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liuxispine助理小编 二级|消息(12)|我的百科我的贡献
草稿箱
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技 体育 百科合作 核心用户 8月热词
拆分词条 心肺复苏术
节不得弯曲,肩、肘、腕关节成一垂直轴面;以髋关节为轴,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 (4)按压深度 一般要求按压深度达到4~5cm,约为胸廓厚度的1/3,可根据患者体型大小等情况灵活掌握,按压时可触到颈动脉搏动效果最为理想。 (5)按压频率 100次/分钟,不要<100次/分钟。 (6)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15,即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15次胸外心脏按压。单人操作为2:15,双人操作为1:5。 3、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 (1)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既是保证按压效果的重要条件,又可避免和减少肋骨骨折的发生以及心、肺、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 (2)双手重叠,应与胸骨垂直。如果双手交叉放置,则使按压力量不能集中在胸骨上,容易造成肋骨骨折。 (3)按压 心肺复苏术图示
侧下颌角,小鱼际固定住两侧颞部,拉起两侧下颌角,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3、压额托颌法 站立或跪在患者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患者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处向上托起,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在实际操作中,此法优于其他方法,不仅效果可靠,而且省力、不会造成或加重颈椎损伤,而且便于作口对口吹气。 (五)判断有无呼吸 开放气道后,立即将一侧耳部贴近患者的口鼻部,通过一看、二听、三感觉来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并应以看为主。 一看 即用眼睛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运动。 二听 即用耳朵听患者是否有呼吸音。 三感觉 即用面颊感觉患者是否有气流呼出。 (六)口对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争分夺秒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抢台中法友谊医院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王波
心肺复苏定义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 所采取的 急救措施。即用胸外按压的方法形成暂时的 人工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最终恢 复自主循环和呼吸,达到抢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复苏的历史
1947年美国Clauole Beek 教授首次报道为室颤 病人进行电除颤获得成功。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 教授发明口对口呼吸法, 被确定为现场呼吸复苏首选方法。 1960年Williavn Kouwenhoven 发表胸外按压复苏 心脏骤停成功报告,被称为心肺复苏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胸外按压法、体外电击除颤, 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
基础生命支持又称初期复苏(BLS)
高级生命支持又称后期复苏(ALS )
持续生命支持 (PLS) 或复苏后处理(PRT)
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
识别突发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CPR) 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AED)除颤
心肺复苏(CPR)
步骤一---检查病人的反应 确定意识状态
步骤六---检查脉搏
目前指南不再强调 检查脉搏的重要性。 检查时间在10秒内。 有脉搏者: 10-12次/分人工呼吸, 每2分钟检查脉搏1次
步骤六---检查脉搏
假如在10秒内不能 明确触摸到脉搏, 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步骤七---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 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步骤七---胸外按压
• 神志: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手脚 抽动,肌张力增强

心肺复苏ppt课件

心肺复苏ppt课件
此外,通过全球各地的教育、媒体、政策推动等方式, 心肺复苏术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途径 了解并掌握了这一救命技能。未来,心肺复苏术的推 广将更加广泛,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急救能力,也 将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生存率。
3. 心肺复苏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 自动体外除 颤器(AED): 心肺复苏术配 合AED,能在 心脏骤停发生 时迅速电击,
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意识、稳定生命体征,这四
尽快恢复循环和呼吸,以保
个步骤构成心肺复苏术的生
持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
存链。
心肺复苏术实施步骤
1. 评估现场安全
评估现场安全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CPR)之 前,首先评估现场安全。
1. 确认环境:确保现场安全, 避免在不稳定的地方操作。 2. 检查患者:检查患者是否有 意识,如果患者无反应,无呼 吸或脉搏,确认现场安全后, 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术。
器官功能。
4. 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 突然停止跳动,无 法泵血至全身。当 患者出现心跳骤停, 需要立即进行心肺
复苏术。
2.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心肺复苏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呼吸系统的作用是维持氧气在体内 的循环,并排除二氧化碳。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关键通道,能够将空气从鼻腔 和口腔输送到肺部。如果呼吸道堵塞或受损,呼吸将会停止。在心肺复苏术中,
04
4. 3D打印技术:利用 3D打印技术制造定制 化心肺复苏模型,提 高实践培训效果。
2. 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与推广

心肺复苏术普及与推广 心肺复苏术已广泛应用于全球,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其普及率在不断提高。自2010年美国心肺复苏术研究 基金会(USCRF)推出CPR30-Years in the Making 项目以来,心肺复苏术培训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快速推广,并逐渐成为各国公共健康体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CPR)

03
心肺复苏术的实践与训练
心肺复苏模拟器的使用
1 2
模拟器介绍
心肺复苏模拟器是一种训练设备,可以模拟人 类身体的胸部和腹部,以及与心肺复苏相关的 其他特征。
使用方法
在心肺复苏模拟器的帮助下,学习者可以通过 实践操作来掌握正确的按压技巧和呼吸方法。
3
实践效果
使用心肺复苏模拟器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实际紧 急情况下更加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
跨学科合作
促进医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研究心肺复苏术的新技术、新方法。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疾病类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心肺复苏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THANK YOU.
进行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 口对口人工呼吸。
观察胸廓是否起伏,判断人工呼吸是否有效。
进行胸外按压
确定按压部位:两 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同时观察患者反 应。
用掌根按压,避免 用力过度。
重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
重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至患者恢复意识或急救人 员到达现场。
02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与方法
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术
判断患者是否意识 丧失、无呼吸或濒 死喘息。
判断患者是否需叫急救电话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或120急救电话。 告知接线员患者情况及地点。
清理呼吸道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 用手指清除口鼻分泌物。
如需要,使用喉镜清理呼吸道。
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
操作流程
01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
步骤。
操作技巧
02
正确的操作技巧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包括正确的按压深度

2024年心肺复苏术新方法指南

2024年心肺复苏术新方法指南

2024年心肺复苏术新方法指南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最新心肺复苏术(CPR)的实践方法,以提高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

根据2024年的最新研究和临床实践,本指南为医护人员和非专业人士提供了详细的心肺复苏技术指南。

更新内容1. 胸外按压技术- 按压深度:成年患者建议按压深度至少为6厘米,但不超过60岁患者的胸廓前后径的1/3。

- 按压频率:建议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 按压与呼吸的比例:成人CPR中,建议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30:2。

2. 人工呼吸- 通气方法:建议使用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如有可能,优先选择口对口通气。

- 通气频率:与按压频率相匹配,大约每分钟10至12次。

- 通气时长:每次通气时长约1秒,确保通气充分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3. AED使用- AED准备:尽早准备并使用AED,无需等待专业人员到来。

- AED操作:遵循AED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即使有其他人在场,也应尽快开始操作。

- 继续CPR:在AED分析心律和给予电击期间,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4.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早期ECC:尽早开始体外心脏除颤(ECC)。

- 药物使用:根据患者情况和当地指南,合理使用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

- 气道管理:优先考虑快速而有效的气道管理,如高级气道设备。

5. 团队协作- 明确角色:每个团队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 沟通:确保团队成员之间有效沟通,使用明确的手势和术语。

- 轮换:在长时间CPR中,确保按压者轮换,以保持按压质量和力度。

结论2024年的心肺复苏术新方法指南强调了胸外按压的重要性,以及早期使用AED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必要性。

所有医护人员和非专业人士都应掌握这些最新的复苏技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

---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以上内容,并添加更多细节和示例以丰富文档。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术(CPR)

2023心肺复苏术(CPR)contents •心肺复苏术简介•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心肺复苏术的进阶技能•心肺复苏术的社会影响和推广目录01心肺复苏术简介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急救技能,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方法,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直到急救医疗服务到达。

CPR的目的是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为受伤或突然发病的患者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

CPR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历程1950年代以前,心肺复苏术主要由医护人员手动进行,但成功率很低。

1950年代以后,随着体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引入,CPR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1970年代,美国心脏协会(AHA)开始推广CPR培训,使得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能。

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和突发疾病经常发生,而CPR可以在等待专业急救医疗服务到达之前,为患者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

CPR可以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CPR是一项重要的公众技能,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

掌握CPR可以为家人、朋友和其他人提供及时的急救支持。

02心肺复苏术的基础知识当个体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术可以迅速恢复其心脏和肺部的正常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适用范围心脏骤停当个体因窒息导致呼吸停止时,心肺复苏术可以帮助其重新启动呼吸过程。

窒息当个体因各种原因导致休克时,心肺复苏术可以改善其生命体征并缓解症状。

休克通过外部胸部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可以刺激心脏和肺部,促使它们重新启动并恢复正常的呼吸和血液循环。

方法心肺复苏术包括胸部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和检查脉搏。

胸部按压是通过在个体的胸骨上施加压力,以刺激心脏和肺部。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通过向个体的肺部吹气,以促使它们重新启动。

检查脉搏是为了确保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正确性。

原理心肺复苏术的原理和方法VS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必须确认现场是安全的,以避免施救者受伤。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定期复习和实践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心肺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术的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抢救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情况下恢复患者的循环、呼吸和脑功能。

它是针对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关键抢救措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快速电除颤和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步骤,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伤。

因此,心肺复苏术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应该向大众普及基础心肺复苏技能。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2024新版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2024新版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在复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复苏策略。
及时处理并发症,降低患者风险
肋骨骨折处理
立即停止胸外按压,用多头胸带或弹性绷带固定 胸廓,减轻疼痛,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和循环 情况。
肝破裂处理
立即停止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止血并修复破损肝脏。
Chapter
评估现场安全
确保自身安全
在进入现场前,首先要评估现场环境 是否安全,如检查是否有倒塌的建筑 物、漏电的电线等危险因素。
做好个人防护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 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判断患者意识及呼吸状况
01
02
03
轻拍重喊
在患者耳边轻拍并大声呼 喊,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
确定按压部位 实施按压 开放气道
进行人工呼吸
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 半段,另一只手掌与之重叠,手 指翘起不接触胸壁。
在按压30次后,开放患者气道, 采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
03
心肺复苏术关键技能掌握
Chapter
正确实施胸外按压技巧
01
找准按压位置
在患者胸骨中下1/3 交界处,或两乳头连 线中点进行按压。
控制吹气量
每次吹气量以患者胸廓隆起为宜 ,避免过度通气。
01 02 03 04
正确吹气
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同 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情况。
吹气频率
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 呼吸,即30:2的比例进行。
保持呼吸道通畅措施
清理呼吸道
及时清理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 泌物、呕吐物等异物。
保持正确体位
心肺复苏术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2024版《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2024版《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目录•心肺复苏术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与规范•常见错误操作与纠正方法•心肺复苏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心肺复苏术培训教育与宣传推广•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CONTENTSCHAPTER01心肺复苏术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定义及作用定义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方式,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

作用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脑部等重要器官的损伤。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心脏骤停、窒息、淹溺、电击伤、药物中毒等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

禁忌症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等患者不宜进行胸外按压;同时,对于无法确定病因的昏迷患者,也应谨慎实施心肺复苏术。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应用现状01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术普及率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公众认知度不足、培训不规范等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国外应用现状02在发达国家,心肺复苏术普及率较高,公众认知度也相对较高。

同时,国外在心肺复苏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更加深入和广泛。

发展趋势0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肺复苏术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施救和智能化辅助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和教育也将更加普及和规范化。

CHAPTER02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与规范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避免受到危险因素的威胁。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判断意识判断呼吸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询问,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用脸颊感受患者口鼻处是否有气流。

030201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呼叫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拨打急救电话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及时拨打并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如使用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心肺复苏术(CPR)最新版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最新版ppt课件

避免过度通气和过度按 压,以免造成患者伤害 。
人工呼吸方法及要点
01
02
03
04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畅通。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畅通。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畅通。
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 畅通。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开启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
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裸露的胸部 皮肤上,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 肤紧密接触。
心肺复苏术(CPR)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 按压等手段,维持患者基本生命功能,为专业医疗救助争取时间 。
目的
CPR的主要目的是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通过及时有效的急 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因缺氧造成的脑损伤和其他器官损 害。
发展历程及现状
02
心肺复苏术(CPR)基本原理
心脏骤停原因及表现
心脏骤停原因
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 过速、心脏静止等。
心脏骤停表现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肺复苏术(CPR)生理基础
心肺复苏术的生理基础
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自主心跳,采用人 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
防护。
呼吸和脉搏。
作顺序为C-A-B,即胸外 避开剑突,按压深度5-
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 6cm,频率100-120次/
吸。
分。
人工呼吸时,捏住孕妇鼻 子,口对口吹气,同时观 察胸廓起伏情况。
婴幼儿心肺复苏术(CPR)操作要点
01
02
03
04
05
评估现场安全,做好个人 防护。

高质量心肺复苏术标准

高质量心肺复苏术标准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求包括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按压姿势等。

1、按压频率: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如果频率低于100次/分可能不足以对心脏产生有效按压,若按压频率过快可导致胸廓回弹时间较少,回心血量较少,影响复苏质量。

2、按压深度:成人按压深度最少为5cm,不能超过6cm,儿童和婴儿的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按压深度过小,可能会导致泵血不足,起不到抢救效果,如果按压深度过大,很可能会导致胸骨、肋骨等组织损伤,加重患者的病情。

3、按压姿势:按压时操作者左手掌根部放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平行重叠压在手背上,肩、肘、手在一条直线上,且与患者身体垂直,每次按压后需让胸廓完全回弹,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患者胸口。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01
02
后,患者自主心 跳恢复,血压稳定。
意识恢复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能够配合 指令行动。
呼吸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能够正常 呼吸。
循环稳定
患者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稳 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03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
胸外按压
位置
按压位置为两乳头与胸廓连线的 交叉处。
现等。
普及推广
全球范围内都在大力推广心肺复 苏术的培训和普及,提高公众对 急救知识的认识和技能掌握,以 应对突发状况,挽救更多生命。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01
02
03
C
胸外按压:在心脏骤停时 ,通过持续有效的胸外按 压恢复血液循环,保证重 要器官的供血。
A
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异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止呕吐物和血液进入气道 。
姿势
施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 ,另一只手与之前的手交叉重叠, 指尖抬起不接触胸壁,肩肘腕关节 与地面垂直进行按压。
深度与频率
按压深度5-6cm,频率为100-120 次/分钟。
开放气道
头偏向一侧
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清 除口鼻分泌物及异物。
仰头抬颈法
一手抬患者头部,另一手 捏住患者鼻孔,开放气道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托下颌法
用双手托住患者下颌,同 时头后仰,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的口部吹气,使胸廓抬 起。
吹气频率
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 以上,保证足够的气量。
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量不宜过大,避免过度通气。
循环操作

心肺复苏术培训

心肺复苏术培训

2023-10-30CATALOGUE目录•心肺复苏术简介•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的实践操作•心肺复苏术的培训与考核•心肺复苏术的应用与意义•心肺复苏术的常见问题与解答01心肺复苏术简介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急救技能,旨在通过外部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从而帮助恢复心脏停跳患者的自主心跳。

CPR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急救措施,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并掌握。

心肺复苏术的定义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在心脏停跳的最初几分钟内开始进行CPR,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损伤。

CPR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为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或患者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以显著提高心脏停跳患者的生存率。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CPR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心脏停跳患者需要紧急救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CPR的技能和流程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临床需求。

1950年代,美国医生詹姆斯·林德首次描述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心肺复苏术。

现在,CPR已经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有数百万心脏停跳患者接受CPR治疗。

02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循环系统原理心肺复苏术是通过外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从而激活心脏和肺部功能。

呼吸系统原理人工呼吸是为了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生命。

心肺复苏术的原理0102判断意识确认患者是否失去意识,可以通过呼唤、拍打等方式进行判断。

放置体位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头部略后仰,双臂放松。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向患者肺部吹气。

胸外按压按压胸部,产生一定的人工循环。

重复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按照30:2的比例进行重复操作。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030405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不要随意移动患者,除非有生命危险。

不要在患者口腔内插入异物,以免堵塞气道。

不要在患者胸部施加压力,以免损伤肋骨或导致气胸。

(2024年)《心肺复苏术培训》PPT课件

(2024年)《心肺复苏术培训》PPT课件

建立信任与默契
通过长期的合作和磨合, 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 和默契,提高团队协作效 率。
18
05
复苏后处理及并发症 预防
2024/3/26
19
复苏成功后患者监测指标观察
01
02
03
04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 血压和体温,确保生命体征稳
定。
神经系统功能观察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 应和肢体活动,及时发现神经
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5次;再次评估患者心律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除颤或进行其他治
疗。
14
04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心 肺复苏中作用
2024/3/26
15
明确团队成员角色分工
领导者
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团 队成员,确保抢救工作
有序进行。
2024/3/26
复苏者
负责实施心肺复苏术, 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
提高患者生存率
通过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以维 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 争取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普及急救知识
心肺复苏术培训有助于普及急救知 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减少 因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造成的伤亡 。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技术创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术将更加注 重技术创新,如采用更先进的生命支持设备、优 化按压通气比例等。
3
心肺复苏术定义及作用
定义
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维持大脑 的氧气供应,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支持循环和呼吸功能。
作用
CPR的主要目的是在心脏骤停后的短时间内,通过维持血液循环来向大脑和其 他重要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缺乏团队协作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时,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救治效率低下 。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呼救
请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 话,并请求他人协助进行 心肺复苏。
报警
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 救电话,提供详细地址、 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 措施。
准备除颤器
如有条件,尽快获取自动 体外除颤器(AED)。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定位按压点
找到患者胸骨中下段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正确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 心翘起,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 分。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口 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 超过1秒,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 可。
按压与呼吸比例
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 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
除颤与复律
使用AED
按照AED语音提示操作,贴好电极片,分析心律。
除颤
如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 颤按钮进行除颤。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肺复苏术C ardio-P ulmonary R esuscitation CPR(一)判断意识(< 10 秒)(二)呼救,启动EMSS(三)置病人于复苏体位:水平仰卧位(四)打开气道:仰头拉颌法(五)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 10秒(六)口对口人工呼吸(七)判断循环:扪颈动脉搏动(< 10秒)(八)胸外心脏按压(九)连续做五个周期后,判断复苏效果操作顺序为:判断意识→呼救→复苏体位→开→听→吹→扪→压二、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一)判断意识用手轻拍或摇动患者的肩部,并大声呼喊:“您怎么啦!?”如果病人没有任何反应则说明病人意识丧失;看时间(准确到分钟)。

(二)呼救启动EMSS.立即按响警铃,要求医务人员快来抢救;在现场,则向着人群的地方边挥手边高声呼喊:“来人呀,救命啊!”(三)置病人于复苏体位为便于抢救,使病人仰卧位于坚硬的平面上,松解患者衣扣、腰带,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取下活动假牙,去枕平卧。

(四)打开气道(A airway)仰头拉颌法:一手掌根置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颌角处拉起下颌。

(五)判断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听: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看:胸部有无起伏;感觉: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

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

(六)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B breathing)置前额手的拇指、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鼻翼根部),另一手大拇指分开病人嘴唇,深吸气后张口包住病人的口用力吹气,时间应达1秒以上,每次吹气量约500-600ml,至病人胸廓抬起为止。

松开捏鼻的手,让气体呼出,胸廓复位。

(七)判断循环扪颈动脉搏动,喉结旁约2cm(时间不超过10秒),无搏动者置心脏按压板。

婴儿检查肱动脉(上臂内侧,肘与肩的中点)。

(八)行胸外心脏按压(C circulation)人工循环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

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儿童120次/分。

按压深度:4-5cm。

按压与放松比:1:1。

抢救者跪(站)于病人肩侧,两腿分开,一手的食指、中指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移动,在两侧肋弓交界处找到胸骨下切迹为定位标志,然后将食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以另一手掌根部紧贴食指上方,再用定位的手掌根重叠于前一手上,两手指交叉上翘,双手臂伸直,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力量垂直向下有节奏的、均匀的用力按压,按压深度为4-5cm,下压后手放松而不离开胸部以保持正确的按压位置,此时胸廓恢复到原状,胸腔内压力下降而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使心腔内血液充盈;再下压,周而复始的进行,以维持血液循环。

(九)连续做五个周期(或约两分钟)后,检查心肺复苏效果。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无论单人或双人心肺复苏(新生儿除外)按压与通气比都为30:2,新生儿单人心肺复苏按压与通气比为30:2、双人为15:2。

双人心肺复苏机械通气的管理一概述(一)定义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当呼吸器官不能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发生(或可能发生)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肌的工作,此过程称~。

另一种定义:利用呼吸机把气体送入及排出肺部的一种技术。

(二)呼吸机工作原理提高肺泡分钟通气量,纠正缺O2、CO2潴留减少呼吸功耗纠正血气异常其他a 保障应用镇静剂和肌松剂的安全b 降低颅内压(过度通气)c 利于肺和气道的愈合d 避免并发症(四)机械通气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外伤、出血神经肌肉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肌肉弛缓症、有机磷中毒骨骼肌肉疾病:连枷胸肺部疾病:ARDS、COPD、重症哮喘围手术期(五)常规机械通气方式1. 无创通气(1) 经鼻无创通气(2) 经口鼻无创通气2. 有创通气(1) 气管插管(经口、鼻)(2) 气管切开鼻面罩无创通气二呼吸机辅助呼吸前的护理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配合程度对气管插管的耐受程度机械通气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分泌物的粘稠度及咳出情况明显的呼吸肌辅助呼吸,腹部的矛盾运动?患者的心理状态三使用呼吸机前的准备负压吸痰装置的准备简易呼吸皮囊的准备氧气湿化瓶的准备呼吸机的完好备用状态管道的连接呼吸机的测试参数的设置报警线的设置四机械通气参数的常规设置1. 通气模式的选择(略)2. 潮气量(Total volume) 6 ~10ml/kg3. 频率(frequency) 12~16次/分4. 吸气流速( Vi) 60~100L/min5. 吸呼时比(I:E比) 1:2~2.56. 触发灵敏度 1 ~3cmH2O7. 吸氧浓度40%~60%8. 呼吸末正压(PEEP) 3 ~5cmH2O五机械通气的监测(1)五机械通气的监测(2)六呼吸机的常见报警及处理(一)低压报警常见原因:呼吸机管道系统漏气气管插管气囊漏气插管滑出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峰值流速过低)潮气量偏小低压报警设置过高处理措施:气管导管完全脱出——气道开放——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准备重新置管 检查呼吸管路有无漏气情况增加气体流速,或改机械通气模式如自主呼吸好,可用PSV适当增加潮气量重新设置报警限呼吸机常见的报警及处理措施高压报警常见原因:痰液阻塞—吸痰气道阻力过高—支气管扩张剂使用病人气道不通畅(见呼吸对抗的原因)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管气管导管滑入皮下咳嗽支气管痉挛其它:肺顺应性低、限制性通气障碍处理措施: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呼吸管路听诊双肺呼吸音——吸痰或解痉剂调节机械通气模式及参数设置镇静剂的使用床旁胸片窒息报警(Apnea)病人自主呼吸过弱病人出现呼吸暂停气道漏气处理措施检查气道漏气情况增加吸气触发灵敏度机械通气频率(f)减少镇静剂的使用量更改机械通气模式呼吸机故障软故障管道漏气送气或呼气回路积水传感器管道积水阀门积水或积污供气异常(无氧气供应)管道接错呼吸机故障硬故障呼吸机硬件故障气路故障控制电气故障软件故障呼吸机的清洁与消毒国外现状:使用呼吸机感染率国内现状:使用呼吸机感染率达60%~78%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之前病人呼吸机现在的病人传播方式:手、积水逆流气道、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呼吸气阀、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的消毒终末消毒:推荐一次性管路和空气过滤器一人一用一更换终末处置方式:焚烧(彻底消毒)可重复使用呼吸管路推荐:环氧乙烷、高压蒸汽灭菌消毒2%戊二醛碱性液浸泡30min 皮肤刺激0.5%过氧乙酸浸泡2h 金属腐蚀0.5% Cl~消毒液浸泡0.5~1h 芽胞无效呼吸机的消毒常规消毒:研究表明,一般48h可考虑清洁和消毒主机、压缩泵外壳湿布擦拭1次/1~2d空气过滤网清洗凉干1次/2~3d传感器根据手册空气过滤器根据手册*内部机械部分(电子元件等)不应常规消毒建议低功率的吹风机将表面的尘埃吹净人工气道的管理上呼吸道的功能支气管纤毛运动(咳嗽、排痰)温化湿化过滤保水人工气道的目的:(1)建立新的气道开口,保持气道通畅;(2)便于清理呼吸道分泌物;(3)便于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种类:(1)气管插管(2)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管理1.用物的准备(吸痰盘、吸痰管……)2.气管导管的管理3.体位引流4.妥善固定导管5.加强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6.做好卡福气囊*的管理7.防治并发症8.心理护理*卡福气囊的管理25~30mmHg的压力能终止气管壁的动脉循环最佳气囊压力值:18~20mmHg充气方法:经验充气法最小闭合容量的方法充气囊(MOV)最小漏气技术经验充气法第一次充气5ml,用手感受气囊壁有无波动;第二次充气0.5ml,用手感受气囊壁有无波动;第三次充气0.5ml,用手感受气囊壁有无波动;以此类推……判断:1.医护人员食指和拇指轻贴气囊壁,感受到气囊随着病人的呼吸有明显的波动感为止;2.听诊:呼气时颈部少许轻微的漏气音最小闭合容量法(MOV)可直接通过机械通气监测参数判断无漏气量即可;最小漏气技术1. 即通过充气后观察机械通气参数监测漏气量<0.5L/min即可;2.听诊:呼气时颈部少许轻微的漏气音1.常规每4~6小时放气1次,放气时间约10min;2. 卡福气囊以上气管插管和气道内壁间分泌物的清除法:(1) 根据病情可适当使病人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2) 将简易呼吸器延长管接氧气湿化瓶,打开氧气湿化瓶5~8L/min;(3) 用简易呼吸器根据病人呼吸频率协助人工呼吸;(4) 吸气末打开卡福气囊,嘱病人用力呼气,病人吸气同时充分挤压的呼吸皮囊,反复3~5次即可,吸出口腔分泌物,清洁漱口,完毕。

人工鼻又称为“吸湿性冷凝湿化器”成分:氯化锂海绵(结合化学水和储热作用)优点:保湿、保水和细菌过滤的作用。

缺点:不提供额外的…水‟和…热‟,脱水和气道分泌物粘稠的病人不适宜使用;气道阻力高的病人也不适宜使用气道内直接滴注法(洗涤法)持续滴注滴速:4~6滴/分钟间断滴注滴速:2~3ml/30~60min成人:每日总量以200ml为最低量,视情况而定,补充额外丢失量。

优点:优于湿化法缺点:易感染,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附:美国国家标准湿化量30mg/L气体加温和湿化实施方法电热湿化器温度:37℃湿化量500ml/d气体加温、湿化(HHW)原理:通过水蒸汽与吸入气体混合,从而达到加温湿化的目的。

影响因素:气体量,水温,气水接触面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湿化温度:吸入气体温度37℃为宜。

超声雾化气道湿化液的选择无菌注射用水生理盐水0.45%NaCl 溶液5% NaCl 溶液2%NaHCO3液a-糜蛋白酶稀释液其它(庆大霉素+沐舒坦+……)痰液湿化程度对比表吸痰的护理吸痰前的准备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吸痰装置的消毒准备工作及时准确的评估——吸痰时机的选择吸痰时机选择——痰多的征象气道分泌物直接咳出频繁咳嗽煮稀饭声(或气过水声)呼吸音明显增粗(或肺部听诊)气道高压报警?吸痰的注意事项适合的吸痰管(一用一丢)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5-15分钟(机械通气者按…智能吸痰‟键3秒)吸引压力:100-200mmHg(成人)严格无菌操作SpO2下降直90%时注意暂停吸痰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肺部理疗拍背法简易呼吸器膨肺法(机械通气)呼气性呼吸运动体位引流法体外振动法呼气性呼吸运动(Expiratory breathing exercises)缩唇呼吸(pursed-lip breathing , PLB)方法:患者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4~6s气流速度:烛火斜而不灭(口唇与火焰距离15~20cm广泛应用于COPD患者指导性咳嗽技术步骤:患者坐或立位;缓慢深吸气,屏气几秒,然后连续咳嗽3声。

咳嗽时收缩腹肌,腹壁内缩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再缓慢深吸气,重复以上动作。

连续2~3次,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再重新开始;如深吸气诱发咳嗽,可试断续分次吸气深呼吸和咳嗽技术病人坐位或半卧位缓慢膈式深呼吸3~5次,经鼻吸气,缩唇呼气深而慢吸气后屏气,逐渐腹肌发力收缩,升高胸内压,压迫肺内气体对抗闭合声门的压力 突然开启声门,做伴有咳嗽的呼气或张口呼气,同时发出叹气声(喷气咳嗽训练)短时放松呼吸后重复以上过程其他呼吸锻炼方式腹式呼吸锻炼和呼吸运动用力呼气技术和主动呼吸周期控制性慢而深呼吸(Controlled slow-deep breathing)流量-阻力呼吸装置弹簧负荷阻力呼吸装置民间:太极拳、气功、呼吸操……治疗性体位转动低置体位体位引流松弛性体位胸部扣拍扣拍方法:手掌微屈凹陷,以碗部运动来扣拍 沿支气管的大致走向从上往下拍重点扣拍需要引流的部位频率:1次/秒注意:高龄或皮肤易破者,需要保护物 不要拍脊柱、胸骨、肾脏等振动技术人工式振动频率:2~3次/秒时机选择:呼气时振动较有效时间:5~15min机械式震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