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下肢局解

合集下载

下肢局解(后)

下肢局解(后)
局部解剖学
下肢(后面)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下肢(后)
切皮、翻皮
下肢(后)
一、臀区
臀区、股后区
浅筋膜结构 臀上皮神经
臀中皮神经
臀下皮神经 股后皮神经
臀区、股后区和腘窝:尸位和皮肤
切口
臀区、股后区
阔筋膜张肌
与 髂胫束
(髋肌前群)
下肢(后)
一、臀区
臀区肌肉
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上孖肌 闭孔内肌 下孖肌 股方肌
内容
胫神经、腘静脉、动脉
下肢(后)
三、腘窝
膝关节动脉网
膝上内侧动脉 膝上外侧动脉 膝下内侧动脉 膝下外侧动脉 膝中动脉
下肢(后)
四、小腿后区
浅筋膜结构
小隐静脉 腓肠外侧皮神经 腓肠内侧皮神经 腓神经交通支 腓肠神经
下肢(后)
四、小腿后区
肌肉
浅群 腓肠肌 比目鱼肌 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 ▲长屈肌
深群
下肢(后)
四、小腿后区
深层结构
胫后动脉 腓动脉 胫神经
胫前动脉
下肢(后)
四、小腿后区
踝管
内踝后下方 由屈肌支持带与距骨、跟骨围成
4个骨纤维管道
(由前向后)
胫骨后肌腱和腱鞘 趾长屈肌腱和腱鞘
胫后血管、胫神经
▲长屈肌腱和腱鞘
下肢(后)
坐骨神经的走行与分支
一、臀区
臀区结构
坐骨小孔 阴部内动脉、静脉
阴部神经
下肢(后)
二、股后区
股后区的肌肉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臀区、股后区和腘窝:尸位和皮肤
切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肢(后)

下肢的局解

下肢的局解

下肢的局解
下肢的局部解剖
腘窝 popliteal fossa 呈菱形,位于膝后 构成: 上内界:半腱肌、半膜肌 上外界:股二头肌肌腱 下内界:腓长肌内侧头 下外界:腓长肌外侧头 底:股骨腘平面 顶:腘筋膜
下肢的局部解剖
腘窝 popliteal fossa 内容: 中间部由浅入深为: 胫神经 腘静脉 腘动脉 外上缘:腓总神经 血管周围有腘深淋巴结
下肢的局部解剖
股管:femoral canal 为股鞘内侧份潜在性间隙 股管的上口称股环: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疏韧带 内界:腔隙韧带 外界:股静脉及纤维隔 管的下端为盲端,对卵圆窝 当腹内压增高时,腹盆腔脏 器可经股环至股管而形成 股疝
下肢的局部解剖
收肌管adductor canal 又称Hunter管 1 构成: 前内侧壁:缝匠肌 及大收肌腱板 前外侧壁:股内侧肌 后壁:长收肌与大收肌 上口:股三角尖端 下口:收肌管裂孔通腘窝 2 内容:由前向后 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下肢重要血管神ຫໍສະໝຸດ 束的走行特点及分布股前、内侧区
1.股动、静脉与股神经: 从外至内为: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股三角内下行至股三角尖穿 入收肌管 分布:股前区。
下肢重要血管神经束的走行特点及分布
股前、内侧区
2、闭孔动、静脉与闭孔神经 经闭膜管穿出至短收肌 的浅、深面。 分布:内收肌群
下肢重要血管神经束的走行特点及分布
下肢的局部解剖 臀部
境界 上:髂嵴 下:臀沟 内侧:骶、尾骨外侧缘 外侧:髂前上棘至大转 子间的连线
下肢的局部解剖 臀部
浅层结构 皮神经: 臀上皮神经 L1-3的后支 臀下皮神经 股后皮神经的分支 臀内侧皮神经 S1-3的后支
下肢的局部解剖 臀部

下肢局解

下肢局解

股外侧肌
股骨粗线内侧唇 股神经与闭孔神经 (L2~4) 内收、外旋、微 内收、外旋、 屈髋关节 闭孔神经(L2~3) 闭孔神经( (大收肌的坐骨部为 坐骨神经的内侧支支 配)
耻骨肌
耻骨梳附近 耻骨肌前面、耻骨 耻骨肌前面、 结节下方 耻骨体与耻骨支
股骨体耻骨肌线 股骨粗线内侧唇中 1/3部 部 股骨粗线内侧唇上 1/3部 部 股骨粗线内侧唇上 2/3部、收肌结节 部 内收、 内收、微屈髋关 节 内收髋关节、 内收髋关节、内 旋膝关节 屈膝关节、 屈膝关节、伸髋 关节, 关节,并使小腿 微外旋
• (1)臀上神经 为骶丛的分支,分为上、 ) 下2支,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后部。 • (2)臀上动脉、静脉 )臀上动脉、
2.通过梨状肌下孔的结构 .
• (1)坐骨神经 由梨状肌下孔穿出盆腔至臀大肌 ) 深面,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中点稍内侧(临 床上常将此处作为坐骨神经压痛点的检查部位) 垂直下降入股后区。在臀区肌注射时,应在臀区 的外上1/4处进针,以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 (2)股后皮神经 )股后皮神经为骶丛的分支 • (3)臀下神经 臀下动脉、静脉 臀下动脉、 )臀下神经和臀下动脉 • (4)阴部内动、静脉 )阴部内动、静脉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前 干,阴部神经起自骶丛,阴部内静脉注入髂内静 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穿梨状肌下孔出 盆腔,绕坐骨棘,穿坐骨小孔入坐骨肛门窝。
紧张阔筋膜并屈和 外展髋关节 臀上神经( 臀上神经(L4~S1)
臀中肌
髂骨翼外面
股骨大转子
主要外展髋关节
梨状肌
骶骨盆面、 骶骨盆面、第2~4骶前 孔外侧
股骨大转子
外展、 外展、外旋髋关节
梨状肌神经( 梨状肌神经(S1、2)

下肢局解

下肢局解
33
髋关节动脉网 :
以 “ 臀部十 字吻合”为重要 位于臀大肌深面
34
组成: 组成: 两侧为旋股内、 ① 两侧为旋股内 、 外侧 动脉的分支; 动脉的分支; ②上部为臀上、下动脉 上部为臀上、 的分支; 的分支; ③下部为第一穿动脉。
35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手术结扎一侧 的髂内动脉 , 通过 此动脉吻合建立侧 支循环 , 血液仍可 到达髂内动脉的分 布区。 布区。
17
• 2、小隐静脉 小隐静脉: 小隐静脉 • 位置: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端,经过 外踝后方、小腿后面中线,在腘窝处 穿深筋膜注入腘V。 • 伴行结构:小腿上段 腓肠内侧皮N 小腿下段 腓肠N
• (二)皮神经
• 1、臀部:臀上皮神经(L1-3) 臀中皮神经(S1-3) 臀下皮神经
18
• 2、大腿 • (1)股外侧皮神经 • (2)股前皮神经 • 股中间皮神经内侧支 外侧支 • 股内侧皮神经前支 后支 • (3)股后皮神经 • 3、小腿和足部: • (1)隐神经 • (2)腓浅神经皮支: • 足背内侧皮神经内、外侧支 • 足背中间皮神经内、外侧支 • (3)腓肠神经:由胫N的腓肠内侧皮N和腓总N之腓肠外侧皮神经 的腓交通支汇合而成。延续为足背外侧皮神经。
厚德重道 精业为民
外 科
汪文录
1
下肢局解
一、下肢的境界与分区
下肢与盆部的界线:腹股沟——髂嵴——髂后上 棘——尾骨尖。 下肢的分区:臀部、股部、膝部和腘窝、小腿部 、踝部、足部
二、下肢的表面解剖
1、体表标志
2
主要骨性标志: 主要骨性标志:
• 髂骨:髂前上棘 髂骨: 髂后上棘 髂 嵴 • 坐骨:坐骨结节 坐骨: • 耻骨:耻骨结节 耻骨: • 耻骨联合 腹股沟韧带 肌性标志: 肌性标志:

下肢局部解刨PPT课件

下肢局部解刨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45
解剖股内侧肌群及闭孔神经
大收肌
内收肌群可分为三层。先清 理第一层股薄肌、长收肌、 耻骨肌(由内向外) 在长收肌起点下3厘米处切 断该肌,暴露深部的短收肌, 清理短收肌表面的闭孔神经 (obturator nerve)前支和 深面的后支。
下肢
(The Lower Limb)
解剖教研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下 肢 的 表 面 解 剖
2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一) 境界 (二)分区
臀部、股部、 膝部、小腿部、
踝部、足部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一)体表标志
1.臀部与股部:
髂嵴、髂结节、 股骨大转子、 坐骨结节、耻 骨结节。
(三)梨状肌上、下孔
为盆腔血管神 经至臀部和下肢的 通路。
1.穿梨状肌上孔的结构: 从外到内为: ①臀上神经 ②臀上血管
2.穿梨状肌下孔结构:
从外到内为: ①坐骨神经 ②股后皮神经 ③臀下神经 ④臀下血管 ⑤阴部内血管 ⑥阴部神经
4.坐骨小孔及穿行结构
3.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位置关系
(1)股三角周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下外界:缝匠肌内侧缘 下内界:长收肌内侧缘 前壁:阔筋膜 后壁:髂腰肌 耻骨肌
长收肌
股三角解剖
1.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找股动脉的关键点-腹股沟中点
股动脉主要的分支: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常起自股动脉后外侧,距 腹股沟韧带约3-5厘米。股深动脉在股三角 主要分支有旋股内侧动脉(medial femoris circumflex artery)、旋股外侧动脉 (lateral femoris circumflex artery)和三 到四支穿动脉。

局部解剖学局解下肢

局部解剖学局解下肢

下肢(lower limb)一、下肢前面1、境界、分区、切口和剥皮1、境界:前方:以腹股沟与腹部分界。

内侧:以股沟与会阴部分界。

后面:以髂嵴和骶尾骨的外侧缘与腰部和骶部分界。

2、分区:以臀沟、经髌骨上方二横指的环形线、经胫骨粗隆的环形线以及经内外髁基部的环形线将下肢分为:臀部:股部:经股骨内、外侧髁的垂线股前内侧区和股后区膝部:通过股骨内、外上髁的纵行线膝前区和膝后区小腿部:经胫骨内、外髁最突出点的纵行线小腿前区和后区踝部:以内、外踝踝前区和踝后区足部:足背和足底。

2、下肢前面浅层结构1、大隐静脉及隐神经2、大隐静脉穿隐静脉裂孔以前收纳的5条属支:①旋髂浅静脉②腹壁浅静脉③阴部外静脉④股内侧浅静脉⑤股外侧浅静脉3、从小腿前外侧中、下1/3浅出的腓浅神经4、股前内侧区的浅筋膜在近腹股沟处分为:脂肪层:与腹前壁下部的脂肪层(Camper筋膜)相续。

膜性层:与腹前壁下部的膜性层(Scarpa筋膜)相续,并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1cm处与阔筋膜相融合。

3、下肢前面深层结构1)大腿阔筋膜在大腿外侧明显增厚形成髂胫束;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下方约1横指处形成一卵圆形的薄弱区称隐静脉裂孔,其表面的覆盖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称筛筋膜。

2)肌腔隙和血管腔隙:腹股沟韧带和髋骨间的间隙被连于腹股沟韧带和髂耻隆起之间的髂耻弓分隔成外侧的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隙二部分。

A:肌腔隙:1)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外侧部的深面。

2)境界:前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部;后外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

3)通行结构:从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股外侧皮神经、髂腰肌、股神经。

4)临床:患腰椎结核时,脓液可沿腰大肌及其筋膜经此间隙扩散至大腿根部,并可能刺激股神经产生疼痛等症状。

B:血管腔隙1)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部的深面。

2)境界:前界: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外侧界:髂耻弓;后界:耻骨梳韧带及耻骨肌筋膜;内侧界:腔隙韧带。

3)通行结构:股鞘以及鞘内的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管,还有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和淋巴管。

下肢的局解

下肢的局解

下肢的局部解剖
血管腔隙:lacuna vasorum 边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梳韧带 内侧界:腔隙韧带 (陷窝韧带) 外侧界:髂耻弓 穿行结构: 股鞘 生殖股神经股支 淋巴管
下肢的局部解剖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边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外界:缝匠肌内缘 内界:长收肌内缘 底: 髂腰肌 耻骨肌 长收肌 及其筋膜 顶: 阔筋膜
下肢的局部解剖
股管:femoral canal 为股鞘内侧份潜在性间隙 股管的上口称股环: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疏韧带 内界:腔隙韧带 外界:股静脉及纤维隔 管的下端为盲端,对卵圆窝 当腹内压增高时,腹盆腔脏 器可经股环至股管而形成 股疝
下肢的局部解剖
收肌管adductor canal 又称Hunter管 1 构成: 前内侧壁:缝匠肌 及大收肌腱板 前外侧壁:股内侧肌 后壁:长收肌与大收肌 上口:股三角尖端 下口:收肌管裂孔通腘窝 2 内容:由前向后 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下肢的局部解剖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内容:从外向内 股神经及其分支 股动脉及其分支 股静脉及其属支 腹股沟深淋巴结
下肢的局部解剖
股鞘:femoral sheath 腹横筋膜与髂筋膜 向下延续包绕股动静脉 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 漏斗形,长3-4cm。鞘 内有两个纤维隔,将鞘 分隔成三部分: 外侧部容纳股动脉 中间部容纳股静脉 内侧部称股管 有股深淋巴结。
下肢的局解
境界与分区 境界: 前方:以腹股沟与腹部分界。 外侧和后方:以髂嵴与腰、骶 尾部分界。 内侧:与会阴相连。 分区: 分为臀、股、膝、小腿、踝和 足。各部又可分为若干区
表面解剖 体表标志: 1 臀部与股部:髂嵴、髂前上棘、髂 后上棘、髂结节、股骨大转子、坐骨结 节、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 2 膝部:髌骨、髌韧带、胫骨粗隆、 股骨内、外上髁 3 小腿:胫骨前缘、腓骨头、内、外 踝、跟腱

8.人体局解-下肢2

8.人体局解-下肢2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N损伤?
第六节
踝与足部
一、踝前区与足背 (一)浅层结构
①足背静脉弓:内侧合成 大隐静脉;外侧合成小隐 静脉。 ②隐神经:足内侧缘; ③腓浅神经:足背中部;
④腓肠神经:足背外侧;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⑤腓深神经皮支:
(二)深层结构踝:前区深筋膜形成2个支持带
陈洪制作
深层结构
小1、前骨筋膜鞘:含小腿前群肌、腓深神经和胫前血管 小 腿 腿 从内侧到外侧的安排是 前 外 群 • 胫骨前肌 侧 肌 肌• 踇长伸肌 群 • 趾长伸肌 • 第三腓骨肌
2、外侧骨筋膜鞘:包裹小腿外侧群肌、血管、腓浅神经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 •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浅筋膜内结构
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胫后动脉和 胫神经 踇长屈肌腱 屈肌支持带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第五节 小腿前外侧区和足背
基本层次解剖
翻皮 浅筋膜: 大、小隐静脉和隐神经, 腓浅神经;足背外侧皮神经 等。 深层结构: 小腿前外侧区的 肌肉神经和血管;足背动脉。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膝关节的韧带及膝关节动脉网
1.膝关节的韧带:自学 2.膝关节动脉网 由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
脉和股深动脉的分支形成。
主要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膝降动脉、膝上内、外侧动脉、 膝中动脉、膝下内、外侧动脉、 股深动脉的3、4穿动脉和胫前返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动脉等吻合而成。
小腿深筋膜及骨筋膜鞘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ctus femoris 股直肌 Vastus medialis 股内侧肌 Vastus lateralis 股外侧肌 Vastus intermedius 股中间肌
Medial group Pectineus 耻骨肌 Adductor longus 长收肌 Adductor brevis 短收肌 Adductor magnus 大收肌 Gracilis 股薄肌
(4)MU长屈肌腱及腱鞘
踝管综合征
基本要求
下肢的体表标志 下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其临床意义 臀部肌的配布 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的构成及通过结构 髋周围动脉网的组成与其临床意义 腹股沟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回流 阔筋膜及其所形成的髂径束及卵圆窝的形态特点 肌腔隙、血管腔隙的构成和通过结构 股三角的位置、境界及其内容
膝关节动脉网:
由股动脉、腘动脉 、胫前动脉和股深动脉 的分支形成。 主要有旋股外侧动 脉降支、膝降动脉、膝 上内、外侧动脉、膝中 动脉、膝下内、外侧动 脉、股深动脉的3、4穿 动脉和胫前返动脉等吻 合而成。
颈干角:
股胫角
膝内翻
>170
膝外翻
<170
肌层



前群 外侧群 后群
外侧界:髂耻弓
2.股三角femoral
(1)境界 上界:腹股沟韧带
triangle
外侧界:缝匠肌内侧缘
内下界:长收肌的内侧缘 前壁:阔筋膜 由外向内为髂腰肌、 后壁(底): 耻骨肌、长收肌及 其筋膜。 尖:通向收肌管上口
(2)股三角内容及其排列:
①股神经
②股鞘(股动脉、股静脉、股管)
外侧---股动脉 中间---股静脉 内侧--- Nhomakorabea管





股鞘的概念、内容及临床意义 股管、股环的位置、通连、内容及意义 收肌管的位置、构成、通过结构和临床意义 腘窝的境界、内容及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 膝关节动脉网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小腿前、后骨筋膜鞘的构成、特点、内容物及 临床意义 胫前、后血管神经束的构成 足背动脉在踝关节前方的体表定位方法及其临 床意义 踝管的构成、穿经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足弓的构成、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4)腓总神经(5)腘淋巴结
小 腿 部
1.皮肤 2.浅筋膜
大隐静脉、隐神经、小隐静脉
3.深筋膜 4.肌层
骨筋膜鞘
1.前骨筋膜鞘 血管神经束 (1)胫前动脉 (2)胫前静脉 (3)腓深神经 2.外侧骨筋膜鞘 腓浅神经。 3.后骨筋膜鞘 血管神经束 (1)胫后动脉 (2)胫后静脉 (3)胫神经
骨筋膜室综合症
(二)深层结构
1.阔筋膜 2.大腿肌
3.局部结构
1.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位置: 位于 腹 股 沟韧 带
与髋骨之间,是腹、盆
腔与股前区的重要通道 .
Femoral a. Femoral v. Femoral ring
构成:由髂耻弓分为
二部: 肌腔隙 血管腔隙
肌腔隙:(lacuna musculorum)
股管
femoral canal
位置: 股鞘内侧份,
长约1-2cm。下端为盲
端,适对隐静脉裂孔。 上口为股环.
内容:腹股沟深淋巴

股疝的形成:
腹内压升高时,腹盆腔脏器可被推向股凹,经股环至 股管而形成股疝。
股环the
境界:
femoral ring
.
前界: 腹股沟韧带 内侧界: 腔隙韧带 后界: 耻骨梳韧带 外侧界: 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内容:
股神经的内侧肌支 隐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腘 窝popliteal fossa
境界(1)外上界:股二头肌
(2)内上界:半腱肌、半膜肌
(3)下内界:腓肠肌内侧头
(4)下外界:腓肠肌外侧头 (5)顶;腘筋膜 (6)底:股骨的腘面、膝关节 囊的后壁、腘肌及其筋膜
内容:(1)腘动脉 (2)腘静脉 (3)胫神经
臀 部
一、境界 二、浅层结构
1.浅动脉
Superior cluneal n.
Medial cluneal n.
2.浅静脉
3.皮神经
Inferior cluneal n.
三、深层结构 (一)臀筋膜
(二)肌层: 分三层
浅层:臀大肌、阔筋膜张肌 中层:臀中肌、梨状肌
深层:臀小肌肌
(三)梨状肌上、下孔(suprapiriform
起始: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
行程:内踝前方、 股骨内侧髁后方
约2cm、耻骨结节外下穿隐静脉裂孔 注入股静脉。 5条高位属支: ① 股内侧浅静脉
② 股外侧浅静脉
③ 阴部外静脉 ④ 腹壁浅静脉 ⑤ 旋髂浅静脉
2.腹股沟浅淋巴结
superficial lymph nodes 上、下两群: 上群沿腹股沟韧带下方排列 下群在大隐静脉近段周围。 inguinal
境界:
前界: 腹股沟韧带 后界: 髂骨 内侧界: 髂耻弓
肌腔隙通过的结构:
① 髂腰肌
② 股神经
③ 股外侧皮神经
血管腔隙:
(lacuna vasorum)
境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梳韧带和耻 骨肌筋膜 内侧界:腔隙韧带
血管腔隙通过的结构:
①股动脉②股静脉 ③股管 ④生殖股神经股支 ⑤股深淋巴管
本章重点: 臀部:梨状肌上、下孔及其穿孔行的结构 股部:大隐静脉的走行与属支,隐静脉裂孔、肌腔隙、血管
腔隙、股三角、股鞘、股管、收肌管,前、后、内骨筋膜鞘 内的结构
腘窝:境界和内容 小腿:前、后、外骨筋膜鞘内的结构 足、踝:踝管的构成及4个骨纤维管通过的内容
各部位肌的名称、位置;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 分支。
臀部肌肉注射
胫神经
腓总神经

胫神经Tibial nerve
分布 肌支:小腿后群肌、足 底肌 皮支:小腿后面、足底 损伤表现:
损伤表现:钩状足
腓总神经
Common peroneal nerve
nerve肌支:小腿外侧群肌
腓浅神经Superficial peroneal
皮支:小腿外侧、足背皮肤
3.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梨状肌综合征
4.坐骨小孔及穿行结构
由外侧向内依次为: ①阴部内动脉、 ②阴部内静脉, ③阴部神经。 它们出坐骨小孔后 进 入坐骨肛门窝,分布 于肛管、会阴、外生 殖器诸结构。
股 部
一、股前内侧区 (一)浅层结构
1.浅动脉 2.浅静脉 3.皮神经 4.淋巴结
1.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foramen) (infrapiriform foramen)
为盆腔血管神经至臀部和下肢的通路。
梨状肌上孔
坐骨棘 梨状肌下孔
坐骨结节
大转子
1.穿梨状肌上孔的结构:
从外到内为: ①臀上神经 ②臀上动脉 ③臀上静脉
2.穿梨状肌下孔结构:
从外到内为: ①坐骨神经 ②股后皮神经 ③臀下神经 ④臀下动脉、静脉 ⑤阴部内动脉、静脉 ⑥阴部神经
因女性骨盆较男性宽大, 而女性股血管较男性细小, 故女性股环相对男性更大
【 附】股疝的特点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股疝容易嵌顿 因股环三面均为韧带,缺乏 伸展性;同时股环较小(直 径平均1.25cm)。
3.收肌管(adductor
境界
canal)
前壁:缝匠肌、大收肌腱板 后壁:大收肌及长收肌 外侧壁:股内侧肌 上口:与股三角尖相通 下口:为收肌腱裂孔
第二讲 下 肢 The lower limb
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李鸣
实习一:股前内侧区(下肢组)
手术切口: 1、髂前上棘至耻骨 结节斜切口延至大腿 内侧 2、胫骨粗隆水平横 切口 3、两切口中点连线
解剖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寻找皮神经
Anterior group Sartorius 缝匠肌 Quadricep 股四头肌
腓深神经 Deep peroneal nerve
肌支:小腿前群肌、足背肌 皮支:1、2趾间皮肤
损伤表现: 马蹄内翻足
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55岁,在下肢外伤后曾在一诊所由 护士在臀部肌内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1周后, 患者感到左腿沉重,有种麻木感及刺痛感向下 放射到左小腿的前面、外侧面及足背部、足趾, 行走时左足常踢到地。检查发现,左小腿前外 侧面及足背部、足趾皮肤感觉缺失,足跖屈和 内翻,出现明显足下垂,左踝关节背屈及足外 翻的肌肉较正常弱,足趾不能伸直。
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



伸肌上支持带 伸肌下支持带 屈肌支持带
踝管(malleolar canal)
屈肌支持带与内踝、跟骨 内侧面之间共同构成踝 管,其内容纳的结构由 前向后依次有:
(1)胫骨后肌腱及腱鞘
(2)趾长屈肌腱及腱鞘 (3)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