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完整版)物质的量(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物质的量(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b32b5ccbff121dd3683fa.png)
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教学过程】【引入】(提问式引入)课件展示:想一想?1.你知道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在称象时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化整为零,化大为小)2..已知托盘天平的最小刻度为0.1克,你能用它称量一粒大米的质量吗?你的主导思想又是什么?(积小成大,聚微为宏)深入到化学: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2Na+2H2O=2NaOH+H2↑质量:46g 36g 80g 2g微粒数:? ? ? ?课件展示:宏观?微观(质量)(分子数)【提问】要想找到微观粒子的个数与宏观质量之间的关系,应该用什么指导思想?【讲解】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板书】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提问】物质的量的定义是什么?一、物质的量1、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符号是n,其单位是摩尔,简称(mol)。
【提问】: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
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课件展示: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学生填空】【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44页第3—4段回答下列问题:1、1摩粒子的数目大约是多少?(约为6.02×1023个)2、6.02×1023这个数值是以什么为依据得出来的?(是以0.012 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依据得出来的。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82f466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f.png)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物质的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单位(摩尔)2.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n = m/M,n = N/NA3. 物质的量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的浓度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物质的量的概念理解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2. 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4. 案例分析:分析化学方程式计算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实例。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量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和应用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学习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
2. 计算器、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
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dc4097a45177232e60a2f3.png)
容积 温度
容量瓶的规格
常用的有: 100ml.250ml.500ml.1000ml
的所 容配 量溶配 瓶液制 进体溶 行积液 配相时 液等, .或选
稍用 大和
容量瓶的使用
1. 用途: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
不能溶解、稀释、存放溶液、进行反应
2. 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刻度
m=5.9g
2)称量
3)溶解 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冷却
4)转移 用玻璃棒引流或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
5)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
配制100mL1.00mol/LNaCl 溶液
1、实验步骤 1)计算 需要称量的 NaCl的质量
m=5.9g
2)称量
3)溶解 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冷却
3、如果摇匀后,容量瓶内液面低于环形标线,用胶头 滴管加水到标线处,你认为这样做对吗?
配制溶液仪器
固体溶解配制溶液所需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 烧杯、 玻璃棒、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XX 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 2、发展过程:
2. 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1.了解生活中电磁铁的应用,认识磁与电的密切关系.
4)转移 用玻璃棒引流或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 5)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
6)定容 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使凹
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6)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 管,使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n 俯视
n 仰视
V液偏小,c偏高 V液偏大,c偏低
(3)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4)作用: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人教版教材《物质的量》公开课课件1
![人教版教材《物质的量》公开课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25daae3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7.png)
4.下列符号正确的是( )
c.增大反应物氧气的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反应速率增大;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几个物理量的关系
结论: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 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即v1:v2:v3=N1:N2:N3=n1:n2:n3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 于各气体的体积之比,即v1:v2:v3=V1:V2:V3
C.图为过滤装置,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故C不选;
2.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事实是
故答案选D。
【解析】
(3)①由于Cu2O为砖红色,所以假设②一定不成立;该生用如下实验进一步验证黑色物质的组成:
D. 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详解】A错误,该反应是CH3COOH电离的逆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 CH3COOH+OH-;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几个物理量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几个物理量的关系
H2 + Cl2 = 2HCl
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 : 2
物质的量(n)之比 1
:1
:2
同温同压下 1mol×Vm : 1mol×Vm : 2mol×Vm
体积之比
1体积 : 1体积 : 2体积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几个物理量的关系
随堂检测
3、0.3molCl2和足量的金属M反应,生成0.2molMCln,n等于( C ) A、1 B、2 C、3 D、4
随堂检测
4、将足量铁粉放入100ml0.1mol.L-1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洗 出的铜的质量为( C )
(新教材)物质的量PPT优质课人教版课件
![(新教材)物质的量PPT优质课人教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55eb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1.png)
×
××
√
×
12
典例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10
2.709×1024
0.5
13
提示:
3.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C )
14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试回答下列问题:(1)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
3 mol 1.5 mol9.03×10 (或15NA)24 1∶3 10 mol 0.25
18
19
m(H2SO4)= n(H2SO4 )×M(H2SO4)
[例]
20
÷NA×NA
×M÷M
N、n、m、M之间的相互转化
21
22
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
17
1 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
Mg ● mol-1
23 g · mol-1
74.517 g · mol-1
物质的量
1
1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请问36g水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
物质的量
1
联系起来
一.物质的量(n)的单位——摩尔
1
物理量微观单位:摩尔 摩 单位符号:mol
伏加
阿常数
德罗 注意:单位是mol-1。
1
使用时注意:
1
物质的量微观粒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种类,即用化学式表明物质的具体符号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A、1mol氢
15
1 mol不同物质中所含的粒子数是相同的,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I 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
物质的量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107a5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d.png)
1摩尔旳原则: 1 mol粒子集体所含旳粒子数 = 0.012 kg 12C中所含旳碳原子数 ≈ 6.02×1023
把6.02×1023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NA。
注意: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种物理量,单位 是mol-1。
注意事项:
(1)“物质旳量”是一种整体,是个专有名词。
(2)只合用于微观旳粒子——分子、原子、 离子、电子、质子等
——看不见旳世界也精彩
1.67×1021个水分子
假如让10亿人去 数,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日夜不 断旳数,需要3万
年才干数完.
12g
微粒
[计算] 已知:一种碳原子旳质量为 1.993 × 10-23g 求: 12g 这种碳中所含旳碳原子数?
解:
12g
碳原子数=
≈ 6.02×1023 个
1.993 × 10-23g
物质旳量(n) = 微粒数÷ 6.02×1023
练习
物质旳量 (摩尔)
微粒 (个)
2 mol水分子
2 × 6.02 × 1023
( 0.5 )摩尔氢分子
3.01 × 1023
( 12 )摩尔镁原子
6.02 × 1023
12
0.5 mol氮气
0.5 × 6.02 × 1023
(
1 6.02 × 1023
2mol二氧化碳旳质量为_8__8__g.
8.8g二氧化碳相当于_0_._2_mol.
N-14 H-1 O-16 Mg-24
质量 (克) 9克
36克水
物质旳量 (摩尔)
0.5摩尔水分子
2mol
微粒 (个)
3.01X1023 2X6.02X1023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PPT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PPT说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2db0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8.png)
之前学生能够进行简朴旳定量计算,但未涉 及微观与宏观之间旳联络,这堂课旳学习会使学 生对“量”有一种全新旳认识,也为下节有关摩 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旳量浓度旳计算打 下了基础,而且与本章旳试验“物质旳量浓度旳 配置”相结合,也为后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旳计算 打下基础。所以,物质旳量旳教学不但是本章中 旳要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旳要点之一。
2.学生在接受学习中需要内化所学知识,以便后 来使用。为此,及时旳反馈练习能够到达强化记忆旳 目旳。另外不定时旳对知识尝试回忆,有利于记忆旳 保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 学走向社会
说教材
教材
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 量在试验中旳应用>>第一课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学习概念旳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 依托科学旳思想; 养成学习自然科学旳爱好及不断进取、创新旳优良品质
要点难点
要点:
物质旳量、摩尔、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概念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难点:
物质旳量旳引出 阿弗加德罗常数 旳接受与了解 物质旳量与物质 微粒间旳转化。
本堂课整体线索
启发诱导,引入主题 予以生活中例子 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反馈练习,自主归纳
板书设计及学生作业
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阿伏加德罗这位科学家旳贡献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正
物理量就要有单位,引出物质旳量旳单位 ,而且与其他国际基本单位作类比,如质 量旳单位是“公斤”,符号为“Kg”
前面提到1打涉及12个,1盒有1000枚 别针等等,那1mol含多少个微观粒子 数呢?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f015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5.png)
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关系
01 02
联系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都是描述气体性质的重要概念。阿伏伽 德罗定律是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论基础,而气体摩尔体积则是阿伏伽德罗 定律的具体应用。
80%
影响因素
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约为22.4L/mol。
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及应用
阿伏伽德罗定律内容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以推导出气体密度、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等计算公式。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通过了解物质的结构特点,可以预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和用途。例如, 通过了解分子的极性和空间构型等信息,可以预测其在溶解、熔沸点等方面的性质表现。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 质的量,常用符号c表示。计 算公式为:c = n / V,其中n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 体积。
质量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 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常用符 号m表示。计算公式为:m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1000 。
溶解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01
区别
气体摩尔体积侧重于描述气体所占的体积大小,而阿伏伽德罗定律则侧 重于描述气体分子数与体积、压强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03
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定律结合起来,用于
物质的量说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物质的量说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d498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e.png)
教学手段:PPT辅 助教学,结合实验 演示,强化学生理 解能力
教学特色:注重实 践操作,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通过问 题引导、小组讨论 等方式,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市公开课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为了促进教育公 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各 级政府和学校都在积极 推进课程改革和开展教 研活动
意义:通过开展市公开 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 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 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 养,同时也可以为学生 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和学习机会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课程背景介绍
课程主题:物质的量说课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促进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提升
课程目标与内容
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掌握 物质的量与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等之间 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分析、推断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物质 的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 等之间的关系;难点是运用物质的量进 行计算、分析、推断等。
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和符号
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数、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
实际应用:通过练习和思考题,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培养其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
![物质的量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61c6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6.png)
CONTENCT
录
• 引言 • 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 • 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 • 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 •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配制 • 化学方程式与物质的量的计算 •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01
引言
课程背景
物质的量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概念
物质的量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一 概念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可以计算出气体的物质的量,进 而求出其他相关物理量。
100%
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
通过测量气体的密度和体积,可 以计算出气体的摩尔质量。
80%
判断气体的化学性质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 下不同气体的化学性质可能不同 ,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气体的 性质来推断其化学性质。
05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配制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1 2
定义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 号为c(B)。
单位
mol/L或mol/m³。
3
表达式
c(B) = n(B) / V,其中n(B)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 V为溶液的体积。
溶液配制的步骤与方法
计算
根据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计 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称量或量取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 取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
将溶质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剂,用玻璃棒 搅拌至溶解。
转移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2cm处,改用胶 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摇匀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物质的量浓度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物质的量浓度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c7109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a.png)
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 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 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换算关 系
27
比较
某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体 积为VL,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C%,请 用两种办法求出溶质硫酸的质量
28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 换算
40
配制500mL1 mol/L的H2SO4溶液,需要 密度为1.836g/mL的浓硫酸(98%硫酸) 多少毫升?
41
课后习题:
试求浓度为32%,密度为1.2g/mL的 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6.1mol/L 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求 其物质的量浓度?18.4mol/l 2 mol/L的盐酸200L和4 mol/L的硫 酸100L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H+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多少?4mol/L
( D ) ;NO3-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D )
A.硝酸钾
B.硝酸钡
C.硝酸镁
D.硝酸铝
求等体积的0.5 mol /L的三种溶液硫酸钠、硫酸镁、 硫酸铝中阳离子的个数比?阴离子的个数比?
n=N/NA
46
课后习题:
1mol/LH2SO4溶液500mL,含有多少 molH2SO4,其质量是多少克(0.?5mol 49g) 29.25克NaCl配成1000mL溶液,其物 质的量浓度是多少0.?5mol/L 在200mL稀盐酸中溶有0.73克氯化氢气 体,求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 在原则状况下,11.2LNH3溶于水,配 成400mL溶液,此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 多少?1.25mol/L
➢为什么要将洗涤烧杯后的溶液注入到容量 瓶中?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b58e716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9.png)
《物质的量(能力提升)》微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质的量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其意义2.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 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5. 物质的量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利用化学实验和实例,直观地展示物质的量的应用。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发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思考。
2. 讲解:讲解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
3. 演示:通过化学实验和实例,展示物质的量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物质的量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分组讨论物质的量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量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物质的量计算题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物质的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内容包括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2. 化学实验器材:用于展示物质的量的实验,如溶液、固体等。
3. 练习题库:提供一系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练习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4. 小组讨论模板: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框架和指导,确保讨论的深入和有效。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ol几种最和气体摩尔体积
1.摩尔质量:
①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
②公式: M m
单位: g·mol-1
n
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
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① O2的摩尔质量是 32g·mol-1 ,1molO2质量 O2质量 64 g。
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cm的硬币排成一行, 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如果把 6.02×1023 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每 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 标准: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
注意:①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
②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名称,且可以用小数或分数表示。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牛刀小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mol小米( × ) 1mol氧(× ) 1molH2O (√ ) 1molNa+ (√ ) 1molH2 (√ )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8. 0.04mol某物质的质量为7.2g,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180g·mol-1,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判断正误】
× 1. 由于N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所以1molNa的质量为23。 √ 2. 1molCO的质量为28g,是因为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 3. 由于N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所以Na的摩尔质量也为23。
2H2 + O2 = 2H2O
2
1
2
2NA NA
2NA
2mol 1mol 2mol
化学方程式中: 计量数比=物质的量比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交流·研讨1 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18克水
发现 1mol任何物质(粒子)的质量,以克单位时,在 规律: 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 4.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所以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 。
√ 5. 23gNa的物质的量为1mol。 √ 6. 1molNa+的质量为23g。
7. SO42-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1,1molSO42-的质量为
96g 。√
⑴2molNa的质量为46 g; ⑵49gH2S最O新4物的质的物量(公质开课)的量为 0.5 mol。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 标准: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
注意:①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一滴水的自述
质量0.05克 体积0.05毫升
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需摄入1500毫升水, 那他每天喝入多少个水分子呢!
17000000000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微粒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国际单位制中七种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的量
单位
单位符号
米
m
千克(公斤)
kg
秒
s
安[培]
A
开[尔文]
K
? 坎[德拉]
cd
摩尔
mol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大米颗粒又小又多
1袋50斤 分袋
计量“‘袋” 数
科学 方便
微观微粒极小极多
牛刀小试 1molH含有 6.02×1023个氢原子;
1molO2含有 6.02×1023个氧分子,有 个氧原1子.20;4×1024
1molH2O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有
个氢1原.20子4×,1有024
个氧原子。6.02×1023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学以 致用
(1)0.5mol Al 所含Al原子的个数为 3.01×,1023 2mol Al所含Al原子的个数为 1.204×10。24 (2)9.03×1023个H2O的物质的量为1.5mol , 所含H的物质的量为 3mol ,所含氧原子的 物质的量为 1.5m.ol
32 g,2mol
② 2mHo2lHO2的O摩的尔质质量量是是13_86__g_g·_,m_o;含l-有1 901g.H2024O×的1物024质的量是_个_5_H__2mOo.l;
③2mol碳原子质量 24 g,60g碳原子物质的量为 5 mol
物质的量(n)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质量(m)
1. 0.4molNaCl的质量为 23.4 g。 2. 64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3. 2.5molCu2+的质量为 160 g。 4. 31gNO3-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5. 2molC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64 g。 6. 71 gNa2SO4中含有0.5molSO42-。 7. 1.5molSO2与 80 g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计量”堆” 数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 标准: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 NA=6.02×1023mol-1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感受阿伏加德罗常数
科学探究
探究电解水实验
⑴电解水产生的H2 和 O2体积比约为多少? (2)电解1.8水,计算产生的H2 和 O2
②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名称,且可以用小数或分数表示。
N
3.物质的量、微粒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关系: n
最新物质的量(公开课)
NA
迁移● 应用
1.204×1024 个H
6.02×1023 个O
6.02×1023H2O
1molH2O
2 molH
1 molO
1molH2O中有 化2 学mo式l的中H;:有 1 mol 的O 1个H角2O码中有比=2最个个新物数H质的;量比(公有开=课物) 1 质个的的O量比