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 2课贞 观之治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精品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2、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
3. 唐朝的第二代君主是谁?他的年号?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
李渊
皇帝(李渊)
太子(李建成)
秦王(李世民) 齐王(李元吉)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年),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 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 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 国力增强
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 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 役
经济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 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 西汉对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 安兴办太学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 军事机构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 加学员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 蕃友好
二、贞观之治
1 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2 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1)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2)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 (3 )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是怎 么得出这样的 结论的?
吸取隋 亡的教训
这句话表明他的 什么开明思想?
认识到人 民力量的伟 大。
(3) 唐太宗任用贤才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 以他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求贤若渴,为 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 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 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 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
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 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 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本课小结
1.唐太宗开明的政治思想 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2.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1)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2)戒奢从简 (3)任用贤才 合并州县 虚心纳谏

历史: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历史: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共同点:
1、富有才干
2、英武果断 3、勇于创新
不同点:
秦始皇:相对创新意识更强,
但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
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
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 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
唐太宗:则相对统治开明、
宽容一些,能虚心纳谏,容易听进 不同的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 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4、以下措施是唐太宗所为是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 ②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5.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 指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君臣关系如同“元首”与“股肱”的 关系,必须同心同德,才能合成完备的一体。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以上三则材料都和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 位著名的君主有关系?唐太宗 (2)材料二、三反映了这位君主的哪两大为 政特色?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3)体会三则材料所包含的道理。 为政者,要善于吸取教训,处理好君臣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
隋炀帝的暴政 ——为政刻薄 精于搜刮 骄奢淫逸 滥用民力
隋炀帝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茫茫千里, 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 条。 ——《贞观政要》
(经太宗治理一段时间后)天下大
埝(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米 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 人。
白蹄乌 飒露紫 青骓 白蹄乌:纯黑色,四蹄
特勤(勒)骠 什伐赤 拳毛騧

七年级历史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贞观之治
书法艺术发展
在贞观年间,书法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颜真卿、柳公权的 书法作品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绘画艺术创新
贞观年间的绘画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山水画、花鸟画等画派逐渐 形成,为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宗教文化的融合
儒释道三教合流
在贞观年间,儒释道三教逐渐融合,许多文人墨客都兼修儒释道三 教,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
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初期,当时国家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经济萧 条、民生凋敝。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 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改善财政等,使得国家逐渐走向稳定和发展。
同时,唐太宗还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崇儒学,兴办学校,促进了文 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这些措施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 背景和社会基础。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贞观时期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广 泛的联系,为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树立了典范。
引领科技发展
贞观时期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造纸术、火药等 发明,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民生福祉
贞观之治时期,唐朝政府关注民生福祉,推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 启示现代社会应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法律制度的改革
制定《唐律疏议》
对法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梳 理和修订,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
完善司法制度
建立严格的司法程序,确保司法公 正。
推行“宽政”政策
减轻刑罚,重视教化,以德治民。
行政管理的改革
1 2
推行郡县制
将地方行政划分为郡县两级,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和控制。
强化监察制度
设立御史台等监察机构,负责对官员的监督和弹 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_贞观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课_贞观之治

你知道唐太宗手下的名臣吗?
长孙无忌 房玄龄 杜如晦 李靖 魏征 ……
程 咬 金
李 靖
秦 叔 宝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பைடு நூலகம்
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贞 观时期的杰出大臣,其中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长孙无忌、魏征、 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
房 玄 龄
杜 如 晦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 力。他主张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 B
5.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 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 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 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 哪个成语与此有关?
第二课 “贞观之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以及
女皇武则天。
技能目标:通过思考与探索“贞观之治”形
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
一定推动作用。
长安
贞 贞 观 之 观 治
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 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政治上:勤于政事 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 虚心纳谏(魏征)改革吏治

之 治 女 ” 皇
武 则 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国号周) 推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 (627—649年),政治比 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 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 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 之治”。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即位后,年号贞观,他统治期间,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隋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对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内容,以及唐朝的繁荣和衰落,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从而达到对这两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掌握唐朝的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繁荣的标志,理解国家兴衰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唐朝的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背后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进行分析,理解国家兴衰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史料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展示唐朝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隋朝的建立和灭亡,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 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节用戒奢 招贤用能
虚心纳谏
李渊:唐代开国皇 帝。公元618年, 李渊建立唐朝,定都 长安,庙号唐高祖。
李渊
各文本依次出现 回到5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 于唐高祖武德九年 (626年)。当时的秦王 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 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 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随后,李渊诏立世民 为皇太子,下令军国 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 太子处置。不久之后 李世民即位,年号贞 观。
重要的科目 明经科和进士科
科 举 制
作用
2.士人读书的风气更加兴盛,促进了教 育事业的发展。
3.进士科注重诗赋考试,促进了诗歌的 繁荣。
4.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学术风气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三) 虚心纳谏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 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 过。今魏徵殂逝,逐亡一 镜矣。 ——唐太宗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选 拔 官 员
户 口 赋 税
礼 仪
军 事
刑 法 诉 讼
土 木 兴 建
黄河发洪水啦! 皇上赶快抗洪抢险啊
3.执行命令
2.审核计划
1.制定赈灾抢险计划
(二) 招贤用能
1.任用贤能
2.注重培养和 选拔人才—— 科举制 科举制: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 员的制度。
诞生
隋炀帝
1.科举取士不重门第,改பைடு நூலகம்了选官用 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资治通鉴》
想一想:
唐太宗 时期为什么 能够出现 “贞观之治” 的繁荣局面?
课堂小结
唐 节用戒奢 太 招贤用能 宗
虚心纳谏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

当政期间, 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 产和选拔贤才的政策, 产和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经济进一 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我国古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代著名的政治家。 代著名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期间推行了比较开 明的政治经济措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明的政治经济措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 拔有才能的人,使唐朝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拔有才能的人,使唐朝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强盛。 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强盛。武则天 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对唐朝稳 定持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定持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唐朝全盛时期的 到来奠定了基础。 到来奠定了基础。当代史学家郭沫若曾称赞她的 统治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统治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因此我们对武 则天的统治应予以肯定。 则天的统治应予以肯定。武则天不失为唐代有作 为的皇帝、杰出的女政治家。 为的皇帝、杰出的女政治家。
--------唐太宗 唐太宗
贞观重臣——魏征 魏征 贞观重臣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 逐亡一镜矣。 逐亡一镜矣。——唐太宗 唐太宗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房谋
杜断
敢于直言
三、女皇武则天 1、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 帝留给你们的印象如何? 帝留给你们的印象如何? 2、武则天的统治期间,社会 、武则天的统治期间, 出现一种什么景象? 出现一种什么景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堂笔记本篇笔记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本课重点讲述了唐朝历史上的两大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这两个时期都是唐朝非常繁荣的时期。

本文将会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述这两个盛世:一、贞观之治;二、开元盛世;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四、我对这节历史课的学习感想。

一、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一段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李世民采纳了一些优良的制度,比如说科举制度,以及推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思想等等,为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还十分重视经济建设,发展了海外贸易和内陆交通,推广了棉花的种植和制造技术,这些政策措施使得唐朝的经济繁荣发展。

同时,贞观之治时期也有着优秀的文化和思想传统,比如禅宗佛教、诗词、唐宋八大家等著名文化。

二、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一段统治时期。

开元盛世时期,唐玄宗采纳了一些先进的制度,如“礼仪之邦”的外交政策,开创了“科举三元及第的制度,增加了科举考试的难度,从而增加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唐玄宗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帮助一些著名文人,如白居易、骆宾王等等,推广了唐诗大发展和宋词的萌芽。

可以说,开元盛世时期是唐朝文化的黄金时期,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历史记载作品,其作者为司马光。

这部作品主要记载了从周朝到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通史之一。

这部作品大大提高了历史记载和研究的标准,使中国的历史记载和研究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四、我对这节历史课的学习感想通过这节历史课,我深深地了解了唐朝时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重要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创造了所谓“唐风”和“开元盛世”这样的历史文化奇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课件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课件ppt课件
该分类方案的分类指标是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从褐煤到无烟煤之 间的所有煤种,共分为十大类,二十四小类,见P147表 9-2。
大类别 名称 无烟煤 贫煤 瘦煤
焦煤
肥煤
气煤
弱粘煤 不粘煤 长焰煤 褐煤
小类别
名称
1号瘦煤 2号瘦煤
瘦焦煤 主焦煤 焦瘦煤 1号肥焦煤 2号肥焦煤
第六部分 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
第十章 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
第十章 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煤的分类 第三节 煤质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一、煤分类的意义 二、煤分类的指标
1、煤化程度指标 2、粘结性指标
第一节 概 述
二、煤分类的指标
◆反映煤化程度的指标:反映煤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干燥 无灰基挥发分(Vdaf)、干燥无灰基氢元素含量(Hdaf)、 目视比色透光率(PM)、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 gr,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百姓疾苦 重视发展生产,提倡戒奢从简 选材任贤与能,勇于虚心纳谏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股以 啖腹,腹饱而身毙。”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 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不 夺农 时”
(1)汉字:如褐煤、长焰煤、气煤等; (2)符号:汉语拼音字头,如HM,CY,QM等; (3)数码:根据分类指标数值的大小给定两位数码。
第二节 中国煤的分类
二、中国煤炭现行分类方案 (三)煤炭分类总表
类 别 符号 无烟煤 WY
数码 01,02,03
分类指标
Vdaf
PM
≤10.0

2.第2课贞观之治

2.第2课贞观之治
中国历史
新课标(RJ)七年级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第2课 贞观之治
自 读 课 本
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 隋炀帝 (1)根本原因:________的暴政。 618 年,隋炀帝在________ 江都 被部将杀 (2)灭亡标志:________ 死,隋朝灭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 贞观之治
【答案】 (1)错误:杜如晦;改正:魏征。
(2)错误:文景之治;改正:贞观之治。
(3)错误:后周;改正:周。
第2课 贞观之治
回 味 课 本

先 学 先 知
改正错误。 唐太宗知人善任,重用敢于直言的杜如晦,他开创的“文景之治”为后世 称颂。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后周。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 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他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直言的 魏征也是有名的贤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第2课 贞观之治
探究二
图 (b) 中的历史人物是哪位?郭沫若评价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
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第2课 贞观之治
要 点 探 究
贞观之治与武周政治 情境探究【图片识人物】
第2课 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
学好本课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唐王朝的历史贡献,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盛唐气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可塑性强,他们正处在从外部条件制约到受内部道德约束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让他们能客观、准确的去看待历史。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知识目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技能目标: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

七年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
提示:这几个时期都是在其朝代的初期;都有着相似的盛 世局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发展社会秤,经济繁荣。
出现这种盛世局面的背景:均是统治者在建立王朝后吸取 前个朝代灭亡的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的结果。
小结
李 渊 建 立 唐 朝 唐 太 宗 时 出 现 贞 观 之 治 轻徭薄赋 知人善任 重视纳谏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加强中央权力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经济上:轻徭薄赋
2、政治上: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3、政治上:加强中央权力 4、思想上:重视科举制度
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 … …家给人足,本藉于农,纵使瓦砾尽作隋珠,沙石皆为和璧, 珍宝满目,何解饥寒。”
——《册府元龟》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598-649年)
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陵墓——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城 东北22公里的一座小山上。昭陵周长60公里,面积30万 亩,自1964年起先后在此发掘大型墓葬十余座。1979年 建成昭陵博物馆,对外开放。
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 治
杜 如 晦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 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魏 征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朕尝此三 镜以防已过。今魏 征殂逝,逐亡一镜 矣。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 力增强,被称为“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新人教版

第2 、3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盛世”。

2.思想教育:①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进一步调整了统治政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政治经济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

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与阶级斗争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②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她对唐朝历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承前启后方面。

因此,她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应该被肯定的皇帝。

③唐玄宗前期,继承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能力培养:通过史实的学习,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培养学生运用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培养历史人物的功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三、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讨了隋朝历史的有关问题。

请同学们回忆隋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的形势下,唐朝建立起来。

一、唐朝建立1.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到624年,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

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其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

二、“贞观之治”当时,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的渴望,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前提。

李世民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

李世民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归纳整理唐太宗的政绩主要内容。

历史七下《“贞观之治”》精品课件

历史七下《“贞观之治”》精品课件

小结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女皇武则天
建立唐朝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
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 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 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 2。唐朝建立:( )年,在太原起兵反隋 的贵族( ),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 3。李渊即( )祖,退位后,传位李世 民,李世民就是( ),年号( )。
•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 国古代一位有作为 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他善于学习历史经验,
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 见,在中国封建帝王 中是罕见的。在位时 期促成了“贞观之治” 局面的形成。
三、女皇武则天
• 1。执政过程。
• 2。在位措施。 • 3。如何评价她。
1。执政过程
• 本是( )的皇后,逐渐掌握实 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
2。在位措施及作用。
•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 )、 ( )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 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3。如何评价。
• 我国历史上( )的女皇帝。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 ), 治宏( )”。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武则天歌曲欣赏
天朝第一君/是个女儿身/抱在娘怀也娇嫩啊 /不爱胭脂爱乾坤/入宫是才人/她不是皇家 根/一步一席一叩首啊/指点江山几时春/从 来就是女作卑/从来就是男当尊/男尊女卑了 几千年/小女子抖回精神/武则天 武则天/让 小女子抖回了精神/武则天 武则天/留给史书 一页新/玉杯斟满琥珀光/香露流落樱桃唇/ 纵使日月当空照/香染的胭脂雨纷纷/引得后 人论古今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统编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统编版)
——《贞观政要·纳谏》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故里,米斗不过三四 钱,终岁断死刑才29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二、女皇武则天
(一)建周称帝:
武则天像
武则天: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李治的妃子, 多谋善断。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已经做了 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 为维护唐朝的强盛和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渊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1.李世民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像
唐太宗李世民,杰出的政治家、战略 家、军事家、诗人。少年从军,后晋封 为秦王,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 下赫赫战功。 626年即位,开创了“贞 观之治”,为后来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52岁因病驾崩,葬于昭陵。
二、女皇武则天
(三)治国效果: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 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贞观遗风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 英贤亦竟为之用。
——《资治通鉴》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人才,她 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 有用人之术。 ——毛泽东
二、女皇武则天
(二)治国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 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 武则天开创武举,由兵部主持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笔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笔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笔记一、“贞观之治”1.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

唐朝建立后,李渊是开国皇帝。

但不久之后,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残忍,不过在古代争夺皇位那就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李世民就这样登上了皇位,成为唐太宗。

2.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用人方面。

唐太宗可会用人啦。

他任用贤才,比如房玄龄和杜如晦。

这俩人就像唐太宗的左膀右臂。

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果断决策,他们俩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被称为“房谋杜断”。

而且唐太宗用人不看门第高低,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才能就用,这就像现在的企业招聘,只看能力不看背景,给很多有才华的人机会呢。

政治方面。

唐太宗虚心纳谏。

他有个大臣叫魏征,那可是个直性子,经常给唐太宗提意见。

唐太宗可不像有些皇帝,一听批评就生气,他不但不生气,还把魏征当成自己的镜子,说魏征能让他知道自己的得失。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有个能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那可太宝贵了。

经济方面。

唐太宗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他轻徭薄赋,让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就像现在给农民减轻赋税,农民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去种地,粮食产量就会提高。

他还兴修水利,水利工程就像农业的血管一样,把水送到农田里,让庄稼茁壮成长。

3. 贞观之治的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就像天气晴朗一样,朝廷里没有什么乌烟瘴气的腐败现象。

社会也很安定,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用担心打仗或者被土匪抢劫。

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和物资,国力逐步增强。

二、女皇帝武则天。

1. 武则天的崛起。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的才人,但是她很有野心。

唐太宗死后,她进入感业寺当尼姑。

不过她可不甘心一辈子当尼姑,她和唐高宗李治有感情,后来又回到皇宫。

她一步步地往上爬,先是当皇后,然后开始参与朝政。

2. 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的权力越来越大,最后她干脆自己当皇帝,改国号为周。

这在当时可是惊世骇俗的事情,因为以前都是男人当皇帝,她一个女人能登上皇位,那可真是打破了传统。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一篇介绍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文章。

文章主要阐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通过实施一系列、经济、文化改革,使得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全面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此外,学生应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唐朝会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后世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深入剖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经济、文化特点。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性。

七下第2课 贞观之治——35中冷静

七下第2课 贞观之治——35中冷静

李 渊
唐 朝 的 建 立
618
第 2 课 “贞 观 之 治”
你知道“玄武门之变”的故 事吗?谈谈你的看法。
第 2 课 “贞 观 之 治”
玄武门
第 2 课 “贞 观 之 治”

626年 626年,
李 世 民 继 位
太 宗
李世民通过 李世民通过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夺得帝位, 夺得帝位,他 就是唐太宗 就是唐太宗 年号贞观 年号贞观
第 2 课 “贞 观 之 治”
吸 取 隋 亡 教 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 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 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你对唐太宗的观点有何看法? 你对唐太宗的观点有何看法?
第 2 课 “贞 观 之 治”
轻 徭 薄 赋
发 展 生 产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 … 家给人足,本藉于农, 家给人足,本藉于农,纵使瓦砾尽作 隋珠,沙石皆为和璧,珍宝满目, 隋珠,沙石皆为和璧,珍宝满目,何 解饥寒。 解饥寒。”
第 2 课 “贞 观 之 治”
唐高宗、武则天乾陵 唐高宗、
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位于乾县城北 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 公里的梁山上 的合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 的合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 合葬墓就在北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 合葬墓就在北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
程 咬 金
第 2 课 “贞 观 之 治” 秦 叔 李 宝 靖
知 人 善 任
杜 如 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
中书省(决策)
吏部
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执行)
户部
礼部
门下省(审议)
兵部

刑部
工部
政治上 法律上 经济上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 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 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政治 文化 经济
政治 经济 文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节选自杜甫《忆昔二首(其二)》
玄宗针对时弊,进行改革。他下诏有司销毁金银器玩,禁 止厚葬,并亲自在苑中种麦;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 严格地控制官吏的铨选,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全国 共建56个农田水利工程,还在各地大兴屯田;在州县乡里置学, 择师教授。唐王朝的鼎盛时期由此来到,史称“开元盛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合作探究
(2)材料二中,639—754年,唐朝的户数呈现出怎样的 变化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 势的主要原因。
持续增长❸。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为后世的经济 发展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重视发展生产,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 “开元盛世”的全盛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材料: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学生得出结论,唐太宗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吸取隋亡的教训
(2)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3)注意“戒奢从简”
(4)合并州县
(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6)大兴科举,发展文化
(7)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提炼笔记
作为常识,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可由学生自己解决或讲述,估计效果会比教师说出好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学生可能打不全面,教师做补充,通过师生合作突破重点
简单处理,可由学生讲述其熟悉的内容。教师强调武则天采取的治国措施以及她承上启下的功劳即可
拓展学生知识面
合作
探究
从人物和史料入手,探讨唐初盛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从而突破重点与难点
问题思考:这部分内容,我们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思考: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唐太宗的治国政策和措施是什么?
唐太宗治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出示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贞观政要》
这说明了唐太宗充分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提示学生回顾隋朝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灭亡。
练习巩固:多媒体出示选择题和材料题。
板书设计: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建立
618年李渊
二、贞观之治
李世民
三、女皇武则天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学生看书画出
学生有知道的讲一讲也可
学生看书讨论找答案,画出
学生带问题讨论回答
学生讲讨论回答:
标记巩固
学生小组积极探论,发言
讲一讲
学生画书标记
小组讨论回答
思维拓展碰撞
我们应该把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中结合历史史实客观评价,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人物。
教师总结:
唐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时期,是继秦汉之后,在中外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王朝之一,对祖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为先辈们的辉煌自豪,更应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开创一个新的里程碑,早日实现伟大的民族振兴!
在灭隋的过程中,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功劳卓著,但受到太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的百般排挤,后来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李世民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玄武门之变,出示玄武门之变图片,教师做简单讲解。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过渡: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盛世局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将要学到的“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回顾、思考、欣赏图片,产生情感上的变化
由回顾隋朝繁盛到灭亡的原因,引出唐朝的建立


















一、唐朝建立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大家需要自己看书解决两部分内容。
1.隋朝的灭亡
2.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的浪潮之下,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带来唐初的兴盛,从中体会到作为中国人在盛唐时赢得世界任可和尊重的原因
重点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总结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创新支点
为突破本课重点,尽量用史料和人物资料使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用教师引导自主探究的方式得出唐初兴盛的原因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二)关于武则天的争议
宋庆龄高度评价:“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毛泽东盛赞她:“武则天确是个治国天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就是了不起。”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为理解唐朝初期吸取隋亡的教训做了充分的铺垫。作为我国历史的盛世的唐朝,学生从诗歌或影视作品中已经有所了解可能还有一些不正确的认知比如关于武则天历史上本来就争议较多,另外寒假期间播出的电视剧《隋唐演义》和《中国通史》部分学生可能已看,会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本课图文资料较多,学生思维活跃,可能争议较多讨论比较激烈。。
巩固与练习
给学生10分钟,完成检测自主学习填空和选择
(A层次做10个选择,B全部都做)
学生当堂练习,做不完的课下完成
第1周第2课时总第2课时
七下第2课“贞观之治”(课时教案)
主备:陈延玉副备:赵会玲时间:2013年2月18日
课标要求
2001版课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
2011版课标这样表述: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降低难度。
教材分析
这节课分三部分对唐朝的历史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唐朝建立的历史事实;其次介绍了“贞观之治”及其出现的原因,分析了唐朝在太宗时期取得盛世局面的原因和表现;再次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从课标要求变化看,个人认为武则天一目可以简单处理让学生自学。
(大家都谈一谈你对武则天的认识)
三、女皇武则天
关于武则天,大家要认识到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依然坚持唐太宗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人们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表现)
思维拓展:“我眼中的唐太宗”,学生谈对唐太宗的评价认识。
过渡:唐太宗死后唐高宗即位唐朝继续发展,后来高宗多病,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层层分析,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唐前期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唐朝兴盛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由于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后世关于她在位期间的政治有许多说法,甚至出现一些截然相反的争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她呢?
(一)关于武则天立“”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谈话法;讲解法;讨论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二次备课
新课
导入
新课导入:回顾旧知识,提出问题:“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引导学生回答,继而展示一组图片(多伦多的唐人街、华盛顿的唐人街、马六甲的唐人街,唐装),这一切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都跟一个朝代有关,这就是唐朝,导入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