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人类的朋友
第一课人类的朋友
• 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 源两类。
• 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 候资源、水资源。
• 不可再生资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 天然气和其它所有矿产资源。)
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的价值(作用)?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因素: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 环境、空间环境等。
重要性:①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 类生存的基础。
②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 条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 种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 因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和物质条件。
②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③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紧地联系在一 起,因此,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 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中各种生物 之间的关系?
• 定义:第5页 • 关系:同上
合作探究
• 优化设计第2页第6题
点拔精讲
• 本课实质上主要介绍了大自 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人类 与大自然的关系,他是我们人 类的朋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离 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
第一单元 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人类的朋友
导入示标
1、了解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我 们生活的必需。
2、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 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和物质条件。
3、懂得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大自 然的一部分,应该珍惜大自然,尊 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自学探究(一)生活的必须
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有哪些? 2、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可以分
为哪两类? 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人类的朋友》配套说课稿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人类的朋友》配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类的朋友》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动物,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动物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意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某些动物具有较强的喜好或厌恶情绪,需要引导他们理性看待动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2.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动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一些保护动物的实践活动,如制作爱护动物的宣传海报、签订保护动物的承诺书等。
《人类的朋友》课件
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参与到动物保护行动中。
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科技的进步可能会导致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对动物生存造成威胁。
人类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发展趋势
尊重动物生命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动物也 是地球上的居民,应该受 到尊重和保护。
保护动物多样性有助 于维护地球生物的繁 荣和稳定。
动物多样性为人类提 供了众多的生态服务 ,如控制害虫、传播 种子等。
动物对人类的价值
动物在人类文化、艺术、科技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马 戏表演、宠物陪伴等。
动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材 等资源,满足了人类的基本生 活需求。
动物在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 等方面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 济收益。
人类与动物在现代社会的关系
动物保护和福利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人类开始关注动物的保护和福利问题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来保护野生动物和家畜。
动物作为宠物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将动物作为宠物养在家里,与动物建立 了亲密的关系。
动物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动物成为科学实验的重要对象,为人类的 健康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建立自然保护区
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建立 自然保护区,为动物提供 安全的栖息地。
推广生态旅游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生 态友好的旅游方式,减少 对动物栖息地的干扰。
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情
了解动物保护知识
通过学习了解动物保护的相关知 识,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参与志愿者活动
加入动物保护志愿者组织,参与 到实际的动物保护行动中。
《人类的朋友》ppt课 件
目 录
• 什么是人类的朋友 •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 如何保护动物 • 人类与动物共生的未来展望
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
每一个物种都包含很多不同的品种,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 含有的遗传特征是不相同的。例如,水稻这个物种有很多品种,它 们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有的产量高,有的产量低;产出的大 米的颜色不同等,虽然它们都是水稻,但含有的遗传特性是不同的, 表现为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 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在一些 人类没有研究过的植物中,可能含有对抗人类疾病的成分。这些野 生动植物如果绝迹,是人类的重大损失。
2 100万年前至20世纪80年代,每50年灭绝一种。 3 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每年灭绝一种。 4 20世纪80年代至今,每小时灭绝一种。
物种的灭绝
世界上: 中国:
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 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 灭绝的物种达140个。
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 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 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
• 野象是我国濒危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些 年来,西双版纳野象越来越频繁地走出热带丛林, 采食庄稼甚至袭击人类。面对这些问题,下列认 识和方法可取的是( ) C • ①野象是人类的天敌,我们必须毁灭它 • ②建议当地政府既要保护野象,也要尽力缓解人 象冲突 • ③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野象的生存环境 • ④把野象驱赶到国境之外,使我国群众免受损失 • ⑤坚决保护野象,因为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 己 •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 物质条件。
生态系统
阳光
气候
空气
土壤
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
总结:如果食物链的状态发生改变,将会影响整个 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自然环境的规律是很微妙的,其中食物链就是生 物微妙关系的例证。一个平衡的生态环境是经过 千百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很 重要的。任何人为的破坏都将造成整个食物链的 破坏,必然将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甚至破坏整个 生态环境。 所以,我们对自然环境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要 尊重自然规律,不要以人类为中心。任意改变大 自然。
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
第一节生活的必需
什么是自然资源?(书P2) 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 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 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 然诸要素。自然资源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 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自然资源 是 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 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按其利用限度,可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前者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循环利用且可以更新的 水体、气候、生物等资源,亦称为“非耗竭性资 源”,后者指储量有限且不可更新的矿产等资源, 亦称为“耗竭性资源”。
视频 :美丽的自然
思考:看到了哪些自然资源? 哪些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不可 再生资源? 它们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与人类的生活有 什么关系? 说说我们校园内的自然资源?你最喜欢哪 种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生活中几种必需品和自然资源的 关系。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人类的朋友》课件(共48张PPT)
8.什么是食物链?
食物链是指生物间(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互相提供食物而连接起来的链条关系。
9.食物链的作用?
(1)食物链建立了自然界物质的健康循环;
(2)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
(3)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二、生存的空间 (自然环境)
• 10.为什么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 ①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和其中的一部分 • ②离开了大自然,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 ③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④人类是自然界的奴隶,必须敬重大自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有食物、 水、衣服、住房、车船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 ( )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 关系是( B )
• A、有我无你,有你无我 • B、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 C、彼此相同,互相替代 • D、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第一单元 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 人类的的朋友
目录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
疑难解答
知识结构 典例精析 课后训练
情境导入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 历史。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同时被全世界42个有 红豆杉的国家称为“国宝”,联合国也明令禁止采伐,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红 豆杉大熊猫”。
(1)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 (2)自然环境是人 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它是 由阳光、空气、水、生物、岩石、矿物、土壤等构成。 (3)这个空间有适宜的温度,干净的液态水,清洁 的空气,人类才能够在地球上出现、生存和发展。
这个空间有适宜的温度,有干净的 水,有清洁的 空气,人类才能够在地球上出现、 生存和发展。
八年级下第一课人类的朋友
展现了一幅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 美好景象。
(2)我们应该如何善待大自然、做大 自然的朋友? ① 要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不破坏大 自然,尊重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②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 然的破坏。
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④ 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与大自然和 谐相处。
★ 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 ★ 说一说: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总 已知 寒带 温带 热带 数 500万 160 1%~ 13%~ 74%~ 万 ~ 2% 24% 86% 3000万
※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生物圈中所有 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有拥 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2、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包括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 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 资源。如:各种生物资源(森林、草场、 飞禽走兽、五谷鱼虾)、土地资源、气 候资源、水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 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石油、煤炭、天 然气等。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自然资源是我们“生活 的必需”。 2、难点: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一、生活的必需 (自然资源)
阅读教材第2----3页的小字,并回答:
★ 什么是自然资源?
★ 例举你所知道的自然资源。(至少4 个)
★ 自然资源的分类。
记一记
1、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 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
第一课
第一课.人类的朋友
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 分。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密的联系 在一起。因此,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 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
谢谢大家。。。
食物链与人—— 人类若破坏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人类自己将遭到自然界的 惨重报复。须知:食物链中不同环节的生物,其数量是相对恒 定的,保持着自然平衡;一个生物群落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 交错连结成复杂的营养关系,成为食物网。如老鼠,不只爱吃 大米,还爱吃花生和其它粮食,而吃老鼠的也不只是猫,蛇也 是它的天敌。这种食物网,连同它们所生存的无机环境——山 川河流海洋,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当今人们的活动 已经造成许多物种的不断灭绝,可吃食物(如鱼类)品种的减 少已经威胁人们的生活;而且现代人类早已不满足于吃饱,还 要吃好,食物面不断扩大——不仅吃低等的菌藻类生物,还常 猎杀居食物链高端的虎豹,食其肉,寝其皮,连它们的骨头也 要入药。更有甚者,连有毒的蛇、蝎、海豚也成为餐桌上的美 食。生物界许多物种的灭绝,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难脱 干系。反过来,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生物也要报复人类。典型 的例子是:猫是老鼠的主要天敌,现今的猫已成人们的 宠物, 与主人同床共餐,只只都养成“肥猫”,也就不捉老鼠了;老 鼠的一个天敌——蛇,如今从南到北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几近灭绝。于是,繁殖能力极强的鼠类与人类竞数量,与人们 争口粮,不仅吃田间的粮食,也吃粮库、粮袋中的粮食;还磨 牙咬家具,咬衣箱作窝,闹得你家里天翻地覆。为此,人们做 鼠夹、制鼠药以代替猫蛇。可是鼠们并不笨,鼠夹、鼠药并不 灵光,毒鼠强还常常毒死人们自己,弄得人们无所措手足。
2.生存的空间 2.生存的空间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 境和空间环境等。 境和空间环境等。 它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 它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到人类 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 自然形成的物质 总体。 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构成自 然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有空气、 植物、动物、 然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有空气、水、植物、动物、 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 质基础。 质基础。 在自然环境中各个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在自然环境中各个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例如西、北欧地区温湿多雨 在这里工业区和城市向大气 地区温湿多雨, 例如西、北欧地区温湿多雨,在这里工业区和城市向大气 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使云、雾增加,雨水酸度增大 酸度增大。 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使云、雾增加,雨水酸度增大。 酸雨降到地表,不仅有侵蚀作用,而且加强了溶蚀、 酸雨降到地表,不仅有侵蚀作用,而且加强了溶蚀、腐蚀 作用,造成土壤和湖泊酸化,影响植物和鱼类生长。 作用,造成土壤和湖泊酸化,影响植物和鱼类生长。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40张幻灯片)
3.生物多样性
含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生
物圈中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满足了人类的多样化需求。 各种生物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任何一种生物的灭 绝都意味着自然界永久性地失去了一种独特而珍贵的 资源。 生物多样性具有绝对而独特的价值,它是大自然造 就的基因资源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或者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并对人类有 使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
可再生资源
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
可更新﹑再生
土地,为什么可以一年 又一年地收种水稻?
可以循环使用
不可再生资源
这些资源经过上 亿年才形成,不能再 生,现在随着人类的 消耗越来越少。
露 天 煤 矿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生物资源
自 然 资 源
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石油、煤炭、天然气
不可再生资源
其它矿产资源
探 究 活 动
• 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几种必需品,分析 它们来自哪些自然资源?
(1)课桌、课本、纸张等来自生物资 源; (2)矿泉水、自来水等来自水资源; (3)五谷杂粮、鸡鸭鱼肉来自生物资 源; (4)锅、勺等来自矿产资源;等等。
含义、分类 自然资源
生活的必需
重要作用
人 类 的 朋 友
生物多样性
自然环境
含义、重要性
含义、重要性
生存的空间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 开丰富的自然资源,离不 开良好的自然环境
练一练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自然资源是指从自然 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 任何东西。对自然资源认识正确的是( C) 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各种自然资源不会减少 ③自然资源保障着人类的生活 ④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水、衣服、住房、 车、船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资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一课:人类的朋友课件(樊雅兰)
想一想
• 人类离开这些资源一周会怎样 (请展开丰富的联想) ? • 面对自然资源人类应当持什么样 的态度?
小结
•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 开自然资源。(为什么是生 活的必须) • 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 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想一想 • 自然界中的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生物多样性 • 这种特征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
有所悟
• 大自然是美丽的、神奇的、无私的, 它孕育了人类的生命,赐予了人类 富足的生活,让人类在听她的怀抱 里创造和享受适宜的人生。
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
课前导读:
• 1.什么是自然资源? • 2.自然资源的分类?
• 3.自然界的重要特征是——
• 4.自然环境的内容及重要作用 • 5.生态系统的含义以及重要性是什么?
生态系统
• 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他周围的阳 光、空气、水、土壤及气候等在一起, 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关于“食物链”的说明
飞蛾在吸食花蜜, 蜻蜓捕食飞蛾满足 自己能量需要,蜻 蜓又被一只需求更 大的青蛙吃掉,蛇 又吃掉青蛙。对于 一条蛇来说,一两 只青蛙是远远不够 的,最后鹰吃掉蛇。 这个过程就是“食 物链”。
5、澳大利亚为 2000 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 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暂停了数星期,以修改工程设 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 处,后经慎重研究决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 围起来保护蛙群。并安排了新的设计方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 上的费用达到 40 万澳元。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 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 2 年,或罚款 10 万 澳元。 6、在黑龙江,有人猎杀只剩下为数极少的东北虎;在新疆,有 人偷捕珍禽猎隼卖到国外;在西双版纳,有人疯狂猎杀亚洲象, 在集市上公开出售象牙、象骨、象皮制品;在鄱阳湖,每年有 30 万左右的候鸟被残害。 7、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3日-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 厘岛举行,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与会者超过1万 人,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大会。大会旨在就达成一项限 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国际协议,以取代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 《京都议定书》。最后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人类的朋友》说课稿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人类的朋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类的朋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珍惜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的新闻或事件,但如何将这些知识系统化,提高他们的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珍惜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将关爱动物的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保护动物的相关知识。
3.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4.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真实的动物保护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1课 人类的朋友
第1单元自然的声音课程标准: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课标1.2.1)2..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知道应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能力目标: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1课人类的朋友教学课时2课时,总课时2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树立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意识。
能力目标:认识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亲近自然、鉴赏自然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知识要点]1.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水、衣服、住房、车、般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资源。
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各种物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2.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中(1)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地质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和空间环境等。
人类正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2)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并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内容分析]本课密切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观察和体验,认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活必需”、自然环境是我们的“生存空间”的事实,了解自然环境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本课包括“生活的必需”和“生存的空间”两部分。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人类的朋友》配套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人类的朋友》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类的朋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有责任爱护动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现状,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意识仍然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的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现状,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主要的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现状,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我国主要的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现状。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野生动物的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视频资料:准备一些关于野生动物的短视频,用于导入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野生动物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
提问:你们知道视频中展示的哪些野生动物?它们目前的生存现状如何?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我国主要的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的多样性。
同时,展示一些野生动物受到威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野生动物,分析其生存现状,讨论如何保护这种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③ﻩB.①④C.②③④D.②④
4.近年来,各地的蛇、猫头鹰被大量捕杀,造成鼠害横行,粮食大量减产。仅以我国消耗野生动物最多的城市之一南方某大城市为例,每年都有约1 000吨野生蛇类、50余吨野生蛙类、5万余只鸟类,成为该市酒楼餐馆里的野生“卖点”或市民的盘中美餐。这种行为( C )
第一课-人类的朋友
———————————————————————————————— 作者:
———————————————————————————————— 日期:
第一课 人类的朋友
1.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蔚蓝的海水,肥沃的土壤,青山绿水,虫鱼鸟兽,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慷慨馈赠。上述这些都表明( B )
A.大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B.停止砍伐树木、捕猎动物
C.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保持生物多样性
D.努力延伸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非选择题
9.某班同学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题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人与自然
关系不大
人类的生活
会影响自然
自然会影响
人类的生活
50人
2人
3人
48人
分析表格,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让我们一起参与感恩大自然的活动:
(1)深情诉说:在你一天的生活中的所需接受了哪些大自然的馈赠?
(2)深邃思考:你一天的衣食住行中的所需最终是从哪里获得的?
(3)深切呼唤:感恩大自然,你内心深切的呼唤是什么?
答案:(1)例如:阳光、空气、水、食物、能源、资源、风景等。
(2)最终来自大自然。
(3)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1)表格说明了什么?
(2)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
(3)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答案:(1)表格说明同学们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知道自然会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但是却忽视了人类的生活会对自然产生影响。
(2)①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②人类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因此,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③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①破坏生态平衡 ②破坏了各种生物之间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食物链关系 ③说明人类置身于食物链之外 ④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
A.①②③ﻩB.②③④ﻩ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活动探究题
春去秋来,周而复始,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中,接受她的馈赠、索取她的精华,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大自然仿佛是一位慈爱的母亲赋予了我们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一切,给了我们所有的智慧和幻想。
4.下列对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人类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
B.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D.各种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5.花团锦簇、绿草丛生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大自然的环境。对于环境,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
(3)略。提示:只要从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等角度回答即可。
B.我们要关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大自然就是由花鸟树虫构成的
D.没有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自己
3.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C )
A.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
B.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C.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水等,都直接来自自然资源
D.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A.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
C.大自然能满足人类所有的需求
D.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都直接来自大自然
2.“自然资源是指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以下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C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煤炭ﻩB.天然气
C.气候资源D.石油
3.人类要珍惜大自然,关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主要是因为 ( B )
A.环境是自然界的重要特征
B.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C.环境是唯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D.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6.因为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速度提高了100~1 000倍。每小时就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这警示我们( A )
①要珍惜大自然 ②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人类只能服从大自然 ④人类的活动必然破坏大自然
A.①②B.①④C.②③ﻩD.③④
7.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关系是( B )
A.有我无你,有你无我ﻩB.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C.彼此相同,互相替代ﻩD.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8.当看见青草绿树、听到虫鸣鸟叫、闻到百花芳香时,我们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生命力和无穷希望。如果人类想一直生活在这样丰富多彩的世界,就要( C )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
①森林草场 ②飞禽走兽 ③五谷鱼虾 ④石油、煤炭
A.①②③ﻩB.②③④ﻩC.①③④D.①②④
2.“没有了七色的彩虹,哪来的蝶恋花香;没有了枝繁叶茂,哪来的莺歌燕舞;没有了花蕊吐艳,哪来的蜂蝶嗡嗡。”诗句告诉我们( B )
A.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