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初探
佛教 是世 界 三大宗 教 之一 。在 佛教 创立 之时 就使 用 了音 乐 , 以 “ 清净和雅 ”的吹唱来演说经法 。佛教传入 中国的时 间,说法不
一
经言 。既通般 遮之瑞响 ,又感 鱼 山之神制 。于 是删治 《 瑞应 》 、《 本 起》, 以为学者之宗。传 声则三千有余 ,在 契则四十有 二。 曹 植借
过程 ,佛教 音乐与各地方 民族风俗 、审美习惯 、语 言音调 、民族 文
言、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 了较快 的发展 。
一
化、 民族 民间音乐等相 融合 ,同时 ,佛教音乐与杂技 、 民间歌 舞等
各种技艺 形式相结合 ,具有一定 的民族性及世俗性 的特点 。符 合 了 各个阶层人们的审美习惯 ,才得 以在 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开来 。 随着佛 教及佛教音 乐的传入 ,一批 外来乐器传入 中华大地 ,丰
武帝 ,经唐代 充实发展 ,直至宋 ,元 ,明成熟定 型,一直流传 至今 日。盂兰 盆会 ,意为 :“ 救倒悬 ” , 是佛 教与 中国儒 家思 想相结 合的 产物,后演变为超度 先祖 的一种仪 式。
第 一座僧院一一 白马寺 ,梁武 帝三 次舍身 同泰寺 ,把宫廷音 乐与梵
呗音乐相融合 形成 了独特 的宫廷雅乐 ,魏孝 文帝下诏大 兴佛寺 、兴
◎ 音乐论 坛
Hale Waihona Puke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初探
一 寅婧 白露
【 摘 要】 :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在社会各阶层传播 ,一批 乐器传入 中国,佛教仪轨活动基本形成 。本文 通过对汉魏两晋南 j t 朝时 期佛教音 乐的研究 ,进一 步分 析在这一时期佛教 音乐兴盛 的原 因及在 这一时期佛教 音乐的 发展 与传播 。 【 关键词】: 汉魏 ;两晋 ;南北朝 ;佛教音乐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1. 引言1.1 佛教音乐的定义佛教音乐是指在佛教仪式、法会和寺庙中演奏的音乐。
它是一种具有宗教性质的音乐形式,旨在帮助信徒陶冶情操、崇敬佛法。
佛教音乐的特点在于其庄严肃穆、悠扬动听的旋律,以及富有神秘感的演奏形式。
佛教音乐通常使用古代乐器如木鱼、音钟、梵呗等进行演奏,这些乐器能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有助于信众进入冥想状态。
在佛教音乐中,歌唱方式多为颂读经文,歌声深沉悠长,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佛教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美感和宗教意义,成为佛教信众心灵抚慰的一种方式,也是佛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字】1.2 佛教音乐在我国的历史佛教音乐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入我国。
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汉时期,佛教音乐就已经在我国盛行。
在隋唐时期,佛教音乐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量佛教音乐作品和流派。
尤其是唐代,佛教音乐达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代佛教音乐体系。
宋明时期,佛教音乐继续得到发展和传承,形成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
在佛寺中,常常可以听到悠扬的佛教音乐,这不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
清代以后,佛教音乐逐渐受到了一些冲击,但在民间和寺院中仍然保留着一定的影响力。
近现代,随着宗教信仰的复兴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佛教音乐在我国又逐渐复兴起来,展现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通过对佛教音乐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2. 正文2.1 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一、宗教性和神圣性明显。
作为传承佛教文化和教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佛教音乐强调虔诚和敬畏,音乐中蕴含着对信仰和神秘力量的崇敬之情。
二、庄严肃穆,充满宗教仪式感。
佛教音乐通常在寺庙或佛堂中演唱,其声音清亮悦耳,唱腔肃穆庄严,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
三、音乐形式多样,包括诵经、颂经、念佛、大悲咒等。
这些音乐形式既有明确的宗教内涵,又兼具艺术审美,体现了佛教音乐的独特魅力。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我国汉传佛教音乐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体系。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和演变特点三个方面概述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发展。
一、历史渊源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音乐文化也逐渐融入中国。
佛教音乐最早是以诵经的形式传入中国,后来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音乐体系。
佛教音乐在汉地的演变过程中,不仅吸收了印度古典音乐的精髓,还融入了中国的音乐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汉传佛教音乐。
隋唐时期是我国汉传佛教音乐迅速发展的时期,隋代时期佛建立了石窟寺院,唐代时期佛教盛行,佛教音乐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唐代的佛教音乐主要分为宫廷音乐和寺庙音乐两大流派,其中宫廷音乐在大永乐京乐坊有专门制作和演奏的乐队。
佛教音乐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风格特点。
二、发展过程宋代是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发展阶段之一,佛教音乐在这一时期进一步融入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
宋代的佛教音乐特点是以诵经为主,寺院中经常能听到诵经声和佛乐声。
近现代是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发展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佛教音乐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近现代的佛教音乐从传统的表演形式中融入了现代的音乐元素,形成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音乐风格,包括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也被引入到佛教音乐中。
三、演变特点汉传佛教音乐的演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样化的音乐风格。
汉传佛教音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如宋代的诵经音乐、明清宫廷音乐等,每个时期和地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
融合的音乐元素。
汉传佛教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印度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精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如唐代佛教音乐就是印度音乐和汉乐相互融合的产物。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十分悠久,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体系。
佛歌曲间创作背景
佛歌曲间创作背景佛教音乐源于印度。
公元前后,天竺的佛教音乐甚盛。
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当时称为梵呗。
慧皎的《高僧传》云:“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
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
”义争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初出家者,即须先教颂斯二赞,无问大乘、小乘,咸同遵此。
”自佛教开始传入至三国时,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音乐。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竺示兰、迦时摩腾、支娄迦谶、支谦、康僧会、帛尸梨蜜多罗、有“胡呗三契”和“高声梵呗”;支昙有“六言梵呗”;鸠摩罗什作十首偈颂,赠沙门法和。
《隋书·音乐志》载:吕光等灭龟兹,因得龟兹乐“于阗佛曲”。
赞宁《高僧传·读诵篇》云:“北则竺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僧会,扬曲韵以讽通”,慧皎《高僧传》卷十三云:鸠摩罗什“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把竺法兰、康僧会、鸠摩罗什等奉为梵呗传入中国的代表。
印度佛教音乐在汉地流传中,因汉、梵语音不同,曲调难以通用和接受,“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
为了便于弘扬佛法,为广大信徒所接受,音乐遂“改梵为秦”,用中国的音调来配唱汉译经文。
相传最早改梵为秦的是三国魏曹植。
《法苑珠林》言其游鱼山时,闻空中梵天之响而“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宪章焉”。
魏晋间的佛教出现了与印度佛教音乐相异的形式,由中国人创制的佛教音乐,可视为中国佛教音乐的萌芽。
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传播,民间吟唱赞偈甚为流行。
佛教中涌现了一些有民族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僧人,在慧皎的《高僧传》和道宣的《续高僧传》等书中,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初的许多擅长佛教音乐的高僧,如道照、慧琚、昙宗、道慧、智周、慧明、法称、真观等。
据传,他们皆“尤善唱导,出语成章”,“声韵锤铃”,“唱说之功,独步当世”;其见闻者,莫不惊异。
梁武帝箫衍积极倡导师佛教音乐,《隋书·音乐志》云:帝既笃敬佛法,“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支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特点、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作用。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佛教音乐进行浅谈。
我国佛教音乐具有独特的特点。
佛教音乐以“三乐”为主要形式,即经乐、诵经乐和禅乐。
经乐主要是指用特定的旋律和节奏演唱佛经的音乐,常见的有《法华经》、《金刚经》等;诵经乐则是通过诵读佛经来实现信仰修行的方式,常用的有念诵佛号、诵经法等;禅乐则是禅宗寺庙的音乐形式,其特点是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富有禅意。
还有很多寺庙特有的佛教音乐表演形式,如引鼓、大钟、混元钟等。
这些音乐形式和表演方式,体现了佛教的智慧和艺术,使人们在信仰修行之余,也得以享受美妙的音乐。
佛教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佛教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中国,“音乐”一词最早指的就是佛教音乐,佛教寺庙是唯一能传承音乐的场所。
佛教音乐的表演和创作由僧人负责,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传统。
佛教音乐的发展不仅对中国传统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世界音乐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教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于研究和保护中国传统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佛教音乐以独特的特点、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作用,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的一支重要分支。
它以“三乐”为主要表现形式,在信仰修行中起到重要的宗教和艺术作用,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世界音乐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佛教音乐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我们应该加强对佛教音乐的研究和保护,传承和发扬这一重要的音乐文化遗产。
漫谈中国汉传佛教音乐
载 :植尝游 渔 山 , 闻空 中梵天 之 响 , “ 忽
个音乐 、 蹈很 发达 的 国家 , 舞 因此 佛
教音乐在 古印 度非 常 盛行 。佛 教经 印 度、 西域 传入 中 国后 , 多 高僧 在翻 译 许 经文 的同时 也将 印度 、 西域 的佛教 音乐
将军 ” 可 使 用 。而 张骞 常 用 的这 首 方
了 中国佛 教 界对佛 教 音乐 译 词配 曲 问 题 的困惑 后 , 又欣 喜地 写 道 : 始 有陈 “
思王曹植 , 深爱 音律 , 属意经 音 , 即通般 遮之瑞 响 , 又感 渔山之神制 。于是 删治
《 摩诃 兜勒》 是一 首佛 曲 。“ 却 兜勒 ” 是
西汉建 元 三 年 ( 元前 18年 ) 第 二 公 3 , 次是元狩四 年 ( 元 前 19年 ) 公 1 。此 时
“ 书面 ” 的有 4 2首 。此 记 录佛 曲数 量
如此明确, 只可 能 是 在 慧 皎所 在 的 时 代, 它们 尚都存在或 听到 , 见到 , 或 因为
“ ” 指 刻 写 。古 时 候 或 是 竹 刻 , 契 是 或 是 木刻 , 古人用来书 写、 录的方式 。 是 记
语, 则声 繁 而 偈 迫 。 这 里 慧 皎准 确 地 ” 指出了佛 教音乐随佛教传入 中国后 , 所
遇到 的最 大 的难 题 , 即译 词 配 曲 的 问
现 在存在于 日本 的《 大正 新修大 藏经 》
中就有《 山声明集 》 《 山私钞 》 两 渔 、渔 ,
处 均名《 山》 “ 渔 而 声明 ” 今 , 至 仍用 于 我国佛教 界 的音律 修 行 。如 藏 传佛 教
保护中国汉传佛教“律腔梵呗”的意义
保护中国汉传佛教“律腔梵呗”的意义1. 引言1.1 了解律腔梵呗的历史背景律腔梵呗,作为中国汉传佛教的重要音乐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
律腔梵呗起源于印度梵文经文的诵唱,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
律腔梵呗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佛教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史料记载,律腔梵呗最早出现在中国南朝时期,当时主要由僧侣们在寺庙中演唱,用以传播佛法和教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律腔梵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众和听众。
律腔梵呗的演唱方式多样,既有独唱,又有和唱,歌词内容多为佛经经文或赞颂佛陀功德的诗歌。
演唱时往往伴有特殊的音乐伴奏,如木鱼、钹、铃铛等,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通过了解律腔梵呗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中国汉传佛教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2 汉传佛教的重要性汉传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宗教文化中的重要信仰之一。
汉传佛教融合了印度佛教和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文化体系。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汉传佛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伦理观念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传佛教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其教导人们向内心深处探寻自我,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净化,提倡慈悲、智慧以及慈爱与自我超越。
这些思想启迪了无数人的心灵,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汉传佛教还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律腔梵呗作为汉传佛教特有的音乐形式,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承载了宗教文化的内涵。
保护律腔梵呗不仅是对汉传佛教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汉传佛教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传承汉传佛教文化,尤其是律腔梵呗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佛教音乐是指在佛教教义与文化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壮大的音乐艺术。
佛教音乐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既是佛教宗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是具有深远历史文化渊源和艺术魅力的传统音乐形态。
本文从其特点、地位和作用来谈谈我国佛教音乐。
我国佛教音乐具有丰富的特点。
佛教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心信仰和敬重。
其扬声唱诵的方式能够增加仪式的仪式感和庄严感,使参与者更好地体验到宗教仪式的神秘感、崇高感和神圣感。
在表现形式上,佛教音乐具有多样性,如:佛教诵经、佛教道场音乐、佛教宫庙音乐等等。
在乐器演奏和声部运用上,佛教音乐更是独具匠心。
伴随着鸣钟、擂鼓声中,以以琴、箫、笛、梵呗、法号等多种乐器合奏,间或有哼唱、单独吟唱等形式,可谓别具一格、形式多样。
佛教音乐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佛教传入我国远在汉代,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佛教音乐也随之形成。
在历史上,佛教音乐随着佛教的传播,逐步与中华文化和音乐文化相融合,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佛教音乐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远远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它记录了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追求和思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社会和宇宙的理解。
佛教音乐在我国艺术文化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佛教音乐是我国众多艺术门类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艺术魅力。
在表演形式、技巧手段等方面,佛教音乐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同时,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佛教音乐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传递着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总之,我国佛教音乐的发展,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同时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佛教音乐这一特殊的音乐形态,加强其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实现其在艺术领域中的持续发展,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瑰宝。
佛教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外 ,其余如 《 挂金锁 》 《 豆叶黄 》 《 望江南 》 《 含烟》 《 学经 》 《 柳 金 金砖落井 》 《 破荷 叶》 以及 《 寄生 草》 《 浪淘沙 》等都是最 常见 的。近年 来 ,闻北京 、江西、天津 、厦 门等地相继的音响磁带 。在传统梵呗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 ,己将 电子琴等现代 乐器用 于佛门梵 呗,在物质文 明及精神文 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中国梵 呗这~ 古老 的佛教传统文化也遇到 了挑战 ,但 只要有 佛
神州民俗 21 第1 期 02 8 年 o
艺术研 究
佛教 音 乐 的历 史与发 展
徐 丹丹
( 广东民族 乐团 广 东 广 州 5 07 ) 1 05
[ 摘 要 ]佛教音 乐历 史源远流长 ,是 中华民族 宝贵 的文化遗产 ,佛教音 乐特有 的韵味 很 吻合人们 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 的心理 。其音 清新典雅 ,超凡脱俗 ,其韵 幽远深长 ,唱者身
“ 二十八解 ”武乐—— 中国汉代最早 的军乐—— 是什么 样子,我们 己不可能知道 了,但张骞带 回的这首 乐 曲,却似乎 是一首佛乐 。兜勒 ,应该是人名 。吴支谦译 《 义足经》 中,有 《 兜勒梵志经》品,讲兜 勒如何从
迷信 外教而经释 迦牟尼 点化 皈依佛 教的故事 。 “ 诃 ”在梵 文中是 “ ”、 “ 摩 大 伟大 ”的意思 ,兜 勒改变信
仰 ,终于变成 “ 摩诃兜勒 ” ( 伟大的兜勒) ,似是这首音乐的主题。这首佛 曲大约可以被视 为有 史可依 的传人 中国的第一首佛 曲。这首被汉武帝用作军乐的 “ 二十八解 ”佛 曲,直到后汉时还用来 给边将扬威 , “ 万人将
佛教音乐漫谈
2004年第1期34CHINA RELIGION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文化融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
佛教音乐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过程。
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化及多样化阶段;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阶段;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阶段。
佛教初传时期在华传授梵呗的僧人,大都是西域或天竺人,他们所传梵呗,应该是西域风格的佛曲。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些异国风味的“胡呗”似缺广泛流传的条件。
三国时,中国的佛教徒开始注意到梵音与汉语的矛盾并开始创作中国化的佛曲。
汉语系佛教信徒把曹植尊为中国化佛曲的创始者,并说他曾在熟解梵音的基础上多有创作,是佛曲华化的关键人物。
东晋时,道安、慧远等大德确立了唱导制度,为后世佛教音乐的目的、内容、形式、场合的规范奠定了基础。
齐梁时,佛教兴盛,萧子良“集京师善声沙门”于一处,专门创作研讨佛教音乐。
这次集会,对以“哀婉”为主要特征的南方梵呗风格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
梁武帝所钦定的含有大量佛教内容的梁朝雅乐,在隋代曾被视为“华夏正声”,并“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制定隋乐,给中国后世的清商乐和宫廷音乐以深远的影响。
他还创设“无遮大会”、“盂兰盆会”、“梁皇宝忏”等佛教典仪,为佛教音乐提供了新的形式范例和演出场合。
梁武帝佛曲的清乐化,是佛教音乐开始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的标志。
唐代,佛曲大盛,俗讲风行,无论寺院、宫廷、民间,佛教音乐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寺院内,净土宗的流行为佛曲的传播与宗教活动中音乐的大量使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用当时、当地老百姓所熟悉喜爱的音调演唱佛曲,应该说是中国佛教音乐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宫廷,来自西域佛国的音乐,成了当时上层人士的“流行音乐”。
在隋七部乐、九部乐及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大量佛曲。
古代佛教音乐和音乐文化
古代佛教音乐和音乐文化佛教音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音乐中的重要元素。
通过研究古代佛教音乐和音乐文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古代的音乐文化、宗教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也可以为现代音乐的创作和演出提供启示和借鉴。
古代佛教音乐的起源古代佛教音乐最早起源于印度。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入了中国。
佛教音乐主要用于佛教的宗教仪式和寺庙宗教活动中,同时也被用于传播佛教和普及佛教知识。
佛教音乐的内容包括佛经诵唱、佛典朗诵、佛曲演奏等。
古代佛教音乐的特点古代佛教音乐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重视气氛的营造。
佛教音乐多采用低缓婉转的曲调,配以低沉的唱腔和悠扬的乐器,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其次,它注重声音和节奏的和谐。
佛教音乐的唱诵和演奏都要求声音和节奏的和谐,达到音乐与灵性的统一。
另外,佛教音乐也善于吸收其他音乐文化的元素,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唐代佛教音乐中就吸收了唐朝音乐的元素,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格。
古代佛教音乐的影响古代佛教音乐对现代音乐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佛教音乐中的八音(声、乐、歌、舞、吹、弹、管、弦)和六律(宫、商、角、徵、羽、变)被认为是现代音乐的基础。
佛教音乐的调式和旋律也对现代音乐的调式和旋律产生了影响。
例如,著名的《大雁之歌》就采用了佛教音乐的调式。
古代佛教音乐在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音乐不仅通过佛教的传播传入了中国,也通过中国的丝绸之路传入了其他国家,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元素。
同时,佛教音乐也吸收了其他国家的音乐元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佛教音乐文化。
结语古代佛教音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音乐的重要元素。
通过对古代佛教音乐和音乐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宗教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也可以为现代音乐的创作和演出提供启示和借鉴。
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佛教音乐的精神和文化,同时也应该在发展现代音乐的过程中,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汉传佛教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它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和佛教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体系。
本文将对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进行概述。
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根据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后,带来了佛经、佛像、佛画等物品,也包括了佛教音乐。
而佛教音乐也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形成了汉传佛教音乐的特色。
在唐代,佛教音乐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一大批佛教音乐家和作曲家,他们创作了许多佛教音乐经典作品,丰富了佛教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汉传佛教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现代三个阶段。
早期是指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这一时期佛教音乐受到了印度、中亚等地区音乐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形式。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泾渭三秋连二水”等句,描绘了当时的山水风光和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风格。
中期是指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佛教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云游僧尼在《尘世间》的歌词中表现出了这一时期的佛教音乐特色。
现代是指近现代以来,佛教音乐逐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形成了新的音乐形式。
着名的佛教音乐家如清代张隽、近现代的聂耳等都为佛教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传佛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和类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佛教法器音乐、佛教诵经音乐和佛教宫廷音乐等。
佛教法器音乐是指在佛教仪式中使用的各种法器所发出的声音,包括木鱼、铜钹、木鱼、风铃等,这些法器的声音古朴悠扬,富有宗教氛围。
佛教诵经音乐是指佛经诵读时的音乐,它通常由和尚或僧侣通过歌唱、吟诵等方式进行,表现出一种神圣的气氛。
佛教宫廷音乐是指在佛教宫殿建筑中进行的音乐表演,通常由宫廷音乐家进行,形式多样,既有器乐,也有声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汉传佛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很多与佛教音乐相似的音乐形式和元素,比如琴箫合奏、清唱等形式。
音乐为舟神州和乐 ——浅析汉传佛教音乐发展
传 入 ,给 当时 的老 百 姓 带 来 了极 大 的 安慰 。 佛 教 所 宣 扬 的 来世 的 幸
福使老百姓们 在痛苦 的现实 中有 了来世的希望 ,因此在 魏晋时期佛 教开 始 了广泛 的传播 。 《 高僧传 ・经师篇 总论》 中言:“自大教东
流 ,乃 译 文 者 众 ,而 传 声 盖 寡 。 良 由梵 音 重 复 ,汉 语 单 奇 。若 用 梵
切 与 佛 教 活 动 相 关 的 ,或 者 具 有 佛 教 内 容 ,或 者 有 佛 教 色 彩 的 音
乐 。我 们 在 这 里 引用 的是 它 的 狭 义概 念 。
佛 教 音 乐 随着 佛 教 传 入 我 国后 , 也 是 如 此 。传 入 我 国 的 佛 教 音 乐 的 发 展 历 史 大 致 可 分 为 四个 阶 段 : 一 、 佛 教 刚传 入 时 期 的 “ 西 域
化 ”阶段 ;二 、东晋发展至齐梁 的华化 以及多样化 的阶段;三 、唐 代 的繁盛及 定型化阶段 ;四、宋元 以降直至近代 的通俗化阶段。
一
、
“ 西域化”阶段
我 国普遍 根据Biblioteka 《 四十二 章经 序》的记载 ,把汉 明帝夜梦金人 , 永平十年 遣使求法 的时 间作为佛教 传入 中国的开端 。 “《 四十二章
一
译 经文 的很 多 ,传 播佛 教音 乐 的却很 少 。是 因为 发音 时重 复厚 重
的 , 而 汉 语 是 单 个 的 。 假 如 用 重 复 的梵 音 来 咏 唱 汉 语 ,会 出现 一 个
汉 字就 要配 很复 杂 的曲调 的 问题 。反 过来如 果用 汉 曲来咏 唱 的梵
文 , 则 会 出现 因 曲 调 过 于 简 短 而 词 太 长 的 问 题 。 所 以 ,这 就解 释 了 为什 么 佛 教 传 入 中 国 以 后 ,佛 教 音 乐却 没有 立 即 传 播 开 来 的 原 因 。 《 高僧传 ・ 经 师 篇 》 有 云 ”始 有 魏 陈 思 王 曹 植 ,深 爱 音 律 , 属 意 经 音 , 即通 般 遮 之 瑞 响 , 又 感 鱼 山之 神 制 , 于 是 删 治 《 瑞 应 本 起 》 以 为学者之宗 。 “ 即 是 说 有 魏 陈 思 王 曹 植 , 热 爱 音 律 ,尤 其 喜 欢 佛 教 音 乐 ,精 通 佛 教 梵 呗 , 又 感 受 到 了 鱼 山 之 神 的启 发 , 改编 《 太 子 瑞 应 本 起经 》成 为 一 代 宗 师 。 到 了 东 晋 , 出 现 了 两 个 非 常 著 名 的 僧 人 。道 安 , 他 的 贡 献 在 于 确 立 了 唱 导 制 度 , 为 后 世 的佛 教 音 乐 的 内容 , 目的 , 形 式 ,场 合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当时汉武帝曾派遣使者赴印度寺院,学习佛教音乐。
在汉朝中后期,佛教已经在中国广泛流传,各类佛教音乐也开始发展。
在唐朝时期,佛教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佛教音乐成为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朝时期,佛教音乐开始出现了丰富的形式和种类。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将中国的佛教乐舞等文化传授给了日本。
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唐朝时期,还出现了佛经的朗诵和背诵,这对于佛教音乐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朝时期,佛教音乐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推广。
当时,佛教音乐已经广泛应用于佛寺的法会和其他佛教仪式中。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其《摩盐斋琴谱》中记载了大量佛教音乐曲谱,这些曲谱一直流传至今,成为研究宋代佛教音乐的重要资料。
明朝时期,佛教音乐得到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当时,佛教音乐被广泛应用于皇宫、宗庙和寺院等场合,成为文化界和高雅音乐的一部分。
明代时期,还出现了许多佛教音乐相关的器乐,如“金铙”、“大吉祥钟”、“观音铃”等。
清朝时期,佛教音乐继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当时,许多著名的佛教音乐家和作曲家涌现出来,如清代名将侯方域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佛教音乐家。
在清朝时期,佛教音乐还被融入到戏曲、节日庆典等传统文化活动中。
20世纪以来,佛教音乐开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现代的佛教音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宗教音乐,而是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和流行文化的特点。
同时,佛教音乐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成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总之,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悠久,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和融合。
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未来,佛教音乐还将继续传承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和谐的构建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
进入近代,受战乱、政治环境的影响,我国汉传佛教音乐在动 荡中艰难维继,虽然在建国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可惜后来因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完全停滞,大量佛教文物包括音乐资料被毁, 佛教音乐活动完全停滞,这可以说是我国汉传佛教音乐发展的历史 最低潮,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汉传佛教音乐才得到了复兴。随着市场 经济的发展,佛教音乐有着愈发通俗现代化的趋势,并且出现了大 量的佛教音乐制品。
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风格,道照、慧琚、昙宗、僧辨等高僧因他们 不同风格的梵呗而被世人喜爱,被称为“唱说之功,独步当世”。
隋唐时期,汉传佛教音乐进入传播和发展的顶峰时期,此时上 层阶级甚至统治阶层中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徒,有些人虽然不是佛教 徒,但是却对佛教音乐和佛教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使得外域传 入的佛教音乐成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大量的佛曲被引入到宫廷宴乐 之中。在民间,百姓们更加喜欢以自己熟悉的曲调讲佛理、佛教故 事的“俗讲”,佛教音乐的通俗化由此开始。
(二)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类别 汉传佛教音乐流传至今已经发展为赞、偈、咒、诵四大类,其 中“赞”如《佛宝赞》是以包含四句赞、六句赞、八句赞、多句赞 四种类型,以赞同词为韵体。“偈”如《回向偈》可细分为多种形 式如七字体、八句复唱,是以梵文作为唱词的作品。“咒”即“咒 文”,主要是通过汉字加以解释,其具体含义并不能作出直接翻 译,仅可通过主观感受细细体会。“咒”从本质而言可以分为有韵 咒和无韵咒,后者节奏相对而言较为急剧,伴击的方式主要为木鱼 单点;前者节奏相对而言较为缓慢,伴奏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铛、 磬、铃等。“诵”主要指“唱诵”,是一种在晨间与夜间的拜佛时 使用的音乐性很强的,有一定规则的韵体腔,伴奏乐器的种类丰富 多彩,较为多见的乐器有钟、鼓、磬等多种。 (三)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发展前景 对比西方的宗教音乐,我国汉传佛教音乐在发展的历程中更加 通俗化,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我国的汉传佛教音乐并没有形成独立 的艺术体系。近年来,一些佛学院开始设立的音乐系不仅对汉传佛 教音乐进行专门研究,还加强了与西方音乐的交流,对于我国汉传 佛教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就有佛教音乐的存在,佛祖 宣扬佛法用的就是“清净和雅”的吹唱。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 流入中国,据《牟子理惑论》记录了一件“汉明帝夜梦金人”的事 件,同样的记录也见于《四十二章经序》中,但事实上,汉朝人在 汉明帝与佛结缘之前已经认识了“佛”,而且佛教在当时的民间已 经在传播开了。随着佛教在中原土地上的流行,佛教音乐也随之在 进入中国,同一时期中天竺来的僧人竺法兰以“以大梵音”的梵呗 弘法,这是有记载的最早在我国出现的佛教音乐。 汉武帝期间出使西域的张骞带回的一首《摩柯兜勒》成为了正 式传入我国的第一首佛乐,这首曲子后来被当时宫廷乐师李延年改 编为军阵乐,这首军阵乐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支佛教音乐。 此时接触到佛教的都是上层阶级,并且由于佛教音乐的调式、和 声、调性、音阶等与我国的传统音乐相差较大,而且语言上主要以 梵文为主,当时的人们并不适应这种听觉效果,这佛教音乐等学习 一直很困难,佛教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直到我国学者 将梵文译成汉字之后,我国的佛教音乐才算正式形成。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佛教受统治者的支持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 度的发展,佛教戒律、仪轨开始传入我国,并开始了中国化进程, 大量的汉传佛教寺院建立,汉传佛教僧众人数增多,对于佛教音乐 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最著名的将梵乐进行汉化工作的代表人物是三 国时期的曹植,由于同时期中国音乐音韵学兴起,与天竺哀婉的佛 音表现风格类似的清商乐萌芽,大量的僧人在他的带领下在印度佛 教音乐中加入我国的传统音律并翻译梵文,产生了大量汉字配经文 的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音乐,汉传佛教音乐作品的传播序幕由此 拉开。曹植所创建的“鱼山梵呗”成为了我国最早的梵呗并且流传 至今,“鱼山梵呗”也成为了是中国化梵呗标准原声的简称。 二、汉传佛教音乐的传播和发展 (一)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发展历程 东晋时期,汉传佛教音乐在发展中遇到了仪轨和梵呗的结合的 问题。当时长安有一位叫“道安”的僧人,他提倡在佛教的各项法 事仪轨如“上经”、“布萨”等与梵呗结合在一起,这使汉传佛教 音乐更加丰富和完善。 东晋时期后,随着佛教的发展,汉传佛教音乐的发展格局也在 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分化,佛教音乐也就正式分为了以建康为中心的 江淮以南的“南传佛教音乐”和以长安为中心五胡十六国的“汉传 佛教音乐”两大分支流派。南传佛教音乐流派正式成立以后,将发 展的重点置于佛教乐舞方面,十分注重佛教乐舞的进一步发展与丰 富,以及佛教仪轨体制的创建与发展,他们逐步规范了佛教内部的 各种法事仪轨,使得汉传佛教音乐的发展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第一 个高峰。佛教音乐的发展得到了来自统治阶层的推动,如齐代萧子 良、梁代开国皇帝萧衍,南朝梁武帝在位期间十分信奉佛教,他创 作了一系列有关佛教的音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被世人称“正乐” 的作品共有十首,如《善哉》、《大观》等。这一时期梵呗音乐几乎 可以用于所有的佛教法事活动,唱导之风盛行,佛教音乐也因地域
佛教音乐的发源与传播方式
佛教音乐的发源与传播方式作者:翟婉慧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6期【摘要】: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其在佛教音乐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而佛教音乐则是中国宗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佛教音乐在近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音乐之中并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而传承。
唐代,佛曲大盛,朝庭耽于佛曲,百姓则把庙会视为最重要的娱乐场所。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其音乐风靡天下,而音乐的感染力和传播功能较之其他艺术更加强烈。
本文通过走访、了解和搜集寺院佛教音乐的部分曲谱和音频资料,结合佛教音乐的背景,对佛教音乐的特点与功能进行研究,旨在唤醒人们对佛教音乐的认知和保护。
【关键词】:音乐;佛教;(一)佛教音乐的发源音乐,是用声音作为表现手法的一种艺术形式。
是一种听觉的艺术。
有的音乐能使人们亢奋,有的能诱人翩翩起舞,击节顿足,还有的音乐朴实优雅对人的个人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而佛教音乐则以清净、庄严、古雅而著名。
其曲调优扬深沉,更有着独特的宗教气氛。
很容易使人沉浸于其音乐的感染之中,从而引起人们潜移默化的宗教体验。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由古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释迦摩尼创立。
佛教的音乐相传是起源于更加遥远的吠陀时期,是佛陀根据梨俱吠陀歌咏方法之娑摩吠陀而制定的伽陀,伽陀指偈颂,这样可以更好的宏扬佛法。
释迦摩尼本人也很重视这种歌颂方法,命优婆利、阿难、难陀、婆耆舍等弟子依据此法而歌。
佛教中的“声呗”,即“梵呗”,乃至五明之一的“声明”都是以此为基础而逐渐形成的[1]。
但是由于汉语与梵音之间的不同,加之文化的区别,印度的佛教音乐曲调很难在中国流传。
为了更好的弘扬佛法,聪明的佛教人就运用了中国特有的曲调,配唱以汉语翻译的经文。
这样可以使佛教教义更快的在中国传播。
东汉永平年间,佛教和佛教音乐从印度经西域和海路开始逐渐传入我国,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佛教音乐的历史及变迁
中国佛教音乐的历史及变迁History and Transition of Chinese Buddhist MusicLU Yi(School of Music,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Shandong *****)(一)佛教音乐的传入与特征约在公元1世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佛教与佛教音乐由印度经西域及海路传入中国,当时的佛教音乐主要是天竺及西域的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是在佛教寺院的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演唱、演奏的音乐。
佛教创立伊始就使用音乐——梵呗,以清净和雅、韵味悠远的咏唱风格来赞颂佛陀功德、演经说法、宣唱佛理、普渡众生。
由于民族、地域、语言的各异,佛教音乐在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各国、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元素,从而产生了不同风格的佛教音乐。
中国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与西域少数民族音调,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它包括汉传佛教音乐和藏传佛教音乐两大部分。
从内容与形式上来看,唱给“佛”、“菩萨”、“饿鬼”等超现实对象听的称为法事音乐或庙堂音乐,法事音乐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庄严性、神秘性、规范性和稳定性,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
另一类是唱给现实对象“俗人”听的称为民间佛乐或民间佛曲,多在居士及有宗教倾向的群众中流传,民间佛曲与各地民间音乐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民族性、多样性和通俗性,如陕北的“劝善”音调与西北地方戏曲、民歌相近,曲调优美动听,质朴流畅。
各种法事(包括修行、纪念、普济法事)活动中都有唱诵音乐和器乐,其乐器多达几十种,当今法事活动中则大多仅用敲击乐器,以钟、鼓、引磬、木鱼为主,配以铃、铛子、铪子等。
(二)曹植首创中国佛乐“鱼山梵呗”佛教法事活动中唱诵音乐占重要地位,其传统曲目、演唱形式、体裁门类繁多,主要包括梵呗(亦称赞呗、梵曲、梵音、偈(亦称偈陀)、礼拜唱曲和其他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
汉传佛教音乐,作为伴随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其历史渊源可追溯
至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
在中国,汉传佛教的音乐始于东汉时期,相传当时一位名为安世高的和尚从印度带来
了《佛经音乐谱》。
这部谱集记录了印度汉传佛教经的演唱音乐和舞蹈,对于后来汉传佛
教的音乐演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汉传佛教音乐也随之发展。
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发
展达到巅峰,音乐成为佛教法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时曾出现了许多音乐家和唱经僧,
如佛教音乐家吴道玄、唱经僧谭嗣同等,他们的音乐作品影响了后世汉传佛教音乐的发
展。
随着唐朝的兴起和佛教在中国的得到广泛传播,汉传佛教音乐出现了新的发展。
唐代
佛教音乐受到了外来音乐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中华传统音乐的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汉传佛教音乐体系。
唐朝时期曾经出现过以玄奘为代表的众多翻译家,他们所翻译的佛经
内容也为汉传佛教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宋代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式微,汉传佛教音乐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不过,宋代的佛
教音乐依然有其特殊的地位。
当时汉传佛教音乐重视声乐的表现,并且注重合唱、重唱等
多种技法,从而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神秘感。
在现代,随着汉传佛教在中国的新兴和发展,汉传佛教音乐得到重视。
现代汉传佛教
音乐主要以七声音阶为基础,在保留传统音乐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形成
了一种新的汉传佛教音乐形式。
总之,汉传佛教音乐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丰富多彩、变幻莫测。
在未来的发展中,汉传佛教音乐应该更加注重传承与创新,发扬佛教音乐的精髓,为佛教
艺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