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件之第六章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二)总体小康的特点
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 了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 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 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40
全国有74.84%的人口达到了小康水 平,有12.82%的人口接近小康水平,有 12.34的人口离小康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26
邓小平所设想的小康社会:
2)“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
好过。”
“那个时候,中国国内市场比较大了,相应的,与国外 的经济交往,包括发展贸易,前景就更加宽广了。”
“到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 来更新装备。” “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 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 “到那个时候,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肯定 会起比较显著的作用。” 27
第一次是经典 现代化,是以发展
工业经济(工业化)
为基本特征。
第二次是新现代 化,是以发展知识
经济(新经济)为
基本特征。
2000年中国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实现程度为76%(100%为完成);
如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等。而且,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的世界排名 (1999年在108个国家中排名第56位),高于第一次现代化的世界排名(1999年 7 在108个国家中第64位)。
经起到过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但实际上是
做不到的。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走 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初步提出分“两步 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
11
20世纪末,邓小平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 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并被党的十三大确定下来。
12

5、1982年的十二大,除了重申“四 个现代化”的目标之外,提出“把我国 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 义国家”。 6、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20
二、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21
新部署:新三步 走,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人均GNP翻两番 人均800——1000¥ 2010年 翻一番
比较富裕
人均
全面小康
2020年 翻两番
GNP4000$
小康
温饱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 “三步走”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0年
17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 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使“三步 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18
(2)1997年十五大提出
“新三步走”战略:
“新三步走”战略是在新的历 史起点上对邓小平提出的“三 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
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小康”——《礼记·礼运》
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 派理想中,“大同”是天下为 公的最高理想境界,“小康” 是仅次于“大同”的一种社会 模式,用以描述衣食丰足、安 居乐业的社会状态。
24
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小康” 一词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中,因为对历朝历代广大贫 苦农民来说,“大同”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梦想,过上小康日 子,才是他们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封建社 会,小康社会在现实中却从未实现过。
——《中国小康进程综合分析报
告》
41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21世 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 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42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 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 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0
B.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逐步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 形成了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进入了对外开 放的新阶段 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1
C.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人均GNP和GDP超过了800美元 恩格尔系数:城市57.5%— 39.2% 农村67.7%— 49.1% 消费结构:农产品为主—工业品和服务为主 贫困人口:绝对数 2.5亿—3200万 相对数30.7%—3%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28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9
A.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979—2000年经济年均增长9.5% 2000年GDP是1980年的6倍多(可比价格) 供给约束到需求约束(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经济结构实现了调整: 农业:产值28.1%—15.9% 劳动力 70% —50%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基础薄弱状况得到改善 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转变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动态中得到优化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概 括地从三个方面对小康目标做了论述:
第一、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 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第二、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 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 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第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实 现小康是逐渐推进的,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刻表。
13
战略步骤——三步走
“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内容
基本实现代化
比较富裕
人均GNP4000$
人均GNP翻两番 人均800——1000美元 人均GNP500美元
小康
温饱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50年
14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1.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步骤: 比较富裕 基本实 现代化
2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战 略 目 标 部 署 措 施
重 点
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图示
(人均4000美元)
富强
小康
温饱
80
( 人 均 800 美 元)

90

2000

2050

4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 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 化。
小康
温饱
15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1世纪中
“三步走”的实施
2000年 翻两番
2000年 人均GNP翻两番 人均800——1000¥ 翻一番
比较富裕
全面小康
人均
GNP4000$
温饱
小康
1995 1980年 1988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6年
16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部署
虽然第一次现代化进程还没有完成,但第二次现代化的许多因素已经被引入中国,
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1、1954年9月 全国人大一
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
告》——“把我国建设成为具
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 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的社 会主义国家”。 2、1956年9月,“四个现代
化”的目标在中共八大写入党

全面小康
更高水平 内容比较全面丰富 发展较为均衡
经济:GDP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法制更加更加完备 文化: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 文化和健康素质提高 33 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3)“十五”和“十一五”
34
35
36
37
3.战略特点
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以人民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注重社会全面发展 战略实现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要点: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 步骤和战略重点。 2、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战略途 径。
1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方 针、战略对策)
章。
8
3、1963年1月29日, 周恩来在上
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
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 “四个现代化”。并在64年12月,周 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正式
提出。
9
4、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重新提出在本 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把它作为新 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曾
5
战略目标
指经济现代化,建 设高度的物质文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指政治现代化,建立 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指文化现代化,建设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着力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技教育文化水平 6
两次现代化:
38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 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做除了贡献;第三, 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 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 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 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按《礼记》的描述,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天下为 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的理想社会。 而所谓小康社会则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 子其子,货、力为己”,人们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准的 25 社会。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 正芳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明确指 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
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
第二步:到2020年(建党100年),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2050年(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2002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19
(二) “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特点
32
(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低水平——人均800美元 不全面——侧重于物质 不平衡——城乡、东西、 个人收入差距还较大
总之,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 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地区差距、贫富差别没有改变;人 口总量增加,老龄人上涨,就业压 力大;面临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压 力;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不健全; 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不够。
第一、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 求是的统一。 第二、这一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和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 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第三、这一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把 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 调发展。
43
(2)2000年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 平,人民生活总体水平实现了由温 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表现:
1)人均GNP和GDP超过了800美元
2)恩格尔系数:01年城镇为37.9%,农村为47.7%。 人民生活消费以农产品为主转向以工业品和服务为主 3)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基本社会保险、企业和个人的商业保险等
22
社会发展:贫穷
温饱
小康富裕Βιβλιοθήκη (1)什么是小康社会?1)“小康”的由来
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 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 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
23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的社会状态, 表现了普通百姓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前两步目标即将实现的时候,把第三步目标和步骤进一 步具体化,作出新的战略规划。
1、新部署的提出
(1)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目标:
2000年,在我国人口比 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 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 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 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