叶片泵的原理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
当叶轮旋转时,液体从吸入口进入泵的腔室,叶轮的离心力将液体往外部抛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具体来说,叶片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吸入过程:当叶轮旋转时,压力减小,吸入口处的液体受大气压力作用,进入泵体内部。
2. 加速过程:液体进入泵体后,随着叶片泵叶轮的旋转,液体开始加速运动。
3. 高速旋转:在加速过程中,液体受到叶轮的离心力作用,被抛出叶轮,形成高速旋转的涡轮。
4. 出口过程:高速旋转的涡轮推动液体沿泵体的流道离开泵。
总的来说,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吸入口吸入泵体,然后通过旋转造成的高速运动,将液体推出泵体的出口。
二、叶片泵的类型根据叶轮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叶片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开式叶片泵:开式叶片泵又称为离心泵,叶轮的吸入端和排出端都是开放的。
这种泵适用于输送清洁的、低粘度的液体,如清水、石油、酒精等。
开式叶片泵通常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流量。
2. 闭式叶片泵:闭式叶片泵又称为循环泵,叶轮的吸入端和排出端都是封闭的。
这种泵适用于输送含有颗粒、纤维、高粘度等物质的液体,如污水、糊状物、果浆等。
闭式叶片泵通常具有较小的流量和较高的扬程。
3. 混流泵:混流泵是一种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泵,其叶轮具有既有离心又有轴流的作用。
它可以同时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提供较高的扬程和较大的流量。
混流泵适用于输送清洁的、低粘度的液体。
4. 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结合体:离心泵和轴流泵的结合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这种泵通常在轴流泵的基础上加装离心泵的作用,可以提供更大的扬程和更大的流量。
叶片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fa3d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e.png)
叶片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叶片泵这玩意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但其实也没那么玄乎。
我给你掰扯掰扯,你就明白了。
首先,叶片泵的组成,就像咱村里的老李头,别看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其实肚子里装的都是干货。
叶片泵呢,主要由转子、定子、叶片和泵体这几部分组成。
转子就像老李头的腿脚,得不停地转悠,才能把事儿办了。
定子呢,就是老李头的脑子,得稳稳当当的,不能乱了方寸。
叶片就是老李头的手,得灵活,得有力气,才能把东西抓起来。
泵体就是老李头的身子骨,得结实,得能扛事儿。
再说说这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就跟咱村里的老李头干活儿一样,得有条不紊的。
转子一转,叶片就跟着动,叶片一动,就把液体从低压区吸到高压区。
这就像老李头挑水,一桶一桶地挑,从井里挑到家里。
定子呢,就是那个井口,得稳稳当当的,不能让水洒了。
泵体就是那个水缸,得结结实实的,不能漏水。
你说这叶片泵,是不是跟咱村里的老李头挺像的?都是勤勤恳恳的,都是实实在在的。
老李头干活儿,从来不说累,叶片泵工作,也从来不停歇。
老李头干活儿,是为了家里人,叶片泵工作,是为了机器运转。
不过,这叶片泵也有它的难处。
有时候,叶片会卡住,就像老李头挑水的时候,扁担会卡在肩膀上一样。
这时候,就得停下来,检查检查,看看是哪儿出了问题。
有时候,泵体会漏水,就像老李头的水缸会漏水一样。
这时候,就得修修补补,不能让它影响了正常工作。
所以啊,这叶片泵,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挺复杂的。
就像咱村里的老李头,虽然看起来普通,但其实挺不简单的。
老李头干活儿,是为了家里人,叶片泵工作,是为了机器运转。
老李头干活儿,从来不说累,叶片泵工作,也从来不停歇。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dcd66a8e9951e79b8927c9.png)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没有硬冲击但有软冲击(加
速度突变)
高次曲线:能够充分满足叶片泵对定子曲线径向
速度、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等的要求,有利于 控制叶片的振动和噪声
减轻定子和叶片顶部的磨损
1、减小作用在叶片底部的液体压力
2、减小叶片底部的液压力面积 3、使叶片顶部和底部的液压力平衡
减小叶片底部的液压力面积
使叶片顶部和底部的液压力平衡
五、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
单作用:1、单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 定子、转子和轴受不平衡径向力 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采取高压区通高压、低压区 通低压,以使叶片底部和顶部的受力平衡,叶片 靠离心力甩出。 双作用:1、双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 定子、转子和轴受平衡径向力 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均通以压力油(定子曲线矢 径的变化率较大,在吸油区外伸的加速度较大, 叶片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惯性力和摩擦力)
顶部的液压力
存在的问题:叶片经过吸油区时叶片底
部没有液压力,附加的叶片底部的液压力会 加剧叶片的磨损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免困油现象,减少液压冲击和噪声
存在困油现象,通过开卸荷槽来解决
三、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3、定子曲线
阿基米德螺线、等加速等减速曲线、高次曲线
阿基米德螺线:叶片径向速度不变,不会引起流
量脉动,但在螺线与园弧连接处有硬冲击(径向 速度突变)
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3-3 叶片泵
二、叶片泵的应用特点:
1、优点
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体积小,总 量轻。 中低压一般为8MPa,中高压可达25MPa至 32MPa。
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叶片泵的结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49564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1.png)
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 工作原理:
叶片泵是一种旋转式正位移泵,它通过叶片在泵腔内做旋转运动,将介质从进口端吸入,并在旋转过程中将介质压缩并从出口端排出,实现输送作用。
2. 主要组成部件:
- 泵体:泵体内有一个偏心的环形泵腔,用于容纳叶片和转子。
- 转子:安装在偏心轴上,带动叶片旋转。
- 叶片:由多个薄板叶片组成,叶片在转子上可以做径向滑动运动,并随转子旋转而在泵腔内做往复运动。
- 轴承:支撑和引导转子的旋转运动。
3. 结构特点:
- 无阀门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 容积效率高,输出流量平稳。
- 可输送各种介质,包括清洁液体、污浊液体和气体。
- 受温度、压力和介质的影响较小,适用范围广。
- 易于维护和检修,只需更换叶片即可。
4. 应用领域:
叶片泵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食品、制药等行业,用于输送各种液体和气体介质。
同时也可用于液压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等领域。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d127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5.png)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 工作原理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旋转叶片的设计。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体、叶片、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
1.泵体:叶片泵的泵体通常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具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
进口处有一个带有切割边缘的叶片圆筒,用于拉进液体。
2.叶片:泵体内部的叶片通常由金属制成,固定在泵体上,形成一个旋转的叶片圆筒。
这些叶片与泵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密封的腔室。
3.驱动装置:叶片泵通常由电动机或内燃机驱动,通过传递动力给泵体上的叶片,使其旋转。
4.控制系统:叶片泵通常配备有一个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泵的运行,例如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等。
当泵体中的叶片旋转时,液体会被吸入进口处的腔室,随着叶片继续旋转,液体被推到出口处。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吸入阶段:当叶片泵开始转动时,叶片会在进口处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这个低压区域会吸引液体进入腔室。
2.运输阶段:当叶片继续旋转时,腔室中的液体被推到出口处。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被迅速释放到出口。
3.排出阶段:当叶片继续旋转,腔室中的液体完全被排出,同时叶片在进口处形成新的低压区域,准备吸入下一批液体。
2. 应用叶片泵具有许多应用领域,其主要用途是输送各种流体,包括液体、气体和粉末等。
以下是叶片泵的几个常见应用:1.工业领域:叶片泵常用于工业流体输送系统中。
例如,它可以用于输送水、石油、化学品和浆料等。
由于叶片泵能够提供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处理过程中非常有用。
2.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叶片泵在油田开采和炼油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用于输送原油、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农业领域:叶片泵在农业灌溉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们可以用于输送水和化肥等,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化工行业:叶片泵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被用于输送腐蚀性液体和高粘度液体等。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12eb767e21af45b307a871.png)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叶片、壳体及泵盖等组成,如图1-23所示。
转子由变矩器壳体后端的轴套带动,绕其中心旋转;定子是固定不动的,转子与定子不同心,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1-转子2-定位环3-定子4-叶片A-进油口B-出油口。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或叶片底部的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紧靠在定子内表面上,并随着转子的转动,在转子叶片槽内作往复运动。
这样在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便形成密封的工作腔。
如果转子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转子与定子中心连线的右半部的工作腔容积逐渐减小,将液压油从出油口压出。
这就是叶片泵的工作过程。
叶片泵的排量取决于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
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越大,叶片泵的排量就越大。
叶片泵具有运转平稳、噪音小、油泵油量均匀、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它结构复杂,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
液压系统主要故障分析与消除方法1 前言液压系统发生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整个液压系统发生故障, 整个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动作失灵或速度缓慢无力, 此时可考虑是否因泵和溢流阀的突然损坏或零件的磨损以及滤油器被堵塞所引起的流量、压力不足; 另一类是个别机构动作失灵或发生故障, 一般可从发生故障的执行机构或控制机构入手分析。
对液压系统故障来说, 诊断、寻找故障的原因和所在部位较难, 而找到后排除较为容易。
2 振动与噪声的来源和消除办法液压冲击、转动时的不平衡力、摩擦阻力以及惯性力的变化等都是产生不同振动形式的根源。
在液压传动的设备中, 往往在产生振动后随之而产生噪声。
液压系统中的振动与噪声常出现在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及各种控制阀上, 有时也表现在泵、阀与管路的共振上。
2.1 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原因2.1.1 由泵和马达引起( 1) 泵与马达或系统密封不严而进入空气或泵的吸没管路浸入油面太浅而进入空气。
( 2) 泵吸油位置太高( 超过 500 mm) , 油的粘度太大或吸油管过细, 以及滤油器被油污阻塞造成泵的吸油口真空度过大而使原来溶解在液压油中的空气分离出来。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a122b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3.png)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叶片泵是一种不用叶轮的液体泵,它被安装在竖直或水平水轴上,使用一组非垂直摆动的斜置叶片,把液体由泵腔的输入端抽入,然后把液体输送到泵腔的输出端。
该叶片泵主要由泵壳、机座、动力传动机构、叶轮和轴封等部件组成,具有自吸能力、自动控制能力、安全可靠、启动动力小等优点,由轴承室和叶片室构成的泵壳,上下安装了有效密封装置,同时安装在机座上的动力传动机构能把传动轴上的动力传递到叶片上,这就是叶片泵的主要工作原理。
叶片主要有四种结构:1、梯形叶片,梯形叶片的离心泵包括泵壳和叶轮,叶轮靠轴上的轴承在泵壳中旋转安装,叶轮上的叶片是梯形结构。
2、凸轮叶片,凸轮叶片的离心泵有效利用凸轮工作原理,使得液体从入口经过叶片的侧面时,经过凸轮的效力,使液体快速排入出口。
3、梯形凹轮叶片,叶片以梯形结构凹轮叶片,使液体从凹口经过叶片的侧面时,经过凹轮的效力,使液体快速排入出口,从而实现了密封效果。
4、梯形混合式叶片,梯形混合式叶片是将梯形叶片和凹轮叶片结合成一体,使液体同时从入口和凹口经过叶片的侧面时,经过混合式叶片的效力,使液体快速排入出口,从而实现了密封效果。
叶片泵_??????
![叶片泵_??????](https://img.taocdn.com/s3/m/fb41a1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5.png)
叶片泵叶片泵(vane pump),又称为齿轮泵(gear pump),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
叶片泵通过旋转的叶片或齿轮产生液压能,将流体从一个低压区域输送到一个高压区域。
本文将介绍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液体附着于叶片或齿轮,当叶片或齿轮旋转时,液体被推到较高压力的区域。
这是一种正液压泵,它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1.吸入过程:当叶片泵的叶片或齿轮旋转时,液体进入泵的吸入室。
因为吸入室内的体积增大,液体通过进口进入泵的吸入室中。
2.封闭过程:当叶片或齿轮将液体推至封闭室时,吸入室的体积会减小。
这使得吸入室内的压力升高,从而将液体封闭在封闭室中。
3.排出过程:当叶片或齿轮旋转到排空室时,排空室的体积增大。
这导致压力降低,使得液体从排空室排出。
这个循环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从而实现液体输送的功能。
结构特点叶片泵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壳体:叶片泵的外壳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它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腐蚀性能。
2.转子:转子是叶片泵的核心部件,通过旋转来产生液压能。
转子一般由钢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3.叶片或齿轮:叶片或齿轮是叶片泵中与转子直接接触的部件。
叶片泵可以有单个叶片或双叶片设计,叶片通常由不锈钢或塑料制成。
4.进口和出口:叶片泵通常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用于液体的进出。
5.密封件:叶片泵中的密封件可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减少泄漏现象。
应用领域叶片泵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和可靠的性能,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1.液压系统:叶片泵可以作为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源,用于输送液压油。
2.润滑系统:叶片泵可以用于润滑系统中,通过输送润滑油来减少机械部件的摩擦。
3.冷却系统:叶片泵可以用于冷却系统中,通过输送冷却剂来冷却设备。
液体传送:叶片泵可以用于液体传送领域,如输送石油、化工液体等。
,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其工作原理简单,结构可靠。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0b6f56e53a580216fcfeeb.png)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及原理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泵壳(定子环)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
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一次吸油与排油。
一、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配油盘和端盖等a件所组成。
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
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着偏心。
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
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a,图右侧的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6和配油盘5上窗口将油吸入。
而在图的左侧。
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另一窗口和压油口1被压出而输出到系统中去。
这种泵在转子转一转过程中,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单作用泵。
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其轴承负载较大。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这种泵都是变量泵。
二、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
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
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为平衡式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
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daf8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7.png)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双作用结构:双作用叶片泵的组成部分包括一对内切圆柱体和一对叶片。
其中,内切圆柱体由身管和前后盖构成,叶片则安装在圆柱体内。
2. 工作过程:当泵轴转动时,叶片会受到离心力和前后盖的限制,向外伸展。
当泵轴旋转至叶片最短时,叶片靠近身管壁,形成一个密封腔。
随着泵轴的旋转,密封腔会逐渐沿着圆柱体内面移动。
3. 吸入阶段:当密封腔接近吸入口时,叶片因叶片尖端与身管之间的空隙而产生负压,使得液体能够进入密封腔内。
同时,密封腔向前移动,将液体吸入到内部。
4. 推出阶段:当密封腔接近排出口时,叶片会由于离心力而退回至圆柱体壁面,将密封腔内的液体推出。
同时,排出口处产生了负压,促使液体通过排出口排出。
5. 循环运行:双作用叶片泵通过不断重复吸入和推出的过程,实现了液体的循环运输。
通过操作泵轴的转速和方向,可以控制泵的流量和流向。
总的来说,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片的伸缩和旋转来吸入和推出液体,从而实现了循环运输的功能。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7aae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f.png)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动能转换。
它通常由叶轮、泵壳、轴和密封装置等部件组成。
当泵启动时,电动机驱动轴旋转,轴上的叶轮也随之旋转。
叶轮的叶片在旋转过
程中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泵的吸入口吸入,然后通过叶轮的旋转
将液体加速并推送到泵的排出口。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吸入阶段:当叶片泵启动时,叶轮开始旋转。
在旋转的过程中,叶片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被吸入到泵内。
液体通过吸
入口进入泵壳,并进入叶轮的叶片之间的空隙中。
2. 加速阶段:随着叶轮的旋转,液体被带动并加速。
叶轮的叶
片将液体推向泵的排出口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的动能不断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
3. 排出阶段:当液体被加速并推送到泵的排出口时,叶片泵的
排出阀打开,液体被排出泵外。
此时,液体的动能被转化为压力能,从而实现了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于动能转换的原理,通过离心力将液体加
速并推送出去。
叶片泵通常用于输送清水、污水、油类液体以及其
他流体物质。
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特点,在工
业生产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和动能转换的原理,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加速并推送出去。
这种泵具有高效、稳定的
特点,是流体输送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泵类设备。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什么是单叶片泵和双叶片泵,各有何特点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什么是单叶片泵和双叶片泵,各有何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9a04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3.png)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什么是单叶片泵和双叶片泵,各有何特点一、单作用叶片泵叶片泵分为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
· 当转子转一圈时,油泵每一工作容积吸、排油各一次,称为单作用叶片泵。
一般,单作用叶片泵往往是做成变量泵结构。
· 当转子转一圈,油泵每一工作容积吸、排油各两次,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则只能做成定量泵结构。
(1)结构和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主要由转子、叶片、定子、配油盘、壳体、转轴等零件组成,如图所示。
叶片泵的定子具有圆柱形的内表面,转子上有均布叶片槽,矩形叶片安放在转子上的叶片槽内,并可在槽内滑动。
转子中心与定子中心不重合,有一个偏心距 e 。
当转子回转时,叶片靠自身的离心力贴紧定子的内表面,并在转子槽里作往复运动。
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间形成了若干个密封工作容积。
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右边的叶片逐渐伸出,相邻两叶片间的空间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从吸油口吸油;左边的叶片被定子的内表面逐渐压进槽内,两相邻叶片间的空间容积逐渐减小,将工作油液从压油口压出。
在吸油腔与压油腔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称作过渡区。
♦单作用叶片泵的优点:结构工艺简单,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变量。
♦单作用叶片泵的缺点:输出压力低、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不平衡,增大轴承磨损,缩短泵的寿命。
(2)单作用叶片泵的变量原理· 改变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 e ,分内反馈和外反馈式两种如图所示:(3) 限压式内反馈变量叶片泵内反馈式结构特点:将定子内表面高压油的作用区域非对称分布,使其受到一个与调压弹簧力反向的径向作用力。
该径向力与调压弹簧平衡与否决定了转子与定子偏向矩大小改变与否。
该径向力的大小随泵出口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结构原理转子的中心O 是固定的,定子中心是可以左右移动,当泵的出口压力变化引起其上轴向力变化时,若不平衡与调压弹簧力,则是定子可以左右移动而改变偏心距,而实现排量的改变,进而实现泵的输出流量改变。
加油机叶片泵和组合泵的工作原理
![加油机叶片泵和组合泵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4fc927f61fb7360a4c655f.png)
加油机叶片泵和组合泵的工作原理加油机的机械部分主要是一个液压系统,它包括电动机、叶片泵、油气分离器、流量计、电磁阀和油枪等。
电动机是加油机的动力源,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传动装置把机械能传给叶片泵。
叶片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油液压力能,它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
从叶片泵出来的压力油进入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气体被排入大气,油液进入流量计进行计量。
流量计一方面不断地排出固定体积的油液,另一方面将流量信号转换为输出轴的转动信号。
经计量后的油液通过电磁阀、导静电胶管和油枪注入受油容器。
第一节叶片泵一、叶片泵的结构:叶片泵又称旋板泵。
它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成本低,易维护。
叶片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机的吸油与排油能力。
叶片泵由铸铁泵体、铸铁泵盖、转子、叶片、弹簧(片)、溢流阀组件等组成。
铸铁泵体内分两部分,下部为泵腔,上部为溢流阀腔。
泵腔为一空心圆柱体,其后端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三角口,右边三角口为叶片泵的进油口,左边三角口为叶片泵的出油口。
泵腔左右两腰各开有一弧形槽,左弧形槽为正压过渡区,与叶片泵出油口相通,右弧形槽为负压过渡区,与叶片泵进油口相通。
泵腔内偏心安装转子,转子沿圆周等距分布有七个径向槽,槽内装有弹簧(片)与叶片,转子旋转时,叶片能沿径向槽作往复运动。
溢流阀腔内装有溢流阀。
溢流阀主要由阀座、阀芯、弹簧和调量螺钉等构成。
阀座与阀芯将溢流阀腔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与泵的出油口及正压过渡区相通,右侧部分与泵的进油口及负压过渡区相通。
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A、B为相邻的两个叶片。
转子和叶片A、B按顺时针转动。
A叶片转动使低压过度区的容积不断增大,油液被吸入泵中。
A、B两叶片所夹液体,因叶片的顺时针转动被带入高压过度区。
在高压过度区,因叶片的转动,使容积不断缩小,油液在叶片的压迫下排出泵外。
当转子连续转动时,油罐中的油液就被连续吸入泵内、排出泵外,使油泵形成一个稳定的流量。
泵腔圆柱体空间以其中心线为基准,可分为上密封区、下密封区、左过渡区和右过渡区四部分。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bdbc7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6.png)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关键信息项:1、叶片泵的结构组成2、工作原理的详细步骤3、进出油口的工作状态4、流量和压力特性5、优缺点分析11 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组成双作用叶片泵主要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和传动轴等部件组成。
定子的内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的近似椭圆形状。
转子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径向槽,叶片可在槽内自由滑动。
配油盘分别位于定子的两侧,用于实现进出油的分配。
111 定子定子是双作用叶片泵的固定部件,其内部轮廓的设计对于泵的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112 转子转子是旋转部件,其径向槽的数量和分布影响着泵的排量和工作稳定性。
113 叶片叶片在转子的槽内滑动,与定子和配油盘共同作用,实现吸油和压油过程。
114 配油盘配油盘上分别设有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确保油液的准确进出。
12 工作原理的详细步骤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于叶片在转子槽内的运动以及与定子、配油盘的相互作用。
当转子顺时针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紧贴在定子的内表面上。
在转子与定子的接触线从定子的短半径圆弧向长半径圆弧过渡的区段内,密封工作腔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通过配油盘上的吸油窗口从油箱吸油。
在从定子的长半径圆弧向短半径圆弧过渡的区段内,密封工作腔的容积逐渐减小,将油液从压油窗口压出。
121 吸油过程在吸油区,由于定子内表面曲线的变化,工作腔容积增大,产生负压,从而将油液吸入。
122 压油过程在压油区,工作腔容积减小,油液受到挤压,压力升高,通过配油盘的压油窗口排出。
13 进出油口的工作状态双作用叶片泵的两个配油盘上,一侧为吸油窗口,另一侧为压油窗口。
在转子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每个工作腔都完成两次吸油和两次压油,因此泵的输出流量比较均匀。
吸油窗口始终与吸油管路相连,压油窗口始终与压油管路相通,从而保证了油液的连续吸入和排出。
14 流量和压力特性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理论上是均匀的,但实际上由于存在泄漏等因素,流量会有一定的脉动。
单作用叶片泵的变量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的变量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8228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e.png)
单作用叶片泵的变量原理
1.泵的结构
单作用叶片泵由叶轮、壳体、进出口管道、轴和轴承等组成。
叶轮固定在泵的轴上,轴由电机、发动机或其他能源驱动。
叶轮与壳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密闭的腔体,当叶轮转动时,液体进入泵的进口管道,经由叶轮的离心力被排出泵的出口管道。
2.叶片的工作原理
叶片是单作用叶片泵的核心部件,它们被固定在叶轮上,用于从进口到出口的液体传输。
叶片的形状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拉伸型和弧形。
当叶轮旋转时,叶片被离心力作用向外侧张开,从而形成腔体。
当叶轮继续旋转时,叶片逐渐贴近壳体,将腔体中的液体压缩并推向出口管道。
3.变量原理
(1)叶片位置调节
叶片的位置调节是通过调整叶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来实现的。
间隙越小,叶片与壳体的接触越紧密,排出的液体压力越高。
因此,通过调整间隙的大小,可以改变泵的输出压力。
一般来说,减小间隙会增加泵的输出压力,反之亦然。
(2)叶片角度调节
叶片角度调节是通过调整叶轮上的叶片角度来实现的。
改变叶片角度可以改变叶轮与壳体之间的腔体容积。
当叶轮转动时,叶片的角度决定了液体进入和排出泵的速度和压力。
增大叶片角度会增加泵的吸入压力,减小叶片角度会增加泵的排出压力。
通过组合调整叶片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单作用叶片泵的输出压力。
这使得单作用叶片泵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液体输送需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单作用叶片泵的压力输出范围有限,一般适用于中小流量、中小压力的液体输送,不适用于高压力和大流量的工况。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泵型和工作参数。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bdaa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3.png)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它由泵体、泵轴、叶轮和叶片等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片旋转,使液体产生离心力,从而将液体输送到所需位置。
叶片泵的结构主要包括泵体、泵轴、叶轮和叶片等部件。
泵体是叶片泵的壳体,泵轴则是叶片泵的动力部分。
泵轴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通过电机的转动,驱动泵轴和叶轮旋转。
叶轮是叶片泵的旋转部分,它通常由叶轮盘和叶片组成。
叶轮盘是一个圆盘状的部件,上面装有若干根固定的叶片。
叶片是叶轮的关键部件,它们类似于风扇的叶片,通过叶片的旋转,产生离心力,推动液体流动。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的作用。
当电机启动后,驱动泵轴和叶轮旋转。
当叶轮旋转时,叶片会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
当叶轮旋转到入口侧时,腔室扩大,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此时,周围的液体会被压入腔室内。
当叶轮继续旋转到出口侧时,腔室收缩,形成一个高压区域。
高压区域会将液体推出叶片泵。
液体通过泵体的出口流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启动:当电机启动后,驱动泵轴和叶轮旋转。
2.吸入:当叶轮旋转到入口侧时,腔室扩大,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此时,周围的液体会被压入腔室内。
3.推出:当叶轮继续旋转到出口侧时,腔室收缩,形成一个高压区域。
高压区域会将液体推出叶片泵。
4.流出:液体通过泵体的出口流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输送能力强:叶片泵能够产生较高的流量和压力,适用于输送大量液体或高位输送。
2.结构简单:叶片泵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维修和使用。
3.运行平稳:叶片泵的叶轮是平衡设计的,因此运行平稳,噪音低。
4.适用范围广:叶片泵适用于输送各类液体,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工况。
总之,叶片泵是一种通过叶片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输送到所需位置的离心泵。
它的结构包括泵体、泵轴、叶轮和叶片等部件。
通过叶片的旋转运动,叶片泵能够产生高压区域,推动液体流动,实现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具有输送能力强、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叶片泵的结构
3_3_314.gif (17 KB)
2008-8-29 13:38
图2—19示出典型的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定子和左、右配油盘装在泵体中,用圆柱销定位,右配油盘背后的槽e通排油腔,转子通过花键带动,传动轴由滚针轴承和球轴承支承。
下面介绍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的主要部分:
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的密封区时,所接触定子曲线不是与转子同心的圆弧。密封区的圆心角略大于相邻叶片所占圆心角。
叶间工作V 先略有增大,然后略有缩小,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严重。通过在排出口边缘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可解决。
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用,属非卸荷式叶片泵。工作P不宜太高,Q的均匀性也比双作用差。
4.而定子圆弧段的圆心角应大于或等于ε,以免产生困油现象。
5.盘上三角节流槽,使相邻叶片间的工作空间在从密封区转入排出区时,能逐渐地与排出口相沟通,以免P骤增,造成液击和噪声,并引起瞬时流量的脉动。
定子过渡曲线必须设计成使叶片在叶槽中移动速度的变化尽可能小,以免产生太大的惯性力,导致叶片与定子的脱离或冲击。
为使叶片在吸入区能贴紧定子,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使叶片底部与排出油腔相通,配油盘端面环槽C有小孔与排出腔相通
单作用叶片泵由于叶片在转过吸入区时向外伸出的加速度较小,单靠离心力即足以保证叶片贴紧定子。
当Fx小于补偿器弹簧预紧力时:
1)定子与转子的心距保持最大值
2)泵的Q随排出p增加而稍有降低,如特性曲线中AB段所示
当排压大于PB时, Fx增大使定子向减小e的向移动,泵的Q即随排压增加而迅速降低。当升到Pc时,e减小,Qt=漏泄量,则Q=0,有Pmax。
调节螺钉6和3,增大弹簧预紧力,PB, Pc 增大,特性曲线BC段右移。弹簧刚度越小,则BC段越陡, Pc 与PB, 越接近。螺钉3可变泵的最大e,而改变Qmax,AB段就上下平移。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定子(内腔型线):
1)两段长半径圆弧
2)两段短半径圆弧
3)四段过渡曲线
2.转子:
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外顶定子内壁,并在槽内往复滑动。
3.配油盘:
在定子和转子两侧,盘上有两对吸、排口,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间。
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叶片间V增大,P降低,经配油盘吸油。叶片由长向短半径时,叶片间V减小,经配油盘的排出口排油。当叶片位于密封区时,正好将吸、排口隔开,叶片间V不变,没有困油问题。转子转一周,每工作V都吸、排两次(双作用泵)。
(二)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定子内腔型线是圆,转子轴与定子偏心。逆时针回转时,工作V右半转增大,左半转V 减小。从两侧配油盘的吸、排口吸排油。
移动定子可改变偏心的方向及大小,可做成n恒定而Q可变的双向或单向的无级变量泵。其中用得较多的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三)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3_3_213.gif (12.47 KB)
2008-8-29 13:38
作用力Fx
配油盘中线相对于定子中线顺转向偏转了θ角。排油p对定子的作用力F便在定子中线方向产生分力Fx。
双作用泵的叶片数Z应取偶数,保证转子径向力平衡。
配油盘:
1.吸入口流速不能太高,否则,流动阻力太大,在吸油时就可能产生气穴现象。
2.右盘通排油腔。左盘的对应位置上也开有不通的排口(盲孔),(c),使叶片两侧受力平衡。
3.盘上密封区的圆心角ε必须> = 两叶片之间的圆心角2p/Z, (d),否则会使吸、排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