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概论》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2.艺术典型3.艺术语言4.意境5.风格6.旋律7.艺术创作8.艺术鉴赏9.艺术风格10.艺术流派11.艺术意蕴12.艺术起源的“模仿说”13.审美教育14.建筑艺术15.“造型艺术”二、简答题1.艺术的主要的审美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说音乐艺术专注于表现情感是由音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3.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艺术家应具有哪些修养及审美创造能力?5.简述美术中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特征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6.简要论述艺术的起源。

7.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8.简要概括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9.如何解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10.简述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11.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12.散文的重要特征主要是什么?13.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14.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15.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艺术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答: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直接来自于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间接来自但最终来自社会生活。

2.艺术典型答: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3.艺术语言答:艺术语言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其思想情感所采用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

4.意境答:意境就是作品中情与景、物与我的交融与统一。

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5.风格答: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6.旋律答: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

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

谈对美育的认识和理解800字

谈对美育的认识和理解800字

谈对美育的认识和理解800字篇一谈对美育的认识和理解一、引言美育,通常被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来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等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美育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其重要性、实施方式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二、美育的重要性(一)培养审美能力美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和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人们可以逐渐学会感受美、鉴赏美。

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善于发现美、欣赏美。

(二)塑造健全人格美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艺术活动,人们可以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这些品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承文化遗产美育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各种艺术形式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和传承本民族和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遗产。

这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四)促进全面发展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美育,人们可以在情感、认知、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升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

同时,美育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美育的实施方式(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各级学校应当开设艺术课程,如美术、音乐、舞蹈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艺术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艺术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

(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又称审美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称审美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核心与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与此同时,美育也是美学学科的组成部分,学习美学与研究美学最终都应该在美育中得到实现与发展。

第一节美育的性质与特点一、美育的历史发展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美育思想。

但是,明确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加以系统论述的,应当是近代德国美学家席勒。

1793年,席勒以书信体写成的《美育书简》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意义,被后人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并成为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理论体系的标志。

实际上,在古代虽然尚未提出美育的概念和体系,但是,美育思想和美育实践却早已存在,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孔子、荀子等,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大力倡导美育,提倡“诗教”和“乐教”。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而要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就必须经过主体自身的修养和锻炼,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完美的人,这自然离不开“诗”和“乐”。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明确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此外,孔子还主张美与善的统一,他赞扬《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批评《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2显然,孔子是把尽善尽美作为评价艺术的标准,强调把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统一起来。

儒家学派中的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对儒家美育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成为儒家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认为“人性恶”,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改人的性恶为性善,只有造就完美的人格,才能使社会实现和谐与安宁。

荀子十分重视审美教育,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诗、书、礼、乐才能改造人性,使人去恶从善,强调了美育的道德教化作用。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在美育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幼儿园美育与艺术教育

幼儿园美育与艺术教育

幼儿园美育与艺术教育幼儿园美育与艺术教育引言:幼儿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指通过开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和手工等艺术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幼儿园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幼儿的情感、审美、创造力和表现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意义、目标、特点、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幼儿园美育与艺术教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意义:1.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通过美育与艺术教育,幼儿能够体验美的感受,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优雅高尚的审美情趣。

2.促进幼儿的身体、精神和智力综合发展:艺术活动包括肢体动作、语言表达和创意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训练,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美育与艺术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

4.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和互动,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美的理解能力:通过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幼儿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丰富他们的视觉和审美经验。

二、美育与艺术教育的目标:1.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和表达。

2.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鉴赏能力:通过艺术欣赏和表演活动,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促进幼儿的自我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艺术创作和表现,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4.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性的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5.培养幼儿的自信与自立能力:通过艺术活动,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

三、美育与艺术教育的特点:1.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美育与艺术教育注重幼儿的审美体验,通过艺术活动引导幼儿参与、体验和感受美的乐趣。

论述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述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论述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是一种感知世界、制造文明的途径。

从事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类熟悉自身的情感和理智,形成人类文化生活的丰富性。

我们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熟悉艺术的特点,在艺术创作和观赏中挖掘文化内涵,提高人文素养,并由此影响和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艺术教育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熟悉感性世界、丰富思想感情、调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艺术教育不应是单一的技巧训练,它与美育融为一体,使人的综合素养――包括制造力量、感知力量、审美鉴赏力量、形象思维力量、动手制作力量得到全面的扩展。

确立和完善现代美育以及艺术教育理念,深化发掘其内涵,既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现代人的需要,它直接关系到现代艺术教育平台的搭建,最终影响到每一个详细的艺术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礼乐相济”的儒家之礼和艺术视为道德教育的特别方式。

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将艺术审美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手段。

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18世纪深受康德思想影响的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他认为,在古希腊时期,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具有完善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也非常谐调。

而近代文明社会则由于大工业的发达,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等级的严格区分,不仅使社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严峻的分裂,而且使个人自身也产生了人格分裂,古希腊人那种完善和谐的状态已荡然无存。

所以,现代人对古希腊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全面进展无不布满艳羡之情。

席勒认为,消退人性的分裂,需要通过一种教育,首先使之成为“审美”的人,在他看来,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即“冲动”:一个叫“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质;另一个叫“理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肯定存在或理性本质。

完善的人性应当是二者和谐统一。

而近代文明社会恰恰将人的这两种天性分裂开来。

因此,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嬉戏冲动”作为桥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人恢复完善的人性而成为真正的人。

(完整版)艺术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完整版)艺术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二)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所谓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所明确提出的“艺术生产"的概念之说,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活动实践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人们满足审美的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

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4、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答: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所自有的一种独特的认知功能。

艺术以其所特有的艺术形象为载体,在充分地表现出艺术家的对社会、人生敏锐的观察、深刻的评判、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让审美主体-—欣赏者以及广大受众,在潜移默化的认同中与作者、作品因审美互动而形成了共识。

另外,艺术作品的真实,又因它的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而表示出人们的对更为美好的未来的憧景和热爱。

展现了人的思想、灵魂的纯化和升华,从而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加深了对美好的事物、高尚的道德、诚真的情感的响往和追求.有鉴于此,艺术的认知作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审美所特有的一种功能,是与人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去认识客观事物,所不同的一种认知功能作用。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美术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美术教学是从传授基础技能为主,向提高素质、提高审美能力、解放人的创造性思维转化为主的各种课程的总称,它的重点在于实践活动与体验性、探究性学习,而美育则是以美为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而诞生的,它是因人之需要而生的一种现象。

美育的重点在于美感的培养、美德的培养和人格的陶冶等方面,通过美育教育,能够使人们更加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授基础技能,但是这些技能并不一定就是简单地学会一些画画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己身,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追求个性以及领悟自然界和社会世界中的美。

美术教学的核心是“观察、创造、表现”,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来呈现事物的美感。

而艺术涵养这一方面,则反映了人类的审美情感、文化、哲学和智慧等方面的内涵。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是因人之需要而生的。

美育的重点在于美感的培养、美德的培养和人格的陶冶等方面。

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美德素养,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美的体验,享受生命的快乐。

在教育中,通过各种活动和体验环节,营造出一种充满美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感知不同艺术形式的美感,走进艺术的世界,领悟其中的真正内涵。

美育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美德素养,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

美术教学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学生学习和体验美术的机会。

不仅如此,美术教学更是为美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可以直接参与到美育教育中。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美术教学中存在很多的美育元素,比如在艺术作品的展览和欣赏中,可以为学生层层解析画面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去感受和认识这种特殊文化现象。

同时,通过进行手工、绘画和雕塑等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为艺术始终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所以,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不同于科学的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不同于道德的教育;艺术的娱乐功能不同于其它一般类型的娱乐活动。

也就是说,作为人类文化形态之一的艺术,是区别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他文化形态的。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ě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译为:学《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报怨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这句话指出了文艺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一方面文艺“可以观”风俗之盛衰,具有认识社会、认识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也就是文艺还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

《诗经》所录的均为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共160篇)即十五国风,亦称《国风》,是从不同地区(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多为各地土风歌谣。

②雅(共105篇)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即朝廷之乐。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

③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复习重点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复习重点

艺术学概论复习关于这门课程整个学习和复习要注意的哪些问题,这是大家的关心的核心问题。

关于本门课程如何学习的问题:如果想学好这门课程有四个步骤:第一,要认真地通读这本主教材(建议通读二遍以上);此外,还要读一遍《艺术学概论学习指导书》。

第二,认真参加面授辅导。

各级教学和工作站的老师们与中央电大一起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和辅导,所以大家要认真听老师的面授辅导。

它能与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和解决问题,希望大家尽量参加面授辅导。

第三,认真做好形成性考核册。

考核册中的题型是考试的题型。

认真做好形成性考核册,这里面整个思路就是考试的思路。

考试题型分为五大块:1.名词解释,掌握重要的名词。

2.选择填空题,它归纳了本门课程的许多知识性问题。

3.简答题。

简要的回答,把这个问题的最重要的两三句话,也就是核心说出来,然后把这个问题的首创者、发起人、创导者要举出一——两个典型。

简答题要求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回答。

4.论述题,要求大家把一个问题结合教材中讲的几大点,如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西方雕塑的几个高峰期是什么的阐述等抽出几个要点。

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论述题需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举例。

5.鉴赏题,针对我们艺术学概论所涉及的十六个艺术门类中的某一个品种,如一部电影、一篇小说、一首音乐、一个建筑等,我们就其中之一阐述自己的理解、分析与鉴赏。

具体的鉴赏我在电大在线学习网上有范本,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

鉴赏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做到了这几点,我们就给高分。

第四,大家广泛地阅读十六类艺术中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如,绘画,大家尽可能搜集一些绘画的作品,同时观赏绘画作品展等,然后找到一些关于绘画的论文,要分析该作品的立体感和切入点,同时要把错综复杂的矛盾把握住,艺术特点的几方面要有明确的阐述。

一、关于艺术总论(一)艺术起源的六种学说(1)艺术起源于“模仿”。

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美育的重要意义

美育的重要意义

美育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重视美育?美育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艺术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

当然,美育绝对不仅仅是你能画出一幅人人赞美的好画。

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与玉有关,与美有关。

美育是我们艺术发展多元化的初心和追求。

美术教育可以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审美潜能,将之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命的境界。

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道善恶的。

蔡元培一生都在荒原撒播美的种子,他曾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

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儿童美术教育也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提升人格修养的教育。

儿童美术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表达宣泄情感,让孩子变得自信,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智力。

具体表现为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创造能力,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观察能力,增强孩子的专注力和耐性,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接受过美育的孩子人生会更加幸福。

所以,近年来部分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美术、音乐、文学等方面的教育学,艺术积淀、人文素养已经成为部分孩子必修课,但大部分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现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非常重视四五岁学英语,小学开始学奥数,为孩子高价选择学校,竭尽全力让孩子考大学。

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

然而,很多家长却忽视了一点,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内心空虚,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体会不到幸福的意义,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工拐卖,无法与别人共情,不懂得与他人分享,物质上什么都不缺却不快乐。

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在追求孩子文化课成绩的同时,也给予孩子们。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此教育体制的构建和创新必然要适应并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地位日益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更加明显,任务更加紧迫。

一、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追求心灵美的高尚情操艺术教育的目的,或者说是艺术教育的首当其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情感态度,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怀着一颗积极的、友善的心灵去对待一切事物。

没有艺术修养的人是粗俗的,是不懂得礼节的,自然是没有高尚情操的。

我想,具有“艺术的心”(宗白华语)的人,首先能够赋予客观事物以积极的、艳丽的色彩的,是能够用爱心对待别个事物和人的,这是艺术的美化功能的体现。

由此可见,由于艺术教育比之于单纯的具有机械化性质的基础教育本身,这种独特的使人的心灵得以艺术化,得以“自由舒展”的感化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当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综观中国教育的发展史,关于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手段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途径,无论是从理论的发展上还是实践的施行上,都是比较薄弱的。

但另一方面,对于美育的提倡却是很早就要求的。

事实上,在我国,真正的美育教育是发端于二十世纪初,其标志应该是从蔡元培于1901年发表《哲学大纲》提出的,也是以艺术形式作为美学的主要载体的。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的50多年,由于我国的美育教育从沉寂和省悟中走来,真正跨入到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育学的研究除去传统的理论资源而外,西方当代哲学、心理学和艺术教育等的最新观念与新思路、新成果也成为学界借?b、吸取的重要思想资源,美学的研究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突破,其中之一就是艺术教育在美育中地位的提升。

也正是这种方兴未艾的发展之风,关于艺术教育的问题被紧密地与美育结合起来。

普遍推行并被接受的观点是:美育的主要对象和工具是艺术,艺术是情感教育的利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内容。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艺术教育与美育是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

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而美育则更加强调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操,通过感知和欣赏美的事物来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与美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日益增长,对美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美的意识的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

首先,我们将阐述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定义和概念,明确它们的内涵和特点。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探讨它们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渗透和互补作用。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艺术教育与美育的主要任务,并探讨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教育与美育的价值和作用,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考的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1.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定义和概念- 在这一部分,将介绍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定义和概念,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关系,并对其研究领域和对象进行界定。

2.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 这一部分将探讨艺术教育与美育之间的关系。

首先,会讨论艺术教育和美育在目标和内容方面的联系,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补充。

接着,会探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方法和手段上的关联,介绍不同教育层次和形式下的美育实践,并列举相关的案例来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艺术教育与美育的主要任务- 这一部分将重点讨论艺术教育与美育的主要任务。

在这里,会介绍艺术教育和美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填空)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填空)★(简答)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是什么?★(简答)如何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要有具体阐述。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

因此,我们主张第6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填空)★(简答)你是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的?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填空)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填空)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

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填空)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填空)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填空)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

美学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

美学(课程代码00037)历年真题考过的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一、名词解释2016年10月1.审美体验2.荒诞3.有趣味的形式4.虚静2016年4月1.审美情趣2.审美理解3.生物本能说4.美育的内涵2015.101.意象的结构2.劳动说3.审美形态的生成性4.艺术品的开放性2015.41.意象的生成2.“悟”3.巫术说4.席勒的《美育书简》2014.101.审美意识2.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3.审美理解的多义性4.以道制欲2014.41.载道说2.化育3.优美4.审美距离说2013.71.再造性想象2.审美体验3.游戏说4.艺术的审美功能2013.41.集体无意识说2.审美教育3.审美活动无功利4.兴2012.71.审美趣味2.荒诞3.有意味的形式4.艺术敏感2012.41.喻象2.以美育代宗教说3.悟4.审美需要2011.71.审美形态2.无我之境3.有趣味的形式说4.崇高2010.71.审美形态2.劳动说3.对比联想4.灵感2010.41.有我之境2.审美体验3.空间艺术4.净化说2009.71.审美理想2.审美体验3.优美4.寓教于乐2009.41.审美趣味2.艺术品的他律性3.仿象4.趣味教育2008.71.有趣味的形式说2.寓教于乐3.审美形态4.审美体验2008.41.审美直观2.审美理想3.崇高4.美育代宗教说1.游戏说2.寓教于乐说3.艺术敏感4.审美意识2007.41.命运悲剧2.表现说3.贺拉斯的美育观4.美的问题的性质2006.71.心理距离说2.美感3.艺术的审美功能4.无我之境2006.41.悲剧性2.席勒的美育观3.有趣味的形式说4.审美个性2005.71.内在感官说3.美学思想4.灵感2005.41.观2.移情说3.埃斯特惕卡4.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2004.71.心理距离说2.山羊之歌3.生命的机械化4.游戏说5.《审美教育书简》2004.41.柏拉图的美育观2.美学思想3.审美态度4.艺术敏感2003.41.寓教于乐2.“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3.无我之境4.美感欣赏活动2002.41.寓教于乐5.美学研究的对象3.生命的机械化4.集体无意识说浙江2012.71.丑2.畅神说3.载道说4.以道制欲浙江2010.71.虚静2.再造性想象意象的物态化3.审美情趣浙江2010.41.审美经验2.崇高3.模仿说4.意境浙江2009.7 1.艺术敏感3.移情说3.观4.模仿说浙江2009.41.审美需要2.审美距离3.符号说4.审美教育浙江2008.71.移情2.审美距离3.有意味的形式4.寓教于乐浙江2008.41.审美体验2.审美距离3.表现说4.灵感浙江2007.71.内在感官说2.崇高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无我之境浙江2003.7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突然荣耀说3.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美育5.埃斯特惕卡浙江2002.71.乖讹说2.意境3.期待视界4.美育二、简答题2016.101.简述意象的结构2.简述审美趣味的标准3.简述悲剧的特征4.简述艺术品的鉴赏过程5.简述蔡元培的美育观2016.4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2.简述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3.简述柏拉图的美育观4.简述审美实践是一种人生实践5.简述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2015.101.简析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2.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3.简述艺术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关系4.简述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5.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史上的意义2015.41.简述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2.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3.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4.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5.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2014.101.简述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2.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3.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5.简述美育的独特性2014.41.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独特之处2.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3.简述艺术的核心功能4.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5.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2013.71.简述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的原因2.简述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3.简述生物本能说的缺点4.简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5.简述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主要特征2013.41.如何提高审美趣味2.简述艺术存在动态过程中的三个环节3.简析审美关系的内涵4.比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5.为什么不能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2012.7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什么2.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与其人生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3.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想象中的作用4.简述喜剧的特征5.简述近现代美育思想的基本线索2012.41.简述美学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2.简述意象的生成3.简述审美对象形式规律的多样统一性原则4.简述亚里士多德划分艺术形态的方法5.简述美育与审美活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011.71.简述喜剧的特点2.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想象的作用3.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4.简述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5.简述原始意识的特征1.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2.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3.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4.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5.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2010.71.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2.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3.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4.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5.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2010.41.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3.简述作为审美活动中介的艺术品的基本特征4.美育的功能5.简述美学的研究方法2009.71.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哪些?3.构成审美理解多义性的原因是什么?1.简述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作为精神存在的特征2.简述审美境界的性质、特点3.简述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4.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5.简述感性形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2008.7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2.康德与博克在优美论上的区别3.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4.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 2008.41.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2.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3.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悲剧的基本特征5.美育的基本特点2007.71.简述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原因2.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3.简述喜剧性的笑的基本特征2007.41.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2.简评郎吉诺斯的崇高观3.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4.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5.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006.71.简述审美活动中会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2.简述先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3.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2006.41.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2.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3.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4.简述艺术功能的多元性5.简述探讨审美欣赏活动心理特征困难的原因2005.71.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2.简述美育的特点3.简述优美的特征2005.41.简析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主要原因2.简述欣赏者在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重建过程3.为什么应当把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2004.7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说美是自由的形象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有何区别与联系4.美育的基本特性2004.41.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2.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3.简述黑格尔的崇高观2003.41.简述美育的特点2.简述“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3.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致”的原因2002.41.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号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2.简述喜剧性的效果3.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浙江2012.71.简要说明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特征5.简述悲剧的基本特征3.简述审美感知的基本特征4.简要说明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5.简述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浙江2010.71.简述美学研究的方法2.简述优美的特征3.审美趣味的特征和健康标准4.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5.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浙江2010.41.美学学科孕育与形成中经历了哪些阶段2.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3.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浙江2009.71.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简要评述席勒的美育思想3.如何理解审美活动中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统一?4.简要说明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的三个阶段浙江2009.41.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2.简述审美对象的特点3.简述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的原因4.简述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5.简述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浙江2008.71.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荒诞作为现代审美形态有哪些基本特点?3.(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品是什么性质的物品?4.为什么说“趣味无可争辩”是十分有害的?浙江2008.41.审美活动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科学认识、道德判断活动的特点是什么?2.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意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浙江2007.71.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2.简述意境与意象的区别3.简述美育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途径4.简述抽象性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浙江2003.71.试简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这一命题2.试述丑的审美价值3.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何区别?4.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方式?浙江2002.71.简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2.美感中的直觉有哪些特征?3.什么是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4.简述美育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2016.10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艺术概论基本简答题

艺术概论基本简答题

1.简要论述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2.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这种广义的“艺术教育”理论认为,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职业,俗话讲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或者读小说,或者看电影,或者听音乐,或者看电视,或者欣赏舞蹈等等,总之,现代人必然涉及艺术,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

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3.简述德国18世纪着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 概念,由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

4. 科学对艺术的(联系)渗透和影响联系: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为艺术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且创造出了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

渗透和影响:1.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论音乐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论音乐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论音乐教学与美育的关系作者:徐彪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年第11期一、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意义音乐教学在美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德育、智育、体育共同构成四大要素,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教育内容。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思想,把音乐教育提高到“礼乐相济”的理论高度。

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所著的《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美育”(即“审美教育”)的概念,他阐释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

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1]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艺术教育与美育中的重要意义是万万不可低估的。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声音艺术,它既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艺术门类之一。

它可以带给人审美的愉悦,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仅以一个人的一生为例,从在母体内的“音乐胎教”,到出生后的摇篮曲,少年时的儿歌、学生时期的校园歌曲、谈恋爱时的情歌、结婚时的喜歌、每年生日时的《祝你生日快乐》歌,直到辞世时的哀乐和挽歌,无时无刻不与音乐相伴。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革命导师恩格斯才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

”[2]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

这种“高峰体验”存在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之中。

不但诗人和艺术家在创作狂热时处于“高峰体验”之中,聆听一首感人至深的乐曲也可以产生这种“高峰体验”,这是一种审美的最高境界。

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作用音乐教学在美育中的重要意义,是通过它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的。

浅谈美育在当今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美育在当今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美育在当今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发布时间:2022-05-12T11:41:45.35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3期作者:侯玉冰[导读] 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中,美育并非仅限于国内的学料教育,也包括以社会全体成员作为对象,通过以传递知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激发创造力和实践力,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的社会美育。

3203111996*****52X摘要: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中,美育并非仅限于国内的学料教育,也包括以社会全体成员作为对象,通过以传递知识、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激发创造力和实践力,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的社会美育。

关键词:美育;艺术设计;教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伦理教化、情操陶冶、审美取向的核心内容支撑,作为礼仪之邦,“有周一代的尚书和崇礼重乐,美和艺术构成了它的基本意象形式和核心价值。

由此生发的诗教、礼教和乐教,则在根本上类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审美和艺术教育【1】。

“中西方文化中蕴含的极为丰厚的美学思想,是美育实践的源泉,对当代社会美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从美育的视角,通过文化认知的脉络、用现代审美体系阐释传统文化要义、学院课程养成链条式系统教学四方面来阐述艺术中美育在当今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美育内涵及其发展美育;通常被称为“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

美育的历史同人类的文明史是同时开始的,并随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人类的美育思想源远流长,而现代美育的概念发源于18世纪,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18世纪的美学家、诗人席勒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后人把包含席勒美育思想的著作《美育书简》当作是现代“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3】他的美育思想奠定了审美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思想内涵,影响了我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形成,美育的价值导向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嬗变。

王国维在席勒思想基础上提出“心育论”,20世纪初期,随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席勒思想被传到中国,并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张上被赋予了彼时中国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印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关于美育的内涵,席勒将其界定为“自由”。

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实在、必然与理性的审美的关系性的自由。

也是审美的想象力的自由,是想象力对于自由的形式的追求,从而飞跃到审美的自由的游戏。

当然归根结底,席勒所说的自由是人性解放的自由,是通过审美克服人性之割裂走向人性之完整。

由此可见,这种自由观不仅局限于精神领域,而更侧重于现实人生,追求一种人性完整、政治解放的人生自由。

因而是一种人生美学之路,开辟了整个现代美学走向人生美学的方向。

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即是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之中介。

这就使美育成为由自然之人成长为理性之人的必由之途。

这就是席勒关于美育作用的“中介论”,成为整个美育的核心环节,构成了整个审美之谜。

席勒认为,美育所凭借的手段是美的艺术。

他首先从艺术类型的横向的角度论述了理想的美育的途径。

那就是由优美到崇高,达到人性的高尚。

而从纵向的角度,席勒勾画了审美教育的历史过程,即由古代的素扑的诗到现代的感伤的诗,最后走向两者结合的理想形态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