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

合集下载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较有影响的归因理论有以下几种:[编辑本段]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F.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

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认为,在寻求行为的原因时,或者把它归于环境或者把它归于个人。

如果归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归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

[编辑本段]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

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编辑本段]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

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

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

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

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

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编辑本段]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

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

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编辑本段]卡内曼和特威斯基的归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去进行因果分析。

而要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

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

后者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

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着重研究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这类理论表明,要使员工出现企业期望的行为,须在员工的行为与员工需要的满足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公平理论等。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这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罗姆提出的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有把握地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的价值。

换言之,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认为在多大程度上人们可以期望达到预计的结果,以及人们判断自己的努力对于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否有意义。

这种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激励力(工作动力)=期望值(工作信心)×效价(工作态度) 这种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过程模式表示即:“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2.海德的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的,后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及其同事的研究而再次活跃起来。

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个人用以解释其行为原因的认知过程,亦即研究人的行为受到激励是“因为什么”的问题。

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过程型激励理论:1弗洛姆的期望理论1964年提出(1)公式:激励程度=期望值*效价(2)模式:努力与成绩关系;成绩与奖励关系;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关系;(3)贡献:推进了对组织中个人行为和动机作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B为人类行为的描述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

各学派激励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各学派激励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

这些理论按照形成时间及其所研究的侧面不同,可分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认知派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3大类。

一、行为主义激励理论本世纪20年代,美国风行一种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其创始人为华生。

这个理论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是激励,通过激励手段,诱发人的行为。

在“刺激—反应”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激励者的任务就是去选择一套适当的刺激,即激励手段,以引起被激励者相应的反应标准和定型的活动.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在后来又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激励人的主要手段不能仅仅靠刺激变量,还要考虑到中间变量,即人的主观因素的存在。

具体说来,在激励手段中除了考虑金钱这一刺激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劳动者的主观因素的需要。

根据新行为主义理论,激励手段的内容应从社会心理观点出发,深入分析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并使个体需要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一致化。

新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刺激的感知,而且也决定于行为的结果。

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而起着强化激励作用。

如果行为的结果对个人不利,这一行为就会削弱或消失。

所以在教育中运用肯定、表扬、奖赏或否定、批评、惩罚等强化手段,可以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或改变,以引导到预期的最佳状态.二、认知派激励理论行为简单地看成人的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的机械反应,这不符合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性。

对于人的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内在因素,诸如思想意识、兴趣、价值和需要等。

因此,这些理论都着重研究人的需要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

认知派激励理论还强调,激励的目的是要把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取得更好的效益.因此,在激励过程中还应该重点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揭示了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估方式。

归因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反应和情绪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归因理论早期主要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尔与凯尔利等人提出,后来又得到了文化心理学家们的发展和完善。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事件进行的归因分为两种: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将事件归因于个体因素,在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加上个体性格和能力、动机和状态等方面的因素,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

这种解释方法倾向于认为事件是基于个体可控因素而产生的。

而外部归因则是将事件归因于外部因素,如环境条件、情境刺激、他人行为等,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

这种解释方法则强调环境对事件的影响。

此外,还存在几种常见的归因方式,如稳定与不稳定、内在与外在、全局性与局部性的归因。

稳定与不稳定归因是指解释事件的变化可能性。

如将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的因素,可能会对未来的行为及结果产生更加稳定和持续的期望。

内在与外在归因是指解释事件时考虑到的因素属于个体本身还是外部环境的因素。

全局性与局部性归因是指归因的普适性,如特定的事件产生的行为或结果是否表示了个体总体的特点。

归因理论在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职场环境中,归因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更准确地判断他人的行为动因。

在教育领域,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师更有策略地教导学生。

在社会政策制定方面,归因理论也被广泛应用,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和优化社会政策的影响和效果,并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总之,归因理论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在心理学、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归因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的行为和情绪,为建设更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指导。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动机理论编辑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韦纳理论编辑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响大。

可得性启发法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

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

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

这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

管理学第七章激励理论课件

管理学第七章激励理论课件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一)目标设置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二)目标设置理论的管理启示 目标设置激励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主要
是通过目标管理(MBO)来实现的,要点是: (1)管理者要善于给员工设置有一定难度、
但经过努力又可以达到的目标。 (2)给员工定目标一定要有具体的数字指标,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一)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反馈是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让人们
通过某种形式或途径及时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 (4)为了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奖赏(报酬)应
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提供,延缓奖赏会降低强化作 用。
(5)对所希望发生的行为应该明确规定和表达。 只有行为的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对行为效果进行 衡量和及时奖赏(给予报酬)。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二、激励的作用与意义
组织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以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具体来说激励的作用与 意义有:
1.激励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 2.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业绩 3.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4.激励可以为组织吸引优秀人才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三、激励的基本原则
组织的激励措施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遵循 了以下基本原则: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一)成就需要理论的内容 麦克利兰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
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
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影响或
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归因理论是什么

归因理论是什么

归因理论:行为背后的心理解析归因理论:探索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心理联系归因理论,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探讨了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原因。

本文将从定义与背景、理论与模型、内部与外部归因、控制点与期望、归因的影响、应用领域、研究进展以及结论与展望等方面,对归因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定义与背景归因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于1958年提出。

归因,即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原因进行的解释和推断。

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中所发生事情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影响人们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

2. 理论与模型归因理论主要包括海德的三因素理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和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这些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归因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为我们理解归因提供了丰富的框架。

3. 内部与外部归因归因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指个体将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而外部归因则指个体将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任务难度等外部因素。

这两种归因方式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的影响。

4. 控制点与期望控制点是个体对于生活中事件可控性的信念。

内控者相信事件主要由自身因素决定,而外控者则认为事件主要由外部因素决定。

这种信念会影响个体的期望和行为。

5. 归因的影响归因对个体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归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尊和自信,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而消极的归因则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挫败感和无助感,影响其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

6. 应用领域归因理论在教育、企业管理、心理咨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归因理论有助于领导者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心理咨询领域,归因理论为咨询师提供了理解和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的新视角。

7. 研究进展近年来,归因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对事件或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的心理过程。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人们是如何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和归因的。

归因理论主要包括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

此外,还有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之分,稳定归因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长期不变的因素,而不稳定归因则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短期变化的因素。

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个人内在的特质或能力。

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他人可能会将其成功归因于他的聪明才智或努力。

外在归因则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或情境。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他人可能会将其成功归因于所处的良好工作环境或得到的支持和帮助。

稳定归因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长期不变的因素,而不稳定归因则是指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因于短期变化的因素。

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可能会将这一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智力(稳定归因),或者将这一成功归因于考试前用功复习(不稳定归因)。

归因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行为解释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的行为解释不仅影响着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也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在社会互动中,归因理论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并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处。

此外,归因理论还对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归因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对事件和行为进行解释和归因的心理过程。

通过对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行为解释和社会互动,并且为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维护提供理论指导。

归因理论的研究对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Harold Kelley)在196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

它主要研究个体在观察和解释他人行为时,是如何根据情境和个体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

归因指的是将行为结果归于某种原因或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动机和特征。

凯利将归因分为两类: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个体内部因素,如个体的态度、能力、性格等;外因是指环境和情境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提供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1. 个体归因偏倚(自我中心偏差):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自己的行为,而以外因解释他人的行为。

这是因为个体对自己更为熟悉,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部因素。

2. 归因偏见:当解释他人行为时,个体倾向于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内在特征而忽视外部因素。

比如,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不幸的性格,而不是考虑到可能是环境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3. 可控性归因: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那些他们能够控制的行为结果,而以外因解释那些他们无法控制的行为结果。

比如,如果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他可能倾向于将责任归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不是将责任归于比赛条件或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4. 稳定性归因:个体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将其归因于临时的外部因素。

比如,当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不是考虑到他在这一次考试中运气好。

归因理论通过解释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动机。

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为我们解释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一系列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归因理论归因

归因理论归因

归因理论归因
1)归因是指对一个特定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

韦纳把成败的原因分为3个维度:
ü内归因和外归因。

努力、能力、个性等原因都是内源的;任务的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原因都是外源的。

ü平衡的归因和非平衡的归因。

任务的难度、能力、家庭条件等原因都就是平衡的;不懈努力、运气、心境等原因都就是不稳定的。

ü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努力等原因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运气等原因都是不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2)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对学业顺利和失利的原因表述主要存有四种:能力、不懈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

将失利归咎于内部、平衡、不受控的,可以产生习得性绝望美感。

习得
性绝望即为指出无论自己怎样不懈努力,也不可能将取得成功,因此实行躲避不懈努力、
退出自学的绝望犯罪行为。

习得性绝望与个体对失利的内部、平衡的表述密切相关。

简述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研究了对行为影响的三个要素:行为表明、内因和外因。

该理论发展于20世纪中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理解行为。

行为表明是指一种行为引起的后果,它可以主动或被动地解释和描述一种行为,反映了行为的结果。

凯利认为,行为表明非常重要,可以激发人们的动机和行动,会影响行为的发生和变化。

凯利认为,行为的发生和维持都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内因和外因。

内因可以提高行为的发生率,因为行为是由人们内在的激励所引起,而这种激励可以控制人们的行为。

因此,内因可以成为影响行为的关键因素,能够改变人们的态度和动机。

此外,外因也可以影响行为的发生。

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认为,外部因素是由外部环境所引起的,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变化来改变行为。

外因可以影响行为的发生和持续,但它的影响不会像内因那样明显和可见。

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表明,行为的发生受到了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构成行为发生的框架。

因此,该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为完整、客观的行为分析模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为的发生和变化。

基于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研究者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人们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变化,以及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凯利的理论在不同的领域中使用,例如教育、健康促进、管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这一理论可以指导研究者们以适当的方式解释和解释行为,并为有效地管理和改善情况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总之,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表明,行为的发生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受到行为表明的影响。

此外,它还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助于理解行为和促进行为变化的宝贵资源。

凯利的三要素归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理解行为和行为变化的框架,为行为改善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会。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小组成员:廖剑威(组长)、余永辉、林凯煌、陆君逸、杨雲麟摘要: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归因理论起源于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也是现如今心理学科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理论之一,本文旨在介绍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讨论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关键词:归因理论;自我归因;人际归因;环境归因;一、引言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Fritz.Heider)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L.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Andrews)等人推动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第二,社会推论问题。

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

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

以后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陆续提出一些新理论,如B.维纳、L.Y.阿布拉姆森、H.H.凯利、E.E.琼斯等人。

但是归因理论主要是指由维纳于1972年发展的理论和凯利于1967年创立的理论。

二、理论介绍维纳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维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

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一)凯利的归因模型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

所谓归因,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人们行为的原因提出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

外部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国理论,也称炻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煌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 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

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

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2. 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

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

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理论综述

鼓励理论综述摘要:鼓励理论是现代多门学科共同研究旳热点问题之一。

自上世纪以来,随着马斯洛、麦克利兰、赫兹伯格等一大批学者旳研究与发展,管理鼓励理论已日臻丰富并成熟完善。

本文一方面回忆并梳理了西方鼓励理论旳历史演进,接着对近年来鼓励理论旳部分前沿进展进行简介;最后,我们对鼓励理论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核心词:鼓励理论;历史演进;前沿进展;将来展望引言鼓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重要旳构成部分。

行为科学觉得,人旳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拟定人们旳行为目旳,鼓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旳行为。

鼓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解决需要、动机、目旳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旳核心理论。

其基本原理是:个体由自身需要引起内部紧张感,产生行为动机,并进行行为选择,以实现个体目旳,满足需要。

之后又产生新旳需要,引起新旳动机和行为,不断循环。

作为心理学术语,鼓励指旳是持续激发人旳动机旳心理过程。

应用于管理,鼓励就是我们一般所说旳调动人旳积极性。

如何调动人们旳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始终以来就是理论研究旳焦点问题之一。

一、鼓励理论旳历史演进在20世纪初期此前,欧文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某些探讨,但没有形成系统旳理论。

进入20世纪,随着着伟大旳“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旳浮现与发展,对如何调动人们旳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旳研究也有了长足旳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旳鼓励理论。

笔者结合学者吴云(1996)有关鼓励理论历史演进旳研究,觉得其历史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变化:从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早在20世纪初,西方旳管理界流行着一种普遍旳见解, 即把人当作是“经济人”, 觉得人是天生懒惰旳, 只要有也许便会逃避工作。

因此, 要鼓励工人旳生产积极性, 必须从他们追求金钱旳心理和获取自身最大利益旳愿望出发, 只能靠金钱旳刺激和经济上旳惩罚。

这就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所概括旳“X 理论”。

这种鼓励思想, 在被喻为“科学管理之父”旳泰勒所履行旳“胡罗卜加大棒”式旳管理中体现得很明显。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First:什么事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Second:谁提出归因理论及提出者对其的看法1958年,海德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Third: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Then:之后还有一些科学家对归因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三维理论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

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

满足
的刺激




程度
整理ppt
10
需求、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
报酬
未满足的 需求
动机
行为
整理ppt
组织目标 实现
个人需求 满足
11
四、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满足
没有满意
很满意
不满足
产生强烈的不 没有不满意 满意
整理ppt
12
五、强化理论
1.正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 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 加强,重复地出现。正强化的手段包括经 济方面的,如提薪、奖金等,以及非经济 方面的,如晋升、表扬、进修等。
整理ppt
1
整理ppt
2
整理ppt
3
人的期望模式: 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组织奖励----个人需要 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努力与成绩----期望概率(主客观的)、 成绩与奖励、
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
(三) 期望理论的应用 1, 注意目标激励的全过程 2, 注意动机力量的动态变化 3, 注意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第七讲 激励理论
围绕人的激励过程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决定性影响, 特别是注重解释需要、奖励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问题 一、期望理论
(一) 期望理论的提出 美,弗鲁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 (二) 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激发力量的大小决定于目标价值(效价)与期望概率。 有5种结合
M =V× E
Qp / Ip = Qo / Io Qp / Ip > Qo / Io Qp / Ip < Qo / Io
感到公平 感到不公平(报酬不足) 感到不公平(报酬过多)

韦纳归因理论的几种因素

韦纳归因理论的几种因素

韦纳归因理论的几种因素韦纳的归因理论六因素:1.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能力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其次能力一旦形成,在一段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再次能力并不受个人的控制,不能随意提高。

2.努力程度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

首先努力程度是属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其次,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见努力程度是不稳定的因素;再次努力程度可以受个人的控制,根据个人对当前活动的兴趣以及重要性认识来付出努力。

3.工作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工作难度是属于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工作难度是稳定的,是指一件事从始至终难度稳定,如考取教师资格证这件事对某人来说一直很难或一直很简单;再次工作难度是不可控的,并不能根据个人意愿随意降低工作的客观难度。

4.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运气是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运气是不稳定的,时好时坏;再次运气是不受个人控制的,不能由个人决定运气的好坏。

5.身心状况是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身心状况是个体的内部因素;其次身心状况是不稳定的,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心理都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再次身心状况是不由个人所控制的,比如是否生病并不能由个人决定。

6.外界状况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首先外界状况是个体的外部因素;其次外界状况是不稳定的,会随着外界的物理条件、人为因素等发生变化;再次外界状况不受个人的控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属于不可控因素。

拓展资料韦纳的归因理论三维度:维纳从三个维度,即内外性维度、稳定与非稳定性维度以及可控与不可控性维度对归因因素进行了分析。

归因指导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习得性无助感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抑郁状态。

也就是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在这一方面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进而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典激励理论之七:归因理论
(一)凯利的归因模型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

所谓归因,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人们行为的原因提出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

外部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国理论,也称炻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煌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 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

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

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2. 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

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

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 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

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

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

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员工完成目前工作的水平,与其他类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区分性,而在这项工作中其他员工的水平总是和他的水平十分不同(或低工高),即低一致性,并且他的这一工作绩效无论何时都是稳定的,即高一贯性,则他的管理者或其他任何人在判断他的工作时,都会认为他自己对这一绩效负有主要责任(内部归因)。

凯利还研究了归因中的错误或偏见。

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称为基本归因
错误。

它可以解释下面情况:当销售代表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个体还有一种倾向于是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这称为自我服务偏见。

由此表明,对员工的绩效评估可能会受到归因偏见的影响。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但是,他的三度理论也遭到了人们的批评。

这些批评主要是指他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遍人归因活动的实际。

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式所要求的信息,不知道某人在以前同样场合中的行为,也难知道其他人在同样的场合中的行为,经验表明,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并不是多方面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而后进行归因,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某些固定的联系,根据自己的需要、期望,凭借有限的信息,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出电因,而并不象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进行繁琐的分析。

这也就是凯利所说的单线索归因。

因此,凯利后来对他的理论加以了补充和完善。

他提出了因果图式说,来弥补三度理论的不足。

所谓因果图式,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基本认知结构,在具体的归因过程中,这种子认知结构会被特殊的事件唤醒而参与对行为的归因。

后来,凯利又为他的归因理论补充了几条原则,即打折扣原则=增强原则和补偿原则。

打折扣原则是指人们对于他人行为的归因,可能事先有几种假设,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时出现,那么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

增强原则是指如果行为发生在有连续性的抑制原因出现的时候,那么一个可能的促进性原因的强度将理解得更高。

补偿原则是指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抑制性原因和促进性原因对于结果是互相补偿的。

归因理论提出了人人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解释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规律,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对行为的归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规律的影响。

管理者要认识到员工是根据他们对事物的主观知觉而不仅仅是客观现实作出反应的。

员工对于薪水、上级的评价、工作满意度、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和成就等方面的知觉与归因正确与否,对于其潜力的发挥和组织的良好运作是有重要影响的;同时,管理者在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解释时也应该尽量避免归因中的偏见和误差。

(二)韦纳归因理论
当你做了某事后,会有一些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归因直接影响到你的情绪。

在各种有影响的动机理论中,归因理论可被看作是最能反映认知观点的一派理论,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学生们试图去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他们试图去为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寻找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的、等方面的原因。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是韦纳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

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

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这一关系可用下表表示:成功与失败的归因
控制点稳定性程度
稳定的不稳定的
内部的成功:失败:能力"我很聪明" "我很笨"努力"我下了功夫" "我实际上没努力"
外部的成功:失败:任务的难度"这很容易" "这太难了"运气"我运气好" "我运气不好"
韦纳(B.Weiner)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回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

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

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

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

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

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

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最大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

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

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最低评价。

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

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曾再在中小学生中做过一些调查,其结果与韦纳的结论近似,但有一些我国的特点:1、我国中学生理想的归因模式是按下列主次顺序排列的:努力、方法、能力、教师讲课水平、家庭环境、任务难度和运气。

2、成绩好的重点班的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更多的考虑到能力的因素,而后者则更多考虑个人的勤奋。

3、对别人的评价注重勤奋因素,而对自己则注重能力因素。

4、归因中有年龄因素的作用,总体上对努力的作用都高于对能力的归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能力的作用逐渐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