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
用海表温度差重新定义的enso指数的比较

用海表温度差重新定义的enso指数的比较ENSO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是一种全球性的长期气候循环,它可以影响世界各地的气候和天气。
ENSO的指数可用来衡量ENSO的强度,常见的指数有Niño 3.4指数、Niño 4指数和Niño 3指数等。
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使用海表温度差重新定义的ENSO指数的预测价值比以上常见的指数要好。
Niño 3.4指数是一种最常用的ENSO指数,它反映在西线弓海域5°N-5°S、160°-150°W之间的平均海表水温。
在每年12-3月之间,当Niño 3.4指数超过+0.5°C,这就表示着地球温度偏高,此期发生热带太平洋异常性温暖现象,也就是ENSO相关现象出现时,这种情况我们称为El Niño;而当Niño 3.4指数低于-0.5°C,这表示着内半球的温度压力出现,发生热带太平洋异常性寒冷现象,出现该情况的期间,副高增强,对海洋造成稳定的影响,我们称为La Nina。
然而,Niño 3.4指数并不能詳細反映出ENSO的特征,而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海洋表面温度上升,ENSO的强度也会不断增强,但Niño3.4指数只能衡量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因此识别ENSO现象变得更为困难。
近年来,几篇论文发表表明,使用海洋表面温度距平(SSTP)可以更好地衡量ENSO的强度。
例如,200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发现,使用SSTP作为ENSO指数的预测比Niño 3.4指数要强。
SSTP的定义是使用世界海表温度的标准距平值来表示某一海区和其他所有海区的温度之间的差异,因此對算法而言SSTP可以提供一個相對穩定、不受全球变暖影響的衡量標準。
另外,用SSTP而不是普遍使用的El Niño 3.4指数和Niño 4指数,也可以有效提高预测ENSO指数的准确性,可以准确预测ENSO发生时期。
(完整word版)ENSO事件在全球的影响

ENSO事件在全球的影响
ENSO事件指厄尔尼诺(ElNino,也包括与其相反的拉尼娜(LaNina))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这两种现象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被气象学家所,发现,但直至1982—1983年间的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引起全球生态环境的多方面的明显变化,才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注意.
1、ENSO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ENSO事件虽然是发生于赤道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温度和气压的互为高低的现象,但是对于全球各地区的气候却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受ENSO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除了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以及美国的加州等地区以外,还有亚洲的的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澳大利亚北部,此三地区虽然远离赤道东太平洋海域,但是上述热带海洋多雨区在厄尔尼诺年时受气压梯度变化的影响(达尔文为高气压,塔西提为低气压)向东移出原来的地区(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澳大利亚北部),也就是正常的季风雨区受到了干扰。
2、ENSO事件对全球农业的影响
ENSO事件对全球农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大约近10年来,中国南方许多地区几乎每年都出现多场大暴雨,加上大面积的山林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大量雨水在短时间内倾入低地、盆地,造成洪水灾害,千里农田,几天之内变成汪洋一片造成农业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3、ENSO事件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相当大的范围海域内引起表层温度的上升
表层海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硝酸盐)明显变少
渔业生产
珊瑚礁(群体)的大量死亡
多种海鸟的大量死亡
对于森林和林内其他生物的影响。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ENSO)

此图像来自 1997 年 12 月,显示正常的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鲜艳的红颜色 (水温比正 常值温暖) 东太平洋指示厄尔尼诺现象的存在。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aspects of our weather and climate is its variability. This variability ranges from small-scale phenomena such as wind gusts, localiz
海洋表面温度监测沿赤道的四个区域:
•
Niño 1 (80°-90°W and 5°-10°S)
•
Niño 2 (80°-90°W and 0°-5°S)
•
Niño 3 (90°-150°W and 5°N-5°S)
•
这两个图(右)显示此 corrolation。此页最上方的图显示正常厄尔尼诺 3.4 水温的变化。 底部图显示为同一时期的南方涛动指数。当在塔希提岛的压力低于澳大利亚达尔文,厄尔尼 诺 3.4 温度高于正常,厄尔尼诺现象 ENSO 暖事件就发生了 。
Conversely, when the pressure in Tahiti is higher than Darwin, Australia the temperature in Niño 3.4 is lower than normal and La Niña is occurring; the cool episode of ENSO.
全球增暖对ENSO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3Na in l i a eC n e ,C iaMee r lg c l mi i r t n, i ig 1 0 8 t a m t e t o Cl r h n to oo i a Ad n s a i t o Be n 0 0 1 j
to ia t o p e e a d o e n d n miswel i l t e l t O y l s o s r e .W h n t ea o p e i r p c la m s h r n c a y a c l,smu a i f r ai i ENS c cea b e v d g n l sc e h t s h rc m
次表层海水温度变化 ,海表温度 最大振 幅出现在 1 0W 以东 ,与观测 一致 ,表 明模 式可 以较好 反 映热带 地 区大 2。 气、 海洋 的动力 、热力特征 。研究 还 比较 了控制试 验和 C h浓度年增长 1 的瞬时试验 ,结果表 明,在全球变 暖 (
的大环境下 E O事件发 生频 率没有显著变化 , E S NS 但 N O事件强度增大 ,年际变率变大 ; 带太平洋呈现整体增 热 暖趋势 ,表层 温度 尤其是热带 中太平洋地 区温度升 高显著 。敏感性分 析表明 , 年际 E O变 率的振 幅增大的主要 NS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 2期 1
20 0 7年 3
Chn s o r a fAt s h rcS in e ie e J u n lo mo p e i ce c s
Vo . 1 No 2 13 . M a. 2 0 r 07
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动态分析

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动态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ENSO事件(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行研究已成为科学界的重要关注点。
ENSO事件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升高以及大气环流的变化,它会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近年来关于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动态。
ENSO事件是地球最重要的自然气候事件之一,其周期大约为2-7年。
ENSO的发展通常分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两个阶段。
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同时大气环流异常。
而拉尼娜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并伴随相应的大气环流变化。
ENSO的发展阶段和持续时间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通过观测数据和气候模型的研究逐渐揭示了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
研究表明,ENSO事件导致全球大气环流的改变,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例如,在厄尔尼诺事件期间,大部分地区会出现异常增温和降水不足的现象,尤其是赤道附近地区,包括南美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区。
而拉尼娜事件则通常带来异常降温和降水过多的情况,特别是南美洲的东部地区。
ENSO事件也会对全球大气环流产生远距离的效应,如,它与南海季风和太平洋北美地区的降水等有关。
最近的研究表明,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发生变化。
一些科学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行,ENSO事件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
根据气候模型的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厄尔尼诺事件可能会更常发生,并且可能变得更加强烈。
这将导致许多地区的天气极端事件增加,如干旱和洪涝等。
同时,拉尼娜事件也可能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给南美洲和其他地区带来更多的降水。
这种趋势可能会对全球农业产量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除了影响天气和气候,ENSO事件还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表明,ENSO事件可以引起海洋中的物种分布、生物量和营养物质循环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事件可以导致东太平洋上升流减弱,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进而可能影响整个食物链。
ENSO简介[1]
![ENSO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ad69d334af1ffc4ffe47acb4.png)
PPT文档演模板
ENSO简介[1]
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主要指水和热的交换
PPT文档演模板
ENSO简介[1]
PPT文档演模板
ENSO简介[1]
PPT文档演模板
ENSO简介[1]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可以说,如不考虑海洋的存在和发生在海洋 中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模拟不出气候的平均 状态来的。另一方面,海流(洋流)又是在 大气风应力驱动下运动的,海洋和大气在气 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 和相互依存的。
PPT文档演模板
ENSO简介[1]
非洲干旱
澳大利亚干旱
印尼的森林大火
PPT文档演模板
北美的暴雨和洪水 ENSO简介[1]
世界天气、气候异常的三大因子
1997年-1998年由于“天灾”给全世界造成了百多亿 美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和7000多人的死亡。
“老天爷”为何狂躁不安?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由
ENSO简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0/30
ENSO简介[1]
近年来,各类媒体越来越关注这样一 个名词-厄尔尼诺。众多气候现象与灾难 都被归结到厄尔尼诺的肆虐上,例如印尼 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 暴雨、非洲的干旱等等。
厄尔尼诺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PPT文档演模板
ENSO简介[1]
PPT文档演模板
ENSO简介[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海洋的基础背景知识 第二节 ENSO含义 第三节 ENSO形成机制及其对气候 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ENSO简介[1]
第一节 海洋的基本背景知识
一.海洋对大气的重要性 二.海水温度分布的主要特征 三.洋流和信风
PPT文档演模板
ear5尼诺指数

ear5尼诺指数
ENSO (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指的是热带太平洋区域海洋和大气变化的周期性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变动之一。
ENSO主要由两个反向变化的阶段组成:El Niño和La Niña。
其中,El Niño表示太平洋暖化阶段,当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洋温度异常升高时出现;而La Niña表示太平洋降温阶段,当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洋温度异常下降时出现。
ENSO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通过一个指标来衡量,即ENSO指数(ENSO index)。
ENSO指数一般使用某一特定区域的海温和气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
关于ENSO指数中的"ear5",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无法判断具体指的是什么含义。
可能是一个特定研究或者数据集中使用的名称,但目前没有相关的明确信息可供参考。
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或者明确指出所指的具体内容,以便提供更准确的解答。
ENSO

一、ENSO环流与NINO分区,SOI、MEI指数简介长期气候数据分析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在年际尺度上具有显著的2~7年周期,赤道西太平洋和中东太平洋的表层海温距平(SSTA)往往呈现反相关的状态,相关系数极高。
由于巨大的海水热容量,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往往会对全球气候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过程主要是通过海温与赤道太平洋的Walker环流交互完成。
赤道Walker环流一般意义上是指赤道太平洋对流层内的纬向环流,由于一般来说赤道西太平洋总是暖区而东太平洋相对较冷,所以Walker环流一般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存在上升支,而中东太平洋区为下沉支,对应的纬向低空有东风,高空有西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环流圈,这里所谓的正指从南极向北极看的话,环流为顺时针。
而更宽泛意义上的Walker 环流还应该包括中东太平洋下沉与墨西哥湾区上升构成的逆环流、北大西洋上的正环流,以及印度洋上的季风环流,这种更宽泛意义上的Walker也叫对流层赤道纬向环流。
在本文中,Walker环流仅指代对流层赤道太平洋环流,而赤道纬向环流指对流层赤道纬向环流。
需要指出的是,赤道纬向环流只是由于年平均赤道地区局地加热率的不同而产生的垂直环流,并不是说赤道太平洋高空就一定是西风,而赤道中东太平洋就一定有下沉气流——虽然常常如此。
在赤道太平洋上,对应于Walker的西升东降,西太平洋地区近地面具有一个显著的低压,而中东太平洋下沉区则是高压,西侧的低压一般常用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的海平面气压代表(Pd),而东侧的高压则用塔西提岛或复活节岛的海平面气压代表(Pt),两者的差就定义为南方涛动指数(SOI=Pt-Pb),或者是其中一个关键步骤(譬如再把它转换为标准化距平)。
在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海温场的暖水急剧向东堆积,造成中东太平洋地区表层水温异常偏暖而西太平洋则偏冷。
随着东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变暖,海面附近的空气受热抬升减弱这里原来的下沉气流,对应的西太平洋地区则出现异常的下沉气流减弱Walker上升支,这个过程就叫做Elnino(圣婴)事件,反过来当西太平洋偏暖而东太平洋偏冷时就是Lanina(反圣婴/圣女)事件。
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教程

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教程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指热带太平洋区域发生的一种自然气候现象。
它以几年为周期,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为您介绍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以及相关教程。
一、ENSO事件简介ENSO事件是指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两种反向气候现象的交替出现。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升高,而拉尼娜则是太平洋东部海温异常降低。
这两种现象引起了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大气和海洋变化,进而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二、ENSO事件对气候的影响1.大气循环变化ENSO事件会改变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大气环流。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热带太平洋上空的风向发生逆转,对流增强,而拉尼娜事件则相反。
这种大气环流变化会导致全球气候格局发生相应变化。
2.降水分布变化ENSO事件会对全球不同地区的降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热带太平洋上部的海洋温暖会诱发大量降水,导致南美、非洲东部和印度等地区出现异常降水。
而拉尼娜事件则相反,这些地区会出现干旱。
另外,ENSO事件还会引起亚洲夏季风、北美降水和澳大利亚降水的变化。
3.风暴活动变化ENSO事件对全球的风暴活动也产生影响。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热带太平洋风暴活动频繁,尤其是东太平洋地区。
而拉尼娜事件则会导致风暴活动减少。
4.温度异常ENSO事件还对全球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而拉尼娜事件则相反。
三、如何预测ENSO事件准确预测ENSO事件对气候研究和气候变化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常用的ENSO事件预测方法:1.传统气候模式通过运行大气和海洋模式,结合当前的观测数据,以及历史ENSO 事件的统计分析,来进行长期的预测。
2.统计方法通过对ENSO事件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与ENSO事件相关的气候指标,以此为基础进行预测。
3.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输入大量的观测数据和历史ENSO事件的数据,来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短期和中期的预测。
近百年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

近百年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龚道溢王绍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100871)摘要首先利用Nino C区海温、Nino3区海温及两个不同的SOI序列,建立了1867年春到1998年春期间的ENSO指数序列。
近百年来ENSO对热带、热带外地区年际尺度的温度变化有显著影响,热带地区温度变化滞后ENSO约1个季,热带外地区滞后约2~3个季。
ENSO能解释同期全球年平均温度方差的14%~16%左右;如果考虑ENSO对温度影响的滞后特征,则能解释的部分提高到20.6%。
ENSO对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对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变化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率贡献不大。
关键词全球温度 ENSO1 前言在全球气候系统中,ENSO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很早人们就注意到ENSO对许多区域、半球或全球平均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2]。
不过,以往分析ENSO对温度的影响往往限制在某些季节,如对冬季气温,而且更偏重于考虑特定的区域[3~4]。
近来对ENSO对半球及全球行星尺度温度的可能影响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因为人们认识到,近百年来观测到的全球温度变化中既包含了气候的自然变化,也有人类活动等外部因子的影响,研究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化的贡献有多大对于我们正确估计和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趋势有重要的意义[5]。
Diaz[6]发现卫星观测的全球月平均对流层下层温度(MSU-2)距平的EOF1的时间系数反映的是ENSO,而其对全球对流层下层温度场的方差解释率是15.1%。
而且,MSU-2的对流层下层温度与ENSO的关系还表现出一定的纬度间的差别:ENSO信号在20︒S-20︒N平均温度序列中最为突出,而且其变化还有3个月左右的滞后,而对于20︒N-90︒N及20︒S-90︒S 地区平均温度,ENSO信号并不明显,就全球平均来看,ENSO信号也比较明显,Yulaeva和Wallace[7]认为这主要是热带地区面积过大造成的。
海洋尼诺指数

海洋尼诺指数海洋尼诺指数(ENSO)是指描述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变化和大气环流相互作用的指标。
它是以赤道东太平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作为依据,通过观测和分析全球海洋和大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来判断和预测全球气候的变化。
海洋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例如季风、降水量和风暴等。
而海洋尼诺指数则是衡量海洋尼诺现象的指标之一。
海洋尼诺指数的计算是通过对赤道东太平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
这一区域的温度异常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重要指标。
根据历史数据和数学模型,科学家可以预测未来的海洋尼诺现象和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海洋尼诺现象的周期大约为2到7年左右,具体的变化幅度和持续时间会因年份和具体地区而有所不同。
在一个典型的海洋尼诺周期中,首先出现暖事件,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暖事件逐渐发展成为正常事件,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接近正常水平。
最后,可能出现冷事件,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降低。
海洋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引起全球大气环流的改变,从而导致气候异常现象的发生。
在海洋尼诺事件发生的年份,全球各地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天气现象,例如洪涝、干旱、风暴和气温异常等。
因此,对海洋尼诺指数的研究和预测对于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总结起来,海洋尼诺指数是描述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变化和大气环流相互作用的指标。
它通过观测和分析全球海洋和大气系统的相互作用,可以判断和预测全球气候的变化。
海洋尼诺现象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因此研究和预测海洋尼诺指数对于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

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在过去的近百年里,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及其强度一直是气象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ENSO是指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全球性气候现象,它的产生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下面将通过对近百年来ENSO事件及其强度的探讨,来了解这一现象的演变和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 ENSO事件的定义和原因ENSO事件指的是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洋和大气系统相互作用所引发的一系列气候变化,主要包括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两种现象。
厄尔尼诺事件指的是太平洋赤道东部海域海表温度偏暖的现象,而拉尼娜则指的是海表温度偏冷的现象。
这种相互转变的现象是由太平洋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异常的风场和海洋表层温度的变化所导致的。
2. 近百年来ENSO事件的强度变化近百年来,ENSO事件的强度存在一定的变化。
根据历史记录和科学研究,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不同。
有些年份出现了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而有些年份则更加强调拉尼娜现象。
这种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海洋环流、气候系统相互作用的变化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等。
3. 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ENSO事件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如降水分布的改变、气温的异常变化和风暴活动的增加等。
这些异常现象会对农业生产、水资源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全球某些地区的干旱,而拉尼娜事件则可能引起洪水和风暴。
4. 近年来ENSO事件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ENSO事件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
通过气候模型的模拟和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ENSO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减灾和农业生产等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同时,对于ENSO事件背后的物理机制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突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简称ENSO指数)是用来衡量厄尔尼诺现象和其相反现象——拉尼娜现象的指标。
它反映了东太平洋海温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变化,是气候研究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1. ENSO指数的概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指数是根据东太平洋地区海温的变化来计算得出的。
它通过比较区域的海温与长期平均水平的差异来判断当前气候状态。
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的热带水会向东流动,形成所谓的热带东太平洋反赤道赤道流。
然而,在ENSO事件中,这种流动会发生变化,导致海温异常升高或降低。
2. 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是ENSO指数值为正的情况下发生的。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东太平洋的暖水向东移动,导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温上升。
这种现象对全球气候有着重大的影响。
具体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以下影响:- 气温变化:厄尔尼诺事件通常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特别是在赤道附近地区。
这可能引发气候灾难,如干旱、洪水和飓风等。
- 降水模式变化:厄尔尼诺现象会改变全球的降水分布。
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会经历异常的降雨。
- 生态系统影响:水温的变化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一些物种可能会面临生存挑战,而其他物种则可能会受益于温暖的海水。
3. 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是ENSO指数值为负的情况下发生的。
在拉尼娜事件中,东太平洋的冷水向西流动,导致近赤道海温下降。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主要影响包括:- 气温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不同,拉尼娜事件通常会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这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异常寒冷的冬季和较低的夏季温度。
- 降水模式变化:拉尼娜现象会改变全球的降水分布格局。
有些地区可能会经历干旱,而其他地区则可能会面临异常的降雨。
- 生态系统影响:冷水对海洋生态系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某些海洋生物可能会遇到生存挑战,而其他物种则可能会因为更冷的水温而受益。
enso指数强弱的划分厄尔尼诺现象

enso指数强弱的划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并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自然现象。
而enso指数是对厄尔尼诺现象强度的一种度量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enso指数的划分方法以及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关系。
一、enso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enso指数是对厄尔尼诺现象强度的量化指标,通常使用年平均海温作为计算基础。
enso指数的计算涉及到太平洋温度异常和正常年份平均温度的比较。
例如,在厄尔尼诺年份中,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洋表面温度较正常年份高出一定的阈值,则说明enso指数的数值较高。
二、enso指数的划分标准根据enso指数的数值范围,可以将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强厄尔尼诺:当enso指数大于特定数值,通常为1.5,可以判断为强厄尔尼诺。
在这种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异常海温会达到较高的水平,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相对较大。
2. 中等厄尔尼诺:当enso指数在特定范围内,通常为1.0至1.5之间,可以判断为中等厄尔尼诺。
这种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异常较弱,但仍能对全球气候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 弱厄尔尼诺:当enso指数小于特定数值,通常为1.0,可以判断为弱厄尔尼诺。
在这种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温异常较为微弱,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enso指数的划分标准并非绝对固定,不同研究机构和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定方法。
然而,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划分方法一般是以给定的数值范围为准。
三、enso指数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enso指数是对厄尔尼诺现象强度的一种度量标准,通过enso指数的数值可以了解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具体强弱程度。
enso指数较高时,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较大,相应地,太平洋地区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幅度也会较大;enso指数较低时,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较弱,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幅度也较小。
总的来说,enso指数的数值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enso指数较高时,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也较大。
enso指数 ec

enso指数 ec
Enso指数是指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指数的简称。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一种地球气候系
统的大规模变动,主要表现为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厄尔尼诺事件)或异常降低(拉尼娜事件)。
Enso指数是用来描
述这种气候现象的指标,通常是通过测量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
的变化来进行计算。
Enso指数的变化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和天气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全球范围内可能会出现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洪灾和飓风等。
而在拉尼娜事件发生时,也会对全球
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影响,但影响的具体表现可能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
Enso指数的变化对于农业、渔业、水资源管理、能源需求和自
然灾害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科学家们对Enso现
象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Enso事件对全球
气候的影响。
总的来说,Enso指数是描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的重要指
标,对全球气候和天气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某些enso指数的比较

某些enso指数的比较
赤道海温指数(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是对极大的海温和气压变化的度量,它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可能对亚洲的气候、水域、土壤特征和生物系统有深远的影响。
ENSO有两种指数,分别为潜在指数(PONI)和热量调制指数(HDI)。
HDI 用来追踪赤道太平洋上的较大温度变化,为ENSO回归和对全球气候影响做准备。
潜在指数(PONI)可以追踪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PONI指数在信息收集上相对容易,其结果也更容易被气象学家和研究者理解。
HDI指出ENSO气候事件的发展,它反应了强烈的热量调制的季节性变化,可以用来检测南方涛动过程中大范围区域的温异常变化(赤道太平洋)。
HDI与PONI有很大不同,可提供从初期发展阶段到达到最大强度的信息,最终帮助气象学家预测ENSO发展的过程。
地质和气候事件的发展,往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PONI指数的优势在于它确定了ENSO事件发生的位置,但如果要做出准确的预测,还需要更详细的报告和分析。
而HDI指数提供了ENSO事件的时间演变和未来趋势预测,可获得更为准确的事件报告,并使气象学家能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总之,ENSO有两种指数,分别是潜在指数(PONI)和热量调制指数(HDI)。
PONI指数可以帮助确定ENSO事件发生的位置,HDI指数提供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的预测。
双指数协同使用,可提高对赤道海温指数的预测准确度,从而更好地准备亚洲的气候变化。
地质学知识:海洋变异规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地质学知识:海洋变异规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上大约75%的表面被海洋覆盖。
海洋不仅是人类的重要资源,也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
海洋与大气紧密相连,其中的相互作用能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
近年来,海洋变异规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成为了地质学家和气象学家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讨论这一话题,主要围绕海洋变异规律、海洋环流变化、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海洋变异规律地球上的海洋变异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包括了许多周期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ENSO(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和“PDO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两个变异模式。
1.ENSOENSO是南太平洋季风和中西太平洋季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种海洋-大气变异现象。
ENSO通常被定义为海洋表面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其影响范围不仅仅限于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它常常会产生持续几个月到几年的影响。
ENSO主要是由于热带太平洋东部海表面温度异常的变化所导致的。
正常情况下,这一区域的表面海水温度相对较低,但当太平洋中央和东部海域的温度异常升高时,就会导致ENSO 现象的发生。
2.PDOPDO是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的一种表现,是太平洋海温在长时间范围内的周期性变化。
PDO的正常状态是指北太平洋中部较热巴伦支海流,而太平洋北部较冷白令海流的变异。
PDO变化主要是由“海啸泵”效应所引起的,其对气候变化有着长期的影响。
二、海洋环流变化海洋环流是海水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运动,其分布在不同海域和深度都有所不同。
海洋环流通过长时间的演化而形成了季节性和年际性的变化规律。
海洋环流变化以PDO和ENSO为代表,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1.PDO的影响PDO的变化通常持续数十年,而其中一种显著的变化就是北太平洋北极振荡的变异。
此时北极圈上方的低气压系统会向南扩张,进而影响到北半球的许多地区,如亚洲的干旱、美国的极端气候等。
ENSO

一、ENSO环流与NINO分区,SOI、MEI指数简介长期气候数据分析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在年际尺度上具有显著的2~7年周期,赤道西太平洋和中东太平洋的表层海温距平(SSTA)往往呈现反相关的状态,相关系数极高。
由于巨大的海水热容量,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往往会对全球气候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过程主要是通过海温与赤道太平洋的Walker环流交互完成。
赤道Walker环流一般意义上是指赤道太平洋对流层内的纬向环流,由于一般来说赤道西太平洋总是暖区而东太平洋相对较冷,所以Walker环流一般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存在上升支,而中东太平洋区为下沉支,对应的纬向低空有东风,高空有西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环流圈,这里所谓的正指从南极向北极看的话,环流为顺时针。
而更宽泛意义上的Walker 环流还应该包括中东太平洋下沉与墨西哥湾区上升构成的逆环流、北大西洋上的正环流,以及印度洋上的季风环流,这种更宽泛意义上的Walker也叫对流层赤道纬向环流。
在本文中,Walker环流仅指代对流层赤道太平洋环流,而赤道纬向环流指对流层赤道纬向环流。
需要指出的是,赤道纬向环流只是由于年平均赤道地区局地加热率的不同而产生的垂直环流,并不是说赤道太平洋高空就一定是西风,而赤道中东太平洋就一定有下沉气流——虽然常常如此。
在赤道太平洋上,对应于Walker的西升东降,西太平洋地区近地面具有一个显著的低压,而中东太平洋下沉区则是高压,西侧的低压一般常用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的海平面气压代表(Pd),而东侧的高压则用塔西提岛或复活节岛的海平面气压代表(Pt),两者的差就定义为南方涛动指数(SOI=Pt-Pb),或者是其中一个关键步骤(譬如再把它转换为标准化距平)。
在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海温场的暖水急剧向东堆积,造成中东太平洋地区表层水温异常偏暖而西太平洋则偏冷。
随着东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变暖,海面附近的空气受热抬升减弱这里原来的下沉气流,对应的西太平洋地区则出现异常的下沉气流减弱Walker上升支,这个过程就叫做Elnino(圣婴)事件,反过来当西太平洋偏暖而东太平洋偏冷时就是Lanina(反圣婴/圣女)事件。
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

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引起了广泛关注。
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是一种与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变化相关的气候现象,主要由El Niño和La Niña两种状态组成。
本文将回顾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并探讨其强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一、ENSO事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ENSO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其中最为显著的事件是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El Niño,以及1988-1989年和1998-1999年的La Niña。
这些事件引起了全球各地的极端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和风暴等。
近年来,ENSO事件的频率似乎有所增加,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二、ENSO强度ENSO事件的强度通常用太平洋海温的正负偏差来衡量。
正常情况下,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与太平洋西部海面温度存在差异,形成所谓的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发生El Niño或La Niña事件。
强度的测量通常采用气候指数,如NINO3.4指数,它衡量了太平洋东部海温与全球平均海温之间的差异。
近百年来,ENSO事件的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波动。
大多数事件的强度在中等到弱之间,但也有少数事件达到了极强的水平。
根据历史记录,1982-1983年的El Niño事件被认为是近百年来最为强烈的事件之一,太平洋东部的海温上升了超过2摄氏度。
同样,在1997-1998年的El Niño事件中,太平洋东部的海温上升了约1.8摄氏度。
这些事件的强度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平,并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ENSO对全球气候的影响ENSO事件的强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变的。
El Niño事件通常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变暖,导致一些地区的干旱和风暴增加。
而La Niña事件则相反,会导致一些地区的降雨增加和风暴减少。
enso指数强弱的划分厄尔尼诺现象

enso指数强弱的划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上一团暖水沿东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天气现象。
Enso(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指数作为衡量厄尔尼诺现象强弱的标准,对于气象预测和自然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讨论Enso指数的划分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1. Enso指数的定义Enso指数是根据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温和大气压力的变化而计算得出的,它主要由两个分量组成:海温指数(SST)和大气指数(SOI)。
海温指数衡量海洋表面温度与长期平均海温之间的差异,而大气指数则测量东太平洋与西太平洋地区的气压之间的差异。
这两个指数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弱程度和发展趋势。
2. Enso指数的分级根据Enso指数的数值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级别。
常用的分级方式包括正常状态(Enso指数在-0.5至0.5之间)、弱厄尔尼诺(Enso指数在0.5至1.0之间)、中厄尔尼诺(Enso指数在1.0至1.5之间)和强厄尔尼诺(Enso指数大于1.5)。
这些级别的划分基于历史观测和研究,帮助气象学家和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厄尔尼诺现象。
3. Enso指数的含义Enso指数的数值反映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和发展趋势。
当Enso指数为正值时,说明太平洋东部海温较平均值偏暖,气压较低,表明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发展。
相反,当Enso指数为负值时,说明太平洋东部海温较平均值偏冷,气压较高,表明存在拉尼娜现象。
Enso指数的数值变化对全球气候模式和各地区的降水分布等气象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4.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重大影响。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某些地区的降水模式改变,可能引发洪涝、干旱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
此外,由于海洋温度异常,渔业资源也可能受到威胁,从而影响渔业经济和粮食安全。
5. Enso指数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Enso指数的准确划分可以为气象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百年全球温度变化中的ENSO分量*龚道溢王绍武(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100871)摘要首先利用Nino C区海温、Nino3区海温及两个不同的SOI序列,建立了1867年春到1998年春期间的ENSO指数序列。
近百年来ENSO对热带、热带外地区年际尺度的温度变化有显著影响,热带地区温度变化滞后ENSO约1个季,热带外地区滞后约2~3个季。
ENSO 能解释同期全球年平均温度方差的14%~16%左右;如果考虑ENSO对温度影响的滞后特征,则能解释的部分提高到20.6%。
ENSO对温度的影响主要是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对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变化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率贡献不大。
关键词全球温度ENSO1 前言在全球气候系统中,ENSO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很早人们就注意到ENSO对许多区域、半球或全球平均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2]。
不过,以往分析ENSO对温度的影响往往限制在某些季节,如对冬季气温,而且更偏重于考虑特定的区域[3~4]。
近来对ENSO对半球及全球行星尺度温度的可能影响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因为人们认识到,近百年来观测到的全球温度变化中既包含了气候的自然变化,也有人类活动等外部因子的影响,研究气候系统的自然变化的贡献有多大对于我们正确估计和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趋势有重要的意义[5]。
Diaz[6]发现卫星观测的全球月平均对流层下层温度(MSU-2)距平的EOF1的时间系数反映的是ENSO,而其对全球对流层下层温度场的方差解释率是15.1%。
而且,MSU-2的对流层下层温度与ENSO的关系还表现出一定的纬度间的差别:ENSO信号在20︒S-20︒N平均温度序列中最为突出,而且其变化还有3个月左右的滞后,而对于20︒N-90︒N及20︒S-90︒S 地区平均温度,ENSO信号并不明显,就全球平均来看,ENSO信号也比较明显,Yulaeva和Wallace[7]认为这主要是热带地区面积过大造成的。
但是,卫星反演温度资料仅仅是近20多年的长度,ENSO事件少。
利用60多年的实际地面气温观测资料,Hurrell[8]研究了南方涛动等因子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影响。
发现南方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两者可以解释20︒N~90︒N冬季平均温度方差的44%,排除北大西洋涛动而计算冬季平均温度与南方涛动指数的偏相关,则偏相关系数也可达-0.43,如果再刨去北太平洋涛动的影响,则南方涛动对20︒N~90︒N冬季平均温度方差的贡献约在16%左右。
本文将在季分辨率基础上,利用1880年以来一百多年的ENSO和全球温度资料,对ENSO 对各季节热带、热带外地区及半球和全球平均温度影响的特点等进行分析。
2 ENSO指数研究ENSO与温度的关系需要相应的ENSO指标,以往人们多用南方涛动指数(SOI)或Nino区海表温度(SST)来表示ENSO的强弱。
这样做可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南方涛动指数本质上反映的是热带大气的状况,而Nino区海温反映的是赤道太平洋某些区域的海洋环境变化,二者的持续性、变率等特性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仅仅根据某一方来判定El*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与全球气候变率研究”(编号:49635190)及博士后基金资助.第一作者简介: 龚道溢,男,1969年1月生,博士后,从事气候变化及影响和全球变化研究.Nino或La Nina事件结果会有所不同。
当然,一般情况下,海温与SOI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如果单独使用海温或SOI,也的确能较好地反映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的状态。
但是,有很多时候Nino区SST与SOI的变化并不一致,如1946年Nino区SST都为负距平,但同时SOI也是负距平,1984年及1985年SST为明显负距平,但SOI也是负距平,这反映了大气与海洋状况的不协调,如Trenberth和Hoar[9]就曾指出许多高频或局地因素会对Tahiti和Darwin气压产生影响,所以有时SOI的变化并不真正反映大尺度的现象。
因此,这二者并不能彼此代替,据计算,两者的季平均值只能彼此说明约42%的方差[10]。
所以,如果仅仅只用Nino区SST或者只用SOI,并不能很好代表ENSO这一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的变化特征。
另一方面,不管是SOI还是Nino区SST,早期的记录或多或少有缺失,一些作者用各种方法进行了插补,其代表性和可靠性都不如近期的完整观测资料。
所以,如果综合考虑SST和SOI,能更为真实地反映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的状态,降低单独使用某一种资料可能带来的误差。
建立ENSO综合指数所使用的SST和SOI资料包括4种。
第一是Nino3区SST序列,这是目前最为系统的海面温度序列。
资料来源见Kaplan等[11]及Cane等[12]。
序列开始于1856年春、到1991年秋,从1991年冬开始用CPC(美国气候预测中心)的资料续补。
第二是NinoC区SST序列[13],序列开始于1867年夏,到1987年冬。
王绍武与石伟[10]曾根据COADS 资料,也建立了1854年以来Nino C区的SST序列。
因此,可以对Angell序列中的缺测作补充,剔除Angell序列中的明显错误。
王绍武与石伟的序列到1989年冬为止。
以后的资料用国家气候中心的SST资料续补。
第三是Jones 等的SOI序列,资料来源见Allan等[14]、Ropelewski 与Jones[15]。
序列从1866年春开始,到1997年秋。
1997年冬及1998年春用CPC 资料续补。
第四是石伟与王绍武的SOI序列。
根据与Jones大体相同的资料来源,但早期用了不同的站插补,使序列向前延长到1856年冬[16]。
这个序列采用了CPC的最新规定,对塔希提与达尔文两个站的气压先分别标准化,然后对其差值再作标准化。
同时采用对全年统一标准化而不是分月标准化,所以1989年后就直接用CPC每月公报的资料续补。
将这4个序列中为月的原始资料都处理为季平均,再把这四个季平均序列分别标准化,然后再取平均,就得到一个序列即ENSO指数序列。
在相加时取-SOI,这样当SST为正,SOI 为负时指数高。
SST为负,SOI为正时指数低,见图1。
根据这个ENSO指数序列,也可以对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和强度进行确认[17],从1867年春到1998年春,共有32次暖事件(正SST、负SOI)及32次冷事件(负SST、正SOI),其中最强的暖事件是1997/1998年的这次,季平均ENSO指数达到2.21,其次为1982/1983年为2.02,其余各次暖事件的ENSO 指数均在2.0以下。
最强的冷事件是1915/1917年这次,ENSO指数为-1.40,其次为1975年及1988/1989年,分别为-1.31及-1.27。
图1 ENSO指数序列(阴影为暖事件,涂黑部分代表冷事件)Fig.1 ENSO index from 1867 (warm events shaded, cold events shown in black.)3 全球温度变化与ENSO分析使用的温度资料为Jones 等整编和发表的全球范围月平均陆地气温和表层海温混合温度距平数据集,5︒⨯5︒经纬度格点,资料最早从1856年开始[18],最近续补到了1997年[19]。
分析之前,统一将各点温度也都处理成季平均值,考虑到早期缺失较多,分析中只用1880年以来资料。
首先,从全球平均来看(取80︒N~60︒S 范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93%,计算时取面积加权平均,下同),1880-1997年,全球季平均温度与季ENSO 指数的相关系数r =0.38,温度落后ENSO 指数一个季的相关系数最大,达0.41,即近百年来全球季平均温度方差的14%-16%左右可以由ENSO 来解释。
当然,温度的变化不仅有突出的年际变化,而且还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长期趋势。
而ENSO 指数的功率谱分析表明,主要是2-7年左右的准周期变化。
所以为了检测温度中的这种ENSO 高频部分信号,分别对温度和ENSO 指数做带通滤波处理,将包括从准两年振荡到7年左右周期的部分保留下来。
滤波后的高频部分两者的同时相关系数达到了0.58,而且是温度落后ENSO 指数2个季相关最大,提高到了0.77,见图2。
图2 全球平均温度与ENSO 指数的交叉相关系数(实线为根据原始数据计算,虚线为带通滤波后计算结果)Fig.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mean temperature and the ENSO index calculated by using ofthe original (shown in solid line) and the filtered data (shown in dotted line).表1 温度与ENSO 指数间相关系数Table 1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ENSO index.原始序列值带通滤波序列值 r 0 r max lagr 0 r max lag 80︒N ~20︒N 0.15 0.17 3-0.05 0.25 3 20︒N ~20︒S 0.630.68 10.77 0.90 1 -12-10-8-6-4-2024681012-0.8-0.40.00.40.8ζȳ¬Ç° ζÈÂäºó / ¼¾Êý20︒S ~60︒S0.18 0.19 2 0.12 0.23 2 80︒N ~0︒0.32 0.34 1 0.45 0.66 2 0︒~60︒S0.41 0.43 1 0.63 0.76 1 80︒N ~60︒S0.38 0.41 1 0.58 0.77 2 r 0为同时相关, r max 为最大落后相关, lag 为最大相关出现时温度滞后ENSO 的季数其次,热带地区与热带外地区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
从表1中可以发现,ENSO 指数与热带地区(20︒N~20︒S )温度相关系数最高,原始序列同期相关达0.63,而热带外地区则仅为0.15和0.18。
从最大相关的滞后时间看,热带地区温度落后ENSO 变化1个季,而热带外地区则落后2~3个季。
在2~7年周期段上,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温度与ENSO 指数的相关从同时的-0.05到落后3个季的0.23,提高非常明显。
99%信度水平下的相关检验阈值在0.11左右,所以ENSO 对热带、热带外地区、半球及全球温度的影响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