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及防治,附研究设计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及防治,附研究设计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及防治王明春基础二班方剂学20152041摘要:产后抑郁症( Post partum Depression PPD)是指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主要表现为悲观、抑郁、沮丧的精神紊乱。

它严重地威胁着产妇的心理健康。

本文系统介绍了产后抑郁症的概念,并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方面综述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为了解产后抑郁的发生、转归与其影响因素,本文还设计了研究方案。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病因;综述;发病率;研究设计产后抑郁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PPD ) 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典型的产后抑郁是产后6周内发生, 可持续整个产褥期。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到婴儿、家庭、婚姻、社会,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护理等方面已有诸多报道[1,2],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报道多局限于案例分析或统计调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

现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危害进行阐述,并对其病因进行较为全面分析,介绍常用产后抑郁症常用评价量表,提出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对策,旨在为产妇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一、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女性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分娩是一个自然事件,也是女性一生中面对的一个应激性事件。

产褥期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压力性时期,产妇情感和情绪易发生改变,甚至有发生严重精神障碍的风险。

最新数据显示,约有50%~80%的产妇产后会经历短暂轻微的忧郁,表现为哭泣、情绪波动、焦虑、悲伤、睡眠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易激惹等;另有约0.1%~0.2%的产妇会发展成为严重的产后精神病,出现幻觉、妄想,严重者有自杀企图,甚至会伤害新生儿[3];此外将近15%的女性在产后3个月发生产后抑郁症,其症状虽不如产后精神病严重,却比产后忧郁症状明显,持续时间更长。

产后抑郁症病因分析与评价量表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病因分析与评价量表研究进展
全 科 护 理 2 1 年 4 第 8卷 第 4期 上 旬 版 ( 第 1 5期 ) 00 月 总 7
・ 1 9 5 ・
产 后 抑 郁 症 病 因分 析 与 评 价 量 表 研 究 进 展
陈 娜
摘要 : 阐述 产 后 抑 郁 症 的 , 表 现 和 危 害 , 述 产 后 抑 郁 症 病 因分析 与 评 价 量 表 研 究进 展 , 为 产 后 激 素 水 平 的 改 变 、 临床 综 认 甲状 腺 功 能 减
关 键 词 : 后 抑 郁 症 ; 因 ; 价 量 表 ; 究进 展 产 病 评 研
中 图分 类 号 : 4 37 R 7. 1
文献标识码 : A
d i 1 . 9 9ji n 1 7 — 7 8 2 1 . 1 . 5 o :036/ s .64 44.000000 .s 抑郁症 和焦虑症 。
母 亲 的 婴 儿 发 育 状 况 明显 劣 于 正 常 母 亲 , 且 影 响 婴 儿 的 抗 病 而
生 活 事 件 , 分 娩 不 顺 利 、 生 儿 疾 病 、 乳 不 足 等 因素 , 会 明 如 新 母 则
显增加产妇产后抑郁 症的发生 。 3 产 后 抑 郁 症 的 评 价 量 表
文 章 编 号 :6 4 4 4 (0 0 4 9 5 0 1 7 — 78 2 1) A一 1 —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女 性精 神 障 碍 疾 病 发 生 率 是 男 性 的 2倍 , 中 产 后 抑 郁 症 其 (otatm dpes n P D 是 女 性 精 神 障 碍 中 最 为 常 见 的 类 p spru e rsi , P ) o 型 。典 型 的产 后 抑 郁 是 产 后 6周 内发 生 , 持 续 整 个 产 褥 期 , 可 有 的甚 至 持 续 至 幼 儿上 学 前 。产 后 抑 郁 症 不 仅 影 响 产 妇 的 身 心 健

【疾病名】产后抑郁症【英文名】postpartumdepression【别名...

【疾病名】产后抑郁症【英文名】postpartumdepression【别名...

【疾病名】产后抑郁症【英文名】postpartum depression【别名】postpartum psychosis;产后精神抑郁;产褥期抑郁症【ICD号】O99.3【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1.病因研究进展(1)内分泌因素:①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产后24h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甲状腺功能变化: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含量、一些甲状腺刺激因子[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产生过多及碘相对缺乏,其中HCG对甲状腺起到类似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作用,较高水平HCG可反射性地降低血浆含量,同时在解剖上刺激甲状腺增大。

研究表明:产妇分娩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显著。

杨小华测定了426例产妇分娩前7天及分娩后72h的甲状腺素T水平,提示产后T<140µg/ml的产妇为产后抑郁症的高危人群,推测甲状腺功能降低可能为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之一。

孕激素的变化:孕激素能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系统,如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及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同时影响其他高级大脑活动。

妊娠后,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峰值是其月经周期最高值的10倍,产后几天降至正常,哺乳则可降至低于正常值。

孕激素水平的突然下降,导致GABA-A受体对苯二氮卓类不敏感,诱导GABA-A受体α-4亚单位抑制GABA能神经元活动,造成抑制性神经冲动不足,多巴胺功能亢进,产生抑郁情绪。

研究还显示:心境障碍与高孕酮水平有关。

产后6~10周患抑郁症的妇女在产后7h血浆孕酮水平比正常产妇明显升高。

雌激素的变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于男性,生育年龄女性抑郁症发病率高于青春期及绝经后的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很低,无周期性变化。

因此,推测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妊娠时雌激素逐渐升高,孕晚期达最高值(较非孕时高几百倍)。

产后抑郁症生物学相关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生物学相关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学硕士学位论文 . 2 0 1 0 .
[ 2 3 】 斯 建新 . 滋 水清肝 饮在 妇产 科应 用举例 『 J 1 _ 浙江 中 医杂
志, 2 0 0 8 , 4 3 ( 5 ) : 2 9 3 — 2 9 4 .
【 3 7 】 黄 丽燕 , 陈毓婵 , 罗震 , 等. 产褥 期香薰按摩 减轻 产后抑 郁症状 的效果观察[ J 】 . 护理学杂志 , 2 0 1 1 , 2 6 ( 1 2 ) : 4 0 — 4 1 . 【 3 8 】 康崇梅. 推拿按摩对产妇身心康复 的影 响[ J ] . 中国当代 医
机 制 的研究 倍 受 医学界 关 注 , 通 过近 年来 不 断探 索 ,
已证实本病 发生与机体 的多 系统 功能紊乱密切相
医, 2 0 1 0, 2 5 ( 9) : 1 6 3 0 ~1 6 31 .
【 3 2 】 陈洪琳 . 俞 募通 经法治疗 产后抑 郁症 的I 临床研 究【 D ] . 黑
【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 ; 病因病机; 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 P P D) 作为产后精神科主要疾病之 目前其 受重 视程 度 呈现逐 渐 增高趋 势 。 P P D相 关
关, 但鉴于各种因素复杂的作用途径 , 加之各系统之 间某些 因素亦相互影响 ,其确切的生物学发病机制 尚不 明确 , 为本 病 的防治 带来较 大 困难 。 以下就 P P D 生物学方 面相关病 因及 发病机制研究动态予 以综
鲁护理杂志 , 2 0 1 0 。 1 6 ( 2 1 ) : 6 8 — 7 0 . [ 4 0 】傅 月珍 . 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 产后 抑郁 患者康复 的
【 2 6 】 李彩勤 , 李惠敏 , 王彤 , 等. 舒 利欣汤治疗 产后抑郁症 2 8 例I 临床观察 『 J 】 . 河北中医 , 2 0 0 8 , 3 0 ( 1 1 ) : 1 1 5 5 — 1 1 5 6 .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D结语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在产褥期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因 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研究表明#心理治疗方法对治疗产后抑 郁症有较好的效果#能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以及减缓产后 抑郁症的程度" 对于产后抑郁症较重者#则同时需要配合药 物治疗" 参考文献 $ 赵阿霞&产 后 抑 郁 症 的 相 关 因 素 及 治 疗 进 展 研 究 A &中国药物经济学)%$3@ & ) 胡娟王玉琼&成都市孕产妇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关 系的研究 A &中华护理杂志)%%'33$$ & ( 沈荣&产后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其心理 干预效果研究 A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陈莉莉&婴儿气质产妇感知压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及社会 支 持 的 中 介 效 应 研 究 A &山 东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谢萍&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 A &赣南 医学院学报)%$3(33 & 0 关素真&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防治作 用 A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1 张景瑞&国内外产后抑郁的心理干预现状研究 A & 心理健康教育)%$'& @ 杨怀洁&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A &现代妇产科进 展)%$?)3$ & ' 王永余等&认知疗法配合协同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 的治疗效果 A &浙江医学)%$'3$$ & $% 王少冰等&音乐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 的影响 A &国际护理学杂志)%%')@) & $$ 徐凤等&松弛疗法在高龄产妇产后抑郁中的应用 A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 池林&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 性探讨 A &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 王静&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性因素分析 A &中国民康医学)%$?)1)( & $3 焦琳&产后抑郁发生现况及其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A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VQ-GI/=!&X=/9Y=QL69:&J699/E6-&YI898L=G/6-EI/> <82 G788- >98-=G=L,6-G96L8W>8,G=G/6-E8W>89/8-,8O ,6-G96L=-O </9GI E=G/EH=,G/6- =F6-N>9/F/>=96ME76F8-A&J/O7/H89Q)%$%& $0 ^=-E6-2UQ--AML/8D--&^8L>2E88./-N7/GI >6EG>=9GMF O8>98EE/6-D 98G96E>8,G/P8=-=LQE/E6H76F8- tE8W>89/8-,8E6H 55!=-O GI8/9I8L>2E88./-N>96,8EE A &!/EE89G=G/6- D<EG9=,GE #-G89-=G/6-=L0?2$)S& $1 :--8Q d=GI89/-8&56EG>=9GMF !8>98EE/6- 55! =-O #GE#F>=,G6- VI/LO !8P8L6>F8-GD- :W>L69=G/6- 6HGI8DGG=,I2 F8-G:F6G/6-=L\6,/=L=-O V6N-/G/P8"MG,6F8E6HVI/LO98- :W2 >6E8O G655! A &!/EE89G=G/6- D<EG9=,GE#-G89-=G/6-=L132%$S&

研究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研究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研究分析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产后抑郁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给予其及时合理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展开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对产后进行预防以及使发生率得以减少的重要手段。

本文针对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展开阐述,为临床提供依据。

标签:产后抑郁;相关因素;护理对策对于育龄妇女而言妊娠分娩为一种正常且自然的生理现象,在经历过怀孕、分娩、产后恢复以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后,孕产妇会出现诸多生理以及心理的上的变化, 若是一些方面的改变的程度以及性质超过了正常变异的限度,很容易导致病理性的改变的发生。

一般将产后视为第四妊娠期,为妇女心理相对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在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产后抑郁为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症状是指既往不存在明显的精神病史,但是在分娩后却发现情绪障碍[1]。

本文出于对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的目的,对产后抑郁的概念、分类、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等进行了具体阐述,详见下文。

1产后抑郁的概念与分类1.1概念临床上产后抑郁综合征为产褥期精神障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在产后1 周内发病, 主要的临床症状同一般的抑郁症基本一致,在初期会出现一过性抑郁的症状,一般会表现为健忘、头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失眠、悲伤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严重时会出现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快乐,甚至是会使社会能力丧失,产生自杀的倾向[2]。

1.2分类一般情况下将产后抑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有时会将其称作是产后心绪不良,女性在产后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委屈感,并且会出现暗自哭泣的现象,在一段时间过后能够自己恢复,据调查,约有50% 的育龄妇女在产后会发生以上情况。

②产后抑郁症,该病症的发病时间存在长短不等的情况,有在产后一两年间发生的情况,也有在产后几周就发生的现象, 据调查,其发病率约为10%。

该病症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情恶劣或者是疲倦,会合并有头痛或者是全身疼痛的症状。

围产期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围产期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围产期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产后抑郁;围产期;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是孕产妇分娩后出现的心理障碍,包括睡眠障碍、心神不宁、悲观消极、自杀倾向等[1、2],严重危害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家庭、婚姻的稳定,是产科临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

现本文对心理干预可预防产后抑郁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期待能为临床认识、研究、预防产后抑郁提供新的思路。

1.产后抑郁症的现状及危险因素1.1 抑郁症的现状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经历的一种特殊生理过程,刺激人体产生各种反应,持续性情感或心境的低落可产生抑郁严重影响机体健康。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是孕妇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产褥期精神综合征[3],多发生在产后3个月,影响产妇康复、婴儿生长发育、家庭、社会的稳定。

对产后抑郁症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预防并治疗、有针对性的对孕产妇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

研究表明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4]。

特别是80、90后独生女已成为我国生育人员领域主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独特的双面个性,难以承受孕产的应激事件,全面开放二胎、三胎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增多,不育不孕通过治疗而怀孕的产妇,家族传宗接代传统思想的影响等的诸多因素,促使孕产妇更易出现情绪的波动产生PPD,对产妇、婴幼儿、家庭和社会都具有负面的影响[5-17]。

PPD的发病率高已达成共识,最近的研究发现PPD高达38.75% [18],并且治疗不当PPD可持续存在或者复发风险[19],严重者影响婚姻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1.2 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PPD的发生与生理结构改变、心境变化、生活环境、病理损伤均密切相关,影响产褥期恢复、心血管、运动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与腺体分泌,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甚至导致产妇无法照料婴儿[20]。

PPD的危险因素具有多维性,与产妇的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相关联,都是PPD的影响因素[21、22]。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与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与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与干预措施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改变等。

这种症状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母亲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母婴安全问题。

因此,研究产后抑郁症和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一、研究进展许多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多因素复合因素导致的疾病。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均可能参与其中。

其中,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荷尔蒙水平的改变。

分娩后,女性体内荷尔蒙水平会下降。

这种下降会影响女性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产前焦虑、孕期忧虑等。

这些焦虑和忧虑可能会在分娩后持续存在,进一步导致产后抑郁症。

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例如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经济情况等。

此外,研究还表明产后抑郁症与孕产期和产后的营养状况有关。

孕期和分娩后营养不良不仅对母亲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未来的健康状况。

而恰当的营养和补充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孕产期疾病,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二、干预措施治疗孕期和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药物治疗、中医针灸、心理学干预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

其中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亲子互动治疗、音乐疗法和动态疗法等。

可以通过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变患者的思考方式,进而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显著缓解症状,但也有一些副作用和风险需要考虑。

中医针灸可以通过针刺身体的特定区域来调节身体的能量流。

这种治疗方法相对安全,但需要寻找合格的医生进行针灸治疗。

心理学干预主要包括通过和产妇直接沟通的方式,帮助其自我认识、排解不良情绪、塑造良好心态等,以达到缓解产后抑郁症的目的。

生活方式改变可以通过锻炼、保持积极心态、并寻求更多的社会关爱等方式进行。

例如,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加强个人的爱好活动,进行保健保健训练等等。

产后抑郁症生物化学进展论文

产后抑郁症生物化学进展论文

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化学研究进展产后抑郁症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将对产后抑郁症生物化学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产后抑郁;生物化学;激素;ω—3非饱和脂肪酸产后抑郁症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产妇、新生儿及其家庭成员带来一定危害。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最多的是关于生产前、后激素水平的改变,近年来关于体内ω—3非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下与抑郁相关的研究增加,心理社会因素在产后抑郁的病因学中的作用也倍受关注。

本文将对产后抑郁症生物化学研究进展简要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1 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与产后抑郁症女性在妊娠期间,糖皮质激素和雌激素的水平升高,分娩后即急速下降,引起短暂的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的下调,约持续几个星期到数月不等。

产后忧郁或抑郁的母亲,下丘脑—垂体轴功能下降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1。

产后多种激素水平都将急剧变化,包括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考的松的急剧减少、垂体鸦片制剂的减少、催产素和催乳素水平的急剧上升,其中下降最明显的还是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

在孕期的后三个月,血浆雌激素(10—25ng/ml)和孕激素(150ng/ml)达到最高值,分别较孕前最大量增加了50和10倍。

产后雌、孕激素在数日内降到卵泡早期水平,并且在这个水平一直持续到卵巢功能的恢复,月经周期的出现。

对23例患有严重产后抑郁的母亲的研究中有16例血清雌激素的水平低于正常最低值2。

雌激素能够下调5—羟色胺的自身受体和载体,上调色胺酸羟化酶。

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降低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活性,增加了易感人群情绪障碍的发展。

产后抑郁的内分泌因素的研究发现,产后雌孕激素改变可能会触发易感人群的抑郁,具体机制目前尚不知3。

产后甲状腺功能的损害也可能引起抑郁。

约6%的产妇在产后6周要经历甲状腺机能异常4,识别这些人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水平低下能引起抑郁情绪、兴趣丧失、易激惹、疲乏、难以集中注意力、睡眠障碍,体重增加。

一次简单的血液化验检查就可以及时发现。

产后抑郁危险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危险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危险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摘要:产后抑郁是产妇产后面临的重要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妇身体健康,甚至会对夫妻关系及整个家庭造成不良影响。

产妇产后易疲乏,情绪低落,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影响垂体后叶分泌缩宫素,造成子宫收缩乏力,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后抑郁症多发生于产后6周,部分患者可在产后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者可持续1~2年,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因此,寻找引起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为减少或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产后抑郁;危险因素;护理策略产后抑郁症作为与分娩相关的精神抑郁疾病,会对产妇自身健康、婚姻、母婴及家庭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

妊娠是女性生命中重要生活事件之一,其在面对妊娠、分娩及哺乳过程中,产妇心理和生理均会发生明显改变,其中产后抑郁比较常见。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产后抑郁症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

女性在面对妊娠、分娩这一特殊时期,生理和心理均会发生改变,情绪易波动,继而引起心理不良反应。

临床工作者应提高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并加强女性孕产期心理健康筛查,从而尽早发现心理异常,给予及时的干预措施。

针对产后抑郁症的高发病率,为产妇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非常重要。

一、产后抑郁危险因素(一)产妇性格因素产妇性格是影响其情绪的重要因素,产妇性格内向、强迫人格、不成熟人格易发生产后抑郁。

吴贻红等研究显示,非产后抑郁产妇性格内向占88.6%,明显高于产后抑郁产妇的71.9%。

何伟健等研究结果提示,产后抑郁者埃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精神质(P)、外向性(E)、掩饰(L)、神经质(N)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产妇。

(二)心理压力因素由于产妇照顾婴儿经验不足,尤其是初产妇完全无照顾婴儿经验,在面对婴儿哭闹时往往手足无措,担心无法照顾好孩子,加之产后身体不适及睡眠不足会使产妇出现烦躁、焦虑情绪,造成较大心理压力,继而出现抑郁症状,促使疾病发展。

产后抑郁发病现状及预防性护理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发病现状及预防性护理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发病现状及预防性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分娩是女性完成后代繁衍的过程和方式,在此时期的女性不论是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属于比较脆弱的阶段当中,可以说她们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和自我心理来对新生命进行照顾和培养。

有许多女性在产后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和身体问题是不容易消除的。

目前产后抑郁发生的概率已经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由于产后妇女在心理上需要一定的调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家庭不和或者是婚姻关系产生变化给产妇带来了一些心理落差,如果不能够对此番问题进行调整和处理,产妇很容易便会出现产后抑郁,甚至是给身体健康和安全带来隐患。

关键词:产后抑郁;发病现状;预防性护理对于产后妇女而言,产后抑郁已经成为了一种高发性的心理症状,有产后抑郁的患者在心理状态和心态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产后抑郁不仅会影响到产妇的哺乳行为、生活质量以及家庭和睦,更有甚者还会致使病理性发生一定的改变。

在产科临床护理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于产妇的心理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这样才能够在出现产后抑郁问题时进行及时的处理。

所以在护理工作当中,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症状和预防性的护理进行分析和了解,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产后抑郁出现的概率,同时还能够保证其产妇在分娩之后的身心健康。

一、产后抑郁的发病现状从我国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情况来看,女性发病率要明显高于男性,而从女性发病的年龄阶段分析,处于二十岁和四十岁之间的女性是抑郁症的主要群体,其中产后抑郁占有的比重最为可观。

就产后抑郁来说,产妇们是在妊娠和激素的刺激之下情绪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不能够进行适当疏导的情况下便会产生产后抑郁的问题。

从临床观察情况来看,产后抑郁已经成为了我国处于妊娠期妇女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发病率介于15%和30%之间。

不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当中,女性所承担的责任和起到的作用也已经越来越高,所以关注妇女的身心健康,对于产妇的不良心理和情绪进行及时的引导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概率,同时还能够确保产妇在妊娠期的安全。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摘要: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不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婴儿的发育,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围绕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相关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产后抑郁;影响因素;护理;综述前言产后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激惹、恐惧、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和嗜睡状态。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外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10%-20%,国内为3.42%-38.7%[1]。

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该文就产后抑郁症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医护及卫生保健人员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尽早采取全面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1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1.1生理因素在产妇经历怀孕及分娩过程中,内分泌激素特别是性激素水平大幅度变化,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GABA受体对苯二氮卓类不敏感,诱导GABAA-4亚单位或是抑制GABA能神经元活动,造成抑制性神经冲动不足,多巴胺功能亢进,产生抑郁情绪[2]。

1.2心理因素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90%产妇对分娩存在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担心分娩疼痛、母婴安全、婴儿健康等,另外产妇对即将承担的母亲角色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情绪,人际关系敏感,形成心理障碍[3]。

1.3家庭及社会因素家庭支持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丈夫、家人支持及其本人对婚姻的满意程度[4]。

刘李洁[5]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调查分析认为,家庭矛盾、夫妻关系不和、产后亲属关心较少和妊娠合并症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1.4身体因素分娩疼痛与不适使产妇过度紧张,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从而诱发产后抑郁[6-7]。

1.5个性特征孕产妇的个性特征与产后抑郁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8]。

孕产妇平时情感脆弱、缺乏自信、性格内向、多虑、情绪不稳定,容易诱发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分析论文

产后抑郁症分析论文

产后抑郁症分析论文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负责、失去对新生儿的兴趣等。

产后抑郁症对母婴健康和家庭关系均有负面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探讨。

心理因素主要指女性在分娩后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母亲可能会担心婴儿的健康和养育问题,对新的角色和责任感到不安。

此外,对身体变化的接受和对个人形象的认同也可能成为心理压力的源泉。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和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中的压力包括与配偶和其他亲属的关系问题、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等。

家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婆媳关系紧张、家庭功能失调等。

这些环境压力可能会增加女性患上产后抑郁症的风险。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一些危险因素也会使女性更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

例如,有家族史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轻的产妇、生活不稳定、孤独和缺乏社会支持等。

针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措施可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两方面。

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的使用,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情绪和心情,缓解抑郁症状。

此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女性减轻压力,增强自尊心和信心。

而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给女性更多的资源和帮助,增加她们对社会的归属感。

总之,对产后抑郁症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原因和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帮助女性尽快康复,提高母婴健康和家庭关系的质量。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产后抑郁症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1 产 后 抑郁 症 的概 况
回 落 可 能是 导致 产 后 抑 郁 产 生 的原 因 , 他 一 些 因 素 包 括 既 往 其 抑 郁 发 作 史 和家 族 抑 郁 障 碍 史 。D mii 等 口 对 9 9例 中 国香 o nc 5
港 地 区孕 妇 跟 踪 随访 研 究 发 现 , 方 社 会 产 后 抑 郁 症 的 高 危 因 西
lr S 1
中 图分 类 号 : 437 R 7.1
0 6 9 .0 9 1. 0 o :036/ s .09 4 3 20 . 0 0 4 .s
文 章 编 号 :0 9—6 9 (0 9 4 0 5 0 10 43 2 0 ) A一 8 4— 3
可 引起 心理 失常 。
孕 育 、 娩 是 一 复 杂 事 件 , 产 妇 在 心 理 上 、 体 上 经 受 了 分 孕 身

个生物学 、 社会 学及 心理 方 面 的快 速变 化 , 于一 个特 定 的 心 处
理危 机 时 期 。尽 管 妊 娠 和 分 娩 不 是 造 成 精 神 疾 患 的单 一 因素 , 但 由 于妊 娠 、 分娩 引起 的 心理 、 理 应 激 和 压 力 以及 母亲 角 色 的 生 转 换 可 带 来 心 理 和 情 感 的 危 机 [ 。心 理 分 析 家认 为 , 有 妇 女 2 ] 所 在 孕 期 及 产 后 均 会 出现 心 理 “ 化 ” 象 , 情 脆 弱 , 赖 性 增 退 现 感 依 强 , 何 刺 激 均 可 引起 心 理 失 常 , 发 产 后 抑 郁 症 ∞ 。据 有关 文 任 引 ] 献报 道 , 后 抑 郁 症 的发 生 率 , 外 为 3 5 ~ 3. O , 内 产 国 .0 3 。 国 为 l . 8 ~ 1. 1 [ 。谢 日华 等 [ 研 究 调 查 抑 郁 症 的发 病 1 3 5 0 3 ] 4 ] 率 为 1. O 。 近期 又 有 资 料 显 示 , 国 妇 女 产 后 抑 郁 症 的 患 7 3 中 病 率 同西 方 妇 女 没 有 明 显 差 别 _ 。多 数 产 后 抑 郁 症 的病 人 不 治 5 ] 而愈 , 也 有 少 数 病 人 症 状 加 剧 , 而 发 展 为 精 神 病 , 家庭 和 但 进 对

产妇焦虑抑郁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康琳张利萍刘浪沙范馨莉张悦思杨柳杨敏

产妇焦虑抑郁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康琳张利萍刘浪沙范馨莉张悦思杨柳杨敏

产妇焦虑抑郁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康琳张利萍* 刘浪沙范馨莉张悦思杨柳杨敏发布时间:2023-06-19T08:47:58.685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5期作者:康琳张利萍* 刘浪沙范馨莉张悦思杨柳杨敏[导读] 近年来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

攀枝花学院康养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摘要】近年来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

这种焦虑抑郁情绪对胎儿、产妇分娩过程和结局以及产妇产后出血和泌乳都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产前健康教育,舒适化护理,心理干预,产后访视早期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

目前,我国对产妇焦虑抑郁的研究干预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化产科监护干预模式和聚焦解决模式。

本文就产妇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改善产妇的心理及健康状况提供信息。

【关键词】产妇;焦虑抑郁;护理现如今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高收入国家为6.9%~12.9%,一些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甚至达到20%以上[1]。

焦虑一般表现为情绪激动、恐惧、坐卧不宁;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兴趣缺乏。

严重的焦虑抑郁状态给产妇自身及其家庭婚姻乃至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产前教育等可以有效的缓解她们的焦虑抑郁情况。

目前,我国对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1.产妇焦虑抑郁的现状及干预模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女性在孕产期极易出现焦虑和抑郁。

研究发现,产妇焦虑在孕产期的发生率为18.10%,产妇抑郁在孕前的发生率为27%,孕产期的发生率甚至高达33%[1-2]。

产后焦虑和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可能导致产妇情绪变化、行为改变、性格改变、社交能力下降、记忆能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社会交往能力受限,甚至自残、虐待和伤害他人,给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3-4]。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与护理进展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与护理进展
抑郁症的早期识别 预防的指标 『 8 】 。由于妊 娠期 妇女的身体与生理 激素水平 的变化 , 使孕妇情绪 变得极 为敏感 , 尤其分娩时心理上 的 紧张与恐惧 。产妇 的这种负面精神状态持续发生而未能得到有效 的疏导和缓解 , 则易发生产后抑郁症。
2 . 2 精 神 内分 泌 因素
具曹捷 的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中报道研究表 明: 孕妇在妊娠 后期体 内雌激素 , 黄体酮数值 明显增 高 , 皮质 类 固 醇 甲状腺素也有 同程度增 长 , 在产妇分娩后 , 原增高的激素突然迅 速撤退 , 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 , 能导致 脑内组织和 内分泌细胞
世界 最新 医学 信息文摘 2 0 1 3年第 1 3卷第 2 期
产后抑郁症 的病 因研 究与护理进展
覃兰菊
( 广西省河 池市环 江县妇幼保健 院,广西 河池 5 4 7 1 0 0 )
摘要 : 产后抑郁症是指 产妇在分娩后 出现 的抑郁 障碍 , 表现 与其他抑郁 障碍相 同 , 严重 时失去 生活 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 , 悲观
理及 环境 的一 系列变 化 , 产后精 神卫 生问题 非常 常见 , 其 中产后
抑郁 是最 常 见的一 种 。在 分娩 后 的第 一周 , 约5 0 % ~7 5 % 的女
遗传 因素 是 精神 障碍发 病原 因 的潜 在 因素。产妇 有精 神病 家族史 , 特别是有抑 郁症家族病 史的患有产后 抑郁症 的发病率较 高。_ 1 此外 , 具有关 文献报道 【 产妇过 去有经前抑 郁史 、 l 情感性 障碍史等均可诱发产后抑郁症 。对于有产后抑郁症病史 的产妇再
提 高生活质量 , 恢 复正 常社会 、 家庭 关 系。
关键词 : 产后 抑 郁 症 ; 病 因; 护 理 进 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435・・妇产科专栏・徐岚1,刘念稚1,董同娟2(1.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21)[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病因;综述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激惹、恐惧、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和嗜睡状态。

产后抑郁症的概念由Pitt于1968年首次提出,当时研究的发病率为10.8%.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大学2003年的研究报道的发病率为10%一15%…。

进入新世纪,我国有关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报道为7.3%一37.14%【2。

1。

产后抑郁症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婴幼儿的发育及情绪、智力、行为的发展尤其是男孩的影响更加严重,将持续至4—5岁”-s]。

同时,产后抑郁症可能在产后较长时间内影响一部分妇女的精神状况【6J。

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病冈复杂,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索、社会心理因索均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较大影响。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本文仅从遗传因索、神经内分泌因素、社会心理因索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精神障碍的潜在因素,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RobertsonE等的研究发现,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比无家族史的产妇的发病率要高一J,说明家族遗传可影响到产妇对抑郁症的易感性。

我国对遗传因素研究的报道较少。

2神经内分泌因素2.15一羟色胺(5一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索(NA)的影响:1965年Coppen等首次提出抑郁症的5一HT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中5一HT释放减少,突触间隙的含量下降所致。

以后有大量的证据进一步证实了5一HT功能异常在抑郁症中所起的作用。

胡电等在有关产后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产后抑郁患者中,血浆5一HT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1。

说明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也与5一HT功能低下有关。

并且,在对抑郁症的治疗中,使用5一HT再吸收抑制剂,临床的有效性也证明了此观点。

有学者提出抑郁症的DA能低下假说。

侯钢等一1的研究认为,抑郁症的一些症状可能与DA能改变有关,DA能可能通过与5一HT能、NE能以及SS(肽类神经递质生长抑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发挥作用。

并且Diego¨刚的研究显示,产后抑郁患者血中DA水平降低,同样提示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DA缺乏有关。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儿茶酚胺学说风行于20世纪60年代,认为抑郁症是由于脑内儿茶酚胺。

尤其是NA的缺乏或相对不足所致,并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药理作用——增高突触间隙的NA含量以消除抑郁症状加以证实。

Hamner等的研究发现,NA能低下可引起精神运动性阻滞【I¨,这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相符。

2.2雌激素(E)、孕激素(P)、催乳素(PRL)的影响:妊娠时雌激素逐渐升高,孕晚期达到最高值(较非孕时高几百倍),雌激素具有多种神经调节功能,包括直接作用和递质调节,雌激素可增强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还可以通过调节血清素及其一些信息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王祖承等研究发现雌二醇产后的变化幅度越小,产后第3天行为障碍指数BDI量表分以及产后第42天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分分值越高,提示产后雌二醇的延迟下跌有可能导致产后抑郁¨“。

孕酮的变化幅度仅与产后第42天一般健康问卷(GHQ)相关,而与产后第3天的量表评分无关;陆亚文等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与雌激素浓度关系不明显u川。

Douma等的研究表明,雌激素的突然撤退、雌激素的波动及持续的雌激素缺乏与心绪不良显著相关【l“。

湛小卫等的研究表明,产后催乳索水平的急剧升高,可能与抑郁有关¨“。

2.3其他因素:古航等研究发现抑郁症组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高于正常产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引。

常姣娥等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组产妇产前血清中(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浓度高于对照组¨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前产后浓度差值抑郁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抑郁症组产妇血清中HCG在分娩后下降速率过快,同样使产妇难以适应;Troisi等对47名初产妇的调查发现,产后胆固醇的下降与产后焦虑、抑郁症状相关¨引。

另外,有学者推测,22碳六烯酸(DHA)的缺乏与产后抑郁症有一定关系【l…。

Lom-matzsch等的研究发现,血浆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低表达与抑郁相关Ⅲ】。

不论是在产前还是产后,BDNF显著降低。

此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围产期心绪紊乱发生的一种高危因索。

3社会心理因素3.1婴儿因素:在我国,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意识依然存在。

李欣对326例产妇的调查和随访发现,分娩男婴168例,抑郁症发生率23.21%,分娩女婴158例,抑郁症发生率44.3%,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抑郁的发生有明显关系B“。

而苗汝娟在对370例产妇产后1—2个月内产后抑郁的发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新生儿性别不相关陋】。

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城乡及地域的差异有关。

谢日华等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畸形与产万方数据・436・后抑郁的发病显著相关【2引。

滕银成也认为病理妊娠与抑郁症发病相关ⅢJ。

3.2产妇个人因素:产妇的较差的情绪调节能力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有直接关系。

Matthey和他的同事们对悉尼和澳大利亚2000年怀孕妇女的调查研究发现,产妇个性特征和生活压力是产后抑郁发生的最危险因素,紧随其后的为精神病史、当前的心情、孩童时期的被虐吏ⅢJ。

罗来敏的报道显示与既往妇科疾病史不相关ⅢJ,张新波的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与既往经前不适史显著相关,有经前不适史的产妇比无经前不适史的产妇易感产后抑郁症L2“。

对于文化程度与产后抑郁的发病,普遍认为不相关,彳日.李欣的研究结果与此相反瞄“。

产妇的年龄与发病亦没有相关性,但马士学对316例产妇的调查发现,年龄大为患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ⅢJ。

Loft等人的研究证明,产后的睡眠情况与产后心绪不良有显著相关性,产后睡眠质量差,是产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四l。

妇女妊娠的计划性及分娩前心理准备对产后抑郁发病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张红梅等的研究发现,计划妊娠者发病率低于非计划妊娠者mJ。

贺晶的研究分析表明,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及分娩知识掌握不足够,均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危险性因素‘引。

3.3家庭因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产妇产后心理的调适至关重要。

夫妻感情差,婆媳关系不和,亲人冷漠,居住环境拥挤,家庭经济收入低,均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危险性因素。

在产妇怀孕、分娩及分娩后的一段时期,丈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胡玲芝等人的研究发现,丈夫陪伴分娩,能增强产妇的安全感,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且与非陪伴组相比,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明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张欣的研究认为,产后丈夫帮忙照看孩子,也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保护性因素怕J。

3.4妇产科因素:罗来敏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与产科因素不相关汹],包括既往妇科疾病史、流产史、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麻醉方式、产程、异常产锝。

张玉凤调查分析显示,分娩时医务人员的态度与其发病相关p引。

谢Et华的报道显示,阴道助产患病的危险性是剖宫产的49.767倍,是产后抑郁症的第一产科危险因素B3|。

而国外的研究结果与国内不尽相同,Roshni认为,计划阴道分娩、剖腹产、阴道助产并没有增加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3|。

贺晶的研究结果显示,分娩方式无显著性差异,但顺产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和产钳组。

3.5社会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产妇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Dennis的研究发现,最佳的社会干预方式是由健康专家提供良好的产后支持,并且个体干预较团体干预有效Ⅲ】。

徐风森的研究也证实,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干预措施包括:参加孕妇学校,参观熟悉产房,强调密切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爱对产妇和婴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丈夫全程陪护,产后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挨家挨户传授哺乳、喂养、自身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巧,及时为产妇解除困扰等措施。

产后抑郁症不仅有损于母亲的精神健康,还将影响婴幼儿日后的发育与母子关系。

因此,无论从围产保健还是生殖健康的角度,都应予以高度重视。

重视对孕妇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对减少本病的发生有积极肯定的意义。

建立孕产妇学校mJ,加强孕妇孕产期的健康检查和健康知识宣传,利用孕产妇心理咨询门诊,对存在发生产后抑郁症危险倾向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排除心理障碍与不良情绪,对其配偶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孕妇在生活、思想上得到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

医护人员在产时做到亲切、友善、温和,由专业的健康访视员提供良好的产后支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1]ParryBL.Hormonalbasisofmoodandpostpartumdisorders【J].CurtWomensHealthRep,2003,3(3):230.[2]龙锦云,黄小玲.产后抑郁症的随访调查及社区护理干预E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5(23):15—16.[3]贺晶.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1):660—663.[4]1MurrayLMentalhealthofparentsearingforinfants[J].ArchWomenMentHealth,2003,6(Suppl2):s71.[5]PeterJCooper.Postnataldepression[J].BJM,1998,316(7148):1884.[6]张欣.产后抑郁妇女抑郁状况的追踪[J].中华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76—379.[7]RobertsonE.Riskofpuerperalandnon—puerperalrecurorence,ofillnessfoUowingbipolaraffectivepuerperal(post—par-turn)psychosis[J].BrJPsychiatry,2005,187(2):288.[8]胡电,古航.产后抑郁症与孤啡肤及单胺类递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129:321.[9]侯钢.抑郁症患者脑脊液生长抑索及单胺代谢产物浓度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4):212.[10]DiegoMA,FieMT,Hemandez—ReifM,eta1.Prepartum,postpartum,andchronicdepressioneffectsonnewborns[J].Psy-ehiatry,2004167(1):63.[11]HamnerMB,DiamondBLPlasmadopamineandnorepi.nephfinecorrelationwithpsychomotorretardation,anxiety,andde・pressioninnonpsyehotiedepressedpatients:apilotstudy[J].PsychiatryRes,1996,64(2):209.[12]王祖承.性激素、催乳素与产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6):326.[13]陆亚文.产后抑郁症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14(5):270.[14]DoumaSL.Estrogen—relatedmooddisorders:reproductivelifecyclefactors[J].AdvNutsSei,2005,28(4):364.[15]湛小卫,杨越波,范建辉,等.产后抑郁症患者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索水平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万方数据(4):274.[16]古航,胡电,洪新如,等.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及5一羟色胺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