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学生管理工作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摘要】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重要保障,是达到大学培养人才根本目的所必须的途径。
因此,大学学生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才输出的质量,在我国大学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目前,我国的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都必须跟随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做出应有的调整。
【关键词】大学;学生管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88-0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增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给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环境市场化,社会因素复杂化,学生思想多元化等问题都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浮出水面,对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1 当前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陈旧。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管理一直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强调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要求学生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从人性角度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通常运用惩罚和道德灌输等管理方式,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想问题,较少强调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个性发展,很少真正在管理上听取学生的意见。
一些学生管理工作
者运用自己求学期间的管理理念来教育当今学生,而没有与最新的学生管理理论接轨。
与管理理念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也相对陈旧,这些制度包括《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
尽管各高校也普遍建立了诸如学生工作周例会制度、学习制度、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等,但基本都是针对学生本身和管理工作者的一些制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更没有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理想、信念等问题。
1.2 管理队伍缺乏良好的保障机制。
首先,学生管理队伍在数量上远远不够,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但学生管理者的增长速度并没能跟上学生的增长速度。
不仅如此,学生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有待商榷,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热心教育事业,不是把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没有把教书育人贯彻好。
现在学生与辅导员的比例在绝大多数高校达不到1:150。
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辅导员从事这项工作是权宜之计,或者是为将来进行深造提供跳板,或者是为以后有机会时转岗,或者是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是因为高校比较稳定而且待遇不错,总之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1.3 社会环境变化较大。
近年来,由于实行了教育改革,学校的办学方式多样化,大学招生人数呈逐年上涨趋势,但学生管理人员人数却未能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目前,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达不到1:200,学生管理人员精力有限,这必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影响。
学分制的实施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实
施学分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更加个性化地教育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等,但这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实施学分制,打破了同一班级学生在固定教室上课的模式,学生组合的流动性较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减少,容易出现纪律松散、不团结、集体荣誉感差等现象。
后勤社会化的实行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挑战,高校实行公寓式管理后,由于食堂、宿舍与学校分离,由投资商管理,对于他们而言,利益是第一位的,学生管理的好坏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配备的管理人员、食堂宿舍的配套设施等,都难以保证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来考虑。
2 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探析
2.1 学生工作者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过去学生管理只是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管理,但却忘记了学生管理首要目的是育人即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学生管理的理念首要就是“以人为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来进行管理。
因此学生管理者不仅仅要管理学生,更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职业态度、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协同能力,并在管理过程中逐渐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即做事先学会做人。
这样就使得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得到贯彻和实施,实现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
因此学生工作管理者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2.2 建立多种渠道学生沟通渠道。
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应建
立多种沟通渠道,才能够适应学生工作的发展。
有些同学愿意来老师的办公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些同学顾及办公室人员来往较多,不愿直接来办公室交谈,这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来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样也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2.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逐渐形成的既包括浓厚的人文气息也包含这所学校的精神氛围。
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华所在,他在某一时期相对固定,但却也继承和发展。
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可以不知不觉得到熏陶,使自己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有了很大的进步。
因此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能巩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成果,提高育人质量,又能促进教育现代化。
学生思想活跃,具有积极追求上进和汲取知识的渴求,因此应该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如用格调高雅的精神产品像话剧、歌剧等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
在活动中学生自己也学会了判断是非,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另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这些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了双赢。
2.4 用爱心去关爱学生,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他们的行为。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生管理者要倾注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学生,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但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
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占到在校生的很大比例,他们自小就受到父母的
“宠爱”,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溺爱”,在这种家庭的爱心环绕之下,造成了学生唯我独尊的性格。
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而学生工作管理者就是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扭转学生的性格缺陷,塑造他们健全、健康的人格。
这就需要在对学生付出爱心的同时要辅之以科学、规范的管理评价制度,将爱寓于严格的教育和管理之中,这为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学生在这种动态的管理中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为自己的成才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5 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这里所讲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较差的群体、有残疾的群体和偏远农村群体。
对于这些学生学生工作管理者更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精力去关注、关心他们。
建立无损他们自尊心的援助渠道,如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联系家教等方式来使得他们能够实现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进而帮助他们拾起自己的自信心,对自己的学习、未来进行科学的规划。
这样使得这部分弱势群体不至于偏离班集体,使得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3 结语
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要实现这一目标,新形势下大学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把学生看成既是管理对象,同时又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自我管理。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使大学学生管理
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法治化。
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和积极探索,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