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2H分析法PDCA循环人机料法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是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
简单、方便,易于理解、
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
5W2H分析法
(5)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6)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7)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基本解释 编辑
提出疑问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创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于提问题的能力,5W2H分析法分析实例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
提问题的技巧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
相反,有些问题提出来,反而挫伤我们的想象力。
发明者在设计新产品时,常常提出: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 );多少(How much)。
这就构成了5W2H法的总框架。
如果提问题中常有"假如……"、“如
果……”、“是否……”这样的虚构,就是一种设问,设问需要更高的想象力。
在发明设计中,对问题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与平时不善于提问有密切关系的。
对一个问题追根刨底,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疑问。
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会发明首先要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阻碍提问的因素,一是怕提问多,被别人看成什么也不懂的傻瓜,二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提问欲望渐渐淡薄。
如果提问得不到答复和鼓励,反而遭人讥讽,结果在人的潜意识中就形成了这种看法:好提问、好挑毛病的人是扰乱别人的讨厌鬼,最好紧闭嘴唇,不看、不闻、不问,但是应用程序 编辑
检查原产品的合理性
步骤(1)做什么(What)?
条件是什么?哪一部分工作要做?目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与什么有关系?功能是什么?规范是什么?工作对象是什么?
步骤(2)怎样(How)?
怎样做省力?怎样做最快?怎样做效率最高?怎样改进?怎样得到?怎
5W2H分析法
样避免失败?怎样求发展?怎样增加销路?怎样达到效率?怎样才能使产品更加美观大方?怎样使产品用起来方便?
步骤(3)为什么(why)?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响声?为什么停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产品的制造要经过这么多环节?为什么非做不可?
步骤(4)何时(when)?
何时要完成?何时安装?何时销售?何时是最佳营业时间?何时工作人员容易疲劳?何时产量最高?何时完成最为时宜?需要几天才算合理?
步骤(5)何地(where)?
何地最适宜某物生长?何处生产最经济?从何处买?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作销售点?安装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何地有资源?5W2H分析法
步骤(6)谁(who)?
谁来办最方便?谁会生产?谁可以办?谁是顾客?谁被忽略了?谁是决策人?谁会受益?
步骤(7)多少(How much)?
功能指标达到多少?销售多少?成本多少?输出功率多少?效率多高?尺寸多少?重量多少?
优势 编辑
如果现行的做法或产品经过七个问题的审核已无懈可击,便可认为这一做法或产品可取。
如果七个问题中有一个答复不能令人满意,则表示这方面有改进余地。
如果哪方面的答复有独创的优点,则可以扩大产品这方面的效用。
新产品已经克服原产品的缺点,扩大原产品独特优点的效用。
1、可以准确界定、清晰表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有效掌控事件的本质,完全地抓住了事件的主骨架,把事件打回原形思考。
3、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
4、有助于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
有助于全面思考问题,从而避免在流程设计中遗漏项目。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基本解释 编辑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1、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PDCA环 (2张)
2、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ion)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现代观点 编辑
P(Planning)——计划职能包括三小部分:目标(goal)、实施计划(plan)、收支预算(budget)。
D(design)——设计方案和布局。
PDCA循环 (2张)
C(4C)——4C管理:Check(检查)、Communicate(沟通)、Clean (清理)、Control(控制)。
A(2A)——Act(执行,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Aim(按照目标要求行事,如改善、提高)。
应用阶段 编辑
1、计划阶段。
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
包括现状调查、分析、确定要因、制定计划。
2、设计和执行阶段。
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
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及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
3、检查阶段。
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效果。
4、处理阶段。
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即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循环过程 编辑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PDCA环—大环套小环 (2张)
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
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并执行。
检查执行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P阶段
即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1、择课题、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问题的意识、能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分析问题的条件。
新产品设计开发所选择的课题范围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以企业获利为目标的。
同时也需要根据企业的资源、技术等能力来确定开发方向。
课题是本次研究活动的切入点,课题的选择很重要,如果不进行市场调研,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就可能带来决策上的失误,有可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造成设计开发的失败。
比如:一个企业如果对市场发展动态信息缺少灵敏性,可能花大力气开发的新产品,在另一个企业已经是普通产品,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选择一个合理的项目课题可以减少研发的失败率,降低新产品投资的风险。
选择课题时可以使用调查表、排列图、水平对比2、定目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找准问题后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问题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
找出来。
明确了研究活动的主题后,需要设定一个活动目标,也就是规定活动所要做到的内容和达到的标准。
目标可以是定性+定量化的,能够用数量来表示的指标要尽可能量化,不能用数量来表示的指标也要明确。
目标是用来衡量实验效果的指标,所以设定应该有依据,要通过充分的现状调查和比较来获得。
例如:一种新药的开发必须掌握了解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新药审批政策和标准。
制订目标时可以使用关联图、因果图来系统化的揭示各种可能之间的联系,同时使用甘特图来制定计划时3、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创新并非单纯指发明创造的创新产品,还可以包括产品革新、产品改进和产品仿制等。
其过程就是设立假说,然后去验证假说,目的是从影响产品特性的一些因素中去寻找出好的原料搭配、好的工艺参数搭配和工艺路线。
然而现实条件中不可能把所有想到的实验方案都进行实施,所以提出各种方案后优选并确定出最佳的方案是较有效率的方法。
筛选出所需要的最佳方案,统计质量工具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
正交试验设计法、矩阵图都是进行多方案设计中效率高、效果好的工具方法。
4、制定对策、制定计划。
有了好的方案,其中的细节也不能忽视,计划的内容如何完成好,需要将方案步骤具体化,逐一制定对策,明确回答出方案中的“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
使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或流程图,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将会得到分解。
D阶段
即按照预定的计划、标准,根据已知的内外部信息,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法、方案,进行布局。
再根据设计方案和布局,进行具体操作,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1、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法、方案,进行布局,采取有效的行动;产品的质量、能耗等是设计出来的,通过对组织内外部信息的利用和处理,作出设计和决策,是当代组织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设计和决策水平决定了组织执行力。
对策制定完成后就进人了实验、验证阶段也就是做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除了按计划和方案实施外,还必须要对过程进行测量,确保工作能够按计划进度实施。
同时建立起数据采集,收集起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数据等项目文档。
C阶段
即确认实施方案是否达到了目标。
1、效果检查,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的前CEO郭士纳的这句话将检查验证、评估效果的重要性一语道破。
方案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完成,需要进行效果检查后才能得出结论。
将采取的对策进行确认后,对采集到的证据进行总结分析,把完成情况同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时,应该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对策,如果是,就意味着对策失败,那就要重新进行最佳方案的确定。
A阶段
1、标准化,固定成绩;标准化是维持企业治理现状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
可以这样说,标准化是企业治理系统的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会进步,甚至下滑。
对已被证明的有成效的措施,要进行标准化,制定成工作标准,以便以后的执行和推广。
2、问题总结,处理遗留问题。
所有问题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的问题会自动转进下一个PDCA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对于方案效果不显著的或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开展新一轮的PDCA循环提供依据。
循环特点 编辑
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
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
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
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
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
它具有如下特点: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仅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也适应于整个企业和企业内的科室、工段、班组以至个人。
各级部门根据企业的方针目标,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
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和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
各级部门的小环都围绕着企业的总目标朝着同一方向转动。
通过循环把企业上下或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
2、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PDCA循环就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生产的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3、门路式上升。
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进步一步。
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使品质治理的车轮滚滚向前。
PDCA每循环一次,品质水平和治理水平均更进一步。
缺点 编辑
随着更多项目管理中应用PDCA,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因为PDCA中不含有人的创造性的内容。
他只是让人如何完善现有工作,所以这导致惯性思维的产生,习惯了PDCA的人管理体系 (2张)
作,因为没有什么压力让他来实现创造性。
所以,PDCA在实际的项目中有一些局限。
国内实践 编辑
中国成长型企业结合自身的管理实践,把PDCA简化为4Y管理模式,让这一经典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
4Y即Y1计划到位、Y2责任到位、Y3检查到位、Y4激励到位。
计划到位:好的结果来自于充分的事前准备和有效的协同配合。
责任到位:计划的完成需要行动的支撑,责任到人才会有真正的行动,中国成长型企业普遍存在指令不清,责任不明的状况,所以责任到位。
检查到位:人们不会做你期望的,只会做你监督和检查的,检查到位
激励到位:有反馈必有激励,好报才会有好人,所以激励到位。
结果导向:结果决定着企业的有效产出,所以,4Y强调结果导向。
发展前景 编辑
PDCA循环
工作程序。
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有人称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之所以将其称之为PDCA循环,是因为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地进行。
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可能还有其它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次循环。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体现着科学认识论的一种具体管理手段和一
人机料法环
编辑锁定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
品的人员;机,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
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
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
解释 编辑
人
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
围绕着"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
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
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
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
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提高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
简单的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形式。
机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
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如:企料,过去的手锯改变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
原来速度慢、效率低、人体力还要接受很大考验。
现在,人轻松了,效率也提高了。
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料
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
现在工业产品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甚至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
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
不论你在哪一个部门,你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
当然,你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因为企业的
运作的是否良好是整体能否平衡运作的结果。
所以你在生产管理的工作里面,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生产的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
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纵观全局的人,能够为大家着想的人。
法
顾名思义,法则。
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
它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序指引,生产图纸,生产计划表,产
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
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严格按
照规程作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条件(ISO9001:2008 7.5.1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
环
指环境。
某些产品(电脑、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要求很高(ISO9001:2008 6.4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比如:音响的调试时,周围环境要求应当很静。
食品行业对环境也有专门的规定,否则,产品的卫生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现在工业制造企业也有了ISO9001:2008 7.5.1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