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对比分析
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双重选择分析
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双重选择分析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是两个重要的经济政策,这两种政策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
在选择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这两种政策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首先,出口导向是指国家通过鼓励企业出口产品来促进经济增长。
出口导向政策可以带来外汇收入,提高企业竞争力,并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出口导向政策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增加销售额和利润,从而刺激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活动。
此外,出口导向政策可以加强国际交往,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进口替代是指国家通过限制进口来促进发展本土产业。
进口替代政策可以保护本土企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推动本土企业的快速发展,并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进口替代政策可以促进国内就业,减少对外国产品的依赖,减少国内资本外流,从而推动国内经济持续发展。
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选择政策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国内经济状况、国际贸易环境、行业竞争情况、政策出台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
如果国家已经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且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那么出口导向政策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并获得外汇收入,从而推动国内的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
但是,如果国家的产业技术并不具备竞争力,那么出口导向政策就可能会导致国内产业被挤出市场,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进口替代政策则更适用于那些产业落后、技术较弱、依赖进口并受到外国竞争压力的国家。
通过限制进口,国家可以刺激本土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
但是,如果过分依赖进口替代,会导致国家的产业缺乏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限制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都是有效的经济政策,但选择哪种政策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在政策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技术水平、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通过合适的政策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精品】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摘要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应当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引起了广大发展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研究的是进口替代贸易与出口导向战略的历史背景,其概念,实施成功的条件及其利弊分析。
关键字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比较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被迫采取以初级产品出口来换取工业制成品,但这种发展道路很难积累起足够的资本建立本国工业,改变贫穷落后状态,实现工业化。
因此,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应当实行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贸易战略。
典型的是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发展中国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一、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历史背景(一)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历史背景进口战略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
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十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区别辨析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区别及优缺点
(一)进口替代:其主要方法是利用高额关税和数量措施来限制基本消费品的进口,同时利用高估汇率鼓励工业所需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进口,达到扶持本国新兴工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
(1) 优点:
①奠定一国初步工业基础;
②发挥本国资源等方面优势;
③保证把外汇用在最关键地方。
(2) 缺点:
①阻碍出口发展,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②忽视非进口替代部门的发展;
③排斥竞争,降低经济整体效率。
(二) 出口导向:其主要特征是逐步向均衡汇率靠拢,有的还实行低估汇率,鼓励出口;取消数量限制措施。
(1) 优点:
①有利于比较利益的获得;
②引进竞争机制;
③促进出口发展;
④适应国际贸易规范。
(2) 缺点:
①易出现外汇收支不平衡;
②对外依赖性较大。
我国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双重选择分析
我国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双重选择分析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贸易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的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双重选择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出口导向政策出口导向政策是指一个国家采取措施来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出口导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加强外贸结构调整,并且通过外贸逆差来增加国际储备。
然而,出口导向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出口导向使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外部需求,一旦国际市场出现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会受到严重冲击。
其次,由于出口导向政策的推行,中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给国际收支带来了风险。
进口替代政策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采取措施来限制本国的进口,以鼓励本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过去,中国曾经实施过进口替代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国内就业率。
然而,进口替代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限制进口可能会削弱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产品价格。
其次,进口限制可能会引起贸易争端,损害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
另外,进口替代也可能降低国内消费者的选择权,限制市场多样性和产品品质。
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的双重选择面对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变化,中国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政策的双重选择。
在实际政策制定中,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可以相互补充,以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
首先,中国可以通过出口导向政策促进本国产业升级和升级。
通过引进外资、优化贸易结构等措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
此外,通过扩大出口市场,中国还可以增加国际收支和储备。
其次,中国政府需要优化进口替代政策,使其更加符合市场规律。
针对不同的产业和产品,可以选择性地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然而,政府也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权益,避免过度限制进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的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的比较一、引言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政策是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国内产业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策略。
本文将对这两种政策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其应用领域和效果。
二、进口替代政策进口替代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采取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这种政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 保护本国产业:进口替代政策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数量等方式来刺激国内产业的发展。
2. 解决就业问题:进口替代政策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国内就业率,减少失业人口,促进经济发展。
3. 促进技术创新:进口替代政策可以促进本国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来增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实力。
然而,进口替代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1. 高成本:限制进口可能导致本国原材料和产品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负担。
2. 低效率:国内产业可能无法达到进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导致竞争力不足。
3. 依赖问题:国内市场需求有限,如果仅通过进口替代政策,可能导致本国产业对外依赖程度增加,造成经济风险。
三、出口导向政策出口导向政策是指国家鼓励本国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有:1. 开拓国际市场:出口导向政策可以扩大本国产业的市场,增加出口量,带动经济发展。
2. 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本国产业可以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
3. 获得外汇收入:出口导向政策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提供资金支持其他领域的发展。
然而,出口导向政策也存在以下问题和限制:1. 对内需的忽视:过度追求出口可能导致国内市场萎缩,对内需的发展形成阻碍。
2. 外部风险:国际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崛起可能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经济风险。
3. 不平衡发展:出口导向政策可能加剧经济结构不平衡,过度依赖外贸可能导致其他产业的衰退。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型经济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型经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贸易中,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策略。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策略的优劣势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进口替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限制进口商品,鼓励本国生产和消费本土商品。
这种策略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冲击,并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
进口替代的理论基础是保护主义,即保护本国经济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采取进口替代策略的国家会实施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以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
然而,进口替代策略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限制进口会导致本国市场上商品的供应减少,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他们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
其次,进口替代可能导致本国产业缺乏竞争力。
当本国产业受到保护时,它们可能缺乏动力进行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这可能会导致本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相比之下,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策略注重发展本国的出口产业。
这种策略鼓励本国企业出口产品,以获取外汇收入并促进经济增长。
出口导向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即不同国家在生产某些商品上具有不同的相对成本优势。
采取出口导向策略的国家通常会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出口企业提供便利。
出口导向策略有许多优势。
首先,通过出口,国家可以获得外汇收入,这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非常重要。
外汇收入可以用于购买进口商品、支付外债、投资国内基础设施等。
其次,出口导向可以促进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技术创新。
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这将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和提高。
然而,出口导向策略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依赖出口可能使国家对国际市场的波动更加敏感。
当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时,出口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减少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其次,出口导向可能导致国内市场的忽视。
为了追求出口,国家可能忽视国内市场的需求,导致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综上所述,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策略。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辩证分析——30年改革开放的回顾和展望
环 境 , 弱化 和强 化 的程 度会更 大 。因此 , 这种 在这 种 特殊 的历史 环 境 中 , 苏联 基 于 完全 的公有 制 和
非市场化 , 通过政府高度的集 中和分配资源来建
设 社会 主义 , 就具 有 历 史 的必 然 性 和 合理 性 。不
主义阵 营与资 本 主义 阵营 在全 球 的 对 立 , 以美 国 为 首 的 西 方 国 家 对 中 国 采 取 了极 端 敌 视 的 政
中图 分 类 号 :15 4 F 2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0— 4 5 2 0 ) 1 0 1 0 10 5 5 (0 9 0 — 0 6— 6
改革 开 放 时期 , 国选 择 了一 条 出 口导 向 的 我 工 业化发 展道 路 , 而 使 经济 实 现 了持 续 快速 的 从 增 长 。但是 , 近几 年 的国 内外 经济形 势看 , 国 从 我 有 别于 日本 出 口导 向 的工业 化发展 道路 似乎走 到
给经济体制 , 与马克思设想 的计划经济等 同起来 ( 实际上 两者 存 在根 本 的区别 ) 。这样 , 会 主 义 社
的配 给经济 就 变成 了社 会 主义 的计 划 经 济 , 实 这 际上是将 一种 阶段 性 的体制确 定 为社会 主义 的基 本 经 济制度 。 由此 , 会 主 义 的配 给 经 济 体 制 就 社 被一般 化和 长期 化 , 而延误 了对 其适 时 的转型 。 从 正 是在这 种 背 景下 , 苏联 多 次 地 将 发 展 的战
收 稿 日期 :0 8—1 20 2—1 0
过, 从中不难看 出, 这种 “ 社会主义 的配给经济”
作者简介 : 方兴起 (9 0一) 男 , 15 , 湖北武 汉人 , 南师范大 学华南市场 经济研究 中心/ 济与管 理学 院教授 、 士生导 华 经 博 师; 张球 (9 9一) 男 , 16 , 湖北蕲春人 , 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 中心/ 华 经济与管理学 院博士研究生 , 讲师。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在国际贸易中,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两种常见的战略选择。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通过限制进口,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和替代进口产品,以实现经济独立和自给自足的目标。
而出口导向战略则是通过扩大出口,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实力提升。
本文将对这两种战略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优劣势。
一、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保护本国产业,限制进口产品的流入,从而刺激本国产业的发展。
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优势在于:1. 促进本国产业发展:通过限制进口,国内企业得到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本国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 提高就业率:本国产业的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 降低对外依赖: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可以降低外汇需求,减少国际经济风险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然而,进口替代战略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劣势:1. 产业效率低下:由于市场保护和缺乏竞争,国内企业往往缺乏动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导致产业效率低下。
2. 产品价格高昂:由于市场保护和缺乏竞争,国内产品价格往往较高,消费者购买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3. 技术创新滞后:由于市场封闭和缺乏竞争,国内企业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导致技术滞后。
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国家通过扩大出口,增加国际市场份额,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提升的目标。
出口导向战略的主要优势在于:1. 增加外汇收入:通过扩大出口,国家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2. 促进产业升级:出口导向战略要求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3. 扩大就业机会: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将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扩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然而,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劣势:1. 对外需求波动: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会对出口导向国家的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一旦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家经济将受到冲击。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
浅谈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摘要:虽然发展中国家可采取的贸易战略有三种: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但由于某一种战略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弱点,所以发展中国家在采取贸易战略时,可将其中的两种战略相互结合使用。
关键词:贸易战略、类型、比较、前景、选择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外贸易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推动一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循环,拉动本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为改变自身的经济结构,改变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一直在不间断地探索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贸易战略上,发展中国家曾经或正在经历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类型(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形成的原因由于新大陆的国家人均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稀缺,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不但没有恶化,而且是总体大幅度改善,因而这些国家在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时期就获得了较高的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很高,甚至超过当时的欧洲工业先进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新大陆国家的制造业部门既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显然难以和欧洲国家相竞争。
表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几个欧洲工业国和新大陆初级产品大国的工资比较国别初级产品出口比例(%)(1905-1914年平均)非熟练工人实际工资(1913年以英国为100)1913年人均GDP(以1990年美元价格计算)英国19.91005032法国36.8603452德国31.9843833加拿大88.01994213澳大利亚97.01165505阿根廷99.71013799乌拉圭99.9953938注:这里的初级产品包括活动物、食品、饮料、未加工的原材料或简单处理过的产品(也包括烟草制品)此外,从19世纪起,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以初级产品与国家交换工业产品的格局,发达国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又极力地维持这种格局,使前者难以摆脱出口初级产品的不利地位。
进口与出口业务分析报告
出口业务优势:能够扩大本国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进口业务劣势:进口关税和贸易壁垒可能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同时进口商品可能对国内 产业造成冲击。
出口业务劣势:出口产品可能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和贸易风险,同时出口企业可能 需要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未来进口与出口业务的发展方向:未来进口与出口业务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元化、个性 化,需要不断创新、提高品质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01
进口与出口业务的策略建议
优化进口与出口业务的策略建议
了解市场需求: 深入研究目标 市场,掌握消 费者需求和偏 好,以提供符 合市场需求的 产品或服务。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技术创新 和严格的质量 控制,提高产 品品质,增强
出口业务成本
运输成本:包括海运、陆运、 空运等费用
保险费用:为货物提供风险保 障而支付的费用
关税和增值税:根据国家政策 和进口国要求支付的相关税费
包装费用:根据产品特性和运 输要求进行包装的费用
出口业务风险
政治风险:由于 进口国政治不稳 定导致的业务中 断
汇率风险:人民 币升值导致出口 商品价格上升
稻壳公司
进口与出口业务分 析报告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2
出口业务概述
03
出口业务分析
04
进口与出口业务的比较分析
05
进口与出口业务的策略建议
06
01
进口业务概述
进口业务定义
进口业务是指将外国商品引入本国市场,以满足本国需求的活动。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经济效应比较研究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经济效应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成为了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策略之一。
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发展目标,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径。
本文将比较研究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对经济效应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进口替代政策主要是为了减少国家对进口商品的依赖,通过鼓励本国生产和消费,提高自给自足能力。
这种政策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那段时间。
而出口导向政策则是指鼓励企业出口产品,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二、进口替代的优势1. 促进国内产业发展:通过限制进口产品,进口替代政策鼓励国内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拉美国家在20世纪之初采取了进口替代政策,成功发展了一些产业,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
2. 国家安全保障:依赖进口可能对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尤其是敏感的军事装备和技术。
通过进口替代政策,国家可以确保自身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独立生产和供应,降低对他国的依赖度。
三、进口替代的劣势1. 增加成本:进口替代政策限制了进口商品的流入,导致国内生产成本增加。
由于进口替代产品通常是在低效的国内环境下生产的,因此往往价格较高,消费者面临更昂贵的选择。
2. 技术落后:进口替代策略往往导致国内企业在技术上依赖于过时的设备和工艺。
由于缺乏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技术和创新,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可能受到限制。
四、出口导向的优势1. 增加经济规模:出口导向策略可以使国家的产品面向全球市场,从而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2. 刺激创新和技术进步:出口导向政策通常要求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这激励了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出口导向的劣势1. 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出口导向政策使国家经济高度依赖于全球市场的需求,当全球经济不景气时,国家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比较
贸易发展战略思考一、两种外贸战略的对比分析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战略,不可能也不应当作为一切时代和所有国家(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的固定发展模式,而应当根据世界经济关系的时代特征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各自的战略。
因为两种战略之间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而且每个战略各有优缺点。
(一)两种贸易战略横向对比研究(1)理论基础方面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保护贸易化,而出口导向战略的基础是自由贸易化。
保护贸易理论认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没有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自由竞争,应利用关税或配额等措施来支持本国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直至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
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率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可以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心生产其较有利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
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国相继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
(2)促进就业方面进口替代多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资本与技术要素比较稀缺,而对于进口替代产业来说,往往产生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中,这些设备也往往是从节约劳动力的目的出发而设计的,这些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往往并不能产生促进作用,难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过剩这个难题。
但出口替代则消除了进口替代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在出口导向初期,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力地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3)国际环境方面对于进口替代产业,由于其市场主要面向国内,只要其国内市场比较大,它就可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而最终在逐步放松进口替代政策后能同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相互抗衡。
但对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则不然,它较多地受限于国际环境的变化。
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以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为基础的,要求具有宽松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对于实行出口导向的国家,当其主要产品出口国经济形势看好,无通货膨胀造成的市场萎缩、贸易政策较为宽松的条件下,出口导向政策一般说来较易成功,但当其主要出口产品国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有通货膨胀造成市场萎缩,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这时候采取出口导向的战略,则会大受影响,成功的可能性也小。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比较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比较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常常面临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选择。
进口替代是一种通过限制进口,支持本国产业发展的发展战略。
而出口导向则是依靠增加出口,扩大外贸来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两种战略的优劣和适应性。
首先,进口替代战略追求的是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自给自足。
通过限制进口,国内产业得到了保护和支持,有助于发展起来。
这种战略可以促进国内就业,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提高国内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进口替代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限制进口可能导致本国产品质量下降,缺乏竞争力,削弱了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动力。
另一方面,封闭的经济环境可能导致市场缺乏竞争,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和效率低下。
相比之下,出口导向战略更加注重外贸,以出口和吸引外资为主要手段来推动经济发展。
这种战略可以通过利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和技术,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出口导向也有助于扩大国际贸易和改善经济结构。
然而,出口导向也存在一些问题。
对外贸依赖过度可能使经济过于脆弱,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另外,出口导向经济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外流,国内市场供给不足,导致社会不稳定。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进口替代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内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减少了环境压力。
然而,由于在本国发展生产,不可避免地会对国内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和破坏。
出口导向战略则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转移,虽然国内环境没有受到污染,但外部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
此外,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还会对资源配置和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
进口替代国家通过限制进口,可以迅速发展本土产业,但同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上升。
而出口导向则需要竞争力强的产业,依靠外部市场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出口导向国家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综上所述,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各自有着优劣和适应性。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产业调整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产业调整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崛起,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产业调整成为热议的话题。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在产业调整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两者并非相互排斥。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探索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对产业调整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探讨进口替代对产业调整的影响。
进口替代,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国内生产代替进口,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增加本国产业的就业机会。
例如,过去中国对于某些高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一直高度依赖进口,而进口替代政策的推动使得国内相关产业得到了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能够出口到其他发展中国家。
然而,进口替代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技术能力的短板。
在一些高端产业领域,国内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进口替代需要依赖进口技术。
大规模的进口替代可能会导致技术断层,对产业发展造成困扰。
其次是成本的增加。
进口替代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设备采购,这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进口替代在产业调整中应谨慎推行,要合理考虑国内产业的实际情况,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产业恶性竞争。
与进口替代相对的是出口导向。
出口导向,就是以出口为目标,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这种做法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善。
以中国家电行业为例,通过出口导向政策的推动,国内企业在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低端制造转向中高端研发生产。
然而,出口导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对外部市场需求的依赖。
出口导向的企业往往要求大规模的出口,这使得企业对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十分敏感。
一旦外部市场出现波动,企业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此外,出口导向也可能加剧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产量,一些企业可能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都是产业调整中的重要部分,但需要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日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在中国要以新的外贸战略加以代替。
对此,从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相关国家的发展现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中国出口导向战略不仅不能因亚洲金融危机或加入WTO 而被抛弃,更要在坚持中加以调整,在调整中加以发展。
目录[隐藏]1 基本概况2 战略背景3 与进口替代差别4 发展方向5 参考资料出口导向战略- 基本概况中国出口在出口供给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中国的贸易条件现阶段趋于恶化,而且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中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
由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与珠三角一带,而近期这些地区中部分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等问题。
这些负面冲击了中国实体经济。
暂时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当调整,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中国实体经济。
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中国的服装纺织行业、玩具、机电行业以及高附加值医药行业构成一定程度的利好。
美国次债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中国外贸出口,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调整出口导向战略,要通过适度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内需,充分利用大国优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向长期产品附属化增长模式的方向发展。
放弃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通过鼓励与扶持高附加值产业与产品出口,走向内外需求均衡的大国经济,走向技术引领的经济增长模式。
出口导向战略- 战略背景海运出口出口退税调整一共涉及3486 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 。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由于中国出口型企业受多方面不利因素冲击,利润下滑显著。
中国通胀压力较大,原材料涨价比较厉害,同时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也比较大,给中国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人民币不断升值,给中国出口型企业也带来了较大的出口压力;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濒临衰退,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也给中国出口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
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应当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引起了广大发展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一些经济学家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贸易战略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战略的依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进口替代战略理论和出口导向战略理论,这两种战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运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飞跃,从而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因此,通过对这两种战略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和教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1.1进口替代战略的提出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这一战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
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2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及内容出口导向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一般具有的经济特征是二元经济,即一部分是传统的、落后的经济,而另一部分却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特征。
它们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从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的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是指国家政策导向下的两种不同经济发展模式。
进口替代指的是国家通过抑制进口,鼓励本国产业发展,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而出口导向则是指国家通过促进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进行详细剖析,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进口替代模式进口替代模式是指通过保护本国产业,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入,以期在国内市场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这一模式兴盛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当时一些国家为了摆脱对进口商品的依赖,选择打造本国的产业体系。
进口替代的主要措施包括高关税、进口配额、出口补贴等。
进口替代的优点在于促进了本国产业的发展。
由于保护政策的存在,本国产业能够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成长。
这使得国内企业有机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竞争力。
此外,进口替代还能够增加本国就业机会,减少对外汇的依赖,提高国家经济的自主性。
然而,进口替代模式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和问题。
首先,进口替代会导致本国市场的闭塞与竞争力的丧失。
由于缺乏外来竞争,本国产业往往缺乏动力来提高产品质量与价格竞争力。
其次,进口替代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一些国家的资源可能不适合进行某些产业的发展,但为了实现自给自足,仍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生产。
二、出口导向模式出口导向模式是指国家通过鼓励企业出口,推动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流行,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
出口导向的主要优点在于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与增加外汇收入。
通过出口,企业可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出口也能够带来大量外汇收入,强化国家金融实力。
此外,出口导向还能够改善国内劳动力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出口导向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过度依赖出口可能会使国内市场需求受到忽视。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一、两种经济战略的定义(一)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
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者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战略。
由于实施该战略必须伴以贸易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本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进步,更不利于产品的出口。
时间过长,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两种经济战略的利弊分析(一)出口导向型1.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1)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
2)通过贸易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以出口换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机器设备和资金,加速本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
3)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
4)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
2.出口导向战略存在的问题:1)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外资依存度过高,国民经济命脉易受外国资本操纵。
2)以贸易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局限性。
3)国内产业结构布局贸易出现畸形发展一些产业容易出现产能过剩。
(二)进口替代型1.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1)有利于民族工业体系的迅速建立和国内工业发展政策的独立之星防止国民经济命脉受制于外国资本。
进口替代战略利弊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采取了出口导向政策,用旺盛的出口需求来补充远不足以支撑快速增长的内需,我国外贸出口的大幅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这种全面外向型经济的负面效应也正逐渐显现出来。
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各有利弊,如何促进两战略的融合,为我国经济发展所用,以摆脱可以预见的对外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加剧、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复合型”战略1对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利弊分析“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
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资源的配置。
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其优点是比较显著的。
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国家,大都取得了实绩优良的高速经济增长,这一事实成功地推翻了传统的工业发展只能通过进口替代来实施的观点。
在一个资金、技术缺乏,市场狭小和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的不发达经济中,选择出口导向型战略:(1)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2)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I(3)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等等。
但同时应该看到,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以下三个弊端。
(1)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于大国和小国的作用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市场容量较小,如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2)会增加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更易受到外部市场的摆布,这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对比分析08经济学一类一班 黎鑫(0802010260)【摘要】 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起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此次金融危机导致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大批出口企业的倒闭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出口导向在带给我们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也逐步增大。
外贸依存度增大直接的影响就是金融危机时美国国内需求减少,致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产品出口困难而国内需求又不足,在企业产品堆积无法外销的情况下也就引发了出口企业大批倒闭,中国的金融危机随之到来。
那么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选择“进口替代型” 还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这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对比分析一、 对进口替代型战略的分析不如食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二) 进口替代的政策措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
第二,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
第三,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
(三) 进口替代的利弊2 1. 进口替代的优点(1) 有利于保护幼稚产业的发展根据李斯特的幼稚产业论,对于我国这样经济处在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对本国有发展潜力的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防止外国工业品的竞争,有利于实现幼稚产业的成熟,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
幼稚产业产品成本高、质量低、竞争力较差,很难与外国的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较量。
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已充分证明,在一个没有保护的市场中进行竞争,落后国家的幼稚工业会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工业面前败下阵来。
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为本国的弱小工业提供了一个温和的成长空间,使民族工业能在这种环境里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
自己的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由一个农业国或二流工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2) 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常常被认为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国内需求的比例一般应占到一国总需求的75 %以上。
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一个特点就在(上升;(3(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贸易关系来看,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改善进出口结构,这必须通过先实现原有劣势工业部门的发展来替代大多数工业制成品的进口。
因此,通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并且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积累国内建设资金,可以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战略产业,并转而出口创汇。
(5) 扭转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各种资料表明,国际分工体系对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具体表现为这类国家的贸易条件处于一种长期恶化的趋势。
这种趋势在战后更为明显,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上升。
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这种不利局面,因为它们已改变了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工业制3 成品的传统做法,把更多的初级产品留在国内,供自己的进口替代工业使用,国内消费所需要的多数工业制成品也已经能够由本国企业来提供,使加工和销售利润更多地留在了国内。
2. 进口替代的弊端(1) 外汇锐减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时,由于国内资金和生产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仍需要进口大量国内还不能生产的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及资本货物,花费巨额外汇,政府这时往往采取使本国货币升值的方法让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变得便宜,但这样做又会对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创汇随之减少。
两方面的结果最终导致外汇的急剧减少,造成外汇危机。
(2) 国内企业可能因缺少竞争导致效率低下一方面进口替代可以保护幼稚产业转向成熟,但同样由于关税壁垒和进口配额阻碍了国际市场给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普遍满足既得的利益而不关心生产效率,这样使得进口替代产业总是无法与国际产品进行竞争,贸易保护难以取消,这又进一步加剧企业缺乏效率与竞争力,使其丧失了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
(模,(问题。
(一) 出口导向的定义出口导向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品、一般家电制造业等;第二阶段,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如机械电、石化等行业。
此后,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信息密集型高科技工业,力图在高科技工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 出口导向的政策措施4 在实施出口替代战略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维持一个合理的汇率, 从而使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韩国货币在60 年代初实行了出口导向策略时, 曾实行两次大贬值, 贬值幅度分别为104%和65%, 在其后的数年里, 还不断实行货币贬值, 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二, 对某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政策, 以鼓励生产者在扩大出口能力方面大胆投资。
打入国际口市场与躲在保护壁垒后面为国内市场生产相比, 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成本竞争更为激烈, 质量标准更高, 也更需要市场。
然而, 一旦生产者掌握了就会些竞争和挑战的本领, 就会享有巨大的有利可图的市场。
用免税、出口退税、降低利率、支付现金等办法给以补贴, 将有助于吸引潜在的出口生产者, 克服进入世界市场的障碍。
第三, 为保证出口导向型经济有效运行, 还必须使国内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保持在反映它们稀缺程度的水平。
为此, 所应采取的根本原则措施, 就是要出口那些最密集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而要保证企业投资和生产决策符合这一原则, 就得使企业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所支付的价格与这些资源的供求决定的价格相一致, 如果劳动力丰富, 而资本稀缺, 企业应尽可能用劳动替代资本。
那些密集使用劳动的生产行业, 将比资本密集的行业更为有利。
((则(长(在外汇收支上“开源”,能赚取更多的外汇。
就国内资源成本来说, 出口扩大赚得的一单位外汇所耗资的, 比进口替代所节约的一单位外汇所耗费的更小。
就生产中使用的稀缺资源来说, 通过出口促进得的外汇数量, 比通过进口替代所节约的数量更大。
(4) 有利于弥补本国工业化资本和技术不足的缺陷出口导向可以让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结合,生产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全球性产业调整,促进本国产业的优化升级。
2. 出口导向的弊端(1) 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5 在面向出口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工业,主要是为了出口,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严重依赖世界市场,外贸依存度高。
一旦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波动就会影响国家的出口,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国内公民的就业,经济也随之大幅波动。
(2) 可能会强化落后经济的“二元化”特征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其在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除了其总体收益小于小国的情况外,因其国土面积广,人口众多,外贸出口的带动效应往往直接作用于一部分发达地区和人口,很难全面波及各个地区,这些发达地区通常在一国外贸出口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出口竞争力较强,外贸出口得利较多,而落后地区得利较少,这样就有可能不但不能纠正和消除落后地区的“二元结构”偏差反而会出现强化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负效应。
(3) 开放度增大致使经济受国外冲击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一国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如汇率、利率、贸易条件、债务条件的变动,国际游资的袭击等。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市场体系不够发达,监督和管理制度也不健全,缺乏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使得一,在我国用低价劳动力为发达国家创造福利时却常常还遭遇反倾销的控诉,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还会威胁我国的技术进步。
所以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而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采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中立型”发展战略。
我们可以把我国的现有工业大致分为三大类: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针对三种不同产业的类型,进行不一样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 对于新兴产业应该采取进口替代策略新兴产业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短,生产体系不健全,生产成本较高、市场不稳定,而新兴产业的逐步发展和尽快成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道路并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
但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却是成熟产业,相对而言发达国家无论是在产品的质量、技术还是在管理体系以及销售渠道上都要高于我国,如果我国不对这类产品实行高关税壁垒的进口替代策略,那么我国的市场将会被低成本的发达国家所占领,我国的新兴产业发展因此而受到重创甚至萎靡不振。
(二)对于成熟产业应该采取出口导向战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对于成熟产业,尤其是密集型的成熟产业,例如服装产业等,我国应该鼓励其出口,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不但赚取加工费,而更多的是要赚取产品的附加值,用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利润。
对于成熟产业,由于其技术和质量等已经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政府应该把这类的产品的出口税降到最低,推动这类产品的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同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技术。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我们同时也要限制资源耗费大的产品限制出口。
(三)对于夕阳产业应视情况而定由于夕阳产业在国内的销售已经达到饱和,市场出现萎靡状态。
所以大部分的夕阳产业我们的政府应该采取限制生产或是停止生产,但对于一些产品我们仍可以转换思路扩大生产。
当摩托罗拉90年代在美国销量下跌而濒临倒闭时,正是摩托罗拉公司及时把在美国饱和的产品转向中国才得以拯救摩托罗拉公司的发展。
所以对于我国的某些夕阳产业也可以通过施行出口导向把产品转向一些落后国家而实现二次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