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替代战略

合集下载

2012.10月《国际商务》小范围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答案

2012.10月《国际商务》小范围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2.出口导向战略: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逐步代替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这种贸易发展战略也叫出口主导型贸易发展战略。

目的是利用扩大出口来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3.对外贸易: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4.贸易术语:指用一个简短的概念(如Free On Board)或英文缩写字母(如FOB)来表示价格的构成和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费用和风险的责任划分5.托收:债权人(出口人)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进口人)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6. 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7. 国际服务贸易: 指国家间服务输入与服务输出的贸易形式8.过境交付: 又称跨境提供,是指一国向另一国提供服务,没有人员的流动,而是通过电讯、邮电、电脑网络等完成的服务 9.转口贸易: 指一国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转卖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属于复出口,是过境贸易的一部分10.国际展览会: 指某一国家通过选择适当的场所,将其商品集中进行展出和销售的贸易方式。

是现货交易11.国际博览会: 指在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城市定期举办,各国商品集中展销一种贸易方式也叫国际集市。

12.补偿贸易:是在信贷的基础上,一方进口机器设备或技术,不用现汇支付,而以产品或劳务分期全额或部分偿还价款的一种贸易做法13.ATA单证册: 是货物临时进口免税的国际海关文件,是货物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临时出口又复进口、在另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临时免税进口又复出口或过境的国际通用的通关文件14.关税: 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15.原产地规则: 指任一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行的普遍适用法律、法规及行政决定16.进口配额制: 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以后,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的 17.进口许可证制: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18.“自动”出口配额制: 又称“自动”限制出口: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19.出口信贷: (Export Credit)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20.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是由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设置的特定地区和仓库21.BOT方式: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类方式,也是一种私营机构参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运营的方式。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比较

贸易发展战略思考一、两种外贸战略的对比分析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战略,不可能也不应当作为一切时代和所有国家(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的固定发展模式,而应当根据世界经济关系的时代特征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各自的战略。

因为两种战略之间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而且每个战略各有优缺点。

(一)两种贸易战略横向对比研究(1)理论基础方面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保护贸易化,而出口导向战略的基础是自由贸易化。

保护贸易理论认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没有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自由竞争,应利用关税或配额等措施来支持本国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直至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

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率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可以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心生产其较有利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

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国相继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

(2)促进就业方面进口替代多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资本与技术要素比较稀缺,而对于进口替代产业来说,往往产生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中,这些设备也往往是从节约劳动力的目的出发而设计的,这些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往往并不能产生促进作用,难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过剩这个难题。

但出口替代则消除了进口替代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在出口导向初期,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力地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3)国际环境方面对于进口替代产业,由于其市场主要面向国内,只要其国内市场比较大,它就可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而最终在逐步放松进口替代政策后能同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相互抗衡。

但对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则不然,它较多地受限于国际环境的变化。

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以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为基础的,要求具有宽松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对于实行出口导向的国家,当其主要产品出口国经济形势看好,无通货膨胀造成的市场萎缩、贸易政策较为宽松的条件下,出口导向政策一般说来较易成功,但当其主要出口产品国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有通货膨胀造成市场萎缩,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这时候采取出口导向的战略,则会大受影响,成功的可能性也小。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中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

(四)造成资源浪费与紧缺。
在出口至上的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一些企业不惜代价扩大资 源产品出口,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资源紧缺状况。扩大出 口势必造成大量资源流向出口部门, 而出口部门的低效率生产必 然造成资源紧张与浪费, 资源使用效率下降。粗放型出口增长方 式增强了对国际资源产品的依赖。目前, 我国原油、铁矿砂、氧 化铝、铜矿石等进口依存度高达40% 到90% , 进而制约了我国的 议价能力, 并引起国际上的高度关注和防范。此外,由于廉价劳 动力、廉价土地、廉价货币和廉价环境成本(有些是人为造成的) 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国 家只能大力发展技术水平低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靠它们来实 现经济增长。结果,低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了很大比重,产 业结构有可能锁定于低端化,这与产业逐步升级经济发展方向 是背道而驰的。
然而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特别是保护缺乏效率的工业带来的扭曲,如利息率定值过 低(导致本来稀缺的资本流向了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和资本 密集型企业发展比重过大),本币定值过高从而以牺牲农 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强化了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以 及在封闭自守的状况下缺乏国际交流带来的国际竞争能力 低下,国民经济低效率运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 鉴于进口替代政策的不良影响,我国此后进口替代型政策 逐步减少,出口导向型政策不断增加,从进口替代发展战 略逐渐向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转变。
(3)、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该理论认为,出口 的增加会导致出口企业收入以及其他企业产品消费需求的 增加,从而刺激生产企业追加投资,扩大生产,增加收入, 引发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产生数倍于 最初出口收入增量的增加,即所谓乘数效应。
在这三种理论中,第一、二种理论更多注重出口带动经济 增长的长期趋势变化,第三种理论主要考察出口对经济增 长的短期影响。

进口替代是我国赶超世界工业大国的长期战略

进口替代是我国赶超世界工业大国的长期战略

进口替代是我国赶超世界工业大国的长期战略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密切,制定正确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已刻不容缓。

然而,人们在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时,大都对进口替代战略持否定态度。

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遇上了外汇短缺的瓶颈,不仅理论界有一部分同志认为我国应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实际工作中也提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问题。

鉴于战略选择事关全局,我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若干认识1.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从对外经济关系的角度表述的一国的工业化战略,是一国工业发展的总方针和总政策。

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的不利地位集中反映在垂直贸易方面。

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化改变垂直贸易状态的途径一般可有如下三种选择:(1)同时致力于改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2)主要致力于改善进口结构;(3)主要致力于改善出口结构。

第一种选择要求在进出口方面同步实现水平贸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做不到,所以切实的选择乃是第二种或第三种。

如果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主要致力于改善进口结构,即通过实现原有劣势工业部门的发展,来逐步取代大多数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则该国奉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主要致力于改善出口结构,即通过发展原有优势工业部门或潜在优势工业部门,来逐渐增加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则该国奉行的是出口替代战略。

由于在进口替代战略下工业生产首先着眼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而在出口替代战略下工业生产首先着眼于打进国际市场或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因而进口替代被称为内向型战略,出口替代被称为外向型战略或出口导向战略。

2.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主要差别(1)战略重点不同。

进口替代战略主要致力于改善进口商品的结构,出口导向战略主要致力于改善出口商品的结构。

(2)战略目标不同。

进口替代战略的目标是以传统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为基础,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

《发展经济学》名词解释1. 结构主义: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

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国家获得。

外围发展中国家会陷入失业、外部不均衡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恶性循环。

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必要的.2. 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3。

贫困性循环: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4. “大推进"理论: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投资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工业化也因缺少基础设施条件而难以实现。

同时,企业规模过小,企业间彼此提供的外部效应较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很低。

因此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应该采取整体“推进”的投资政策。

5。

“起飞”理论: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为起飞创建前提、起飞、成熟、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这六个阶段.其中起飞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起始阶段。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的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的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的比较一、引言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国内产业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策略。

本文将对这两种政策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其应用领域和效果。

二、进口替代政策进口替代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采取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这种政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 保护本国产业:进口替代政策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数量等方式来刺激国内产业的发展。

2. 解决就业问题:进口替代政策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国内就业率,减少失业人口,促进经济发展。

3. 促进技术创新:进口替代政策可以促进本国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来增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实力。

然而,进口替代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1. 高成本:限制进口可能导致本国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负担。

2. 低效率:国内产业可能无法达到进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导致竞争力不足。

3. 依赖问题: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如果仅通过进口替代政策,可能导致本国产业对外依赖程度增加,造成经济风险。

三、出口导向政策出口导向政策是指国家鼓励本国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有:1. 开拓国际市场:出口导向政策可以扩大本国产业的市场,增加出口量,带动经济发展。

2. 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本国产业可以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

3. 获得外汇收入:出口导向政策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提供资金支持其他领域的发展。

然而,出口导向政策也存在以下问题和限制:1. 对内需的忽视:过度追求出口可能导致国内市场萎缩,对内需的发展形成阻碍。

2. 外部风险:国际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崛起可能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经济风险。

3. 不平衡发展:出口导向政策可能加剧经济结构不平衡,过度依赖外贸可能导致其他产业的衰退。

进口替代政策和出口替代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和出口替代政策

进⼝替代政策是指⼀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业品进⼝,促进国内有关⼯业品的⽣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品,为本国⼯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业化。

⼜称进⼝替代⼯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的优惠待遇,⿎励外国私⼈资本在国内设⽴合资或合作⽅式的企业。

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贸易⽅式,提⾼⼯业化的⽔平。

为使国内替代产业得以发展,就要使⽤提⾼关税、实⾏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段,限制外国⼯业品进⼝,以使国内进⼝竞争⼯业在少竞争、⽆竞争的条件下发育成长。

这必然是以牺牲国内消费者为代价,⽽且由于其降低了该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造成国内市场相对狭⼩,⽣产成本⾼,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差,竞争能⼒不够。

因此,实⾏进⼝替代政策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轻⼯业的发展,⼯业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这只是短期现象,并不能长期保持。

这就迫使它们不得不进⾏调整,甚⾄加以放弃,转⽽实⾏出⼝替代⼯业化政策。

第⼆次世界⼤战后,原先推⾏这⼀政策的拉美发展中国家进⼀步积极推⾏,新独⽴的许多亚⾮发展中国家也先后把进⼝替代作为⼯业化的途径,⼀度出现进⼝替代的⾼潮。

推⾏这⼀政策,⾸先要正确选定作为替代对象的⼯业品种类,即决定哪些⼯业作为进⼝替代⼯业。

⼀般是选择哪些国内市场虽有需求却经不起外国竞争的⼯业,然后通过保护措施使这些国内进⼝竞争⼯业变为进⼝替代⼯业,以加快⼯业进程。

进⼝替代政策是指⼀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出⼝,发展出⼝⼯业,逐步⽤轻⼯业产品出⼝替代初级产品出⼝,⽤重、化⼯业产品出⼝替代轻⼯业产品出⼝,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业化政策。

⼜称出⼝替代⼯业化政策或出⼝导向⼯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般地说,出⼝替代是进⼝替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中国家进⼝替代发展到⼀定程度,就需要寻找国外市场,但是,要从进⼝替代成功地转向出⼝替代,需要⼀些先决条件:除了国内某些⼯业部门已具备较⾼的技术⽔平和⽣产管理经验,有较充分的管理⼈才和熟练劳动⼒,⼴阔的国外市场以及产品有⼀定的竞争能⼒外,政策还要制订⼀套⿎励出⼝的政策措施。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在国际贸易中,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两种常见的战略选择。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通过限制进口,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和替代进口产品,以实现经济独立和自给自足的目标。

而出口导向战略则是通过扩大出口,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实力提升。

本文将对这两种战略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优劣势。

一、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保护本国产业,限制进口产品的流入,从而刺激本国产业的发展。

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优势在于:1. 促进本国产业发展:通过限制进口,国内企业得到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本国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 提高就业率:本国产业的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 降低对外依赖: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可以降低外汇需求,减少国际经济风险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然而,进口替代战略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劣势:1. 产业效率低下:由于市场保护和缺乏竞争,国内企业往往缺乏动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导致产业效率低下。

2. 产品价格高昂:由于市场保护和缺乏竞争,国内产品价格往往较高,消费者购买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3. 技术创新滞后:由于市场封闭和缺乏竞争,国内企业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导致技术滞后。

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国家通过扩大出口,增加国际市场份额,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提升的目标。

出口导向战略的主要优势在于:1. 增加外汇收入:通过扩大出口,国家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2. 促进产业升级:出口导向战略要求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3. 扩大就业机会: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扩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然而,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劣势:1. 对外需求波动: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会对出口导向国家的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一旦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家经济将受到冲击。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

浅谈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摘要:虽然发展中国家可采取的贸易战略有三种: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但由于某一种战略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弱点,所以发展中国家在采取贸易战略时,可将其中的两种战略相互结合使用。

关键词:贸易战略、类型、比较、前景、选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外贸易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推动一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循环,拉动本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为改变自身的经济结构,改变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一直在不间断地探索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贸易战略上,发展中国家曾经或正在经历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类型(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形成的原因由于新大陆的国家人均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稀缺,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不但没有恶化,而且是总体大幅度改善,因而这些国家在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时期就获得了较高的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很高,甚至超过当时的欧洲工业先进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新大陆国家的制造业部门既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显然难以和欧洲国家相竞争。

表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几个欧洲工业国和新大陆初级产品大国的工资比较国别初级产品出口比例(%)(1905-1914年平均)非熟练工人实际工资(1913年以英国为100)1913年人均GDP(以1990年美元价格计算)英国19.91005032法国36.8603452德国31.9843833加拿大88.01994213澳大利亚97.01165505阿根廷99.71013799乌拉圭99.9953938注:这里的初级产品包括活动物、食品、饮料、未加工的原材料或简单处理过的产品(也包括烟草制品)此外,从19世纪起,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以初级产品与国家交换工业产品的格局,发达国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又极力地维持这种格局,使前者难以摆脱出口初级产品的不利地位。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对比分析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对比分析

1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对比分析08经济学一类一班 黎鑫(0802010260)【摘要】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起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此次金融危机导致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大批出口企业的倒闭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出口导向在带给我们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也逐步增大。

外贸依存度增大直接的影响就是金融危机时美国国内需求减少,致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产品出口困难而国内需求又不足,在企业产品堆积无法外销的情况下也就引发了出口企业大批倒闭,中国的金融危机随之到来。

那么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选择“进口替代型” 还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这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对比分析一、 对进口替代型战略的分析不如食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 进口替代的政策措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

第二,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

第三,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

(三) 进口替代的利弊2 1. 进口替代的优点(1) 有利于保护幼稚产业的发展根据李斯特的幼稚产业论,对于我国这样经济处在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对本国有发展潜力的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防止外国工业品的竞争,有利于实现幼稚产业的成熟,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

幼稚产业产品成本高、质量低、竞争力较差,很难与外国的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较量。

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已充分证明,在一个没有保护的市场中进行竞争,落后国家的幼稚工业会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工业面前败下阵来。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名词解释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名词解释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名词解释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即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鼓励本国工业产品大量输出,创造外汇,积累资金,学习技术,培养人才,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出口商品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并以此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工业结构多元化。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出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混合型战略三种。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要求重视扩大出口对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把发展本国民族工业作为一项基本方针。

因此,出口导向战略必然具有下列特征:( 1)在总体上追求高额外汇收入。

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以出口来增加就业和收入,这无疑会对本国货币币值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出口导向战略就不考虑国内的经济需要,也不能认为它就是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出口导向战略所选择的工业部门和企业往往都是发展中国家成熟的民族工业部门或企业,它们的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能够容易迅速地创造大量外汇,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充分就业,迅速增加居民收入。

而且出口导向战略注意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比较成本低廉的优势,能够节省原料,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首先,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际间接资源和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国外直接投资。

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会由政府、企业和银行等机构组成国际协作网络,共同安排投资和融资计划。

例如,一些西欧国家的经验证明,当许多跨国公司集团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时,由于当地金融市场发育不全,它们将分别设立许多投资信托基金,专门用于当地企业和其他经济活动。

如果出口导向战略能够和国际直接投资相结合,这对发展中国家就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 2)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西欧国家过去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除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世界市场容量很小,只有通过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不断地引进技术,改善管理,才能够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部分名词解释(3)

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部分名词解释(3)

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部分名词解释(3)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部分名词解释4.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

5.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

6.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配置资源和协调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和手段。

7.过度经济: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化。

8.渐进式经济: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市场化改革。

9.激进式经济:其特点是:一是在政治利益机构的重构上选择自由化策略;二是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私有化策略;三是在经济政策的重构上选择控制货币、放开价格。

10.所有权:是指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

11.占有权:是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2.使用权:是指不改变财产的所有和占有的性质,依其用途而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因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之上行驶的`权利,因而使用权的存在首先以占有物为前提。

13.收益权:是指获取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4.法人财产权:是指法人对企业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支配、处分和收益权。

15.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16.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收费存在困难的产品。

17.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包括电力)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包括重要的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

18.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在股票市场上自由转让的公司。

对外贸易概论简答题

对外贸易概论简答题

战略:1.出口导向: 重要是扩大制成品旳出口, 加强工业基础, 增进整个经济旳工业化2、进口替代:重要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旳工业, 实现对进口工业制成品旳替代, 以达到消减进口, 节省外汇, 发展本国工业和减少对外国经济进口旳目旳。

3.混合发展战略制定战略旳原则:1.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良好结合旳原则2.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良好结合旳原则3.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良好结合旳原则次级战略:1、“以质取胜”与“品牌”战略内容:①树立质量第一旳观念②加强全面质量管理③加快出口公司旳技术改造④不断开发高科技产品⑤实行品牌战略以推动出口商品旳质量提高2.科技兴贸战略:①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旳出口②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老式出口产品3.知识产权兴贸战略(建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4.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5.走出去战略6.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是中国旳长期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最重要旳内容:发展对外贸易运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外开放旳基本含义是:要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互换和国际竞争, 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 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中国加入WTO之后诸多方面旳都受到了限制, 重要体现为:1.关税和配额等老式贸易保护手段已经不能作为保护国内产业旳重要手段2.中国为了引进外资解决国内资金短缺旳局面, 予以了外商超国民待遇, 并且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也制定了针对国内国外公司不同旳政策措施3、中国为了适应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旳趋势, 积极地参与了多种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旳谈判, 在这些协定之下, 中国诸多政策措施都受到限制, 经济主权让渡得越来越多。

国际技术贸易概念:是一种国际间旳以技术旳使用权为重要交易标旳旳商业行为技术引进旳基本原则:1、优化技术引进构造, 大力引进软件技术2.避免反复引进3、引进技术后消化吸取, 推广, 创新4.引进合用旳先进技术技术引进旳发展方向:1.引进主体从国家为主体向公司为主体转变2.引进旳目旳从生产使用与进口替代为主向消化创新及参与国际合伙为主转变3.引进旳方式从单纯旳进口生产线向更加注重引进软技术和必要旳核心旳设备转变4.引进旳对象从“产品导向”技术为主向产业基础技术、重要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5.引进技术旳管理体制走向法制化、规范化6、强化对引进技术旳消化吸取, 推广和再开发许可证贸易:专利权人、商标所有人或专有技术所有人作为技术旳许可方(出让方), 将某项技术旳使用权通过许可合同旳方式转让给被许可方(受让方), 容许被许可方使用该项技术, 制造和销售根据该项技术生产旳产品, 而被许可方则支付一定数额旳报酬货品进出口重要环节管理:1.进出口商品检查管理①检查体制: 国家商检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商检机构(各地方旳商检工作行政执法机构)检查机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②商检工作四项基本任务: 法定检查监督管理公正鉴定认证管理2.海关管理监管程序: 申报→查检→征税→放行3.外汇管理含义:一国旳政府或货币当局, 通过立法和设立市场规则, 对外汇旳收支、买卖、价格、结算、市场等行为进行组织、协调、制约和控制。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比较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比较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比较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常常面临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选择。

进口替代是一种通过限制进口,支持本国产业发展的发展战略。

而出口导向则是依靠增加出口,扩大外贸来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两种战略的优劣和适应性。

首先,进口替代战略追求的是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自给自足。

通过限制进口,国内产业得到了保护和支持,有助于发展起来。

这种战略可以促进国内就业,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提高国内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进口替代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限制进口可能导致本国产品质量下降,缺乏竞争力,削弱了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动力。

另一方面,封闭的经济环境可能导致市场缺乏竞争,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和效率低下。

相比之下,出口导向战略更加注重外贸,以出口和吸引外资为主要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

这种战略可以通过利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和技术,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出口导向也有助于扩大国际贸易和改善经济结构。

然而,出口导向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外贸依赖过度可能使经济过于脆弱,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另外,出口导向经济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外流,国内市场供给不足,导致社会不稳定。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进口替代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内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减少了环境压力。

然而,由于在本国发展生产,不可避免地会对国内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和破坏。

出口导向战略则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转移,虽然国内环境没有受到污染,但外部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

此外,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还会对资源配置和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

进口替代国家通过限制进口,可以迅速发展本土产业,但同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上升。

而出口导向则需要竞争力强的产业,依靠外部市场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出口导向国家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综上所述,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各自有着优劣和适应性。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一、两种经济战略的定义(一)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

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者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战略。

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

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两种经济战略的利弊分析(一)出口导向型1.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1) 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

2) 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3) 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4) 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2.出口导向战略存在的问题:1) 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外资依存度过高,国民经济命脉易受外国资本操纵。

2) 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

3) 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发展一些产业容易出现产能过剩。

(二)进口替代型1. 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1) 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和国内工业发展政策的独立之星防止国民经济命脉受制于外国资本。

农业知识综合四标准答案

农业知识综合四标准答案

农业知识综合四答案————————————————————————————————作者:————————————————————————————————日期:2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科目代码: 342 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一、简答题:1、答: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这两种发展战略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不相同。

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2分)②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

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

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5分)③两种经济战略各有优缺点。

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缓解外汇压力。

也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也可以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最后还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但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问题如外资依存度过高、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等。

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有: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

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Import substitution strategy)目录∙ 1 进口替代战略的定义∙ 2 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限制条件∙ 3 进口替代战略的影响∙ 4 进口替代战略的积极作用5 进口替代战略的消极作用进口替代战略的定义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

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限制条件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

第二,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

第三,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

第二,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

第三,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

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其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

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以出口鼓励作为经济动力的发展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其优点是比较显著的。

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国家,大都取得了实绩优良的高速经济增长。

出口替代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品、一般家电制造业等,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的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如机械电子、石化等行业。

此后,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等高科技产业,力图在高科技产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采取的措施主要是:①给出口企业提供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目的在于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

②给出口生产企业提供低利生产贷款,优先供给进口设备,原材料所需外汇,大力引进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建立出口加工区等,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创汇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