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1

合集下载

环境心理学试题课程主要知识点(1)

环境心理学试题课程主要知识点(1)

环境心理学绪言1、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

答案:AA 环境设计研究协会 B环境与行为 C 人-环境研究国际协会 D人-环境研究协会2、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是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3、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案:1.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2.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3.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4.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4、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案: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1、()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答案:BA触觉B感觉 C知觉 D认知2、()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答案:CA感觉B知觉C认知D幻觉3、()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它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也关。

答案:DA听觉 B嗅觉 C触觉 D动觉4、联觉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想象。

5、什么是知觉答案: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个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1、下列四个人中,()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答案:C A惠太海默 B考夫卡 C林奇 D苛勒2、吉布森是()理论的代表及创始人。

答案:BA格式塔知觉理论B生态知觉理论C环境知觉理论D概率知觉理论3、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理论

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理论
研究认为,人类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知觉本 身,可能都要追溯到这种最简单的感觉——快乐与 不快乐。
快乐与痛苦是进化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 感形式。
为什么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不愉快的刺激,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过去?
因为在快乐的状态下,一方面由于多巴胺、脑啡肽 等与情绪有关的化学物质消耗降低了情绪的强度;另 一方面,快乐的体验刺激大脑应激系统释放与紧张有 关的化学物质,限制快乐的程度。
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大脑奖赏中心分泌的一 种化学递质。当人有某种需要而又得不到满足 时便产生了欲望,欲望使人产生追求和探索的 动机。欲望越是迫切,探索的动机越强烈。是 否付诸行动,我们的头脑会本能地对达到目的 的可能性进行概率判断,对各种动机加以协调。
适当的欲望时时激发着追求和探索的动机和勇 气,唤醒着生命的活力,那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最 可怕的是绝望,哀莫大于心死。
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情绪的形式共同决定了 情绪的状态,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就是 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或称“心境”。
1、情绪的形式
情绪的形式最笼统的体现就是快乐和不快乐。 生存的需要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在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满足欲望的刺激便 会给个人带来快乐 。
以往的研究认为,在脑部传递快乐的化学 递质是多巴胺。新的研究认为.多巴胺传递的 情绪体验是欲望,传递快乐的是脑啡肽。
根据柏莱恩的观点,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 不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的对象应该被判断为最美的, 而那些对照刺激特性过高或过低的对象则是不美甚 至是丑陋的。柏莱恩的观点在绘画和音乐领域的研 究中得到了验证,在环境评价方面只得到部分验证。
例如,施瓦茨和沃比克拍摄了 一部影片,模拟沿着按比例缩小的 街道模型旅行,通过变换建筑物的 距离和角度改变街景的复杂性。

环境心理学-第四章 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环境心理学-第四章 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第四章 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 3.认知地图的五种关键维度: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及 标志。 • (1) 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使用的行进通道,如街道、 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 • (2) 边界:不一定是线性成分,但倾向于是线性的,有 限定和封闭的特征,象墙、法定的边界,海岸线等; • (3) 区域:是认知地图中较大的空间,它们具有一些共 同的特征,如“宿舍区”、很多国家中的“中国城”等; • (4) 结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 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此处中断,如交叉路 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 • (5) 标志:人们用作参照点的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 标志,通常从较远处就可以看到。
第四章 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 6.认知地图是如何获得的?☆ • ⑴ 个体认知地图的发生过程。 •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环境探索经验的增加,儿童逐渐 具有了参照系统。7岁左右开始具有了与成人差不多的认 知地图。空间环境的表征需要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 ① 即注意并记住路标; ② 构建路标之间的路径;③对一 些路标和路径形成组块、群集;④ 这些组块、群集再与 其它特征一起整合进总体认知地图的框架中。 • ⑵ 成年新的认知地图的获得。 • ① 对于成年个体,与儿童对环境发展出认知地图的阶段 基本一致。 • ② 不同在于成人到一个新的环境,利用出版的地图,有 助于很快建立起这一环境的认知地图。
第四章 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 1.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根据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 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类。 • 2.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过去的经验与各 种感觉结合而形成的。 • 3. 感觉:主要以生理机能为基础,具有较大的普 遍性,因而有较小的个体差异。 • 知觉:是纯心理性的,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管理学》课件配套教案-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管理学》配套课件教案XX 编XX年XX月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一、教学目的组织活动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复杂与动态特点以及人的认知与行动能力的局限性决定了组织决策的理性与正确程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为尽可能减少这些限制,就要对组织活动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环境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掌握PEST、SWOT等环境分析方法,熟练应用决策树等决策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和决策。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4-16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分析有哪些主要方法?3.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和行为决策。

4.决策方案生成的主要方法是什么?5.用决策树方法来评价和选择一个具体的决策方案。

6.用蒂蒙斯教授的机会评价框架评价一个创新或创业机会。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分析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把环境分成三个大类,即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

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1)一般环境分析方法。

最常见的是PEST分析方法。

(2)具体环境分析方法。

在这方面,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种力量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3)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方法。

组织在分析外部环境的同时,必须也分析其内部环境。

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

(4)针对环境变化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是脚本法(情景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可分为定量脚本法和定性脚本法。

第二节介绍了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通常也被称为科学决策。

西蒙等人提出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

非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政治协调决策模型、领导集体决策模型。

第三节探讨了不同的决策方法。

(1)决策背景研究方法:决策背景的性质特征:首先,决策背景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其次,决策背景具有复杂性。

最后,决策背景具有动荡性。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四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四章

第四章婴幼儿期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从今天开始,胎儿出生,新生儿即婴儿开始。

我们来了解生物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在婴儿时期的作用。

婴儿期指的是从0岁开始到2岁这段发育和生长情况。

两岁以后的儿童一般要进入托儿所,由此开始进入丰富而有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婴儿期异常重要,不仅在于这个锦缎婴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更重要的还在于,婴儿期为此后人的一生所无法脱离的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3岁看大,7岁看老。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期是建立信任的阶段。

婴儿出生后总是依赖他们的照顾者。

为了培养起一种安全感,他们必须接受适当的和可持续的照顾。

被人们用一种温暖的和有教养的方式使其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婴儿了解到世界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人们是可以依靠的。

他们学会了信任,这种信任使婴儿对他们照顾者发展出了积极的情感链接或社会依恋。

那些被忽视、拒绝和没有得到持续性照顾的婴儿对他们周围的世界学会了怀疑和恐惧。

这些婴儿形成了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会组织或者延迟认知的发展,并且阻碍婴儿向其他阶段的发展。

一个婴儿也必须发展出一种自我意识,形成和照顾者的依恋,获得知识。

所以本章的重点,我们在对婴幼儿身体、心理系统变化有所的了解的同时,了解依恋对其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婴幼儿的发展概述一、婴幼儿的发育特征(一)新生儿的特征1、一般生物特征其中,一般特征为:呼吸:(P107)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

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

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

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

❖ 因为遭受情感挫折而心理失衡;
(二)行为动力旳特点
❖ 1.开启性 ❖ 2.方向性 ❖ 3.强度 ❖ 4.持久性
第二节 需要
❖ 一、需要旳含义 ❖ 二、需要旳种类 ❖ 三、需要理论
一、需要旳含义

心理学将由生理上或心理上旳缺失或不
足所引起一种内部旳紧张状态称之为需要。它是
个体活动主动性旳源泉。
❖ 1.适应功能 ❖ 人们适应不良往往会产生挫折感,造成焦急和紧
张。经过合适调整情绪,就能更加好地适应环境。 ❖ 2.动机功能 ❖ 适度旳情绪兴奋会使人旳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鼓励人主动行为,提升行为效率。
情绪强度与操作效果
❖ ★有研究表白,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旳效果,其影响效 应取决于情绪旳性质及强度。
❖ 源于生理和心理旳不足产生:
❖ 血糖成份下降——饥饿;孤单——交往需要; 社会动荡——安全需要
▪ 需要指向一定旳对象 ▪ 需要具有一定旳选择性 ▪ 需要是个体活动主动性旳源泉
二、需要旳种类
❖ 按起源
▪ 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 按对象
▪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维持个体生存 和种族繁衍
维护社会存在 和发展旳需要
❖ 杏仁核对知觉和产生悲观情感有主要作用。
❖ 网状构造对情绪旳激活也有主要影响。
❖ 大脑皮层,尤其是额叶与情绪旳产生和体现具有 亲密关系。主动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旳 电位活动;悲观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旳电位 活动。
二、情绪和情感旳种类
❖ (一)情绪旳种类 ❖ (二)情感旳种类
(一)情绪旳种类
工作满意度研究
成长需要
基本需要
自我实现旳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需要

第四章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第四章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
概述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 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 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 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 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总的来说,早期行为主义者,多半从机械唯
为此,他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他还师从
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1903年他得到了 哲学博士学位,并结了婚。直到1908年,他 都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在这几年里,他既 学习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 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 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
1908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
产生背景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
是华生和斯金纳。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 不足而在美国这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它一 反传统心理学,而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 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 那种无形的橡"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 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 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受进化论问世
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动物不会作内省 报告,所以只能根据它对刺激的反应来推测 其心理。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 厚的拟人论色彩。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 论,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直至桑代克, 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承其余绪,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
他们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
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 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它们有的表 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其强 度有大有小。他们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 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下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下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如 3m米宽的水泥路面中央,留出宽20cm的种植带,让乡土 野草在这里生长。园区充分考虑了自行车的便捷通道。
Page 36
(3)空间定位:重复的9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 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应用自相似 的分形原理,进行9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独具 特色的空间,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 在的位置。每个庭院中都有一个用于标识所在教室专业特 色的雕塑和小品。这些小品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各个专业的 实验室器材、机械及其他相关特征。连续的“之”线形步道 通过两侧的白杨林行道树被强化,成为连接庭院内外空间 的元素。
Page 10
霍华德还设想了田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模式:由六个单体田 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 窟无烟尘的城市群”。其地理分布呈现行星体系特征。中 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 增大。城市之间以快速交通和即时迅捷的通讯相连。各城 市经济上独立,政治上联盟,文化上密切联系。霍华德田 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把城市和乡村统一成一个相互渗透的区 域综合思想,形成一个多中心,整体化运作的城市系统。
Page 37
简洁的庭院景观设计
Page 38
简洁的庭院景观设计
Page 39
(4)通过旧物再利用,建立新旧校园之间的联系。把旧 校园的门柱、石撵、地砖和树木结合到新校园环境之中。 使历史的情感得以延续,使校友回母校时有亲切感,使学 生在平常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母校历史的延续。
Page 40
具有较强的执行功能,行为是“环境”与“心理” 沟通 的桥梁。 人的行为是出于对某种刺激的反应,而这种刺激可能 是机体自身产生的,如动机、需要与内驱力,也可能来自 外部环境。 自身需求往往会形成行为产生的源动力。 例如:感到饥饿就会去找食物;感到口渴就会去找水喝。 而吃什么喝什么就属于外部环境条件了,比如在你步行范 围内有什么吃的,你的收入如何,这些都会影响你的行为 所产生出的不同结果。

《环境心理学》大纲梳理

《环境心理学》大纲梳理

环境心理学绪论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在北美宣告成立2、环境心理学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主要代表人物为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城市规划师林奇等第一章感觉的特点:A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B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C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D对统一现象,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引起感觉主客观因素:A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B感觉阈限C注意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A相互加强或削弱B联觉(色彩的温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面积感色彩的动静感)联觉: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C不同感觉的补偿知觉与认知A感觉与知觉的关系B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C习惯化-适应D对变化的知觉(刺激强度的增量与原则刺激强度的关系影响着人们对刺激变化的知觉)E认知:是指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固有图式既是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又可能成为认识新事物的障碍图式、同化、顺化、平衡则形成了人认知活动中的认知结构F感觉、知觉与认知的关系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某种具有固定倾向的并受到主观歪曲的知觉。

了解似动现象、诱动现象图像效果见书上p18图1-7和图1-8声景指环境中在审美和文化方面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嗅觉能加深人对环境的体验和记忆触觉通过接触并感知对象的肌理和质感也是体验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动觉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它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有关第二章环境知觉格式塔知觉理论格式塔心理学以现象学作为它的哲学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为惠太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引申词义:凡能使某一感知对象(如建筑立面、平面)成为有组织整体的因素或原则都被称为格式塔,格式塔心理学以现象学作为哲学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基本观点:知觉的整体性同型论场作用力概率知觉理论:主要强调视知觉的直觉作用,而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概率知觉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环境心理学复习个人总结的笔记精华

环境心理学复习个人总结的笔记精华

第三章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环境—行为理论: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适应水平理论、环境适应理论、生态理论★★L-为什么说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适应水平理论都可归入应激理论的结构体系中?一、M-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

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

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下分有效的。

唤醒理论的内容/ 观点:1、唤醒的改变是与环境相联系的,人们情绪的变化引起了唤醒水平的改变,而情绪的变化必然是受到了环境影响的结果。

2、愉快或不愉快的情境都能使唤醒水平增加。

3、唤醒的改变使人们去寻求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并比较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差异。

4、人们倾向于对中等的唤醒水平给予正性评价。

M-叶克斯-多德逊定律: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可以用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来解释。

按照该定律所描述的,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

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

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M-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

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

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下分有效的。

M-叶克斯-多德逊定律: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可以用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来解释。

按照该定律所描述的,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

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

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根据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我们知道:唤醒水平太低不会促进任务的操作,太高会干扰操作,因为个体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正在进行的任务。

环境行为心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行为心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心理及行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类型、如何营造引人注意的景观(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①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

)②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③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3)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 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

①刺散物的对比强度。

②刺激物的状态。

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引人注意。

如夜空中的流星。

③刺激的新异性。

与众不同的和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千篇一律的,刻板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和维持人的注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类型(1)相互加强或削弱。

(2)联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3.感觉与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2)知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

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4.知觉定势的概念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5.认知的概念及其特点(1)认知值得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2)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之间作用的产物。

6.人眼的构造及观看对象的规律(1)视网膜由中央凹、黄斑和周围视觉组成。

(2)中央凹是位于视网膜中央的小凹,含有最微细的视锥细胞,中央凹形成的视野成圆锥状,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为2°左右;当头部保持垂直或者略微前倾的时候,中央凹视觉通常看着视平线以下10°左右的地方。

见pdf。

7.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1)相互削弱和破坏。

(2)相互加强或协同。

环境心理学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环境心理学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 1.警戒反应
人的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两个分支: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或 内脏神经),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当主体突然受某种环境 刺激需要全神贯注进行探索和认知评价时,交感神经兴奋,以帮助人进行感 觉判断。如扩大瞳孔获得更多的光刺激以便看得更清楚,扩张肺以吸收更多 的氧气,停止消化以便血液从胃流往肌肉,分泌更多的应激荷尔蒙促使身体 各方面变化作好迎战或逃跑的准备。
波及范围广,影响人数多。 导致的问题 (1)焦虑 (2)退缩或麻木 (3)抑郁 (4)与应激有关的身体症状 (5)无泄愤对象的气愤 (6)回归 (7)梦魇
灾变事件,尤其是自然灾害,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浩劫,
但同时也对人类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促使人类反省自己的行为,重新 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自然之子而非自然之主。人类必须用广 义的道德观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只顾我们这一代的生存.还要考虑后 代的生存;不仅只顾人类的生存,还要考虑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环境的承 受力。自然灾害表明:自然环境出现了过分的不平衡,这其中有我们人 类的过错,我们应该学会与自然交流,时时根据自然反馈的信息修正我 们的行为。我国1998年夏季发生的长江与嫩江百年一遇的全流域特大洪 水,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生态教育和道德教育,它使我们认识到改变对自 然的态度.维护环境生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四讲 行为关系的理论
第一节 唤醒理论
• 唤醒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
• 一、唤醒与情绪 情绪(emotion)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
杂的概念。包含强度、形式两种属性。唤醒水平(arousal level) 也称激活,决定了情绪的强度;而认知和评价则决定了情绪的形 式。 一定的唤醒水平总是伴随着某种情绪状态,微弱平静持久的状态 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情,或称“心境”(mood)

环境心理学 6.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环境心理学  6.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主要内容
02
私密性
01
个人空 间与人 际距离
领域性
03
第二节 私密性
一、私密性的定义
可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退缩和信息控制。 1、退缩:独处、与世隔绝 2、信息控制:匿名、隐瞒减少交往
第二节 私密性
二、私密性的功能
1、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感 2、有助于个人建立和保持自律 善于交往是一种能力,耐得住寂寞也是一种能力。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千手观音
雍和宫万福阁 迈达拉弥勒大佛
由整根白檀木雕成。通高26米,8米埋 地下,地上18米。从万福阁大门进入,距 离大佛像仅4米左右,D:H远远小于1,给 人以极近距离感,使得人们不得不产生高 山仰止膜拜的姿态。
为了产生繁华热闹的气氛,商业步行街临街建筑必须相对呼应,行人之 间、行人和商店之间也必须相互视觉和听觉涉及;街面宽度和临街建筑的高 度以接近为好,比值至少不应大于2,过大则与车水马龙的交通干道无异。
法国议会最早在剧场中开会,代表或议员坐观众席,发言者站在舞台 上。当今的法国议会虽然也受教堂的影响,但更多体现的是歌剧院的风格 而仍保留了这一布局传统。
台湾虽然吸取了法国的 议会风格,但主席台更 低,离议员座位也更近。
人人都想当主席,人人都 想抢话筒,为议员间上演 “全武行”提供了方便。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别过来,让我静一静!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一、个人空间
(三)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1、被入侵者的反应 入侵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都影响 着被入侵者的反应。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一、个人空间
(三)对侵犯个人空间的反应 2、入侵者的反应 (1)入侵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同样被别人侵犯,所以入 侵者自己也会感觉不自在。 (2)人们忌讳穿越正在交谈的两人所形成的空间,尤其 是男女交谈的“双人空间”。 (3)人们不愿入侵正相互交谈的群体成员的个人空间, 更不愿意侵犯社会地位较高者的群体空间。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试误说
• 根据上述实验,他认为学习是一渐进的、盲 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 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 加,终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在刺激与 反应之间形成了联结。 •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探式的、 尝试与错误式的学习,从而提出了他的“尝 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所以,他的学习理 论又被称为错误说或试误说。
• (3)泛化律 • 在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个体对条件刺激之一 (CS1) 形成条件反射后,也可能对另外的与CS1相类似 的条件刺激之二(CS2)、之三(CS3)不经强化而引起条 件反射。 • 例如:幼儿因怕鼠,而致怕兔,“一朝被蛇咬,十年 怕井绳”等。 • (4)辨别律 • 泛化的反面,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特定刺 激产生反应,不泛化的现象。如炼钢工人辨别钢花, 体操运动员保持姿势,儿童辨别是非,学生区别概念 等,都可看作是分化的结果。
•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 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 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 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 • 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 • 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 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 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 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 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 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 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 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 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 也就是说狗学会了辨别刺激,知道了灯光或铃 声所表示的“食物即将到来”的信号意义。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管理学》PPT课件)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管理学》PPT课件)
这一模型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利益集团的重要性,认为政府甚至立法和 司法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都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三、非理性决策
(三)领导集体决策模型
领导集体决策模型是认为政策选择是建立在领导者优秀的素质和管理经 验的基础上,由领导者或领导集体依据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进行决策。
其优点是决策迅速,但决策的质量同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经验密切相关 ,是决策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该模型的前提在于,人们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采用试错的方法, 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形成一些经验规则。但是,这个过程常常带来其他错误, 即该模型识别出这些经验规则的原理以及与它们联系的系统性错误,这些经 验规则自身被称为直觉。
三、非理性决策
(一)渐进决策模型——林德布洛姆
渐进决策,是说在以往的政策、惯例的基础上制定新政策,新政策是对 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与修改。
(一)决策中的行为基础
决策者把学习、记忆、习惯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决策的行为基础。
学习 • 根据过去的经验,采取试验的方法,通过知识的传递和理论的推
断,对特定的选择将产生的结果做出估计
记忆 • 把为解决一个问题而收集的情报以及从这些情报得出的结论储存
起来,以便在发生同类问题时用来做出新的决策
习惯 • 是帮助符合目的的行动方式持续下去的重要途径,具有“从有意
一、环境分类
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管理学研究中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 法。这里采用较常见的一种分类,即把环境分成三大层次或三个大类,即一 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以及组织内部环境。
一、环境分类
(一)一般或宏观环境
任何时期对所有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

环境心理学笔记整理

环境心理学笔记整理

Sept.8th, 2011 - 第一章概述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

⏹区别于其他心理学领域:观察方法不同(大多非实验室);问题和情境的种类不同(如何适应环境设置) 恢复性环境(人类更偏好大自然)恢复是重新获得在适应外界环境过程中被损耗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注意恢复:清新头脑、补充注意、宁心静气、反思☐心理进化:环境偏好是进化的结果;对环境的压力反应首先是情绪,而非认知“好的研究自变量少,因变量多,从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个问题。

”环境心理学的使命1.关注环境对人的行为、情绪的影响和决定作用2.研究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3.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理论上为心理学提供新的视角;实践上也意义重大。

) 环境心理学的特点1.环境—行为关系是一个整体2.环境—行为真实地相互作用3.理论和应用并重,以问题为中心4.跨民族跨学科5.折中主义的方法论:维持环境的整体性;时间跨度不至于太短;非干扰性测量(被试觉察不到)展望1.人类环境的全球变化来源网络虚拟世界;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社会经济、宗教、种族、文化差异扩大造成的不稳定;上述混合2.行为背景的结果性变化多官能环境;家庭、工作场所和休闲场所彼此混淆;现实和虚拟的混合“永远不在现场”3.环境变化对心理的影响本体环境与世界环境融合;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过渡;扩展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忍耐度和反应时间Sept.15th, 2011 - 第二章自然与人类本性关于自然的价值观1.资源主义在美国占支配性(人类中心主义);强调自然的有用性,是原料的储藏库,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要2.保护主义强调整体自然观(生态系统大于部分之和),任何部分的变化都可能给其他部分带来灾难后果3.生态中心主义自然生态因自己的权利而有价值,与其对人类的价值无关;人类没有特殊性,其行为应有益于其他物种 新环境范式(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NEP)人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不是脱离自然的;强调普遍的环境关怀而非具体的环境价值是一种环境价值测量→用的最广的环境价值量表深层生态学(我们的文化被机械论的世界观所统治,滥用科学并为资本主义的统治服务)建立在对现代技术、科学和政治结构进行批判基础上的生态主义环境公平运动(寻求自然和生态的平衡而不仅仅是考虑人类的利益)第三节环境品质评估1.环境品质指数(EQI):评估环境可直接测量的方面这些测量可以组合成客观的指数(污染、噪声等)2.环境知觉品质指数(PEQI):人类观察者估计的可知觉的环境品质对环境品质进行主观的评估3.环境情绪反应指数(EERI):评估环境带来的烦恼或愉快等情绪对环境的情绪唤醒(2 dimensions)唤醒——非唤醒;愉快——不愉快适应水平对环境评估有调节作用:1.个体在每个维度都有最适应水平,对这个水平的偏离(唤醒减少或感觉寻求)需要相应的测量;2.暴露于一种情绪唤醒会造成对下一个环境的评估向反方向偏转环境景观:景观美学与偏好1景观评估的描述性方法:景观的经验性判断[视觉对比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艺术判断[专家与普通人不同] 2景观评估的物理知觉方法:强调环境物质特性,特性与判断偏好有统计学上的联系,运用实验,更符合行为科学的传统3环境评估的心理变量:找被试主观评判某景观的复杂性、独特性、品质和美丽度等。

第六讲: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一)PPT课件

第六讲: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一)PPT课件
要有极大值的必要条件: = MUx1- Px1 =0 = MUx2 - Px2 =0 = I-Px1 X1-Px2 X2=0 要有极大值的充分条件:
LX1
LX2
L
U X1
U X2
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存在的原因两种经济活动协调方式:
企业协调 ——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组织与协调进行生产,然后与其他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发生关系。市场协调 ——个人直接通过市场来调节各种活动进行生产。
降低交易成本: [Depressing Transactions cost]
企业的目标
对生产者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 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理性行为,即假定企业是理智的生产者。
三、生产者的效率[]
技术观念与经济观念: 技术观念——技术上是否合理; 经济观念——经济上是否划算。技术上合理,经济上不一定划算;技术上不合理,经济上一定不划算。 技术角度——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经济角度——成本—收益分析。 [Cost-Revenue Analysis]
UX1
UX2
将 I = Px1 X1 +Px2 X2改变为: I - Px1 X1 - Px2 X2 =0 假定MUx1>0, MUx2>0, 设拉格朗日函数为: L( X1、X2、)=U(X1、X2)+(I-Px1 X1-Px2 X2)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用于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两种商品的效用无差异组合

环境心理学 6.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环境心理学  6.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第六章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空间行为”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着重研 究人使用空间的情况,尤其关注人在进行社会交往时空 间行为的固有方式。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等概念 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02
私密性
01
个人空 间与人 际距离
领域性
03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为什么许多大学生喜欢在宿 舍床位上安装床帘?
第三节 领域性
二、领域的类型
(一)主要领域 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包括家、 办公室等对使用者来说最重要的场所。 主要领域为个人或群体独占和专用,并得到明确公认 和法律保护。 (二)次要领域 属半公共性质,如住宅前的街道、公用楼梯、房前屋 后的空地。
法国议会最早在剧场中开会,代表或议员坐观众席,发言者站在舞台 上。当今的法国议会虽然也受教堂的影响,但更多体现的是歌剧院的风格 而仍保留了这一布局传统。
台湾虽然吸取了法国的 议会风格,但主席台更 低,离议员座位也更近。
人人都想当主席,人人都 想抢话筒,为议员间上演 “全武行”提供了方便。
第一节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千手观音
雍和宫万福阁 迈达拉弥勒大佛
由整根白檀木雕成。通高26米,8米埋 地下,地上18米。从万福阁大门进入,距 离大佛像仅4米左右,D:H远远小于1,给 人以极近距离感,使得人们不得不产生高 山仰止膜拜的姿态。
为了产生繁华热闹的气氛,商业步行街临街建筑必须相对呼应,行人之 间、行人和商店之间也必须相互视觉和听觉涉及;街面宽度和临街建筑的高 度以接近为好,比值至少不应大于2,过大则与车水马龙的交通干道无异。
环境心理学
课程内容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4.青少年期出现的问题
①应试教育 ②学业不良、逃课 ③滥用药物 ④心理失调及精神病态 ⑤高考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⑥大学生恋爱 ⑦大学生同居 ⑧大学生结婚 ⑨大学生就业 ⑩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妈妈问题 ⑾校园犯罪、自杀、吸毒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三)成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案例2:多动症
阿强,四岁,整天没有一刻停下 来,总是乱跑乱跳;脾气又大,稍 有少许不如意,就会立即放声大哭, 甚至咬人;在学校被老师投诉上课 嘈吵,经常骚扰同学;夜晚又睡不 安宁,即算睡着了,也会动手动脚, 说梦话;总之,真是没有一刻安静。 他的父母为此心力交瘁。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4、儿童问题及对策 (一)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
问题。 (0-3岁、3-6岁、6-12岁) 家庭的影响 学校的影响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案例1不合群 豆豆上幼儿园的时候哭了整整一个
月才好转。现在虽不哭了,可就是不 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个人独来 独往。老师教小朋友们做操、跳舞时, 其他小朋友都在参与,就他一个人站 在一旁一动不动。家里来了陌生人, 便躲在房里就是不愿出门。
宏观系统
指能够对外生系统造成直接影响的制度、 文化、意识形态或社会结构等。
国企改革
孩子的成长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在环境中 (person environment)
第四章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
如何看待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对 社会工作的重大影响呢?
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都是上述两个 因素互动的结果。社工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和个体行为的社会整合性。社会工作由整体 角度来看待人类行为,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人 的困境来自个人还是来自环境。而是认为人 的困境来自上述两者不恰当的互动。——改 变个人、改变环境、改变两者的互动都是重 新实现人和环境间适当性平衡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王中锋
• • • •
第一节 唤醒理论 第二节 环境应激 第三节 环境负荷、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第一节 唤醒理论
主要观点:
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 平 ,无论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刺激,对提 高唤醒水平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而唤醒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工作 绩效。而环境信息的容量大小 、信息的不确定性 (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和不一致性)对影响 着唤醒水平的高低。
• 心理反应 • 当主体把某一刺激经过评价认为有可能对自身构成威胁时, 主体心理开始产生应激反应。 • 刺激能否引起心理反应取决于不同的环境与个体的
认知评价的双重作用。
二、应激物的种类
• 应激物主要包括三大类: 灾变事件,个人应激物、 背景应激物。 • 一、灾变事件 势不可挡的应激物,如自 然灾害、战争及重大技术 事故 引起的后果: 焦虑、退缩或麻木。抑郁、 与应激有关的身体症状、 无泄愤对象的气愤、回归、 梦魇等。
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
• 一、应激的唤醒作用有助于维持较高的任务绩效。 • 二、应激有助于激发机体的活力和增强免疫系统。 • 只要应激终被控制,就有益于人的成熟--使人更好地学会 处理下一个应激。 • 适当的应激是保持生命活力和增强个体生存能力的必备条 件,而应激所付出的代价是为增长能力交出的学费。 • 但过分的应激也会引发过于昂贵的代价,甚至造成人的死 亡。
• 1 警戒阶段: 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扩大、肺扩张、消化停止、 分泌更多的应激荷尔蒙使身体肌肉紧张,随时做好迎战或 逃跑的准备。 • 2 抗拒阶段(适应阶段) 主体对刺激重新评估,心率、呼吸速度和内分泌都恢 复正常,食物消化重新开始。 • 3 衰竭阶段 应激反应消耗大量体能,持续过长,超过个体的承受 能力,导致机能衰减、最终可能死亡。
第三节 环境--行为关系的其他理论
环境负荷理论 适应水平理论 行为约束理论
一、环境负荷理论
• (一)、环境的负荷 • 定义:环境向个人传递的信息量,为环境负荷。 • 环境信息对环境负荷的影响 因素:强度 、新奇性和复杂 性。
(二)、信息负荷
定义:环境对人的作用。 理解: 1、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2、信息过载,人会有选择地忽略次要的信息。 3、信息越强、越不确定、越难控制,越会引起人的注意 。 • 4、长时间的注意会引起信息超载,导致注意分散。 • • • • •
第二节 环境应激
• 应激:令人不愉快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 而引起紧张反应的环境刺激称为应激物。 • 引起应激的因素: • 客观:客观刺激的性质与强度是否对主体构成威胁或产生 干扰 • 主观:主体的认知能力和承受力。
• 应激反应: • 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三种反应 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 • (一)生理反应 • 包括连续反应的三个阶段:警戒阶段,抗拒阶段和 衰竭阶段。
(三)环境负荷理论的现实意义
• 1、现代城市环境中各种信息过量,而相对封闭的视野又 使得人们无法躲避环境的冲击,会使人感到疲劳。 • 简化环境信息,提高人们对环境信息的选择 • 和控制,是当前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 城市环境与自然 环境的区别
元素 视觉刺激模式 城市环境 单调、乏味 自然环境 变化无穷
U
• (图4.3)不定性、唤醒与快感度的关系
• 柏莱恩提出的影响不定性的因素:
• 1、复杂性:环境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与结构或组织的复
杂性。
• 2、新奇性:环境中包含新的或以前未引起注意的特征
的程度。
• 3、意外性:人们所预期的环境未被证实的程度。 • 4、不和谐性:环境因素与其周围背景不一致的程度。
行为场景理论的现实意义
• 行为场景 是场所与群体行为自然结合成的有机的整体单元, 所以行为场所是有生命的,体现 在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它的兴衰存亡取决于人们在生活中对它的需要和使用。 • 场所的死亡: • 场所的潜在功能的危害:

《桃花源记》
及郡(jùn)下,诣(yì )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 中国园林常用的山水、路 径、绿化和建筑的巧妙组 合形成 的峰回路转、曲径 通幽,常常能达到出人意 料的效果。
三、唤醒与绩效
• 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 正在从事某项任务的人都 要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 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 能获得理想的绩效,容易 发生错误。只有在唤醒处 于中等水平时,才能达到 最好的绩效。
围合感
信息量 视野
封闭
大,重复 窄小
开放
小,变化多 开阔
• 运用“注意”的规律、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和生态知觉的基 本原理,对城市环境加以合理的组织,形成结构和秩序 ,有利于简化信息的处理
适应水平理论
• 沃尔威尔提出:适中水平的刺激是最理想的刺激(包括刺 激的强度、多样性和模式),过低或过强的刺激都会引起 人的不适。 • 每个人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都形成了自己最习惯的刺激, 称为最优刺激水平 ,即适应水平。
• • • •
个人应激物: 主要是指应激性生活事件 和一些烦恼的日常琐事。 特点:冲击性不强,但无休无止又无法摆脱。 “最后一棵草会压垮骆驼背。”
• 长期的高压力导致各种类型的疾病。 • 春秋时期伍子胥一夜愁白头。
• 背景应激物
• 各种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 如工作压力、每天上下班 赶路、拥挤、噪声和空气 污染等。 • 特点:强度不高,但长期 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 无法摆脱、难以躲避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 行为场景理论主要讨论非个体行为与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
• 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巴克和赖特对美国小镇米德韦斯特 建立了心理学现场实验站,研究真实行为场景对行为的影 响 ,尤其是对儿童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 ,形成了生态心 理学。
• 把环境与行为看作是双向的,生态上相互依存的整体单元 , 环境所具备的物质特征支持着某些固定的行为模式 ,尽管 其中的使用者不断变换 ,但固定的行为模式在一段时期内 不断重复。 • 这里的行为属于非个体行为,这样的环境称为场所,场所 与其中的人的行为共同构成了行为场景
当环境刺激不符合个人的适应水平 时: 1、改变自身对刺激的反应对适应环境; 2、改变或选择环境刺激来顺应自己的需求。 在这两种措施中,人常常首先选择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 如果无法改变或没有选择的余地时,才会选择改变自身来 适应 环境。
行为约束理论
• 第一阶段:某些因素干扰或妨碍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干 扰或妨碍可能是实际的客观存在,也可能仅仅是一种不自 由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从认知角度把这种情境解释为超出 了自己的控制,即失去控制感。 • 第二阶段:当人感觉 到有环境事件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就 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感,这时人所做出的第一个反应就 是谋略重新建立对情境的控制,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对抗” 。
• 唤醒水平(也称为激活)决定了情绪的强度,而 认知和评价则决定的情绪的形式。
• (一)情绪的形式: • 快乐与不快乐
不开心
• 快乐与不快乐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原始 的情感形式。 • 人类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知觉本身,都可以 追溯到这种最简单的感情。 • 快乐和不快乐两个相反的系统使我们的情绪象大 海一样潮起潮落,像钟摆一样左右摇摆--每一次情 绪兴奋之后都会走向低落,而在每一次低落之后 又会重新走向兴奋。 • 长时间的过于兴奋和低落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 有些场所是专门设计的,比较复杂、封闭、专门服务于某 些特定目的。(具备外显功能)。如剧院和教室。 • 有些场所除特定功能外,还可能用于其他目的。(具备潜 在功能)
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
• • • • • 场所的最小维持量:维持某一行为场景所需要的最少人数 容量:场所能容纳的最多人数。 执行者:在场所中执行主要任务的人 非执行者:在场所中与执行者相配套完成任务的其他人 申请者:满足行为场景对成员的要求,并试图成为其中一 员的人
• (二)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
环境纬度: 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描述的复杂性和神秘性、引导着探索过程的不 断进行、而最终的意外发现更令人回味无穷。
• 第三阶段:任何时候 ,人感觉到自己的行动自由正受到限 制,心理对抗就会促使个人做出努力,恢复自由和控制。 • “禁果分外甜” • 第四阶段:若经努力恢复了控制,任务纯净和心身状况都 会得到改善;或仍未恢复控制,会造成“习得性失助”
人对环境的控制感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不顺心的环境 2、自己有条件避开干扰性的环境的刺激。 控制感的作用: 体现 的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有助于人克服面临的挫折 与困难,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对环境的适应
什么样的唤醒和刺激会引起人们的探索动机 和行为呢?
(二)不定性与唤醒:(柏莱恩关于美学判断的研究)
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唤醒水平也随之提高,二者 呈直线关系;随着不定性的增加唤醒水平的持续提高,探 索的兴趣不再增加,对场所的偏爱反而降低。(就象过山 车一样) 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评价与环境的不定性呈现倒 型曲线关 系。
唤醒
• 唤醒: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
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
• 唤醒的表现:
• 生理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肾上 腺素分泌增加。 • 行为上: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
一、唤醒与情绪
• 情绪(emotion): • 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 概念。包含强度、形式两种属性。
• (二)情绪的强度: • 唤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情绪(开心和不开心)的 强度。 • 范进中举 • 抑郁症患者 • 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都需要不同的唤醒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