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唤醒
• 唤醒: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
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
• 唤醒的表现:
• 生理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肾上 腺素分泌增加。 • 行为上: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
一、唤醒与情绪
• 情绪(emotion): • 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 概念。包含强度、形式两种属性。
行为场景理论的现实意义
• 行为场景 是场所与群体行为自然结合成的有机的整体单元, 所以行为场所是有生命的,体现 在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它的兴衰存亡取决于人们在生活中对它的需要和使用。 • 场所的死亡: • 场所的潜在功能的危害:
适应环境应激的意义和代价
• 一、应激的唤醒作用有助于维持较高的任务绩效。 • 二、应激有助于激发机体的活力和增强免疫系统。 • 只要应激终被控制,就有益于人的成熟--使人更好地学会 处理下一个应激。 • 适当的应激是保持生命活力和增强个体生存能力的必备条 件,而应激所付出的代价是为增长能力交出的学费。 • 但过分的应激也会引发过于昂贵的代价,甚至造成人的死 亡。
• (二)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
环境纬度: 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量 神秘性--环境中隐含着的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和程度。
《桃花源记》描述的复杂性和神秘性、引导着探索过程的不 断进行、而最终的意外发现更令人回味无穷。
什么样的唤醒和刺激会引起人们的探索动机 和行为呢?
(二)不定性与唤醒:(柏莱恩关于美学判断的研究)
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唤醒水平也随之提高,二者 呈直线关系;随着不定性的增加唤醒水平的持续提高,探 索的兴趣不再增加,对场所的偏爱反而降低。(就象过山 车一样) 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评价与环境的不定性呈现倒 型曲线关 系。
《
《桃花源记》
及郡(jùn)下,诣(yì )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 中国园林常用的山水、路 径、绿化和建筑的巧妙组 合形成 的峰回路转、曲径 通幽,常常能达到出人意 料的效果。
三、唤醒与绩效
• 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 正在从事某项任务的人都 要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 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 能获得理想的绩效,容易 发生错误。只有在唤醒处 于中等水平时,才能达到 最好的绩效。
• 有些场所是专门设计的,比较复杂、封闭、专门服务于某 些特定目的。(具备外显功能)。如剧院和教室。 • 有些场所除特定功能外,还可能用于其他目的。(具备潜 在功能)
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
• • • • • 场所的最小维持量:维持某一行为场景所需要的最少人数 容量:场所能容纳的最多人数。 执行者:在场所中执行主要任务的人 非执行者:在场所中与执行者相配套完成任务的其他人 申请者:满足行为场景对成员的要求,并试图成为其中一 员的人
• • • •
个人应激物: 主要是指应激性生活事件 和一些烦恼的日常琐事。 特点:冲击性不强,但无休无止又无法摆脱。 “最后一棵草会压垮骆驼背。”
• 长期的高压力导致各种类型的疾病。 • 春秋时期伍子胥一夜愁白头。
• 背景应激物
• 各种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 如工作压力、每天上下班 赶路、拥挤、噪声和空气 污染等。 • 特点:强度不高,但长期 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 无法摆脱、难以躲避
U
• (图4.3)不定性、唤醒与快感度的关系
• 柏莱恩提出的影响不定性பைடு நூலகம்因素:
• 1、复杂性:环境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与结构或组织的复
杂性。
• 2、新奇性:环境中包含新的或以前未引起注意的特征
的程度。
• 3、意外性:人们所预期的环境未被证实的程度。 • 4、不和谐性:环境因素与其周围背景不一致的程度。
当环境刺激不符合个人的适应水平 时: 1、改变自身对刺激的反应对适应环境; 2、改变或选择环境刺激来顺应自己的需求。 在这两种措施中,人常常首先选择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 如果无法改变或没有选择的余地时,才会选择改变自身来 适应 环境。
行为约束理论
• 第一阶段:某些因素干扰或妨碍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干 扰或妨碍可能是实际的客观存在,也可能仅仅是一种不自 由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从认知角度把这种情境解释为超出 了自己的控制,即失去控制感。 • 第二阶段:当人感觉 到有环境事件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就 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感,这时人所做出的第一个反应就 是谋略重新建立对情境的控制,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对抗” 。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 行为场景理论主要讨论非个体行为与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
• 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巴克和赖特对美国小镇米德韦斯特 建立了心理学现场实验站,研究真实行为场景对行为的影 响 ,尤其是对儿童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 ,形成了生态心 理学。
• 把环境与行为看作是双向的,生态上相互依存的整体单元 , 环境所具备的物质特征支持着某些固定的行为模式 ,尽管 其中的使用者不断变换 ,但固定的行为模式在一段时期内 不断重复。 • 这里的行为属于非个体行为,这样的环境称为场所,场所 与其中的人的行为共同构成了行为场景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王中锋
• • • •
第一节 唤醒理论 第二节 环境应激 第三节 环境负荷、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 第四节 行为场景理论
第一节 唤醒理论
主要观点:
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 平 ,无论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刺激,对提 高唤醒水平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而唤醒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情绪、工作 绩效。而环境信息的容量大小 、信息的不确定性 (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和不一致性)对影响 着唤醒水平的高低。
第二节 环境应激
• 应激:令人不愉快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 而引起紧张反应的环境刺激称为应激物。 • 引起应激的因素: • 客观:客观刺激的性质与强度是否对主体构成威胁或产生 干扰 • 主观:主体的认知能力和承受力。
• 应激反应: • 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三种反应 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 • (一)生理反应 • 包括连续反应的三个阶段:警戒阶段,抗拒阶段和 衰竭阶段。
• (二)情绪的强度: • 唤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情绪(开心和不开心)的 强度。 • 范进中举 • 抑郁症患者 • 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都需要不同的唤醒水平。
二、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
• (一)广泛探索与特殊探索 • 人要环境中不停地搜索各种信息,寻求刺激(室内随手翻 阅、户外随意走动、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等) • 个人被特定的刺激所唤醒而引起注意时,在好奇心的驱使 下会对该种特定的刺激进行探索 • 这两种探索形式都是人需要的,而且不能截然分开,而且 会交替发生
• 第三阶段:任何时候 ,人感觉到自己的行动自由正受到限 制,心理对抗就会促使个人做出努力,恢复自由和控制。 • “禁果分外甜” • 第四阶段:若经努力恢复了控制,任务纯净和心身状况都 会得到改善;或仍未恢复控制,会造成“习得性失助”
人对环境的控制感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不顺心的环境 2、自己有条件避开干扰性的环境的刺激。 控制感的作用: 体现 的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有助于人克服面临的挫折 与困难,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对环境的适应
围合感
信息量 视野
封闭
大,重复 窄小
开放
小,变化多 开阔
• 运用“注意”的规律、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和生态知觉的基 本原理,对城市环境加以合理的组织,形成结构和秩序 ,有利于简化信息的处理
适应水平理论
• 沃尔威尔提出:适中水平的刺激是最理想的刺激(包括刺 激的强度、多样性和模式),过低或过强的刺激都会引起 人的不适。 • 每个人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都形成了自己最习惯的刺激, 称为最优刺激水平 ,即适应水平。
• 1 警戒阶段: 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扩大、肺扩张、消化停止、 分泌更多的应激荷尔蒙使身体肌肉紧张,随时做好迎战或 逃跑的准备。 • 2 抗拒阶段(适应阶段) 主体对刺激重新评估,心率、呼吸速度和内分泌都恢 复正常,食物消化重新开始。 • 3 衰竭阶段 应激反应消耗大量体能,持续过长,超过个体的承受 能力,导致机能衰减、最终可能死亡。
• 唤醒水平(也称为激活)决定了情绪的强度,而 认知和评价则决定的情绪的形式。
• (一)情绪的形式: • 快乐与不快乐
不开心
• 快乐与不快乐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原始 的情感形式。 • 人类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知觉本身,都可以 追溯到这种最简单的感情。 • 快乐和不快乐两个相反的系统使我们的情绪象大 海一样潮起潮落,像钟摆一样左右摇摆--每一次情 绪兴奋之后都会走向低落,而在每一次低落之后 又会重新走向兴奋。 • 长时间的过于兴奋和低落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 心理反应 • 当主体把某一刺激经过评价认为有可能对自身构成威胁时, 主体心理开始产生应激反应。 • 刺激能否引起心理反应取决于不同的环境与个体的
认知评价的双重作用。
二、应激物的种类
• 应激物主要包括三大类: 灾变事件,个人应激物、 背景应激物。 • 一、灾变事件 势不可挡的应激物,如自 然灾害、战争及重大技术 事故 引起的后果: 焦虑、退缩或麻木。抑郁、 与应激有关的身体症状、 无泄愤对象的气愤、回归、 梦魇等。
第三节 环境--行为关系的其他理论
环境负荷理论 适应水平理论 行为约束理论
一、环境负荷理论
• (一)、环境的负荷 • 定义:环境向个人传递的信息量,为环境负荷。 • 环境信息对环境负荷的影响 因素:强度 、新奇性和复杂 性。
(二)、信息负荷
定义:环境对人的作用。 理解: 1、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2、信息过载,人会有选择地忽略次要的信息。 3、信息越强、越不确定、越难控制,越会引起人的注意 。 • 4、长时间的注意会引起信息超载,导致注意分散。 • • • • •
(三)环境负荷理论的现实意义
• 1、现代城市环境中各种信息过量,而相对封闭的视野又 使得人们无法躲避环境的冲击,会使人感到疲劳。 • 简化环境信息,提高人们对环境信息的选择 • 和控制,是当前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 城市环境与自然 环境的区别
元素 视觉刺激模式 城市环境 单调、乏味 自然环境 变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