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2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说课稿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1、发展中国家:贫困和不发达是环 境退化的根本原因。这些国家长期处
于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持续恶 化的恶性循环之中。需要保持适度的 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增强自身的环 保能力,只有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环境 问题,全球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强调: 2、发达国家是造成目前地球生态环 境退化的主要责任者。有义务率先 采取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为国际合 作做出更多贡献。
时间上的公平
代际公平
分配
代内公平
空间上的公平
人与子孙后代
人与人 国家与国家 人与其他生物种群
2、持续性原则
(1)制约因素 资源和环境
(2)核心
(3)首要条件
(4)目标
三种效益的相互协调
3、共同性原则——从全球利益出发
(1)措施: 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
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2)表现: 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1-2题。 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 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2..下生列态人可类持活续动发中展,符合D“.建文设化美可丽持中续国发、展实现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 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责任方面, 表现明显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低级阶段
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
高级阶段

地理必修3鲁教版第2单元第2节(山东)教案

地理必修3鲁教版第2单元第2节(山东)教案

地理必修3鲁教版第2单元第2节(山东)教案【课标要求】一、依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进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了解可持续进展思想的由来,领悟走可持续进展之路是人类的必定选择。

结合事例,理解可持续进展的概念、原则。

马上可持续进展包括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三个方面。

理解可持续进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能列举事例说明人类和可持续进展的关系,及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进展,培育综合分析和表达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依据有关图表,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后果,提高读图分析力量。

了解自身所在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产生的缘由,提出爱护环境的建议,培育实践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事实生疏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身的行为,培育对环境负责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化。

【教具使用】多媒体与教学案。

【教学方法】指导同学比较分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

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同学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生疏。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沟通,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把握学问,培育力量,进展共性。

【课型】新授课【课时支配】1【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理解可持续进展1、什么是可持续进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力量构成危害的进展。

2、可持续进展是由哪三大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可持续进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复合系统。

其中:生态持续进展是基础(它强调进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量相协调,也就是说进展不能以耗竭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经济持续进展是条件(它强调进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削减废弃物的排放、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进展是目的(它强调进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教案)

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教案)

第二节可连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概略和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认识可连续发展思想的由来,理解可连续发展的看法。

3.理解可连续发展的内涵,可连续发展包含生态可连续、经济可连续和社会可连续三个方面。

4.掌握可连续发展的基来源则等内容。

5.以及可连续发展是解决全世界环境问题的根本门路,是人类思想方式的根本改变。

过程与方法1.要修业生能够举例说明人类应如何参加环境可连续发展,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2.联合实例,理解可连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门路,提升学生综合剖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本节内容,使学生建立人类发展与环境对峙一致的辩证观;使学生初步形成可连续发展的看法。

2.运用辩证唯心主义看法,逐渐培育学生的环境意识、全世界意识和参加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可连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并指导自己的实质行动。

教课要点1.可连续发展的看法和可连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可连续发展的基来源则。

3.认识人类走可连续发展道路的必定性及其目标的实现门路。

教课难点1.理论与实践相联合,认识人类在不一样历史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及结果。

2.打破可连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互相关系。

3.踊跃宣传可连续发展思想,确实执行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付之于行动。

教课方法1.利用图表剖析、说明人类改进环境与损坏环境的不一样结果,加深自己对可连续发展理论的认识,培育自己的参加意识。

2.要实时采集各样新闻媒体传递的相关案例,归纳、剖析,使理论和实质联合起来,并运用理论来剖析和指导实质,特别是要提升自己对环境问题和可连续发展的危机感、紧急感和责任感,并规范和培育自己对环境负责的行为。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我们应当谋求人地关系的和睦一致以推感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互相协调解可连续发展那么,并提出“可连续发展”是21世纪不论发达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互相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计与发展的独一门路。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说课稿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说课稿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2 第四章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地理学科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对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还比较模糊。

在学习能力方面,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可能会感到枯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学难点(1)理解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 :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 :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 的必要性。但是可持续发展不仅 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 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 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的传统生产方式,倡导清洁生产 和适度消费,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
改善人类生活的质量,提 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 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 只是条件,社会发展才是 目的。
代际之间
人和生物种 群之间
同代人之间
国家地区之 间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共 享 地 球 家 园
公 平 性 原 则












地 球 承 载 能 力 有 限
共同性原则
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
全球合作、公众参与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持适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口规模
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 保护关系
谢谢!
(2)公众在行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我们能为可持续 发展做点什么?
可持续发展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使用再生纸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采用节水措施 将旧东西、书籍捐献 以节俭为荣
(2)公众在行动——清洁生产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包装运输
原材料加工
产品利用回收
资源的摄取
环境
产品废弃处理
不愿捐款的原因
(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
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要保证 以持续利用的方式使用自然资 源,因为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 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附近可能有森林!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共28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共28张PPT)
保持适度规模
——人口 ——经济与环境
处理好关系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知识窗 承载力
承载力在生态学上的含义,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平衡 状态下所能够生存的某一物种的最大个体数。目前承载 力的概念已延伸到很多研究领域,除了我们已学过的环 境承载力以外,还有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等。 资源承载力又称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时期内 ,在既能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 未来发展能力的情况下,地球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土地承载力是资源承载力的一种,是指在自然、社 会、经济因素的制约下,一定地区产出的食物所能供养 的人口数。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加,人类赖以生存 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土地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
新知1
理解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新知2
新知3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理解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可持续发展
是指既满足当代
人的需求,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第二章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1.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 课 程 标 准 基本内涵。 2.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
态度和责任。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学习目标 1 学习目标 2
达成学习目标 1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材分析: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是第一节中人地伙伴论的延续,也是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铺垫。

学情分析:2017 级高一学生恰逢高考改革,学生学习了鲁教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部分知识,本单元内容理论性较强,还相对独立,自成系统,与前面知识联系较少,与资源、环境、区域综合开发联系密切,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人地伙伴论,这对学习本节起到一定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通过可可西里和后天电影图片,让学生体会到破坏环境带来的后果,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走什么路?这样能更形象直观,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题,初步感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基础知识让学生填空:让学生知道重点知识。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1.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由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内涵地位内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要性含义措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探究一: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A B C D(3)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①工业产值、利润②工作、技术人员③铁矿石、煤炭④土地、水、空气⑤厂长、经理、车间主任⑥钢材⑦工业“三废” ⑧生活垃圾让学生说出答案,并分生态、经济、社会三个角色扮演,体会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鲁教版必修3)

地理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鲁教版必修3)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哪个文件明确定义了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容是什么? 1992年,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文件和决议。 2002年审议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 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发展不能以耗竭资源和破坏环 境为代价。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1.公平性原则 (1)何谓时间上的公平?
时间上的公平,又叫“代际公平”,人类赖以生存 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 资源和环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以认 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承诺,在实施《21世纪议程》方 面,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取得了初步进展,主 要有:
提出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建立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体系。 制定了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不同层次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 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加快可持续发展的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 组织和动员社会团体及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积极开展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国在消除农村贫困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国家坚
持开发式扶贫,实行科学扶贫,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 势,组织以工代农和适量有序的劳务输出等。
2.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的制约因素、核心、条件和目标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持续性原 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 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首要条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 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 效益的协调发展。

鲁教版必修三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鲁教版必修三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讨论]: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

让学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出发,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最后由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1)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发展”,而经济发展,尤其是工、农业发展更是“发展”的主题。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

但是,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的工业发展和持续的农业发展。

持续工业包括综合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和树立生态技术观。

综合利用资源指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倡废物资源化。

清洁生产指“零废物排放”的生产。

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对产品而言,生产“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即保持生产对社会环境和人类无害的产品。

生态技术观指应用科学技术与成果,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

这种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2)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鲁教版必修3

(5) 我 们 要 争 取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是 这 样 的 一 种 发 展 , 它 既 _满__足__当__代__人__的需要,而又不__对__后__代__人__满__足__其__需__要__的__能__力__构__ _成__危__害__。
反思归纳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内涵
解析 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会影响当代人的需求,加大 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会导致部分可再生资源的 枯竭,进而影响到后代人的需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 须要控制人口增长,但是人口的负增长也会带来许多问题,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2)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D ) A.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发展立体农业 B.退耕还林、还草,排干沼泽,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C.为减少“赤潮”的发生,沿海地区实行休渔制度 D.建立人工绿洲生态系统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解析 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会加速水土流失,排干 沼泽会破坏生态环境,减少“赤潮”发生的关键是减少陆 上人为污染物的排放。
核心 的境持承续载性力
首要条
合理利用
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⑩和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经济效益
目标 实现⑪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
3.共同性原则 (1)措施: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 ⑫ 合作 关系。 (2)表现:在尊重各国主权,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 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人类的行为方式(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环__境__遭__到__破__ _坏__,__生__态__平__衡__失__调__,__经__济__不__能__实__现__长__久__发__展__。 (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B ) 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建立“树木银行” 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2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共31张PPT)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2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共31张PPT)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中国21世纪议程》
1、发布时间:1994年3月
2、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 议程 》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2、公众参与
积极接受、参与可持续发展,树立爱护、保 护环境的意识。
尽可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生活方式
活动2:说说你在生活中可以为爱护地球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
对 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组成:
由 经济、社会、生态 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
目前存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在 过去一两个世纪中追求工业化造成的后果。
阶段性原则
初级阶段 高级阶段
发展 资源与环境
经济、社会和生态
少 次要责任
多 主要责任
案例3:
按现在的开采速度,石油可以开采45-50年,天然气50 -60年,煤炭200-220年。若世界停止生产粮食,全世界的 存粮只能用40天左右。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鲁教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完整版文档

鲁教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完整版文档
人类环境 明确提出了社会发展与环境、 层 层 推 进 1972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会议 生态的协调问题 审议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提出今后的行动战略与措施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层层推进
环境与发 层 层 推 进 1992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展大会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时间上的公平:代际公平 空间上的公平:代内公平
首要条件: 持续性原则 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共同性原则:国际合作
阶段性原则
发展中国家: 初级阶段 发达国家:高级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时间 会议
内容
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说出清洁生产的含义
资源的摄 取
环境
产品废弃 处理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结: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审议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提出今后的行动战略与措施 明确提出了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协调问题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层层推进
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由概念 推向行动
层 层 推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002 全续球 发可 展持 首 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
审议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 提出今后的行动战略与措施

脑会议Leabharlann 产品生产 产品包装 产品批发
制造
运输
零售

高中地理 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件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件 鲁教版必修3

(1)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 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不 仅仅是看产品在使用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上。 (2)这三幅图分别是中国环境标志、日本生态标志和加 拿大环境选择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青山、绿水、太阳和十个圆环组成。 中心的青山、绿水和太阳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外围的十个圆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且与“环境”的 “环”同字,寓意“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 日本生态标志图形以双手拥抱地球,象征“用我的手来 保护地球和环境”;同时两只手臂拼出一个英文字母“e” 代表“Environment”、“Earth”、“ Ecology”;另在 标章的上方书写“爱护地球”,下方标明该环境标志的 效用。 加拿大环境选择标志图形上一片枫叶代表加拿大国家, 三只鸽子象征三个主要的环境保护参加者:政府、产业 和商业;标志还伴随着一个简短的解释性说明。
产品生产 制造
产品包装 运输
产品批发 零售
原材料加 工
产品使用 回收
资源的摄 取
环 境产品废弃 处理 Nhomakorabea(1)说出清洁生产的含义。 (2)为了促进清洁生产的发展,我们应该选购 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图2-2-2中三图分别是哪个 国家的环境标志?查找资料,说说每幅图案的 寓意。
(3)某商品带有环境标志,就意味着该商品具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为什 么说倡导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有利于实现可 持续发展?请阐述其中的道理。
时间
1972 年
1980 年 1987 年 1992 年
会议(或书籍) 在
人地关系理念的发展
召开
提出
提出
世界自然环境保护联盟制定 了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 在 召开 大会通过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2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说课稿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2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说课稿

鲁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说课稿(张优用)2021年4月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鲁教版教材(必修3)高一年级地理第二单元课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热点。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

这为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通过对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

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融入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因此,本框题在初三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认识并掌握我国的资源特点及其形势严峻性;学生初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能力目标: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使学生具有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依据人教版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重点的依据: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但给当前的人类社会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

寻求怎样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说课稿
(张优用)
2019年4月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鲁教版教材(必修3)高一年级地理第二单元课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热点。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

这为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通过对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

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融入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因此,本框题在初三思想品德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学生认识并掌握我国的资源特点及其形势严峻性;学生初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
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能力目标: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使学生具有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依据人教版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重点的依据: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但给当前的人类社会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

寻求怎样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这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

这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只有掌握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及要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

2、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难点的依据:由于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
的原因,对于这一问题关注不够,因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
我主要采取以下五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1、直观演示法
从一次性筷子切入,。

我利用课本上的材料,让学生了解一次性筷子制作所消耗的木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调查法
调查本班每天有多少学生使用一次性餐具以及让学生看一看学校垃圾场中一次性餐具的情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正如“百闻不如一见”,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活动探究法
结合教学资源请同学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题的公益广告,并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通过活动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引导学生将看到罗田街上所雕刻的一些环保用语,如“小草悠悠,踏之何忍”、“小草与我们共同成长”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

4、阅读法
让学生阅读课本P55——56相关链接的内容,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确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所形成的共识,这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5、讨论法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P56中“牧民的选择”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调查本班每天有多少学生使用一次性餐具情况,让学生计
算每月、每年需要用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切入正文。

)
导语设计的依据:思想品德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我们学习的目的都是学以至用。

通过身边的事导入,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讲授新课:(30分钟左右)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重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分层化解。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感知能力。

教师的特长,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本框题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说明“我们共同的家园”;通过活动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在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补充大量的有关我国的资源方面的材料,让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到我国的资源的特点和严峻性。

然后,再讲清人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而得以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讲完后,让学生齐读课本中恩格斯的名言,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用多媒体来演示课本中的三个观点,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并交流所得,学生明确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然后,从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来说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及人们所取得的共
识,帮助学生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接着,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我主要通过材料分析,问题启发、学生调查材料的方法来完成。

通过利用相关材料,如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图片、标语并作必要讲解;结合复习旧知识——严峻的人口形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案例、材料分析:如一个牧场,牧民的两种做法的案例、毁林不法分子受严惩的案例、有关循环经济,垃圾变废为宝方面的材料;问题启发:如在讲一个牧场,牧民的两种做法的案例时,通过①这两种做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②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应怎么做?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理解发展经济要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等;通过学生调查罗田或报刊发表的有关材料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从而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立足本校学生的学情,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体现新课改中要求师生互动的要求。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2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结合板书小结)。

4、板书设计
板书: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概念:
2、组成:
3、基本内涵: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代际公平”即时间上的公平
1、公平性原则
“代内公平”即空间上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4、阶段性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
⑴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协调问题;
⑵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⑶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⑷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⑸2019年,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审议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和一些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并提出今后的行动战略与措施。

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