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信息系统大一期末复习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第一篇:基本概念篇一.管理信息系统(1)定义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为理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等,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使用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内涵1. 信息化解决方案2. 交叉学科3. 全服务层次4. 综合信息管理5. 功能不断完善(3)发展二.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它也就是属于社会系统,因为它有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活动的系统。
三.结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硬件结构概念结构:(1)从概念看,信息管理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信息源: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信息的使用者,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2 )根据各部件的联系分为1•开环结构:无反馈结构(eg.批处理系统)2. 闭环结构:在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不断送给决策者,不断调整政策(实时处理系统)( 3 )根据处理的内容和决策的层级:金字塔式结构纵向综合,横向综合,纵横综合四.理论基础: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 1 )信息理论1. 信息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他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2. 信息性质:事实性、等级性、可压缩性、扩散性(本性)、传输性、分享性、增值性、转换性3. 信息生命周期:要求、获得、服务、退出要求:信息的孕育和构思阶段获得:得到信息的阶段(收集,传输,转换成合用的形式)服务:信息的利用和发挥作用的阶段退出:信息老化。
失去价值,把它更新或销毁这些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2)系统理论1. 系统定义:系统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2. 系统分类:按复杂程度物理类:框架,钟表,控制机械生物类:细胞、植物、动物高级群体:人类、社会、宇宙五,系统评价与系统集成(1)判断系统好坏的观察点: 1.系统明确 2.结构合理 3.接口清楚4.能观能控(2)系统集成概念: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型:选择题(20分)、填空题(10分)、名词解释(6分)、问答题(24分)、应用题(40分)一、概念部分:1、数据、信息、知识的关系。
数据经过解释成为信息,知识是在信息基础上进行整理形成有系统的知识。
2、信息资源概念的理解: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对决策有用的数据。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
广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
“要素”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资金和人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MIS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和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达到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以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底层运作的一个集成化人机系统。
4、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理解: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数属结构化问题,而在战略管理层,大多数决策属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管理控制层所作决策问题的性质,介于两者之间。
-战略管理层的决策内容,如确定和调整组织目标,以及制定关于获取、使用各种资源的政策等,一般属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
5、信息系统的概念p9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6、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阶段。
(1)规划阶段————首先可行性分析;其次用户提出要求,知道大体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2)分析阶段————开发什么样的系统?系统做什么,需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企业的实际情况?(3)设计阶段————设计出一个信息系统,如画出结构图、代码的设计(4)实施阶段——编程、调制程序(5)运行与评价——评价并不断改进二、信息系统开发(一)开发概述1、系统开发有哪些主要方式?2、什么是原型法?原型法的优缺点?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迅速给出一个具备一定功能、可运行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直至实现新系统形成。
MIS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自己总结)

第一章:当今全球商业中的信息系统1.数字化企业:新兴的完全数字化的企业重要商业关系借助数字化实现通过数字网络完成核心业务流程核心公司资产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企业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时间转移、空间移动)2.商业公司对信息系统的大量投资主要用于实现六项战略业务目标:卓越运营(运营效率)(沃尔玛的零售链管理系统:准确补货)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苹果的iPod、iPad、iTunes,在线分销模式)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密切关系(降低企业成本,个性化定制)改善决策(客户投诉等)竞争优势生存(行业变革:ATM机)3.信息系统的维度:组织:人员、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商业组织的管理层级结构包含三个基本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操作层管理。
信息系统服务于每个层级的工作。
科学家和知识工作者通常与中层管理者一起工作。
管理:管理者制定组织战略来应对商业挑战此外,管理者必须创造性地行动:创造新产品和服务、时不时地再造组织技术:计算机软件硬件、数据管理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互联网、内联网、外联网、万维网)、IT基础设施互补性资产:确保基本投资获得价值的资产(高速公路、维修设施)投资技术的同时,又支持对互补性资产投资的企业会获得高额收益4.信息系统的现代方法:技术方法: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行为方法: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技术观点认为:当技术和组织双方相互调整直到达到满意的相互适配状态时,系统的绩效才会达到最佳第二章:全球电子商务与合作1.企业流程和信息系统:①业务流程:物流、信息流、知识流;活动、步骤的集合;可能与特定的职能领域有关,也可能是跨职能领域的;企业:可以被视作业务流程的集合;业务流程可能成为资产,也可能成为负债②信息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业务流程:✧提升当前业务流程的效率:人工操作的自动化✧支持新的业务流程:改变信息的流动、使顺序的步骤可并行执行、消除决策延迟、支持新的商业模式2.信息系统类型:①事务处理系统:(明确每一种系统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服务于运营层管理者及员工,执行并记录企业的日常性业务,例如:销售订单输入、工资结算、运输使管理者可以监控企业内部的运营状态,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TPS支持预先设定的、结构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如:薪酬事务处理系统、行李处理系统②商务智能系统:实现数据组织和分析的数据及软件工具,帮助管理者和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中层:管理信息系统(MIS)常规化决策,基于事务处理系统(TPS)的数据,提供关于企业当前运行情况的报告决策支持系统(DSS)非常规化决策,使用TPS和MIS的内部数据,也会使用外部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原创整理精华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原创整理精华版(老师给划的历年重点)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型: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单选(每题2分,共20分)判断:(每题2分,共10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画图题(一个10分)1、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能源。
【判断:“三金工程”主要指的是金桥、金关、金卡、金税工程等(T)】2、信息的特性:①事实性(信息的中心价值)、②时效性(适时性)、③不完全性、④等级性、⑤变换性、⑥价值性、⑦共享性【判断:信息的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T)、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
(T)】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简答】3、信息与数据的概念及其关系。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数据(又称为资料):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判断:信息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组织性、复杂性程度的度量,是有序化程度的标志.(T)、数据是人们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反映客观事物状态特征的符号。
(T)】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是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判断: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处理后的结果.(T)数据是信息的载体.(T)】4、信息与数据的区别:【简答】数据: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2)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3)数据经过加工就变成信息;4)不同的数据形态可以表征同一信息。
信息: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可以通讯的知识;2)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3)信息是可以通讯的;4)信息形成知识,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认识事物,区别事务和改造世界。
5、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三级:战略级、战术级(管理级)、作业级【等级性】【信息按照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系统被认为是一个整体,它由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元素组
成,这些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完成系统的总目 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
存储、加工、维互和使用的系统。 3.对象:是面向对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实体,它既包括属性,也
4.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一般过程?
(1)可行性分析阶段 (2)系统总体规划阶段
(3)系统分析阶段
(4)系统设计阶段
(5)系统实施阶段
(6)系统运行管理和评价阶段
5.简述原型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原型化方法就是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由用户与开发者共同确
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并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实验
性的,简单的小型的系统,称作“原型”,然后将原型交给用
在系统以外的人或事物,它表达了该系统数据的外部来 源和去向。 (2)数据流:数据流就是一束按特定方向从源点流向重点的数据,它指 明了数据及其流动方向。 (3)数据逻辑过程/处理功能:它表达了对数据的处理,也就是对数据的
变换功能,就是把流向它的数据进行一定 的变换处理,产生新的数据。 (4)数据存储:数据存储用来指明数据保存的地方。 14.简述数据流程图的校验(4点) (1)检验数据流程图与业务流程图的一致性 (2)检验数据流程图本身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a.检查有关的外部实体 b.检查各个数据存储 c.在对数据流图进行复查时,主要是检查每个数据流的内容是否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30题) 般企业的组织管理分为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C )o A •财务控制B.人事控制C.战略计划D.绩效控制(A )通过建模可以准确告诉人们一些未知的事情或将要发生的事情。
(B )通常是指企业职能部门主管业务人员的计划、控制等管理决策活动。
A 程序设计风格B 任务管理子系统C 数据管理子系统D 问题域子系统通过特定软件工具直接完成对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结构之间的转化的开发方法是(D ) oA 结构化方法B 原型化方法C 面向客户方法D 面向对象方法负责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日常维护和管理的职位通常称为(C )o A CFO B CEO C Cl D CPO(A )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反映开发人员对系统开发的看法。
A 系统规划可行性报告B 系统分析报告C 系统设计报告D 系统实施报告系统分析最终工作是完成(D )。
A 详细调查 B 分析用户需求C 确定初步的逻辑模型D 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下列(D )不属于系统调查方式。
A 访谈B 书面调查C 开调查会D 安民告示数据字典是在(C )的基础上,对每个数据流、文件和数据项加以定义。
A.组织结构图B.业务流程图C.数据流程图D. U/C 图系统的(D )是指系统硬件和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抵抗异常情况的干扰及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C )是指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处理动作各不相同,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增加新功能或者修改已有功能是(A 改正性维护B 适应性维护C 完善性维护D 安全性维护(A )是在原有系统停止运行的某一时刻,新系统立即投入使用。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1. 2.3. 4.5. 6.7. 8. 9. 10. 11. 12. 13. 14.15. 16. 17.18. 19. 20.21.22. 23.24.25. 26.27. 28. 29. 30.31. 企业管理者需要合适.必要的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原创整理精华版)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原创整理精华版)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原创整理精华版)1.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指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传播,以支持决策、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一种信息系统。
它旨在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帮助组织更好地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收集和处理:通过采集各级各类信息,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形成有价值的管理数据。
(2)信息传递和共享:通过信息系统构建信息通道,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提高信息的流动效率。
(3)决策支持: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提供决策依据。
(4)协调和沟通:通过信息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组织内部的协同效率。
3.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1)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用于整合企业内部各类资源,包括物资、资金、人力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用于管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包括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服务的提供。
(3)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用于管理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等合作伙伴之间的供应链活动,提高供应链效率。
(4)电子商务系统(E-commerce):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段进行商业活动,包括在线购物、在线支付等。
4. 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a. 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
b. 加强决策支持: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提供决策所需的可靠信息。
c. 提升组织竞争力: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保持市场敏捷性。
(2)挑战:a. 技术更新换代快: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和跟进。
b. 数据安全隐患: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容易受到黑客攻击,需要加强安全措施。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重点

作业
一、填空题
1、MIS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全局的、长远的计划.
2、“自下而上”的策略适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而“自上而下”的策略适用于大中型系统的设计.
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可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4、关键成功因素是指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5、MIS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6、原型法贯彻的是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二、思考题
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MIS的开发策略各有何优缺点?
答:“自下而上”开发策略的优点是能保证最终的系统可以运行——尽管所开发的系统不十分完美;缺点是缺乏整体的优化,并且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的优点是整体性和逻辑性强;缺点是复杂、繁琐。
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全局性,因此特别适合开发大型MIS;缺点是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3、原型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原型法的优点是简易,用户容易接受;缺点是返工现象特别严重,不适合开发大型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一、单选题1. 信息系统的组成包括( D )A. 输入和输出B. 处理和反馈C. 信息储存D. 以上各类2. 管理信息系统属于( C )层的信息系统A. 作业B. 知识C. 管理D. 战略3.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 B )实现对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等操作A. 数据定义语言B. 数据操纵语言C. 都可以D. 都不行4. 统计库存属于信息系统的( B )功能。
A. 输入B. 处理C. 反馈D. 输出5. 事务处理系统主要处理( A )信息A. 结构化B. 半结构化C. 非结构化D. 都可以6. 信息通过报纸传递消息表明信息具有( C )属性。
A. 共享性B. 客观性C. 可传递性D. 时效性7. 信息系统能够( D )。
A. 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B. 提高管理水平C. 危及企业的发展D. 都可能8. 文件管理系统特点是( D )。
A. 数据和程序分别保存B. 数据可长期保存在磁盘上C. 数据文件形式多样D. 以上三者9. 公民实体与身份证实体之间存在( A )的关系。
A. 1对1B. 1对多C. 多对多D. 以上三者10. 数据库用( A )实现对数据表的建立和修改等操作A. 数据定义语言B. 数据操纵语言C. 都可以D. 都不行11. 关系型数据库采用( C )结构组织数据A. 树形图B. 网络图C. 二维表D. 不一定12.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包括( D )。
A. 数据库的定义功能B. 数据操纵功能C. 数据库的控制功能D. 以上三者13. 数据库处理数据最小单位是( C )。
A. 文件B. 记录C. 字段D. 字节14. 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由(D)组成A. 实体B. 属性C. 联系D. 以上三者15. 学生实体中( D)属性可以作为主键。
A. 姓名B. 性别C. 专业D. 学号16. E-R模型中用( B )表示实体的属性。
A. 矩形B. 椭圆形C. 菱形D. 连线17. E-R模型中用( C )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笔记整理

第一章概述1.数据与信息的联系和区别原料与成品、数据是载荷信息的无聊符号, 本身没有意义、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数据经过加工后可能产生信息、对人的决策产生影响2.信息的性质P4客观性、时效性、变换和传递性、价值性、不完全性3.信息的度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能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的程度, 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 则发出的信息量大,反之,发出的信息量小。
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 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4.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1+1>2)、目的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5、系统的基本要素: 传输系统、处理系统、反馈6.信息系统是人造系统信息系统类型(单选): 作业信息系统: 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7、决策问题的类型: 结构化---高层选址、基层库存、半结构化---中层奖金非结构化---中层广告管理体制---高层非结构化下列对系统描述中, 正确的是。
A. 系统是由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的部分组成B. 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相互独立C.系统是一个整体, 很难有其明确的目标D.系统没有结构以下不属于系统特征的是。
A. 目的性B. 抽象性C. 相关性D. 整体性下列对信息系统的描述, 其中错误的是。
A. 信息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B. 信息系统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等C.按照处理的对象, 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D.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都以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为目标。
( x )改正:管理信息系统以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为目标,而决策支持系统以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为目标。
(或只有决策支持系统以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为目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是信息B. 信息是不可以通讯的C. 信息是成品, 数据是原材料D. 信息是载荷数据的物理符号关于数据和信息的描述, 明显不正确的是3 。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总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本科)五、期末考试题型及典型例题与复习资料题型相同,共有以下几种:1、填空题2、判断题3、选择题4、简答题5、论述题六、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一个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子系统的信息集成方式有()、()、()三种形式。
答:横向综合,纵向综合,纵横综合。
2、管理信息系统的常用空间分布结构有()、()、()三种。
答:C/S模式,B/S模式,C/S与B/S综合模式。
3、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主要有面向()、()、()的三种系统。
答:业务运作,管理决策,协作与交流。
4、ERP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等。
答: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计划和控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5、CRM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等。
答:销售管理,营销管理,客户服务与支持,商务智能。
6、系统开发的原则有()、()、()、()、()。
答:完整性,相关性,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
7、系统开发的方式有()、()、()、()四种。
答: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直接购买软件包。
8、系统开发的方法有()、()、()三种。
答: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9、为了有效地进行系统开发与管理,将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
答: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
10、通常将系统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即()和()。
答: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11、为了保证系统分解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需要考虑()、()、()三个原则。
答:可控制性,功能聚合性,接口标准化。
12、系统集成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答:硬件集成,软件集成,信息集成。
13、点对点式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六种。
答:星型,环型,树型,完全互联型,相交环型,不规则型。
14、广播式网络分为()、()、()三种。
答:总线型,环型,卫星型。
15、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将其划分为()、()、()三种。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题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是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成分A.硬件B.信息C.系统D.软件2.下列系统不属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应用的是()3.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体产业是()A.制造业B.信息产业C.服务业D.农林采掘业4.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A.计划、监督、控制、协调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C.组织、领导、监督、控制D.组织、领导、协调、控制5.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A.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B.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C.厂级、处级、科级D.战略级、策略级、执行级6.国家制定各种法律,例如保密法、专利法、出版法等,以保护信息的态势,之所以要人为地筑起信息的壁垒,是由于信息本身具有()A.扩散性B.共享性C.传输性D.转换性7.事务处理系统的典型用户是()A.业务操作人员、管理人员B.办公室职员C.中层管理人员D.专家、经理人员8.决策支持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A.结构化决策问题B.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问题C.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9.与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相比,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一个特有的组成要素是()A.硬件B.软件C.系统使用者D.系统支持者10.不同类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是以不同程度和方式相互交叉的,这符合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关系的()A.进化观点B.权变观点C.层次观点D.信息流观点11.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核心是()ⅡⅡ适用于()的制造模式A.小批量、小品种B.大批量、多品种C.小批量,多品种D.大批量、少品种13.组织内部()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和控制其他流流动的方式和过程。
A.信息流B.物流C.事务流D.资金流14.下列关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适用场合说法不正确的是()A.适合于软件社会化大生产B.适合于开发大型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C.适合于开发包含复杂技术的系统,如航空管制系统等D.适合于开发需求不是很明确的系统15.在BSP方法中,U/C矩阵的主要功能是()A.定义企业过程B.识别数据类C.划分子系统D.确定数据流向16.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 )A.弄清用户要求B.尽量说服用户接受系统分析人员的意见C.彻底了解管理情况D.正确评价当前系统17.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描述工具是()表 B.系统流程图 C.数据流程图图18.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A.设计新系统的目标B.程序设计C.代码设计D.将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物理方案19.邮政编码是一种()A.缩略码B.助忆码C.顺序码D.区间码20.新旧系统的切换方式中风险最大的一种是()A.直接切换B.并行切换C.分布切换D.试运行方式2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为核心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重点

1、信息、物质材料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2、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信息的性质①事实性信息的中心价值、②时效性适时性、③不完全性、④等级性、⑤变换性、⑥价值性3、信息与数据的概念及其关系;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数据又称为资料: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是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4、信息与数据的区别:简答数据: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2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3数据经过加工就变成信息;4不同的数据形态可以表征同一信息;信息: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可以通讯的知识;2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3信息是可以通讯的;4信息形成知识,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认识事物,区别事务和改造世界;5、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三级:战略级、战术级管理级、作业级等级性信息的分类名词解释:①管理层次: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②应用领域: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③反映形式: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6、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知道信息的内容,那么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为零;7、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对意识的反映,是对经过实践证明的客体在社会的人的意识中相对正确的反映;知识的特点是可以共享,可以越过时空传递,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再生;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 8、系统的概念名词解释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系统的分类:按其组成分成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9、信息系统的概念名词解释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10、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行的软资源;11、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填空12、信息系统的类型:一、作业信息系统:①业务处理系统;②过程控制系统;③办公自动化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判断、填空、选择9、信息系统的发展: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10、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四大职能提供支持;24、决策的四个阶段是什么信息系统是如何来支持这些阶段的①情报活动阶段:调查环境、定义决策的事件和条件,获取决策所需要的有关信息;②设计活动阶段:分析限制性因素,找出多个实现目标的方案③选择活动阶段: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针对决策目标,选出最合理的方案;关键阶段④实施活动阶段:付诸实施,同时收集实施过程的情报,来对实施的情况进行控制;13、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这种、非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第二章15、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五个特点:1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2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3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4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5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简答16、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纵向概括了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横向概括了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1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四个层次;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形结构:一般业务处理的信息处理量较大,而在系统结构中所处层次越高,其所需信息量越小,呈金字塔形,见下图;金字塔的底部表示结构化管理过程和决策,而顶部则为非结构化的管理过程和决策,中间则是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的半结构化问题,其所处层次越高,结构化程度也越低,反之亦然;2)基于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销售与市场、生产、物资供应、人事、财务和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16、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因素有哪些1、生产过程的特征;2、组织规模组织规模的含义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填空;3、管理的规范化程度;4、组织的系统性17、什么是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管理系统、饭店管理系统、学校管理系统什么是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铁路运输管理系统、科技人才管理系统、电力建设管理系统、人口、房地产、银行、民航、邮电18、制造资源计划MRP II;MRP系统建立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1.生产计划是可行的;2.假设物料采购计划是可行的;填空、选择;MRP II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19、企业资源计划ERP;ERP系统的结构:ERP的核心是MRPERP在MRP II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应链管理功能;20、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名词解释21、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部分数据,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3、利用计算机科学的保存和管理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的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22、名词解释:数据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23、填空:数据结构又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包括两大类: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存储方式主要有: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24、填空:常见的线性结构有什么线性表;非线性结构代表:树25、数据项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记录是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26、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名词解释1、计算机系统:指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需要大容量的主存以存放和运行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目录、系统缓冲区等,而辅存则需要大容量的直接存取设备;此外,系统应具有较强的网络功能;2、数据库:数据库既包括存放实际数据的物理数据库,也包括存放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数据库;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程序以及数据管理例行程序;4、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专门用户、参数用户简答27、建立基本表的SQL语句是:CREATE TABLE;修改基本表的SQL语句是:ALTER TABLE;删除基本表的SQL语句是:DROP TABLE 填空29、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30、网络拓扑结构的类型:点对点信道网络星形、共享信道网络总线型31、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星状网、树状网、总线网、环状网、网状网等;32、网络的分布范围:1、局域网LAN:速度最快,范围最小2、广域网WAN:速度最慢,覆盖最广3、城域网或市域网MAN:介于1&2之间33、名词解释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为什么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过多年努力于1978年提出OSI模型,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一系列网络国际标准;OSI参考模型采用的是层次结构,分为七层:1-7层分别: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34、名词解释;TCP/IP: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是因特网所使用的各种协议中最重要的两个协议,TCP/IP体系结构共有网络接口、网际层、运输层和应用层4个层次; 35、选择:TCP/IP的应用层对应OSI体系结构的哪几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哪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36、CS: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第四章1、IP地址:像电话有电话号码那样,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也有一个由授权机构分配的号码,这个号码就叫IP地址;前面的部分叫网络号,后面的叫主机号2、域名:由于IP地址的数字地址很难记忆,通常用一个文字IP地址来表示,把它叫做域名3、Web编程语言:HTML语言,VBScript4、Web编程工具:FrontPage5、什么是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服务6、服务:是全球信息网,也称万维网7、HTML文件: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8、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第五章1、简答: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制定MIS战略规划的作用在于:①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②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③指导MIS开发,用战略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2、简答: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MIS战略计划一般包括三年或更长期的计划,同时还包含一年的短期计划;其内容包括:A.MIS的目标应实现的功能、约束实现的环境与条件及总体结构信息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的子系统;B.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包括计算机软件及硬件情况、产业人员的配备情况以及开发费用的投入情况;C.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D.对影响战略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E.近期计划;3、填空:MIS战略规划的组织:规划领导小组、人员培训、规定进度4、诺兰阶段模型:简述诺兰模型的主要内容名词解释诺兰总结了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于1973年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它的成长过程一共分为六个阶段: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5、名词解释:BSP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企业系统规划法:1含义: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A.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B.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2BSP的优点: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使其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6、U/C矩阵——B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利用过程/数据矩阵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7、CSF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CSF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B.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主要是分析影响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C.确定关键成功因素D.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9、名词解释或填空:BPRBusiness Process Reeningeering,企业流程重组的概念: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在逻辑上相关的业务活动;10、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简答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MIS的开发策略各有什么优缺点答:“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建立MIS;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缺点:不能像想象的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做出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优点:整体性强、逻辑性很强缺点:复杂繁琐1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自上而下可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2优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别适合开发大型MIS;缺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2原型法自下而上概念:是系统开发人员根据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优点:由于贯彻的是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所以更易被用户接受;缺点:1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2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3用户盲目纠错会拖延开发过程;简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原型法的优缺点简答1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1管理上的可行性;2技术上的可行性;3经济上的可行性;选择填空13、详细调查的1目的: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2原则: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3方法:A.召开调查会;B.访问;C.发调查表;D.参加业务实践14、选择填空1组织结构图:表示一个组织的组成以及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2功能层次图:A.含义作用功能:描述从系统目标到各项功能的层次关系16、表格分配图的概念:表格分配图可帮助分析员表示出系统中各种单据和报告都与哪些部门发生业务关系;or什么图是用来表达判断逻辑的17、名词解释: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18、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19、填空描述处理逻辑描述逻辑判断的工具:A.决策树又判断树B.决策表又判断表C.结构式英语20、简答题:新系统的逻辑方案1. 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是业务流程分析和优化重组后的结果,包括以下内容:原系统的业务流程的不足及其优化过程、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新系统业务流程中人机界面的划分;2. 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是的结果,包括下列内容:原数据流程的不合理之处及优化过程、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的数据流程中的人机界面划分;3. 新系统的逻辑结构;即新系统中的子系统划分;4.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指确定数据资源如何分布在服务器或主机中;5. 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确定在某一具体管理业务中采用的管理模型和处理方法;第七章1、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简答1总体设计,包括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和功能模块图设计等;2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3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4数据存储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安全保密设计等 5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2、名词解释:代码的定义: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简答:代码的功能:1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2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3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4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3、简答:代码的种类:①顺序码: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码优点:短而简单、易于管理;缺点:没有逻辑基础,不易记忆②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优点:可靠且易于操作;缺点:可能造成很长的码,码有多余的数,维修比较困难③助忆码:用文字、数字或者二者的组合来描述优点:可通过联想帮助记忆;缺点:适用于数据项数目较少时,否则可能引起错误联想4、代码校验位可以发现的错误:抄写错误、易位错误、双易错误、随机错误5、确定校验位值的方法:算数级数法、几何级数法、质数法6、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基础绘制的;7、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依据:系统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可靠性、处理方式8、E-R模型:①实体Entity,实体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对象或事物;②属性,属性指实体具有的某种特性;③联系,现实世界的事物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考ER模型的概念9、数据模型的种类有:层次、网状、关系最常用、面向对象模型等10、关系的规范化:第一、二、三范式 1、2、3NF第一范式;如果在一个数据结构中没有重复出现的数据项或空白值数据项,就称该数据结构是规范的;任何满足规范化要求的数据结构都称为第一规范形式,记为1NF;第二范式:如果一个规范化的数据结构的所有非关键字数据项完全函数依赖于它的整个关键字,则称该数据结构是第二范式的,记为2NF;第三范式:如果一个数据结构中任何一个非关键字数据项都不传递依赖于它的关键字,则称该数据结构是第三范式的,记为3NF;11、程序设计说明书是由系统设计员编写,交给程序员使用;第八章1、简答程序和系统调试的内容是什么1)程序调试A.代码测试;abc用正常、异常、错误数据调试B.程序功能测试2分调目的:保证模块内各程序间具有正确的控制关系,并测试模块的运行效率;3总调由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合作进行A.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调试 B程序的总调4特殊测试2、系统切换的方法有哪些:A.直接切换法风险最大B.并行切换法C.试点过渡法3、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的内容:A.程序的维护B.数据文件的维护C.代码的维护。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管理信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产物。
管理信息是对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人员、业务、资金、组织实体、变动关系等事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管理者进行各种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彼此联系的纽带。
随着决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管理信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选填空题)。
2、信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正与物质、能量共同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要素。
3、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现代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制定决策。
管理决策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基本信息收集:发现和明确决策问题,寻找机遇认知后果和风险.(2)、方案制定:拟定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明确各种方案对决策者的价值。
(3)、通过评价和比较选定方案,得到决策结果。
信息的本质属性-—--—增值性4、如果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差额倾向于加剧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称为正反馈信息,它会使系统波动增大并趋向于不稳定状态;反之。
削弱则是负反馈信息,波动减小并趋向于稳定。
5、管理信息的特点(1)、原始数据来源广泛。
既有分布在企业内部各生产、作业环节和职能部门的原始数据,也有来自有业务往来的单位、供应商、用户、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信息等。
(2)、信息量增长迅速。
管理活动中要接触处理的信息量巨大。
(3)、信息具有共享性。
管理信息一经收集,就可以多次使用,供更多的组织和用户共享,而不会影响内容本身。
它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的总价值.(4)、信息的处理方法多样。
管理信息以多种方式存在,不同载体承载信息的方法和特点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一样.(5)、信息具有可变形.也可以说具有可伪性.在复制与共享的过程中信息内容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6、信息的分类:按信息来源分:内部和外部信息;按信息流向:输入、输出、反馈信息;按管理对象即资源类型:人事、物资信息、技术信息、资金信息。
按信息稳定性:固定(静态)和流动(作业统计)信息按决策层次:战略(高层)、战术(中层)、业务(基层管理者)信息7、企业的管理信息都要经历捕获、组织、加工、使用直至消亡这样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的处理主要围绕信息的生命周期进行。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1一、单选题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B.输入C.处理D.输出2.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B.存储模式C.子模式D.模式与子模式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B.非技术性条件C.管理基础条件D.人才基础条件4.生命周期法是一种基于()的系统开发方法。
A.接受式开发策略B.直线式开发策略C.迭代式开发策略D.实验式开发策略5.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现D.A和B6.数据详细分析的工具是()。
A.数据流图B.数据字典C.数据处理功能分析表D.数据-功能格栅图7.对整个程序系统以及人工过程与环境的调试,目的是对子系统结合而成的程序系统进行综合性测试,发现并纠正错误,这样的调试称为()。
A.分调B.联调C.总调D.统调8.系统设计的阶段性技术文档是()。
A.可行性分析报告B.系统说明书C.系统功能结构图D.系统实施方案9.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B.分片式C.重复式D.混合式10.在系统维护中,由于上级部分的要求或用户为了操作方便而提出对程序中某些输入.输入格式与操作方法的修改是属于()。
A. 纠正性维护B.改进性维护C.扩充性维护D.可靠性维护二、填空题1.管理信息的三种表现形态是()、()和()。
2.所谓横向综合结构是一种按照()来组织系统结构的构成原则。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4.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和()四个阶段。
5.系统评价一般从()、()和()三个方面进行。
6.从服务器的分布形式来看,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结构和()结构。
7.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他们是()、()和()。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知识分享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经济学专业)1、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具有哪些主要的应用类型?在战略决策、管理控制、知识工作、业务操作四个层次上,分别有哪些系统可以提供支持?答:(1)人们为了支持组织决策的制定、协调和控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对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加工、分配、查找、传输的系统就是信息系统。
是人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用以对组织中的各方面活动提供支持或进行控制的系统。
(2)六种主要类型:组织层次系统类型典型功能战略层经理支持系统长期销售趋势预测长期预算计划长期人力资源计划决策支持系统成本分析定价分析投资分析管理层管理信息系统销售管理库存控制办公自动化系统文字处理电子邮件电子日历知识层知识工作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操作层事务处理系统物流管理现金管理设备管理订单登记和管理工资发放(3)A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制定独一无二的、快速变化的、难以预先全面掌握信息的决策,处理的问题通常是非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不是代替管理者做出决策,而是帮助管理者决策。
B经理支持系统:集中服务于战略层管理者的信息需要,把从内外部资源中获得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并创造出一个计算、通信的环境,而不仅仅是提供任何固定的功能或解决特定的问题。
战略支持系统必须能够不断“扫描”外界环境,并从中获取、处理信息。
C知识工作系统:帮助知识工作人员——通常是指那些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的工作人员.三个关键作用:确保组织知识及时有效更新;促进组织内部知识产生和运用;为内部专家提供咨询和建议。
三个应具备特点:支持外部知识的快速获取;足够的计算能力;友好的用户界面.D 办公自动化系统:帮助信息工作人员——通常是指处理而不是创造信息的人员。
主要应用形式:文字处理;电子/语音邮件;电子日历;远程会议;传真;桌面印刷;内部网络;虚拟办公。
2、什么是组织战略?什么是信息系统战略?为什么说信息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组织的战略性资源?答案:书本60和65页更好(1)低成本战略;产品差异化;集中性差异化;建立与顾客和供应商的牢固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可作为期末测试卷)(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可作为期末测试卷) 治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练习练习一一、单项挑选题1.下列讲法别正确的是()。
A.治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辅助决策的工具B.治理信息系统能够代替人举行决策C.治理科学是治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之一D.治理信息系统是一具“人—机”系统2.以下别属于治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是()。
A.网络技术B.数据库技术C.开辟语言D.通讯技术3.普通事情下,可将治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治理属于()。
A.战术级治理B.战略级治理C.操纵层治理D.作业层治理4.信息源中的同一信息能够为多个信息同意者使用,这种特性称为信息的()。
A.扩散性B.共享性C.层次性D.普遍性5.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A.客户/服务器模式B.扫瞄器/服务器模式C.分时/共享模式D.文件/服务器模式6.从纵向视角看,治理信息系统的最高层是()。
A.事务处理系统B.治理操纵子系统C.执行操纵子系统D.战略打算子系统7.治理信息系统的交叉结构是指治理信息系统的()。
A.功能结构B.网络结构C.组织机构D.治理/职能结构8.治理信息系统是一具()。
A.物理系统B.人工系统C.机器系统D.人机系统9.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具时期,其要紧任务是明确()。
A.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B.系统的数据流程C.系统是啥D.系统的开辟工具等10.系统分解的原则包括(B )A.可控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B.可控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C.可控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D.功能聚合性原则、接口标准化原则11.结构化开辟办法是一种开辟治理信息系统较为成熟的办法,下列选项中,别具有该办法所具有特征的是()。
A.充分明白用户需求B.自顶向下举行开辟C.动态地定义系统功能D.完整的文档资料12.治理信息系统开辟的可行性研究通常能够从三个方面入手,下列选项中别包括在内的是( )。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原创整理精华版(老师给划的历年重点)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型: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单选(每题2分,共20分)判断:(每题2分,共10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画图题(一个10分)1、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能源。
【判断:“三xx工程”主要指的是xx桥、xx关、xx卡、xx税工程等(T)】2、信息的特性:①事实性(信息的中心价值)、②时效性(适时性)、③不完全性、④等级性、⑤变换性、⑥价值性、⑦共享性【判断:信息的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T)、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
(T)】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哪些特征?【简答】3、信息与数据的概念及其关系。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数据(又称为资料):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
【判断:信息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组织性、复杂性程度的度量,是有序化程度的标志。
(T)、数据是人们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反映客观事物状态特征的符号。
(T)】关系: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是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判断: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T)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T)】4、信息与数据的区别:【简答】数据: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2)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3)数据经过加工就变成信息;4)不同的数据形态可以表征同一信息。
信息: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可以通讯的知识;2)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3)信息是可以通讯的;4)信息形成知识,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认识事物,区别事务和改造世界。
5、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三级:战略级、战术级(管理级)、作业级【等级性】【信息按照管理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简答题

简答题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 MIS的开发策略各有什么优缺点?答:“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建立MIS。
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可以由点带面,减少投资的浪费,见效快缺点:不能像想象的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做出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建成的系统难整体协调和管理“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优点:整体性强、逻辑性很强,容易整体协调和管理缺点:复杂繁琐,开发难度大、投资大、见效慢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①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自上而下】(1)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2)优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别适合开发大型MIS;缺点: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②原型法【自下而上】概念:是系统开发人员根据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1)优点:1)开发效率高2)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交流直观3)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4)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5)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2)缺点:1)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2)不适合大量运算及逻辑性强的模块3)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高,否则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4)不适合批处理系统。
(3)适用于小型信息系统的开发③面向对象开发方法;(适用于中;小型信息系统的开发)④CASE方法(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与前三种方法结合)【判断:原型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开发方法。
(F)、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开发方法。
(T)、结构化系统分析主要建立未来系统的逻辑模型,决定新系统“做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信息的概念--是关于客观事物的可通信的知识(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信息: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信息是可以通信的;信息形成知识)P3信息的等级—战略、战术、作业级P4信息量大小的确定—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利用概率度量信息 P5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关系--P8信息流是物质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社会和企业生产过程的软资源;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中的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信息流,不同的信息用于控制不同的活动常见的决策类型判断--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P20信息处理的数量与管理层次的关系—从信息处理的工作量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
一般业务处理的信息处理量较大,而在系统结构中所处层次越高,其所需信息量越小,呈金字塔形P29管理信息系统的每一个功能子系统分为4个信息处理部分--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管理P30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横向、纵向和纵横综合P32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的特征、组织规模、管理的规化程度、组织的系统性、信息处理与人P33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依据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分为(业务信息、管理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分为(国家经济、企业管理、事务型、办公型、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P37ERP的核心--MRPⅡP43文件--把数据按某种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放在外部设备上,就构成数据文件;是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P51记录--是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数据项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不可再分)主键—记录中能惟一地标识该记录的数据项,如、学号副键—主键之外的数据项,如、性别计算机网络共享资源有哪些—P57局域网--指传输距离在 0.1~10km ,传输速率在 1Mbps~10Mbps 的围较小的一种网络,一个单位、一幢楼广域网--一般由相距较远的局域网经由公共电信网络互连而成,传输距离可遍及全球。
传输速率:1.2 Kbps~1.554 Mbps业务过程的概念--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P98BSP法的优点--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P95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普遍采用的开发方法,又称为瀑布法(waterfall approach)该方法的本质是功能分解,即: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结构化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分为若干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顺序P101原型法--建立一个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系统,让用户在计算机上运行、试用这个原型系统,用户经过试用向开发人员作出“反馈”;分析员可以更好地确定用户需求;用户在系统开发中扮演了更为积极的角色;贯彻“从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系统容易被用户接受P102管理业务流程图的概念--是一种描述系统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流向P109管理业务流程调查使用的工具—圆圈:人员(含处理工作);长方体:部门(含处理工作);箭头:数据流向(不含数据容):单据、报表、帐目数据字典的建立--数据字典应对下列元素进行定义:数据项、数据存储、数据流处理逻辑、外部实体、数据结构P114决策表—能够清晰地表示复杂的条件组合与应做的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P118决策树--能清晰地表示简单的条件组合与应做的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分析—正确性、属性分析(固定值属性主文件;固定个体变动属性周转文件;随机变动属性化的处理(变动)文件)P121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怎样做”的问题P130代码总数的计算—P132代码的种类—顺序、区间、助忆码校验位的计算—P134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的三种实现方法—P144直接地址法、杂凑法、相对键法文件设计从共享文件开始—P146概念模型的概念--也称为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它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实体、属性、联系)数据出错的校验方法--重复、视觉、检验位、控制总数、数据类型、格式、逻辑、界限、顺序、记录计数、平衡、对照校验P159代码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数据--用正常数据测试程序的正确性;用异常数据测试程序的可靠性。
例如用空数据文件参加测试,检查程序能否正常运行;用错误数据测试程序对错误的处理能力。
检查容:键号输入错误、数据输入错误、操作错误时的系统反应P179系统的三种切换方法--直接切换法、并行切换法、试点过渡法P181信息系统的评价--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和扩展提出意见;通常第一次评价的结论将作为系统验收的最主要的依据P210外包--就是将组织的一些非主业务或工作任务承包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信息外包--将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维护,甚至运行等业务或工作以外包方式委托给外部专业公司的做法,极提高了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等业务的成效P220DSS的产生和发展--1971 年 Keen:提出“管理决策系统”(MDS);1978 年 Keen 和 Scott Morton:提出“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P225DSS是两种基本结构形式是两库结构与基于知识的结构 P228二、判断题系统的分类(系统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三大类)P7自然系统–自然形成,如血液循环系统、天体系统等人造系统–指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系列的要素作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如计算机系统、生产系统等复合系统–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相结合,是人-机系统EDPS、MIS和DSS三者的关系P10–三者相互交叉,各自代表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EDPS :面向业务 MIS :面向管理 DSS :面向决策不同结构化程度的决策问题P20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P26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根据管理的需要,及时提供信息,帮助决策者作出决策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可根据需要逐步应用个别领域的子系统,然后进行综合。
综合的意义: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确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各自的长处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MRPⅡ的计划系统P39ERP的功能:具有MRP2的计划和控制功能外,还包括以下功能P43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基于 Internet/Intranet 环境,完善决策支持服务,为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全面成本管理系统:建立和保持企业的成本优势,并由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体系和全面成本管理系统予以保障敏捷后勤管理系统:在MRP的基础上建立敏捷后勤管理系统,解决供应柔性差,生产准备周期长等制约柔性生产的瓶颈,增加与外部协作单位技术和生产信息的及时交互,缩短关键物料供应周期线性表的存储方式:P501) 顺序表:是指数据元素按逻辑次序依次存放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结点在计算机的存放位置完全由结点在线性表中的顺序号决定。
设开始结点的存放地址为 LOC(k1) ,每个结点占用空间大小为 L ,则第i 个结点的存放位置为:LOC(k i) = LOC(k1) + L×(i - 1)•顺序表的优点:对结点的检索方便•顺序表的缺点:插入、删除不方便2) 链表链表结构在每个结点设有链指针, 用来指示下一个结点的位置 , 结点本身则可以存放在任意一组存储单元中,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指针表示•链表的优点:插入、删除方便•链表的缺点:查找麻烦、占空间大头指针单链表和头结点单链表的区别;典型的网络通信技术P61上载和下载http协议P73:超文本传输协议,WWW服务是执行http协议进行传输的U/C矩阵中的U、C的含义:P96行:表示数据类U(Use) :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列:表示过程C(Create) :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产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P100“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一种重要的开发策略(普遍采用);该方法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该方法要求很强的逻辑性,难度较大“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该方法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由低级到高级建立 MIS;该方法在“初装”和“蔓延”阶段采用该方法的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该方法的缺点:缺乏全局思想,可能导致规划和设计的变化系统分析阶段的详细调查针对管理业务和数据流程;P109-111数据流程图的四种符号;P112数据字典的建立;P114数据分析P121代码的功能:1)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2)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3)代码提供了数据的全局一致性4)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实体之间的三种联系:P147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E-R图的符号:P147输入设计的两个最根本的原则:P157提高效率、减少错误程序设计的目标:P174可维护、可靠、可理解性、效率系统切换三种方法:P181直接、并行切换法、试点过渡法对象的公共数据和私有数据的特点:P190公共数据对外界是可见的,用于对象间信息的传递;私有数据则是对象操作实现过程中的局部信息,外界不可见类(P191)--是对象集合的抽象,规定了相似对象的公共状态与行为特征是创建对象的样板,即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 (Instance),是通过类的例化而产生的。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利用类的这一特性,利用增量方式逐步完善应用系统系统分析对于各种不同的开发方式都是必要的:P205系统文档的形成:P215信息系统的安全与:P216CIO(信息主管)的职责和背景:P219DSS的两库--数据库、模型库三库--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四库结构--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P228模型库子系统的组成P230:数据库、数据析取模块、数据字典、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查询模块三、填空题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P8西蒙教授的“决策过称模型”的四个阶段:P17情报、设计、选择、实施阶段安东尼金字塔模型的实质:P29系统地描述了企业外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全景ERP向、外两个方向延伸功能:向主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增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需链管理功能顺序表结点地址的计算:P50设开始结点的存放地址为 LOC(k1) ,每个结点占用空间大小为 L ,则第i 个结点的存放位置为:LOC(k i) = LOC(k1) + L×(i - 1)文件、记录和数据项的关系P51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的概念:P91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历时很长、技术复杂且又外交叉的工程,更因为信息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