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食物中毒预防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培训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培训1. 引言在餐饮行业中,食品卫生安全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许多危害因素可能会存在于食品中,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危害因素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餐饮食品中的危害因素,并提供相关培训知识。
2. 常见的危害因素2.1. 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餐饮食品中最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
这些微生物可能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它们可能来自原料、环境、人员以及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
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2. 化学物质污染除了微生物污染外,餐饮食品中还存在着许多化学物质的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如果这些化学物质超过了安全标准,就可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2.3. 物理污染物理污染是指由于不合理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食品中存在的各种杂质。
这些杂质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异物、玻璃碎片、金属屑等。
物理污染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和口感。
3. 危害因素的防控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餐饮食品中的危害因素,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防控措施:3.1. 加强原料的检验和筛查在食品加工前,应对原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和筛查,确保其质量安全。
应对原料进行合规性检验,了解原料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并确保不受到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3.2. 严格的储存与保管要求食品储存和保管的环境条件应当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同时,应对食品进行分类、标注和分区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3.3. 规范的加工操作流程制定并贯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操作规程,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操作规程应包括食品加工的工序和步骤、操作员的培训和过程控制措施。
3.4. 加强食品安全培训餐饮行业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认识。
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知识、危害因素识别和食品安全管理等。
4. 结论餐饮食品中的危害因素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
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
餐饮业发生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一、背景介绍餐饮业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然而在食物安全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食物中毒是餐饮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食物中毒不仅会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威胁,也会对餐饮业的经营和声誉带来严重影响。
了解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1. 食材质量不合格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材质量不合格。
食材的不合格往往源自于原料采购环节,餐饮业存在着一些非法、不合格的供应商,他们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采用劣质、变质、添加有害物质的食材。
在食材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食物中毒的风险大大增加。
2. 食品加工不规范餐饮业中,食品加工环节是造成食物中毒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繁忙的餐厅厨房中,存在着一些员工对于加工操作程序的不规范,比如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做好手部卫生,使用过期食材等,这些行为都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3. 食品存储条件不当餐饮业中的食品存储条件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性。
在储存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餐饮企业对于食品储存条件的管理不当,如温度控制不到位、食品间的交叉污染等问题都会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4. 卫生条件不达标餐饮业中的卫生条件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一些餐饮企业的卫生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着卫生设施不完善、员工卫生习惯不佳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5. 加工工艺控制不当餐饮业中的加工工艺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一些餐饮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加工工艺,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三、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1. 加强食材质量管控餐饮企业在采购食材时,需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供应商,明确规定食材的质量标准,对于到货的食材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食材的安全性。
2. 规范食品加工操作餐饮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操作规范培训,明确做好食品加工操作的程序和要求,加强对员工加工操作的监督,确保食品加工的规范性。
3. 加强食品存储管理餐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食品存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食品储存温度,防止食品的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存储的安全性。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食物中毒预防-精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食物中毒预防-精不安全的食品之所以危害人体健康,是因为其中含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危害因系。
在餐饮食品中,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生物性危害: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等各种微生物。
2、化学性危害:包括食品中本身含有和受到污染—食品本身含有毒物质,如河豚鱼、高组胺鱼、四季豆、生豆浆和部分野蘑菇等。
—食品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如违禁或超量使用的农药、兽药(如瘦肉精)、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残留及贝类毒素、雪卡毒素等。
3、物理性危害:主要为各种异物,如玻璃、碎石、铁丝、头发等。
危害因素之一:生物性危害一、关键概念1、食品的感官没有变化不等于没有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2、致病微生物是食品中毒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餐饮业应重点控制的危害。
3、冷冻、冷藏可使大多数细菌休眠,但不能杀死它们,所以记住冰箱可不是绝对保险的!4、高温烧煮一定时间会杀死绝大部分细菌,所以烧熟煮透才是防止细菌繁殖的最好方法!5、时间和温度是影响食品中细菌生长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大部分餐饮食品中能够最经常运用的控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措施。
生物性危害由各类致病微生物(或称病原微生物)导致,这类危害是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最为主要的原因。
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二、细菌(一)细菌和病原菌1、细菌可以在食品中存活和繁殖。
2、致病性细菌通常称之为病原菌或致病菌,是导致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目前餐饮业食物中毒中的80%以上是由它们引起。
3、有些细菌会使食品腐败变质,但很少使人得病;而大部分的致病菌并不会引起食品的感官变化。
4、直接入口的食品中带有病原菌,可能是由于加工时未彻底去除,但更多的是由于受到污染所致,污染通常可来自于生的食物、操作环境、人和动物等。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以下各种条件:1、营养细菌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畜禽肉、水产品、禽蛋、奶类、米饭、豆类等都是细菌易于生长繁殖的食物。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
20
21
• 呕吐型常见于谷物(尤其大米)、含淀粉食品 中,腹泻型常见于奶类、肉类、蔬菜中,食品 通过土壤和灰尘受到污染。 • 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潜伏期:呕吐型1~ 5小时;腹泻型8~16小时。 • 15℃以下细菌不繁殖;烹饪时彻底加热可杀灭 细菌繁殖体,灭活芽胞需100℃20分钟。
• 细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温 度越适宜,毒素产生的速度就越快。
污染了金黄色 葡萄球菌毒素 的食品即使加 热,也可能会 引起食物中毒!
16
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的任一项得 到控制,细菌就不再生长。实际采取 的措施有: • 加入酸性物质使食品酸度增加。 • 加入糖、盐、酒精等使食品中的水分 活性降低。 • 使食品干燥以降低水分活性。 • 低温或高温保存食品(在危险温度带 之外)。 • 使食品在危险温度带滞留的时间尽可 能短。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营养 温度
湿度 酸度
时间 气
氧
9
• 营养:细菌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大多数的细菌喜欢蛋白质或碳水 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畜禽肉、 水产、禽蛋、奶类、米饭、豆类 等。
温度:每种细菌都是在某一温度范围
内生长最好。大多数的细菌在5~60℃ (危险温度带)能够很好地生长繁殖。 个别致病菌可在低于5℃的条件下生长 (如李斯特菌),但生长速度十分缓 慢。
时间和温度是 影响食品中细 菌生长最关键 的因素,也是 大部分餐饮食 品中能够最经 常运用的控制 细菌生长繁殖 的措施
17
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 部分病原菌
18
19
• 常见于生牛奶、熟肉、糕点及其他受该菌污染的 食品中,食品通过人体伤口、炎症部位(皮肤、 鼻子、口腔)等受到污染。
食品中常见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方法有
食品中常见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方 法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预防控制方法
04
总结
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 具体措施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种类:细菌、病毒、真菌等 污染途径:水源、原料、加工过程等 危害:引起食物中毒、传染病等 预防控制方法:加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定期对食品进行检测等
添加项标题
培训员工:对食品生产加工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确保他们了 解并遵守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添加项标题
定期检查: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卫生标准的 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添加项标题
记录管理:建立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记录,包括原料采购、 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记录,以便追溯和监控。
加强食品从业人 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专业知识 和技能水平
建立食品从业人 员的准入制度, 确保从业人员具 备相应的素质和 能力
加强食品从业人 员的职业道德教 育,提高其责任 意识和法律意识
建立食品从业人 员的考核和奖惩 机制,激励其积 极履行职责和义 务
推广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免疫分析技术: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和毒素进行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标准
建立食品安 全监管机构, 加强食品生 产、加工、 销售等环节
的监管
建立食品追 溯体系,确 保食品来源
可追溯
加强食品生 产、加工、 销售等环节 的卫生管理, 确保食品卫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一、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一)预防细■性食物中毒应按照防止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控制病原菌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下列主要措施:1 .避免污染.主要指避免熟制后的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
如避免熟制后的食品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从业人员经常清洗手部,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还应在清洗手部后进行手部消毒;保持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加工制作台面、容器、工具等清洁;消灭鼠类'虫害等有害生物,避免其接触食品;2 .控制温度.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杀灭食品中的病原菌或控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如熟制食品时,使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0°C以上;贮存熟制食品时,将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在60C以上热藏或在8°C以下冷藏(或冷冻);3 .控制时间。
尽量缩短食品的存放时间。
如当餐加工制作食品后当餐食用完;尽快使用完食品原料、半成品;4 .清洗和消毒.如清洗所有接触食品的物品;清洗消毒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等物品;清洗消毒生吃的蔬菜、水果;5 .控制加工制作食品加工制作量应与加工制作条件相吻合。
食品加工制作量超过加工制作场所、设施设备和从业人员的承受能力时,加工制作行为较难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易使食品受到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二)预防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 .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
使用流水反复涮洗蔬菜(油菜等叶菜类蔬菜应掰开后逐片涮洗),次数不少于3次,且先洗后切。
接触农药的容器、工具等做到物品专用,有醒目的区分标识,避免与接触食品的容器、工具等混用;2 .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避免误作食盐使用。
(三)颈防常见真・性食物中毒的指旅:严把采购关,防止霉变食品入库;控制存放库房温度、温度,尽量缩短贮存时间,定期通风防止食的在贮存过程中需变;定期检查食品,及时清除零变食品;加工制作前,认真检查食品的感官性状,不得加工制作霉变食品。
食品中常见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包括
03
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范
定期对生产设备、工具进行清 洗和消毒
确保食品原料新鲜、无污染
加强员工卫生意识培训,提高 卫生水平
实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定义: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是 一种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 储存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记录 和追踪的管理制度
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常态化工作,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 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
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意识 培训食品生产经营者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 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加强对学校、幼儿园等集体食堂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定义和目的:对食品中潜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预警,确保食品安 全
评估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 进行全面评估
预警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
监管部门职责: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加强食品安全法 律法规培训,提 高监管人员的法 律意识和执法水 平
定期开展食品安 全知识培训,提 高监管人员的专 业素养和技能水 平
建立食品安全监 管人员考核机制, 对不合格人员进 行培训和调整
加强与国际食品 安全监管机构的 交流与合作,引 进先进技术和经 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食品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 并处理化学污染源。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健康问题,它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并造成了大量的疾病和死亡。
许多人对于食物中毒的成因和如何预防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并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1. 细菌感染:细菌是导致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会在不当处理或加工食品过程中引起污染。
摄入被这些细菌污染的食品后,人体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 寄生虫传播:寄生虫也能导致食物中毒。
包括钩虫、弓形虫、蛔虫等寄生虫可以通过未经煮沸或充分加热处理的肉类和鱼类传播给人类。
这些寄生虫会在人体内引发胃肠道疾病和消化不良。
3. 食物处理不当:不正确的食物处理方法也是导致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
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充分清洁,或者使用被污染的设备和容器,都有可能导致细菌或化学物质污染食品。
4. 化学物质污染:化学物质的存在也会导致食物中毒。
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农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等。
长期摄入含有高浓度这些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引发癌症、神经系统损害等。
5. 食用变质食品:过期或发霉变质的食品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摄入后会引起食物中毒。
这包括过期肉类、蔬菜水果以及未被恰当保存和储存的罐头食品等。
二、预防措施1. 良好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食物中毒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在处理食物之前,务必彻底洗手,并确保用具、设备和工作场所的清洁。
2. 充分烹饪:适当的烹饪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特别是肉类、禽类和鱼类等需要加热处理的食物,确保达到适宜的温度才能消灭病原体。
3. 食材选择:选购新鲜的食材,并避免使用已经变质、过期或有明显污染迹象的食品。
同时,在采购农产品时注意检查是否有农药残留。
4. 储存和保存:合理储存和保存食品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将易腐食品放置在恰当温度下,避免交叉污染,尽早食用剩余食物或及时冷藏储存可降低细菌生长。
食品中常见的危害物质及其防控措施
食品中常见的危害物质及其防控措施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的食品可能存在着各种危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会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努力,制定并执行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食品中常见的危害物质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重金属1. 铅(Pb)铅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主要来源包括污染的土壤、水体以及工业废弃物的处理。
食品中过量的铅摄入会对人体造成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等多个方面的伤害。
防控措施:- 加强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铅污染源;- 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的筛查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 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的铅污染。
2. 汞(Hg)汞是一种高毒性重金属,主要通过鱼类和海产品进入人体。
长期摄入过量的汞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损害,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防控措施:- 加强水体和海洋环境的监测,控制汞源的排放;- 提高汞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加强对水产品的监测;- 提高公众对汞中毒的认知,引导消费者选择安全的食品。
二、致病菌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常通过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感染会引起肠道疾病,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
防控措施:-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防止受污染原材料的使用;- 严格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杀菌彻底。
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致病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粪便中。
食品中存在的大肠杆菌常常意味着食品受到了粪便污染,会引起肠道感染疾病。
防控措施:- 加强农产品的生产和采购管理,防止粪便污染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食品加工企业要提高加工场所的卫生水平,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强化公众对卫生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通过食用食物而导致的身体不适或者疾病。
食物中毒可能会是轻微的胃部不适,也可能会是严重的肠胃炎症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对于食物中毒的预防来说,了解其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1. 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细菌和寄生虫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之一。
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会在食物中滋生并产生毒素,导致食物中毒。
寄生虫感染也会导致食物中毒,在鱼类和生肉中较为常见。
2. 食物保存不当:食物保存不正确是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食物在高温环境下存放较长时间,细菌容易繁殖并产生毒素。
另外,冷藏食品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或者反复冷藏和解冻,也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3. 食物交叉污染:食物交叉污染是指不同食物之间的相互污染。
这种情况下,细菌或其他致病物质可以从一个食物传播到另一个食物。
例如,生肉与其他食物接触后,未正确清洗工作台或刀具,这些细菌可能会传播到其他食物上。
4. 使用过期食品:使用过期的食品是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
过期食品中的细菌、霉菌或毒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1. 选择新鲜食材:购买食材时应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购买过期或已变质的食品。
2. 注意食物的储存:正确储存食物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例如,生肉应放在冷冻室中,熟食应密封保存,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3. 充分煮熟食物:食物煮熟后,细菌和寄生虫通常会被杀灭。
因此,确保食物彻底煮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4. 确保食品加工卫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保持厨房和设备的清洁,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同时,要注意洗手卫生,避免细菌通过手部接触食物。
5. 注意食品的来源:尽量购买有信誉和良好卫生条件的食品供应商的食材,以减少食品中毒的风险。
6. 注意食品的储存温度:尽量将生鲜食品保持在正确的储存温度下,避免食物在高温环境下存放较长时间。
餐饮服务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餐饮服务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一、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一)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1、生熟交叉污染。
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如容器、手、操作台等)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2、食品贮存不当。
如熟食品被长时间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在此温度下的存放时间应小于2小时),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
3、食品未烧熟煮透。
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
4、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
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
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
6、进食未经加热处理的生食品。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原因1、作为食品原料的食用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或生长环境中,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如蔬菜中农药、猪肝中瘦肉精等。
2、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质,食品加工过程未去除。
如豆浆未煮透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彻底去除,四季豆加工时加热时间不够使其中的皂素等未完全破坏。
3、食品在加工过程受到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如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
4、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毒蕈、发芽马铃薯、河豚鱼。
二、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点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1、避免污染。
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
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温度。
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常见的食品中毒原因与预防
常见的食品中毒原因与预防食品中毒是指在食用食品后摄入了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而导致的身体不适或疾病。
食品中毒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问题,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常见的食品中毒的原因,了解这些原因,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减少食品中毒的几率。
1. 食品贮存不当食品贮存不当是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食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中,避免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存放。
不同的食品应该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肉类、禽类、鸡蛋等易腐食品必须在规定的温度下存放,避免食品变质、霉变等。
2. 食品加工不全面食品加工不全面会使食品中留下有害物质,这是导致食品中毒的重要因素。
加工食品时必须仔细洗净食品,删除过多的皮及油脂,以免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同时,做菜时应煮熟、煮透,避免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带来危害。
3. 食品运输不当餐厅和超市采购的食材要保证从安全且有资质的供应商采购,并要注意食品运输的质量。
食物在运输中如果受到潮湿、高温、低温等影响,不仅会使食物出现问题,而且会使食品变质,从而导致吃坏肚子的情况。
4. 不洁的厨房环境在餐厅和家庭烹饪中,洁净的厨房是最关键的要求之一。
厨房地面、台面、器皿和用具应该定期清洗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特别是在烹饪肉类和家禽之类的食品时,更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以避免交叉污染。
5. 加工食品的调料过多在烹饪过程中,加工食品的调料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避免因调料过多而引发食品中毒。
正确的做法是选用合适的调味品和配料,使食物不仅有味道,而且营养均衡。
以上几种原因是造成食品中毒的常见情况,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1. 选购食品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家,不要购买价格过于便宜的食物。
2. 存储食品时要定期清洗食品储存地点,保持室温与湿度。
3. 在加工食品时要保持卫生,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储存状况,充分烹饪至熟。
4. 吃饭时要轻量,尽量控制食物摄入量,不超过顶尖边界。
食物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技术有哪些
宣传内容:食 品安全知识、 危害因素、预 防控制技术等
宣传形式:讲 座、培训、宣 传册、宣传片
等多种形式
宣传效果:提 高公众食品安 全意识,加强 食品安全监管, 保障人民群众
身体健康
总结与展望
总结食物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 总结:常见的危害因素包括微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等,预防控制技术包括食品加工、储存、运 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卫生管理。
食物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预 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食物中常见的危害因素 3 预防控制技术 4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5 食品安全意识与教育 6 总结与展望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食物中常见的危害因素
微生物污染
监管措施:定期检查、抽检、专项整治等监管措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信息公开与透明: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信息,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公众知情权
食品安全意识与教育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向学生传授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 诗歌主题
• 自然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人生感悟: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 思乡怀旧: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怀想,表达了对故乡和亲友的眷恋之情。
• 爱国之情:诗歌中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表达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食品销售过程中的 防护:采取适当的 防护措施,如保持 食品温度、避免交 叉污染等
餐饮业中的食品安全隐患及风险防控 (3)
餐饮业中的食品安全隐患及风险防控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餐饮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
然而,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上日益突出,餐饮业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也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隐患的定义、原因及相关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控策略。
二、定义与背景1.1 食品安全隐患的定义食品安全隐患指在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导致食品感染或污染,进而危害消费者健康的潜在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源自于原材料来源不明确、储存条件不当、未经充分烹饪等。
1.2 餐饮业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1)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部分餐饮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往往注重价格而忽略质量监管。
低质量或过期原材料使用可能导致菌群滋生和食品感染。
(2)储存与处理条件不当:餐饮业中涉及到大量的食材储存和加工,如食品放置时间过长、温度控制不当或不洁净的操作环境等,都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
(3)人员卫生问题:餐饮企业中少数员工对个人卫生重视不够,包括手部清洁不规范、未佩戴手套或头巾等。
这些因素容易导致病原菌传播。
三、风险原因分析2.1 食品安全隐患的成因(1)产业链中的漏洞:在原材料到达消费者之前的整个产业链中,存在一系列环节可以导致隐患出现。
如运输、贮存等环节由于缺乏监管和质量控制而引发问题。
(2)监管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于餐饮业的监管系统尚未形成完善而有效的机制。
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沟通薄弱、检查频率低等问题。
2.2 相关风险描述(1)食物中毒:来自菌群污染和重金属或农药残留等因素可引发食物中毒。
消费者在饮食过程中遭受威胁。
(2)传染疾病:由于员工个人卫生条件不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有可能通过食品传播,导致传染性疾病的爆发。
四、风险防控策略3.1 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的监管机制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使监管部门能够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对餐饮业的检查频率和力度。
同时,建立和完善立法、规章制度以及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当您进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要立即组织自行救治,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以排出毒物。
同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所有剩余的食物、有关工具和设备,以备核查中毒原因。
下面为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预防:一、豆浆中毒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现: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
3、预防措施: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二、豆角中毒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
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3、预防措施:豆角要烧熟煮透。
三、发芽土豆中毒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龙葵素。
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
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
2、中毒表现: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
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3、预防措施:⑴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
⑵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
⑶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
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再食用。
四、亚硝酸盐中毒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氧现象。
2、中毒表现:潜伏期30分钟-3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餐饮食品安全的危害及预防
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意识薄 弱
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卫 生问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了 解不足
展望未来预防餐饮食品安全的方向和措施
强化监管力度:加强政府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推广先进技术:应用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危害人体健康
食物中毒:食用不洁或变质食物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营养不良:长期食用不健康食品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肥胖和慢性病: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可能导致肥胖和慢性病的发生 过敏反应:某些食品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 和标准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机 制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 违法行为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和 评估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制定严格的餐饮业食品安全 法规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鼓励社会监督和参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兽药残留: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使用 兽药,导致食品原材料受到污染
微生物污染:食品原材料在加工、 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食品加工不规范:加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导致食品受到污染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知识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常常在我们的餐桌上发生。
食物中毒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因此,预防食物中毒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知识。
一、认识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多种,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食品保存不当:如果食物在存储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会导致食物变质或者受到污染,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2.食品加工不当:在烹饪和加工食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注意清洁卫生和烹饪温度掌握不当,会导致细菌繁殖,致使肠道疾病。
3.食品质量不良:如果餐厅或者超市的食品质量较低,含有过多的细菌或者其他有害物质,就会让人发生食物中毒。
二、注意食品卫生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我们需要注意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购新鲜食材:在购买食材的时候,要选择新鲜、质量好的食材。
如果食材看上去难看、变质变味或者价格异常便宜,就不要购买。
2.存储食品:在存储食品时,要注意保持食品清洁和干燥。
不同的食品要存放在不同的环境下,比如肉类应该在冰箱里保存等。
3.加工食品:在烹饪和加工食品时,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工具和餐具。
在使用前应该进行清洗和消毒。
4.冷热适宜:不要食用过夜食物和不新鲜的冷盘,切勿随便使用变色变味的食物,加热过程要彻底,确保食品中的细菌被彻底杀死。
三、健康饮食适当饮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的一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避免过量摄入: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饮食要有节制,注意饮食均衡。
2.合理膳食:膳食要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适当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3.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帮助人体排毒,预防食物中毒。
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食物中毒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避免腐败变质食品:餐厅服务员送上来的食品,一定要看清新鲜日期,尤其是海鲜类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不安全的食品之所以危害人体健康,是因为其中含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危害因系。
在餐饮食品中,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生物性危害: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等各种微生物。
2、化学性危害:包括食品中本身含有和受到污染—食品本身含有毒物质,如河豚鱼、高组胺鱼、四季豆、生豆浆和部分野蘑菇等。
—食品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如违禁或超量使用的农药、兽药(如瘦肉精)、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残留及贝类毒素、雪卡毒素等。
3、物理性危害:主要为各种异物,如玻璃、碎石、铁丝、头发等。
危害因素之一:生物性危害一、关键概念1、食品的感官没有变化不等于没有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2、致病微生物是食品中毒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餐饮业应重点控制的危害。
3、冷冻、冷藏可使大多数细菌休眠,但不能杀死它们,所以记住冰箱可不是绝对保险的!4、高温烧煮一定时间会杀死绝大部分细菌,所以烧熟煮透才是防止细菌繁殖的最好方法!5、时间和温度是影响食品中细菌生长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大部分餐饮食品中能够最经常运用的控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措施。
生物性危害由各类致病微生物(或称病原微生物)导致,这类危害是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最为主要的原因。
主要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二、细菌(一)细菌和病原菌1、细菌可以在食品中存活和繁殖。
2、致病性细菌通常称之为病原菌或致病菌,是导致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目前餐饮业食物中毒中的80%以上是由它们引起。
3、有些细菌会使食品腐败变质,但很少使人得病;而大部分的致病菌并不会引起食品的感官变化。
4、直接入口的食品中带有病原菌,可能是由于加工时未彻底去除,但更多的是由于受到污染所致,污染通常可来自于生的食物、操作环境、人和动物等。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生长繁殖需要以下各种条件:1、营养细菌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畜禽肉、水产品、禽蛋、奶类、米饭、豆类等都是细菌易于生长繁殖的食物。
2、温度大多数的细菌在5-60℃能够很好地生长繁殖,因此这个温度范围被称为“危险温度带”。
3、时间在合适的条件下,大多数细菌每10-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一个细菌经过4~5小时就能繁殖到数以百万计的数量。
由于大部分细菌使人致病需要有一定数量,因此控制时间以防止细菌繁殖,对于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4、湿度水是细菌生长所需的基本物质之一,细菌是由大约80%的水构成的。
所以在潮湿的地方细菌容易存活,而用干制方法加工的食品则不易变质。
5、酸度细菌通常不能在强酸性(如柠檬、醋)或强碱性(如苏打饼干)的食品中繁殖,在弱酸性或中性食品中较易繁殖。
大部分食品都属此类,如奶类、畜禽肉、水产品、禽蛋、大部分果蔬等。
6、氧气有些细菌需要氧气才能生长繁殖,有些则不需要,还有一些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大部分致病菌属此类)。
(三)细菌芽胞某些细菌在缺乏营养物质和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形成芽胞。
芽胞对高温、紫外线、化学物质等都有很强的抵抗力。
芽胞通常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一旦条件合适可以重新变为具有危害性的细菌。
可产生芽胞的细菌在食物中毒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类细菌通常能够在烹饪温度中存活下来。
(四)细菌毒素许多病原菌可产生使人致病的毒素,大多数毒素在通常的烹饪温度条件下即被分解,但有些细菌的毒素即使经过烹饪烧煮也不能破坏,污染了这种毒素的食品即使加热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细菌产生毒素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温度越适宜,毒素产生的速度就越快。
二、病毒病毒不会在食品中增殖,上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并不都是病毒生存所需。
病毒通常只需极少的数量即可使人致病,烹饪时彻底加热可以灭活食品中的病毒。
病毒传播的基本特点有:1、可以通过人员的接触或排泄物污染食品与水源。
2、食品污染通常由于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上厕所后不洗手等)所致。
3、可在食品与食品、食品接触的表面与食品之间传播。
4、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
三、寄生虫人感染寄生虫大多是由于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食品加热不彻底所导致。
低温冷冻或烹饪时彻底加热食品均能有效杀灭寄生虫。
危害因素之二:化学性危害化学性危害是可使人致病的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危害,这些化学物质可源于食品本身,也可以是受到外来污染所致。
以下是一些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原则。
一、食品本身含有毒物质河豚鱼、高组胺鱼、四季豆、生豆浆和部分野蘑菇等食品本身含有毒物质。
这些食品有些属禁止供应品种,有些则可通过适当的加工去除毒素后供应。
(一)河豚鱼河豚鱼毒素加热后也难以去除,发生中毒后的死亡率高,是国家法规明令禁止的食品。
需要指出的是,“巴鱼”也是河豚鱼的一种,同样禁止经营;河豚鱼干制品(包括生制品和熟制品)也不得经营。
(二)青皮红肉鱼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青专鱼、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等)会形成组胺,引起组胺食物中毒。
由于组胺的产生是因鱼体腐败引起,因此预防的方法是贮存加工中保证鱼的新鲜,防止组胺产生。
(三)四季豆、扁豆、荷兰豆四季豆、扁豆、荷兰豆中含有可使人中毒的有毒物质。
烹调时先将豆类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后再炒,可有效去除这些有毒物质。
集体食堂加工单位因使用大锅可能导致烧炒不透,不宜供应这些豆类。
(四)生豆浆生豆浆也含有毒物质。
预防方法是将豆浆煮透,尤其要防止“假沸”,烧煮时应将上涌的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沸腾5分钟。
(五)野蘑菇野蘑菇中的部分品种具有毒性,食用后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防止中毒的有效方法是不采摘、不采购、不食用野生蘑菇。
二、食品受到有毒物质污染(一)有机磷农药1、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选择未受到农药污染的蔬菜。
2、蔬菜粗加工时以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l分钟,可有效去除大部分农药。
(二)瘦肉精1、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不采购市场外无证摊贩经营的产品。
2、选用带有肥膘的猪肉,猪内脏选择有品牌的定型包装产品。
(三)亚硝酸盐1、亚硝酸盐外观与盐和味精相似,故应不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盐”或“味精”制作肴肉、腌腊肉要用到亚硝酸盐,餐饮业应尽量不制作这些食品以免误用;如必须使用则应严格保管,使用量不超过0.15克/千克,使用时搅拌均匀。
2、尽量少食用暴腌菜,不吃腐烂变质的蔬菜,这些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高。
(四)桐油1、不使用来历不明的油。
2、桐油具有特殊的气味,食品加工用油使用前应闻味辨别。
(五)贝类毒素1、贝类毒素中毒的表现根据毒素的不同可有多种,部分种类的毒素可导致死亡。
2、预防贝类毒素中毒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不经营国家明令公告餐饮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的织纹螺。
(六)雪卡毒素1、雪卡毒素存在于珊瑚礁附近觅食的鱼类(也称作珊瑚鱼)体内,常见的包括东星斑、苏眉、老鼠斑等。
2、预防雪卡毒素中毒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采购时间清来源;不供应珊瑚鱼的卵、肝、肠、头、皮等部位,这些部位雪卡毒素含量较高。
危害因素之三:物理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主要是食品中的各种有害异物,如金属、玻璃、碎骨等,人误食后可能造成身体外伤、窒息、或其他健康问题。
预防物理性危害应在食品验收、加工等环节进行仔细检查,并采取措施使食品不会在加工操作过程中混入异物。
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相当多,食品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变得不安全,这些危害因素如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就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一、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几个概念大多数食物中毒是由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必须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来防止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产毒,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点。
(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因食用中毒食品引起的一类疾病,国外也称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大多由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又占大多数),少数由食品中的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引起。
(二)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虽然任何食品都有可能受到污染,但有些食品特别适宜于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和产毒,这类食品被称为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必须控制温度和时间来防止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产毒。
(三)危险温度带即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度区域,我国规定为10~60℃。
由于部分致病菌在5~10℃条件下仍可生长繁殖,建议以5~60℃作为危险温度带。
(四)中心温度即食品(包括块状食品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中心部位的温度。
中心温度可用中心温度计测量。
(五)交叉污染通过各种途径使食品受到污染(包括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的过程,细菌引起的交叉污染是最常见的交叉污染。
(六)清洗和消毒清洗:用清水清除原料、工具表面的污物。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或杀灭致病微生物。
(七)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原料:供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的物质。
半成品:经初步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制作的食品。
成品:经过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又称即食食品)。
成品包括熟食品和即食生食品(如水果、生食蔬菜、生食水产品等)。
二、餐饮业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以下是餐饮业细菌性食物中毒的5种常见原因。
其中交叉污染占50%以上,是最为主要的发生原因。
(一)交叉污染食品的成品在食用前一般不再加热,一旦受到致病菌污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加工操作过程中如发生以下情况,就可能使成品受到致病菌的污染:1、成品和原料、半成品存放中相互接触(包括食品中汁水的接触)。
2、装成品和原料、半成品的工用具、盛器混用。
3、操作人员接触原料、半成品后双手未经消毒即接触成品。
(二)从业人员带菌污染一旦从业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化脓、疖子,或患有感冒、腹泻等疾病,便会携带大量致病菌。
如果从业人员患病后仍在继续接触食品,且不严格进行洗手消毒,就极易使食品受到致病菌污染,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三)食品未烧熟煮透生的食品即使带有致病菌,通过彻底的加热烹调,也能杀灭绝大多数的细菌。
但如果烹调前未彻底解冻、一锅烧煮量太大或烧制时间不足等,使食品未能烧熟煮透。
就会导致致病菌未被彻底杀灭,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四)食品贮存温度、时间控制不当具有潜在危害的即食食品贮存温度、时间如控制不当,食品中的细菌就可能大量繁殖。
较易发生此类问题的情况有:1、冷藏设施不足或超负荷。
2、供应宴席时冷菜提前切配并放臵在专间。
3、盒饭加工后在常温下较长时间保存。
4、食品冷却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五)餐具清洗消毒不彻底盛放食品成品的餐具或其他容器清洗消毒不彻底,或者消毒后的餐具再次受到污染,致病菌通过餐具污染到食品,也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三、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发生最多的食物中毒,其预防原则具有共同之处:首先是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其次是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杀灭病原菌。
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原则一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1、保持清洁〃保持砧板、刀具、操作台清洁。
〃保持厨房地面、墙壁、天花板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