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435・・妇产科专栏・

徐岚1,刘念稚1,董同娟2(1.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021)[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病因;综述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激惹、恐惧、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有时还会陷入错乱和嗜睡状态。产后抑郁症的概念由Pitt于1968年首次提出,当时研究的发病率为10.8%.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大学2003年的研究报道的发病率为10%一15%…。进入新世纪,我国有关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报道为7.3%一37.14%【2。1。产后抑郁症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婴幼儿的发育及情绪、智力、行为的发展尤其是男孩的影响更加严重,将持续至4—5岁”-s]。同时,产后抑郁症可能在产后较长时间内影响一部分妇女的精神状况【6J。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病冈复杂,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索、社会心理因索均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较大影响。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本文仅从遗传因索、神经内分泌因素、社会心理因索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精神障碍的潜在因素,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RobertsonE等的研究发现,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比无家族史的产妇的发病率要高一J,说明家族遗传可影响到产妇对抑郁症的易感性。我国对遗传因素研究的报道较少。

2神经内分泌因素

2.15一羟色胺(5一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索(NA)的影响:1965年Coppen等首次提出抑郁症的5一HT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中5一HT释放减少,突触间隙的含量下降所致。以后有大量的证据进一步证实了5一HT功能异常在抑郁症中所起的作用。胡电等在有关产后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产后抑郁患者中,血浆5一HT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1。说明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也与5一HT功能低下有关。并且,在对抑郁症的治疗中,使用5一HT再吸收抑制剂,临床的有效性也证明了此观点。有学者提出抑郁症的DA能低下假说。侯钢等一1的研究认为,抑郁症的一些症状可能与DA能改变有关,DA能可能通过与5一HT能、NE能以及SS(肽类神经递质生长抑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发挥作用。并且Diego¨刚的研究显示,产后抑郁患者血中DA水平降低,同样提示产后抑郁的发生可能与DA缺乏有关。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儿茶酚胺学说风行于20世纪60年代,认为抑郁症是由于脑内儿茶酚胺。尤其是NA的缺乏或相对不足所致,并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药理作用——增高突触间隙的NA含量以消除抑郁症状加以证实。Hamner等的研究发现,NA能低下可引起精神运动性阻滞【I¨,这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相符。

2.2雌激素(E)、孕激素(P)、催乳素(PRL)的影响:妊娠时雌激素逐渐升高,孕晚期达到最高值(较非孕时高几百倍),雌激素具有多种神经调节功能,包括直接作用和递质调节,雌激素可增强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还可以通过调节血清素及其一些信息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王祖承等研究发现雌二醇产后的变化幅度越小,产后第3天行为障碍指数BDI量表分以及产后第42天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分分值越高,提示产后雌二醇的延迟下跌有可能导致产后抑郁¨“。孕酮的变化幅度仅与产后第42天一般健康问卷(GHQ)相关,而与产后第3天的量表评分无关;陆亚文等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与雌激素浓度关系不明显u川。Douma等的研究表明,雌激素的突然撤退、雌激素的波动及持续的雌激素缺乏与心绪不良显著相关【l“。湛小卫等的研究表明,产后催乳索水平的急剧升高,可能与抑郁有关¨“。

2.3其他因素:古航等研究发现抑郁症组患者血浆孤啡肽水平高于正常产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引。常姣娥等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组产妇产前血清中(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浓度高于对照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前产后浓度差值抑郁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抑郁症组产妇血清中HCG在分娩后下降速率过快,同样使产妇难以适应;Troisi等对47名初产妇的调查发现,产后胆固醇的下降与产后焦虑、抑郁症状相关¨引。另外,有学者推测,22碳六烯酸(DHA)的缺乏与产后抑郁症有一定关系【l…。Lom-matzsch等的研究发现,血浆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低表达与抑郁相关Ⅲ】。不论是在产前还是产后,BDNF显著降低。此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围产期心绪紊乱发生的一种高危因索。

3社会心理因素

3.1婴儿因素:在我国,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意识依然存在。李欣对326例产妇的调查和随访发现,分娩男婴168例,抑郁症发生率23.21%,分娩女婴158例,抑郁症发生率44.3%,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抑郁的发生有明显关系B“。而苗汝娟在对370例产妇产后1—2个月内产后抑郁的发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新生儿性别不相关陋】。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城乡及地域的差异有关。谢日华等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畸形与产

万方数据

・436・

后抑郁的发病显著相关【2引。滕银成也认为病理妊娠与抑郁症发病相关ⅢJ。

3.2产妇个人因素:产妇的较差的情绪调节能力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有直接关系。Matthey和他的同事们对悉尼和澳大利亚2000年怀孕妇女的调查研究发现,产妇个性特征和生活压力是产后抑郁发生的最危险因素,紧随其后的为精神病史、当前的心情、孩童时期的被虐吏ⅢJ。罗来敏的报道显示与既往妇科疾病史不相关ⅢJ,张新波的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与既往经前不适史显著相关,有经前不适史的产妇比无经前不适史的产妇易感产后抑郁症L2“。对于文化程度与产后抑郁的发病,普遍认为不相关,彳日.李欣的研究结果与此相反瞄“。产妇的年龄与发病亦没有相关性,但马士学对316例产妇的调查发现,年龄大为患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ⅢJ。Loft等人的研究证明,产后的睡眠情况与产后心绪不良有显著相关性,产后睡眠质量差,是产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四l。妇女妊娠的计划性及分娩前心理准备对产后抑郁发病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张红梅等的研究发现,计划妊娠者发病率低于非计划妊娠者mJ。贺晶的研究分析表明,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及分娩知识掌握不足够,均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危险性因素‘引。

3.3家庭因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产妇产后心理的调适至关重要。夫妻感情差,婆媳关系不和,亲人冷漠,居住环境拥挤,家庭经济收入低,均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危险性因素。在产妇怀孕、分娩及分娩后的一段时期,丈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胡玲芝等人的研究发现,丈夫陪伴分娩,能增强产妇的安全感,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且与非陪伴组相比,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明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张欣的研究认为,产后丈夫帮忙照看孩子,也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保护性因素怕J。

3.4妇产科因素:罗来敏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与产科因素不相关汹],包括既往妇科疾病史、流产史、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麻醉方式、产程、异常产锝。张玉凤调查分析显示,分娩时医务人员的态度与其发病相关p引。谢Et华的报道显示,阴道助产患病的危险性是剖宫产的49.767倍,是产后抑郁症的第一产科危险因素B3|。而国外的研究结果与国内不尽相同,Roshni认为,计划阴道分娩、剖腹产、阴道助产并没有增加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3|。贺晶的研究结果显示,分娩方式无显著性差异,但顺产组发病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和产钳组。

3.5社会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产妇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Dennis的研究发现,最佳的社会干预方式是由健康专家提供良好的产后支持,并且个体干预较团体干预有效Ⅲ】。徐风森的研究也证实,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干预措施包括:参加孕妇学校,参观熟悉产房,强调密切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爱对产妇和婴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丈夫全程陪护,产后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挨家挨户传授哺乳、喂养、自身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巧,及时为产妇解除困扰等措施。

产后抑郁症不仅有损于母亲的精神健康,还将影响婴幼儿日后的发育与母子关系。因此,无论从围产保健还是生殖健康的角度,都应予以高度重视。重视对孕妇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对减少本病的发生有积极肯定的意义。建立孕产妇学校mJ,加强孕妇孕产期的健康检查和健康知识宣传,利用孕产妇心理咨询门诊,对存在发生产后抑郁症危险倾向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排除心理障碍与不良情绪,对其配偶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孕妇在生活、思想上得到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医护人员在产时做到亲切、友善、温和,由专业的健康访视员提供良好的产后支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

[1]ParryBL.Hormonalbasisofmoodandpostpartumdisorders【J].CurtWomensHealthRep,2003,3(3):230.

[2]龙锦云,黄小玲.产后抑郁症的随访调查及社区护理干预E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5(23):15—16.

[3]贺晶.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1):660—663.

[4]1MurrayLMentalhealthofparentsearingforinfants[J].ArchWomenMentHealth,2003,6(Suppl2):s71.

[5]PeterJCooper.Postnataldepression[J].BJM,1998,316(7148):1884.

[6]张欣.产后抑郁妇女抑郁状况的追踪[J].中华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76—379.

[7]RobertsonE.Riskofpuerperalandnon—puerperalrecurorence,ofillnessfoUowingbipolaraffectivepuerperal(post—par-turn)psychosis[J].BrJPsychiatry,2005,187(2):288.

[8]胡电,古航.产后抑郁症与孤啡肤及单胺类递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129:321.[9]侯钢.抑郁症患者脑脊液生长抑索及单胺代谢产物浓度与临床症状的关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4):212.

[10]DiegoMA,FieMT,Hemandez—ReifM,eta1.Prepartum,postpartum,andchronicdepressioneffectsonnewborns[J].Psy-ehiatry,2004167(1):63.

[11]HamnerMB,DiamondBLPlasmadopamineandnorepi.nephfinecorrelationwithpsychomotorretardation,anxiety,andde・pressioninnonpsyehotiedepressedpatients:apilotstudy[J].PsychiatryRes,1996,64(2):209.

[12]王祖承.性激素、催乳素与产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6):326.

[13]陆亚文.产后抑郁症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14(5):270.

[14]DoumaSL.Estrogen—relatedmooddisorders:reproductivelifecyclefactors[J].AdvNutsSei,2005,28(4):364.

[15]湛小卫,杨越波,范建辉,等.产后抑郁症患者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索水平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