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道德规范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课程论文

CURRICULUM DISSERTATION

仁义礼智

——对于孟子道德规范思想的探索

小组:周三三四节第3组

组长:张群(2013010904025)

组员:徐田甜(2013010904027)

董天宇(2013010904029)

张文略(2013010917007)

贾浩伟(2013010917013)

高璇(2103010917014)

指导教师:杨军

2015年5月11日

四心即“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是孟子依照其“四端”理论建立起来的,是孟子对于其道德规范理论的高度概括。四心在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建立、汉代的发展、宋朝的补充、民国时期的适应,仍在如今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乏的一环。在社会素质、公民素质被日益重视的今天,孟子的四心无疑是一盏引导公民素质的明灯,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孟子;道德规范;公民素质

第一章前言 (4)

第二章仁义礼智的由来 (4)

第三章仁义礼智的意义 (4)

第四章仁义礼智思想的发展 (6)

第五章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附录1 孟子生平 (8)

附录2 小组介绍 (8)

第一章前言

为何中国游客会成为世界最不受欢迎的游客之一?为何中国日益崛起的今天,中国的形象却每况日下?一次次的旅游事件再次把公民素质这个老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公民素质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才可以维护自己乃至中国的形象?我想早在数千年前,孟子已给我们了答案。

第二章仁义礼智的由来

“仁义礼智”这四因素人格结构是以孟子所说的“四端”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那么何谓“四端”呢?孟子如此解释“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人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 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的四端学说一共有三个意思: 一是提出了四个善端, 即恻隐、羞恶、辞让与是非。二是认为:人之有“四端”, 就如同人的身体有四肢一样, 是其本身所固有, 甚至是先天的与生惧来的,同时也是人皆有之的;三是指出, 如果将“四端”“扩而充之”, 就可以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人格因素。因此培养与发展“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要指出的是, 上述“四端”指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而言, 是仁义礼智赖以发展和形成的基础, 这是一般的共识。把仁义礼智归为“四端”恻隐等“四端”是心理潜能, 即人格潜能, 是形成仁义礼智四因素人格结构的前提或基础。

第三章仁义礼智的意义

就仁义礼智分开而言,他们四个分别代表着道德规范的四个方面:

仁的总体特征是仁爱。“爱人”是孔子对仁的解读。而孟子是其继承者。如他就直截地提出了“仁者爱人”(《离娄下》) 的命题。还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离娄下》) 的话。他主张“仁民”( 《尽心上》) ; 提倡“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等。这也是爱人的体现。在提出突出“爱人”的主题之后,孟子更是对仁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看法。孟子认为,爱人者必然爱物,即提出了“仁民而爱物”( 《尽心下》) 的命题, 认为对民(人) 施以仁爱者, 就一定会爱惜万物。并且具体化了“爱人”中的人,提出了爱己的观点,一个人必然先爱己再爱人。最后孟子提出了“爱人”的原因,也就是恻隐之心。孟子说: “恻隐之心, 仁也。”如果一个人拥有“不忍人之心”,能像禹、稷那样,“思天下有溺者, 由( 犹) 己溺之也”, “思天下有饥者, 由己之饥也”(《离娄下》),那便做到仁。

“义”的总体特征是正义。何谓正义?正义即公正,拥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义是仁的基础,是做事的最后的底线。“义, 人之正路也。”(《离娄上》) 就表明义是一个人所必须走的道路,一个人必须做到公正无欺,令人信服,即公正;做事必须有理有据,不为所欲为,即合理。而一个人如何做到义呢?那就是要有羞耻之心。“人皆有所不为, 达之于其所为, 义也。”( 《尽心下》)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也就是要有一颗羞于做恶事的羞耻之心,能分辨善恶的羞耻之心,一个人才可能走上义的道路。义是正义,坚持正义往往代表着牺牲,或大或小,“杀身成仁”太大,“舍生取义”太远,我们日常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去利怀义”,放弃个人的小小的方便,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同样是义的表现。

礼的总体特征是礼制。只要是身处社会,一个人总会和千千万的人打交道,而礼就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准则。礼即礼貌,就中国特色而言,也就是文雅和谐。“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也。”这“辞让”并非是推辞或懦弱,而是一种不盛气凌人的谦逊,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恭敬对人便是礼的核心。而对于人与社会而言,遵纪守法便是礼的体现,所以无论身处何处,一个人总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和规矩,不可以为所欲为。想要做到礼,就必须学会克制。克制自己的骄傲,以诚待人,克制自己的贪念,举止文明,如此便做到了礼。

“智”的总体特征是智慧。这里并非是指人们常常提及的智商,而是一种精明。也就是能看破虚伪,直指真相的能力。“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们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