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组织完成典型地区居民汞、镉、砷、铅、铬环境总暴露研究
食品中铅、镉、砷、汞、铬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中铅、镉、砷、汞、铬检测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2b215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c.png)
食品中铅、镉、砷、汞、铬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现如今,社会各界已愈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中,重金属超标属于降低食品质量、威胁民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只有强化检测食品铬、汞、镉、铅及砷等重金属工作,方可掌握这些重金属的实际含量,从而采用有效且可靠的控制措施,保证市场中流通安全、健康的食品。
而目前在检测食品重金属含量中,涌现出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只有了解其应用方法,方可强化检测质量。
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食品中铬、汞、镉、铅及砷的危害及各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食品;重金属;检测技术人类的生存与饮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但是,如果不重视食品中各类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工作,将会增加铬、汞、镉、铅及砷等重金属元素超标的概率,严重威胁到民众的食用安全,不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因此,相关从业者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先进化、有效化检测技术的应用方法,以实现检测水平的强化,获取更高的结果准确率,同时也为我国治理食品行业起到助力作用。
一、食品中重金属元素超标的危害(一)铬的危害铬元素普遍来源自工业废弃物排放中,不属于人体所需元素,但是,如果蔬菜、动物接触该元素,在加工为食品且经人体服用后,便会进入人体内。
肾脏是此元素主要的降解途径,随尿液向体外排出。
如果人体出现铬元素超标问题,将会对消化系统、脏器运转造成严重危害。
(二)汞的危害汞元素俗称为“水银”,同样也源自于工业污染。
在食品中,其存在形式主要为有机汞,人体一旦服食汞元素过量的食品,将会发生神经系统紊乱问题,肢体缺乏灵活性、协调性,同时,过量摄入汞元素还会增加民众休克、死亡概率。
(三)镉的危害此金属元素普遍为蓝白色,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分布,但是含量较小。
通常主要由植物根系吸收此元素,或者是通过饲料、饮水等形式转移至牲畜体内,造成蔬菜、肉品中含有镉元素。
一旦进入人体,将会在肝脏、肾脏积蓄,对骨骼、肾功能造成损害。
有研究指出,镉元素对人体有着较高的致癌、致畸与致突变几率[1]。
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225ca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6.png)
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标准气体的配制分为______和______。
2、离子色谱法(IC)是利用______原理,连续对共存的多种阴离子或阳离子进行分离后,导入检测装置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的方法。
分析阴离子时,分离柱填充______树脂,抑制柱填充______树脂,洗提液用______溶液。
3、测定生物样品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时,通常要将其大量的有机物基体分解,使欲测组分转变成______,然后进行测定。
干灰化法分解生物样品的优点是______,缺点是______。
4、一点的三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分别是75dB、75dB、89dB,则该点的总声压级为______。
5、遥感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接收、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等过程。
6、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了13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举其中的6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______和______。
8、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判断题9、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而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转化后形成的物质,因此二次污染物的毒性要比一次污染物的毒性小。
()10、采集有组织排放污染物时,采样点位应设在弯头、阀门等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
()11、用测烟望远镜法观测烟气林格曼黑度时,连续观测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12、纳氏试剂比色法对废水中氨氮的测定,加入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为了显色。
()13、氰化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14、挥发酚是指沸点低于100℃的酚类化合物。
研究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的报告
![研究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0ee91da216147917112845.png)
研究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的报告摘要: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以为改良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给予理论支持。
关键词:土壤污染危害现状治理措施1.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
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2.1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目前,我国土地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地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地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土地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
土地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
土地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地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
由土地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2我国土壤污染的危害在我国,土地污染直接间接地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
土地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初步统计,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公顷,有机污染物污染农田达3 600万公顷,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20%;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公顷。
每年因土地污染减产粮食超过1 000万吨,造成各种经济损失约200亿元。
土地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土地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7fefdf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8.png)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5.28•【文号】国发〔2016〕31号•【施行日期】2016.05.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壤环境保护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5月28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铅、铬、汞有效态浸提剂的研究
![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铅、铬、汞有效态浸提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13b593172ded630a1cb649.png)
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铅、铬、汞有效态浸提剂的研究随着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研究的深入,以全量土壤重金属评价土壤污染在实际应用中已显露出不足之处,而以“有效态”作为评价污染的强度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土壤实际污染状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所以重金属有效态的研究愈加重要。
本文在对砷、镉、铅、铬、汞五种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有效态分析技术的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采用三种较为常用的浸提剂盐酸、DTPA、氯化钙对安徽铜陵矿山地区,安徽长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区,安徽皖南丘陵山区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及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与茶叶两类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研究了三种浸提剂对黄棕壤、黄壤两种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效果;两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盐酸浸提剂提取的黄棕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三种浸提剂对酸碱度不同的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效果;盐酸浸提剂在不同提取条件下对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Hg的提取效果;三种浸提剂对土壤中重金属镉、铅、铬、砷、汞五种元素的提取效果比较。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酸浸提剂适合酸性土壤中大多数重金属有效态元素的提取。
0.1mol/L盐酸浸提剂对酸性黄棕壤、黄壤中重金属有效态As、Hg、Cd、Pb 提取的量与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特别是黄棕壤和黄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Cd与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Pb与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关系。
2氯化钙浸提剂对酸性黄棕壤、黄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的量与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特别是对黄棕壤的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效果达到极显著关系。
说明氯化钙浸提剂适合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
3浸提剂对土壤中各种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效果与其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种类有关:以盐酸、氯化钙为浸提剂分别对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的量与其土壤上生长着的两类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的相关性研究,以0.1mol/L盐酸为浸提剂对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Hg、Cd的提取的量与两类植物这重金属的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是禾本科草类植物略大于茶叶,;而0.1mol/L盐酸浸提剂对土壤中提取的有效态Pb、As与氯化钙提取的Cr的量与茶叶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均呈现显著相关性,但这三种元素的提取效果均是茶叶的相关性要大于禾本科草类植物。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0451e00740be1e650e9ae2.png)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报告分析今天,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一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却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担忧起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环芳烃成为罪魁祸首。
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甚至威胁到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这些“舌尖上的安全”。
或许这些污染并不像烟囱中冒的黑烟、河流里淌的污水那么直观,但它们的确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土壤现状上周,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10.4%。
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1.6%、2.7%、2.1%、1.5%、1.1%、0.9%、4.8%;六六六(六氯环己烷)、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据了解,这是首次进行的全国性土壤污染普查,环保部自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开展了历时8年的调查。
以下几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在调查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602c7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8.png)
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汞、镉、砷是重金属元素,它们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中。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将对铅、汞、镉、砷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铅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长期及高剂量的铅暴露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铅的主要危害包括:1. 神经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铅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出现病理性改变,例如头痛、记忆力下降、行为和智力障碍等。
2. 内分泌系统影响:铅可以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生殖系统问题,例如降低男性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
3. 骨骼系统影响:长期铅中毒会导致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和骨髓炎。
4. 血液系统影响:铅会影响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问题。
预防铅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1.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如含铅过量的饮用水、鱼类等。
2. 环境改善:净化居住和工作环境,减少铅的暴露来源。
3. 个人防护: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手套和防护服。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铅浓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铅中毒问题。
二、汞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
长期暴露于汞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汞的主要危害包括:1. 神经系统影响:汞可以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行为异常,如震颤、抑郁、精神紊乱等。
2. 免疫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汞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3. 肾脏和肝脏影响:汞会对肾脏和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异常和肝脏疾病。
4. 生殖系统影响:汞会干扰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导致生育问题和胎儿发育异常。
预防汞中毒的方法主要包括:1.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含有汞的物质,如汞灯、含汞的化妆品、草药等。
2. 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含汞过量的食物,如大型肉食鱼类、海产品等。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汞浓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汞中毒问题。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a4880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1.png)
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因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
这些重金属元素通过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进入生态系统,进而对暴露人群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环境中镉、铅、砷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进行概述,明确我国环境中这些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分布情况。
本文将系统分析镉、铅、砷等重金属元素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损伤和引发的各种疾病。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重金属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机制,包括重金属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在综述我国镉、铅、砷等重金属污染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时,本文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二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生物学标志物和早期预警指标的研究进展;三是重金属污染暴露人群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本文将总结我国镉、铅、砷等重金属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和分析,能够推动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人群健康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二、我国镉污染现状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电池制造、电镀、冶炼、涂料、农药和磷肥生产等工业过程。
我国的一些重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如湖南、广东、四川等地,由于长期的镉排放和积累,土壤和水体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形成了大面积的镉污染区域。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2afbe131126edb6f1a10f0.png)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
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
2003 年12 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
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
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0b2f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c.png)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1.1编制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土壤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以下简称重点监管单位)应当履行“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的义务。
《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的出台,将为重点监管单位依法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规范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提供参考依据。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于202X年XX月1日发布《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有关印发《成都市202X年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按照生态环境部《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要求,重点监管单位要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建立相应机构和人员队伍,确定组织实施形式,制定并实施排查工作计划。
202X年XX月底前,新列入名录和开展隐患排查满三年的重点监管单位,须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制订整改方案、完成整改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档案,报请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认达到整改要求。
土壤和地下水存在异常的要及时开展隐患排查。
”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X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20XX年XX月22日完成了第一次土壤隐患排查并完成上报,现已满三年,按通知要求,须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制订整改方案、完成整改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档案,报请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认达到整改要求。
公司重视此项工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由各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专项活动动员会,下发文件明确提出具体排查要求,由安全保密部负责牵头开展此项工作。
自202X年XX月8日起,组织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专题研究排查方案,制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计划。
采取分片负责与集中复核监督相结的形式,层层落实排查和整改责任,做到排查土壤点位全覆盖、不漏项。
排查活动由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落实,并对排查结论签字负责,保证真实可靠。
我国环境中镉 铅 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环境中镉 铅 砷污染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8c95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8.png)
六、展望
六、展望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环境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 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砷相关的疾病。应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和技术,共同 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砷污染问题。此外,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减 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砷污染问题。
六、展望
在总结过去研究的我们也应认识到环境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性。面 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环境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 解决方案,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镉、铅、砷对健康的影响
二、镉、铅、砷对健康的影响
1、镉对健康的影响:长期摄入含镉食物可能导致肾损伤和骨质疏松等。动物 实验表明,镉还可能引发癌症。
二、镉、铅、砷对健康的影响
2、铅对健康的影响:铅中毒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引发贫血、肌肉疼痛和消 化系统问题。长期接触高浓度铅可能导致智力下降和行为异常。
一、环境中镉、铅、砷污染现状
一、环境中镉、铅、砷污染现状
镉、铅、砷是常见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根据《201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我国水、土壤和大气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镉、铅、砷污染。其中,镉污染主要存 在于南方地区的农田和水体中;铅污染则多见于北方地区的废旧电池污染和工业 排放;砷污染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的地热水和农产品中。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中的砷(As)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砷是一 种有毒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接触低浓度 砷可导致人体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健康问题。因此,环 境砷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环境砷污染的来源与分布
标题: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湖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湖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f6c0e9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1.png)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湖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1.11.07•【字号】鄂环发[2011]32号•【施行日期】2011.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湖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鄂环发[2011]32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近年来,全国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严重威胁着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为此,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61号),旨在指导和帮助地方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环保部《关于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4号)要求,我省编制完成了《湖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和我省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目标,把握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点和原则(一)工作目标全面排查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简称“重金属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查清重金属污染情况,确定重点防控的区域、行业、企业和高风险人群,切实解决重金属污染危害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到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以及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科学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
纳入国家规划重点防控区域(黄石市区、黄石大冶市及周边、襄阳谷城县、十堰郧县、荆门钟祥市、孝感大悟县)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 ;其他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工作重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Pb)、汞(Hg)、镉(Cd)、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兼顾镍(Ni)、铜(Cu)、锌(Zn)、钒(V)、锰(Mn)、钡(Ba)等其他重金属污染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3a1d47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f.p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2.06.15•【字号】新环固体发〔2022〕88号•【施行日期】2022.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体废弃物与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新环固体发〔2022〕88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各地(州、市)生态环境局:为进一步巩固我区“十三五”重金属污染防控成果,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固体〔2022〕17号),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年6月15日(联系人:薛志刚,联系电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十三五”时期,我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
为进一步巩固成果,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固体〔2022〕17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有效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为目标,以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为抓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有效管控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提供坚强的保障。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f3108c826bec0975f465e26f.png)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这位负责人说,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 4%、10.0%、10.4%。
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这位负责人指出,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
工矿业、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和自然背景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这位负责人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各地区、各部门对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d28160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c.png)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18.12.22•【字号】辽环发〔2018〕97号•【施行日期】2018.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市环境保护局: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土壤〔2018〕22号)要求,我厅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2018年12月22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土壤〔2018〕22号)等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我省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有效防止重金属污染,保障环境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针对我省突出重金属污染问题,制定本方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域性明显、行业性突出。
受历史、资源、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省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和突出的行业性,电镀行业主要分布在大连市金州区、沈阳市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大石桥市,铅锌矿采选业主要分布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和凤城市、葫芦岛市连山区、本溪市本溪县,铜矿采选业主要分布在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葫芦岛市连山区和建昌县,铅锌冶炼业主要分布在葫芦岛市龙港区、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连市金州区,铁合金冶炼主要分布在锦州市太和区。
上述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较集中,部分区域土壤污染较严重,环境风险较突出。
(二)历史遗留问题明显,短期难以解决。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有色金属的采选、冶炼与加工业历史久远,由于当时生产方式粗放、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工业“三废”的排放量较大,致使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原锦州铁合金厂和沈阳新城子化工厂铬渣山等历史堆存含重金属固体废物的场地污染较重。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号――关于发布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号――关于发布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dcb82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0.png)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号――关于发布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2.29•【文号】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号•【施行日期】2012.0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7号)关于发布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防治大气污染,现批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本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在全国实施本标准之前,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等文件要求指定部分地区提前实施本标准,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地域范围、时间等)另行公告,各省级人民政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提前实施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环发〔2000〕1号)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废止。
特此公告。
(此公告业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陈钢会签)附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附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目次前言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和质量要求5 监测6 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7 实施与监督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空气中镉、汞、砷、六价铬和氟化物参考浓度限值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2022年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9fd33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0.png)
2022年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依据大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来分,可分为______污染物和______污染物。
2、下列符号的含义BOD______,TSP______,VOC______。
3、生物毒性试验按染毒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及注入投毒等。
4、在车间内测量某机器的噪声,机器运转时声压级为95dB,关掉机器后的车间本底噪声83dB,则机器发出的噪声级为______。
5、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水环境化学包括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6、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了13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举其中的6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______和______。
8、精密度是由测定的______误差决定的。
二、判断题9、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10、存放降水样品的容器最好是金属瓶。
()11、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时,加入氨磺酸钠的作用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
()12、测定水中悬浮物,通常采用滤膜的孔径为0.45微米。
()13、CODMn测定时,KMnO4和Na2C2O4可互相滴定。
()14、纳氏试剂比色法对废水中氨氮的测定,加入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为了显色。
()15、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16、工业废水应在企业车间的排放口采样。
()17、平行实验中,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常用变异系数衡量。
()18、化学试剂的优质纯试剂一般用代码AR表示。
()三、选择题19、有关溶液吸收法采集大气样品,()叙述有误。
A.吸收效率与吸收速度有关B.吸收效率与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关C.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D.吸收效率与吸收溶液和被采集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快慢无关20、下列特性中,可作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是()。
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7e85c0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b.png)
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公布机关】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1.11.22•【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环办便函〔2021〕524号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我部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 “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我部,电子版材料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
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日。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付子曦电话:(010)65645757传真:(010)65645745邮箱:***********.cn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邮编:100006附件:1.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2.《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1年11月22日附件1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十三五”时期,重金属污染防控取得积极成效。
但重金属污染防控任重道远,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威胁生态环境和群众健康。
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为目标,以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为抓手,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注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有效管控重金属污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570062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1.png)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3.21•【文号】环办[2011]34号•【施行日期】2011.03.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的通知(环办[201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及各有关单位: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汞污染防治工作的批示精神,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初步摸清我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开展管理对策研究,应对关于汞污染问题的国际公约谈判,加强我国汞污染防治管理,我部决定从2011年4月起,组织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工作。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
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是我国应对国内日益频繁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和今后国际履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地应高度重视,成立调查领导小组和调查工作组,负责部署、组织协调和指导实施本辖区内的调查评估工作。
二、精心组织。
各地应按照《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将汞污染排放源调查评估纳入2011年度工作计划,落实目标责任制和工作经费,做到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调查评估任务。
三、加强培训。
为保证调查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各地应认真学习有关调查评估技术文件,积极参加环境保护部组织的培训,组织开展好本辖区的逐级调查培训工作,切实做好调查的前期准备和动员工作。
四、坚持事实求是。
目前,我国汞污染防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基础信息、污染防治技术与对策都滞后于形势需求,各地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对本辖区汞污染排放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切实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使最终调查评估成果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汞污染排放源状况,为我国全面开展汞污染排放源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部组织完成典型地区居民汞、镉、砷、铅、铬环境总暴露研究
环境总暴露反映了人群污染物多介质、多途径的暴露水平及其贡献比,是表征暴露介质浓度和人群环境暴露特点的综合性指标。
为了解我国居
民污染物的环境总暴露特征,为制定环境健康基准、明确污染物优先防
控次序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环境部将开展人群环境总暴露研究纳入《国
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院选择太原市、大连市、上海市、武汉市、成都市和兰州市部分地区开
展研究工作。
2016~2017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这6个城市的15个区/县,
抽取了18 岁及以上居民3876名(有效样本3855 名)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了居民环境暴露行为模式,采集分析了居民日常暴露的空气、饮用水、土壤和膳食中汞、镉、砷、铅和铬的含量,估算了环境总暴露水平
及暴露介质贡献比,于近期发布了《典型地区居民金属环境总暴露研究
报告(汞、镉、砷、铅、铬)》和《典型地区居民金属环境总暴露量及
贡献比手册(汞、镉、砷、铅、铬)》。
结果显示,调查居民汞、镉、砷、铅、铬的环境暴露来源以膳食为主,其次为饮用水、土壤和空气,贡献比分别为61.23%~99.77%、0.16%~30.69%、0.03‱~17.21%
和0.01‰~1.67%。
本研究结果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关研究呈现一致性规律,但由于暴露介质种类、人群特征以及污染物环境浓度的不同,各国人群暴露介质贡献比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产业布局等是导致调查居民环境总暴露水平存在地区、城乡差异的重要因素,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是导致同一地区调查居民环境总暴露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的重要因素。
各国、各地区应尽可能利用本国及本地区环境总暴露研究结果服务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
环境总暴露研究尚处于探索性阶段,本研究获得的数据填补了我国环境暴露评价领域基础数据的空白。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总体部署,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铜、锌、镍、铁、铝、钒、硒、锰、银、钡10种污染物的环境总暴露研究,研究成果拟于2021年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