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王利发形象。
答案要点:
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一生都信奉改良主义,精明、干练、有处世经验。他善良而自私,热情而软弱,逆来顺受,到处作揖、四面应付,虽惨淡经营,但最终仍然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而死。利发的悲剧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也是对改良主义道路的彻底否定。
2.简述余华小说的特点。
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文艺繁荣的方针。毛泽东指出,在文艺方面,“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文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用主义倾向、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文艺领导组织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
答案要点:
(1)出自王蒙的《活动变人形》。
(2)描述倪吾诚的身世经历。
(3)悲剧原因:
a身处在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之中;
b畸形的文化人格(文化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
(4)意义:已经失去了存在合理性的传统文化应当重新更新改造,西方现代文化在其东方化的过程中也应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注意: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以上答案要点仅供参考。如果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并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2)对正义的坚守,对苦难的坚定承受,对自我理想人格的悲壮颂歌。
(3)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4)爱情诗。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答案要点:
(1)具有较强的政治功利性
(2)文本存在叙事裂缝;
(3)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融入了创作者诸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河南电大中国当代文学 专题三 习题与答案

河南电大中国当代文学 专题三 习题与答案

题目 14 20 世纪 60 年代初在京剧现代戏勃兴中出现的优秀剧目主要有(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取威虎山》 正确
B. 《奇袭白虎团》
C. 《沙家浜》
D. 《红灯记》 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题目 15 老舍在 1949 年从美国归来到“文革”初含冤辞世的 17 年间,共创作了 23 部戏曲
B. 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 正确
C. 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D. 抗战爆发后日本人的奴役 不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 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抗战
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
题目 17《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常四爷
B. 《茶馆》
C. 《蔡文姬》 不正确
D. 《谢瑶环》
正确答案是:《关汉卿》
题目 4 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等小说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是(
)。
选择一项:
A. 田汉
B. 老舍 正确
C. 巴金
D. 茅盾
正确答案是:老舍
题目 5《茶馆》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作品的主人公“裕泰大茶馆”老板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阿庆嫂 正确
B. 刁德一 正确
4
C. 沙奶奶 D. 胡传魁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阿庆嫂, 胡传魁, 刁德一
三、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题目 21 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 夏衍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余华的代表作?A.《活着》B.《平凡的世界》C.《白鹿原》D.《围城》答案:A2. 《红高粱家族》的作者是谁?A. 贾平凹B. 莫言C. 陈忠实D. 王安忆答案:B3. 以下哪位作家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A. 王小波B. 苏童C. 阿来D. 余华答案:B4. 《边城》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沈从文B. 张爱玲C. 萧红D. 鲁迅5. 《平凡的世界》主要讲述了哪个时代的故事?A. 民国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改革开放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6. 《白鹿原》中,白嘉轩和鹿子霖分别代表了哪种社会阶层?A. 地主和农民B. 农民和知识分子C. 知识分子和商人D. 商人和工人答案:A7. 《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最终选择的职业是什么?A. 教师B. 医生C. 律师D. 工程师答案:A8. 《家》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巴金B. 老舍C. 曹禺D. 鲁迅答案:A9.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谁?B. 杨沫C. 路遥D. 张贤亮答案:B10. 《废都》的作者是哪位?A. 贾平凹B. 陈忠实C. 王安忆D. 苏童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鲁迅的《呐喊》中,描写了一位因封建礼教束缚而悲惨命运的女性,她的名字是_______。

答案:祥子2. 《边城》中,翠翠的爷爷是_______。

答案:老船夫3. 《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儿子是_______。

答案:白孝文4. 《围城》中,方鸿渐的未婚妻是_______。

答案:苏文纨5. 《家》中,高家的长子是_______。

答案:高觉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

答案:福贵原是地主家的儿子,因赌博败家,妻子家珍带着儿子离开,后来家珍带着儿子回来,福贵开始努力生活。

但不幸接踵而至,儿子、女儿、妻子、女婿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孙子相依为命。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三个崛起2、先锋精神3、市井小说二、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任选其一,共16分)1、《陈奂生上城》2、《受戒》3、《哦,香雪》4、《北方的河》三、赏析题(共20分)请赏析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1、试分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的精神心理内涵。

2、谈谈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文化批判意义。

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三只报春的燕子”的是的《曙光》、的《班主任》、的《哥德巴赫猜想》。

2、“乡土小说”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有等。

3、“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等。

4、马原在他创作的顶峰时期先后创作了、、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

5、王蒙的小说创作运用了的写作技巧。

6、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有、、、、。

7、探索戏剧的代表作家是。

二、写出对应的作家:(每题1分,共10分)1、《一地鸡毛》 6、《我是少年酒坛子》、《山上的小屋》 7、《受戒》 23、《哦,香雪》 8、《白鹿原》4、《内陆高迥》 9、《爸爸爸》5、《你别无选择》 10、《北方的河》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三个崛起2、女性写作3、文化寻根小说四、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10分,任选其一)1、《妻妾成群》2、《邢老汉和狗的故事》2、《海的梦》 4、《风景》五、赏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1( 《远和近》 2。

《弧线》顾城鸟儿在疾风中你迅速转向一会看我一会看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葡萄藤因幻想你看云时很近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先锋小说家余华声称在创作观念中追求的是“真实”,但这并不是“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作家眼中的真实'.试分析其内涵,并谈谈你的个人理解。

2、试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的艺术魅力。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简答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简答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简答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简答题:(1)什么叫朦胧诗?朦胧诗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当代诗歌有什么不同?朦胧诗有时也被称为“新诗潮”,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1980年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中,之后,这起初带有贬义色彩的“朦胧诗”一词却被作为一个正面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

实际上,“朦胧诗”所指涉的不仅仅是某类诗歌创作,也不仅仅是一个诗人集团,而是一个文学潮流,它的存在意义基本上建立在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和批判之上,因其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被成为“朦胧诗”。

朦胧诗成长于“文革”时期,最早可追溯到一群插队在河北安新白洋淀及周围地区的知青诗人组成的“白洋淀诗人群落”的地下创作,诗人有黄翔、食指、芒克、多多、根子等。

“文革”结束后,一些和“白洋淀诗人群落”具有相似风格和倾向的诗歌作品开始以零散的形式出现在报刊上。

1980年春夏,《福建文学》和《诗刊》等刊物又相继集中发表了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人的诗作,至此,朦胧诗彻底浮出水面,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

1、朦胧诗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五四”人文精神的继承;第一,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以悲壮的姿态,直接承接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特别是“五四”以来的战斗精神。

;第二,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了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第三,重建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

(2)从美学风格看,朦胧诗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不再注重于一个场景、一个过程的具体描摹和对一种政治情绪的表现或“升华”,而是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筒答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8)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筒答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筒答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8)盗传必究一、筒答题1.简要说明周炳以及区桃、陈文婷的形象特点。

答:(1)周炳是一个打铁出身的知识分子,一个“长得很俊的傻孩子”,具有憨直、软弱、幼稚、温情等性格弱点,不切实际、富于幻想等思想弱点,既对革命胜利充满浪漫主义幻想,又经受不了革命失败的打击。

在一次次实际的革命斗争中得到锻炼后,逐渐成长和转变;(5分)(2)区桃是工人女儿的理想形象,一个精致的南国美女,既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又温柔敦厚、纯洁善良,既甘于贫寒,又勇于革命;(3分)(3)陈文婷是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幼稚、热情而任性,具有“娇“骄”二气。

(2分)2.《白鹿原》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有哪些特点?答:(1)在叙事结构上,一方而采用多线索交叉并进的方式,在错综复杂的故事中,还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方法。

另一方而,又表现出主线突出、明暗清晰的特点,围绕着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不仅展示了白鹿村的家族历史,而旦也展示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过程。

(6分)(2)在叙事视角上,主要采用一种“全知视角”,既不宥于已有的社会历史观点,也不完全依从自己的个人见解,而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以一个普通有的眼光来叙述历史和故事。

(4分)3.以“奇袭奶头山"和“智取威虎山”为例,说明《林海雪原》在情节故事上的浪漫传奇特点。

答:(1)“奇袭奶头山”的战斗一开始沉浸在悲痛的气氛之中,虽然杨子荣智捉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给小分队带来了希望,可奶头山险恶的山势却使大家一筹莫展,蘑菇老人的指点迷津,栾家超超凡的攀援本领,又使故事情节急转直下。

(5分)(2)“智取威虎山”的战斗更是一波三折,从刘勋苍活捉“一撮毛”,到杨子荣闯进威虎山,再到小分队在夹皮沟发动群众,一切都有惊无险,但小炉匠逃走,风云突变,情况万分危急。

杨子荣却处变不惊, 巧施离间计,终于化险为夷。

(5分)4.为什么说《人生》体现了路遥的悲剧意识?答:(1)《人生》真实而大胆地描写了社会的悲剧、人生的悲剧、文化精神的悲剧。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说出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为什么说赵树理的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3.《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为什么在当时仍然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4.为什么说孙犁的创作变化不是以“建国”或“解放”为界,而是“文革”为界的?5.《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6.简要说明《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的异同。

7.孙犁和周立波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二人的表达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

以《铁木前传》和《山乡巨变》为例简要说明。

8.李月辉与刘雨生都是《山乡巨变》中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9.“亭面糊”与陈先晋都是《山乡巨变》里“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10.《创业史》在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塑造上,有什么经验或教训?11.《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是三个什么样的人?12.《布礼》是怎样表现“革命无悔”的主题的?13.简要说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多重思想意义。

14.简要说明王蒙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布礼》、《蝴蝶》到《杂色》的风格变化。

15.王蒙描写过哪些青年革命者形象和干部形象(各说出两个以上)?他们各自都有些什么特点?16.为什么说80年代以来的革命叙事呈现出了众声喧哗的特色?17.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18.《红灯记》中的“痛说革命家史”一段,讲述的是怎样的“革命家史”?19.举例说明《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20.简要说明《智取威虎山》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的特点。

21.为什么说《车站》在艺术的探索方面比《绝对信号》走得更远?22.同样集中于一个场景的剧作,《天下第一楼》与《茶馆》相比有什么不同?23.《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两个什么样的完全不搭调的故事?作者是怎么安排的?24.“归来诗人”(或称“复出诗人”)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25.“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他们与“朦胧诗”是什么关系?26.北岛为什么会被诗意地比喻为“北方的孤岛”?27.如何理解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28.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共同特点?《平凡的世界》与《人生》相比,又有什么明显的变化?29.简要描述贾平凹《浮躁》、《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本科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本科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一.选择题1. 1950年,赵树理为配合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颁布,赶写了短篇小说(《登记》)。

2. “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林海雪原》)。

3. 老舍在1949年之后共创作了23部戏剧作品,不包括(《四世同堂》)。

4.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不包括(《甘蔗林一青纱帐》)。

5. 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创作的(刘绍棠)。

6.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同性恋的赞美态度的(《私人生活》)。

7. 下列属于余华的“世俗化叙事”作品的是(《许三观卖血记》)。

8. 《狗日的粮食》的作者是(刘恒)。

9. 《谁是最可爱的人》《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等“通讯化”的作者是是(魏巍)。

10. 金庸武侠小说的处女作是(《书剑恩仇录》)。

11. 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同时也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是(周立波)。

12. 王蒙以“意识流”手法描写主人公钟亦成15岁投身革命的中篇小说是(《布礼》)。

13. 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反映商业文化百味俱全的深层结构和人生苍凉无奈的辛酸况味的话剧是(《天下第一楼》)。

14. 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草木篇》)等。

15. 受到拉美文学影响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的作者是(阎连科)。

16. 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是(《玫瑰门》)。

17. 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鲜血梅花》)。

18. 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王小波)。

19. 被评论者认为,坚持“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正统”观念从而限制了其创作成就的武侠小说家是(梁羽生)。

20. 余光中60年代的主要诗集不包括(《槟榔树》)。

1.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胡适)。

2. 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同属于文学社团(湖畔诗社)。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简答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简答题

简答题一、孙犁和周立波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二人的表达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

以《铁木前传》和《山乡巨变》为例简要说明。

1.考核知识点:周立波和孙犁的写作表达的不同,是专题一的内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对二者的比较要注意结合作品,容易遗漏要点。

3.提示答案:周立波与孙犁等其他农村题材小说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虽然他们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孙犁的爱像一盏聚光灯,主要集中在某一位年轻活泼的女孩子身上,奉献给读者的是一幅璀璨夺目的少女大特写;如孙犁小说以描绘白洋淀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铁木前传》以散文笔法来反映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人情悲喜剧,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

其中塑造的女性——小满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漂亮不安分的个人主义者,她身上虽然存在进步的因素,但在崇拜集体主义的当代主流文化中,是不可能成为作品主角的。

而周立波的爱就像漫天的春雨,无声无息在洒向家乡的每位父老乡亲,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全家福合影。

如《山乡巨变》的基本构思和人物关系,保持了与时代精神的一致性,包括了农村的阶级斗争,甚至还写到了党内右倾路线的错误,但作者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既没有渲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也没有拔高先进农民的形象和丑化落后农民的形象,而是以真切的感情去赞美农民身上的美好品质。

作品中的农民形象个个栩栩如生,鲜明生动,却又形态各异,既有先进的农村干部,如稳重亲切的乡长李月辉、大公无私的社长刘雨生,也有变化中的“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如充满喜剧色彩的“亭面糊”、恋土守旧的陈先晋、坚持单干的“菊咬筋”等,但是,作者对他们态度都是充满爱意,没有厚薄之分。

二、简要说明《茶馆》新义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1.考核知识点:《茶馆》的戏剧结构,是专题三的内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回答容易遗漏要点。

3.提示答案:《茶馆》巧妙地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

当代文学简答题

当代文学简答题

当代文学简答题第一篇:当代文学简答题简答题1、简论梁三老汉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是一位善良、勤劳、耿直而又自私、狭隘、守旧的小私有者的农民典型。

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

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

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的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

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

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梁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如他时刻关注互助组的命运,为进山割竹子的梁生宝担心,几次偷看新法育秧,对梁大老汉和王瞎子退出互助组没有好感,等等,反映了梁三老汉一方面不满意梁生宝,一方面又希望梁生宝成功,内心深处充满矛盾,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

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

梁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就形象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典型性意义来说,在十七年小说中出现的旧式农民形象系列中,梁三老汉是最为出色的艺术典型。

他深刻的揭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个历史真理,这是小说思想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朱老忠形象分析朱老忠是一个跨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人物。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里,他从父辈那里继承豪爽正直、刚毅不屈的斗争精神,传统的农民英雄的性格特点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他增长了斗争的才干,提高了革命的觉悟,最终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

①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谋的斗争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②朱老忠有一句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腿泥”其中除了蕴有韧性精神之外,还有一种必胜的信念。

(完整版)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

(完整版)中国当代文学简答题

简答题3、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不同。

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不同。

①与传统现实主义内容上的政治化承载不同,新写实小说表现的是庸常的世俗化的日常生活、人生;②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对生活本质意义的发掘,新写实小说表现的是未经加工过的原生态的生活真实(或称“生存本相”,是对生)存本身的关注;③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形象塑造不同,充斥于新写实小说的是一些凡俗的芸芸众生,是无足轻重的所谓的“小人物” (普通人);④在创作态度上,与传统现实主义作家主体的融入姿态不同,新写实小说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叙述语调(零度写作),掩盖了作者叙事的主观倾向性。

⑤在叙事表达上,新写实小说以传统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积极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

总之,新写实小说的“新” ,是相对于传统写实小说而言的,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观念的更新。

新写实小说的革新意义在于使日常生活本身成为文学写作的对象,成为写作追求的意义所在,写作回到了生活,回到了人本身。

但新写实小说在直面“生存本相”的同时,普遍地保持“零度情感”介入状态,对现实采取认同妥协的态度,又导致了现代知识分子自“五四”以来所高扬的现实批判精神和战斗力量的削弱。

3. 新写实小说特征生活原生态的还原零度情感1)题材上的凡人小事、日常生活,异于当代小说的写作传统,没有惊天动地的时代大事,也没有崇高远大的理想情怀,他们沉湎于鸡毛蒜皮的小事 2)在情节和人物塑造上的非典型化,不再设置典型环境和刻画典型人物,在写法上遵循流水账似的生活本来面目的原生态呈现所谓的还原 3)写作主题的消解与零度情感,在作品中取消受憎等感情5、王安忆《长恨歌》以都市文化为背景,展现了在社会挤压下一些人物的世俗生活,以及在时代大变局中无常的命运,以一种“苍凉”的心态和眼光,写出了对时间、历史、和生命的深入体验,被有的评者认为是继张爱玲之后将上海这一摩登城市写活写透的一位新海派作家。

7、林道静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林道静出生在官僚地主家庭,受过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教育,在意识的深层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印记。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成考复习资料《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2.山药蛋派3.伤痕文学二、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2.简述北岛诗歌的创作内容。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三、分析题请结合倪吾诚的身世经历,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论述改革文学的创作情况。

1答案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文艺繁荣的方针。

毛泽东指出,在文艺方面,“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

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文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用主义倾向、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文艺领导组织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

2.“山药蛋派”:是在赵树理创作风格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

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

其特点是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注重文学的社会效应,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民族化、大众化的写作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乡土气息以及幽默的轻喜剧风格。

3.伤痕文学: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其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有十分明显的局限,如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二、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答案要点:双百方针颁布后,在文学“干预生活”的倾向中,出现了突破既有的“工、农、兵”三种剧本模式、忠实于生活的独有形态的话剧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位作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巴金C. 茅盾D. 阿城答案:D2. 以下哪部作品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A. 《平凡的世界》B. 《白鹿原》C. 《黄金时代》D. 《废都》答案:B3. 以下哪位作家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A. 余华B. 莫言C. 苏童D. 陈忠实答案:A4. 《红高粱家族》的作者是谁?A. 莫言B. 余华C. 苏童D. 陈忠实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A. 《私人生活》B. 《活着》C. 《边城》D. 《红楼梦》答案:A6. 以下哪位作家是“80后文学”的代表人物?A. 韩寒B. 张抗抗C. 刘震云D. 阿来答案:A7.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A. 《围城》B. 《平凡的世界》C. 《黄金时代》D. 《红楼梦》答案:B8. 以下哪位作家是“科幻文学”的代表人物?A. 刘慈欣B. 阿来C. 余华D. 莫言答案:A9. 以下哪部作品是“网络文学”的代表作品?A. 《盗墓笔记》B. 《平凡的世界》C. 《黄金时代》D. 《红楼梦》答案:A10. 以下哪位作家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A. 莫言B. 余华C. 苏童D. 阿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答案:班主任2.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答案:白鹿原3. 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答案:黄金时代4. 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答案:私人生活5. 80后文学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答案:三重门6.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答案:平凡的世界7. 科幻文学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答案:三体8. 网络文学的代表作品是《______》。

答案:盗墓笔记9.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______。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pptx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pptx

D.《嘴唇里的阳光》 一直梦想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创作了《亚洲铜》、《五月的麦地》、《土地 》、《太阳》等作品的诗人是(D)。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诉 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反映的是商业文化百味俱全的深层结构,人生苍凉无奈的辛酸况味的话 剧是(C)。 A.《恋爱的犀牛》 B.《茶馆》 C.《天下第一楼》 D.《车站》 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D)。 A.《一九八六年》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 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
形考任务三
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4月;适用于2024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形考任务三 试题及答案
提醒:试题随机抽取!!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题库中抽取单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D)。 A.《在细雨中呼喊》 B.《兄弟》 C.《许三观卖血记》 D.《活着》 贾平凹以自己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的作品是(C) 。 A.《浮躁》 B.《废都》 C.《秦腔》 D.《商州》 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0。 A.《考验》
A)水心 B.凌叔华 C庐隐 D.张爱玲 阎连科以现代主义色彩书写平中见奇、实中有虚的耙楼山脉的乡村神话主要有(ABD)等。 A.《年月日》 B.《日光流年》 C.《刺猬歌》 D.《坚硬似水》 余华先锋小说的名篇主要有(ABD)等。 A.《河边的错误》 B.《世事如烟》 C.《虚伪的作品》 D.《鲜血梅花》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平时作业3及答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平时作业3及答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3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16.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分析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说出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为什么说赵树理的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3.《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为什么在当时仍然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4.为什么说孙犁的创作变化不是以“建国”或“解放”为界,而是“文革”为界的?5.《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6.简要说明《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的异同。

7.孙犁和周立波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二人的表达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

以《铁木前传》和《山乡巨变》为例简要说明。

8.李月辉与刘雨生都是《山乡巨变》中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9.“亭面糊”与陈先晋都是《山乡巨变》里“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10.《创业史》在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塑造上,有什么经验或教训?11.《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是三个什么样的人?12.《布礼》是怎样表现“革命无悔”的主题的?13.简要说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多重思想意义。

14.简要说明王蒙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布礼》、《蝴蝶》到《杂色》的风格变化。

15.王蒙描写过哪些青年革命者形象和干部形象(各说出两个以上)?他们各自都有些什么特点?16.为什么说80年代以来的革命叙事呈现出了众声喧哗的特色?17.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18.《红灯记》中的“痛说革命家史”一段,讲述的是怎样的“革命家史”?19.举例说明《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20.简要说明《智取威虎山》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的特点。

21.为什么说《车站》在艺术的探索方面比《绝对信号》走得更远?22.同样集中于一个场景的剧作,《天下第一楼》与《茶馆》相比有什么不同?23.《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两个什么样的完全不搭调的故事?作者是怎么安排的?24.“归来诗人”(或称“复出诗人”)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25.“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他们与“朦胧诗”是什么关系?26.北岛为什么会被诗意地比喻为“北方的孤岛”?27.如何理解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28.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共同特点?《平凡的世界》与《人生》相比,又有什么明显的变化?29.简要描述贾平凹《浮躁》、《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精)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精)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16.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三简答题、分析题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说出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为什么说赵树理的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3.《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为什么在当时仍然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4.为什么说孙犁的创作变化不是以“建国”或“解放”为界,而是“文革”为界的?5.《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6.简要说明《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的异同。

7.孙犁和周立波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充满深情厚意,但二人的表达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

以《铁木前传》和《山乡巨变》为例简要说明。

8.李月辉与刘雨生都是《山乡巨变》中先进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9.“亭面糊”与陈先晋都是《山乡巨变》里“中间人物”或“落后人物”的代表,他们有什么不同?10.《创业史》在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的形象塑造上,有什么经验或教训?11.《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是三个什么样的人?12.《布礼》是怎样表现“革命无悔”的主题的?13.简要说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多重思想意义。

14.简要说明王蒙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布礼》、《蝴蝶》到《杂色》的风格变化。

15.王蒙描写过哪些青年革命者形象和干部形象(各说出两个以上)?他们各自都有些什么特点?16.为什么说80年代以来的革命叙事呈现出了众声喧哗的特色?17.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18.《红灯记》中的“痛说革命家史”一段,讲述的是怎样的“革命家史”?19.举例说明《沙家浜》中的阿庆嫂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20.简要说明《智取威虎山》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的特点。

21.为什么说《车站》在艺术的探索方面比《绝对信号》走得更远?22.同样集中于一个场景的剧作,《天下第一楼》与《茶馆》相比有什么不同?23.《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两个什么样的完全不搭调的故事?作者是怎么安排的?24.“归来诗人”(或称“复出诗人”)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25.“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他们与“朦胧诗”是什么关系?26.北岛为什么会被诗意地比喻为“北方的孤岛”?27.如何理解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28.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共同特点?《平凡的世界》与《人生》相比,又有什么明显的变化?29.简要描述贾平凹《浮躁》、《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

30.《古船》对现实生活复杂性的描述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1.为什么说《白鹿原》是将日常的乡村生活场景与宏阔的时代风云水乳交融的典范?32.《檀香刑》以起自山东的义和团运动为背景,描述了占领胶东半岛的德国人在修建胶济铁路时,引发了与当地民众的激烈冲突,地方戏曲“猫腔”艺人孙丙,被迫充当了反抗的头领,因此要遭受县令钱丁、刽子手赵甲施行的名为“檀香刑”的酷刑。

围绕着檀香刑,作品是如何表现他们各自的计划的?33.为什么说王琦瑶似乎就是上海弄堂阶层的灵魂和精神的代言?34.简要说明作家是如何通过王琦瑶的命运展现上海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的。

35.铁凝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什么?36.小说《玫瑰门》中“玫瑰门”有什么隐喻?37.《玫瑰门》是怎样表现司猗纹的心理扭曲的?38.先锋小说先后经历了初创期(1985-1986)与鼎盛期(1987-1988)两个阶段。

请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简要描述其变化过程。

39.以《冈底斯的诱惑》为例,简要说明马原小说形式创新的意义。

40.以《山上的小屋》为例,简要说明残雪小说的基本特征。

41.以《一九八六》为例,简要说明余华小说对五四文学批判国民性的启蒙主题的继承。

42.先锋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哪三种彼此有别又相互融合的创作类型?每种类型说出两位作家及作品。

43.在余华的小说创作中存在着哪三种叙事策略?每种策略各说出一篇小说。

44.什么叫“伤痕文学”?什么叫“反思文学”?什么叫“改革文学”?各说出两位作家及作品。

45.结合“原生态”、“生活流”、“零度情感”等关键词,说明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变化。

46.为什么说方方在新写实小说的阵营中显得相当特别?47.简要说明刘恒与苏童小说“欲望叙事”的异同。

48.简要说明杨朔、秦牧与刘白羽散文的不同特点。

49.简要说明余秋雨散文中“仪式感”的审美特征。

50.简要说明金克木与张中行的散文风格的异同。

51. 简要说明余秋雨与韩少功的散文风格的异同。

52.简要说明金庸在新派武侠小说创作上的文学成就。

53.简要说明《笑傲江湖》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54.为什么说《神雕侠侣》是一部爱情圣典?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

55.《鹿鼎记》和金庸以前的武侠小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56.1966年,梁羽生曾化名“佟硕之”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是如何谈他们两人的不同的?57.简要说明梁羽生武侠小说的主要特点。

58.为什么说《浣花洗剑录》在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具有重要的地位?59.在人物塑造上,金庸、梁羽生和古龙小说主要有什么异同?60.简要说明白先勇的《台北人》和《纽约客》的主要特点。

61.《台北人》是如何表现白先勇的故园离愁的?62.简要说明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的成就和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之分析题要求: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

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茶馆》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它是如何通过三幕相对独立的戏表现“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的?试结合作品主人公王利发的形象塑造加以说明。

2.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是《茶馆》中仅有的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在作品中的作用又是什么?3.《茶馆》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它是如何表现“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的?试结合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这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加以说明。

4.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5.为什么阿庆嫂能够周旋于胡传魁和刁德一之间,见招拆招,滴水不漏?试结合“智斗”一场的具体台词和唱词,分析阿庆嫂的形象。

6.《车站》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新的尝试,在内容上又融入了作家对当时社会问题的什么看法?你是如何评价这部作品的?7.白嘉轩是白鹿村的族长。

既仁义忠厚,又冷酷无情,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复杂性。

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你自己的看法,分析白嘉轩的形象。

8.白嘉轩在村人眼中是白鹿原上“头一个仁义忠厚之人”,笃守农耕为本的传统,修身,齐家,治村,为祈雨忍痛自残,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以德报怨,宽宥仇家。

可是,他却不能容忍黑娃和田小娥这两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结合,利用族长的权力,把他们打入另册,使他们成为村子里的“贱民”。

直至小娥死后,他仍置众人的生死于不顾,掘墓焚骨,继续对小娥加以迫害。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9.教材认为,陈忠实将诸多的故事,都归结到朱先生身上,然而,对人物的偏爱,也产生了负面的作用。

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试通过作品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0.小娥是《白鹿原》中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代表,甚至死后仍遭到迫害。

但在她一生中,却先后爱过三个男人,你如何看待她对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的爱?11.通过《红高粱》讲述的“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的故事,从爱情和战争两个方面说明“红高粱精神”的含义,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从中发掘出的“种的退化”的命题的?12.莫言是否可以确定为本色的、原生态的农民作家?试通过他自身的经历和他与其他乡土作家的比较加以说明。

13.你是如何看待莫言作品中独特的儿童视角和“高密东北乡”?这对于他小说的独特性有多大作用?是否也妨碍了他创作的创新?14.所谓的“马原体”小说,其核心就放逐意义,重视叙述本身。

你认为马原这种侧重形式的实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何意义?15.什么叫“先锋小说”?为什么它在经历了初创期(1985-1986)与鼎盛期(1987-1988)两个阶段后,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16.余华的小说在“暴力化叙事”时期是否也有一个变化过程?试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与《一九八六年》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17.以《一九八六年》为例,说明余华是如何在暴力叙述下实现批判历史的启蒙意图?18.从《一九八六年》到《活着》,余华小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你认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什么叫“新写实小说”?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20.以《烦恼人生》为例,说明池莉的作品不同于许多新写实小说的主要原因。

21.以《烦恼人生》和《塔铺》为例,说明池莉小说与刘震云小说的主要区别。

22.与刘恒、苏童的“欲望叙事”相比,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等“生活流”小说主要有什么变化?23.与苏童的《妻妾成群》等“欲望叙事”相比,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生活流”小说主要有什么变化?24.《手机》和《我叫刘跃进》是否回归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其回归的意义是什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摹拟试题2010年1月说明:本试卷总分为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80%,其余20%为两次平时作业的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___________”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2.《___________》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3.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___________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4.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___________、《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5.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___________的《胆剑篇》等。

6.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