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导向型战略
中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评价
中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评价
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积极鼓励出口的政策,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
中国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经济增长:出口导向战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
通过鼓励出口,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产业结构升级:出口导向战略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逐渐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3.技术进步:出口导向战略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国际竞争力提升:出口导向战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鼓励出口,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扩大,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大国之一。
5.资源环境压力:出口导向战略也给中国带来了资源环境压力。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出口导向战略引起的。
综上所述,出口导向战略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采取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日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在中国要以新的外贸战略加以代替。
对此,从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相关国家的发展现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中国出口导向战略不仅不能因亚洲金融危机或加入WTO而被抛弃,更要在坚持中加以调整,在调整中加以发展。
目录[隐藏]1 基本概况2 战略背景3 与进口替代差别4 发展方向5 参考资料出口导向战略-基本概况中国出口在出口供给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中国的贸易条件现阶段趋于恶化,而且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中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
由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与珠三角一带,而近期这些地区中部分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等问题。
这些负面冲击了中国实体经济。
暂时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当调整,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中国实体经济。
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中国的服装纺织行业、玩具、机电行业以及高附加值医药行业构成一定程度的利好。
美国次债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中国外贸出口,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调整出口导向战略,要通过适度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内需,充分利用大国优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向长期产品附属化增长模式的方向发展。
放弃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通过鼓励与扶持高附加值产业与产品出口,走向内外需求均衡的大国经济,走向技术引领的经济增长模式。
出口导向战略-战略背景海运出口出口退税调整一共涉及3486项商品,大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由于中国出口型企业受多方面不利因素冲击,利润下滑显著。
中国通胀压力较大,原材料涨价比较厉害,同时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也比较大,给中国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人民币不断升值,给中国出口型企业也带来了较大的出口压力;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濒临衰退,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也给中国出口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战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
【关键字】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优劣点分析姓名:曹睿学号:3002摘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这两种发展战略的原因、条件、政策体系、产业的侧重点皆不相同。
两种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本文从两种战略的概念、历史背景、实施的条件等方面比较两种战略的优劣。
一、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概念1.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本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又称进口替代政策,是内向型的产物。
进口替代战略又称“内向发展战略”。
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减少或者完全消除该种商品的进口,国内市场完全由本国生产者供应的战略。
一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本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方式,提高的水平。
2.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替代战略又称出口替代政策或工业化政策,是发展战略的产物。
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
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1.进口替代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和民族复兴或振兴心理是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重要原因。
进口战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
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珠三角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_出口导向战略名词解释
珠三角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_出口导向战略名词解释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就开始利用其优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使其经济发展水平跻身我国前列。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20__年达50%以上。
20__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珠三角地区首当其冲,导致20__年出口额大幅下降,而世界经济元气恢复后又造成20__年出口额的大幅上升。
珠三角地区对世界经济的过度依赖,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影响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而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珠三角出口导向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成为了重点研究的课题。
<br/> 一、珠三角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现状 <br/>从出口贸易方式来看,珠三角出口产品是以加工产品和贴牌生产为主,大部分产品的生产采用低效率、高能耗的方式,以此来换取市场,相对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处于下游位置。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要位置,高新技术产品仅约占出口总额的35%(如表2所示)。
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br/> 二、存在问题分析 <br/> 1.产业结构落后,发展模式粗放。
出口企业多属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收取的加工费用只占出口商品价格的很小一部分,出售的并非产品的真正价值所在。
生产低效率、高能耗,造成资源紧张与浪费,加重了我国对国际资源产品的依赖。
目前,我国原油、铁矿砂、氧化铝、铜矿石等进口依存度高达40%-90%,制约了对价格的谈判能力,几乎丧失了定价权。
粗放发展模式获得的低利润意味着必须压榨劳动力成本,以维持企业的经营,造成人才的流失。
同时,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
<br/> 2.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忽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简述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政策与措施。
简述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政策与措施。
出口导向战略是指政府为促进国内企业出口活动而实施的政策和措施。
它主要包括宏观、微观和产业三方面政策。
它不仅是为了增加出口货币收入,更重要的是提高产品的价值和外贸能力,以及改善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从而增加和改善贸易结构。
一、宏观政策(1)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建立出口导向体系,建立一套有效的出口导向机制,确保国家对出口的高度重视,从而加强企业的出口意识和积极性,推动企业开展出口生产活动。
(2)政府为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减轻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出口负担,如补贴企业出口信贷利息、出口报关费用等。
(3)出口促进措施是指政府在出口外贸中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建立一些外贸信用机构来提供出口信用、放宽出口货物的保税政策、建立外贸特殊支出报销机制、实施临时外汇政策对出口货物、服务等进行临时清税等。
二、微观政策(1)政府在外贸实践中积极支持企业的出口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类似于个性化的客服;政府还可以提供企业一定程度的出口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方便企业尽快完成出口任务。
(2)政府清楚认识企业的出口优劣势,及时提供出口的相关服务,帮助企业把握和合理利用出口服务活动的机会,提高出口活动的成功率。
(3)政府鼓励企业从管理上改进,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外国客户需求,保证出口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满足外国客户的期望,从而提高出口销售量,促进出口周转量。
三、产业政策(1)政府积极调整国内发展重点产业,以适应外部市场发展趋势,建立一定的合作机制,促进企业集群的产业整合,提供系统的技术服务和管理服务,提高出口能力和竞争力。
(2)政府鼓励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建立合资企业,开展出口合作,从而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品质,促进出口活动的健康发展。
(3)政府采取一系列激励政策,支持国内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改变布局,加快产品类型的转变,综合提升出口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总之,出口导向战略是为了推动国内企业在全球化范围内更成功地开展出口活动,促进出口外汇收入的增长,改善贸易结构,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社会整体竞争力。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比较
贸易发展战略思考一、两种外贸战略的对比分析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战略,不可能也不应当作为一切时代和所有国家(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的固定发展模式,而应当根据世界经济关系的时代特征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其各自的战略。
因为两种战略之间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而且每个战略各有优缺点。
(一)两种贸易战略横向对比研究(1)理论基础方面进口替代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保护贸易化,而出口导向战略的基础是自由贸易化。
保护贸易理论认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没有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自由竞争,应利用关税或配额等措施来支持本国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直至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
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率先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可以按照自然条件,比较利益和要素丰缺状况,专心生产其较有利或不利较小的产品,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经济发展。
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国相继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
(2)促进就业方面进口替代多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资本与技术要素比较稀缺,而对于进口替代产业来说,往往产生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中,这些设备也往往是从节约劳动力的目的出发而设计的,这些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往往并不能产生促进作用,难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过剩这个难题。
但出口替代则消除了进口替代对资本密集工业的偏好,在出口导向初期,通过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力地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3)国际环境方面对于进口替代产业,由于其市场主要面向国内,只要其国内市场比较大,它就可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竞争能力得到增强,而最终在逐步放松进口替代政策后能同国际市场上的产品相互抗衡。
但对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则不然,它较多地受限于国际环境的变化。
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是以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为基础的,要求具有宽松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对于实行出口导向的国家,当其主要产品出口国经济形势看好,无通货膨胀造成的市场萎缩、贸易政策较为宽松的条件下,出口导向政策一般说来较易成功,但当其主要出口产品国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有通货膨胀造成市场萎缩,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失衡,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时,这时候采取出口导向的战略,则会大受影响,成功的可能性也小。
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
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可行性摘要: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较常采用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战略,两种发展战略各有不同的优缺点。
由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在我国实施中产生了许多弊端,以及东亚一些国家运用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获得成功的示范作用,我国逐渐的从进口替代转向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不少成就。
关键词:出口导向加工贸易亚洲四小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不少国家陷入衰退。
这四个成功发展且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体,其极为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使其安然度过危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例子。
它们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国际社会普遍皆视亚洲四小龙为发达国家及地区。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紧紧抓住了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实行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的成功战略,同时也被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在长达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效, 使我国成为今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该战略主张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业,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
把国际市场作为本国经济的活动中心,把制成品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主要措施是鼓励出口贸易的同时,也大量引进外资、技术、进口原料,以弥补内资金和原材料的严重不足。
出口导向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
关于调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关于调整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逐渐建立起来。
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战略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为中国的经济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国内国际形式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并且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各种影响。
于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进行调整,从出口导向型向综合平衡型转变。
一、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实施的战略背景(一)基本国情的决定出口导向型经济(Export-oriented Economy)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促进出口产品的多样化,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当出口对GDP的贡献远远高于20%,而投资和消费对GDP的贡献远远低于80%时,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就被称之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属于外向型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出口导向型模式取得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
1、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里,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片面地重视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和农业严重滞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践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
这种增长业绩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化战略以及为工业化战略服务的相关政策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工业化战略以强化高度集中的资本积累和制造业投资为基本特征,长期忽略内部消费市场的开发。
并在人均收入很低水平上出现了产能过剩。
从开始对外开放到加入WTO,中国的过剩产能得以通过国际市场逐渐释放,并且使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获得了强劲的生命力。
2、剩余劳动力的增长上世纪50年代的婴儿潮和70年代后期的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国劳动力的积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但是中国人多地少,我国农村人口本来就拥有庞大基数,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的作用大打折扣,导致农村地区闲散劳动力增多。
关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认识
关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认识目录1.出口导向型战略概述(概念,模式)2.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实施的战略背景(必要性)3.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实施的意义(重要性)4.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出现的问题5.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方向(重点探讨)6.专家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方向的分析与预测1概述概念:出口导向型经济(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来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促进出口产品的多样化,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模式特征在原料进口替代的基础上发展出口替代工业,即把出口替代与进口替代结合起来原来出口初级产品,日益增加对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提高附加值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装配加工工业世界代表国拉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泰国,科特迪瓦亚洲“四小龙”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特点经济特征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口商品的生产从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征中国处在主要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品、一般家电制造业等,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宏观政策特征①给出口企业提供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目的在于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
②给出口生产企业提供低利生产贷款,优先供给进口设备,放宽进口配额;原材料所需外汇,大力引进资本、技术、③经营管理知识,建立出口加工区等,目的在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创汇能力。
我的认识:一般而言,小国因为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市场容量较小,采用这种发展模式可以使其产品生产实现规模效益(东亚,东南亚国家)。
而中国人口基数大,总数多,市场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对中国经济也有巨大的贡献,所以中国可以也完全有能力并不依赖于出口来拉动经济发展三大需求(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拉动国民经济的马车对2009年中国GDP的经济贡献从数据上看一目了然:官方公布,2009年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为52.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在2009年创出新高,达92.3%,拉动GDP增长8%;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则为-44.8%,拉动GDP增长-3.9%2中国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的背景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国际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连进行普通贸易都很困难实行开放政策后,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关系出现重大转机;中国的海外市场扩大国内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视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和农业严重滞后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对外开放国情:国内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距市场近3出口导向型经济对于中国的意义1中国改革开放初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的不发达经济时采取出口导向型政策,引进,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与我具有绝对优势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以及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企业不断改进技术,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3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我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4客观条件下产品质量提高,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响应了国家号召,对于人民的身体和环境都是有积极意义的5可以通过外部市场的开拓,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和部门的发展,不仅为国内的剩产品或闲置生产资源找到了出路,还扩大了就业量4出口导向型经济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国情分析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名词解释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名词解释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是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即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鼓励本国工业产品大量输出,创造外汇,积累资金,学习技术,培养人才,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出口商品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并以此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工业结构多元化。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出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混合型战略三种。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要求重视扩大出口对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把发展本国民族工业作为一项基本方针。
因此,出口导向战略必然具有下列特征:( 1)在总体上追求高额外汇收入。
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以出口来增加就业和收入,这无疑会对本国货币币值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出口导向战略就不考虑国内的经济需要,也不能认为它就是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出口导向战略所选择的工业部门和企业往往都是发展中国家成熟的民族工业部门或企业,它们的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能够容易迅速地创造大量外汇,成为该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充分就业,迅速增加居民收入。
而且出口导向战略注意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比较成本低廉的优势,能够节省原料,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首先,出口导向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际间接资源和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国外直接投资。
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会由政府、企业和银行等机构组成国际协作网络,共同安排投资和融资计划。
例如,一些西欧国家的经验证明,当许多跨国公司集团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时,由于当地金融市场发育不全,它们将分别设立许多投资信托基金,专门用于当地企业和其他经济活动。
如果出口导向战略能够和国际直接投资相结合,这对发展中国家就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 2)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西欧国家过去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除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世界市场容量很小,只有通过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不断地引进技术,改善管理,才能够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实践
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实践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定义及主要特征,而后给出了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理论基础。
而后给出了几个国家的出口导向型政策的实践,包括韩国、新加坡、中国等。
最后列出了当今经济学家对出口导向型政策的一些反对的声音,列举了一些事例,包括东南亚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
关键词:工业化战略实践出口导向一、理论基础制定各种贸易与经济政策,促进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出口,从而达到加速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目的的经济发展战略,被称为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建立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的中心由以本国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工业化国家主要特点有:1、人均贸易额较大。
2、贸易额占gdp的比重较大。
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主要优点有:(1)出口导向战略能够刺激整个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由于面向国际市场和相对开放的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会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从而提高整个工业的效率。
(2)出口导向战略能克服发展中国家市场狭小的限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出口导向战略可大大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
(4)出口的扩大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人,促进工业基础的强化和工业化进程。
(5)出口导向战略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建立更有效率的产业结构。
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及几个发展案例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进口替代战略才能发展国家经济。
但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另一条道路,即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而且,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国家,因为集中在东亚,被世界银行称为hpaes(high performance asian economies)按照奇迹发生的时间,hpaes被分为三组国家和地区。
首先是日本,于二战后不久便开始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现在与美国、西欧的发展水平相差无几,属于发达国家,暂时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
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
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突显,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
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是指国家将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提高出口产值和占据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
首先,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在国家面临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依靠出口市场的需求可以迅速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升级。
同时,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还能够带动国内产业链的延伸,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的提高。
其次,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可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增强金融安全。
通过加大出口力度,国家可以获得更多外汇收入,增加国家外汇储备,从而增强国家的金融安全感。
外汇储备的充足不仅可以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和市场波动,还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经济发展的保障,有利于国家应对外部经济压力和金融危机。
再次,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可以促进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形象提升。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正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能够使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全球,提高国家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出口市场的拓展,国内企业可以不断积累国际经验,提升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形象。
此外,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还可以推动国家的人口就业和社会稳定。
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实施将带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相应地,就业增加将促进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改善民生福祉。
然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推动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容易造成国内需求不足,陷入外部需求的依赖。
一旦国际市场波动或者目标市场需求下降,国内经济可能会遭受冲击。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类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国际化经营的机会。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进军国际市场,扩大海外业务范围,实现国际经营的一种战略选择。
下面将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进行分类。
一、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导向型战略是企业最常见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之一。
这种战略是指企业将产品或服务出口到海外市场,通过国际贸易进行销售。
出口导向型战略适用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品牌、质量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通过与海外代理商或分销商合作,或者直接与海外客户进行贸易往来,实现产品销售和利润的最大化。
二、跨国投资型战略跨国投资型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直接投资并经营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业务。
这种战略常见于大型企业,通过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研发中心等,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并降低成本。
跨国投资型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环境,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程度,增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合作伙伴型战略合作伙伴型战略是指企业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国际化经营活动。
这种战略可以通过合资、合作、联营等形式实现。
合作伙伴型战略常见于中小型企业,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共享资源、风险和市场渠道,降低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和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和市场资源,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四、全球一体化战略全球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标准和业务流程,实现全球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这种战略常见于大型跨国公司,通过统一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市场策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协同发展。
全球一体化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提高全球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可以分为出口导向型战略、跨国投资型战略、合作伙伴型战略和全球一体化战略。
世界经济: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及内容
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及内容出口导向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
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如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半成品和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一般具有的经济特征是二元经济,即一部分是传统的、落后的经济,而另一部分却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特征。
它们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从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的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此后,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等高科技产业,力图在高科技产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出口导向战略并非尽善尽美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在本国的比较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并根据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过程。
在第一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本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通过扩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将上升,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此时应当及时调整产业政策,鼓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这一战略的实施也需要一定的措施:一是对出口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增加补贴等;二是对出口企业需从国外进口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技术专利等实行减免税、放宽进口配额;三是使本国货币贬值以降低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增加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是一个合理的汇率, 从而使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不同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对比
不同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对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许多跨国公司正在将其业务扩展到不同的全球市场。
然而,不同的跨国公司采取的国际化战略往往因其行业、历史和目标市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三种不同的跨国公司国际化战略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是许多小型企业和刚进入国际市场的跨国公司采用的常见战略。
这种战略非常简单:跨国公司将其产品或服务出口到其他国家,以拓展其业务范围。
这种战略主要的优点是它可以帮助企业尽快实现国际市场份额,这在许多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出口导向战略还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国外市场上的新机遇,从而增加销售额和收益。
不过,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缺点。
例如,如果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国外市场上没有很好的表现,那么这种战略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
此外,由于跨国公司仅出口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在其他国家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因此它无法开发与当地市场的深度联系。
这可能会限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增长潜力。
二、本地化战略本地化战略是许多国际巨头采用的一种主要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在其他国家建立实体,并在当地市场上生产和销售产品。
这种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将跨国公司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或服务与当地市场的需求相结合。
通过这种方式,跨国公司可以从本地供应链、工人和投资中受益。
此外,本地化战略还能够使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因为它们在生产和销售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本地化战略的主要限制在于它需要跨国公司进行大量的投资和资源分配,以确保在新市场上的成功。
这种战略通常需要跨国公司为当地市场培养合适的领导团队,并在当地雇用大量员工,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
此外,由于跨国公司需要在当地市场上建立新的供应链和生产设施,因此这种战略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三、全球战略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在所有业务领域全球一体化的一种市场导向战略。
这种战略主要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帮助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成本。
出口导向型战略资料
பைடு நூலகம்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成为美国战略前
沿,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和军备民用物资订单。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韩国 采取了“先工后农”和“贸易立国”的发展
道路,1963年前后基本实现从进口替代到出 口导向战略的转变,对外贸易成为韩国外向 经济的支柱,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火车头” 的作用。
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 往往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 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
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 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 场为主,进而推进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 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 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
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 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 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 经济的发展。
3.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4.扩大了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规模。
1.使得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恶化。 2.经济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发展的需求波动
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原材料的出口造成 冲击。 3.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可能切断发 展中国家借助国外市场或需求带动本国经济发 展的渠道。 4.如果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同时选择相同的商品 出口,势必造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有限 的情况下,这种竞争必然有失败者,甚至两败 俱伤。
韩国的“经济企划院”和“商工部”
新加坡的“贸易发展局”
香港的“贸易署”
采取一些带有精神鼓励性质的举措来促进本国 或本地区的的商品出口
例:
出口导向名词解释
出口导向名词解释
出口导向,也被称为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促进出口来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国际贸易的策略或倾向。
这一策略的核心是使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并增加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出口导向政策通常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减少出口商品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以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2.提供出口补贴或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增加出口量。
3.促进贸易自由化,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或减少贸易限制。
4.支持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吸引国际市场的需求。
提供针对出口企业的融资、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
出口导向政策的目的在于扩大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它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并为国家或地区带来外汇收入和经济增长。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采用出口导向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例如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口导向政策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出口导向战略名词解释
出口导向战略名词解释出口导向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将出口作为推动国内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向和手段的经济政策。
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是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量和提高出口质量,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营造出口环境: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需要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
这包括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贸易自由化政策,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动贸易便利化措施等,以吸引外国投资和各种资源,促进出口活动的发展。
2.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为了加强出口导向战略的推动力度,政府通常会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出口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以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促进金融机构的支持,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贷款和融资渠道,以支持企业的出口业务。
3.促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出口导向战略要求国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标准。
这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企业的出口能力,并使其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4.开发新的出口市场:出口导向战略还需要开发新的出口市场,以减少对某些市场的依赖,并寻找更广阔的出口机会。
这可以通过开展贸易促进活动,如参加国际贸易展览、洽谈贸易协定和合作项目等,来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出口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5.建设出口基础设施:为了支持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需要相应的出口基础设施,例如港口、机场、铁路和公路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提高出口的效率和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增强国家的出口竞争力。
总之,出口导向战略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量和提高出口质量,以推动国内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
它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财政金融支持,同时也需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开发新的出口市场,以及建设完善的出口基础设施。
国际化战略基本类型
国际化战略基本类型
国际化战略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出口导向型: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市场,以扩大销售规模和利润。
这种类型的国际化战略相对简单,并且可以降低对目标市场的市场研究和适应性要求。
2. 跨国经营型:企业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通过本地化生产和销售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这种类型的国际化战略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法律和经济环境,并且需要具备跨国管理能力。
3. 多元化型:企业在不同国家市场开展各种不同产品或服务的经营,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这种类型的国际化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提高收入多样化程度,但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
4. 全球一体化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价值链和管理体系,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这种类型的国际化战略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
以上仅是国际化战略的基本类型,实际上,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市场需求,可能采取多种类型的战略组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政府对商品出口事业高度重视 2.放宽进口限制,降低保护关税 3.对出口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甚至退还政策 4.在金融政策上给予特殊待遇 5.促使货币进一步贬值
建立以出口贸易经济为中心的国民经济体系, 各国和个地区都成立了相关的专门负责机构, 以加强对出口商品的规划、督促和引导工作。
例:
韩国的“经济企划院”和“商工部”
新加坡的“贸易发展局”
香港的“贸易署”
采取一些带有精神鼓励性质的举措来促进本国 或本地区的的商品出口
例:
韩国的“出口节”
台湾对出口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企业家授予奖励并登报
表扬。
减免相关行政手续和条件限制
例: 台湾先后取消了诸如外汇分配比率、进口限额、
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原材料的出口造成 冲击。 3.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可能切断发 展中国家借助国外市场或需求带动本国经济发 展的渠道。 4.如果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同时选择相同的商品 出口,势必造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有限 的情况下,这种竞争必然有失败者,甚至两败 俱伤。
1.开始:改革开放 2.传统阶段: 劳动密集型产业——珠三角工业区的纺织业、 制造业等。 资源密集型产业——东北老工业区的钢铁业、 机械制造业等。 3.新阶段: “一带一路”,与“供给侧”改革同步进行 的新阶段的外向型经济结构。
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都有历史的阶段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往往实施不
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 往往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 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
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 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 场为主,进而推进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型”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 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 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
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 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 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 经济的发展。
进口申请保证金存款等旨在限制进口的各项规定 韩国开始在部分商品上实施自动许可项目
降低关税
例: 台湾生产出口工业产品的出口原料税豁免额
在1958~1964共7年间增加了37倍多 新加坡设置了“出口企业”、“国际贸易公
司”、“货仓公司”等政策,符合条件并申 请成功的公司都能得到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
这种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成为美国战略前
沿,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和军备民用物资订单。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韩国 采取了“先工后农”和“贸易立国”的发展
道路,1963年前后基本实现从进口替代到出 口导向战略的转变,对外贸易成为韩国外向 经济的支柱,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火车头” 的作用。
主要以信贷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主,也存 在其他补助和优惠待遇。
例: 韩国每一美元的出口货物得到的金融扶植额从
1962~1971年共10年间增加了14倍。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 力。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对外贸易出现顺差的现 象,有利于本国的出口,但不利于进口,而 且该政策可能会造成国内市场中货币流通量 变大,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1.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 创造了条件。
2.使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 被纳入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循环体系之中,从 而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国际竞 争力。
3.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4.扩大了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规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得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恶化。 2.经济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发展的需求波动
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looking outward), 有时也称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它是指以建立由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系统 作为战略指导思想而制定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是 面向国际市场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根据国际市场的 需求,利用本国资源和经济优势,发展本国优势产 品,加入国际经济循环,引进自己需要的技术、资 金和装备,迅速发展本国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