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脚墙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脚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基护脚墙主要分布在K35+550~K35+570左侧、K36+720~K36+970右侧、K37+025~K37+185右侧、K39+800~K39+830右侧、K40+110~K40+150右侧、K40+200~K40+220右侧、K40+615~K40+623右侧、K40+773~K40+850左侧,平均高度均为3m,合计长度605米,其中除K37+025~K37+185段为M10#浆砌片石外,其余段落均为M7.5浆砌片石。

二、材料要求

1.石料

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强度、试件规格换算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规程执行。片石一般是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

2.水泥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试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

(1)、砂采用忠县长江特西砂和忠县石马村石砂。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的质量标准。

(2)、砂的最大粒径:用于砌筑片石时的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mm。

(3)、砂的含泥量:因本工程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7.5、M10,因此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3%。

4. 水

砌筑砂浆所用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按有关标准确认合格后使用。砂浆按设计规定,片石挡土墙砌筑采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砌筑、沟缝、抹面,砂浆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圆锥体沉入度50mm—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

三、施工工艺及流程

1.施工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按围墙边线、高程点测放护脚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精确测定出护脚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伸缩缝位置,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护脚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2.基坑开挖

(1)、护脚墙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底。基础的部位尺寸、形状埋置深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2)、基础开挖为明挖基坑,在松软地层或陡坡基层地段开挖时,基坑不宜全段贯通,而应采用跳槽办法开挖,以防止上部失稳。当基底土质为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黏性土等时,将其整平夯实。

(3)、基坑用挖掘机开挖时,应有专人指挥,在开挖过程中不得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

(4)、基坑刷底时要预留10%的反坡(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挡土墙向外滑动。

(5)、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倒运。

(6)、在基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稳定。当土质好时,槽边的堆土应距基槽上口边缘1.2米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

(7)、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基底尽量避免超挖,如有超挖或松动应将其夯实,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8)基底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砌筑施工

砌体石料采用极限强度不低于40MPa的片石,片石应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其厚度不小于15cm(卵形薄片者不得使用),宽度及长度不小于厚度的1.5倍,重量约30kg,应敲去其尖锐凸出部分,放置平稳,做到分层错缝搭叠砌筑,石间以小石子填塞。

3.1浆砌片石施工:

(1)、砂浆:砂浆中所用的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堆砂场地应硬化。砂浆拌制要求严格按照砂浆配合比进行,

采用机械拌合,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 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在运输过程中或在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要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2)、浆砌片石基础及墙身施工:

沉降缝、伸缩缝的宽度为2㎝,为保证接缝的作用,两种接缝均须垂直,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时缝两侧的石料须加修凿。

墙面作为外露面,按设计坡率采用挂线砌筑,使墙面平顺,砌筑过程中经常检查坡率,确保砌体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护脚墙标准

图1

表1

表2

3.2施工注意事项:

a、砌筑基础的第一层时,基底为岩层或砼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砌筑上层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b、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 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c、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

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20㎜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d、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饱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e、墙身砌筑中,在高出地面0.3m以上,设置10×10㎝的泄水孔,孔眼间距为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

4、墙背回填

一般应选择透水性强、易排水、抗剪强度大且稳定的填料。当墙身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等工作。在距墙背0.5~1.0m以内,不宜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在高出地面0.3m以上,设置10×10㎝的泄水孔,孔眼间距为2~3m,上、下、左、右交错布置。下排泄水孔底部通铺一层0.3m厚的粘土层,并夯实,以防水分渗入基础。泄水孔进入口部分设置粗颗粒(1~3㎝)、碎石(5~6㎝)反滤层,以防孔道淤塞。

5、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5.1施工安全

(一)施工环境安全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用具,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

(2)严禁酒后上岗。

(3)施工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精神集中,不得嬉笑打闹。

(4)施工现场临时电线路必须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