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心理学家(或名人)谈心理援助(之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澜:与灾区孩子们在一起时的10不要5要

文/杨澜

5月18日,我已经和“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母爱在行动”团队组第一批成员到达成都,在今天的工作会议上,我们的特约心理专家们总结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要避免的误区,该原则普遍适用所有愿意付出关怀、爱心的社会各界大众,面对受灾的孩子时的建议,在此和大家分享。

当你与灾区孩子们在一起时,十不要,五要

不要做:

1、不要欺骗(如孩子父母已经双亡,还是骗他);

2、不要承诺他做不到的事(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3、不要强迫他回忆或说话(不要说“没有关系,你说啊”);

4、不要粗暴地“干预”他的情绪,如“不要哭了”、“要勇敢”、“哭吧!”等等,他有自己发出情绪的方式;

5、不要表现出他很可怜,需要被同情的样子;

6、不要试图取代他的父母,不说“没关系,我们都爱你”,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背叛了自己父母;

7、不要过度的给予,有可能造成依赖、迁怒或感觉被施舍,会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

8、不要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不要以为只有自己能帮助他,让他先找到康复的方法,启动每个人自我疗伤的能力;

9、不要造成他们的内疚(幸存者综合征——为什么我的同学都死了)、不要说“你已经很幸运啦!”“你已经比别人好多了!”

10、不要对他所经历过事情充满好奇,即使我们很爱这个孩子,我们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这是二度伤害;

要做什么:

1、如果需要和可能的话,大量躯体接触:

对孩子,此阶段,在这种情境下(仅限休克、急性反应期——在重大事件中,在几秒钟后或几小时内数月内),毫不犹豫地躯体接触。但如果孩子有拒绝,不要勉强。

2、先用日常生活的招呼语言,建立信任的关系,开启谈论的可能性;简单、通俗的、甚至可以重复的非常正常的方式,“你冷不冷啊,你中午吃什么了”;

3、礼物:巧克力,画笔和纸;补充营养的;建立信任过,才能给出关怀。

4、如果有时间,也允许的,给孩子表达的方式:特殊渠道的沟通,绘画、以讲童话故事的方式

5、告别时要说如果你以后需要我的帮助,还是可以来找我,难过的时候我都在。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电话或者地址。(来来往往的探看者,造成了孩子不停地被抛弃、分离的创伤)

灾区救助者如何进行自我心理保护

保护你的感觉

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出现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灾场如战场,因此在下到现场,请你务必注意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

1、身体反应:

易疲劳;体能下降;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2、心理反应:

创伤反应和人际冲突;与他人交流不畅;情感迟钝;

失去对公平、善恶的信念,愤世嫉俗;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人、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

感到不够安全;睡眠出现问题,噩梦;

集中注意和决策困难

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

失去信任感

3、职业困扰:

耗竭感;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绝望

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受灾者相比微不足道

觉得自己本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

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4、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缺乏休息制度

工作量过大

缺乏他人的指导

救援者有自己的个人创伤问题

对自己过高期望

5、为了更好地帮助地震灾难的受害者,你应该怎样应对?

确保获得:休息,饮食,支持,表达

巩固和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同事间相互支持,适时地将你的感觉和救灾的经验与同事讨论和分享(如果可能,每天找一个时间救援人员一起分享自己的情绪)

找到放松和娱乐自己的方法,安排好充分的休息和娱乐

定时定量的饮食,不管是不是有胃口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可能尽量不去其他灾难的现场)。

注意休息(不要总和受害者或幸存者在一起,每天必须有救援者们单独在一起的时间) 找到表达自己的方法:考虑如何更好地谈出你遇到的情况、你做的工作及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

与你的同伴相互鼓励、打气,相互肯定,绝不要相互指责

允许自己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并表达和疏泄出来

台湾著名心理学家许宜铭谈心理干预

5月15日,《心理月刊》主编王珲就震后心理干预采访了台湾著名心理学家许宜铭老师。他在台湾921地震救援中以及随后的三年时间里,持续做到危机干预的辅导工作,非常有经验。并且也参与了大连空难和SARS危机援助。

许宜铭指出:

1、现在阶段心理干预能做得很少,最急的是抢救人命,黄金救援时间过后,只会有很少部分人幸存。工作重点进入清理现场,火化、哀道、葬礼,清洁,避免疫情,再下一步的重点是安顿灾民。台湾的做法是,用大量的货柜车,帐篷,让灾民形成一个区一个区,有互助的感觉。当生活安顿下来,人的心理状态才能安顿下来,才是心理干预。灾民关心家园重建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雇用当地灾民,用工资的方式,让他们形成自助自救。心理工作者要一个帐棚接一个帐棚地去访问,发现有心理问题的灾民,这个工作会很持续很长时间。有很多很细小的工作要做。

2、现在下去(指17号)能做的,是找到当地的灾民,搭起一些工作站,鼓励采用当地的民俗办法,在现在这个阶段能有很好的作用,因为当地人很熟悉、很接近的。而心理干预是不熟悉的,会当作心理有病,会抗拒。真正的心理干预要到7月底才真正开始(最快也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但现在就要准备,规划,在哪些地方设点,人员的排班(因为体力消耗很大)。

3、学校是最早恢复上课的地方,灾后一个月就复学了。心理援助就先从学校开始,找到孤儿,或者父母有一个过世,或者兄弟姐妹过世的,进行干预,再慢慢扩大到他们的监护人、邻居。学校比较有组织,比较集中。采用一个个小组团体治疗的方式。

4、成立一个工作站,配置一个当地精神科医师,一个心理治疗师,一个心理咨询师,一个社工人员,简易的环境要有可以泡茶、让孩子玩耍的地方,或者看报等有简单娱乐的地方。

5、发现有PDST的,精神创伤压力后应激反应(震后长期失眠、呆痴、酗酒、抑郁症、惊恐反应),立即实施干预。

6、策划成这样一个组织。目前受灾面积、人口都不了解,但要先准备好设置几个点,并考虑到交通和伤亡人数的情况。

7、外来介入的资源持续性不强,而心理辅导大约需要两到三年的作用时间。因此还是要培养当地人,让他们成为当地资源,做后续长期性的干预。

包括前线的官兵,伸入灾区见到很惨的景像,或者顾及不到家人的,他们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有些长官特别爱做秀,前线工作的人得不到长官的任何关心,都会有心理创伤。台湾是一连都有一个辅导长。

8、按那里需要人的前后顺序排的话,社会工作是第一线,心理咨询是第二线,心理治疗第三线,精神科是第四线。

以上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模式。

5月17号进入的话,目前都是当地政府和军方在指挥。我们能做的是,就是组织当地已有的资源,在绵阳体育场或火车站,设立心理辅导站,24小时值班,只做倾听就好。不要给什么建议和安慰。任何安慰都是无力的,他也听不进行,也会强烈地觉得不到位。

9、要去了解下他们的信仰。特别是怎么处理遗体方面。最好邀请当地宗教组织一起协力。

10、还可以设计一些问卷,针对那些现象。大量散发,并回收。带一些跟创伤有关的书下去,这样能让当地人大量了解,自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