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非理性—一场人性的审判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理性和非理性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理性和非理性[摘要] 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分析论证,可以看出德国古典哲学中既充满了理性主义的因素,也有非理性主义的因素。
[关键词] 德国古典哲学理性非理性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近代或现代西方哲学,都充满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分歧和碰撞,因此可以说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立统一的历史。
本文拟就西方哲学史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十九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内容。
从总体上说,德国古典哲学具有严密的理性主义色彩,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不少的非理性主义色彩。
德国古典哲学是启蒙思想在哲学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进一步发展,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哲学中彻底贯彻理性原则,建构庞大的理性哲学体系的过程。
理性主义一直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流色彩。
理性主义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第一,理性主义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弘扬过程。
理性是属人的,理性的确立与人的主体意识的确立密切相关。
在近代,理性成为审视一切的至上原则,从笛卡尔的“我思”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其典型代表,因此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地建立起来,但由于片面强调理性的能力,传统理性主义逐渐将人们引向对理性的迷信,人沦为从属于理性的对象性存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对理性的极度夸大最终导致了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导致了人的危机。
第二,将世界主客二分,即把世界分为“我”和“非我”两部分。
笛卡尔的“我思”地位的确立,也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取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
但另一方面,这种主客分离又割裂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导致理性的膨胀。
传统理性主义往往更多借助理性思维来沟通主体与客体,而否定情感、意志等认识因素,这样人被抽象化为理性化的东西,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人的真正本性被掩盖起来。
自从有理性主义以后,就有非理性主义的存在。
非理性主义对理性化的批判及其对人性化生活的诉求
“ 根” 无 的哲 学 , “ 没 有 了解 存 在者 究 竟 即 在
害 身体 的 危 害 。 他 们 必 须 应 付 的是 时 刻 惯 , 教观 点 , 族 态 度 , 乐 爱好 , 新 时 怎 样 ‘ 在 ’ 前 就 肯 定 了 其 存 在 , 其 当 但 宗 种 音 时 存 以 将 家 都是 自然 产 生 的 。 对 于 做 毋 需 加 以 追 问 的 事 实 ” 对 存在 者 的 研 究 ” , 表 、 通 、 音 、 争以 及其 他 人为 的 紧张 环 尚 , 庭形 式 一 样 , 交 噪 竞 境 和 驱 车 的路 上 堵 塞 、 担 的 工作 受 挫 折 、 这 种 变 化 , 其 原 因 , 用吉 登 斯 的 话 说 就 混 淆 和 代 替 了 对 存 在本 身的 研 究 , 认 为 , 承 究 借 他 生 “ 对 竞 争 的 紧 张 应 付和 事 业 失 败 的 痛 苦 以 及 是 人 的生 产 、 活世 界 的改 变 。 回归生 活 世 “ 学 就 是 对 存 在 者 的 存 在 适 应 ” 哲 学 的 哲 , 研 究 或 考 察 人 的 存 在 及 其存 在 状 态 是 海 德 格 尔哲 学 的 一 个 突 出 特 点 , 目 的是 显现 其 和 澄 明 人 存 在 的 意 义 及 人 存 在 的 真 理 问 理 性 主 义 所 理 解 的 人 “ 一 个 大 写 的 题 。 以 人 的 “ ” “ ” “ ” 存 在 情 绪 是 他 烦 、畏 、 死 等 同配 偶 的 争 吵 不休 , 等 。 些 紧 张 反 应 像 界 ” 追 求人 性 化 的 生 活 已成 为现 代 社 会 的 任 务 就 在 于 描 述 人 的 存 在 及 其 存 在 状 态 。 等 这 、
致性 , 社会 实践是 人 的生活 方式发 生转 向的基 础。 即 关 键 词 : 理 性 主 义 理 性 化 人 性 化 非
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异同
前言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时期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反驳。
并由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尼采以及柏格森等所继承和发扬。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掀起了新的高潮。
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比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更加激烈。
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它们在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
故而,寻求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理性主义的源与流非理性主义一直处于理性主义的附加位置,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得到了改变。
叔本华的生存意识对非理性主义进行了开创,他认为对生存意志的认识与把握主要是依靠生存意志的本身,即非理性的“直觉”和“感觉”;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非理性的生命变得;尼采则把理性比喻为耀眼且明亮的太阳神,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主义比喻成沉醉于狂灌的酒神;萨特认为人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对自由有着绝对的责任。
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由于各种运动的掀起,例如妇女解放运动、学生造反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等的影响,西方社会产生了比较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比非理性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驳更加猛烈,发扬的是一种流浪天涯、飘忽不定的哲学观。
认为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都没有确定性的本体论。
其中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包括有拉康、福柯、罗蒂、德里达等,其哲学思想都对传统哲学进行瓦解、反对和解构,他们推崇的是一种模糊不清、破碎而又多元化的哲学思想。
德里达认为自己无论是空间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流浪家,它将非理性主义的理性方法和理性主义的中心理性传统都进行了全盘扫荡;福柯利用对思想教材的分析,认为理性的标准在于社会实践和政治力量,并不是靠自身的权威性;罗蒂则主张摒弃一切的“无镜哲学”,解构传统哲学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主张哲学应该与艺术、政治、文学及其他领域和谐共处、相互平等。
理性 反理性 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
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一、引言1. 问题的提出2. 目的和意义二、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定义和区分1. 理性的概念和特点2. 反理性的概念和特点3. 非理性的概念和特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认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关注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历史进步和社会变革的理解四、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1. 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2. 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引作用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需求的思考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引作用六、结论1. 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和作用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一、引言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对于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认识也是十分深刻的。
本文旨在探讨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引作用。
二、理性、反理性和非理性的定义和区分1. 理性的概念和特点理性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是指理智和判断的能力。
理性是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来对事物进行认识、分析与把握,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础方式,因为只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2. 反理性的概念和特点反理性是指那些不符合逻辑,与常理相悖的东西。
它是渗透在人类思维中的一种负面因素,它会导致人类思考和决策的不正确,使人们误入歧途,进而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3. 非理性的概念和特点非理性是指那些超越人类理性认知能力的事物,即那些无法理解或不具有逻辑性的事物。
它包括许多领域,如情感、信仰、灵性等。
另类的写作——余华暴力小说背后的人性问题
综合研究幸福生活指南 2020年第02期239幸福生活指南另类的写作——余华暴力小说背后的人性问题李 娜辽宁省海城市王石中学 辽宁 海城 114203摘 要:余华,在当代作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力。
从《在细雨中呼喊》到《活着》再到《现实一种》等都给人们带来了精神财富。
在他的小说中有很多关于暴力的描写,《现实一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他童年的生活环境、时代的影响以及内心的渴望都导致他的小说有暴力倾向。
余华小说的暴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肢体分解、死亡、自残等。
这些表现形式都出于一种人性的罪恶、欲望。
非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纯理性的暴力。
余华的这些描写都带有一些人性的思考,对生活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暴力;人性;思考莫言曾经这样说余华“一位古怪而残酷的青年小说家以他的几部血腥的作品震动了文坛,一时间大部分评论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①这足可以说明余华小说中充满了暴力、血腥。
余华对其是这样解释的:“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满了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于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让奴隶们互相残杀,奴隶主坐在一旁观看的情景已被现代文明驱赶到历史中去了。
可是那种形式总让我感到是一出现代主义的悲剧。
人类文明的递进,让我们明白了这种野蛮的行为是如何威胁着我们的生存。
然而拳击运动取而代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对野蛮的悄悄让步。
即使是南方的斗蟋蟀,也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暴力正如何深入人心,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为装饰”② 余华小说中暴力描写很多,追究其暴力倾向的写作原因到底是什么?他小说中的暴力表现形式又是怎么样的?暴力背后的人性又是如何?下面的论文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非理性 暴力本身呢,是属于人的一种本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中国,对中国进行了血腥的杀害,那时候人已经不称为人了,是一种杀人的工具,杀出了兴奋,杀出了快乐,存在一种报复心理。
那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人就得这么做,那么在现在的和平时期呢,会不会有这样的暴力呢,还说余华的《现实一种》在里边深刻的体现了在暴力之后的人性,在小说里,皮皮对他弟弟的折磨,皮皮是一个小孩,他没有理性的思考,做什么事都是来自于直觉,他认为快乐的事他就去做。
纯粹的矛盾——卡夫卡的理性与非理性
长久 以来 , 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 占据了卡夫卡
的哲学思考 , 困扰着他的生活追求而且影响了他的 创作。 卡夫卡从来都反对人的绝对理性的存在 , 比 如他宣判 了他文本中唯一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的成
功形象格奥尔格投河 自 。 溺 他将崇奉绝对权力 的流
一
、
纯粹 的 黑暗—— 非理 性在 理 性 上 的 不可言说之处
刑营里的军官置于构造缜密的杀人机器之下;但另 方面。 他也表达 了对纯粹非理性 的忧思 。 比如他
一
卡夫卡 的文本无论在 主题上还是情 节上经常
将把毫无疑义 的饥饿 表演视为人生 目的的饥饿 艺
会无理 由地 “ 任意编排 ” 他也常常会 留 出许多空 ,
位不作解释 , 所以整体上呈现 出无法穿透 的黑暗状
成 为卡夫卡文本呈现 的浓重 的非理性特征 的有力
证 明。
法 院所在 以及 审判进行 的超验感知 , 对 巴斯巴尔 K 毫无理 由的信任 , 奥尔珈一家幸福生活莫名其妙 的
关键词 :卡夫卡 ;理性 ;非理 性;矛 盾 中圈分类号 :I0 . 1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32 0 )2 0 50 0 1 0 (o 6o - 8 -6 4 0
卡 夫卡 ( r z a a 83 12 ) Fa f , 8— 94 的创 作具有 nkkl
为生活本身就是充满悖谬 的游戏 。 在卡夫卡 的思想
体 系与文本世界里 , 逻辑 与感觉 、 暗与澄 明、 黑 理
的言说中, 而在同时又丝毫没有隐藏或降低 自已的 思想深度。 这就是卡夫卡式 的 “ 深入浅 出” 他思考 ,
的是鲜有触摸的存在内涵 , 但他却用人人 自明的语
理性和非理性
理性和非理性的概念来自西方,西方先有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和文艺学,后有非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和文艺学,大体上以19世纪中叶为分界线,但两者均属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和思潮,即把人作为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索世界的本质和哲学、美学以及文艺学等问题。
人本主义在中国和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西方更具完备的理论形态。
西方的古典人本主义始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反神学,经历了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和19世纪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其特点都是竭力提倡理性,张扬个性,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
在自然观上倾向于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却倾向于唯心主义。
从19世纪中叶起,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西方的人本主义起了重要的变化,不仅在社会历史观上,而且在自然观和本体论上也转向唯心主义。
如把人还原为生物学上的自然人,进而把人的本质等同于“自我”的生命、心灵或其它非理性的生理心理功能——意志、欲望、直觉、感情、人格等等。
非理性的因素被提升到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高度。
如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美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美学、克罗齐的直觉论和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美学、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论和精神分析美学等等。
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都对20世纪的中国文论产生过程度不等的影响。
这种影响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驳杂的,不是纯学术的,而是带有实用意义的。
其佼佼者,则能熔中西和古今于一炉。
如中国现代美学第一人王国维曾深受康德和叔本华的影响,他于1905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批判了旧红学,从美学、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红楼梦》的悲剧美,并且提出美和艺术可以使人超脱生活之欲带来的痛苦等带有系统性的美学观和艺术观。
发表了1908—1909年的《人间词话》,借鉴西方美学,运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表达了新的境界说,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和新美学的开端。
鲁迅早期的文艺思想曾受康德的审美的超功利性、达尔文的进化论、尼采的“超人”哲学的影响,这在他于1907年所撰写的几篇早期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有明显的表现。
生活世界视域内理性和非理性论文
生活世界视域内的理性和非理性摘要:对于一定时期哲学思想和哲学体系的研究,除考察其自身理论的内在演进历史和发展逻辑之外——这是必要的,同时也应当去考察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即应当把理论的考察和实践的考察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涵的本质。
关键词:理性非理性实践生活世界理性和非理性作为人的一对内在矛盾和本质规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为生成性、矛盾性和统一性。
因为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仅体现着人的生命本能的欲望和需求,而且也体现着人的价值性和创造性这一目的性的要求,即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仅仅是维持其人自身存在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同时也是一种改变自然以创造人的生活世界的生活方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把实践看做是人类世界的根本基础,看做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
所以,从生活世界和实践视角理解人及其本性,才能更好地说明理性和非理性悖论性存在的合理性及人的发展的永恒性和开放性。
一、人性的完善与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人性是指人之所以为人且有别于动物的各种共同属性。
或者说,人性是指人类的共同属性。
人性有许多方面的表现,如社会性,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在社会中结成了各种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分工会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职业化。
动物在群体中虽然也有分工,但只是简单的分工,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而人的分工却是积极的、能动的。
又如,精神性,人的精神性属性是人的高级属性,人的意识性、价值性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突出属性;还有像人的语言、文字、伦理道德,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对有限和现实的超越,等等,都是人性的具体表现。
二、人的悖论性存在表征着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人具有生命性,同时又具有超生命性。
人的悖论性存在说明人是一个生成性的存在物,它表征着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即一个是反映生命本能的需求,另一个是限制本能的需求。
非理性体现着人生命本能的欲望、需求、情感、意志等因素,它是人生命活动的基础,由于它是生命本能的冲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序和非逻辑化。
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之思考
婢 叔本 华开 启 , 由尼 采 、 格森 、萨特 等人所 继 承 。 哲 学 沦为 神学 的 “ 女 ” ,但 古希 腊理性 主义传统 并 伯 2 纪6 0世 0年代 ,后 现代 主 义运 动 掀起 了新 一轮 的 并 未 中断 ,理 性 主义思 维 占据 着统 治地 位 ,最为权 批 判 传统 理性 主 义 的高潮 ,它 是对 以往 的非 理性 主 威 和 神圣 的上 帝也需 要 借助理 性来 推理 和证 明 。 义 的继 承和发 展 ,但 它走 得更 远 ,对理 性 主义 的批
共 性 ,是世 界 的发展 的 内在 动力 和源 泉 。 不 确定 、不 可言喻 、不 可约 化 、不 可设 定 的哲 学 思
总之 ,理 I主义是一种世界观 ,认为人能够认识 想 和哲学 原则 的倾 向 。德 里达 自称 自己是 一个 无家 生
世界 的规律 。理性 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 ,是一种文化 可 归 的流浪思 想家 ,无依 无靠 浪迹 天涯 。不仅 是 在
到 了 l 世 纪末 1 8 9世纪 初 的德 国古 典哲 学 ,它
正理 性 主义 的先 河 ,由理 性精 神构 建 了理念 论 。柏 是一 种理 性 主义哲 学 。他们 崇 尚理性 ,认 为理 l是 生
拉图在 《 理想国》中把人类灵魂分为理性 、情感和 人 的本质 ,是 世界 的本 质 ,通过 理 l 以解 决一 切 生可
第 1 0卷 第 2期
21 0 0年 6月
广 东 培 正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GUANGDONG P Z EI HE NG COL EGE L
V0 . 0 11 NO. 2
J n2 0 u .01
理性 主义和 非理性 主义之 思考
冯 桂 锋
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
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季乃礼(南开大学副教授)弗洛姆是著名的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他是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要建立在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之上。
弗洛姆早在学生时代就对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兴趣。
他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和批判性的真正研究始于1931年对当时德国的工人阶级所做的调查,其成果以后以“魏玛时期的工人阶级——一项心理和社会的研究”为题出版。
在这本书中,他继承了马克思的一些概念、术语如阶级、政党等等,以及一些研究方法,如注重工人生活状况与他们的思想之间的联系。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不足。
为何在这一时期弗洛姆能够对马克思学说进行关注和研究,笔者认为原因有三:其一,这时他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学所,并担任了讲师一职,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以及马尔库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接触,加深了对马克思学说的了解,并相应地承担了一些社会学所的任务。
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即是他所承担的任务之一。
对马克思思想理解的深入及相应的机会促使他能够对马克思学说加以研究。
其二,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当时马克思学说盛极一时,人们言必称“马克思”、“社会主义”。
各个政党为了能够吸引选民,也多迎合马克思学说,起一个马克思主义色彩的名字,或谓之共产党,或谓之社会民主党。
就连纳粹也把自己的党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党。
在这种情况下,弗洛姆不可能不对马克思学说加以关注和研究。
其三,特殊的出身背景。
弗洛姆出身于犹太家庭,当时德国的反犹情绪高涨,民族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
马克思的学说则是主张超越民族、种族的界限,呼唤“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倡导和平。
这深深地吸引着弗洛姆,他把马克思的学说看作是救世的良药。
在此之后,弗洛姆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研究。
如1932年他发表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和作用》,对马克思学说的研究方法和不足进行了探讨。
论人性非理性
论人性中非理性一直以来,总认为所谓的非理性,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感性含义,都是诸如类似于悲春伤秋、无病呻吟、触景生情之类的条件反射似的行为,每每谈及怎像病毒一般被人们逃避。
那么相对应的,当然就是所谓的理性了,也有诸如深思熟虑、按需所取、从不随意任由情绪脑摆布,怎么看都是被众人所追逐的,每个人都想要拥有的,但是看上去却是那么冷冰冰、不近人情,更毫无激情与浪漫可谈的行为。
常被人灌输各种各样的有关于成熟的标志,就是要不苟言笑,行为举止不夸张、不轻浮、不张扬、不另类,聊天的内容总是关乎国际国情、政局经济、不高调不喧闹、不指手画脚、不说三道四、不轻露想法,面对任何波澜都可以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妥妥当当、合合理理,从不怨天尤人、不申诉不强求、自给自足、自立自强,最好就能类似某位得道高人,看破红尘,不为尘世琐事打乱分毫,无欲无求、无毒无害、无情无色、四大皆空。
不知道诸君可否想过,一味地逢迎这种理性,而且世态皆若此类,那世间将会是何种模样,这是否就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人人冷若冰霜,见面只是彼此简单的寒暄,并无说长道短的市侩之风,个个心怀鬼胎、藏着掖着,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时刻睁大双眸瞅着对方一步一步走向深渊而不为所动。
每个人都是一个成熟的个体,你不需要我,我不依赖你,每个人亦步亦趋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任何事情都可以坦然处之,都求得不张扬不强迫。
对于生活中的小恩小惠,总报以理不所当不然的心态,笃定没件好事的背后肯定暗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
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看似井然有序、合情合理、蓬勃向上,人人自我实现、恪守原则,不偷不盗、不争不抢,人人相敬如宾、处若泰然的欣欣向荣的大同盛世。
你可否想过这是怎样一个世界,没错啊,这就是每个人口中的成熟的个体、成熟的社会啊,已经完全褪去了一切为众人所鄙夷的东西,展现了一个星光璀璨的个体。
也许你可能感到这些太抽象了,你在这罗哩罗嗦到底想表达什么,废话不多说,在接下来的实例中,将给你呈现一个你不可能不认识的自己。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科学阐释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是我国的思想理论界充满活跃气氛的二十年。
中国似乎进入一个狂飙时代,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风暴。
在国门向西开放当中,人们张惶等待,希冀有新鲜的理念来荡涤激活僵化的中国。
尼采、柏格森、萨特、弗洛伊德、海德格尔……一潮接一潮的理论被介绍进来之后,人们如获“启蒙”,变得惊奇、兴奋、热情,源源不断的研究阐释它们。
在这追潮逐新当中,有一股非理性主义的丝线,时隐时现地游走其中,人们似乎对“永恒的沉默之乡”——“非理性”表现出极度的偏爱,以为只有非理性主义才强调人的存在,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在理论上抓住了根本,而马克思主义见物不见人,是“人学的空场”,是冷冰冰的理性主义。
其实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错误的甚至是带有情绪化的偏执。
所以我们有必要来澄清这种错误,还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性。
我们有必要厘清理性、理性主义、非理性、非理性主义的涵义。
理性和非理性是一对多纬度的概念。
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理性指的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形式和能力,它表现为清晰的逻辑;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认识世界。
具有自觉性、抽象性等特点。
但它不是一种超历史、超现实的先天能力,它存在于现实的活动和思考之中,带有历史、文化、社会和个体的特征。
从人性论的意义上讲,理性指人的思维能力所支配的人的理智的、合理的、自觉的、合乎逻辑的能力和存在属性,是人的精神结构上的非凡特质,表现出一种清醒的价值判断和自我约束等等。
而所谓的理性主义,就是将理性本体化,认为理性是先验的绝对的超时空的永恒原则,“理性在一切思维主体、一切民族、一切时代和一切文化中是相同的。
”[1]( P4)人是理性的动物,鄙视拒斥人的非理性因素,否认感性经验的可靠性和实在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强调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是在否定理性的基础上包含自身的特定的含义。
简单的说,非理性指不属于理性范围的直觉、无意识、情感、意志和欲望等认识形式和心理因素的总和。
理性的非理性
理性的非理性理性和非理性是人性的两个方面,两者并存并不矛盾,而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理性是指人们通过思考、推理、分析等方式,对事物进行客观认识和处理的过程。
而非理性则是指人在情感、感性、本能、直觉等方面的表现,不受理性思维的控制。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理性的非理性。
首先,理性的非理性表现在人们的情感方面。
我们所谓情感,是指人们情绪和心境上的变化和感受。
情感是人的非理性表现,不是由理性思维所控制或规划的。
在某些场景下,人们可能会因为特殊的原因而失去理智,从而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例如,当一个人评价的是自己的好友或家人时,可能会因为感情的因素而失去了客观性,从而对他们进行过度的赞美或抵制。
其次,理性的非理性还表现在人们的偏见和判断力的缺陷。
人的思维在特定条件下会受到偏见的干扰,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经验和人际关系等条件都可以影响人的决策过程,同时还有一些不同的心理因素,例如注意力分散、情绪困扰等都会影响人的思维和判断力。
这时候,非理性的因素就会介入到人的行为中。
第三,理性的非理性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信仰方面。
人们喜欢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与团体和社会的想法保持一致,这就是人们的社会信仰和行为习惯的体现。
社会信仰可以尝试坚定人的信念、信心和信仰,鼓舞人们前进。
但是,人们的社会信仰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盲从,甚至是非理性的行为。
例如,如果某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物盲从某种理念,可能面临被蒙蔽思路的风险,这种行为就充满了非理性的因素。
第四,理性的非理性表现在人们的直觉和灵感方面。
人的直觉和灵感是一种独特的产物,不受我们主观意愿、思维或规划的控制。
当灵感和直觉触发,人们可以产生跨越创意和重大发现的思路和想法,推动了一个领域或方向的快速进步。
但是,这些非理性的因素却常常缺乏具体的逻辑和证据支持,这时候理性思维就有必要介入,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综上所述,理性和非理性是人类思维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理性和非理性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没有理性就难以冷静处理出现的问题,没有非理性则就难以跨越思维和实践上的局限。
如何理解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
如何理解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学号:2010102020051 姓名:晏芬勇班级:护理(1)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深入,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我国的影响之势也越来越深,对我们既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并且在国内文学领域也有强烈的表现,当前文学及其研究领域的非理性与理性之争、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辩就是这种表现的两个典型个案。
在此,我们对这两种针锋相对的争论作以评述,以期对新世纪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健康、稳定发展有所启发。
如何理解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关键词:理性非理性关系社会文学非理性主义,几乎可以视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研究领域挥之不去的一个幽灵,至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它就进入了国内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现场,并且受到某些学者的大力推崇。
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它甚至还引发了那场旷日持久的“理性∕非理性”大讨论。
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受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这个幽灵阴魂不散,又重新游荡在国内文学研究领域,而且使中国文学版图上的“非理性”战火越烧越猛,甚至到了严重危及社会主义文学健康发展的地步。
针对这种不良的文学态势,理论界也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一场关于“理性∕非理性”的争论在新世纪的文学研究领域又重新开幕。
针对当下文学从形而上走向形而下、从上半身滑向下半身的非理性运动的愈演愈烈,身体欲望与快感需求不断升温以及“美女写作”、“下半身写作”逐渐成为新世纪文学的“时尚”之趋势,诸多批评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和深切的关注,他们呼唤文学的理性精神,从道德论、人性论、历史观、新理性精神等方面与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潮展开了论辩与批判。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使用的理性主义主要是指那种在文学领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倡导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念和推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态度而反对本能主义、颂扬兽性和篡改历史、诋毁崇高的一种文学倾向,理性精神对非理性主义的批判。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这种观点与康德关于主体利用先天感性 形式和知性范畴来构造对象的观点很类似。 叔本华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反对把认识论 层面的主体和客体当作独立存在的实体,而 认为它们只能在表象中彼此相对而存在。他 的理论的出发点是既不是客体也不是主体, 而是融主客于一体的表象。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把客体 和主体作为独立存在的实体,割裂主客体的 统一,将认识论的问题等同于本体论问题, 使认识僵化,以至走向绝对主义和独断论。
对叔本华影响最大的是康德、柏拉图 和佛教哲学,他的哲学在基本框架上仍然是 一种体系哲学。从形式上说,他的世界体系 类似康德,即把世界二重化为现象(表象) 和自在之物,不过,自在之物在他看来总能 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生活)意志 而已。
二、作为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并非 自在之物,而只是呈现于人的表象、即意识 中的东西,都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 “世界是我的表象”。 科学知识是表象之间联系的知识,表示 一个已知对象的系统。而支配关于现象世界 的知识的基本原则是充足理由律。
第二节
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
一、叔本华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的基本倾向 叔本华(Au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最早对以 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思辨形而上学进行全 面批判,并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 学发展方向的德国哲学家。
主要著作: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 《论自然意志》(1836)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等 其中《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他的 代表作。该书出版后无人问津,1848年革命失 败后,以批判理性、宣扬悲观主义为主要特 征的叔本华哲学受到极大欢迎,他本人因此 声名大震。
浅谈柏拉图“灵感说”中的人性之理
浅谈柏拉图“灵感说”中的人性之理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理想国》中提出了“灵感说”,其中包含了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柏拉图“灵感说”中的人性之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谈到了“灵感说”(Ion),他认为艺术家和诗人之所以有创造力,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神的启发,即“灵感”。
在柏拉图看来,人类的灵魂是分裂的,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而艺术家和诗人的灵感是来自非理性部分的。
他将人的理性部分比喻为一辆拉车的马匹,非理性部分比喻为车夫。
马匹代表了我们的情感和欲望,而车夫代表我们的理性思维。
而灵感就是来自于马匹的冲动,通过诗人和艺术家的创作来表现出来。
柏拉图认为,理性部分应该统治非理性部分,而不应该被非理性部分所控制。
他对于灵感的态度并不是完全赞同的,他认为艺术家和诗人的创造力来自于非理性部分,是不可信赖的。
在这一点上,柏拉图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的争议。
有人认为,柏拉图的观点太过理想化,过分强调了理性部分对于人性的统治,忽视了非理性部分的重要性。
柏拉图确实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性究竟是理性还是非理性所主导?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柏拉图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但是他的思想深刻而独特,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对于人性的探讨,使人们深刻地思考了人的内在本质和精神世界。
柏拉图的“灵感说”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在柏拉图看来,人性包含了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内在关系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
他认为,理性部分应该统治非理性部分,使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加合乎道德规范。
这种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议,但是在柏拉图看来,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探讨,是对人类内心的一种理性分析。
柏拉图的“灵感说”中,对于人性的探讨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化的层面,而是深入到对于人的本质和精神世界的探求。
他认为,艺术家和诗人之所以有创造力,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灵感的启发,而灵感又来自于人的非理性部分。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一、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之所以使所有人感兴趣,因为所有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都仿佛感到,这正是在问他自己:我是谁?于是,一个沉重的事实立刻就会提醒你它的存在:作为一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的确,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人,而且在整个宇宙中,只有我们是人。
但是,这么一个离我们最近的问题,其答案却好像离我们最远。
因为我们宁愿不去想它,而是用日常生活的繁忙和娱乐把它打发到某个阴暗的角落。
这个问题之所以有趣,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一个答案都是不完全的。
完全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废话:人就是除了不是人的东西之外的东西。
恰恰是因为所有有意义的答案都是不完整的,“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客观的提问方式,也不能要求得到一个客观的答案。
任何人给出的回答,其实都不过是“人应该是什么”,并且,都只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处境中的临时的解决方案。
二、谁会问这个问题?人自己。
更具体地说,是哪些人、在什么时候会问这个问题?在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人认为人是永恒的谜。
苏格拉底借用德尔菲神庙的神谕,首先问道:我是谁?苏格拉底由于他的喋喋不休和诲人不倦,最终触犯众怒,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曾宣称自己是一只牛虻。
牛虻即使被打死,也会紧紧地叮着人的皮肉。
苏格拉底确实是这样一只牛虻。
在这之后,人们不再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这么痴迷了,而是自己试着去给出独特的、有说服力的答案。
最经典的定义是亚里士多德给出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还说,人只有在有闲暇的时候才会去想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整天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的人不会去想这些问题,因为这种问题是需要高于实用智慧的理论智慧才能加以思考的。
但是在今天,我们看到,恰恰是那些前途未卜、迷茫彷徨的年轻人,或者是那些被排挤到社会底层、边缘的人们才会真诚地质疑:人是什么?也就是说,那些并不显示出有很多实用智慧的人,才最容易去玄想。
他们想通过质疑和幻想,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社会枷锁,并摆脱他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研究综述模块一:研究概况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特别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推动了认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然而,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术界在许多问题上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分歧。
总体来说,关于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的讨论主要涉及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关于理性、非理性的内涵。
对于理性的界定,学者们一般是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进行的;也有学者从理性、合理性、正确性三个概念间的联系出发对理性进行界定。
关于非理性概念的界定,是一个争论热点问题。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借助多种参照系,从心理学、认识论、价值论、文化学、社会学等多方而加以界说,而不能简单化。
二是关于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者们都予以肯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人的理性能力构成主体认识因式的主要框架;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建构功能;认识成果的表达必须借助于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三是关于非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们逐渐摆脱了过去对非理性的教条式的认识,开始意识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近年来成为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取得成果最为明显的一个领域。
但必须注意的是,目前这一研究似乎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即无限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四是关于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基本上已经达到共识,即二者相互契合、相互渗透,认识辩证运动过程总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
五是关于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些学者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认为,目前关于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研究和讨论中的一些思想混乱之所以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出现了混乱。
模块二:论点摘要一、关于理性、非理性的内涵1、关于理性的内涵。
理性的反思
作者: 丁少伦
出版物刊名: 齐鲁学刊
页码: 55-57页
主题词: 非理性主义;感性欲望;普遍性;康德;感性与理性;美学思想;人性;理式;现实主义;片面性
摘要: <正> 近年来,非理性思潮在当代文论中一时成为时髦的话题。
应当承认,昔日诸多文论家确有这样一种倾向,他们在与人的本质休戚相关的文学或美的本质进行逻辑思考的时候,似乎都极少或根本不把人的现存在考虑在內?诱飧鲆庖迳峡?当代文论中非理性的“感性”崇拜确不失为一种对此类形而上学理性模式的逆反形态。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形态亦无意向人的现存在的沃野探寻,却宁可将其对人的本质的精辟见解导向“孟加拉虎式的动物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与非理性——一场人性的审判
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
一个悬而未决的绑架案,导致一个美满家庭支离破碎;无辜的惨死,积攒促成一个多年后的复仇。
这个故事关乎我们心中人性与理性的天平,也是对人性的审判。
我认为这本书让我思考的问题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对人性的影响。
这就像是评判好人和坏人一样复杂。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故事从侦探波洛踏上火车的一幕开始,车上的人们看上去毫无关系。
而当一场大雪阻碍了火车的前行时,一个由车上形形色色的人们组成的十二人审判团开始了对当年凶手无关法律的一场审判,也引出了多年以前的惨案。
如果说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是其清晰的结构思路和情节,那么它发人深省的就是人性审判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了。
因为这个审判既是对绑架案凶手的审判,也是对当时法律的审判,更是对这群自发聚集在一起的复仇者的审判。
这个审判的内容就是人性。
应该说,在我刚看完这本书,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以后,内心更多的是感动。
因为当时被绑架的小女孩死去后,她正怀着孕的母亲因悲痛而流产,致使母子双亡,而她的父亲也承受不了多重打击而开枪自杀,这户人家的女仆喊冤自杀。
此时的凶手逃脱,案子没有得到解决,却平添了更多悲伤的人。
而时隔多年,和这户人家有关的人都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但他们仍坚定的选择了复仇。
这个审判是对应受惩罚的人的冷酷,同时又是对已死之人的慰藉,让我从书中,那独自停于冰天雪地中的车厢里感受到了来自人性的火热。
但现在看来,我有了更多的体会。
如果说法律是理性的,那么人性呢?这件事其实很复杂。
就像我之前说的评价好人坏人一样。
在这部小说中,坏人做了坏
事逍遥法外,好人受了伤害却无处申冤。
讽刺的是,到头来坏人在放下屠刀以后依然难逃一死,而好人妓院成仇以后又成了执行判决的刽子手。
细细想来,人性并不能单一的用理性和非理性来判断,因为如果这些复仇的审判人是理性的,他们大可不必冒着风险触犯法律,但他们并没有选择遗忘过去,而是进行了周密的计划,而这是非理性的吗?不,我认为这只能被说成是人性。
可能有人会因此对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感到疑惑,如果我认为人性不能用理性与非理性来审判,我又为何要以此为题呢?现在,我想告诉大家我的看法。
我认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理性与非理性下做出选择,也就是说,理性与否是做决定时的基础,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而人性则是我们要遵从的东西。
这就好比当一个企业家在向贫困地区捐款时一样,你的理性即你公司的团队商议出来你应该捐款200万,但当你看到灾区儿童的惨状时,你的人性让你又多捐了400万,你违背了理性,遵从了人性,同时你多捐出的钱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我们遇到可能很少会遇到这种情况,但这世上有太多事是需要我们用理性与人性去决策的。
因此,我要说,当我们真的遇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抉择时,不如就向着人性偏向的一方,就像那些复仇者一样,不求结果如何,但求无愧于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