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第7课第2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含解析

合集下载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同步课堂优质课件及课后培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同步课堂优质课件及课后培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一、选择题1.(2021·北京·高考真题)近期,北京调整了千余处公交车站名称,其中多处恢复了历史悠久的老地名。

如“祈年大街北口”站改为“打磨厂”站,“龙潭路西口”站改为“东四块玉”站,“东花市大街”站改为“铁辘轳把”站……老地名的恢复留住了一份念想。

公交站“唤回”老地名()A.是对市民文化需求的表达,说明文化根源于人们的情感需要B.是对城市历史印记的保留,能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C.是对地名文化意义的挖掘,延续并且增强了公交站的文化生命力D.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促进,融合了城市发展新理念与民族传统精神【答案】B【解析】A:文化根源于社会实践,A错误。

B:恢复历史悠久的老地名,给城市留住一份念想,这说明公交站“唤回”老地名是对城市历史印记的保留,能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B符合题意。

C:公交站“唤回”老地名,其目的是延续城市历史与文化,延续历史的脉络与印记,厚重城市文化底蕴,而不是延续并且增强了公交站所谓的的文化生命力,C排除。

D: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味发展,况且公交站“唤回”老地名的目的是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与城市发展新理念没有关系,D排除。

故本题选B。

2.(2021·福建·高考真题)近年来,中国杂技将“木兰从军”的感人故事、《西游记》的奇妙情节、《梁祝》的经典绝唱等融入表演中,实现从“技”到“剧”的转化,又借助现代舞美音乐,把形象美、动作美、情感美、精神美集于一身,摆脱了“单一技巧表演”的刻板印象,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在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

中国杂技成功的秘诀在于()①继承传统,提高了技巧的难度系数②古为今用,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③锐意创新,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形式④面向世界,博采各国优秀文化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①:应该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中国杂技成功的秘诀不在于提高了技巧的难度系数,故①不选。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 )①决定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有过以下两种态度:“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与“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B.否定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C.否定了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D.否定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答案:A3.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移风易俗、改造剔除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答案:A4.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中华文化( )A.蕴含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B.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C.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惠民利民D.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答案:D5.春节前后,某国“欢乐春节”活动丰富多彩、好戏连台。

该国各城市的“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日”“中国非遗展演”等活动火热开展,节目传递出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等理念受到当地民众的赞扬。

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 )A.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为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提供具体方法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答案:A6.《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X仍然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都文化的 发展始终与经济、政治发展完全同步。(可能“先于”也可能“落后于”)
复习回顾
二、文化的功能
1、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对民族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① 改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陈出新、≠ 革全面故继鼎承新/沿”袭传。统文化 ③要坚持古为今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 继承。
李小龙融合咏春拳和拳击等创立了截拳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 国家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 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天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练一练
1.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改 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 “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凤林……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 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劳模精神是( ) ①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②不同劳模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 ③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注意: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2.传统文化不等于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 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对点练习
1、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
人。——《孟子》
讲仁爱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重民本



传 统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当代价
文值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对待传统文化 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不 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
处理国际关系——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 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 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 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课堂小结
中华优秀传统
正 文化的主要内
确 容与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实战演练
命题点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 [2023新课标卷]“岁朝图”原是文人雅士为祈福新年而以鲜花、果蔬等为素材创作
的绘画作品。到了近代,齐白石等绘画大师将“岁朝图”生活化、世俗化,他的“岁朝
图”中寓意吉祥富贵的牡丹花绽放,鞭炮、红灯笼、酒杯等“俗物”汇聚,表达新年的

7.2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7.2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精华,体现在: 文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是世界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2、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 厚的文化软实力。
先进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先进文化 文化 落后文化
文明
优秀传统文化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用)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2)中华文化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高二政治组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用)
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思想和理念

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教学课件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教学课件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对现实生活来说则是包袱,应该抛弃。
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
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
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习近平
【阅读与思考】
课堂探究
探究问题: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请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主人 主要内容
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公共参与) 三个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3.认同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 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政治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 等方面。就文学而言,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诗,东晋的田园诗,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就艺术而言,商 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青铜艺术、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 水画、唐宋元时期的宫廷画和文人画、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等,代表了不同时期 的艺术成就。就哲学而言,先秦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兵 家等诸子之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元明的理学,明清的 实学等等,代表了不同时期中国先哲思考宇宙、问辩人生的思想硕果。就科技而 言,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许多古代发明和发现早于欧洲数百年之久。我国在天文 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教材深一度】1.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 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 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 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2.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 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 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 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解析版)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解析版)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一、选择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在讲到“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时,使用了典故“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决定国家兴衰和命运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前提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③:“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说明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①③正确。

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影响而不是决定国家兴衰和命运,②错误。

④:要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核心思想理念②中华人文精神③中华传统道德④中华传统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华传统道德则不是,③错误。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而不是中华传统思想,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中国先后发生过300多次瘟疫流行。

千年磨砺中,中医学积累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

据临床疗效观察显示,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

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医药自信②固守传统中医资源,保持民族特色③立足抗“疫”实践需求,汲取传统智慧④将中医药融入西医,使其弘扬光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中医药在抗疫的作用启示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医药自信,立足抗“疫”实践需求,汲取传统智慧,①③正确切题。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为什么)
(1)从国家发展的角度: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推动国家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为什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
(2)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3.“范氏义庄”自范仲淹始,历经八百余年(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 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2)从中华民族的角度:
涵养价值观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
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为什么)
(3)从对解决问题的角度:
古代: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数学、瓷器、农学; 今天:孔子学院、中医、经典书籍等
(3)重要原因:是它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小结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力和连续性 原因——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 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 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神 家园。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解 析 】 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书法是中华文化象征之一,②说法错误。材 料未体现中华各民族文化,④不符合题意。
赏渊博精华之美
树中华文化之信
端传统文化之态 担文化强国之责
• 创作了《易经》《道德经》《诗经》 《论语》《尚书》等伟大文艺作品,
• 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辩证的哲学思想; • 形成天文历法、农田水利伟大工程 • 流传了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河流域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适应
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和利用当地的发展条 件所创造的财富 • 黄河文化先后融汇了黄河支流上多个民族的地方 文化 • 吸收借鉴了很多外来文化的优点,特别是融入了
多变的笔画,将或炽热或沉郁的情感镌刻进人心,昭示着审美高度与深厚底蕴。
在一撤一捺、起承转合中,我们获得的感悟是( )
B
①中华优秀传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书法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我国的文学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题三
——建设黄河文化发展先行区应该怎样做?
观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黄河流域尤显其永恒魅力。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 魂,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中都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让先民们捉摸不定 ,自古以来,国人在黄河面前都有种自发的敬畏。所谓“ 黄河之神”,也就成为中国古代被崇拜较早、最具影响的 自然神。对黄河河神的祭祀,历朝历代都不曾间断过。
兵戎战事、生育繁衍等各个方面,构建了宏达而复杂的天人体系。这说明,清
华简( )

课件2: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 处理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
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习近平
求同存异
包容性 兼收并蓄
能与其他民族 文化和睦相处增强吸收借鉴其他 民族文化的 积极成分
在21世纪,中国经济将创造奇迹,“中国精神”和“中 国文化”也将担当起在后西方时代提升人类文明的伟大 责任。中国并不排斥学习西方,相反还要加大学习西方 的力度,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努力革除弊政, 修正本身文化中不符合现代化的因素,同时在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明中不断发掘、研究、建构、阐释和再阐释中 华文明中能够提升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因子。一个文明 高阶段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古主义,更不是盲目崇拜古 代的一切,而是在一种人类文明更高阶段结合现代因素 的文明复兴运动。因此中华文明必定是要联结现代性的 因素才能在更高的阶段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世界大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 下半年是八、甘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 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 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 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 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 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 一带的农事活动。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传统文化,领 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传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的主要
会对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及特点;
传统文化进行 科学精神: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 2.正确认识中华
创造性转化、 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的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人,对母极孝。原本家道殷实,后家境 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 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 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历史悠久,意蕴深远 ②崇尚宗教,经世济民 ③陶冶情操,价值丰富 ④嘉惠世界,一脉相传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皮影戏以外,你还了解哪些传统文化?
中医药典籍《本草纲目》
专口你治,还狐勿能臭回列:顾“举。腋出如下在此胡三中臭次。华效鸡传。子统“两文两枚化个,鸡中煮蛋熟还煮去有熟壳哪去热些壳夹糟,,夹粕待在冷文胳,化肢弃?窝之,三跑叉至路一 三为岔什路么口这,些扔糟掉粕,然文后化往仍回延跑续,至记住今,? 干万不可回头,如此三次,即可 治我愈们狐应臭该!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可见( )
①岳麓书院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岳麓书院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A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大单元说课稿)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4)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大单元说课稿)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4)
3.组织一次小型展览,展示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创作的作品,以此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源自,自我评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邀请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针对其反馈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建议;
1.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3.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4.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掌握其基本特点;
1.2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其地位;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针对特定话题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发表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3.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分享不同小组的讨论成果,促进全班范围内的思维碰撞。
这些互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和合作,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概览,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特点和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如儒家文化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的影响;
3.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就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一特点或影响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见解;
4.开展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5.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
得来的(根本因素:劳动创造的)
王昭君
单于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造了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
(3)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 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中国与世界文 化交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 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 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堂总结
议题1
议题2
议题3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课堂练习
1.我国传统建筑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 是,有一部分人盲目崇洋,把祖宗留下的传统建筑大拆大毁,而以呆板、 粗鲁、古怪、一点儿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D 解析:部分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发展建筑文化时 应该吸收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其糟粕,D项应选。
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 P95-96):
(3)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的意义: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 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7课第2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2)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四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7课第2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2)

3.中华文化的影响 (1)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 (2)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 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 的和平性。 (3)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
C.①③
D.②④
审题
审设问 本题需要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可知,书法“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思,更是中国文化
审材料 的心灵境界” 题干材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书法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定选项 内涵,故①③正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材料中未体现,故不选②;传 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故④错误。故选C项
[典型例题]
书法作为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
的乐。书法,是文化巨川中的一个分支,是艺术大洋中的一片静海。它所表
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思,更是中国文化的心灵境界。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书法作品蕴含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 ④我国书法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
[归纳提升]
从原因和措施两个层面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一方面,要从传统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 的意义层面来认识其继承与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对 今天社会、民族和世界发展的意义层面来认识其继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首先要明确继承传统文化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 程,也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继承传统文化不是全盘接受, 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学情展示·定方向课标要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1.描述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懂得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2.结合有关实例,分析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及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的文化自信。

3.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积极意义,感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素养坐标课前预习·固基础自主梳理知识点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知识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预习自测1.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增强中华文化包容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

(2)保护好古村落有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3)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提示:(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而不是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全部。

(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2.我国戏曲是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

它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戏曲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

提示:①我国戏曲是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它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核心素养·提能力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议题导引■华夏祖先们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奋斗的汗水。

中国数学起源于上古至西汉末期,全盛时期是隋中叶至元后期,接下来在元后期至清中期,中国数学的发展缓慢。

在逐步摸索中,华夏民族的祖先先是结绳记数,然后又发展到“书契”,五六千年前就会写1到30的数字,到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祖先们不但能写3 000以上的数学,还有了加法和乘法的意识。

到了战国时期,四则运算得到了确立,分数计算也开始被应用于种植土地、分配粮食等方面;几何领域出现了勾股定理,代数领域出现了负数概念的萌芽。

最令后人惊异的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策论”的萌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提出过“斗马术”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内容,正反映了对策论中争取总体最优的数学思想,这一数学分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或以后,才作为一门学科形成的。

[探究](1)材料中古代中华数学思想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这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意义?(2)古代中华数学思想得到高水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这说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2)古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水平高;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战争等中的伟大创造力等。

┃┃重点突破■1.文化、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从思想层面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一是思想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

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二是传统美德,这是思想理念在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也是价值导向,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三是人文精神,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体现在为人之道、处世方式、生活智慧等多个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3.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3)不仅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但包容之久、包容之深、包容之广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具有的,或者说,为中华民族所“特有”。

(4)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而非唯一原因。

(5)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

4.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典例示范■1.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A)①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②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佐证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良渚古城遗址属于文化遗产,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②符合题意;对本民族文化是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③错误;良渚古城遗址不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④不符合题意。

思维·建模┃┃变式训练■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这就是中国文化。

这告诉我们(A)①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④中华文化因其优异性而源远流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材料“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这就是中国文化”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未涉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不符合题意;④中“优异性”说法错误,排除。

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件的当代价值┃┃议题导引■材料一传统文化是财富。

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

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园。

传统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

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材料二有观点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价值。

经济上,见利思义,民生为本,损有余而补不足;政治上,为政以德,民为邦本,任人唯贤,天下为公;文化上,和而不同,殊途同归,因俗而治;生态上,天人一体,回归自然,崇尚自然;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德智并重;外交上,协和万邦,独立自主、礼尚往来;等等。

在当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主张对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探究](1)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请结合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2)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哪些现代价值。

提示:(1)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